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传播史第十三章第三四节
《中外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课程代码:课程学时: 51 学分: 3 适用专业:新闻学开课时间:二年级二学期开课单位:文学院大纲执笔人:罗融融大纲审定人:刘汉光《中外新闻传播史》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内容涵盖了中外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规律、问题。
这门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史实、认识关系、审视得失、反观当今,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让学生学会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地认识传媒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的关系。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基本的史实,吸取经验和教训;2、进一步认清当今新闻传播事业的现象、问题和趋势;3、培养学生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近代的新闻传播;媒介发展与传播霸权;中国新闻改革的历程。
2、教学难点:在《中外新闻传播史》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反观当今、进行价值判断是本课程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帮助学生梳理重要的历史事件、挖掘事件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思维方式。
实践环节主要有课堂讨论和课下作业。
四、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1、关于新闻史及其历史分期1.1历史是什么了解0.51.2 三种新闻定义和三种新闻史了解 11.3 我们所理解的新闻史和新闻史分期了解0.52、新闻起源时期的人类社会发展与信息传播2.1 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了解0.5 2.2人类信息传播媒介的变革掌握 12.3信息传播与人类社会发展理解0.53、新闻起源时期中国社会的信息传播3.1 先秦与秦汉的信息传播:从口传到文字理解0.5 3.2 三国至唐宋:“报状”与印刷小报掌握 2 3.3 元明时期:新闻传播的萌芽与传播控制掌握 14、新闻起源时期西方国家的信息传递4.1 希腊、罗马时期的信息传递:从口传到文字了解0.5 4.2 中世纪欧洲的信息传递:从教会统治到多元化理解 1 4.3新闻传播的萌芽:印刷机和“手抄新闻”掌握 1 4.4 封建王权与信息传播:利用与控制了解0.55、西方国家新闻传播的出现与初步发展5.1 新闻产生的土壤和近代报刊的出现掌握 1 5.2 专制与反专制:争取新闻自由掌握 1 5.3政治工具:西方社会革命时期的报刊了解0.5 5.4西方国家新闻传播体制的初步建立了解0.56、从独立报刊到大众报刊:西方报刊新闻的成熟6.1 工业革命:社会变迁与新闻需求的扩大理解0.5 6.2 从独立报刊到大众报刊掌握 1 6.3通讯社的出现:原因和影响掌握0.5 6.4 记者、报道内容和新闻文体了解0.5 6.5 19世纪末西方经济的发展与媒介产业化了解0.5 6.6 新闻传播中的逆流:黄色新闻的泛滥掌握 17、中国近代的新闻传播:从萌芽到产生7.1中国近代的社会变迁及特点了解0.5 7.2 清朝前中期的新闻传播与信息控制了解0.5 7.3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掌握 4 7.4近代中国报业的转变和初步发展掌握 48、媒介变革与传播的时空压缩8.1 媒介变革的基础和动力理解0.5 8.2 广播的发明和广播电台的设立掌握 2 8.3世界广播业的发展理解 1 8.4 电视时代的到来掌握 1 8.5 世界主要电视国家简介了解0.5 8.6媒介的三足鼎立与媒介特性分析掌握0.59、主要西方国家新闻的发展:理念和社会作用9.1 从垄断到国家垄断的西方国家了解0.5 9.2 主要西方国家的报刊、广播与电视新闻了解 1 9.3 西方国家的新闻专业化与传播理论理解 1 9.4西方国家媒体与西方社会了解0.510、中国现代新闻传播的发展10.1 中国现代社会的革命与变迁理解 1 10.2 新中国建立前的新闻传播掌握 4 10.3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新闻传播掌握 4 10.4台、港、澳及海外华人媒体的新闻传播理解 111、信息社会的到来:媒介发展与传播霸权11.1 信息社会与经济全球化理解0.5 11.2 当代社会的新媒介:国际电视、网络媒体与媒介融合理解0.5 11.3 从传播国际化到传播全球化理解0.5 11.4世界传播差距与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理解0.512、主要西方国家新闻传播的变化12.1当代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理解0.5 12.2西方国家媒介政策的调整及媒介结构的变化理解0.5 12.3 媒介商业化与产业化理解0.5 12.4 对西方媒介商业化的思考理解0.513、中国新闻传播的改革与发展13.1中国新闻改革的社会背景理解0.5 13.2中国新闻改革的历程:成就与问题掌握0.5 13.3中国的国际新闻传播了解0.5 13.4台、港、澳及海外华人媒体的发展了解0.5五、考试范围与题型1、考试范围与分数比例(1)新闻起源时期中国社会的信息传播 10%(2)西方近代报刊产生的历史背景 15%(3)黄色新闻的泛滥 20%(4)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 25%(5)电子媒介产生的历史背景 15%(6)中国现代新闻传播的发展 15%2、考试题型与分数比例(1)名词解释 20%(2)简答题 30%(3)论述题 50%六、教材与参考资料1、教材:刘笑盈著.《中外新闻传播史》(第2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2年5月第2版2、参考资料:(1) 谢金文著.《中外新闻传播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2)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第3版(3) 陈力丹王辰瑶著.《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第2版。
