《中国地方政府学》教学心得

合集下载

《地方政府学》答案

《地方政府学》答案

《地方政府学》答案第一篇:《地方政府学》答案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方政府学》答案试卷号:6377一、名词解释1.地方自治:国家内部一定地域的人民,由于国家授权或依据国家法令,在国家监督下自行组织法人团体,用地方的人力、财力、物力自行处理自身事务的政治制度。

2、地方政府是指“权力或管辖被限定在国家的一部分地区的一种政治机构。

它具有如下特点:长期的历史发展,在一国政治结构中处于隶属地位,具有地方参与权、税收权和诸多职责。

”3、单一制国家是:单一制国家是由普通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国家,它有统一的宪法和国籍、统一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体系。

,4、政府雇员制,指的是由纳税人出资金,委托政府在某一时期、某一特定项目中雇用急需人员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公务员录用体制。

二、多项选择题1、三、1、地方立法的特征:第一,地方立法具有地方性。

地方立法的主体只能是地方国家机关。

中央国家机关不能是地方立法的主体,即使中央国家机关制定专门解决地方问题的法律、法规,如全国人大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样的立法活动也不属于地方立法的范畴。

地方立法的任务是解决地方问题,尤其是注重解决应当以立法解决而中央立法不能或不便解决的问题。

地方立法可以有或应当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基本原则之一是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保持地方特色。

地方立法的效力范围限于本地行政区域内。

第二,地方立法更具复杂性。

从总体上说,地方立法比中央立法更复杂。

首先,地方立法有更多的关系需要处理。

在中国,制定地方性法规,至少要处理六种关系:与宪法和法律的关系;与行政法规的关系;与部门规章的关系;与地方政府规章的关系;与上级或下级地方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地方性法规的关系;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地方性法规还要处理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关系。

其次,地方立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更具体,在总体上规定的事项更多,许多不宜由中央立法解决的问题便由地方立法解决,这也增加了它的复杂性。

高校《地方政府学》课程实践教学手段及方法研究——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

高校《地方政府学》课程实践教学手段及方法研究——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2《地方政府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它主要分析和研究世界各国地方政府的构成、发展与变革,以及我国地方政府随着时代发展所进行的调整和职能转变,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作为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的出发点,《地方政府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

因此,对《地方政府学》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具有较高的现实针对性,不仅有益于行政管理专业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益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据统计,安阳师范学院近五年来的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中,每年都约有10%的学生选择考研,将考研作为短期奋斗目标。

每年有近45%的学生考研成功,进入更高层次的院校深造。

在毕业回访中,几乎所有的受访学生都反映,本科阶段积累的基础知识少,科研能力弱。

在参加工作的学生中,受访者普遍表示本科阶段的学习基本在工作中派不上用场。

综合来看,毕业生普遍认为大学阶段没能掌握未来发展所需的能力。

这种能力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无论学习还是工作中碰到了什么问题,都能够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到正确解决方法的能力。

一、研究导向型实践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近年来,研究性学习逐渐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极大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从广义上讲,研究导向型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指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这是对传统课堂上的提问的深化和扩展。

研究导向型教学方法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需要学生转变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

(一)研究导向型实践教学的开展研究导向型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

教师将《地方政府学》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设计为有研究意义的论文题目进行招标,学生可单独申请,也可以2~3人组成团体进行申请。

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和期末论文等各项内容。

《地方政府学》教学大纲

《地方政府学》教学大纲

《地方政府学》教学大纲教学用书:徐勇:《地方政府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一切政治都是地方的!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是中央政府而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管理和治理方式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

地方政府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管理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学》这门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中国地方行政体制的实际运转和改革进程,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参与地方政府管理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地方政府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地方政府是怎样对地方事务进行管理的,理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关系问题,以及地方政府具体行政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等基本问题掌握地方政府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地方政府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地方政府管理理论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地方政府具体实际问题。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关于国家结构的基本理论(4课时)一、国家二、国家结构形式三、单一制四、联邦制五、单一制与联邦制的主要区别第二章关于地方政府的基本理论(4课时)一、政府概论二、地方政府三、地方分权四、地方自治五、地方治理第三章地方政府责任(3课时)一、政府责任二、地方政府责任机制三、地方政府责任的实现形式第四章比较研究(3课时)一、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二、现代西方社会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三、西方国家政府间关系的总体特征四、个案分析第五章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3课时)一、关于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基本指导思想二、实现两个积极性的基本机制三、中国中央地方关系的历史第六章省政府过程(3课时)一、省制沿革二、省政治权力结构三、中央和省的政治关系四、省政府过程的主要特点五、省际关系六、自治地方政府过程第七章中国农村政府过程(4课时)一、县制沿革与县政特点二、省—(地、市)—县政府过程三、县—乡(镇)政府过程四、农村社会的治理结构五、目前县、乡、村体制改革的主要思路第八章中国城市政府过程(4课时)一、市制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二、市—区政府过程三、市辖区—街政府过程四、居民委员会第九章地方政府改革(4课时)一、西方地方政府改革的兴起二、西方地方政府改革的内容三、我国地方政府改革的历史四、我国地方政府改革的内容五、我国地方政府改革的难点四考核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80%一、名词解释地方政府地方治理中央集权地方政府管理地方分权中央政府中层地方政府基层地方政府行政区划地方制度联邦制地方立法机关政府职能地方立法权村民自治地方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分税制单一制二、单选题1.乡镇人民政府是:A.基层政府机关B.群众自治组织C.社会组织D.派出机关2、在西方,最早掀起地方政府改革私有化过程的是()A 德国B英国 C 法国D美国3、各级人大的代表名额,由()人大常委会依选举法的规定确定。

