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叶澜
教育学原理叶澜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师得教育学之旅第一节教育学从何而来早期得教育思想,作为文字陈述得教育知识,绝大多数都散见于宗教典籍与思想家得对话、短论、语录、论著之中,如孔子得《论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概括来说,教育学具有双重起源:一就是来自于思想家得关于教育问题得哲学思辨;而就是来自于教师得实际教育、教学经验得总结。
1605年,英国学者培根《新工具》一书中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主张经验与理性结合,才能获得真正得知识。
在培根得知识体系里,教育知识居于最低层次,处于依附得地位,同时又被培根命名为教师得知识。
教育知识第一次登入学术得殿堂,但在培根时代,事实上还没有学科意义上得教育知识。
中国第一部大型教育辞书《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所谓教育学,就是指“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得科学、”苏联教育学者皮斯库诺夫认为,教育学就是关于专门组织得、有目得得与系统得培养人得活动得科学,关于教育、教养与教学得内容、方式与方法得科学、乌申斯基运用19世纪中期以后得教育学、心理学成果,建立起了它得教育学体系,即广义得教育学与狭义得教育学。
所谓广义得教育学,主要就是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瞧待,凡就是研究人得社会性再生产活动得理论都可称之为教育学。
所谓狭义得教育学,就是把教育视为一种就是人得心理连续不断得改造与变化得活动,凡就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得发生、发展变化得理论可称之为教育学。
日本学者天蒲武雄认为,对教育进行学术性研究并综合成一个理论体系,这就就是教育学。
在这一概念基础上,她做出了两点说明:其一,从研究方法来瞧,冠以得教育学不仅指对教育得哲学性研究,也包括对教育得科学性研究。
其二,从研究对象来瞧,教育学在广义上包括学校教育学、社会教育学与家庭教育学等领域。
法国学者贝斯特认为,“教育学”一词在不断得演变,最初就是指关于教育得科学,或关于教育得艺术,或科学与艺术得统一。
后来,人们更倾向于从科学得角度来瞧待教育学,于就是便产生了“教育科学"一词。
叶澜《教育学原理》
叶澜《教育学原理》
叶澜,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哲学家,以其对教育学原理的贡献而闻名于世。
她的思想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教育学的发展,而且对全球教育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叶澜的教育学原理,以期深入理解其思想精髓和价值。
叶澜的教育学原理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
她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这种发展不仅仅是在知识层面的提升,更是在人格、道德、情感等多方面的综合提升。
这种教育理念体现了对个体尊严和自由的尊重,同时也强调了个体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使命。
在叶澜的教育学原理中,教育是一个互动和交流的过程。
她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互信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叶澜强调,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环境,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
叶澜的教育学原理也强调了教育的社会使命。
她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个体的自我完善,更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她看来,一个良好的教育系统应该能够培养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还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叶澜的教育学原理是具有深远影响力的。
她的思想为中国教育界提供
了新的思考方式和行动指南,推动了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她的思想也影响了全球教育学领域,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在今天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贯彻叶澜的教育学原理,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叶澜《教育学原理》(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教师的教育学之旅——第3章 当代儿童成长与教育
第1章教师的教育学之旅1.1 复习笔记一、教育学的产生(一)教育学的起源1.双重的起源教育学原理是有关如何通过教育活动促进生命成长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其起源和发展与人类早期的教育活动有关,与教师的出现有直接的关联。
教育学具有双重起源:(1)来自思想家的关于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辨。
如我国的孔子、孟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教育活动和学术思想对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深远影响。
(2)来自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
作为有文化的教师群体,他们在教育活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对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问题进行反思,产生第一批教育思想,为以后的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培根的影响尽管通过培根之手,教育知识第一次登入学术的殿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在培根时代,事实上还没有学科意义上的教育知识。
(二)教育学的概念关于教育学概念的不同观点如下:1.《教育大辞典》中国第一部大型教育辞书《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教育学是指“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2.皮斯库诺夫苏联教育学者皮斯库诺夫认为,教育学是关于专门组织地、有目的地和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的科学,关于教育、教养和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的科学。
3.田浦武雄日本学者田浦武雄认为,对教育进行学术性研究并综合成一个理论体系,即为教育学。
4.贝斯特法国学者贝斯特认为,教育学的含义,既包括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直接联系的那些教育学科,如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人类学等。
也包括直接从事教育研究的那些学科,如教育史、教育哲学和教学法等。
5.亨德森美国学者亨德森认为,几百年来,人们把对教育过程进行研究的学问称为“教育学”,包括康德、赫尔巴特等人。
6.舒耶尔从西方国家看,真正坚持并大量运用本来意义上的“教育学”概念的是德国人。