中外新闻传播史
中外新闻传播史中外新闻传播史第⼀章新闻传播的起源第⼀节⼝头新闻时代1.以⼝头语⾔传播为主,⾮语⾔传播为辅。
语⾔的产⽣是⼈类历史上第⼀个重要的⾥程碑。
(巴⽐伦通天塔)2.⾮语⾔传播⼿段①标记传播(结绳记事)借助⼀定的物体或标记为载体,传递或储存⾳讯的传播⽅式②声光传播(击⿎传讯,烽⽕报警)以声⾳或光线作为传递信息载体③图式传播(印第安⼈的图形⽂字)(最⾼级)⽤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形来表达意思、传递⾳讯、记载事实第⼆节⼿写新闻时代1.⽂字的产⽣和书写材料的改进是⼈类传播史上第⼆个重要⾥程碑,它标志着⼈类原始时代的终⽌,⽂明时代的开始,并为⼿写新闻传播的产⽣奠定了基础。
(苏美尔⼈的楔形⽂字)2.古代西⽅⼿书传播形式①公告式的官⽅公报(古罗马的《每⽇纪闻》)“历史上第⼀份官⽅报纸”②书信式的新闻信(⼩普林尼:苏威尔⽕⼭爆发)3.古代中国⼿书新闻传播汉代:邸报——唐代:进奏院状——宋代:定本制度/民间⼩报摸索题:1.⽂字的传播优势体现在?①便于储存和查找②传播⾯⼴③传播更为迅速④传播具有新闻性⑤传播更具准确性2.《每⽇纪闻》是什么媒介?在西⽅新闻史上为何具有如此突出地位?①是历史上第⼀份公告式的官⽅公报。
②当时,《每⽇纪闻》要紧报道元⽼院的议事记录;历史学家们认为,罗马帝国之因此能统治宽敞的疆域,⾄少还有⼀部分缘故是由于它有⼀个发达的、包括《每⽇纪闻》在内的信息传播系统,⽽罗马帝国的灭亡,也与其扩张过甚、传播系统相对滞后有关。
第⼆章近代报刊的萌芽和争取出版⾃由的⽃争第⼀节近代报业的萌芽和进展1.近代报业显现的历史条件(摸索题)①必要条件: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为印刷新闻传播奠定了基础,是⼈类传播史上第三座⾥程碑)包括⑴毕昇发明活字排版印刷术(宋朝庆历年间1041—1049)⑵德国古登堡改进⾦属活字印刷术(公元1450年前后)②必要条件:社会关于新闻信息的需要信息需求旺盛的缘故:⑴地理⼤发觉、环球航⾏⑵全球市场的形成与殖民掠夺⑶⽂艺复兴运动⑷宗教改⾰⑸近代民族国家的普遍建⽴③重要条件:邮政事业的产⽣2.宋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最早运⽤这⼀新技术的出版物是《⼩字》。
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 概述及解释说明
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篇文章旨在总结和解释中外新闻传播史的知识点。
新闻传播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一环,它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化交流和增进了解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中外新闻传播史的发展过程和关键事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现象、分析媒体角色以及思考其对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介绍:首先,在“2. 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部分,我们将概括国内和国外新闻传播史中的重要要点。
然后,在“3. 解释说明中外新闻传播史要点”部分,我们将对这些要点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影响。
最后,在“4. 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供读者深入探讨。
1.3 目的本文的目标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清晰的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框架,帮助他们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发展历程和关键事件。
通过本文所呈现的概述和解释说明,读者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外新闻传播史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对媒体与社会关系、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传媒产业演变等方面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我们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文,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新闻传播史对我们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来做出有益的决策和行动。
2. 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2.1 国内新闻传播史要点:国内新闻传播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通讯方式,如信鸽传递信息、火焰传递信息等。
然而,现代国内新闻传播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重要阶段:- 中国最早的新闻发行机构可以追溯到明朝的“都察院”,但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新闻机构始于清朝晚期和民国初期。
- 新闻纸媒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40年,当时英国人在上海创办了《北华捷报》,成为中国第一份现代报纸。
- 中国第一份由政府主办的报纸是1902年创办的《京报》。
- 新闻界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大量党派刊物和独立媒体。
- 建国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一时期,所有中文媒体被国家控制,并服务于党和政府宣传目标。
中外新闻传播史-PPT精选文档
中外新闻传播史
手机——接近人类最本初的传播
绪论 WHAT WHY HOW
什么是新闻?
