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 情绪调节理论

合集下载

关于情绪调节理论

关于情绪调节理论

情绪调节理论追溯:情绪调节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

中国传统医学把情绪调节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如“怒伤肝,忧思伤脾”的观点,反映了朴素的心理免疫思想以及对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关系的认识;西方:向前追溯,情绪调节进入心理学的视野要数精神分析理论了,该理论是当代情绪调节研究的先驱,它否定情绪的积极作用,认为情绪如洪水猛兽,而个体情绪调节的任务就是,使自身尽可能少地受消极情绪所左右,通过行为和心理上的控制来降低消极情绪的体验。

早期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出现精神问题是由于两类焦虑的调节出现困难:一种是基于现实的焦虑,它是由于自我难以达到现实需要而产生的,而个体对焦虑的调节就是尽量避开某种情境或者过分抑制个体的行为。

另一种是由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出现矛盾而体验到的焦虑,个体对其的调节就是降低受超我所审视的本我冲动,然而却可能因此导致未来更高水平的焦虑。

而自我防御则是基于调节这两类焦虑以及其它消极情绪而提出来的术语[2],也是精神分析理论中具有标志性的概念。

在这里,情绪调节仅仅作为降低消极情绪体验的防御机制,情绪调节的困难导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但是,它却难以解释人们有意识地主动调节情绪困难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不能解释有些人因为积极情绪调节不当,为什么也会产生心理问题?(弗洛伊德的情绪调节理论是基于他治疗精神病人的临床实践而提出的,所以,只重视消极情绪调节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后来的研究者基于正常人群经验和有关实证研究,提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均可以通过主动调节,从而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这样,情绪调节不再仅仅作为个体被动防御机制,而强调主动进行情绪调节的积极作用,从而在心理健康中的地位得到肯定。

尤其是随着智力或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面对不同情绪刺激,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不仅与心理或精神问题关系密切,尤其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这一共识对情绪调节研究的深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后的研究者对于情绪是否需要调节,如果需要调节,到底该怎样调节,调节多少等问题的展开了争论与探讨:(最早的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情绪调节理论,针对的是消极情绪,往后都是研究者的各自的理论)1.情绪调节的情境观比较有影响的如Lazarus 和Folkman 提出的应对模型[4]:他们把情绪调节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以问题为中心——个体通过使用问题解决策略试图改变情境或去除引起紧张的威胁,如重新定义问题,考虑替代解决方案,衡量不同选择的重要性等,这样,个体面对问题情境,如果经过努力,问题获得解决,从而降低个体的情绪紧张程度或压力;一种是情绪为中心——个体为了降低情绪压力采用行为或认知调节策略,如行动上回避,转移注意力,换个角度看问题等,个体主要关注其自身的情绪调节,而不关注实际问题的情况过多使用以情绪为中心应对的个体,表现出较高的抑郁水平,而过多使用以问题为中心应对的个体,在任务不可控制的情况下,表现出较高的焦虑水平。

情绪调节认识情绪管理情绪

情绪调节认识情绪管理情绪

情绪调节认识情绪管理情绪情绪调节:认识情绪,管理情绪情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在我们的内心涌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思维。

情绪调节是指我们如何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达到更好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质。

本文将探讨情绪调节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实用的情绪管理技巧。

第一节:情绪调节的重要性情绪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挫折,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满意度。

相反,情绪失控可能导致消极情绪的积累,引发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和慢性压力。

因此,认识和管理情绪成为了提升个人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重要一步。

第二节:认识情绪的过程要进行情绪调节,首先需要认识自己的情绪。

情绪包括喜怒哀乐等多种类型,每个人的情绪体验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帮助我们认识情绪的方法:1. 自我观察:留意自己的身体感受和心理状态,如心跳加速、面颊发红、思维混乱等,以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

2. 表达情绪:通过绘画、写作或与他人交流的方式来表达情绪,使自己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情绪。

3. 记录情绪:将每天的情绪记录在一本小日记中,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情绪的变化和触发因素。

第三节:情绪管理的技巧一旦我们认识了自己的情绪,接下来就需要掌握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情绪管理技巧:1. 深呼吸:在面对焦虑或愤怒等负面情绪时,深呼吸几次有助于平静情绪,放松身心。

2. 身体锻炼:进行适度的运动可以释放紧张情绪,增加身体内啡肽的分泌,提升情绪状态。

3. 反思和积极心态:在面临挑战和负面情绪时,尝试思考积极解决问题的方式,保持乐观的态度。

4. 社交支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和困扰,获得理解和支持,有助于缓解情绪压力。

5. 学会放松:通过冥想、瑜伽或听舒缓音乐等方式来放松身心,缓解紧张和压力。

结语:情绪调节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和总结经验。

通过认识和管理情绪,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

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理论理查德拉扎鲁斯的情绪调节研究

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理论理查德拉扎鲁斯的情绪调节研究

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理论理查德拉扎鲁斯的情绪调节研究情绪调节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人们的情绪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理查德·拉扎鲁斯(Richard Lazarus)是一位著名的情绪调节研究者,他的理论和研究对心理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拉扎鲁斯的情绪调节理论主要包括了两个重要的概念:情绪评估和应对策略。

