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场所噪声测定规范
噪声的评价与标准
![噪声的评价与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ca202c0a21614791611286b.png)
? 10 lg???T1
N i?1
10 0.1LAi
?i
? ??
?
10
lg
? ??
1 N
t2 t1
10
0.1
LpA
(
t
)
dt
? ??
案例:
? 甲乙两人在车间工作8 LA/d 90 95 100 80
小时,其在噪声中暴 B(A)
露情况,如下表,求
甲暴 8 露时
0
0
0
哪个工人遭受噪声危 间
害大?(标准,》80分 乙暴 2 3 1 2
3.1 噪声的评价量
? 3.1.5 针对室内噪声的评价量 ? 3.1.6 与烦恼程度有关的评价量 ? 3.1.7 噪声冲击指数
3.1.1 响度和响度级
? 1.响度级: 当某一频率的纯音与1000Hz的纯音听起来同样响 时,这时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就定义为该声音的 响度级。响度级的符号为LN,单位为方(phon)。 ? 2.等响曲线: 对各个频率的声音作试听比较,得到达到同样响 度级时频率与声压级的关系曲线,通常称为等响 曲线。
3.1.5 反映噪声对语言交流干扰程度的量
? 1.语言清晰度: ? 音节清晰度S:
63 65 -2.6 38.8 -
125 73 -16.1 56.9 -
250 76 -8.6 67.4 -
500 85 -3.2 81.8 84
1000 80
0
80
2000 78 +1.2 79.2 79.2
4000 62 +1.0 63 -
8000 60 -1.1 58.9 -
3.1.2等效连续A声级
78
71
厂内噪声检测管理制度
![厂内噪声检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ca267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0.png)
厂内噪声检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防止噪声对生产和环境的影响,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厂内噪声检测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厂内噪声检测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工序和相关设备,针对噪声源进行检测和管理。
三、责任部门1. 生产部门负责组织生产现场噪声检测,协助制定改善方案;2. 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制定噪声检测计划,监督实施和评估噪声管理措施的有效性;3.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噪声监测和管理。
四、噪声检测频率1.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噪声检测频率为每年一次,特殊情况下需增加噪声检测频率;2. 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和设备重大改动后需进行噪声检测。
五、噪声检测标准1. 根据《工业企业生产噪声卫生标准》(GB12348-2008)进行噪声检测;2. 噪声监测点应根据生产工序、设备布局和环境要求进行合理设置。
六、噪声检测方法1. 利用专业的噪声检测仪器进行现场噪声检测;2. 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噪声治理方案。
七、噪声管理措施1. 噪声源控制:采用降噪设备、隔声措施等技术手段,降低噪声源的振动和噪声的传播;2. 个体防护:提供防噪耳罩、耳塞等个体防护用品,对噪声过大的工作岗位进行轮岗,降低工人长时间接触噪声的可能性;3. 定期维护设备:对噪声源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减少设备的噪声排放;4. 定时清理工作场所:及时清理车间内的垃圾、废料等杂物,减少噪声的反射和传播。
八、噪声管理记录1. 噪声检测记录:对每次噪声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2. 噪声管理措施落实情况记录:对各项噪声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
九、员工培训安全环保部门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噪声危害防护培训,包括噪声的危害、个体防护措施等内容,提高员工对噪声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十、违规处理对未按规定进行噪声检测、未按规定执行噪声管理措施的部门和个人,将依据公司相关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违规处理。
十一、制度宣传安全环保部门将定期对噪声管理制度进行宣传,提高员工对噪声管理制度的认识和遵守意识。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基本规范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基本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7119a1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e.png)
日常检测适合用于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 度进行的日常的定期监测。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 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空气中有害物质 最高的工作日采样1个工作班。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 高容许浓度时,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 一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 进行采样。
10
• 检测点设置 1、一般原则
※必须是有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作业场所;
※作业场所必须有劳动者;
※生产处于正常状态。
2、尘毒点设置 а应选择代表性车间(场所)、工种。在劳动者
有代表的或经常活动的作业在点设点;
11
b 不同的尘毒危害因素应分别设检测点; c 检测点必须包括浓度最高、接触时间最长
的作业点,并应作为重点检测点;
• 检测所用的仪器应进行正常的维护,并要求定期 校准和进行期间核查,做好仪器的使用维护记录。 对于非正常设备及时维修,维修期间不得用于检 测。
7
• 检测工作流程示意图 现场卫生学调查
↓ 确定检测项目和内容
↓ 约定检测时间
↓ 采样人员和仪器准备
↓ 现场检测采样
↓ 样品流传
8
• 检测工作流程示意图续 报告结果及评价
2.5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 每10米设备1个采样点。
2.6 仪表控制室和劳动午休息室,至少设置1个采
样点。
22
3、采样 时段的选择 3.1 采样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免人
为因素的影响。 3.2 空气中有害物质随季节发生变化的作业场所,
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季节选择为重点 采样季节。 3.3 在工作周内,应义士空气 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 的工作日选择为重点采样日。 3.4 在工作日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 段选择为重点采样时段。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d901d6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d.png)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首先,工作场所噪声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对噪声对健康的危害程度和影响的科学研究和分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长期接触高噪声环境可能导致听力损失、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碍和精神压力等健康问题。
因此,工作场所噪声标准需要根据不同工作环境的特点和员工的健康需求来制定,以确保员工在工作中不受噪声的危害。
其次,工作场所噪声标准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噪声水平和噪声暴露时间的限制。