新近或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 “人咬狗,狗咬人” 采写(录 摄)、 编(播)、 评 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 董桥
重要的是了解人类传播发展的整体脉络和 主导倾向,理解传播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 作用的基本因素。
绪论
古代新闻传播 近代新闻事业的出现与发展 中国近现代报业 政党报刊西方现代包哦也 世界广播电视新闻事业
教材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丁金林 高教 外国新闻事业史 邓超然等 人大
推荐:
“古之时,本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 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能覆后,卧 之卧之詓詓,起之吁吁。饥则求食,饱则 弃余; 茹毛饮血,而衣皮苇。 ——班固《白虎通·号》
传播是人类社会化的必然结果,上古时 期已有传播结果存在,如舜任命龙为纳言 之官。
口语传播已有非常严密的编码系统,语 言,艺术都已非常成熟,如诗经,荷马史 诗。 口语传播的特点:传播者与接受者处于 相同的时间空间,反馈非常及时。
什么是传播?
Who says what to whom in which channel with what effect. 要素:传者、内容、受众、媒介、效果 (反馈)
历史是什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过去?
往事?
记忆?
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 历史绝不是锁在书本里的僵死知识,而是
融汇在活生生的现实人生里的记忆。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克罗齐
口语传播对空间束缚的突破 身势语言 语气 语调 突破时空。从口语到文字的过渡形态:
中外新闻传播史---张昆知识讲解
资料来源:1979年世界无线电和电视手册
信息基础设施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中国现代的乡邮递员
外国新nalism & Communication
对电讯基本设施的投资
每人美元 占总投资的 每人美元 占总投资的% %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外国新闻传播史
2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Son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 分配系统----商业运输系统
• 调节系统----社会管理组织
外国新闻传播史
55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一、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需要
• 好奇心、新闻欲、本能 • 生存需要 • 生产需要 • 生活需要
外国新闻传播史
66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23
人的出现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 达尔文与贵夫人的对话
• 人类起源于非洲
“在世界上每一个大的区域里,现存的哺育动物 都与在同一区域的产生出来的物种关系密切.非洲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Son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中外新闻传播史-PPT资料
什么是传播?
Who says what to whom in which channel with what effect. 要素:传者、内容、受众、媒介、效果 (反馈)
历史是什么?
过去?
往事?
记忆?
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 历史绝不是锁在书本里的僵死知识,而是
融汇在活生生的现实人生里的记忆。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克罗齐
为什么要学新闻传播史?
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学习新闻传播史是为了理解现在新闻业 的发展状况,并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服务 为自己以后的工作、生活提供坐标
强调两点:
更重要的是方法,而不是知识。要学会的 是如何用历史的方法(也就是历史性的分 析)方法来观察和分析当前的社会现象, 以及找到自己的生存坐标。
媒介是人自身,利用了人发言的能力,以 及将声音传递出去的能量;
传播符号:口头语言,对口头要素进行编 码的智慧;
基于口语的人际传播播 组织传播(按层级体系来传播) 大 众传播
借助一个职业(专业)媒介机构向 全社会公众传递信息。
口语传播局限
《美国新闻史》 爱默生 新华 《西方媒介史》 让纳内 广师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三联(重点推 荐) 《历史研究》 汤英比 商务
课后思考
学习新闻传播史的意义是什么? 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 媒介的基本理想是什么?
古代传播:从口语到文字
口语传播:人类传播的第一个高峰 传播起源于人类生存的欲求
口语传播对空间束缚的突破 身势语言 语气 语调 突破时空。从口语到文字的过渡形态:
1.时间型媒介:绘画媒介 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 :德国科学家斯巴恩 在巴西河岸上看到土人画的一条鱼,按 图索骥,在河中打到了鱼
中外新闻传播史
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起源第一节新闻传播的早期历史——口头新闻时代学术界一般把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的新闻传播的历史,称之为口头新闻时代。
二、语言的形成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标志。
二、古代西方的手书新闻传播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是公告式的,即原始形态的官方公报;另一种是私人新闻信。
三、中国古代的手书新闻传播甲骨文——金文——岩刻——汉代邸报——布告、露布——进奏院报(定本)——宋代邸报、小报——塘报、旗报、牌报——京报小报:不定期发行的非官方报纸。
1566年,威尼斯政府在与土尔其的战争中经常发布一种叫做《消息公告》的手抄新闻。
起初是在公共场所当众朗读,并向听众收取一个威尼斯铜币,后来,gazeta 一词成了欧洲近代报纸的通称。
第三节主题传媒之外的辅助手段主要有:结绳记事、实物表意、图画传声、烽火报警、击鼓传讯等。
