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纸的发明(教案)

合集下载

纸的发明-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纸的发明-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纸的发明-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发明历史并能够简单叙述;
2.能够分析纸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学生能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递知识,促进自我表达与思维能力提升。

二、教学重点
纸的发明历史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故事情境,并能够进行表达。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讨论;
2.故事情境;
3.角色扮演。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有关纸的视频,整合学生对纸的认知。

•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纸是怎样发明的?为什么要发明纸?
2.讲故事(15分钟)
学生分组讲述纸的发明历史,教师配合扮演相关角色。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为故事注入生命力。

3.再现情境(10分钟)
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互相表演纸的发明历程。

这样能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勾起他们的记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4.总结(5分钟)
•指导学生思考纸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以小组形式讨论影响,并进行讲述。

5.任务拓展(10分钟)
•学生可以通过在家中寻找纸的相近品种来巩固所学。

•要求学生们以课堂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展示并分享所收集的资料。

六、教学反思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在模拟情境中更容易理解和领悟,也激活了自己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充当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让学生们在实践的情境下探索知识,并且展现出来,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表达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能够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完善学习成果。

部编版三年下语文第三单元《纸的发明》教案

部编版三年下语文第三单元《纸的发明》教案

部编版三年下语文第三单元《纸的发明》教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集结了古人的智慧,了解纸的发明过程,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能解释蔡伦改进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

思维能力: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审美创造: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发展,介绍了古代造纸的流程,让我们认识到造纸术大大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感受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使人类的未来更加美好。

这是一篇说明性文章,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

关注结构:文章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首先点明了发明造纸术的重要意义。

最后一个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相呼应,再次说明了发明造纸术的意义。

第2至4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具体介绍了造纸术的发明历程。

全文条理清晰,用词准确,表达准确、生动,结构严密。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掌握4个多音字,教学中应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多音字在文中的意思进而读准它们的字音,学会通过字义确定字音,对易写错的字,应加强指导,如“录”下半部分不是“水”,要注意“欧、洲”的正确笔顺。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左右结构的字居多,可以从字的结构上进行区分,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左宽右窄和左右同宽字的结构特点。

【教学目标】1.认识“创、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累、切、便、鲜”,会写“伟、录”等11个字,会写“造纸术、伟大”等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跟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4.能解释蔡伦改进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跟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三年级下册第十课《纸的发明》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三年级下册第十课《纸的发明》教案

(三)年级语文学科备课活页第 3单元第 10 课共 2 课时课题10.纸的发明设计者课程标准1.识字写字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识字写字重在方法寻找规律。

2.阅读教学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体会关键字词作用。

3.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4.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5.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首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纸的发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的文章,本单元主要讲的是深厚的传统文化。

《纸的发明》主要描写了蔡伦之前书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后来字写在帛上,虽然解决了重量问题,但是由于价格昂贵,无法普及。

西汉时期用麻造纸,但是粗糙难写。

蔡伦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轻便好用的纸张。

蔡伦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价格便宜,很容易满足人们的需要。

同时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造纸术是中国古达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学情分析合理的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这个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阅读分析能力较弱,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文章大意的能力。

教学生用默读、略读、指明读等方式展开教学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 会认本课1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5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纸的发明》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纸的发明》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纸的发明》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纸的发明》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围绕“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展开,《纸的发明》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表达了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课文叙述简洁,条理清楚,通过对造纸术发明过程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二、教学目标1.会认“创、携、蔡”等10个生字,会写“术、伟、录”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造纸术、伟大、记录”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概括出每段的主要意思。

3.了解纸的发明过程,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识字写字,理解并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

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理解每个阶段纸的特点。

例如,文中提到在纸发明之前,人们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等记录信息,这些材料有的很笨重,有的很昂贵,而蔡伦改进后的纸轻便、便宜、容易书写。

通过对比这些不同材料的特点,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造纸术发明的重大意义。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难点体会造纸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这需要引导学生从纸在现代社会广泛应用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如果没有纸,人类的文明传承、知识传播、生活方式等会受到怎样巨大的影响,从而深刻理解造纸术的伟大意义。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在讲解生字词时,如“蔡”字,通过讲解字形结构(上“草”下“祭”)和读音,让学生准确认读和书写。