情绪评估是指个体对于事件的认知评价和该事件对自己的情绪影响的过程。

根据拉扎鲁斯的理论,人们的情绪状态是由他们对于特定事件的评估产生的。

在情绪评估的过程中,个体会对事件的意义、可掌控性以及与自身目标的一致性进行评估。

这些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反应。

拉扎鲁斯进一步提出了情绪应对策略的概念。

情绪应对策略是指个体在面对情绪激发事件时所采取的行为和认知策略。

它们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帮助人们管理自己的情绪并适应外界的压力。

根据拉扎鲁斯的理论,情绪应对策略可以分为两大类:问题导向型和情绪导向型。

问题导向型应对策略包括了问题解决和认知重构两种策略。

问题解决策略是指通过积极行动来解决引发负面情绪的问题,例如制定计划、采取行动和寻求帮助。

认知重构策略则是指通过改变对事件的评估和理解来减少情绪激发的影响,例如积极思考、寻找新的解释和调整期望。

情绪导向型应对策略主要包括了情感性的调节和逃避策略。

情感性的调节是指通过寻找社会支持、倾诉和表达情感来缓解负面情绪。

逃避策略则是指选择逃避或回避与负面情绪相关的刺激,例如远离问题、沉浸在娱乐活动中或逃避现实。

拉扎鲁斯的情绪调节理论在实践中被广泛运用。

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提高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与更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较低的抑郁水平有关。

另外,情绪调节策略还可以在工作环境中发挥积极作用,帮助员工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增强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

尽管拉扎鲁斯的情绪调节理论在实践中具有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理论詹姆斯格罗斯的情绪调节模型

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理论詹姆斯格罗斯的情绪调节模型

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理论詹姆斯格罗斯的情绪调节模型詹姆斯-格罗斯的情绪调节模型情绪是人类情感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交互动起着关键作用。

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如何以主动或被动的方式来管理和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心理学家詹姆斯-格罗斯提出了一种情绪调节模型,该模型被广泛运用于心理治疗和情绪管理领域。

本文将阐述詹姆斯-格罗斯的情绪调节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詹姆斯-格罗斯的情绪调节模型概述詹姆斯-格罗斯的情绪调节模型以情绪的两个基本维度——愉悦度和唤醒度为基础,将情绪分为四个主要类型: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

根据个体对情绪类型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他们会采取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

二、情绪识别和认知在情绪调节过程中,个体首先需要识别和认知自己所处情绪的类型和水平。

对于积极高唤醒和积极低唤醒情绪,个体往往会采取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如积极思考、寻求社交支持等。

而对于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情绪,个体则可能会使用一些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如幻灯片的思考、退缩等。

三、情绪调节策略1. 积极情绪调节策略积极情绪调节策略有助于增强积极情绪和降低消极情绪。

其中包括情绪再评价、注意转移、社交支持等。

情绪再评价是指个体通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解释和意义,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反应。

注意转移是指将注意力从负面刺激转移到积极的刺激上,从而提升积极情绪。

社交支持则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2. 消极情绪调节策略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可能会加剧消极情绪或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例如,幻灯片的思考(即过度思考问题而无法得到解决)、退缩(即逃避与情绪相关的刺激)等。

这些策略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减少负面情绪的体验,但长期使用往往会导致情绪问题的深入和积累。

四、情绪调节的实践和应用根据詹姆斯-格罗斯的情绪调节模型,个体可以通过培养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提高对情绪的认知和管理能力。

以下是一些实践建议:1. 意识化情绪:学会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分析其类型和水平。

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

植物性神经
交感神经 动员身体机能 副交感神经 放松身体机能
3.情绪的激素反应
腺体:人体内能够产生激 素(荷尔蒙)的组织,激 素通过血液输送到体内或 外分泌腺,对特定组织器 官形成特异性影响
脑垂体、松果体、甲状腺、 肾上腺、性腺
【脑垂体】 和下丘脑临近,是其他腺体的控 制中枢
【松果体】 褪黑素、影响脑垂体。睡眠节律, 白天关照情况下几乎不分泌,夜 晚暗光条件下分泌。增加各种抵 抗力,抑制性激素的产生。
4.情绪的心理学理论
情绪,在生理反应上往往不具有特异性,主观感觉实质上是在具体情况下对 情绪反应贴上认知的标签。
启示:
1. 不要乱给情绪贴标签,对于一种情绪反应,可以贴 多种标签,或者让它暂时模糊
2. 通过行为改变来改变情绪,比如刻意的笑
四、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
1.概念
情绪调节:让自己的情绪流动起来,主要是强度和灵活性的调节
4.综合调节
社会支持系统:亲密关系和社会价值的力量
【练习】 发现支持、主动运用支持
五、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
幸福感与快乐 幸福感:一种长期的情感,更多的是一种特质 快乐:一种情绪,一种情景化的反应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1. 财富和幸福感的相关不高,但是富有的人
总体上比贫穷的人幸福 2. 亲密关系多,社会支持好的人更幸福 3. 拥有目标的人更幸福
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糟糕至极”、“绝对化”、“过分概括”
【练习】 负性事件,原来的解释,其他可能的解释
2. 认知调节策略
正念放松训练
• 思维和语言的本质:思维之车、情绪之泽

• 注意的动作、此时此地
• 背景化自我
思维
情绪

情绪管理和情绪调节的方法

情绪管理和情绪调节的方法

情绪管理和情绪调节的方法情绪管理和情绪调节的方法 1方法一心理暗示法心理暗示是个体通过语言、形象、想象对自己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

可以分为积极自我暗示和消极自我暗示。

积极的自我暗示能使人保持良好的心情、乐观的情绪和自信,调动内在因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消极的自我暗示会强化我们的弱点,唤醒自卑、懦弱、嫉妒等负面情绪。