第二章近代报刊的萌芽与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第一节近代报业的萌芽和发展一、近代报业出现的历史条件A、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是近代报刊诞生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B、近代报刊产生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是社会于新闻信息的需要。
C、邮政事业的产生是近代报业诞生的第三个重要条件。
二、早期的新闻印刷品成为报纸具备的条件有如下几点:A、至少每星期出版一次;B、必须是用机械手段生产的(有别于手写的“新闻信”、“新闻书”);C、凡是愿意付费者,不论属于什么阶级或是有什么特殊兴趣,一概可以买到;D、必须刊登公众感兴趣的事情(有别于某些宗教性的或商业性的出版物);E、必须对只具备普通文化水平的公众有吸引力;F、必须及时,至少就当时技术发展的水平是相对及时的;G、它还必须具有持续出版的稳定性三、定期刊物的出现1615年,爱格诺尔佛·莫尔创办了著名的《法兰克福新闻》,该报每周一期,每期刊有数条新闻,被人认为是世界新闻史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
莫尔本人亦被人们尊称为“德国报业之父”。
1621年8月13日,英国出版商尼古拉斯·艾克尔在国王的特许下,创办了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每周新闻》。
中外新闻传播史(3)
中外新闻传播史绪论现代传播探源:从洪荒时代到文艺复兴第一节新闻史与新闻事业关于新闻史尼采《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二部(1874)中区分了三种历史学:纪念碑的,尚古的与批判的历史学历史与哲学乃是同一的,真正的历史学家必须对所研究的事件进行理解和估价,而他这样做的时候就成为哲学家。
新闻事业•本课程虽然广泛涉及中外新闻传播的历史沿革,但核心还是新闻事业的发生与发展,首先弄清楚新闻事业是什么,从而限定我们的研究范围与向度。
•1、《不列颠百科全书》(Britannica):•所谓新闻事业,就是通过诸如小册子、新闻信、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和书籍等媒介,对新闻以及相关的评论和特稿材料进行采集(collection)、编写(preparation)与播发(distribution)。
•2、《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
新闻事业区别于人际新闻传播活动,有以下特征:(1)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2)采用各种新闻传播手段,(3)拥有已传播新闻为职业的专业人员;(4)面向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突出标志是“媒介组织”:人和物人类的传播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口头传播阶段,手写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第二节从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一、口头传播时期1、语言与社会从语言的产生到文字的发明这一漫长阶段,人类传播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口头传播,这一时期的主要媒介或者说唯一媒介就是语言。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标志。
2、口头传播口头传播时期主要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
这时嘴巴是主要的传播工具。
《传播革命》一书的作者弗利德里克·威廉斯,绘制了一个传播史表盘,3、非语言传播——口头传播的补充手段结绳纪事、击鼓传讯、烽火报警、实物表意、图画传声等传播方式《希罗多德历史》:波斯国王大流士斯奇提亚人的“礼物”美国语言学家科文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口语传播及其补充手段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依然存在,并且作为一定时代主导性传播媒介的重要补充。
《中外新闻史》
《中外新闻史》一、填空1.《向导》的首任主编是蔡和森。
2.《中国青年》的首任主编是恽代英。
3.新华通讯社的前身叫红色中华通讯社。
4.巴黎和会中唯一的中国记者是胡政之。
5.“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在长沙创办了《湘江评论》周刊。
6.外国人在我国本土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7.人类最早的新闻传播形式是口头传播。
8.世界上第一家日报是1650年在德国莱比锡创办的《新到新闻》。
9. 世界上第一家通讯社哈瓦斯社于1835 年创建于法国。
10.世界上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9月3日创办的《太阳报》。
11.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12.《国闻报》是严复创办的报纸。
13.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是《先驱》。
14.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15.《新青年》杂志的创始人是陈独秀。
16.邓小平主编过的军队报纸是《红星》。
17.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主办的报纸中最有影响的是《新华日报》。
18.法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是《费加罗报》。
19.第一张便士报是《纽约太阳报》。
20.雇佣马克思为驻伦敦通讯员的美国报纸是《论坛报》。
二、判断1.我国最早的民间报纸出现于宋朝。
(√)2.我国汉代就有了邸报。
(X )3.姚公鹤的《上海新闻史》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史专著。
( X )4.《大清报律》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新闻法。
(√)5.中国共产党主办的第一张日报是《新华日报》。
(X )1906. 清代的新闻法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成熟、最完善的。
(√)7. 明代的邸报从不允许出现批评皇帝的内容,也绝不可能出现。
(√)?8. 上海最早的中文报纸是《上海新报》。
(√)9.在刚创办的时候,红色中华通讯社和《红色中华》报是同一家机构。
(√)10. 16世纪是世界新闻事业的“创世纪”。
(X )三、名词解释1.唐进奏院状报唐代中期,在封建机构内部发行和传递的官报。
中外新闻传播史简答题
中外新闻传播史简答题中外新闻传播史简答题1、简述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
非文字载体:(1)口头传播(2)旗鼓(3)烽火(4)木铎文字载体:(1)甲骨(2)青铜器(3)刻石(4)竹简和帛(5)露布2、促使唐代出现早期报纸的条件有哪些?(1)交通发达,驿传空前发展,制度完备,有专人掌管。
