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年级(1-4单元)
《论语》十二章教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举例解释:
-文言文阅读理解:针对一词多义的现象,如“学”字在不同的句子中含义不同,通过例句对比,帮助学生理解。
-儒家思想内涵:以故事、案例等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解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的内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论语》十二章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它与当代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论语》中的文言文对学生们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文言文,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但我也意识到,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积累和训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论语》十二章中的道德思想、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思想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联系实际生活:设计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如何将《论语》中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道德品质。
四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论语》十二章。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做出道德选择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论语》中的道德智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仁”和“礼”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古今对比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学情评估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学情评估卷第一部分(1~3题14分)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gāojié)、坚韧、谦逊的品格,给人以不畏坎坷的激励。
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揽早春风光,实为报春使者。
梅花香味清逸(dànyǎ),若有若无,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暗香。
“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让人于一霎..间难以捕捉却又不时飘来,沁人肺腑、催人欲醉,将你纷繁的心绪..抚平。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4分)①(gāojié)_______ ②(dànyǎ) _______ ③一霎_______ ④心绪________(2)有同学不认识文段中的“谦”字,你帮助他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2分)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家风正,则民心淳□民风正,则社稷安。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系列微广播剧□传家有道□选取12则中国传统故事,生动展现家风文化蕴含的家庭教育智慧□其中,____________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____________有司马迁、韩愈、欧阳修等文化名家的家风家训,传递出仁爱、勤勉、诚信等美好品质。
(1)文段中□处的标点符号,填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 ” 。
B. ;“ ” ,C. ;《》。
D. ,《》,(2)请在文段中的横线处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2分)3.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趣谈敬辞与谦辞”的语文实践活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抽噎.(yē) 溜.达(liū)呻.吟(shēn) 拈.轻怕重(niān)B.鄙薄.(bó) 凌.乱(línɡ)热忱.(zhěn) 哄.堂大笑(hōnɡ)C.坍.塌(tān) 派遣.(qián)酬.劳(chóu) 刨.根问底(páo)D.狭隘.(ài) 附和.(hè)嘲.笑(cháo) 气喘吁.吁(yū)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殉职晕炫佩服精益求精B.恍惚厌倦流淌漠不关心C.慷概废墟硬朗惊慌失措D.纯粹帐蓬极端麻木不人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还是很__________(矍铄硬朗强硬),还进入了社区创办的老年大学。
看,他正屏息凝神地练着太极拳呢!(2)国歌响起后,升旗手__________(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将国旗升到旗杆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气。
4.经典诗文默写。
[在 (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
](6分)(1)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2)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4)多不接世,悲守穷庐,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5)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6)__________,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7)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8)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何以中国?何以中国人?这看似宏大的命题,却为一代代青少年反复追问。
2023年的《开学第一课》通过“行走的课堂”充分诠释了在各个领域“强国复兴”的征途中“如何有我”和“何以有我”。
节目从传统文化、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国防教育、科技创新等方面,在“行走的课堂”中鼓励青少年以昂扬向上、不懈奋斗的姿态接过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接力棒。
一、读·书(12分)【书法·匠心瓷韵里的中华文化】1.一个大英博物馆,半部中国文物史。
一篇名为《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的文章一经刊登,便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
随后,有网友留言“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作品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
(2分)A.“家国永安”属于楷书,古朴典雅,与光滑圆润、端庄大气的瓷器相得益彰。
B.宋代瓷枕上“家国永安”四个字传递出人们对家国安宁的深切企盼。
C.“春寿”属于篆书,古朴典雅,与光滑圆润、端庄大气的瓷器相得益彰。
D.“春寿”二字一波三折,其造型和题文内容,体现了精巧的艺术构思与中华文化韵味。
【诗文·感受经典诗文中的家国情怀】2.泱泱华夏、浩浩诗海,一撇一捺是脊梁,一山一水皆风骨。
请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表。
(10分)作者及出处诗句感悟李商隐《夜雨寄北》(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窗剪烛”间遥想团聚之乐。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2)____________,“故园菊”中感悟思乡、安故园》____________。
忧民、盼和之真切。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雨梦境里体会报国之志及拳拳之心。
诸葛亮《诫子书》(4)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5)____________。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国紧密相连,“家国情怀”已经植入我们的灵魂深处。
部编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年级【3篇】
部编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年级【3篇】第一篇:古诗词的优秀传统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不仅能表达情感、抒发思想,还能向后人传递历史与文化。
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更是被广泛传颂,成为了国之重宝。
古诗词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它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价值,也能够激发人们的文化自信心和爱国情怀。
在现代社会,我们要继续推广这一优秀传统,使更多人了解和追随古代文化的真谛。