《地方政府管理》学习心得

《地方政府管理》学习心得

《地方政府管理》选修学习体会与感想本学期开设了课程《地方政府管理》,因为一直在珍惜每一分钟来准备考研,为了梦想,为了以后还有三年书可以读,课上的很少,深感愧疚,但是私下也在这几周时间里,通过老师的教导及自己的学习,看了看课本,使我对地方政府管理有了新的认识,学到许多实用的知识,还帮我解决了不少问题。

首先,地方政府管理是一门研究地方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基层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对将来考公务员和从事行政管理方面工作的人有很大的帮助。

自其发展至,有些发达国家已将地方政府管理设成为一个独立的且具有众多理论流派、多学科交叉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科学。

地方政府管理在各种管理中都起到了领导、主管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其中地方政府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着国家、社会的发展。

我国地方政府管理研究起步较晚,是在改革开放后才有进一步的发展,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密切关注理论发展和我国行政发展的实践。

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的情况以及分析研究了我国地方政府管理,特别是行政改革所面临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

注意学习国外先进优秀的地方政府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但不套用西方的理论模式和价值观念,努力反映行政学的发展,广泛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建构属于中国地方政府管理的理论体系。

地方政府管理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一般理论、主体、地方政府组织机构、过程、保障以及其目的,正确地发挥地方政府职能,科学地处理政府政务,提高工作办事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学习地方政府管理有如下的意义:1.有助于我们弄清我国地方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目标、任务、方式,为我国地方政府管理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2.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务员的素质,进而提高我国地方政府管理的整体水平;3.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促进企事业单位与政府的良好合作。

地方政府学概论(方雷)读书报告

地方政府学概论(方雷)读书报告

地方政府学概论(方雷)读书报告地方政府学读书报告一、地方政府学教材阅读教材—方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地方政府学概论》我阅读了由方雷主编的,人大出版社出版的《地方政府学概论》,本书主要由一个导论、上下两篇共十二章具体内容构成。

第1章导论主要明确了地方政府的研究对象,地方政府的含义、基本特征、角色定位,介绍了国内外地方政府的历史沿革,地方政府研究的理论进路。

上篇地方政府的理论包括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基本职能、主要关系、管理范围、管理方式等五章,主要侧重从静态的角度介绍地方政府的基础理论知识。

第2章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主要是对地方政府进行类型划分,分别分析了地方政府的体制结构、层级结构、功能结构、权力结构的不同形态及其特点。

第3章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主要是分析了地方政府职能的界定、划分及转变等问题。

第4章地方政府的主要关系主要侧重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界定、演变和特点,从纵向角度讨论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从横向角度讨论了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与合作。

第5章地方政府的管理范围首先界定了基本概念、特点,然后分析了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和公共管理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最后讨论了地方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第6章地方政府的管理方式探讨了地方政府的管理方式的内涵与作用,介绍了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方式,还介绍了当代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新变化以及现代管理技术在地方政府管理中的应用,比如应用现代工商企业管理技术、电子政务等。

下篇地方政府的治理主要包括地方政府的治道变革、法制架构、财政体制、行政文化、路径选择以及制度创新等六章,主要侧重于当代地方治理的兴起背景、治理结构、道路选择和价值取向。

第7章地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主要是分析了地方治理运动兴起的背景、讨论全球化与地方治理运动的关系,介绍了地方治理的最新理念,从地方政府与社会、市场和公民的关系分析地方政府面临的生态环境。