(2)唐代藩镇制度使地方节度使对朝廷十分关心,他们需要了解朝廷信息。
(3)传播工具如笔、墨、帛、纸等都已具备。
(4)文化发展,在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步入仕途也需要了解朝廷信息。
3、宋代邸报的管辖机构是什么?它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宋代邸报的管辖机构是都进奏院,它是由封建王朝中央政府设置,对各州进奏院的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
职责:(1)按照统一的新闻来源,收受和传递官文书。
(2)在封建政府机构内部传递信息。
4、与唐代进奏院状相比,宋代邸报有哪些主要特点?(1)它是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照一定制度,统一编发,向地方官员们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
(2)它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了出来,成为一种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
(3)它的读者已经不仅限于少数藩镇长官,而是逐渐扩展到京朝官、地方各级行政官员和广大的士大夫知识分子。
(4)从不定期发行转为定期发行。
5、宋代邸报有哪些主要内容?(1)皇帝的诏旨(4)臣僚的章奏(2)皇帝的起居(5)军事情报(3)官吏的任免(6)刑罚6、宋代中央政府的新闻检查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判报:凡是朝廷需要向全国发布的消息和文件,交给门下省的官员给事中负责编审,主要是决定发报稿件的取舍。
(2)定本:进奏院要将编好的邸报稿样呈送枢密院审查,然后按照审查通过后的邸报样本向地方发布消息,进奏官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不得超过"定本"所框定的范围。
7、宋代"小报"有哪些基本特点?(1)"小报"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固定名称。
《外国新闻传播史》课件PPT
《外国新闻传播史》课件PPT1.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对传播学的孕育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4.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施拉姆(1)施拉姆最早整理信息理论和传播研究的著作,创立一系列的传播研究所。
(2)著书立说:《传播学概论》: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传播学理论的专著、“传播学的集大成之作”。
《大众媒介与发展》《报刊的四种理论》《儿童生活里的电视》5.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学派:经验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批判学派。
6.传播的特性与功能特性:(1)双向性(2)间接性(3)传播契约普遍存在(4)传播双方心理环境的有限重合性(5)传播的特殊因果律功能(社会学分析):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论”(1)环境监视功能(2)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4)提供娱乐(莱特)7.人际传播的动机:(1)获取信息(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3)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的需要(4)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8.大众传播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功能:三功能说、四功能说9.大众传播的控制分析(1)资本主义的媒介控制理论:①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15~17世纪)承认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等传播媒介拥有的绝对统治权。
②自由主义理论——倡导言论出版自由和集权主义相比,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处于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它奉行一种绝对放任的传播体制。
③社会责任理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而享有我们政府特权地位的报刊,就对社会承担某种主要职能。
(2)社会系统对大众传播的控制与影响*国家、政府对大众传播的控制一方面国家和政府对大众传播进行政治控制,一方面大众传播对国家和政府进行批评和监督。
目的: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
具体形式:①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②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③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④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经济力量对大众传播的控制大众传播离不开经济集团的支持,特别是商业广告为其经营提供大量的资金。
外国新闻传播史课件第十三章
日本最早出现的报纸,是1858年从中国翻刻传入日本的 《官版中外新报》,此报系由在中国宁波活动的传教士 发行。
1861年6月英国人汉萨德创办英文《长崎船舶新闻》, 同年11月又在横滨创办英文《日本先驱报》。
最早在日本出版的日文报纸,是1862年1月由官方“洋 书调所”(外国事务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竖川三之桥、 万屋兵四郎印刷发行的《官版巴达维亚新闻》。此报翻 译自在荷属印尼巴达维亚出版的荷兰文报纸。
日本目前全国有50多家报社,半数已经形成报团,旗下 还有很多子报子刊。 日本的区域性报纸有五家,即《中日新闻》(名古屋)、 《西日本新闻》(福冈)、《北海道新闻》(札幌)、 《南日本新闻》(鹿儿岛)、《四国新闻》(高松)。 《日本经济新闻》、《产经新闻》是全球发行量居第一 第二位的财经类报纸,目前依次为460万份、230万份。
第四,较大的传媒往往与政府有着各种传统的非正式联 系(其中精神联系似乎更为重要),既承担一定的社会 认定的监督责任,但更多地受到权力组织的控制和得到 它们的一定保护。这种情形下,日本的大众传媒与政府 不经常显现为对立,“合作”似乎更多一些。
(三)报纸与广电、出版的特殊关系
日本二战后出现民间广电,由于当时资金的匮乏,创建 者或合作者都是实力较强的全国性民营报纸。 尽管民营广播电台、电视台建立后与出资创办的报纸脱 离了关系,但报纸和广电两类媒介形成一种松散的系列 关系,基本不存在竞争关系。 日本相当多的杂志和出版社,隶属于以大报纸为核心的 媒介集团,因而报纸和杂志社、出版社之间的竞争并不 激烈。