在讲解造纸术的发明过程时,详细地向学生讲述从古代人们用龟甲、兽骨到蔡伦改进造纸术这一漫长过程中的关键信息,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问题引导法在阅读课文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是怎样记录信息的?这些方法有什么缺点?”“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关键步骤有哪些?”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纸的发明》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纸的发明》教案三篇

部编版⼩学三年级下册语⽂《纸的发明》教案三篇【导语】纸发明以前,我们的祖先把⽂字刻在龟甲、兽⾻上或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把⽂字刻在⽵⽚和⽊⽚上,并⽤绳⼦穿起来,就成了⼀册书;再后来,把字写在蚕丝织成的帛上。

西汉时代,⽤⿇造纸。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学习⽬标 1.会认11个⽣字,会写12个⽣字。

2.熟读课⽂,了解课⽂内容。

学习重点学习本课⽣字词,熟读课⽂,感知课⽂⼤意。

学前准备 1.预习课⽂,认读⽣字。

(学⽣)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教学环节⼀、谈话导⼊,揭⽰课⽂。

(⽤时:5分钟)1.教师拿出课本和各种作业本,提问:这是⽤什么做的?2.⼩结,揭题。

这⼀张张纸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

3.板书课题。

1.学⽣交流回答:课本、作业本是⽤纸做的。

2.⼩组讨论交流对纸的了解。

3.齐读课题。

⼆、初读课⽂,认读⽣字。

(⽤时:15分钟)1.要求学⽣⾃读课⽂,按要求⾃学⽣字词。

2.课件出⽰本课词语,引导学⽣认读词语。

3.再读课⽂,了解⽂章⼤意。

1.学⽣⾃读课⽂,⾃学⽣字词。

注意"携、累"的读⾳。

2.掌握多⾳字"累"和"鲜"。

3.认读词语。

4.再读课⽂,概括⽂章的主要内容。

1.读拼⾳写词语。

wěidàjìlù( ) ( )bǎocún ōuzhōu( ) ( )jīnɡyàn shèhuì( ) ( )三、⾃主探究2、3⾃然段。

(⽤时:15分钟)1.引导学⽣⾃读课⽂第2、3⾃然段,了解⼈类记录⽂字的⽅式的演变。

2.再读第2、3⾃然段,说说这些⽂字记录⽅式的缺点。

3.与我们现在⽤的纸张进⾏⽐较。

板书:⽵⽚、⽊头→笨重帛→价钱太贵⿇→粗糙 1.根据课⽂内容总结出⼈类记录⽂字的⽅式的演变过程。

纸发明以前,我们的祖先把⽂字刻在龟甲、兽⾻上或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把⽂字刻在⽵⽚和⽊⽚上,并⽤绳⼦穿起来,就成了⼀册书;再后来,把字写在蚕丝织成的帛上。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课文分析】《纸的发明》是一篇关于纸的说明性文章。

作者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了纸发明的缘由、演变和发展,告诉我们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文章虽然是说明性的文章,但是不枯燥、乏味,作者用一些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了解了纸发明的过程。

【教学要点】1.生字识写课文18个生字,8个要求会读、13个要求会写,其中“欧”“洲”“社”既要求会读,又要求会写。

会读的字中,要注意“创”是后鼻音,“伦”“鲜”“洲”是前鼻音,其中“鲜”是多音字,在这里读xiǎn,组词鲜为人知,朝鲜,另一个读音xiān,组词新鲜。

13个会写的字中,“术”“册”为独体字,“录”为上下结构的字,“存”为半包围结构的字,“伟”“保”“约”“验”“阿”“伯”“欧”“洲”“社”为左右结构的字,“伟”“保”“约”“验”“阿”“伯”“洲”“社”8个字左窄右宽,书写时要注意笔画间的穿插与避让,“欧”左右等宽,“伟”“保”“伯”都是单人旁。

2.课文默读三年级要求是“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便于更集中地思考、理解文章的内容。

教学时教师要有意做这方面的训练。

检查默读是否有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评估,看看学生能否回答出问题。

3.概括段意《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对阅读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目标是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课文学习的重点是默读课文,完成课后的第一题,写出自然段的段意。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发现“左窄右宽”的字的书写要点,运用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用准确的语言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感受纸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一:学习字词,认识蔡伦1.出示词串一:记录一册书携带经验保存(1)读准字音:注意“录”的声母是“l”,“册”“存”是平舌音。