你可以:用语言来引导和暗示。

比如,当你向顾客推荐产品而遭到拒绝时,你可以暗示自己:“这次我表现得不错,成功的向顾客做了产品展示。

我的下一位顾客一定会购买的!”如果你觉得情绪快要失控时,还可以使用“冷静”、“三思而后行”、“制怒”、“镇定”等词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方法二注意力转移法注意力转移的方法是将注意力从不良情绪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或从事其他活动。

这种方法可以阻断不良刺激的来源,防止不良情绪的传播。

此外,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通过参加新的活动来增强。

你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比如当你觉得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可以出去走走,看看电影,看看书,打打球,下下棋,聊聊天等等。

来缓解你的坏心情。

方法三适度宣泄法过度压抑会加重情绪困扰,而适度宣泄可以释放不良情绪,从而缓解紧张情绪。

你可以这样做:•用过激的言辞抨击、谩骂、抱怨恼怒的对象•尽情地向好友倾诉自己的不平和委屈•进行体育运动或劳动•在空旷的山野,大声叫骂,发泄胸中怨气需要注意的是:在采取宣泄法的时候,要加强自我控制,不要只是发泄不满或者不愉快的情绪。

我们要采取正确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场合和对象。

方法四自我安慰法自我安慰法可以帮助人们面对挫折,消除焦虑,有助于保持情绪的平和与稳定,避免精神崩溃,达到自我激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目的。

你可以:找出符合你内心需求的理由来解释或辩解。

比如,当你因为某些疏漏错失一笔大订单时,你可以安慰自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次的小失败反而让我吸取了更多的经验,这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方法五交往调节法不良情绪往往是由人际冲突和人际隔阂造成的。

(情绪管理方法)情绪调节术——如何把握自己的情绪

(情绪管理方法)情绪调节术——如何把握自己的情绪

(情绪管理方法)情绪调节术——如何把握自己的情绪《情绪调节术———如何把握自己的情绪》一个人驾着一艘小船去参加朋友的婚宴。

由于来客都是彼此非常熟悉的好友,所以酒席热闹非凡,大家都喝了不少酒。

婚礼结束后,这个人向新郎告别,然后摇摇晃晃地走到停着小船的河岸边。

这时天色已晚,他摸上船后,熟练而用力地摇桨。

可是,划了半天还没有抵达对岸,划着划着,就在浓浓的酒意下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他在刺眼的阳光中慢慢睁开睡眼,一看四周的景物才发现船还停在原来的岸边,根本就没有移动。

这一下可让他大为震惊,他以为自己夜里撞见了鬼,于是吓得惊呼而起,拼命地跳上岸边奔逃而去。

没想到,他一上岸就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定下神来一看,原来是系船的缆绳——绳结仍好端端地绑在码头的铁桩上。

人的一生也会有被枷锁困住的时候。

而且这些束缚你手脚的枷锁通常又不易被察觉,于是人就深陷其中而难以自拔,言行举止完全被牵绊住了。

这一股拉扯的力量,总是让人有心无力,人生的航程也因此而严重受阻。

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心灵的桎梏往往隐藏着一种极大的杀伤力,并且会逐渐腐蚀人的心灵,磨损人的志气,直到生活变得一团糟了,我们还找不到原因在哪里。

生活中,我们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情,自然我们的情绪就会跟随着起伏。

但如果我们任由自己陷在消极情绪中,那么这些不良的情绪就会变成阻碍我们人生航程的桎梏。

2004年,在希腊雅典奥运会的男子双人3米跳板决赛上,彭勃和王克楠的分数遥遥领先,在当时的情况下,即使他们的最后一跳出现失误,冠军也是跑不了的。

然而,大概是因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王克楠情绪起伏很大,又是兴奋,又是紧张。

结果他最后一跳竟然直接从板上摔进了水里,而熊倪称这种失误是一个跳水运动员根本不可能出现的。

由于被起伏的情绪所累,王克楠与奥运金牌失之交臂,留下了一辈子的遗憾。

试问,如果他懂得觉察自己的不良情绪状态,懂得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样的遗憾还会发生吗?这个事例告诉我们,控制情绪对于把事情做对做成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理论舒尔茨舒特曼的情绪调节研究

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理论舒尔茨舒特曼的情绪调节研究

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理论舒尔茨舒特曼的情绪调节研究情绪调节在心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舒尔茨舒特曼是情绪调节领域的一位知名研究者。

本文将重点探讨舒尔茨舒特曼的情绪调节理论及相关研究。

一、舒尔茨舒特曼的情绪调节理论舒尔茨舒特曼的情绪调节理论认为,情绪调节是一种可以改变个体情绪状态的自我调控过程。

他们认为,情绪调节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认知评估阶段和调节实施阶段。

在认知评估阶段,个体会对所面临的情境进行评估,并形成对情境的认知态度。

这些认知态度可以分为主观评估(例如判断情境的积极性或消极性)和情感评估(例如判断情境引发的具体情绪)。

在这个阶段,个体会通过对情境的评估,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和个人目标来识别和解释情绪。

接下来是调节实施阶段,个体将根据对情境的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情绪调节策略来达到情绪调节的目的。

舒尔茨舒特曼提出了三种常见的情绪调节策略:情绪表达(包括言语和行为)、情绪参与(通过参与情绪相关活动来调节情绪)和情绪评估(调整对情境的评估以达到情绪调节)。

二、舒尔茨舒特曼的情绪调节研究舒尔茨舒特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及其与情绪结果之间的关系。

他们通过实验和调查研究方法来探索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个体情绪体验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项实验研究发现,积极表达情绪(例如分享积极经历)对个体的情绪有积极的影响,可以增强主观幸福感和社交满意度。