《读卖新闻》
日本的一家全国性报纸,具有相当的影 响力。 1874年11月2日在东京创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24年时合并《九州日报》、《山阴新 闻》等九家中小型报纸,自此由原来的 地方性晚报一跃成为全国性大报纸。政 治立场倾向亲美保守派。 2003年时每日发行量已超过1400万份, 排行全世界日报发行量第一名,被列入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中外新闻传播史 习题库(附答案)
填空题(第1章)1.中国古代经典称:“上古结绳面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2.发明家改进了造纸技术,以树皮、破布、废麻为原料,于公元105年制成了质量完好的纸张。
3.孔子编辑而成的,虽然记载历史,但从内容上看,不少篇章酷似现代新闻标题或导语。
4.古代希腊著名的史诗,和《奥德赛》,是行吟诗人历代累积的成果。
5.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在口头传播之外,又发明了结绳纪事、击鼓传讯、烽火报警、、图画传声等传播方式。
6.是记录和传达人类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思想的新工具。
7.世界各国的文字都是由文字发展演变而来的。
8.纸张的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9.公元前59年,尤利乌斯·恺撒当选为罗马执政官不久,就创办了。
10.公元前6年,恺撒的外甥又创办了《每日纪事》。
11.大约在《每日纪事》、《每日纪闻》刊行的同时,罗马境内还出现了早期的。
12.到了唐代,邸演变为,邸报亦由此演变为进奏院状。
13.唐代玄奘的真实地报道了其足迹所至的100多个国家的新闻,增长了人民的见识。
14.在15、16世纪之交,德国富格尔家族雇人将所得到的消息抄写,编辑成对外出售。
填空题(第2章)15.的发明和普及,是近代报刊诞生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16.约在公元1450年前后,德国人改进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
17.近代报刊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是社会对于新闻信息的。
18.法国的邮政制度形成于统治时期的1464年。
19.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印刷品出现于公元11世纪的。
20.1482年发行于德国奥格斯堡的,是欧洲最古老的新闻印刷品。
21.欧洲人最早看到的印刷物是入侵欧洲时带出的纸币和纸牌。
22.根据近代报业的标准,只有在公元初期出现的定期新闻刊物,才能称得上是近代意义上的报纸。
23.1615年,爱格诺尔弗·莫尔创办的,被认为是世界新闻史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
24.1621年8月,英国出版商鲍尔尼和艾克尔在国王的特许下,创办了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
《中国新闻传播史》重点(通关必备)
《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木铎: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媒介,在夏商周时期,有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传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
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朝报、进奏院状、诏书、露布(中国古代特别是三国个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工具,主要用帛,也有用木版的,因此也称为露板,主要用于军事方面,二、“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开元杂报(06年名解):最早的有关唐代官报的文字记载,见于孙樵《经纬集》所收的《读开元杂报》一文。
“开元杂报”并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只是孙樵为了行文的方便而随意使用的称呼,意为有关开元政事消息的杂乱报道。
对于它的性质,新闻界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认为它是一种报纸,是一种类似“进奏院状”“邸吏报状”之类的报纸。
它说明,中国开始有报纸的时间不会晚于唐玄宗开元年间。
原件早已失存。
敦煌进奏院状:是被保留下来的仅存的两份唐代的官报。
是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进奏院状”的残页。
这两份“进奏院状”都是由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州的节度使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州的。
因为沙州今在敦煌地区,所以被定名为“敦煌进奏院状”。
由于开元杂报已经无存,这两份报纸成为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了。
唐代的报状是从记文书中游离出来的传播媒体,是一种和后来的邸报相类似的新闻传播工具。
以传报来自朝廷的信息为主要内容。
进奏院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汉朝初建时称邸。
宋代的邸报改革:(1 )加强了中央集权。
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
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进奏院和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奏院。
变成了中央报纸。
(2 )内容上:抄报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
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
中央发布更具有权威性,传播速度也快。
中外新闻传播史
为什么要学新闻传播史?
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学习新闻传播史是为了理解现在新闻业 的发展状况,并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服务 为自己以后的工作、生活提供坐标
强调两点:
更重要的是方法,而不是知识。要学会的是如 何用历史的方法(也就是历史性的分析)方法 来观察和分析当前的社会现象,以及找到自己 的生存坐标。 重要的是了解人类传播发展的整体脉络和主导 倾向,理解传播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基 本因素。
崔林 clwood@ s
中外新闻传播史
手机——接近人类最本初的传播 手机 接近人类最本初的传播
绪论 WHAT WHY HOW
什么是新闻?