(2)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纸的发明过程和演变历史,掌握相关的生字新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个人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自主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纸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理解纸的发明过程和演变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纸张和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纸张有什么不同?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进而引入课文《纸的发明》。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a. 学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描写纸的发明过程的词语,并通过观察图片理解“蔡伦”、“树皮”、“破布”等词语的意思。

b. 学习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纸的演变历史,并用自己的话说说纸的发展过程。

c. 学习第七至第九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纸的重要性,并谈谈自己对纸的看法。

4. 回顾全文,总结要点: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总结出课文中描写纸的发明过程、演变历史和重要性,并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5.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纸的知识,如种类、制造方法、用途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探究精神。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理解纸的发明过程和演变历史,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阅读能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纸的发明》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纸的发明》人教(部编版)
3.阅读理解: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古代造纸工艺的发展,体会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
4.写作训练:学习课文中描述纸的发明过程的句子,尝试仿写,培养表达能力。
5.口语交际:讨论纸的发明对生活、学习的影响,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节课将紧密结合课本内容,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纸的发明过程及其价值。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纸的发明过程及其意义。纸是经过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制作而成的,它改变了人类记录信息的方式,对文化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蔡伦如何改进造纸术的案例。通过这个案例,了解纸的发明是如何解决古代书写材料稀缺、昂贵的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方法和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造纸工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纸的发明》这一课,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发现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纸的起源的好奇心非常有效,大家都很感兴趣。但在新课讲授中,可能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将造纸工艺的细节讲解得足够透彻,导致部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不够理想。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纸的发明过程、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纸的发明意义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和合理使用纸张。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篇一】《纸的发明》是小语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纸”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种“纸”的优缺点。

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

上课伊始,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我把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纸”制品展现在讲台上,再把课前用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纸粘贴而成的课题贴在黑板最醒目的位置,当一个五彩缤纷的“纸”字呈现在同学们眼前时,他们个个扬起小脸儿,难掩心中的兴奋,毫无疑问,孩子们已经被这五色斑斓的纸张吸引住了,我暗自庆幸一一毕竟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这些不同种类的“纸”张之后,我利用多媒体演示了“纸”的发展历史,并用“印刷术”引导他们说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样,就做到了以学生的前概念为引导,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对于纸的探究*。

虽然“纸的发明”是一篇说明文,文中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但它的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作者的情感————自豪。

学说明文的课堂也是书声琅琅的课堂,所以在第一课时中我鼓励学生紧紧抓住关键词引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通过朗读表达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跟着一起思考:“纸”这的发明创造,给人类历史带来了怎样的发展呢?学生一时语塞,引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

接着第二课时我创设回想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纸”的发展历程,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首先从记载文字的载体上“兽骨”、“龟甲”、“青铜器”、“竹片和木片”、“帛”、“麻”、“纸”等中体会这些材质的变化传递出来的信息,体会“纸”发明的重要性,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其次从几千年来文字载体的方便性比较,引导学生体会造纸术之所以称为古代四大发明有其重要的意义。

此时学生的情感,老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文本的情感融为了一体,两个字————自豪。

引导孩子们通过计算纸的用量来使他们懂得浪费纸的现象时普遍存在的,说明我们提倡节约用纸的目的时为了保护木材资源,从纸的角度来谈环保和爱惜资源,倡导学生节约纸张。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优秀教案

10纸的发明【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创、携”等11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板书设计】10 纸的发明伟大贡献之一发明过程影响了全世界【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教学中,本文首先“学习生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通过课件展示比较难读的以及与课文理解有直接帮助的字词,在指读当中发现不正确的字词读音,随即把它们进行正音。

然后“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课文段落大意,从而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从而实现由初读到品读的过渡。

不足之处:放手给学生,必定造成学生思维的异常活跃,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教学,是今后应该注意到的。

【课时目标】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纸的发明过程。

2.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板书设计】10纸的发明竹片:笨重帛:轻便、太贵不能普及麻纸:粗糙蔡伦纸: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传承下来【课后反思】成功之处:除了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外,在主要内容的把握上,还通过主要内容填空、理清课文的条理,从而为品读课文奠定基础。

在对比阅读蔡伦发明的纸和他之前的那些纸,了解蔡伦纸发明的伟大,以及被传承普及的原因,从而自然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由衷的赞叹之情。

教师在最后又设计了写话训练,这样就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文章把握,并训练了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不断进步,对语文产生兴趣。