在舒耶尔和旌米特合写的《教育学》一文中,他们认为,应区分四种不同意义的教育学:(1)作为教育行为方式和观念的教育学;(2)作为教育理论的教育学;(3)作为教育科学的教育学;(4)作为建立在牢固科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学。
叶澜《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详解 当代儿童成长与教育改革)【圣才出品】
3.2课后习题详解1.以你所在学校或任教班级为例,分析学校或者班级学生的生存状态及其成长问题。
答:我任教的是初中一年级学生,现阶段他们具体的生存状态及成长问题表述如下:(1)生存状态的分析①学习态度认真、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成绩较好;②做事积极向上,主动性强,责任心强,但可能预示不冷静,缺少理性;③人际交往较为广泛,朋友较多;④生活上可能会面临一些冲突,如学习与娱乐的冲突、时间安排的冲突、情感方面的冲突;⑤会面临着学习上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存在着自我发展的各种机遇。
(2)成长问题①初入中学阶段,可能存在一时不能适应新环境、新节奏、新生活的问题;②我校为寄宿中学,初一学生普遍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③新朋友增多,加之部分初一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心理敏感脆弱,可能存在人际交往上的一些问题;④相比于小学,初中的学习压力变大,学习节奏也相应变快,学生可能一时难以适应,甚至存在学习方法不当的问题;⑤初中课余时间减少,学生可能存在课后时间安排不当的问题,也可能会有学习与兴趣冲突问题。
2.以两个具体的案例说明你的学生观和你同事的学生观,分析不同学生观的差异,并作出你的评价。
答:(1)学生观我与同事同为高一年级语文老师,分别执教高一(3)班和高一(6)班。
①我的学生观学生发展具有差异性和具体性,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我会根据课文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发现和开发学生技能,根据学生的具体反馈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技能。
以《我有一个梦想》一课为例,授课时,我在基本理解全文的基础之上,开展小型演讲竞赛,尝试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演讲才能。
在此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同学对演讲感兴趣,于是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指导、培养他们。
在校演讲比赛中,我们班参赛学生获得了全校第2名、高一年级第1名的好成绩。
而同事在授课过程中,出于考试基本不会涉及此课的考虑,把此课作为略读课文,仅是交待学生自行阅读。
叶澜《教育学原理》(复习笔记 教师的教育学之旅)【圣才出品】
1.1复习笔记一、教育学的产生(一)教育学的起源1.双重的起源教育学原理是有关如何通过教育活动促进生命成长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其起源和发展与人类早期的教育活动有关,与教师的出现有直接的关联。
教育学具有双重起源:(1)来自思想家的关于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辨。
如我国的孔子、孟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教育活动和学术思想对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深远影响。
(2)来自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
作为有文化的教师群体,他们在教育活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对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问题进行反思,产生第一批教育思想,为以后的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培根的影响尽管通过培根之手,教育知识第一次登入学术的殿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在培根时代,事实上还没有学科意义上的教育知识。
(二)教育学的概念关于教育学概念的不同观点如下:1.《教育大辞典》中国第一部大型教育辞书《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教育学是指“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2.皮斯库诺夫苏联教育学者皮斯库诺夫认为,教育学是关于专门组织地、有目的地和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的科学,关于教育、教养和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的科学。
3.田浦武雄日本学者田浦武雄认为,对教育进行学术性研究并综合成一个理论体系,即为教育学。
4.贝斯特法国学者贝斯特认为,教育学的含义,既包括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直接联系的那些教育学科,如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人类学等。
也包括直接从事教育研究的那些学科,如教育史、教育哲学和教学法等。
5.亨德森美国学者亨德森认为,几百年来,人们把对教育过程进行研究的学问称为“教育学”,包括康德、赫尔巴特等人。
6.舒耶尔从西方国家看,真正坚持并大量运用本来意义上的“教育学”概念的是德国人。
在舒耶尔和旌米特合写的《教育学》一文中,他们认为,应区分四种不同意义的教育学:(1)作为教育行为方式和观念的教育学;(2)作为教育理论的教育学;(3)作为教育科学的教育学;(4)作为建立在牢固科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学。
叶澜《教育学原理》(复习笔记 当代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圣才出品】
2.1复习笔记一、教育的概念及教育形态的演化(一)教育的界定与再解读1.定义教育可定义为“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解读在这个定义中:(1)“人”是指各种年龄的受教育者。
(2)强调“有意识的”,是为了把教育与其他并非有意、但可能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社会活动区别开来。
(3)强调“直接目标的”,有两层意义:①表示不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都不属于专门的教育活动。
②表示教育除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外,还有间接的目标,如推动社会发展。
3.性质(1)名词①广义的教育,指凡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都可成为“教育”。
包括学校教育以及学校以外的机构性的和非机构性的教育活动。
②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有制度保证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动词作为动词的“教育”,表示教育活动进入行为状态,“教者”对“学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如教师教育学生。
(二)教育历史形态的演变1.教育的起源(1)劳动起源说该说在20世纪50年代就存在,认为教育最根本的源泉是劳动,教育首先起源于劳动,并为生产劳动服务。
劳动不但创造了人类,而且形成了人类社会,并使人类不断生存下去。
(2)前身说“前身说”是20世纪80年代在批判“劳动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该说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都必然有一定的根据和一定的条件。