第二篇:书法艺术的华美传统书法是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书法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用文字记录历史、宣传哲理,同时也将文字视为一种艺术。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书法艺术不仅是文化、品味的标志,还成为了艺术的一部分。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展现了东方的神韵和哲理。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书法艺术的魅力。
不论是作品的字形、笔势,还是名称与含义,都流传至今,并且同样可以感受到蕴含其中的经验、智慧和审美价值。
第三篇: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独具特色,具有深厚基础。
从《诗经》到《曲苑》、《雅乐》等作品,都是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代表。
这些音乐作品以深远的哲理、浪漫的情感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形态,体现了华夏文明的历史、精神和人文情操。
如今,中国传统音乐依然活力不减,广泛传播。
如果能在学生中树立一种珍视传统文化的美好习惯,就比较好了。
可以参加一些传统音乐的学习、比赛,激发其更好地了解、喜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传承、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整合备课设计
阅读经典、传承美德、修身正己、净化心灵——部编语文七(下)第四单元单元整合备课设计单元设计理念部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出1+X的阅读教学理念,标志着语文教学进入一个“整合”时代,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既是部编语文教材编排特征的需要,更是学生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单元整合”是“群文阅读”最直接的形式之一,师生通过阅读群文,将单元主题进一步聚焦和拓展,为学生创设“大语文”观,构建生动活泼、开放自由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全面的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以期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重点字词和重点语句的含义,背诵文言文。
2学习课文,从不同角度感受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
3理解并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4.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5.学习选材的方法,体会选材对于写作的意义。
6.练习略读方法,拓展课外阅读。
教学准备:1.自主预习单;2.单元过关作业;3.教学课件;4.1+X类文整合阅读。
课时安排:略读方法指导课 1课时单元导读课1课时感受中华美德整合 2课时选材布局整合课 2课时文本拓展读写课2课时单元整理课 2课时习作指导课 2课时综合性学习 2课时合计14课时略读方法指导课【教学目标】掌握略读方法,指导学生运用具体速读方法阅读。
【教学流程】一、方法指导——略读,是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的阅读方式。
不指读、需默读、可扫读,每分钟约400字。
快速且大量的阅读是增进快速思考力的最佳方式,可以培养专注力。
文章略读三步骤:1、快速浏览2、圈出重点3、重览重点略读法的基本操作: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启示。
主题就是材料当中的主要介绍对象;处境就是主体面临的问题或者他的身份;做法是指他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解决;结果是好是坏;最后从中找到启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期中复习
-期中复习策略:系统梳理前四个单元的字词、句式、修辞、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核心知识,强调答题技巧和复习方法。
2.教学难点
-诗歌的意象与情感: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诗歌中的抽象意象和深层情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感受和把握。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回顾了前四个单元的重点内容,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诗歌、寓言、写人记事等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的意象、情感表达及修辞手法,学会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寓言故事理解:强调《寓言四则》、《扁鹊见蔡桓公》等故事中的寓意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积累相关成语,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写人记事技巧:重点掌握《秋天的怀念》、《再塑生命的人》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和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学会如何生动刻画人物形象。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回顾第一单元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了解如何通过朗读、分析意象来体会诗歌的情感。同时,我们也会复习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成语的积累。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分析《春》和《寓言四则》等课文,展示如何在实际中应用这些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寓言故事寓意的理解。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实例讲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3.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成语、寓言等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课后习题答案(1-4单元)知识讲解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课后习题答案(1-4单元)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课后习题答案第一单元《邓稼先》练习说明思考探究一通读全文,把握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1.初读课文时,哪些句段最让你感动?反复细读后,再想想这些内容是否最能体现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找出文中表现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不同个性、品质的词语及细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设计意图: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与思想,理解邓稼先的精神品格。
参考答案:1.略。
要求学生根据阅读体会找到那些感动人、体现全文思想情感的关键语句或段落,并字斟句酌地揣摩、品味其中的思想情感。
2.文中的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的个性、品质截然不同。
奥本海默是锋芒毕露,读研究生时就常打断别人的报告,即便到了中年,成为名人,有时还会这样。
而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
作者把奥本海默与邓稼先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精神品质,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设计意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课文的写作特点。
课文第五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去思考。
结尾处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说明了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他有着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品质。
三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单元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说和做一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做群众大会的演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为求民主反独裁,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的高尚人格。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大无畏的革命家"。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篇散文是鲁迅的学生萧红通过十五个片断来描述先生生活中的点滴,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
文中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
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
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身上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专项综合全练(三)中华传统文化(含答案解析)