而消极表达情绪(例如抱怨或埋怨)则与负面情绪和心理健康问题相关。

这表明积极的情绪表达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另一项调查研究探讨了情绪参与策略的使用情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研究发现,情绪参与(例如参与体育运动或音乐欣赏)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呈正相关。

这表明积极投入情绪相关的活动可以促进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

此外,舒尔茨舒特曼的研究还探讨了情绪评估策略在个体情绪调节中的作用。

他们发现,通过调整对情境的评估来改变情绪反应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例如,将负面情境解释为挑战而非威胁,可以减少负面情绪体验并提高应对能力。

情绪调节技巧学会管理情绪

情绪调节技巧学会管理情绪

情绪调节技巧学会管理情绪情绪调节是指人们通过调整思维和行为方式来影响自身情绪状态的过程,是一种自我管理的能力。

正确的情绪调节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提高心理素质和幸福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情绪调节技巧,并提供一些实践方法,帮助读者学会管理情绪。

了解情绪的本质在学会管理情绪之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情绪的本质。

情绪是人类对于某种事物或事件产生的主观体验,它包括愉快和不愉快两种基本类型。

常见的情绪有愤怒、悲伤、恐惧、压力、喜悦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情绪体验,而且不同的情绪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和表现。

接受情绪的存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观点,即情绪是正常且必然存在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都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

接受情绪的存在是情绪调节的第一步。

当我们接受并正视自身的情绪时,才能够更好地管理它们。

认识自己的情绪模式了解自己的情绪模式是进行情绪调节的关键。

每个人在面对不同事件或事物时都会有特定的情绪反应模式。

有些人可能更容易被压力所困扰,而有些人可能更容易生气或沮丧。

通过认识自己的情绪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应对自己在不同情境下可能出现的情绪反应。

培养积极心态积极心态是帮助我们管理情绪的关键之一。

培养积极心态需要从根本上调整我们对待事物和问题的态度。

无论面对困难还是挫折,保持积极心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面对并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乐观主义、感恩心理等方法来培养和保持积极心态。

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情绪。

有时候,当我们无法独自承受压力和困难时,向他人倾诉和寻求支持可以减轻我们心理上的负担。

亲友、同事、心理咨询师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建立支持系统的重要人员。

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管理能力。

保持充足睡眠、定期锻炼、均衡饮食等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增强抗压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学会放松和调节放松和调节是有效管理情绪的核心技巧之一。

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
情绪的生理调 节是以一定的 生理过程为基 础的,调节过 程中存在着相 应的生理反应 变化模式。
体验调节
行为调节
认知调节
体验调节是情绪 调节的重要方面 。当体验过于强 烈时,个体会有 意识地进行调整 。不同情绪体验 有着不同的情绪 调节过程,可采 用不同的策略。
行为调节是个体 通过控制和改变 自己的表情和行 为来实现的。
认知重评策略
即认知改变,通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和 评价,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使人产生 消极情绪的事件。
Thank you!
情绪系统和认 知系统是信息 加工过程中的 两个子系统, 良好的认知调 节包括6个步 骤。
人际调节
人际调节属于社 会调节或外部环 境的调节。在人 际调节中,个体 的动机状态、社 会信号、自然环 境、记忆等因素 都起重要作用。
03 情绪调节的策略
情绪调节的策略
回避和接近策略
通过选择有利情境、回避不利情境来实现的。 情境对人的情绪、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和 制约作用,所以变换一下情境能起到调节情 绪的作用。
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 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 ,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 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为,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 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情绪的组成:
主观 体验
Your text
个体对不同情绪状 态的自我感受。
控制和修正策略
通过改变情境中各种不利的情绪事件来实现, 是一种更为积极的策略。情绪调节者试图通 过控制情境来控制情境的过程或结果。
情绪调节的策略
注意转换策略
包括分心和专注两种策略。分心即转移注意 力,指有意识地将注意从当前对象转至其他 对象,从而使情绪得到调节的一种先行关注 策略。专注,指把注意力都放在一件事情上, 达到一种自我维持的卓越状态。

情绪理论与情绪调节知识要点

情绪理论与情绪调节知识要点

情绪理论与情绪调节知识要点一、情绪理论1、情绪的早期理论•詹姆斯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在他看来,悲伤由哭泣引起,恐惧由战栗引起。

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

后人称他们的理论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James-Lange theory)。

•詹姆斯(William James),美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先驱,美国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首倡意识流理论。

首创情绪理论。

主张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关于自我的立论奠定了现代讨论自我观念的基础。

提倡实用主义。

•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且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经系统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的生理反应而产生情绪。

坎农的情绪学说得到巴德的支持和发展,故称之为坎农—巴德学说(Cannon-Bard theory)。

2、情绪的认知理论•阿诺德(M.B.Arnold)认为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

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价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因此,她的理论被称为评定—兴奋学说(appraisal-excitation theory)。

•沙赫特(S.Schachter)和辛格(J.Singer)认为,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

•拉扎勒斯(Lazarus)认为,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认知—评价理论(cogntive appraisal)。

有三个层次的评价:①初评价(primary appraisal),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程度。

②次评价(secondary appraisal)是指人对自己的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包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等。

③再评价(reappraisal)是指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馈性的行为。

情绪调节的有效技巧

情绪调节的有效技巧

情绪调节的有效技巧情绪调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因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人们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甚至情绪失控的情况。

如何有效地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成为了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情绪调节的有效技巧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1. 情绪认知与情绪管理情绪调节的第一步是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包括喜怒哀乐等。

了解自己的情绪是情绪管理的基础,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节。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情绪日记、情绪量表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帮助自己更好地认识和管理情绪。