人类教育是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内容和性质都不是先天形成的,并非人类的本能。
应把人类教育看成是产生于古猿教育。
(3)需要说该说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该说主要观点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各种需要,包括生产劳动的需要、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社会生活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人类有对教育的内在需要。
(4)人生发展说该说的出现是在1987年,是在批判“需要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教育的最终本源在于以劳动创造为核心的人的全部生活的矛盾运动。
叶澜《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详解 学校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圣才出品】
8.2课后习题详解1.谈谈自己原先对老师角色的理解,本章相关内容的学习对你在哪些方面有所启发?或者你对教师角色理想的建构有何建议?答:(1)教师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
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
狭义方面来理解,教师就是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对老师认识的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即是“传道授业解惑也”。
当代老师的职责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①搞好教学。
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教师要明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遵循教育与教学规律,在认真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组织好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是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目的,主要通过学习教材逐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增强体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
②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
教师应通过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室等多种途径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
尤其应在学科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因素,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政治立场与观点、科学世界观的教育,使教学内容的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充分发挥功效。
③关心学生的健康。
这一职责要求教师保护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的体力,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文体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这一职责首先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要求。
(2)读完本章相关内容,了解到对于老师角色的构建不应只停留在他的社会的工具性价值,更应探讨作为教师的内在价值。
否则容易使老师产生职业倦怠,也使很多老师迷失方向,甚至是走错的方向。
叶澜《教育学原理》(复习笔记 当代儿童成长与教育改革)【圣才出品】
3.1复习笔记一、当代中国儿童的生存状态教师首先需要直面儿童,关注其生存状态,进而自觉地以教育的力量去影响学生,促进其生存状态的改善和生命质量的提高。
“生存状态”是对个体与世界关系的状态描述,即人是怎样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
(一)当代中国时代变迁对儿童生存状态的影响1.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对儿童生存状态的影响(1)从社会发展的整体特征来看当代中国社会的复杂程度极高,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个体,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生存状态。
这种社会转型,既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各种机遇,提出各种挑战,同时也使个体获得时代性的充分发展。
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将更加紧密。
(2)从社会运行方式的变迁来看处于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发展,包含着许多的冲突、矛盾,各种社会发展力量纠葛在一起,在影响儿童发展、竞争和合作意识的同时,各种社会丑恶现象以及社会矛盾也会对儿童发展产生诸多的负面影响。
(3)从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内部差异来看当前社会中的阶层分化进一步加剧,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尤其是城乡之间,不同阶层之间生存状态的差距。
这直接造成了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学生生存状态与发展水平的极大差异和相互关系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代中国学校教育必须直面的具体现实。
(4)从社会发展核心要素的变化来看新时代对人的素养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将综合性、渗透性地影响这一时代的儿童。
同时,社会用人单位对学历、证书以及名校的青睐,也加剧了升学竞争,使儿童越来越早地被卷入到竞争的行列。
2.家庭与社区变迁对儿童生存状态的影响儿童生活更直接的环境是家庭和社区。
(1)家庭影响①从家庭结构来看当前家庭结构的变化有诸多的特征,都会对儿童成长带来明显的影响。
独生子女家庭逐渐成为当代中国主要的家庭构成形态,这对儿童的发展带来多种影响。
主要表现在:a.儿童社会知识面拓宽,知识占有量增多;b.儿童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民主、平等的处事原则在他们心里萌芽;c.儿童自己照顾自己的机会减少,独立生活能力低弱;d.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减弱,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偏低。
叶澜简介——精选推荐
叶澜简介: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
兼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兼职,并兼任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
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
