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发展心理学作业答案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9月《发展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5

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9月《发展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5

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9月《发展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1. 创新型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A.崭新的教育观念B.独特的个性特征C.多元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D.娴熟的教学艺术参考答案:ABCD2. 婴儿晚期儿童表现出的思维萌芽,有下列特点:( )。

A.直觉性B.行动性C.外表性D.狭隘性参考答案:ABCD3. 青少年的( )、( )、( )等方面也有了很大发展,已基本接近成人水平。

A.注意广度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D.注意角度参考答案:ABC4. ( )在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面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飞速发展,儿童心理学达到较为成熟的阶段。

A.准备时期B.分化和发展时期C.演变和增新时期D.形成时期参考答案:B5. 下列关于费希纳的描述,正确的有( )。

A.提出费希纳定律B.提出最小可觉差异法C.将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引入心理学D.提出了感觉测量参考答案:ABCD6. 超我(名词解释)参考答案:是理想的自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发展出来的,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

7. “三座山”实验是用来证明儿童思维的( )。

A.自我中心性B.不可逆性C.具体性D.刻板性参考答案:A8. 皮亚杰认为,在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是( )。

A.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B.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C.思维具有抽象性D.能在头脑中设想出他们与自身的经验无关的内容参考答案:ABCD9. 同化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智力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0.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将个体的毕生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其中5个阶段属于儿童期发展,分别是指:( )、( )、( )、( )、( )、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

A.婴儿期B.幼儿前期C.幼儿后期D.学童期E.青少年期参考答案:ABCDE11. 一个婴儿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拒绝母亲的爱抚,他的依恋类型是回避型。

北师大发展心理学作业答案

北师大发展心理学作业答案

《发展心理学》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心理发展的动力包括(成熟)和(学习)。

2.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

3.皮亚杰认为主要有(成熟)、(练习与经验)、(社会性经验)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四个因素影响个体的认知发展。

4.阿尔金德认为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表现(假想的观众)和(个人神话)两方面。

5.卡特尔依据智力发展与生理和文化教育的关系,把智力区分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两大类。

主观题部分:二、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5分)1.心理发展答: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系统的、连续性的心理变化。

2.超我答: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一部分。

超我代表社会的,特别是父母的价值和标准。

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超我是从自我发展而来的人格成分。

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良心,一个是自我理想。

3.观察学习答:又称替代性学习,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及其结果进行的学习。

学习者不必亲自参与活动,也不须亲自体验到强化,而只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以及他们接受的强化来学习。

4.自我中心答:自我中心(egocentrism)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皮亚杰提出来的。

所谓自我中心是指个体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活动和对象的变化,把注意集中于自身之上。

5.既定老化论答:又叫基因论,认为身体的老化乃是每个动物体内一种预先设定的正常发展形态。

每一物种都有其独特的老化形态和预期寿命,此种形态必然是预定且为天生的。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答:弗洛伊德根据力必多作用部位的不同,把个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和青春期。

东北师范大学22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1

东北师范大学22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1

东北师范大学22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A.以具体形象为主B.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C.思维的抽象概括性获得初步发展D.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参考答案:AC2.通过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的是()。

A.顺应B.同化C.平衡D.图式参考答案:A3.皮亚杰将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够做到()A.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大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B.更多地看到别人的优点,不大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C.更多地看到自己的缺点,不大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D.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指出自己的缺点参考答案:A5.后天环境的优劣将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水平和特点。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6.初中学生看电影、电视和文艺读物时,更多的是注意故事的情节,而对人物的内心体验兴趣不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7.促使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条件是()A.生理的发育B.正确组织起来的学校集体生活C.言语的发展D.学校的学习活动参考答案:B8.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子女社会性发展方面不如完整性家庭子女。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9.霍尔对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的贡献在于()。

A.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B.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做了研究C.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D.对成人心理发展作了有创新意义的研究参考答案:A10.根据托马斯和切斯关于儿童气质类型的划分,容易型的儿童行为反应积极,所以更容易得到成人的最大关怀和喜爱。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1.儿童入学后,对他们的口头言语提出了新的更严格的要求,在口头言语形式方面,迅速发展起来的是()A.独白言语B.对话言语C.情境性言语D.积极言语参考答案:A12.布雷泽尔顿(1969)将婴儿气质划分为三种:一般型、活泼型和安静型。

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9月《发展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17

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9月《发展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17