2. 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情绪调节至关重要。

科学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等都能够对情绪起到积极的影响。

饮食中应适当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或酗酒等不良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晚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能够有助于情绪稳定;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释放身体中的压力,帮助舒缓紧张的情绪。

3. 情绪管理策略情绪管理策略是情绪调节的关键之一。

在面对情绪波动时,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情绪管理策略: - 深呼吸法:通过深呼吸、放松身体来缓解情绪压力; - 运动放松法: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释放身体中的紧张情绪; - 情绪转移法:通过转移注意力,例如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帮助自己走出负面情绪; -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沟通,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寻求支持和建议。

4. 心理调节的重要性心理调节是情绪调节的重要环节。

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稳定情绪至关重要。

可以尝试通过冥想、放松训练等方式来调节内心的情绪波动,保持一颗平和宁静的心态。

结语情绪调节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每个人都有自己面对情绪挑战的经历和方法。

希望通过本文介绍的情绪调节的有效技巧,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有效管理情绪,让心情更加愉快、生活更加美好。

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理论琳达卡尔曼的情绪调节策略

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理论琳达卡尔曼的情绪调节策略

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理论琳达卡尔曼的情绪调节策略琳达卡尔曼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她的研究成果对于情绪调节理论有着重要的贡献。

在心理学中,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状态进行管理和调整的过程。

情绪调节不仅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具有影响,还在心理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琳达卡尔曼提出的情绪调节策略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她的理论基于情绪调节的两个核心概念:情感表达和情感调节。

情感表达是指个体通过表达方式和行为来外显自己的情绪状态,比如面部表情、语言和肢体动作。

情感调节则是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状态的内在调控,包括情绪的认知评估和情绪的调节技巧。

琳达卡尔曼的情绪调节策略主要涉及这两个方面。

情感表达在情绪调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琳达卡尔曼的研究,情感表达可以帮助个体理解和认知自己的情绪状态,同时也有助于他人理解和回应自己的情绪需求。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语言表达来传达自己的情绪状态。

比如,当我们感到开心时,可以展现出笑容和积极的肢体动作;当我们感到沮丧时,可以适度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寻求他人的支持和理解。

情感调节是情绪调节的内在过程,是人们主动控制自己情绪状态的技巧与能力。

琳达卡尔曼提出了一系列的情绪调节策略,帮助个体更好地处理和应对情绪困扰。

其中,认知重评是一种常见的调节技巧。

它通过重新评价情绪触发事件,改变自己的情绪反应。

比如,当我们面临一项挑战时,我们可以告诉自己这是一个成长的机会,而不是一个困难;当我们遭遇失败时,我们可以积极地思考失败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

另外,发泄情绪也是一种常见的情绪调节策略。

当我们遭遇到挫折和压力时,可以选择通过体育运动、写日记或者与朋友倾诉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使我们更好地应对困境。

此外,深呼吸和放松训练也是琳达卡尔曼提出的情绪调节策略之一。

深呼吸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认知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

认知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

认知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情绪是人类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精神反应和心理状态的体现,经常是由致于身心痛苦的情境触发的。

情绪的变化往往可以对人的行为、思维和身体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虽然情绪的产生和表达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但在遭遇负面情绪时,人们更多的是想要协调、稳定和缓解自己的情绪,这时就需要情绪调节。

然而对于一些无法驾驭自己的负面情绪,不知怎样调节,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因此,在认知心理学中,情绪调节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1. 情绪调节概述情绪调节是指在负面情绪引起之后,通过情绪表达、情绪评价或者是情绪重塑等方式,对情绪进行协调、稳定和缓解的行为或策略。

情绪调节是一种主动的情绪控制过程,是个人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其基本原则是在不改变情境的前提下,调节自己的情绪感受,以达到消除痛苦、恢复心理平衡的目的。

2. 情绪调节的类型情绪调节可以分为顺应性调节和自主性调节两种类型。

顺应性调节是指在面对负面情境时,主要是依赖外部环境因素的调节,如寻求帮助、获得情感支持、寻求社交支持、减轻环境刺激等。

而自主性调节则是指人们根据自身主观感受对负面情绪的情感情绪进行主动调节,如情绪控制、情感放松等。

3. 情绪调节策略情绪调节策略是指人们在进行情绪调节时所采取的行为和策略,包括认知重构、情感缓解、心理放松等多种方式。

具体的,包括以下几种:(1)认知重构认知重构是指通过更换原有的负面情绪的认知、评价和思维方式,来调节情绪的体验。

根据认知重构,人们可以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使自己对负面情绪产生积极的面对方式。

例如,平衡自己的情绪评价,减轻情绪反应过度的现象,就是认知重构的一种发挥。

(2)情感缓解情感缓解亦即是通过针对性的情绪调节来缓解不良情绪的体验,以更好地适应负面情境。

对情感缓解策略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差异和长期应变的经验等进行选择。

常见的情感缓解包括的是:分散注意力、运动放松等。

(3)心理放松心理放松是指通过放松身体的情绪感受和应对紧张应激,来缓解不良情绪。

情绪调节策略的心理学

情绪调节策略的心理学

情绪调节策略的心理学情绪是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在面对各种情绪刺激时,通过各种手段主动地去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通过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个体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

心理学家对情绪调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策略。

1. 认知重构认知重构是一种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它基于认知模型,帮助个体发现和改变其负面思维模式。

当遇到负面情绪时,个体经常会陷入一些消极和扭曲的思维方式,如过于悲观、自卑、责备他人等。

通过认知重构,个体可以挑战并改变这些消极思维,并更客观地看待事物。

这可以通过问题解决、反思和积极思考来实现。

2. 情感焦点放松情感焦点放松是一种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减轻负面情绪的策略。