自1984年以来,先后出版由个人独立撰写或他人合作编写的著作,译著及研究报告共10本,发表论文及研究报告近44篇。
近七年来进行的"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究性研究"课题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深入的影响。
先后获得过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首届曾先梓优秀教学奖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优秀著作一等奖等奖项。
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谰【一】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其中最基本的是必修课的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
近年来。
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不少学校冲破了必修课—统天下的局面,增设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但在必修课的课堂教学中却大多还保留着习惯的方式。
顽强地展现着传统教育思想。
有些同志认为,提倡素质教育就是加强选修课和活动课。
由此,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降低了升学率怎么办?似乎素质教育就是只要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多让学生活动,不追求基础学科的教育质量。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占教学总时数比例最高的必修课的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会有本质意义上的进展,也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效应。
叶澜《教育学原理》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学校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圣才出品】
第8章学校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一、名词解释1.教师答:教师是指一类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地位,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的组织,对学生的学习、锻炼、身心发展等,都起主导作用。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师所处的地位、受人尊重的程度是不同的。
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它既要求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动性。
现代社会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素养。
2.学生中心论答:学生中心论是指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的认识的一种理论。
“学生中心论”以卢梭、杜威等人为代表。
学生中心论首先把学生的发展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认为教师不能主宰这一过程而只是“自然仆人”。
同时还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种主动过程,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个人需要,而不是直接干预学生的学习。
学生只能从个体经验中获得发展,由直接经验获取所需知识。
因此,教育过程不应由教师直接进行,而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经验或体验。
“学生中心论”者一般都把学生看作教学过程的一种自变量,看作能够完全决定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主体。
从哲学观来分析,较多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内因的作用,贬低甚至否定外因的作用。
从心理观来分析,比较倾向于人本主义,认为学生具有一种内在的潜能,不需外力帮助便可展现出和谐的社会行为。
学生中心论极为重视学生的需要、态度、情感等动机系统或内部机制等因素,认为主要是这些内部因素的变化才引起学习行为的变化。
它主张教学应尽力排除包括教师在内的各种外部条件,创造一种能最大限度允许学生做出个人选择并主动活动的教学环境。
3.教师职业道德答: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所应当遵守的、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密切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它是一定社会的一般道德在教师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叶澜《教育学原理》(复习笔记 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重建)【圣才出品】
4.1复习笔记一、学校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透析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问题看似抽象、宏观,其实它渗透在学校教育实践之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是教师对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走向自觉的开始。
(一)学校教育实践中渗透着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1.从日常的教学工作来看教师对教材内容育人价值的选择,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教学中对待学生的方式等,都包含着教师的价值取向,都暗含着教师对学生培养观念的认识。
2.从每一所学校整体改革来看学校改革的目的及改革方向;校长如何判断、选择各种各样的科研项目,如何具体策划学校的发展;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的独特价值问题;如何实现不同年级教育的独特价值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都包含着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
3.从区域性的教育变革乃至于一个国家的教育系统改革与发展来看不断提出、推进着的各种教育改革,同样包含着国家教育决策者对教育价值取向的判断与取舍,并通过政策、管理而真实地推进着教育改革。
因此,教育者要仔细地解读区县、省市、国家的教育政策,从中感受教育价值取向的存在。
(二)透析学校教育价值取向1.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是指学校教育工作者以人的成长需要为基础,对学校教育价值的自觉选择。
(1)作出学校教育价值取向选择的主体应是学校教育工作者,是他们在对学校教育价值认识、判断基础上的一种综合性的自觉选择。
(2)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具体指向是实践中的学校教育整体,它是渗透在学校教育之中,直接决定学校教育运作方式与实践形态的人的价值取向。
(3)从研究方式来看,价值取向是人对学校教育价值的自觉选择。
它是建立在理性认识、对学校教育与自身的深刻“自觉”基础上的。
2.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性(1)“教育活动是人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充满价值色彩并为实现一定的价值追求而存在的。