第8章地方政府的法制架构从地方的立法体系、司法体系、行政执法体系着重探讨了地方立法机关的构成、职权和工作程序,司法机关的基本原则、行政执法的行为与手段等问题。

地方政府学

地方政府学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式:
•出勤考核:占全部成绩的10%。 出勤考核:占全部成绩的10%。 出勤考核 10%
•如果全勤将无条件得到10分,可允许3次因故缺课 如果全勤将无条件得到10分 可允许3 如果全勤将无条件得到10 如因病事先或委托请假); (如因病事先或委托请假); •无故缺课将影响成绩,超过3次将视为自动放弃出 无故缺课将影响成绩, 无故缺课将影响成绩 超过3 勤成绩。 勤成绩。
•田穗生主编:《县级市政府职能及机构设置探讨》,武汉,湖北人民 田穗生主编: 县级市政府职能及机构设置探讨》 武汉, 田穗生主编 出版社1989年版; 1989年版 出版社1989年版; •刘尚希、于国安主编:《地方政府或有负债:隐匿的财政风险》,北 刘尚希、 刘尚希 于国安主编: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隐匿的财政风险》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2002年版 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陈嘉陵著:《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 陈嘉陵著: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 陈嘉陵著 年版; 年版; •李醉吾主编:《经济特区行政体制》,深圳,海天出版社1992年版; 李醉吾主编: 经济特区行政体制》 深圳,海天出版社1992年版; 1992年版 李醉吾主编 •陈潮等主编:《中国县市政区资料手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陈潮等主编: 中国县市政区资料手册》 北京, 陈潮等主编 1986年版 年版; 1986年版; •潘小娟主编:《市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 潘小娟主编: 市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北京, 潘小娟主编 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998年版 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刘君德、汪宇明著:《制度与创新:中国城市制度的发展与改革新 刘君德、 刘君德 汪宇明著: 制度与创新: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00年版 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张翼之、黄华文、郑邦兴著:《中国农村基层建制的历史演变》,成 张翼之、 张翼之 黄华文、郑邦兴著: 中国农村基层建制的历史演变》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992年版 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马小泉著:《国家与社会: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开封,河南 马小泉著: 国家与社会: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 开封, 马小泉著 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年版; 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萧斌主编:《中国城市的历史发展与政府体制》,北京,中国政法大 萧斌主编: 中国城市的历史发展与政府体制》 北京, 萧斌主编 学出版社,1993年版 年版; 学出版社,1993年版; •[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北京,中 施坚雅主编: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 叶光庭等译,北京, [ 华书局,2000年 华书局,2000年。

2024年精读第四课总结范文

2024年精读第四课总结范文

2024年精读第四课总结范文2024年,我们继续进行精读第四课的学习。

本课的内容涉及到政府的职责与作用,以及政府公共服务的改进。

通过本次学习,我对政府工作的重要性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本课强调了政府的职责和作用。

政府是一个国家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其职责是保障国家的稳定和民众的利益。

政府的作用是提供公共服务、管理资源和维护公共秩序。

政府的职责和作用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众的福祉。

其次,本课提到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改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民众对公共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政府需要不断改进公共服务,以满足民众的需求。

具体来说,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教育和医疗资源的投入,提升教育和医疗水平;加强环境保护,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政府工作的重要性。

政府不仅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规划,还需要高效地执行和管理。

只有政府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保障国家的安全和民众的利益。

同时,政府还需要及时回应民众的需求和关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与民众的互动,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民众的满意度。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保持对政府工作的关注,并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为国家的发展和民众的福祉做出贡献。

我将加强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还将加强实践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锻炼自己的领导和管理能力。

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我相信我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好政府工作,为国家和民众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我对政府工作的重要性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政府是国家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它的职责是保障国家的稳定和民众的利益。

政府公共服务的改进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它需要政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以满足民众的需求。

作为一名学生,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将来的政府工作做好准备,为国家的发展和民众的福祉做出贡献。

地方政府学第一次教学活动文本整理(课程导学201236

地方政府学第一次教学活动文本整理(课程导学201236

地方政府学教学活动文本整理——课程导学1.老师:大家好,现在开始该课程本学期的第一次网上教学活动,欢迎参加!2.老师: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是课程导学!3.老师:先来了解一下我们这门课程的性质与内容地方政府学是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省开必修课程。

本课程72学时,4学分,第4学期开设。

本课程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地方政府的产生,改革,创新与发展,中国一般地方政府的性质,特点和地位,地方政府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体系包括四大部分:(一)地方政府的含义、类型、组成与职能:第一章至第二章;(二)地方政府的三大权力:第三章至第五章;(三)地方政府的政治社会环境与资源:第六章至第八章;(四)地方政府的改革、创新与发展:第九章4.老师:再来了解一下我们这门课程的形成性考核要求地方政府学课程考核改为100%形成性考核。

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指导教学,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该课程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为目标,不重视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而是要实现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信息反馈到教师手中,以科学反馈促进教学发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充分体现远程开放教育模式特点。

此次改革适用于自2011春季起参加考试的所有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生。

根据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地方政府学课程教学大纲、文字教材《中国地方政府》(杨凤春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的内容组织该课程的100%形成性考核。

目前本课程的100%形成性考核内容主要有:(1)自学计划的制定和完成情况;(2)完成平时学习计划中的4次形成性考核册(甘肃电大)的质量;(3)进行网上资源学习的数量和质量(学习时间统计);(4)参加课程论坛讨论并提出问题的次数和在活动中的讨论情况;(5)参加教学班集中面授情况;(6)参加小组学习情况。

怎样理解地方政府学及其意义

怎样理解地方政府学及其意义

地方政府学是研究地方地府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是把地方政府作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