噪声水平是指工作场所中允许的最大噪声水平,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进行测量和标准限制。
而噪声暴露时间是指员工在工作中可以暴露在特定噪声水平下的最长时间,通常以每日或每周的工作时间为单位进行限制。
这些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不同工种、工作环境和员工的健康状况,以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另外,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工作场所噪声,企业和组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如使用隔音材料、安装隔音设备等,来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影响。
其次,可以通过管理手段,如调整工作流程、安排轮班工作等,来减少员工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的时间。
此外,还可以通过个人防护手段,如佩戴耳塞、耳罩等,来保护员工免受噪声的危害。
这些措施需要与工作场所噪声标准相结合,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控制体系,以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总之,工作场所噪声标准的制定和管理对于保护员工的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标准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工作场所噪声,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企业和组织需要重视工作场所噪声标准的制定和管理,以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产效率。
噪声检测作业指导书
![噪声检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343f366312b3169a451a4ca.png)
噪声检测作业指导书篇一:工作场所噪声的检测作业指导书工作场所噪声的检测作业指导书工作场所噪声的检测受控状态:受控号:持有人:编写人:李爱春审核人:周敬文批准人:张济版号:第一版编写、修改记录编写日期:2006年11月28日审核日期:2006年12月25日批准日期:2006年12月28日修订:第0次修订修改处修改内容修改人批准人生效日期工作场所噪声的检测1. 目的为了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过程中工作场所噪声测量工作,确保测量工作质量,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作场所噪声测量。
3. 职责现场监测人员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和作业指导书进行设点和测试。
4. 术语4.1 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小于3 dB的噪声。
4.2 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和间歇噪声的总称。
4.2.1 起伏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大于3 dB的噪声。
4.2.2 间歇噪声:在观察时间内,声级多次突然下降到背景噪声级的噪声,声级在不同于环境声级的常值的时间为1s 或1s以上。
4.3 倍频程:两个基频比为2的声音或其他信号间的频程。
4.4 频谱:把时间函数的分量按幅值或相位表示为频率的分布图形。
4.5 中心频率:倍频程中最高与最低频率的几何平均频率。
即f中心=(f上限·f下限)1/24.6 等效声级:在规定的时间内,某一连续稳态声A[计权的声压,具有与随时间变化的噪声相同的均方A声压,则这一连续稳态声的声级就是此时间变化噪声的等效声级。
5. 程序5.1 连续噪声5.1.1 测量仪器:声级计、噪声频谱分析仪。
5.1.2 测试点选择原则5.1.2.1 若车间内各处A声级差别不大(小于3分贝),则只需在车间内选择1-3个测点。
5.1.2.2 若车间内各处声级波动较大(大于3分贝),则需按声级大小,将车间分成若干区域,任意两个区域的声级差应大于或等于3分贝,每个区域内的声级波动必须小于3分贝,每个区域取1-3个测点。
噪声测量规范
![噪声测量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c25e92ab90d6c85ec3ac655.png)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统一工业企业所有生产环境和非生产环境的噪声测量方法,便于对工业企业噪声进行评价和控制设计,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生产环境、非生产环境与厂界的稳态噪声和除脉冲噪声以外的非稳态噪声测量。
第1.0.3条工业企业噪声测量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
第二章噪声测量条件第一节测量仪器第2.1.1条噪声测量,应使用2型或性能优于2型的声级计或性能相当的其它声学仪器。
测量等效A声级应使用积分声级计;无积分声级计时亦可使用上述声级计。
噪声测量所用仪器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级计的电声性能与测试方法》的规定;积分声级计,应符合IEC804—85《积分平均声级计》的规定。
第2.1.2条噪声测量前后必须对声级计进行声校准,若前、后两次校准值相差等于或大于2dB,测量值无效。
校准用的声压级校准器,应按JJG176—84《声压级校准器试行检定规程》的要求定期检定;声级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标准噪声源》定期检定。
声学测量及校准仪器每2年至少检定一次。
第二章噪声测量条件第一节测量仪器第2.1.1条噪声测量,应使用2型或性能优于2型的声级计或性能相当的其它声学仪器。
测量等效A声级应使用积分声级计;无积分声级计时亦可使用上述声级计。
噪声测量所用仪器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级计的电声性能与测试方法》的规定;积分声级计,应符合IEC804—85《积分平均声级计》的规定。
第2.1.2条噪声测量前后必须对声级计进行声校准,若前、后两次校准值相差等于或大于2dB,测量值无效。
校准用的声压级校准器,应按JJG176—84《声压级校准器试行检定规程》的要求定期检定;声级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标准噪声源》定期检定。
声学测量及校准仪器每2年至少检定一次。
第二节测量的量第2.2.1条稳态噪声应测量A声级,需要时可测量C声级。
第2.2.2条非稳态噪声,应测量日等效A声级。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448df2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d.png)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工作场所噪声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各种噪声,包括机械设备的运转声、人员活动的噪声、交通噪声等。
噪声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制定和执行工作场所噪声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当明确规定噪声的监测和评估方法。
监测和评估噪声是确定工作场所是否存在噪声超标的重要手段。
监测方法应当包括定点监测和移动监测,评估方法应当包括噪声频谱分析和噪声暴露水平评估。
只有通过科学、准确的监测和评估,才能有效地控制工作场所噪声。
其次,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当规定噪声的允许暴露时间和强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的相关标准,长期接触85分贝以上的噪声将对人体造成损害。
因此,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当规定在工作时间内,员工接触噪声的允许时间和强度。
同时,对于高噪声环境下的工作岗位,应当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保护员工的听力健康。
另外,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当规定噪声控制的技术要求。
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的隔音、降噪、减振措施、工作场所的声学设计、员工个人防护设备的配备等。
只有通过技术手段,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工作场所噪声对员工的危害。