新近或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 “人咬狗,狗咬人” 采写(录 摄)、 编(播)、 评 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 董桥
口语传播对空间束缚的突破 身势语言 语气 语调 突破时空。从口语到文字的过渡形态:
1. 时间型媒介:绘画媒介
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 · —— :德国科学家斯巴恩 在巴西河岸上看到土人画的一条鱼,按 图索骥,在河中打到了鱼
1. 媒介发展史上的启示
1信息要突破时间限制(在时间轴上延伸),必 须占据一定的空间,这称作突破时间按的空间 成本。 2信息传播过程中,突破空间需要消耗时间, 突破时间需要空间,这种双向的矛盾和规律被称 作“时空互为成本”
3.每种媒介对于时间或空间成本的依赖 也称作“媒介的偏向” 4.空间型媒介:烽烟和旗鼓
传播是人类社会化的必然结果,上古 时期已有传播结果存在,如舜任命龙为 纳言之官。
口语传播已有非常严密的编码系统,语 言,艺术都已非常成熟,如诗经,荷马史 诗。 口语传播的特点:传播者与接受者处于 相同的时间空间,反馈非常及时。
新闻传播学之中外新闻史总结
2018考研新闻传播学之中外新闻史总结一、中国新闻史部分主要考试内容:(一)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主要内容包括:1、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2、我国最早的报纸;3、宋代的邸报和小报;4、定本制度;5、明清的官报和《京报》。
(二)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主要内容包括: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3、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4、鸦片战争前的外文报刊;5、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办报活动;6、《字林西报》;7、《万国公报》;8、《申报》和中文商业性报刊;9、对外国人在华办报的分析与评价。
(三)国人办报历史的开端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主要内容包括:1、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和办报活动;2、王韬和《循环日报》;3、康有为与强学会报刊;4、梁启超和《时务报》;5、维新派的其他报刊和报人;6、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7、维新派的办报思想;8、维新派对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四)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主要内容包括:1、戊戌政变后的改良派报刊;2、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3、《苏报》和“苏报案”;4、《民报》;5、革命派与保皇派报刊的论战;6、章太炎的报刊活动;7、革命派国内报刊的大发展;8、清政府的报刊出版法律;9、革命派的办报思想;10、辛亥革命时期报刊业务的发展;11、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短期繁荣;12、民国初期政党报刊的堕落;13、癸丑报灾;14、民初著名记者。
(五)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主要内容包括:1、《新青年》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2、《每周评论》;3、学生报刊的涌现;4、《新青年》的改组;5、《共产党》月刊;6、工人报刊的出现;7、五四时期办刊业务的改革;8、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六)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主要内容包括:1、《向导》周报;2、《先驱》等青年团机关报刊;3、党领导下的工人报刊;4、国共合作后的统一战线报刊;5、五卅运动中新闻界的斗争;6、工农运动高潮中的工农报刊;7、从北伐战争到“四一二”政变前后的革命的报刊;8、北洋政府统治地区私营大报的发展;9、封建军阀对新闻事业的摧残;10、新闻教育事业和新闻学研究的发展;11、中国境内第一批广播电台;12、国人自办广播电台的出现。
外国新闻传播史_张昆
近代报刊的萌芽与 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外国新闻传播史
1
第二章
近代报刊的萌芽与 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第一节、近代报刊的萌芽和发展 第二节、集权主义报业理论和专制政 控制报业的手段 第三节、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的报刊 第四节、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外国新闻传播史 2
第一节 近代报刊的萌芽和发展
一、近代报刊的历史条件:
外国新闻传播史 33
2、特许出版制度
英国特许出版制度
其他的国家特许制度
1538年,亨利八世创立特许 出版制度 玛丽女王(1553-1558)成立 皇家特许出版公司 1586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布 皇家出版法庭命令 1641年废止,1643年恢复 1694年最终废除
★法国:《法国公报》即在特 许制下创办。大革命废除特许 制,拿破仑又恢复。19世纪中 叶 废止 ★北美殖民地实行英国制度 ★德国建于17世纪初 ★1645年,意大利萨丁王国建 立特许制度
外国新闻传播史 14
2、近代邮政制度的建立(上)
古代的邮政制度
秦 始 皇 兴 修 驰 道 图
外国新闻传播史 15
2、近代邮政制度的建立(下)
西方近代邮政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5世纪:商品经济的繁荣与新兴民族国家的需求 1464年,法国路易十一首创 1478年,英国爱德华四世建立邮政局 1502年,神圣罗马帝国
柏拉图(前427-347年) 古希腊“三杰” 代表作
外国新闻传播史
24
二、集权主义报业理论的历史渊源(中)
百家争鸣时代的法家