地方政府学研究的内容可归结为:1、地方政府原理研究,包括对地方政府的界定和对地方政府基本性质、地位与作用的研究。

2、地方政府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认识地方政府活动所受到的制约与影响。

3、地方政府的内部环境,这些研究使人们能更好的理解地方政府活动的内部机制。

4、地方政府的活动5、地方政府的比较。

地方政府的地位与作用。

(1)、地方政府的地位:在维护地方统治秩序中具有不可代替性。

地方政府的设置具有必然性的必要性。

(2)、地方政府在基本特点上具有非主权性、局部性和地方性。

(3)、地方政府的作用:①地方政府是实现国家政治统治的基石;②地方政府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础;③地方政府是沟通联络中央政府与民众的渠道;④地方政府是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

开展地方政府学的研究,既出自于地方政府在人类政治和社会生活中重要性,也出于地方政府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需要。

开展地方政府学的研究,对于当代中国更是一种迫切的现实需要。

(1)、认识和了解地方政府及其活动的特点,探索其活动的规律性,为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地方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地方政府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2)、从当代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中国国情,通过对古今中外地方政府的比较,在寻求地方政府发展中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认识地方政府发展的规律性,以及不同国家地方政府的异同、特点和优点,从而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可供选择的模式。

(3)、通过地方政府学的研究、学习,提高地方政府各级工作人员在这方面的知识和理论水平,使之能更为自觉地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从而提高地方政府整体的活动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效益,推动地方政府的改革,使地方政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西方传统美德的差异要结合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根源及其影响来理解.............一东西方文化的基本差异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生生活中影响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不断创造发展的过程。

《地方政府学》教案

《地方政府学》教案

《地方政府学》教案第一章:地方政府学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方政府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让学生掌握地方政府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1.2 教学内容地方政府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地方政府学的研究方法地方政府学的重要性1.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地方政府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详细讲解地方政府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地方政府学的理解和看法。

1.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对地方政府学概念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与职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分工。

让学生掌握地方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力。

2.2 教学内容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地方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和权力2.3 教学活动讲解:详细讲解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分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互动: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提问并解答学生对地方政府组织结构与职能的疑问。

2.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互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解答能力。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地方政府组织结构与职能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地方政府的决策与执行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方政府决策与执行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掌握地方政府决策与执行的策略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地方政府决策与执行的基本过程地方政府决策与执行的策略和技巧3.3 教学活动讲解:详细讲解地方政府决策与执行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模拟决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模拟决策,让学生实际操作并锻炼决策能力。

3.4 教学评估小组模拟决策:评估学生在模拟决策中的表现和决策能力。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地方政府决策与执行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地方政府的关系与协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方政府与其他政府层级、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关系与协调。

《地方政府学》教案

《地方政府学》教案

h
23
四、国家的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围绕着按地域分居民的安排形成的, 构成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换句话说是指 国家作 为一个完整的政治实体,以何种形式由那些低于 国家层级的地域性政治实体组合而成 。一定地域 的居民在国家内部构成的政治实体,是构成国家 的结构单元。国家是由这些大大 小小地域性政治 实体以各种关系组合构成的。
二、研究的内容 1.地方政府原理研究 2.地方政府的外部环境 3.地方政府的内部环境 4.地方政府的活动 5.地方政府的比较
三、研究的方法 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
h
20
第二章
地方政府的产生、发展与分类
h
21
第一节 地方政府形成的基础
一、国家与氏族的区别 第一, 国家按地域划分居民,氏族则建立在血缘
h
18
三、地方政府的作用
1.地方政府是实现国家政治统治的基石。 2.地方政府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础。 3.地方政府是沟通联络中央政府与民众的渠
道。
4.地方政府是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
h
19
第三节 地方政府学研究
一、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一般规律、改革地方政府体制、提高地方政府效能、推动 政治民主化、
第三,政府成员的任务就是依据法定的公共权力,特别是依 据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规定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第四,政府是制度化的组织机构体系,包括中央和地方的所 有行使立法、行政和司法权的公共权力机构。
是上述的第三级定义。政府是指包括立法、行政、司法机关 在内的国家机关体系。
h
3
(二)政府的起源
1、有机论 2、契约论 3、阶级论
恶; 德国人具有国家主义情结,认为政府是地上的神; 法国人具有半国家主义半自由主义情结,认为政

地方政府学

地方政府学

地方政府学
本书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系统整理和充分吸收,运用政治学、行政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地方政府的发展过程和现实实践进行系统描述和全面研究,同时进行一定的历史分析、制度分析、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

本书可以作为大学本科教材和MPA教材,也可作为党校、行政学院的培训教材,同时也是了解政府管理尤其是国内外地方政府运行的阅读参考书。

2内容简介
《地方政府学》是一本系统阐述地方政府基本理论的教材。

它以地方政府为研究对象,对地方政府的产生和演变、行政区划、地方政府职能、地方政府的权力、地方政府的类型、地方政府的结构体系、地方政府管理体制、中央与地方关系、地方政府间关系、地方党政关系、地方财政、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地方自治、城市与城市政府等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本教材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内,全面、系统地介绍地方政府研究领域主要的概念、范畴、原理和分析方法,力求反映国内外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力求结合本国的改革实际,力求基本概念的准确、一致。