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9月《发展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1. 同化是指主体改变自己的活动格式以适应客体的特征和变化。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 弗洛伊德把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为( )。

A.口唇期B.肛门期C.性器期D.潜伏期和生殖器期参考答案:ABCD3. 探究性教学最初由美国生物学家、课程专家施瓦布提出。

(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 儿童理解句子的策略可以归纳如下( )A.情境策略B.词序策略C.非语言策略D.事件可能性策略参考答案:BCD5.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 )而获得的A.外部强化B.替代性强化C.观察D.模仿范性参考答案:ABCD6. 皮亚杰将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7. 少年期是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是( )错综矛盾的时期。

A.独立性B.依赖性C.自觉性D.幼稚性参考答案:ABCD8. 儿童的生活环境是指那些与儿童发生相互作用的客体,亦即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场中的那些客体,而不是指纯客观的环境。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9. 儿童借助电影学会攻击性行为属于( )。

A.抽象模式B.延迟模式C.创造模式D.象征模式参考答案:D10. ( )是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按照一定的法则,给人的行为和心理属性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的过程。

A.直接测量B.间接测量C.物理测量D.心理测量参考答案:D11. 幼儿期是指3岁至6、7岁这一年龄阶段,这是儿童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时期。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2. 观察学习的学习者可以不直接作出行为反应,也不需要直接体验强化,而只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下的行为及该行为所带来的正面或反面的后果而完成学习。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3. 当代的游戏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认知动力理论、学习理论和复演说。

东北师范大学22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2

东北师范大学22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2

东北师范大学22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一个显著性特征是自我中心性。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对“现实的我”认识和评价过度高估而且“理想的我”也是虚妄的高中生,其自我意识的类型应该是()A.自我肯定型B.自我否定型C.自我扩张型D.自我萎缩型参考答案:C3.根据个体认知发展水平作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皮亚杰C.艾里康宁和达维多夫D.埃里克森参考答案:B4.整个小学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但仍具有表面性。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当智力结构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儿童遇到新的信息时,就会出现不平衡状态,儿童会试图克服这种不平衡状态的三种基本途径是:忽略、同化和顺应。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6.儿童的总体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7.横断研究存在的缺点有()。

A.可能产生族群效应B.在某一具体历史时间所做的研究结果不能简单地推论到其他时期C.不能解答起因、顺序和一致性问题D.费时,昂贵,样本小,且容易流失参考答案:ABC8.替代强化,是学习者以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来强化自己的行为,凡符合个人标准的行为就会得到自我肯定,凡是不符合个人标准的行为就会受到自我批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9.“三座山”实验是用来证明儿童思维的()。

A.自我中心性B.不可逆性C.具体性D.刻板性参考答案:A10.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青年期主要的心理社会性矛盾是()A.主动性对内疚感B.勤奋感对自卑感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亲密感对孤独感参考答案:D11.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斯陶布C.章志光D.柯尔伯格参考答案:D12.儿童发展实际上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复杂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发展心理学作
业答案
《发展心理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心理发展的动力包括(成熟)和(学习)。

2.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

3.皮亚杰认为主要有(成熟)、(练习与经验)、(社会性经验)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四个因素影响个体的认知发展。

4.阿尔金德认为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表现(假想的观众)和(个人神话)两方面。

5.卡特尔依据智力发展与生理和文化教育的关系,把智力区分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两大类。

主观题部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5分)
1.心理发展
答: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系统的、连续性的心理变化。

2.超我
答: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一部分。

超我代表社会的,特别是父母的价值和标准。

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超我是从自我发展而来的人格成分。

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良心,一个是自我理想。

3.观察学习
答:又称替代性学习,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及其结果进行的学习。

学习者不必亲自参与活动,也不须亲自体验到强化,而只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以及他们接受的强化来学习。

4.自我中心
答:自我中心(egocentrism)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皮亚杰提出来的。

所谓自我中心是指个体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活动和对象的变化,把注意集中于自身之上。

5.既定老化论
答:又叫基因论,认为身体的老化乃是每个动物体内一种预先设定的正常发展形态。

每一物种都有其独特的老化形态和预期寿命,此种形态必然是预定且为天生的。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弗洛伊德根据力必多作用部位的不同,把个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和青春期。

2.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答:柯尔伯格把个体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构成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前习俗水平(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2)朴素的利已主义倾向。

习俗水平(1)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2)维护权威或秩序阶段。

后习俗水平(1)社会契约阶段(2)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