当个体处于强烈的负面情绪中时,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愤怒或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情感上是一种有效的缓解负面情绪的方法。

例如,听音乐、观看喜剧、阅读有趣的故事等都可以帮助个体分散注意力,并缓解负面情绪。

3. 运动与身体活动运动与身体活动被认为是一种强大且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运动可以释放身体中的内源性荷尔蒙,如β-内啡肽和内啡肽,这些荷尔蒙具有抗压能力,在帮助个体恢复正常心理状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运动还可以促进大脑中与愉快情绪相关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个体的心理幸福感。

4. 社交支持社交支持是指个体在困难或挫折时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支持和鼓励。

有研究表明,社交支持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并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社交支持可以来自家人、朋友、同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等渠道。

与他人分享问题、寻求建议或简单地倾诉感受都可以帮助个体减轻负面情绪。

5. 心理放松技巧心理放松技巧是一种通过特定方法来降低紧张和负面情绪的策略。

常见的心理放松技巧包括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冥想和正念训练。

这些技巧有助于缓解疲劳、焦虑和紧张,并帮助个体恢复平静与冷静。

简述情绪调节的方法

简述情绪调节的方法

简述情绪调节的方法情绪调节的方法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都会有喜怒哀乐,当这些情绪突然爆发出来的时候,你可能会因此而产生不好的影响。

如果想要缓解这些负面情绪,必须学会用理智控制感情,通过自我暗示、自我控制等方法让心情平静下来。

如:当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时,首先使自己保持冷静,然后深呼吸,用语言和行动转移注意力,尽快从消极情绪中摆脱出来,对自己的任何过失和错误要勇于承认,并做到主动改正;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要善于进行自我暗示,保持心理平衡,以积极态度对待挫折,从而保持心理健康。

在情绪冲动时想一想别人对自己的好处,或想一想自己最高兴的事,心情便会平静下来。

也可以去看一场电影,或者大哭一场,把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心情就会立即轻松起来。

因为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只要适度地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多与周围人沟通、交流,便可以获得一种安全感和满足感。

特别是当人处在低谷的时候,更需要他人的关心、支持、鼓励和赞扬。

其次,要尽量与亲友多交谈,向他们倾诉内心感受,及时疏导不良情绪。

第三,尝试着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多读书看报,勤奋学习,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

第四,经常回忆成功的往事,增强自信心,重塑自尊。

第五,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尽量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如工作调动、亲友搬迁等,以减少心理矛盾,消除抑郁心情。

第六,克服恐惧心理。

当处境恶劣、危机四伏时,切忌惊慌失措、不知所措,要冷静地考虑对策,在紧张焦虑时可以采取自我安慰法,自我放松法等,以消除不良情绪。

第七,讲究科学的休息方法。

当处于疲劳状态时,人的情绪是容易沮丧和消沉的。

为此,要坚持体育锻炼,适当地安排好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做到劳逸结合。

最后,要学会欣赏自己,树立自信心。

有自信心的人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承认自己的优点,找出自己的长处,在顺境中找到乐趣,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除了自身调节之外,还可以借助他人的帮助,当负性情绪来袭的时候,请别人来帮忙分担,说一些激励的话语,或者进行一场小型的聊天。

情绪调节总结掌握情绪的控制力

情绪调节总结掌握情绪的控制力

情绪调节总结掌握情绪的控制力情绪调节总结:掌握情绪的控制力情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

它们可以影响我们的思考、决策和行为方式。

因此,学会调节情绪对于我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用的情绪调节技巧,帮助读者掌握情绪的控制力。

一、认识情绪情绪的基本特点是临时性、个体性、有目的性和综合性。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情绪是临时性的,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其次,情绪是个体性的,不同人可能对相同事件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再次,情绪是有目的性的,它们可以激励我们采取特定的行动。

最后,情绪是综合性的,多种情绪可能同时存在于我们的内心。

二、情绪的调节技巧1. 深呼吸与放松:当我们感到愤怒或焦虑时,做几次深呼吸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冷静。

同时,学会放松身体也是调节情绪的有效途径,你可以尝试一些放松训练,如温水浴、按摩等。

2. 自我反思与情绪管理:当我们面临挑战或困难时,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反思和管理是很重要的。

了解自己情绪的触发点,并积极采取措施来转移注意力或转变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困境。

3. 沟通与表达情感: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我们释放负面情绪,并得到理解和支持。

找到一个信任的朋友或家人,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情感,寻求支持和建议。

4. 健康生活方式:身体健康和情绪调节有着密切的联系。

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可以提升我们的情绪状态。

此外,避免嗜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也十分重要。

5. 寻找心理支持:如果你觉得自己难以应对情绪问题,可能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他们可以教授你更多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并提供你需要的支持和指导。

总结:情绪调节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通过学会认识情绪、运用情绪调节技巧以及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情绪的控制力。

当我们参与积极的情绪调节时,我们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提高心理和身体的健康水平。