在内容编排上,力求科学合理。

本教材的使用对象主要定位为高等院校公共管理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MPA专业学位的学员,对实际从事公共管理的工作者,以及相关的理论工作者也会有一定的参考和使用价值。

《地方政府学》教学大纲

《地方政府学》教学大纲

《地方政府学》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说明1. 课程性质地方政府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2. 课程说明地方政府学属于行政管理专业核心知识结构板块的课程,它是本专业专业知识的深化与扩展。

通过地方政府学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掌握地方政府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和基本知识,把握中国地方政府的组织、职能、权力体制、运行方式,了解和认识西方国家地方政府的组织、职能、权力体制、运行方式,理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关系问题,熟悉在地方政府从事工作的技能和方法等,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地方政府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方政府学是专业课程的深化,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该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基本的制度框架和实际政治发展背景知识,还可以引发学生对“中国地方政府研究”、“农村政治学”、“市政学”、“比较政治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本课程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和政治发展问题,力求打通学科之间的人为壁垒,开拓学生视野,为从事系统的理论研究或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专业深化培养和促进对现有地方政府制度体系的理性思考,以培养负责任的公民。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地方行政体制的实际运转和改革进程,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参与地方政府管理的能力。

1.了解地方政府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2.理解地方政府是怎样对地方事务进行管理的,理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关系问题,以及地方政府具体行政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等基本问题3.掌握地方政府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地方政府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地方政府管理理论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地方政府具体实际问题。

第一章导论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政府含义,掌握地方政府的含义;掌握地方政府的特征;理解地方政府的作用;了解地方政府学研究内容;了解地方政府学研究现状;了解地方政府学研究的方法。

《地方政府》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

《地方政府》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

《地方政府》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摘要】地方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地方政府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对提升地方政府工作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地方政府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接着对当前地方政府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然后提出了改革方向和优化措施,通过案例分析和效果评估展示了改革的实施效果。

最后总结了改革取得的成果,展望了未来地方政府教学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建议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地方政府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提供参考,促进地方政府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地方政府、课程教学、改革、优化、现状分析、改革方向、优化措施、案例分析、效果评估、成果总结、展望未来、建议措施、背景介绍、研究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方政府是国家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等重要职责。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地方政府在承担任务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地方政府课程的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优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具备更高水平的知识和能力。

传统的地方政府课程教学内容可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需要进行更新和完善。

地方政府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习到真实的案例和经验,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

地方政府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挑战。

地方政府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是迫切需要的。

只有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培养地方政府工作人员,推动地方政府工作的高效发展。

1.2 研究意义地方政府一直扮演着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其职能与责任日益凸显。

在现代社会中,地方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承担着重要责任。

对地方政府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优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地方政府学》教案

《地方政府学》教案

《地方政府学》教案第一章:地方政府概述1.1 教学目标1.1.1 让学生了解地方政府的定义、性质和职能。

1.1.2 让学生了解地方政府的历史演变和我国地方政府的基本架构。

1.1.3 让学生理解地方政府在国家和地方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2 教学内容1.2.1 地方政府的定义、性质和职能1.2.2 地方政府的历史演变1.2.3 我国地方政府的基本架构1.2.4 地方政府在国家和地方治理中的作用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地方政府的定义、性质、职能、历史演变等基本概念。

1.3.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在治理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方政府的作用。

1.4 教学评估1.4.1 课堂讨论:学生就地方政府的作用和治理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1.4.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论文阅读,让学生深入理解地方政府的职能和作用。

第二章:地方政府的权力与责任2.1 教学目标2.1.1 让学生了解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和权力范围。

2.1.2 让学生理解地方政府责任的内涵和外延。

2.1.3 让学生掌握地方政府权力与责任的平衡与协调。

2.2 教学内容2.2.1 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和权力范围2.2.2 地方政府责任的内涵和外延2.2.3 地方政府权力与责任的平衡与协调2.3 教学方法2.3.1 讲授法:讲解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权力范围、责任内涵等基本概念。

2.3.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在权力与责任方面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方政府的工作。

2.4 教学评估2.4.1 课堂讨论:学生就地方政府权力与责任的平衡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2.4.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论文阅读,让学生深入理解地方政府的权力与责任。

第三章:地方政府的决策与执行3.1 教学目标3.1.1 让学生了解地方政府的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

3.1.2 让学生理解地方政府执行政策的机制和手段。

3.1.3 让学生掌握地方政府决策与执行中的问题和挑战。

《地方政府》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

《地方政府》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

《地方政府》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摘要】《地方政府》课程所依托的专业及知识体系的差异较大,已有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择方面也存在若干现实问题。

因此,有必要依据专业性质、学时要求与学界研究等变量重新审视和甄别教学内容,通过分解知识模块重组课程内容的整体框架,确定主体内容,并不断优化和更新各部分之间的逻辑体系。