备课素材【写作背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远古时代没有纸。

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既甲古文)。

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

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

三下册第三单元《纸的发明》教案

三下册第三单元《纸的发明》教案

《纸的发明》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教学目标】创设“争当中华造纸文化博物馆小宣讲员”为本课学习任务群情境,开展学习:1.了解课文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2.能根据流程图,说清楚纸的发明主要过程,以及蔡伦造纸的过程。

3.运用鱼骨图联系上下文整合信息,说清楚“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蔡伦的伟大功绩。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大中华悠悠五千年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很多文化传承至今。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中华传统文化”长廊。

学习和了解——读:纸的发明。

二、揭示本课学习任务:“中华造纸文化”博物馆要招收“小小宣讲员”。

三、学习任务开展:第一关:懂历史:排序;判断;简答,检查已学知识。

第二关:会研究(一)东汉时代,造纸术发展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找一找:课文哪一自然段介绍了这一方面内容?1.读读第4自然段,想想:围绕哪一个意思来介绍的?指名回答(评价:从一句话知道的?瞧,从一句话中提炼出简短的词句,这是一种很强的学习能力!)提取关键信息,填进方框。

引读。

2.读读这段,围绕这一意思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默读思考。

指名读后两个句子,提炼:造纸过程、传承原因3.具体研究“造纸过程”,完成图示:学生默读填写——反馈比较——贴板书卡,引说。

4.观看视频:发现哪些造纸的环节跟蔡伦造纸是一样的?理解“传承”5.读句,了解蔡伦造纸能传承下来的原因。

(二)研究“改进”:1.在蔡伦造纸之前,还有哪些造纸方法?联系第3自然段,引说。

(古书中叫:方絮)2.第三关:会合作,小组合作来研究:这些造纸方法的优点或缺点是什么?蔡伦学习了什么优点,改了什么缺点,改进了造纸术?完成鱼骨图。

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出示“鱼骨图”,介绍得好的直接晋级为“小小宣讲员”。

四、小小宣讲员上岗:1.分小组准备,推荐一位宣讲2.情境创设,宣讲:欢迎大家来到——中华造纸文化博物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纸的发明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纸的发明教案
检测目标:
通过理解文章,学生能梳理出文章的脉络结构,找出中心句。
预设目标:
学生能说出文章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作业布置
必做:课下在搜集一下中国古代另外三大发明
综合活动:了解纸的家族。
板书设计
纸的发明
纸的发展过程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
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学习本篇课文时,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兴趣要求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效果更好,引导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初读课文,了解基本知识。
2.对四大发明做必要的拓展与补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拓展练习,深化新知
教师活动: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下面请同学们自主进行拓展阅读《四大刺绣与它们的发源地》《藏书与读书》,在阅读文本时思考:作者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学生活动:
1.自主阅读并思考。
2.全班交流讨论。
评测过程:
学生阅读文本并思考问题,全班交流讨论。
预设效果:学生回忆并说出总分总结构,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学习。
二、明晰目标,探究新知
教师活动:
默读课文《纸的发明》,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完成课后第一大题,梳理出造纸术的发明过程。
学生活动:
默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梳理出造纸术的发明过程。
预设:
生:造纸术发明以前(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铸造在青铜器上。后来刻在竹片、木片上。再后来在帛上书写。)
课件展示小兴安岭原文,学生当堂思考课文结构。或采用四大发明引入的方法,课堂更为有趣,引发学生讨论思考。
学生活动:
1.思考学习过的课文。
2.全班交流。
预设:
生1:《美丽的小兴安岭》写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美景,写出了小兴安岭不但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更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描写的,学生自行总结是否到位,应结合部分文章加以参考及帮助思考能否思考到位。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第1篇】[教材简析]1、文体视角。

这是一篇科学说明文,文章叙述条理清楚,用词准确,表达严密。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发明造纸术的几个阶段,及它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及意义,赞扬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

2、语言特色。

课文对数字的运用十分严谨,比如“两千多年前”“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因为造纸术的发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没有确切的历史年代记载,所以课文使用了约数。

3、能力训练。

“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本单元要求在此基础上,继续延续和发展“提取关键词、整理信息,口头表达”。

[学情分析]到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独立识字能力。

初步学会默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能复述作品大意。

[教学目标]1、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基础上,默读课文。

2、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3、明白“围绕着一个意思”构段的方法,正确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1、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2、明白“围绕一个意思”构段的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提供语言运用平台;利用图表的方法,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表达能力;提取关键信息的方式,交流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构建学生语言,发展学生思维。