6.在互动环节,张老师出了一个趣味题:在不考虑平仄的情况下,以“白浪河”为上联,最适合用作下联的一项是( )
A.仰天山B.蓝宝石C.杨家埠D.青云山
7.关于下面这副对联的上下联,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位置正确。B.结构相应。C.词性相对。D.意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关。
8.书法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欣赏以二十四节气为题材的书法作品,下面是小茗同学对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其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隶书“夏至”二字,横长直短,敦厚大气。
B.楷书“大暑”二字,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匀称端庄。
C.篆书“霜降”二字,线条婉转通畅,古朴大方。
D.草书“清明”二字,笔画繁复,飘逸潇洒。
二、其他
9.最初的汉字大多都是利用象形符号创造出来的。如:门()、休( )、明()等,就是古人日常生活在文字体系中留下的记录。请根据下列两组汉字的形符,推测一下它们分别与哪类事物有关联。
A.盛、盎,盏、盈、盟 B.酿、酌、酪、酬、醋
10.通过对色彩“青”的专题学习,老师让同学们设计一期以“青”为主题的班刊,你会选择哪幅图片插入班刊?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三、综合性学习
11.中国古代建筑,各区功能分明。请将“阁”“廊”“亭”三字分别填入相应横线处。
堂以宴,(1)______以憩,(2)______以眺,(3)______以吟。
D.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中国古民居的窗户、门楼讲究图案装饰,为显示主人高洁、坚贞的志趣,常与“松”一起出现并具有固定文化内涵的一项是( )
A.梅、鹤B.竹、兰C.兰、鹿D.竹、梅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设计说明本课主要介绍了两部分内容,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和文化成就。
科技成就方面主要讲述了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文化成就方面主要讲述了书法、绘画和雕塑的成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科技、文化与历史发展的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和进程的基础上,理解科技、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学习目标1.了解《齐民要术》的作者、内容及地位,科学家祖冲之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等基本史实。
2.赏析《锺繇楷书<宣示表>》、王羲之《兰亭集序》、《张猛龙碑》、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观赏《云冈石窟第20窟的造像》《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造像》,感受其文化魅力。
3.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培养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
难点:科学家祖冲之。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魏晋南北朝科技史》(书目)。
2.影视作品:《中国通史》(纪录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首先讲述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通常用π表示,接着指出每年的3月14日是国际圆周率日,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把3月14日定为国际圆周率日的原因,以及谁最早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从而导入本课。
二、预习检查1.说说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的地位。
2.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是谁?3.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哪部书法作品?4.被后人誉为“书圣”的是谁?5.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哪些?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石窟是哪两个?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述: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196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单元文学常识填空题
七上1-4单元文学常识1.《春》作者 ,字,号,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文集《》、散文集《》、《》、《》。
2.《济南的冬天》作者,原名,字,满族,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
被授予“”称号,小说《》《》;话剧《》《》等。
3.《雨的四季》作者。
4.①《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作者,字,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字,号,我国代伟大的主义诗人,被称为。
与杜甫并称为。
③《次北固山下》由代诗人所作,这是一首言诗。
请写出律诗四联分别叫做、、、。
④《天净沙·秋思》作者,代著名戏曲作家,与、、并称“元曲四大家”。
“天净沙”是,“秋思”是,这是一首(体裁)。
5、《秋天的怀念》作者,北京人,当代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散步》作者。
7、《散文诗两首》①《金色花》作者,国作家、诗人。
获得1913年_______________奖。
主要作品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荷叶母亲》作者,原名,作家、诗人。
主要作品诗集《》《》。
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___》,杂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4课知识归纳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111111第一单元(1~4课)知识点第1课《邓稼先》1.本课文学常识《邓稼先》是一篇传记,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2.文章中心思想本文将邓稼先这一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描写、评价,抓住了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3.本课重点字词至死不懈xiè:懈,放松。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4.重点句子(1)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来写?奥本海默→拔尖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通过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2)默读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鏖战,而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
2022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教案(带目录)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教案(带目录)第一单元第一单元1《邓稼先》教案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其精神品质,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
3.品析课文关键语段,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
教学难点:揣摩文中关键语句,领会作者融入笔端的深情,学习邓稼先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那一声爆炸,震惊世界,那腾空而起的蘑菇云,是如此壮观。
在我们国家经济极端困难的岁月里,有这样一群科学家,他们在茫茫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完全依靠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创造了这举世瞩目的辉煌,他们是我们民族的功臣。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其中的一位——“两弹元勋”邓稼先。
(二)、整体感知1.文体常识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
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叫作“自传”;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称为“他传”。
这两种传记的写法都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内容必须真实,不能有过多的想象或者虚构的成分,重点是写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
本文是“他传”,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和邓稼先有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情。
2.检查预习(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元勋(xūn)至死不懈(xiè)鞠躬尽瘁(cuì)选聘(pìn)无垠(yín)殷红(yān)彷徨(huánɡ)鲜为人知(xiǎn)锋芒毕露(lù)(2)根据拼音写汉字。