【关键词】《地方政府》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优化《地方政府》课程是大学本科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一般于大二下半学期至大三阶段开设。

按目前各高校教学周来计算,大多为2至3学分,共计36至48课时。

本文试图探讨和分析《地方政府》课程内容改革与优化的基本动因、主要依据与思路选择,通过分解课程知识体系模块推进课程内容的改革与优化。

一、改革与优化的主要动因从现实来看,目前各高校所设置的《地方政府》课程内容需要进一步的改革与优化。

这主要源于如下三方面的动因:首先,源于地方政府领域丰硕理论成果与多样化改革实践的必然要求。

学科生存的重要条件在于充分地接近社会现实。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地方政府改革的多样化实践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为理论诠释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学界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也相继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教材和专著,各类教材与著作可谓卷帙浩繁、各有其长。

这种理论成果的逐步丰硕与改革实践多样化并存的局面,必然要求课程体系与内容随之进行全面的改革与优化。

其次,源于《地方政府》课程所依托的专业及知识体系的差异较大。

在学科坐标上,《地方政府》课程的内容横跨政治学、公共管理、法律、经济几大学科,很多社会科学类的课程都或多或少地涉足这一领域,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择自然颇有不同。

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国内许多高校的政治学、公共管理、经济学等专业均设置了与地方政府相关的课程,课程内容和体系可谓千差万别。

难怪有的研究者坦言:“目前很多社会科学的课程都没有各方认可的统一的教学体系。

关于地方政府这门课程的教材也不多,还没有公认的框架体系。

《地方政府学》教案

《地方政府学》教案

《地方政府学》教案第一章:地方政府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地方政府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掌握地方政府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理解地方政府在国家和地方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2 教学内容地方政府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地方政府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地方政府在国家和地方治理中的角色1.3 教学活动导入:地方政府学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地方政府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地方政府的治理实践1.4 教学资源教材:《地方政府学导论》参考资料:相关学术文章和案例研究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地方政府学的概念和原理小组讨论:地方政府治理实践案例分析第二章: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2.1 教学目标了解地方政府组织结构的基本特点掌握地方政府管理体制的原则和制度理解地方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2.2 教学内容地方政府组织结构的基本特点和类型地方政府管理体制的原则和制度地方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趋势2.3 教学活动讲解:地方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案例分析:地方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实践案例2.4 教学资源教材:《地方政府组织与管理》参考资料:地方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学术研究2.5 教学评估课堂测试:地方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小组讨论:地方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第三章:地方政府的职能和责任3.1 教学目标理解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和责任掌握地方政府在不同领域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分析地方政府职能和责任的演变与发展3.2 教学内容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和责任地方政府在不同领域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地方政府职能和责任的演变与发展趋势3.3 教学活动讲解: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和责任案例分析:地方政府在不同领域的职责和任务3.4 教学资源教材:《地方政府职能与责任》参考资料:地方政府在不同领域的政策文件和学术研究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和责任小组讨论:地方政府职能和责任的演变与发展趋势第四章:地方政府的决策与执行4.1 教学目标理解地方政府决策与执行的基本程序和原则掌握地方政府决策与执行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分析地方政府决策与执行的问题与挑战4.2 教学内容地方政府决策与执行的基本程序和原则地方政府决策与执行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地方政府决策与执行的问题与挑战4.3 教学活动讲解:地方政府决策与执行的基本程序和原则案例分析:地方政府决策与执行的实践案例4.4 教学资源教材:《地方政府决策与执行》参考资料:地方政府决策与执行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学术研究4.5 教学评估课堂测试:地方政府决策与执行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小组讨论:地方政府决策与执行的问题与挑战第五章:地方政府的关系与协作5.1 教学目标理解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特点和重要性掌握地方政府之间协作的形式和机制分析地方政府之间关系与协作的挑战与机遇5.2 教学内容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特点和重要性地方政府之间协作的形式和机制地方政府之间关系与协作的挑战与机遇5.3 教学活动讲解: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特点和重要性案例分析:地方政府之间协作的实践案例5.4 教学资源教材:《地方政府关系与协作》参考资料:地方政府之间关系与协作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学术研究5.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特点和重要性小组讨论:地方政府之间关系与协作的挑战与机遇第六章:地方政府财政与预算管理6.1 教学目标理解地方政府财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地方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过程和方法分析地方政府财政与预算管理的问题与挑战6.2 教学内容地方政府财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地方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过程和方法地方政府财政与预算管理的问题与挑战6.3 教学活动讲解:地方政府财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案例分析:地方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实践案例6.4 教学资源教材:《地方政府财政与预算管理》参考资料:地方政府财政与预算管理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学术研究6.5 教学评估课堂测试:地方政府财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小组讨论:地方政府财政与预算管理的问题与挑战第七章:地方政府政策制定与评估7.1 教学目标理解地方政府政策制定的过程和原则掌握地方政府政策评估的方法和技巧分析地方政府政策制定与评估的问题与挑战7.2 教学内容地方政府政策制定的过程和原则地方政府政策评估的方法和技巧地方政府政策制定与评估的问题与挑战7.3 教学活动讲解:地方政府政策制定的过程和原则案例分析:地方政府政策评估的实践案例7.4 教学资源教材:《地方政府政策制定与评估》参考资料:地方政府政策制定与评估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学术研究7.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地方政府政策制定的过程和原则小组讨论:地方政府政策制定与评估的问题与挑战第八章: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8.1 教学目标理解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和目标掌握地方政府社会治理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分析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的挑战与机遇8.2 教学内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和目标地方政府社会治理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的挑战与机遇8.3 教学活动讲解: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和目标案例分析:地方政府社会治理的实践案例8.4 教学资源教材:《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参考资料: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学术研究8.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和目标小组讨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的挑战与机遇第九章:地方政府改革与发展趋势9.1 教学目标理解地方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动力掌握地方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举措分析地方政府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和展望9.2 教学内容地方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动力地方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举措地方政府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和展望9.3 教学活动讲解:地方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动力案例分析:地方政府改革的实践案例9.4 教学资源教材:《地方政府改革与发展趋势》参考资料:地方政府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学术研究9.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地方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动力小组讨论:地方政府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和展望第十章:地方政府案例研究10.1 教学目标分析地方政府在不同情境下的治理实践理解地方政府在解决问题中的创新与挑战掌握地方政府案例研究的方法和技巧10.2 教学内容地方政府案例选择与分析的原则和方法地方政府治理实践的创新与挑战地方政府案例研究的学习与反思10.3 教学活动讲解:地方政府案例选择与分析的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地方政府治理实践的实践案例10.4 教学资源教材:《地方政府案例研究》参考资料:地方政府案例研究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学术研究10.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地方政府案例选择与分析的原则和方法小组讨论:地方政府治理实践的创新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地方政府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补充说明:地方政府学是一门研究地方政府在国家和地方治理中的地位、职能、组织结构、决策与执行等方面的学科。