希望本文提供的情绪调节技巧能对读者有所帮助,让大家拥有更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会扰动你的情绪,并且每一种情绪都会对我们产生不 同的影响。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会成为情绪的奴隶,相反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情绪 的主人。
Esquel Group
9
认识情绪产生的机制
1
情绪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生理性的:是由人脑的分秘系统分秘的激素引起不 同的情绪。
Esquel Group
老奶奶遇到个智者,告诉她:“您不如换个心境想问题。下雨时想:‘太 好了!小儿子的伞可以卖出去了!’出太阳时就想:‘太好了!大儿子的 布鞋又可以卖出去了!’”老奶奶真的照智者的话去做了。果然,她的心 情变了:不论天气怎样,她都很高兴,每天活得开开心心,乐乐呵呵,两 个儿子的生意也红火了起来……
你们看,虽然两个儿子的生意没啥变化,天气也还是老样子:雨照下,天 照晴,但老奶奶的心情变了,世界就变得大不一样了。
结束语
1
电影预告
1
1
Esquel Group
31
以上的方法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没用的,就像一些杂志上宣传的方法:当你 生气时要记得深呼吸十秒,再去面对令你生气的事。 因为能在生气时马上转移注意力去做其他事的人,首觉他得觉察到他生气 的起点。
1、内省
如何培养自己的觉察、觉知的能力?
1
内省就是反省,自己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王阳明的《心学》中叫作慎独。 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进行反思。
10
情绪产生的心理原因
1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 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 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
1
举例: 1、想象一下,假如你在餐厅坐着等上菜,有个人想 坐你旁边,结果把桌上的一杯水弄倒,然后你的衣服 被弄温了,这时人你的反应会是怎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科学进展 2006,14(3):375~381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情绪调节理论:心理健康角度的考察*侯瑞鹤俞国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2)摘要以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切入口,对情绪调节理论进行了阐述:早期精神分析理论,把情绪调节看作被动防御机制,情绪调节困难导致心理问题;情境观把情绪调节看作为应对情绪情境即时的心理反应,策略使用情况与心理健康相关;过程观认为情绪调节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展开,不同阶段所采用的调节策略与心理健康相关,后又把调节过程扩展到情绪恢复到正常状态所持续时间,时间与心理健康相关;结构观认为情绪调节结构的差异影响心理健康。

关键词情绪调节,心理健康,理论。

分类号 B842;R395情绪调节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

中国传统医学把情绪调节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如“怒伤肝,忧思伤脾”的观点,反映了朴素的心理免疫思想以及对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关系的认识;西方文化中诸如“保持头脑冷静的人才能成功”,“让你的情绪作你的向导”等古老谚语,反映了西方哲学家们对情绪调节所持的两种相反观点。

然而,情绪调节作为心理学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却仅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1]。

向前追溯,情绪调节进入心理学的视野要数精神分析理论了,该理论是当代情绪调节研究的先驱,它否定情绪的积极作用,认为情绪如洪水猛兽,而个体情绪调节的任务就是,使自身尽可能少地受消极情绪所左右,通过行为和心理上的控制来降低消极情绪的体验。

早期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出现精神问题是由于两类焦虑的调节出现困难:一种是基于现实的焦虑,它是由于自我难以达到现实需要而产生的,而个体对焦虑的调节就是尽量避开某种情境或者过分抑制个体的行为。

另一种是由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出现矛盾而体验到的焦虑,个体对其的调节就是降低受超我所审视的本我冲动,然而却可能因此导致未来更高水平的焦虑。

而自我防御则是基于调节这两类焦虑以及其它消极情绪而提出来的术语[2],也是精神分析理论中具有标志性的概念。

在这里,情绪调节仅仅作为降低消极情绪体验的防御机制,情绪调节的困难导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但是,它却难以解释人们有意识地主动调节情绪困难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不能解释有些人因为积极情绪调节不当,为什么也会产生心理问题?收稿日期:2005-03-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0614)。

通讯作者:俞国良,E-mail: yugllxl@弗洛伊德的情绪调节理论是基于他治疗精神病人的临床实践而提出的,所以,只重视消极情绪调节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后来的研究者[3]基于正常人群经验和有关实证研究,提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均可以通过主动调节,从而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这样,情绪调节不再仅仅作为个体被动防御机制,而强调主动进行情绪调节的积极作用,从而在心理健康中的地位得到肯定。

尤其是随着智力或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面对不同情绪刺激,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不仅与心理或精神问题关系密切,尤其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这一共识对情绪调节研究的深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后的研究者对于情绪是否需要调节,如果需要调节,到底该怎样调节,调节多少等问题的展开了争论与探讨,尽管不同的文化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所不同,但多多少少是基于其对个体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以及认知决策等的关系而展开的。

本文试图从历史角度,把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作为切入口,围绕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由对立到统一,由被当作单纯与个体心理健康相排斥的内容到被看成既可以破坏,也可以建立个体内部情绪环境平-376- 心理科学进展 2006年衡的一种力量的地位变化。

粗略勾勒一条从把情绪调节仅仅看作应对暂时情境的工具,到看作随着情绪的产生而发生的过程,以及把情绪调节过程扩展到情绪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观点,再到情绪调节的结构观的大致理论脉络。

1 情绪调节的情境观1.1 情绪调节的应对模型情绪调节正式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是源于发展心理学研究[1]。

借用压力和应对研究的传统,研究者针对儿童情绪调节发展的计划性和复杂性,提出情绪调节的应对模型:比较有影响的如Lazarus和Folkman提出的应对模型[4]:他们把情绪调节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 focused coping)——个体通过使用问题解决策略试图改变情境或去除引起紧张的威胁,如重新定义问题,考虑替代解决方案,衡量不同选择的重要性等,这样,个体面对问题情境,如果经过努力,问题获得解决,从而降低个体的情绪紧张程度或压力;一种是情绪为中心(emotion-focused coping)——个体为了降低情绪压力采用行为或认知调节策略,如行动上回避,转移注意力,换个角度看问题等,个体主要关注其自身的情绪调节,而不关注实际问题的情况。