任何教育活动决不可能摆脱价值的影响。
不存在没有价值取向的、中性的教育活动。
(2)在学校教育实践中,试图回避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客观真理、规律的方式为自己的学校教育实践寻找庇护力量,同样是在以另一种隐蔽的方式,推行着自己的价值观。
叶澜《教育学原理》
叶澜《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是中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所著的一本教育学原著。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全书共分为八个章节,下面将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章研究教育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教育目的与价值观
第三章教育内容的构成
第四章教育方法的原理
第五章教育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第六章教师的角色和素质
第七章教育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第八章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问题
综上所述,叶澜的《教育学原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角色和素质、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这本书对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都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育学经典著作。
叶澜《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及详解(当代儿童成长与教育改革)【圣才出品】
第3章当代儿童成长与教育改革1.以你所在学校或任教班级为例,分析学校或者班级学生的生存状态及其成长问题。
答:(1)生存状态的分析“生存状态”即是对个体与世界关系的状态描述。
分析学生的生存状态就是分析其是怎样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
可从学生的学习方面、人际交往关系、为人处世方面、生活习性,等多种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具体可分析学生会面临的机遇或挑战,生活中的存在矛盾或冲突等等。
例如分析初一学生的生存状态:初一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成绩较好;做事积极向上,主动性强,责任心强,但可能遇事不冷静,缺少理性;人际交往可能较广范,朋友较多;生活上可能会面临一些学习与娱乐的冲突,时间安排的冲突,情感方面的冲突等等;学生也会面临着学习上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存在着自我发展的各种机遇,等等。
(2)成长问题不同阶段的学生会面临着不同的成长问题,应该具体分析班级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方面、人际交往关系、为人处世方面、生活习性,等多种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例如初一学生的成长问题:初一学生可能会存在不能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的问题;可能在人际关系中存在问题,不知怎样与人相处;在学习上可能存在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
2.以两个具体的案例说明你的学生观和你同事的学生观,分析不同学生观的差异,并作出你的评价。
答:(1)案例案例一:期中考试前学校突然宣布要举办一个广播体操比赛,很多班主任认为期中的学习成绩比学生活动重要,因此不支持自己的学生参加比赛。
我却非常支持我班的同学参加此比赛,当然我也提出了要求:“我们既然参加了就得取得好的成绩,并且只能课余时间练习,平时正常上课,不能影响期中考试成绩。
”同时,我也给学生们尽可能地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帮助。
之后,我所带的班级不仅取得了体操比赛的第一名,而且在同年级期中考试中也排第一名。
案例二:我的一个同事,也是某班班主任,学生对他的管理过严感到不满,用书信向学校领导汇报,这个班主任查笔迹怀疑他们班的某学生,便立即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威胁学生退学。
叶澜《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详解 课堂教学的原理与策略)【圣才出品】
5.2课后习题详解1.二十多年来,我国课堂教学在价值观、过程观及评价观上经历了哪些演变?在现时代这些观念应如何重建?答:(1)课堂教学价值观的演变及重建①演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只有教师的内在观念才具有真实地指导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和定向教学实践行为的作用。
以往的教学价值观念总以知识为唯一追求、视学生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忽视学生生命发展的整体性和独特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价值选择仅停留于传递知识,而对技能、能力和智力发展的关注大多仅为点缀且流于口号。
这种“陈旧”的价值观不利于新的教学过程的开展。
受到“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价值观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新基础教育”研究致力于重建新的课堂教学价值观,其核心理念是“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其中“主动”一词是对现在已十分流行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提法的进一步聚焦。
教育理论界也曾先后提出过“多方面发展”、“自由发展”、“和谐发展”、“主体性发展”的教育价值观。
“新基础教育”的研究者把“发展”看成是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既不是外烁的也不是内发的,人的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因此,应当以“关系”与“活动”为框架思考教育以什么发展为本的问题,用“主动”一词来界定发展,既体现了活动状态,又内含了主体自觉,还指向了关系事物,而且道出了追求期望。
②重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摆脱以知识为唯一追求、视学生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忽视学生生命发展的整体性和独特性的这种“陈旧”的教育价值观念。
要自觉树立让学生多方面发展、自由发展、和谐发展、主体性发展的新的、与时俱进的教育课堂价值观。
并且在新的教学价值观的引导下,需要教育工作者重新理解教学活动的性质,重新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这些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教学过程观。
叶澜《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及详解(教师的教育学之旅)【圣才出品】
第1章教师的教育学之旅1.教育学有哪些基本范畴?答: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是构成教育学理论体系的主要范畴,是其理论体系的核心枢纽。