中国地方政府学教学心得

中国地方政府学教学心得

《中国地方政府学》教学心得《中国地方政府学》一书从我国实际出发,以当前行政改革为总体背景,以梳理中西方相关理论与概念为逻辑起点,以我国县、市地方政府为主要考察论域,以狭义的地方人民政府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我国地方政府的发展历史,论述了我国地方政府的权力及其配置、地方政府与地方权力机关及其地方司法机关的结构关系,分析了地方政府的职能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并从管理层面上论证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自治与责任,为我国地方政府的改革留下一定的思索余地。

地方政府是世界各国政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政府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以及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行。

本书从我国实际出发,以当前行政改革为总体背景,以我国县、市地方政府为主要考察论域,以狭义的地方人民政府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我国地方政府的发展历史,论述了我国地方政府的权力及其配置、地方政府与地方权力机关及其地方司法机关的结构关系,分析了地方政府的职能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并从管理层面上论证了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自治与责任。

1.学生自主学习模式(1)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自主拟定本课程学习计划.安排自学时间, 选择适于自己的学习方式,自觉完成自学笔记;对自学中碰到的疑难可以通过问题卡,电话或电子信箱咨询辅导教师或面授教师.(2)按时参加学习小组自学活动.学习小组是敦促自学的好方式, 每次学习小组活动,均应有中心发言的学员,把自学中的问题与心得与同学交流;按要求记好学习小组记事簿.(3)不断检验和修正学习.自学任务的完成, 要通过协作讨论自我测试来评价自己的学习,及时调控自学过程,纠正不良学习方法,(4)按时参加面授辅导.(5)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要独立完成本课程的作业.学生作业若发生抄袭或雷同的情况,应重做.(6)学生应及时通过电子信箱或计算机网络收集本课程的教学信息,辅导材料,自测练习,期末复习等资源.2.教师教学模式(1)导学.编写地方政府学课程说明,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实施方案和制作网络教学课件,及时发布教学信息进行导学,并通过网络,电子邮件,培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师资培训,及时回答各教学点辅导教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2)辅学.一是切实帮助学员拟定自学计划, 根据每个学员情况指导学员选择适合本课程与个人特点的自学方法,敦促学员自学.二是切实做好辅导答疑.辅导教师按照规定的答疑时间进行答疑; 辅导学员自学方法;指导学员制定自学计划;视听本课程的网络课件和网上教学信息;充实地方政府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在辅导中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各地必须杜绝单纯面授辅导的现象.面授辅导应侧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辅导学生分"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展开.识记即要明白,懂得有关内容,能够识别并加以记忆;理解即要领会有关内容;掌握即十分清楚有关内容并能加以运用;应用即熟知有关内容并能熟练运用.三是检查学习小组活动情况,做好信息反馈工作.辅导教师应采用小组讨论或电子信箱对学员进行实时双向辅导,答疑;通过电话,电子信箱等反映学员自学中碰到的问题,学员的要求,期末复习信息等内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布置,检查,批改学生作业,写出评价,登分备查.五是组织学生进行调研实践活动,搞好本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胡晓峰2011.6。