具体哪种应对类型有助于心理健康呢?研究[5]发现,过多使用以情绪为中心应对的个体,表现出较高的抑郁水平,而过多使用以问题为中心应对的个体,在任务不可控制的情况下,表现出较高的焦虑水平。

对依恋的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倾向于以问题为中心应对情绪情境类型,原因是安全依恋个体对外界具有较高的控制感[6]。

而且,研究还发现,感知到的应对类型是依恋和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7],因此,可以通过提高个体对自己情绪应对类型的感知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事实上,当知觉到的情绪情境为可控时,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应对,直接解除刺激对情绪的压力,有助于心理健康;而当知觉到的情绪情境为不可控制时,以情绪为中心应对情境,通过改变主体的认识或行为而降低情境对情绪的消极影响,进而有利于心理健康[8]。

该理论尽管采用压力和应对传统,有其精神分析的根源。

但是,它的适应性、有意识的主动应对情境是与精神分析有根本区别的,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它把情绪调节的注意力从个体的人格变量转移到所面临的情境变量。

但其主要关注的仍是情绪调节对诸如焦虑,抑郁等个体内部心理问题的影响,而对个体情绪调节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则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1.2 功能主义的观点功能主义的基本思想为强调行为或心理成分的适应性、目的性与有用性。

对情绪的基本看法为情绪不但能够建立、维持,还能够中断或破坏个体与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关系[9,10]。

从该观点出发,情绪调节是通过排除影响个体目标达成的障碍,从而表现出其适应意义。

反过来,失调或调节不当的情绪,却可能中断或破坏个体与环境的关系。

因此,个体在面对情绪刺激情境时,使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对其心理健康具有不同的影响。

有研究者[11]把情绪调节策略归为三类:一类是转移注意。

该策略可能是主动,也可能是被动调节;第二类是搜寻刺激情境信息。

即个体在面临情绪刺激情境时,期望获得到较多的解释性信息,个体了解的信息越多,越可能降低情绪的唤醒水平。

第三类是寻求情感安慰。

对低收入家庭儿童愤怒的研究[11]发现,在面对挫折任务时,从刺激源转移注意力和搜寻挫折情境信息与愤怒情绪降低有关。

寻求安慰策略与母亲控制水平和亲子关系的质量共同影响愤怒情绪的变化。

使用较多转移注意策略的儿童,其外部心理行为问题较少。

即使忽略个体差异,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与心理问题仍具有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

研究还发现,仅使用单一情绪调节策略或者随机使用情绪调节策略的个体,比随着刺激情境的变化而有计划地使用不同调节策略的个体,报告出较高的焦虑水平和表现出较多的身心症状[12]。

该理论强调了情绪调节的适应性,关注了情绪调节与个体内外部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关系,但是把情绪调节等同于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把儿童情绪调节的发展理解为不同年龄阶段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差异有些不妥。

2 情绪调节的过程观2.1 情绪调节的两阶段过程模型不管应对模型还是功能主义的情绪调节观点,主要研究内容是针对消极情绪的调节,而且把情绪调节作为一次性完成的行为。

而Gross提出的情绪调节两阶段过程模型[3],则认为情绪调节是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展开的,在情绪发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情绪调节。

他根据情绪调节发生在情绪反应之第14卷第3期情绪调节理论:心理健康角度的考察 -377-前或情绪反应之后,把情绪调节分为先行关注情绪调节(antecedent-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和反应关注情绪调节(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

情绪调节发生在情绪反应激活之前,称先行关注情绪调节,情绪调节发生在情绪已经形成、情绪反应激活之后,称反应关注情绪调节。

Gross 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把情绪调节策略归为两大类:即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和表达抑制(expression suppression)。

认知重评从认知上改变个体对情绪事件的理解,从而改变其情绪体验,属于先行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

表达抑制是指对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进行抑制,该策略调动了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但仅仅控制了情绪的表达,改变了外部情绪表现,情绪体验并没有因此改变,属于反应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

Gross及其同事就该模型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善于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个体其幸福感、抑郁和满意度等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较积极。

而使用表达抑制的个体其心理健康水平较低[3,13]。

这一点也得到了进一步研究[14,15]的证实,研究还发现,抑制消极情绪表达增强了消极情绪体验,抑制积极情绪表达降低了积极情绪体验[16]。

同时,由于表达抑制需要耗费认知资源,从而对其它认知活动产生消极影响[17,18],比如,社会交往目标难以有效达成,可能因此导致人际交往、社会关系的破坏,反过来,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又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内部和外部双重的消极影响使使用表情抑制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而认知重评策略发生在情绪产生之前,不需要持续的调节,从而较少占用认知资源,因此,几乎不影响认知任务的完成。

该模型把情绪调节看作在情绪产生过程不同阶段所进行的,既有消极情绪调节,也有积极情绪调节,强调一般情绪调节过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另外,从调节情绪体验到调节情绪表现,在关注内部环境的同时,强调了情绪调节通过影响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然而,该模型主要强调从行为层面上,降低不良情绪的表达,而没有重视对消极情绪适应性的表达。

虽然抑制消极情绪与短期的社会能力呈正相关,然而长期而言,一味地抑制消极情绪表达不但使个体难以理解自己的情绪,还容易导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而适应性的情绪表达却有利于提高个体的情绪理解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心理健康水平[19]。

2.2 自动-主动情绪调节的神经科学研究Davidson从神经系统科学的观点出发,通过对情绪理论的发展历史考察,认为情绪调节包括内隐的、自动的情绪产生过程和主动的情绪调节过程[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