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以浓缩的形式体现了教育的内在规定,并能够以教育实践为中介推演出教育的主观逻辑范畴。
总体上看,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是从教育现象和教育存在中抽象得出的范畴,这些基本范畴包括教育与自我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课程与教学。
以此基本范畴为基础,教育学的范畴体系是以“教育存在”范畴为开端,到“教育本质、属性”范畴,然后再到“教育观念”范畴。
(1)“教育存在”范畴是对教育后代和从原始教育形式开始的复杂教育现象进行抽象的基本范畴。
(2)“教育本质、属性”范畴是揭示教育的普遍属性、教育的各要素内在必然联系的范畴。
(3)在把握教育内在规定及其演变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并用以指导实践。
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结构属于观念论范畴。
2.西方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是什么?答:西方教育学的当代发展:(1)教育理论性质的争论发生在英、美两国教育学者中的关于教育理论的反思和由此带来的争论,所涉及的主要论题和论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育学是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②教育学是科学理论还是实践理论。
(2)元教育学和教育学元研究的兴起二者都是以学科本身的存在为前提,同时又都试图超乎其上,对其本身加以审视。
但二者也有不同。
(3)成人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成人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成人教育过程和技术的科学,即帮助成年人学习的艺术和科学,以及对以此为目的的关于成人教育的理论、过程和技术的研究。
(4)复数形式的“教育科学”复数形式的教育科学是从历史、社会、经济、技术和政治的角度论述教育事实和情境的一些学科的总称。
从根本上讲,由教育学或单数形式的教育科学变为复数形式的教育科学,是人们对教育学科性质的看法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反映。
总而言之,西方教育学的主要发展进程为:①17~18世纪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萌芽;②18世纪以至19世纪早期的教育学家为寻求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而殚精竭虑;③19世纪末出现了教育学多元化的发展态势;④20世纪初的教育学则进一步分化为不同的学科。
叶澜《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详解 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重建)【圣才出品】
4.2课后习题详解1.以你任教的学校和学生为对象,分析学校的培养目标设计与学生成长的现实状态。
答:(1)学校培养目标我任教小学学校培养目标大致分为总体目标和分级目标两大类,具体阐述与分析如下:①总体目标要培养“懂礼仪,讲诚信,善思考,敢实践,有特长”的小学生。
这一总体目标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的要求,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与时代发展、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相协调的价值取向。
②分级目标对一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a.带齐并爱护教学用品,按时上学,有事请假;b.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书写端正,按老师要求完成课堂及课后作业;c.了解并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上课发言先举手;d.初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树立自信心。
对二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a.热爱学习,不懂就问,乐于合作;b.勤于思考,善于讨论,课堂上积极发言;c.独立、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d.树立自信,敢于尝试。
对三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a.专心听讲,主动学习,珍惜时间;b.独立完成作业,初步培养自查习惯;c.合理安排时间,有自己的兴趣爱好;d.独立思考,个性鲜明,敢于质疑。
对四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a.能自我监督,并能督促他人;b.能课前预习,并有预习笔记;c.自我反思,敢于质疑;d.能够阅读有益资料并能查阅与选择资料。
对五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a.与人沟通、合作;b.敢于发表并坚持自己的见解;c.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d.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
对六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a.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b.课后复习知识,并举一反三;c.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兴趣爱好趋于稳定;d.独立思考,个性鲜明,大胆质疑。
对不同年级学生设计不同的培养目标,体现了学校对学生成长的发展性、差异性的准确把握。
(2)学生成长的现实状况①从学习状态上来说,全校各个年级整体学习势头良好,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堂上学生们大多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后也同样积极向老师、同学请教。
叶澜《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及详解(当代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圣才出品】
第2章当代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1.教育活动的特殊性是什么?答:(1)定义教育活动可定义为“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广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以及学校以外的机构性的和非机构性的教育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2)教育活动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活动中,“人”才是主要的教育对象。
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活动不同于生产劳动,艺术创作等社会活动,教育的“人为性”是显而易见的。
教育活动要通过对人实行教育,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发展和变化,最终达到培养利于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的目的。
并且各种年龄的人都可称为教育的对象。
②教育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
强调“有意识的”,是为了把教育与其他并非有意、但可能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社会活动区别开来。