[学法]以自主学习方法,填充表格,提取关键信息;以讨论交流的方法,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说清楚。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PPT[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梳理要素1、情境导入,引出课题A.同学们,大家一起来瞧瞧,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纸,假如我们生活没有了纸,那会怎么样呢?(不能写字,没有书看,不能打印东西)B.博物馆的馆长听说咱们正在学习《纸的发明》一课,特意邀请我们去做《纸的发明》讲解员。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第1篇】《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

2、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培养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教学过程:一、品读第4自然段。

1、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自然段,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2、自由读第4自然段,了解蔡伦发明纸的过程及其发明的纸的优点,小组交流讨论。

材料:树皮、麻头、稻草、破布过程:剪碎(切断)、浸、捣乱、捞、晒优点:原料易得、价格便宜、轻便好用3、引导学生简述蔡伦造纸的过程。

4、根据原文,思考交流: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为什么能传承下来?抓住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的优点回答问题。

二、了解发明意义。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其主要内容。

纸的发明意义重大:传到、日本;传到阿拉伯和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2、联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纸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之大。

3、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有什么重大意义?三、拓展延伸。

1、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纸的发明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交流纸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2、再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第一题。

深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3、作业:收集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他的三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发明过程。

4、选取一个古代发明,说说它的发明过程。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先帮助学生理顺纸的发展过程,再了解发明的意义。

教学思路清晰,最后的拓展延伸,不仅扩展学生的思维,还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第2篇】《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概括出自然段意思。

3.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4.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能概括出段落意思,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2.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纸的发明》优质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纸的发明》优质教案

10《纸的发明》教案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育红小学吕金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了解纸的发明过程,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1分鈡)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纸的发明》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2.这节我们一起研究纸是怎样发明的,其中有什么经历呢?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2分鈡)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用“”画出祖先都用什么方法写字?用“~~”画出这种方法的缺点.2.出示句子,让学生读一读找到祖先写字方法的句子。

文中就是用这样的典型事例表达出祖先们创造纸的过程3.出示句子,让学生读一读找到祖先写字方法及缺点的句子。

如果老师把”但是”去掉了和原句子比较,你有什么感受呢?你能说出了运用“但是”有什么好处?这篇课文作者巧用关联词语把写字的方法和缺点连在一起,语言通顺、表达完整、介绍详细。

这就是作者的一个写作特点:巧用关联词。

4.对比读:请女生读“但是”前面的句子,男生读“但是”后面的句子。

5.你们读出了“但是”要表达的转折的含义,让我们加重语气齐读一下这段。

6.请同学们看一下有关祖先写字的图片,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记录、保存、携带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过渡语:因此,在古时候用“学富五车”用来形容一个人很有学问。

也正是因为祖先们发现了书写上的不足,不便阅读,不便保存,不便携带,勇于探索的祖先们一次次地改进书写方法,他们的这种卓越的精神你能读出来吗?7齐读此段。

过渡语:课文中作者还用了这两种方法来写古人的其它写字方法了呢?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3分鈡)1.默读第三自然段,作者写了哪些有关造纸的事例。

2.这种薄片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看图片。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一、课程背景在生活中,纸张是我们最常用的物品之一。

但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并没有纸张这种物品,他们在进行文字记录时使用的是其他的东西。

那么,古人是如何发明纸张的呢?本节课程就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二、教学目标•能够听懂、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能够形象地描述古人发明纸张的过程。

•了解古人发明纸张的重要性。

•练习写纸的笔画,并能够完成简单的纸字练习。

三、教学内容•《纸的发明》课文的阅读与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的认读;•古人发明纸张的过程描述;•纸的笔画练习。

四、教学流程1. 热身教师可以请学生说出他们每天使用的纸张有哪些,或者询问他们对纸的认识,并引导他们畅谈。

2. 阅读与讲解课文1.听录音课文并留下关键字;2.用画画的方式来讲述阅读过程;3.逐段进行讲解。

3. 生字词认读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认读未学过的生字词。

采用读音、造句、类比等多种方式进行生字词学习。

4. 古人发明纸张的过程描述通过课文内容,对纸的发明进行介绍,引导学生描述古人发明纸张的过程。

5. 纸的笔画练习让学生练习写纸的笔画。

教师可以给出一张纸字练习卡,让学生根据纸字卡练习写纸的笔画,并提醒学生写字时要注意顺序和笔画的规范性。

6.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需要勤奋学习,爱护纸张资源。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采用听读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古人发明纸张的过程;•采用练笔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六、教学评估通过学生上课时的表现,课后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进行分组引导进行评估。