《地方政府》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

《地方政府》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

《地方政府》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摘要】《地方政府》课程所依托的专业及知识体系的差异较大,已有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择方面也存在若干现实问题。

因此,有必要依据专业性质、学时要求与学界研究等变量重新审视和甄别教学内容,通过分解知识模块重组课程内容的整体框架,确定主体内容,并不断优化和更新各部分之间的逻辑体系。

【关键词】《地方政府》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优化《地方政府》课程是大学本科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一般于大二下半学期至大三阶段开设。

按目前各高校教学周来计算,大多为2至3学分,共计36至48课时。

本文试图探讨和分析《地方政府》课程内容改革与优化的基本动因、主要依据与思路选择,通过分解课程知识体系模块推进课程内容的改革与优化。

一、改革与优化的主要动因从现实来看,目前各高校所设置的《地方政府》课程内容需要进一步的改革与优化。

这主要源于如下三方面的动因:首先,源于地方政府领域丰硕理论成果与多样化改革实践的必然要求。

学科生存的重要条件在于充分地接近社会现实。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地方政府改革的多样化实践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为理论诠释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学界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也相继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教材和专著,各类教材与著作可谓卷帙浩繁、各有其长。

这种理论成果的逐步丰硕与改革实践多样化并存的局面,必然要求课程体系与内容随之进行全面的改革与优化。

其次,源于《地方政府》课程所依托的专业及知识体系的差异较大。

在学科坐标上,《地方政府》课程的内容横跨政治学、公共管理、法律、经济几大学科,很多社会科学类的课程都或多或少地涉足这一领域,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择自然颇有不同。

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国内许多高校的政治学、公共管理、经济学等专业均设置了与地方政府相关的课程,课程内容和体系可谓千差万别。

难怪有的研究者坦言:“目前很多社会科学的课程都没有各方认可的统一的教学体系。

关于地方政府这门课程的教材也不多,还没有公认的框架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方政府学》教学心得
《中国地方政府学》一书从我国实际出发,以当前行政改革为总体背景,以梳理中西方相关理论与概念为逻辑起点,以我国县、市地方政府为主要考察论域,以狭义的地方人民政府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我国地方政府的发展历史,论述了我国地方政府的权力及其配置、地方政府与地方权力机关及其地方司法机关的结构关系,分析了地方政府的职能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并从管理层面上论证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自治与责任,为我国地方政府的改革留下一定的思索余地。

地方政府是世界各国政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政府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以及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行。

本书从我国实际出发,以当前行政改革为总体背景,以我国县、市地方政府为主要考察论域,以狭义的地方人民政府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我国地方政府的发展历史,论述了我国地方政府的权力及其配置、地方政府与地方权力机关及其地方司法机关的结构关系,分析了地方政府的职能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并从管理层面上论证了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自治与责任。

1.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1)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自主拟定本课程学习计划.安排自学时间, 选择适于自己的学习方式,自觉完成自学笔记;对自学中碰到的疑难可以通过问题卡,电话或电子信箱咨询辅导教师或面授教师.
(2)按时参加学习小组自学活动.学习小组是敦促自学的好方式, 每次学习小组活动,均应有中心发言的学员,把自学中的问题与心得与同学交流;按要求记好学习小组记事簿.
(3)不断检验和修正学习.自学任务的完成, 要通过协作讨论自我测试来评价自己的学习,及时调控自学过程,纠正不良学习方法。

(4)按时参加面授辅导.
(5)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要独立完成本课程的作业.学生作业若发生抄袭或雷同的情况,应重做.
(6)学生应及时通过电子信箱或计算机网络收集本课程的教学信息,辅导材料,自测练习,期末复习等资源.
2.教师教学模式
(1)导学.
编写地方政府学课程说明,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实施方案和制作网络教学课件,及时发布教学信息进行导学,并通过网络,电子邮件,培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师资培训,及时回答各教学点辅导教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 ‘
(2)辅学.
一是切实帮助学员拟定自学计划, 根据每个学员情况指导学员选择适合本课程与个人特点的自学方法,敦促学员自学.
二是切实做好辅导答疑.辅导教师按照规定的答疑时间进行答疑; 辅导学员自学方法;指导学员制定自学计划;视听本课程的网络课件和网上教学信息;充实地方政府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在辅导中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各地必须杜绝单纯面授辅导的现象.面授辅导应侧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辅导学生分"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展开.识记即要明白,懂得有关内容,能够识别并加以记忆;理解即要领会有关内容;掌握即十分清楚有关内容并能加以运用;应用即熟知有关内容并能熟练运用.
三是检查学习小组活动情况,做好信息反馈工作.辅导教师应采用小组讨论或电子信箱对
学员进行实时双向辅导,答疑;通过电话,电子信箱等反映学员自学中碰到的问题,学员的要求,期末复习信息等内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四是布置,检查,批改学生作业,写出评价,登分备查.
五是组织学生进行调研实践活动,搞好本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