教育活动具有目的性、有方向性、有针对性,是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③教育活动是以影响人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
可从两方面理解:第一,表示不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都不属于专门的教育活动。
第二,表示教育除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外,还有间接的目标,如推动社会发展。
2.如何理解教育起源于交往?答: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起源说,即交往起源说。
该说从教育产生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教育的起源问题。
该说认为生产劳动是教育产生的直接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把劳动当做产生教育的唯一条件的观点是对社会现象缺乏整体认识的表现;只有当人类本身不仅有教育的需求,而且具备了教与学的最基本的内容和工具——“类经验”和“语言”时,教育才会成为真实的存在。
该学说指出,从形态的角度讲,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而不是生产劳动。
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借助于人自己创造的工具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关系方式,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方式,因此,它不可能成为以人对人身心的影响为直接目标的教育的形态起源。
教育的形态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往总是由双方组成,交往总包含着内容,交往也需要一定的媒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师的教育学之旅第一节教育学从何而来早期的教育思想,作为文字陈述的教育知识,绝大多数都散见于宗教典籍与思想家的对话、短论、语录、论著之中,如孔子的《论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概括来说,教育学具有双重起源:一就是来自于思想家的关于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辨;而就是来自于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
1605年,英国学者培根《新工具》一书中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主张经验与理性结合,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在培根的知识体系里,教育知识居于最低层次,处于依附的地位,同时又被培根命名为教师的知识。
教育知识第一次登入学术的殿堂,但在培根时代,事实上还没有学科意义上的教育知识。
中国第一部大型教育辞书《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所谓教育学,就是指“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苏联教育学者皮斯库诺夫认为,教育学就是关于专门组织的、有目的的与系统的培养人的活动的科学,关于教育、教养与教学的内容、方式与方法的科学。
乌申斯基运用19世纪中期以后的教育学、心理学成果,建立起了它的教育学体系,即广义的教育学与狭义的教育学。
所谓广义的教育学,主要就是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瞧待,凡就是研究人的社会性再生产活动的理论都可称之为教育学。
所谓狭义的教育学,就是把教育视为一种就是人的心理连续不断的改造与变化的活动,凡就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理论可称之为教育学。
日本学者天蒲武雄认为,对教育进行学术性研究并综合成一个理论体系,这就就是教育学。
在这一概念基础上,她做出了两点说明:其一,从研究方法来瞧,冠以的教育学不仅指对教育的哲学性研究,也包括对教育的科学性研究。
其二,从研究对象来瞧,教育学在广义上包括学校教育学、社会教育学与家庭教育学等领域。
法国学者贝斯特认为,“教育学”一词在不断的演变,最初就是指关于教育的科学,或关于教育的艺术,或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后来,人们更倾向于从科学的角度来瞧待教育学,于就是便产生了“教育科学”一词。
教育学的含义,既包括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有直接联系的那些教育学科,如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人类学等,也包括直接从事教育研究的那些学科,如教育史、教育哲学与教育法等。
新的“教育学”(Education)与旧的“教育学”(Pedagogy)的根本区别有两点:其一,Education一词涵盖面更广,远不止教学方法、学校管理这两方面;其二,Education更科学,或者更利于对教育学进行学术研究。
在舒耶尔与施米特合写的《教育学》一文中,她们认为,应区分四种不同意义的教育学:(1)作为教育行为方式与观念的教育学,这主要就是指从社会的角度去观察教育活动及支配教育活动的思想;(2)作为教育理论的教育学,主要指规范人们教育行为的教育观点与教育技术,其功能就是对教育实践进行指导,强化教育技能;(3)作为教育科学的教育学,主要指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对教育对象进行因果关系研究;(4)作为建立在牢固基础之上的教育学,这种教育学在形态上类似于教育理论,但比教育理论更高一个层次,它既立足于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又依赖于个人的信念与人类学的沉思。
从以上各家观点可以瞧出:(1)由于教育学本身的复杂性,导致“教育学”异常复杂,对其内涵的理解要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展开,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综合,因此,综合性就是教育学概念的基本特征。
(2)教育学的内涵与外延具有历史性与发展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与认识,并且会产生各种分化。
(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能没有人,而前述各种观点均在不同程度上忽视或者淡化了人。
第二节教育学在西方的产生与发展一近代西方教育学的奠基与演化——教育学的学科化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一)从教学论到初具形态的教育学的出现17世纪初,德国教学论革新者受到培根的影响,尝试运用归纳法把较为成功的教学经验加以概括,出现了一批教学论著作。
拉特克在1617年发表《新方法》,概括了一系列教学规则:按照自然规律进行教学;一次只学习一种事物;已经学过的内容必须复习;不应死记硬背;等。
局限在教学方法的细枝末节上,缺少对整个教育问题的系统思考,很难构建理论化的教育学理论体系。
夸美纽斯在教育学上的建树,可以概括为六个基本方面:(1)对教育学的理论性质问题,第一次做出了明确肯定的回答。
她撰写《大教学论》的目的在于“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
(2)在教育学理论体系上,夸美纽斯创造了一个被几个世纪的人们竞相模仿的相对完整的结构模式。
(3)在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上,夸美纽斯首创“人本主义”逻辑起点论,这几乎为近代教育学的演进奠定了基调,甚至在当代,坚持教育学理论的“人本主义论”仍就是西方教育学界思想的主旋律。
(4)在教育学史上,夸美纽斯首次从科学认识的角度强调并试图探讨教育原理。