jié(截)然不同chóu(筹)划yùn(孕)育妇rú(孺)皆知马革ɡuǒ(裹)尸家yù(喻)户晓(3)解释词语元勋:立大功的人(多指开创性事业中的)。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第1课时《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教案(2024秋)
第十二课端正人生态度第1课时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不同的人生态度有不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人生的旅途,鲜花与荆棘同在,坦途与坎坷交替。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人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课时。
二、讲授新课1.活动一:课件展示视频。
(1)思考:对待相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态度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积极向上的态度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消极的态度可能会导致人们意志消沉。
(2)请联系实际生活,并结合教材内容,说说你对人生态度的理解。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人生态度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看待生活、对待人生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令人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从而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
消极的人生态度,往往使人看到事物坏的一面,从而心灰意冷、消极懈怠。
我们应当努力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过渡)教师: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那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积极的人生态度的体现。
2.活动二:阅读教材P91“探究与分享”。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他率真豁达,纵使人生起伏,仍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这种人生态度也反映在他的文学创作中。
苏轼被贬至黄州的第三年,他和朋友春日出游。
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苏轼却泰然处之,并写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诗词,谈谈你对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认识。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乐观向上。
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体味更多的生活乐趣;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不畏惧,不退缩,勇敢面对。
结论: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乐观向上。
3.活动三:课件展示材料“爱迪生发明电灯”。
爱迪生发明灯泡时,失败了很多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年级(上)
1,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经》 译: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
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
2.仁者,人也。
亲亲为大。
《中庸》
译:所谓仁,就是人,亲爱亲人是最大的仁。
3.子曰:“事父母几谏ji àn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
译: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要干错事,]就要和颜悦色、轻言细语地劝说。
如果他们不愿听从自己的意见,还是要恭恭敬敬,但不能违背道理,为他们操劳,也不要怨恨。
”
4.孝,善事父母者。
《说文解字 》 译:对父母好才是善
5.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
有和气者,必有愉色。
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礼记 》
译:如果孝子对父母有深深的爱戴,心中就必然充满和顺之气;心中充满和顺之气,脸上就一定会表现为和颜悦色;脸上有和颜悦色,就一定会表现为曲意承欢的样子。
6.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 《论语》 译: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
7.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孝也。
《吕氏春秋》
译:掌握了一种原则因而所有的好事都会出现,所有的坏事都
去掉,天下都会顺从,大概只有孝道吧!
8.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
《孟子》
译:仁人对于弟弟有所忿怒。
不藏于心中;有所怨恨,不留在胸内。
只是亲他爱他罢了。
9.立爱自亲始,教民睦m ù
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
《孔子家语》
译:树立仁爱从爱父母开始,可以教民众和睦;树立恭敬从尊敬长辈开始,可以教民众顺从。
10.孟子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
译:学前幼儿没有不知道热爱父母,到了他长大之后也不会不知道尊重长辈。
11.教以悌t ì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孝经》
译:以孝道教育人民,使得天下做父亲的都能受到尊敬;以悌道教育人民,使得天下做兄长的都能受到尊敬;
1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
译:君子敬业而不犯错误,对人恭敬而有礼。
四海之内都是兄弟。
1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
译:孔子以四项内容来教导学生:文化知识、履行所学之道的行动、忠诚、守信...
14.樊迟问仁。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夷y í狄d í,
不可弃也。
”——《论语》
译:樊迟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
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 15.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
——【宋】朱熹《论语集注》 译:尽自己的心是忠,把诚实称作讲信用。
16.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
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f èn
思难,见得思义。
” —《论语·季氏》
译: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观看时,想想看明白了没有;倾听时,想想听清楚了没;想想脸色是否温和;想想容貌是否恭敬;想想说话是否忠实;想想办事是否认真;遇到疑问,想想怎样向别人请教;将发怒了,想想有什么后患;看见可得的,想想我是否符合道义。
”
17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
如己者。
过则勿惮d àn
改。
”——《论语·学而》
译: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就是学习了也不能巩固。
做人要以忠和信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
18.孟子曰:“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孟子》 译:把财物分给别人叫做惠,教导别人向善叫做忠,为天下找到贤人叫做仁。
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找到贤人却很难。
19.子张问政。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
译: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
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
20.子曰:“其言之不怍zu ò
,则为之也难。
”——《论语·宪问》 译:孔子说,随便开口又不觉得惭愧,那么作起来也是困难的。
21.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大学》 译:所以,做国君的人有正确的途径:忠诚信义,便会获得一切;骄奢放纵,便会失去一切。
22.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论语·学而》
译:有子说:“信念近乎以仁义,所言就可对得上啊;恭敬近乎以礼数,远离耻辱啊;在原因上不缺失,其本身也就可以作为宗旨啊。
”
23.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 《孟子》
译: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 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
2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n í,小车无軏yu è,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P57)
译: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是不可以的。
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