韩非(?-前233) 师于荀子,李斯同学 法家集大成者 “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 本于黄老”—司马迁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 再次禁其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新闻传播史
9
三、电视事业的崛起
中国电视事业是从1957年开始筹建的。翌年,生 产出自己设计的电视发射机和控播设备。同年5月 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后改名为中 央电视台)开始试播。
到1960年,已拥有20座电视台和16座实验电视 台。
在1959年至1961年,中国经济发生了空前的灾 难。电视事业也不得不进行调整和精简。20座电 视台和16座实验台除保留北京(即后来的中央电视 台)、上海、广州、沈阳、天津五座以外,一律停 办。
十年动乱期间,广播事业萎缩、 衰退、下降,而广播则呈现了上升、扩张的态势。
外国新闻传播史
8
1966年,中国共有广播电台78座,到1976年, 增加到90座,发射功率也比1966年增加了95%; 1966年,中国有县市有线广播站2 181个,入户 喇叭1 141万只,到1976年,有线广播站和入户 喇叭分别达到2 503个和11 324万只;1966年, 对外广播使用33种语言,到1976年,增加到44 种,广播时间也大大增加。由于受到当时政治气
外国新闻传播史
6
二、广播事业的发展
1950年,国务院新闻总署为广播确定了四项职能, 即发布新闻、传达政令、社会教育、文化娱乐, 并决定建立广播收音网。
1952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决定 集中力量建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建立收 音网,开办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和对台湾广播,同 时加强对海外广播。
外国新闻传播史
10
1965年至1966年上半年,由于国民经济明显 好转,调整时期下马停办的电视台逐渐得 以恢复。
但是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改变了电视 事业业已出现的上升趋势,许多电视台刚 恢复播音又被停止播出。
外国新闻传播史
11
从1968年起,中国的电视广播开始复苏。不但被 迫停播的一些电视台陆续恢复播出,而且一些还
外国新闻传播史
2
自1950年起,中国政府着手清理、整顿旧中国, 主要是新解放的国民党统治区的报刊事业。1950 年2月,共有报纸281家,其中日报144家,双日 刊13家,三日刊20家,五日刊14家,周刊21家, 其他刊期的69家;从所有制情形看,其中国营报 纸116家,人民团体报纸58家、私营55家,部队
1956年七八月间,又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 会议。会议决定从1957年起,除继续重点建设对 外广播外,将原来的先中央后地方,集中力量建 设中央电台的方针,改为中央和地方并举。这一 调整,大大地促进了广播事业的发展。
外国新闻传播史
7
1958年12月,中央广播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
1959年,北京广播学院宣告成立。
回落。
外国新闻传播史
5
开始于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把中国报业推 向了毁灭之途。在1966年至1970年间,中国邮 发报纸减至40余家。大量的报纸被迫停刊。未停 刊的报纸则沦为所谓“阶级斗争的工具”。
1970年后,中国大陆报业才开始慢慢由谷底回升。 1971年,大陆报纸种数由前年的42种增加到195 种,期发行量由前年的2 722万份增加到3 249万 份。至1976年,报纸种数增加到236种,期发行 量亦上升到4 403万份。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 水平。
报纸33家,其他18家。
外国新闻传播史
3
1952年,为了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根据中共 中央关于“整顿、巩固,提高质量,重点发展, 稳步前进”的方针,国家对私营性质的报纸进行 了改造。一些私营报纸实行了公私合营,一些民 营报纸因不同原因而停办,一些公私合营报纸改
为国营报纸。
外国新闻传播史
4
1956年,随着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报纸 种数骤然增至1 236家,1957年又增至1 325家, 1958年,伴随着“大跃进”运动,报纸种数一下 子扩张到1 776家。从1959年起,大陆报业稍有
12
第四节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
一、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 二、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 三、美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
外国新闻传播史
13
第三节 中国大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一、中国大陆共产党报业的发展演变 二、广播事业的发展 三、电视事业的崛起
外国新闻传播史
1
一、中国大陆共产党报业的发展演变
随着中国共产党在军事上的全面胜利,中共各级 党委机关报在各地纷纷创立。1949年,新政治协 商筹备会议在北平开幕时,中国民主同盟主办的 《光明日报》,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工人日 报》相继创刊。在此前后,中共中央把华北《人 民日报》定为中央机关报。这样,一个从中央到 地方的报业系统已基本形成。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报业也完成了由 战时到平时的重大转变。
没有建立电视台的省、自治区以及少数省辖市也 开办了电视台。到1971年,大陆已拥有电视台32 座,除北京市和西藏自治区外,有27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创办了自己的电视台。
1973年5月1日,北京的中央电视台开始试播彩色 电视,同年10月,正式播出彩色节目,这标志着 中国电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外国新闻传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