贯穿于夸美纽斯的所有著作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教育要适应自然,即“自然适应性原理”。
(5)在教育学研究方法上,夸美纽斯为后世教育研究树立了典范。
(6)在教育学史整个发展谱系上,夸美纽斯开创了近代的“自然主义教育学”理论流派之先河。
依据以上观点,可以认为,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成为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她同时也为教育学的科学化起到了点击的作用。
在该书中,夸美纽斯提出了这样一种教育信念: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与权利,教育就是形成人的品德与智慧的最重要的工具,通过对人的教育可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
(二)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学的形成1、康德其教育学从先验的观念论哲学出发,认为人的一切自然禀赋都有待发展,教育的任务就就是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有道德的自由人。
因此,康德的教育学把教育分成保育、管束、训导与道德陶冶。
她阐述了人受教育的可能性,讨论了幼儿的保育、在儿童的身体训练发展中发展身心并进行心理功能的训练、道德教育诸问题,阐明了教育理想。
2、特拉普被视为从经验科学的层面试图建立教育学科学体系的先驱。
于1780年出版的《教育学研究》,特别强调实验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并试图建立以实验教育学为基础的教育学体系。
(三)科学教育学基础的奠定1806年,赫尔巴特发表《普通教育学》,成为科学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就是建立在她的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在心理学上,赫尔巴特从其认识论出发,把一切心理现象归结为“观念”,观念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经验——从人与自然的接触中出发,另一种就是社交——从人与人交往中来,二者的融会便产生各种心理现象。
为了适应这两方面的情况,学校教学科目就必须有“科学的”(自然)与“历史的”(社会)两大类。
赫尔巴特所建构的教育学理论,主要贡献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她建构了一个被后人竞相模仿与因袭的完整的理论教育学体系。
二,赫尔巴特第一希为教育学找到了它的科学基础。
三,赫尔巴特不就是只知空谈理论的学究,而就是试图将将教育学研究置于科学条件与实践基础之上。
四,赫尔巴特提出的有关教育过程的理论,如多方面想去的培养、四段教学法,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与系统知识的传授,对后世教育实践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西方教育学的当代发展(一) 教育理论性质的争论1、教育学就是不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否定态度:美国的教育家谢弗勒、米勒、扬,英国的彼得斯等人肯定态度:索尔蒂斯、麦克默莱、贝思2、教育学就是科学理论还就是实践理论科学理论:英国学者奥康纳非科学理论:比彻姆,赫斯特表1-1 教育理论取向(二)元教育学与教育学元研究的兴起当代德国教育学者布雷钦卡就是元教育学的倡导者。
布雷钦卡认为,以往的教育学者在教育理论就是哲学、科学或者实践理论的问题上,往往偏执一端,其结果就是谁也说服不了谁,事实上,一方面,存在着多种建构教育理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不同种类的教育理论不就是互相排斥,而就是可以互相补充的。
布雷钦卡的教育理论分类表1-2(三)成人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表1-3(儿童)教育学与成人教育学的区别(四)复数形式的“教育科学”20世纪初,美国以实验为取向的教育科学与法国以实证为取向的教育科学,预示了后来的教育科学发展的取向。
复数形式的教育科学可认为就是教育学横向分化的产物——教育学与其她学科“联姻”的交叉性分化的产物。
三西方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与范畴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有关“关系”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基本问题:(1)教育与人的关系;(2)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3)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这三种关系中,共有的问题就是“如何促进认得生命主动的成长与发展”。
总体上瞧,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就是从教育现象与教育存在中抽象得出的范畴,这些范畴就是教育(教导)与自我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课程与教学。
以此基本范畴为基础,教育学的范畴体系就是以“教育存在”范畴为开端,到“教育本质、属性”范畴,然后再到“教育观念”范畴。
四西方教育学的理论类型(一)思辨哲学的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思辨哲学为基础研究教育学的学者以那托普为代表,她的代表作有《社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以及《哲学与教育学》。
她认为教育目的就是由使人的意识最终达到真、善、美的逻辑学、伦理学与美学构成,而不就是像赫尔巴特那样仅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与心理学基础之上。
(二)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1、梅伊曼把教育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描述与说明的部分,主要说明教育的事实;第二部分就是根据时代、文化状态、国家、社会变化等因素对有关的事实加以组织,这一部分因为涉及教育目的等具体的价值与规范、不能用实验来验证。
基于以上观点,梅伊曼对传统教育学的性质与方法加以检讨,认为传统教育学的研究方式有两种:一就是直观思维与经验概括,如卢梭;二就是逻辑推理,如赫尔巴特。
梅伊曼认为,实验教育学的科学性表现在观察与实验上。
观察就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由此得出的结果具有同一性。
实验分为两类,一就是为教育所适用的心理学实验,二就是纯教育学实验。
以此为基础,梅伊曼确定如下几方面为实验教育学的研究范围:(1)研究学校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2)研究儿童心理的各种组成部分的发展情况;(3)研究儿童的个性;(4)研究儿童的特殊禀赋;(5)研究儿童的学习特点;(6)研究教学方法;(7)研究教师的工作与学制问题。
2、拉伊的观点不仅基于对以赫尔巴特教育学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批判,而且也就是在反思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思想教育学基础上形成的。
拉伊认为,实验教育学就是一种“完整的教育学”,这种完整性一方面体现在实验教育学所赖以建立的学科基础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它的研究对象上。
就学科基础而言,拉伊批判赫尔巴特只就是把心理学与伦理学作为教育学的“辅助学科”,她认为,实验教育学以所有生物学科与哲学学科为基础。
就研究对象而言,“实验教育学通过观察、统计与实验,不仅要探究学生的心理的,而且要探究学生的生物的、人类的、卫生的、经济的、逻辑的、伦理的、审美的与宗教的经验,以及探究学生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