七、教学扩展•阅读有关纸张的资料,深入了解纸张的生产过程;•制作纸张模型,展示古人发明纸的过程;八、教学反思这是一节比较简单的语文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并描述古人发明纸张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了纸张的制作原理和纸张的发明历史背景。

同时,利用习字的方式进行课堂互动,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能力。

可能需要注意的是,在布置作业时需要让学生完成相关的习字练习,巩固本次课程的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2)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2)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的课文是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0课《纸的发明》。

通过本课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了解纸的历史和发明过程,以及纸的作用和用途。

二、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文所使用的词汇和一些常用词语2.能够理解纸的发明过程和纸的作用和用途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纸的认识和理解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教授本课的背景和阅读方法2.介绍纸的历史和发明者3.让学生思考纸的用途和作用2. 教学方法1.教师导读并让学生自读2.教师在讲解的同时,引导学生多问多答3.教师让学生分组合作,探讨纸的用途和作用,并完成小组展示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总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四、教学过程设计1.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和相关资料2.教师准备小组讨论的题目和展示方式3.教师准备学生总结的课堂笔记本2. 开始教学(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背景,并让学生自读课文。

(2) 阅读教师给学生5分钟时间阅读本课的文章,并且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和意义。

(3) 讲解教师介绍纸的历史和发明者,并让学生思考纸的用途和作用。

(4) 小组讨论教师根据不同的题目和学生的状态分配小组,并给学生10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题目可以是:纸的用途、纸对人类的重要性、纸的发明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等等。

(5) 小组展示教师让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展示,并且让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价。

(6) 个人总结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个人总结,进行分类比较,以便更深刻的理解本课。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纸的历史和发明过程,理解纸的用途和作用,并且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纸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让学生意识到阅读也可以是一种有趣和愉悦的体验。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10.纸的发明》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10.纸的发明》教案

《纸的发明》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纸是我们祖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要比中国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读13个生字,区别形近字,学会给生字确定部首。

3、能说出纸的发明过程。

4、能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教学重点: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划词等。

2、预习字词:写好偏旁、字典页码、注好拼音。

3、布置课前查纸的资料。

二、设问导读:1、了解学生问:"你知道纸的哪些知识?"A、对课文内容了解比较少。

B、和课文差不多。

C、除了课文知识另外还知道很多。

2、自读课文,划句子。

A、读通课文,划出课文中所讲的有关纸的知识,记一记。

B、自读课文,划出你不知道的知识。

C、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纸的发展的过程。

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有选择的请几个反馈。

3、再读课文:对刚才还不熟悉的地方自己再读读熟。

齐读课文巩固。

4、了解纸的发展过程。

A、完成课后练习1B、在完成课后练习1的基础上,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说一说纸的发展过程。

C、在完成课后练习1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加上自己的补充来介绍纸的发展过程。

二、自学生字:1、给生字确定部首,有困难的:携、蔡、欧。

2、以“创”为例讲解部首查字法。

老师或请会的同学示范,学生跟着做。

要点:部首目录--部首几画--检字表--部首--数除部首外几画--找到字--字典正文。

三、课堂检测:1、听写:竹片、笨重、丝织、方便、价钱贵2、讲解的内容就是关于纸的历史: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是用什么来当纸的。

先请大家读一读课文2自然段。

(1)用上面词填表4、试讲A:古时候,纸没有发明之前,书是用做的,很。

所以,后来人们就把字写在上,这样就,可是这样的书。

B:可以自己组织书上的语言。

C:在自己组织语言的基础上,可以补充知识。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二、学情分析经过三年部编教材的学习,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的识字、认字的方法,学生能够在语言环境中独立的认识生字,并且通过默读训练能够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纸的发明》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按照时间的顺序,叙述了没有纸之前人们用文字记录事件的不便,以及纸的发明过程,由此说明中国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设计理念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努力构建学生“独立、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对文本中关键信息的提取与整理,在共同的探讨中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并积累对于说明文一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四、教学目标1.认识“创、携”等9个生字,能认读“创造、携带”等词语,会写“册”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能初步感受作者语言文字的准确性4.初步感受纸的发明过程,尝试说清纸在没有发明前是如何记录的。

五、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初步感受作者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六、教学难点:初步感受纸的发明过程,尝试说清纸在没有发明前是如何记录的七、教学准备:1.教学用PPT八、教学过程:(一)猜一猜,激趣导入1.出示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图片。

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2.出示四大发明的图片,请生一起读一读。

3.揭示课题:纸的发明。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第10课,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4.在你的生活中,你知道有哪些纸?他们又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用我搜集到的是()纸,我知道它的作用是()。

5.课件出示资料袋:纸的家族相关知识。

6.师小结:同学们关于“纸”的知识了解得可真多!(二)初读感知,检查词句1.你知道人们把文字记录在什么上的?(指名学生回答,相机贴词卡: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麻、纸)你真能干!那课文中是怎么介绍纸的发明的?2.出示初读课文要求: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37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词,把句子读通读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认识“创、携”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12个字,会写“造纸术、伟大”等30个词语。

2.默读课文。

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3.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纸的图片)同学们,知道咱们现在用的纸是谁发明创造的吗?(蔡伦)
2.板书课题。

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纸的发明》。

我们一起详细地了解一下纸的发明及影响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语。

重点指导:
字音:读准多音字“累、鲜”。

字形:“录”注意下部;“验”右部中有一短横。

形近字辨析:
“洲”和“州”(“洲”有三点水旁,是水中之地的意思;“州”是指旧时的一种行政区划)
注意“录、册、存、洲”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理解词语:创造、携带、学富五车、粗糙等。

2.巩固生字,会读会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课件上出示蔡伦和造纸术等资料,师生交流。

蔡伦(约62—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治今湖南郴州)人。

曾任中常侍、尚方令等职,元初元年封龙亭侯。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所造纸张有“蔡侯纸”之称。

蔡伦的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纸是怎样发明的?它的影响是什么?
(西汉之前人们记事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或写在帛上。

西汉时代,人们用麻纸书写。

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制造了轻便好用、价格便宜的纸。

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
3.组织交流、讨论,明确各段的大意:
第1自然段: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2自然段: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及其特点。

第3自然段:麻纸出现的时间及其特点。

第4自然段: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第5自然段: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纸发明的具体过程,以及造纸术的优点和它产生的巨大影响,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

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意义?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拓展“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与“造纸术”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2.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人们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文字的呢?(出示图片)
方法一: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方法二: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方法三: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特点:笨重、不方便)(拓展“学富五车”的故事)
方法四:把文字写在蚕丝织成的帛上。

(特点:轻便、价格太贵、不能普及)
3.最初的纸出现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材料?有什么特点呢?
(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
4.人们想要书写文字,可是这些“纸”不是重就是贵,或者是粗糙,怎么办呢?谁解决了这个问题?(蔡伦)
5.轻便好用又便宜的纸是怎么发明的?(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
强调“改进”一词,意思是改变某种做法,使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好的方面发展。

强调蔡伦是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发明了造纸术。

使学生明白造纸术的发明不是蔡伦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不断积累的结果。

6.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是怎样造纸的?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流程图: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
7.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呢?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这既是改进后的造纸术的优势,也是它得以传承的原因。

)
知识拓展:蔡伦曾被封为“龙亭侯”,所以这种纸也被称为“蔡侯纸”。

8.下面来总结一下人们都用了什么材料来书写文字,这些材料分别有哪些特点。

(1)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笨重,阅读、携带、保存起来不方便。

(2)帛:轻便但价钱太贵,不能普及。

(3)麻纸:粗糙,不便书写。

(4)纸:轻便又好用,原料易得,可大量制造,便宜。

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按照时间顺序)
9.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说一说蔡伦发明的这种纸都传播到了哪些地方(朝鲜半岛、日本、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10.速读课文,组织学生思考讨论:首尾两段有何异同?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第1自然段写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5自然段写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相同之处:都是在讲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不同之处:首段简单,尾段更详细。

首尾呼应。

这样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

)
三、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及意义。

蔡伦发明造纸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四、作业布置。

课下再搜集一下中国古代另外三大发明。

纸的发明
纸发明以前——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
西汉时代——麻纸出现
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
1.采用体验式阅读教学,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唤醒了他们的创造潜能。

2.通过找出关键动词,让学生了解了纸的制作过程。

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造纸术发明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