此外,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当规定噪声监测和控制的责任主体和管理程序。
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监测和控制职责,建立健全的噪声监测和控制管理程序,确保噪声监测和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最后,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当规定噪声监测和控制的效果评估和调整机制。
定期对工作场所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工作场所噪声控制的效果。
总之,制定和执行工作场所噪声标准是保障员工健康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标准,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工作场所噪声对员工的危害,营造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
希望各个企业和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工作场所噪声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a47ed5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d.png)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工作场所噪声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各种噪声,可能对员工的健康和工作效率造成影响。
因此,制定和执行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对于保障员工的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首先,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工作场所噪声被确定为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根据国家标准,不同行业和不同工作环境的工作场所噪声标准也有所不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定。
其次,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该包括噪声测量和评估的要求。
对于工作场所噪声,必须进行定期的噪声测量和评估,以确保噪声水平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噪声测量应该由专业的测量机构进行,测量结果应该真实可靠。
同时,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工作场所,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噪声水平,保护员工的健康。
另外,工作场所噪声标准还应该明确员工的健康监护和个人防护的要求。
对于长期接触高噪声的员工,必须进行定期的健康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噪声对身体造成的影响。
此外,员工在工作时也应该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减少噪声对个体的影响。
最后,工作场所噪声标准的执行应该得到严格监督和检查。
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各个工作场所的噪声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标准的执行情况。
对于违反噪声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进行严格的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总之,工作场所噪声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员工的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才能有效地控制工作场所噪声,保护员工的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希望各个单位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工作场所噪声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共同营造一个安静、健康的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噪音标准
![工作环境噪音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432a0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4.png)
工作环境噪音标准工作环境噪音标准是指在工作场所中,对噪音水平进行规范和监控的标准。
噪音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制定和执行工作环境噪音标准对于保障员工健康、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首先,工作环境噪音标准的制定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及其职业病防护标准》,明确了工作环境噪音的监测、评价和控制要求。
各行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工作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标准进行具体制定。
其次,工作环境噪音标准应包括噪音限值、监测方法和频次、评价标准等内容。
噪音限值是指在工作场所中允许的最大噪音水平,一般采用分贝(dB)为单位进行表述。
监测方法和频次是指对工作环境噪音进行监测和评价的具体方法和频率,以确保噪音水平符合标准要求。
评价标准是指根据监测结果对工作环境噪音进行评价,确定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以及需要采取哪些控制措施。
另外,工作环境噪音标准的执行需要全员参与和监督。
雇主应对工作环境噪音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工作环境噪音符合标准要求。
员工也应积极配合监测和评价工作,如发现噪音超标或存在安全隐患,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告并提出建议。
最后,工作环境噪音标准的执行效果需要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定期对工作环境噪音进行监测和评价,对执行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同时,不断总结和分享工作环境噪音控制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工作环境噪音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总之,工作环境噪音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员工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全员参与和监督,定期评估和改进,才能有效控制工作环境噪音,创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
煤矿国家卫生标准
![煤矿国家卫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1f169f9910ef12d2af9e77e.png)
作业场所国家卫生标准(煤矿)煤矿生产与其他企业生产相比,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布的《煤矿安全规程》,可以知道煤矿生产中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可包括以下几类:一、粉尘,煤矿生产现场及职业危害中最主要的有害因素;二、井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三、三硝基甲苯,铅、苯、汞等生产性有毒物质;四、噪声、振动、高温高湿等物理因素。
其中可于现场检测的有害因素为上述一、二、四类,第三类生产性有毒物质的检测一般都需要较大型专业分析仪器才能完成,通常不在现场进行检测。
第一节粉尘的测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且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是污染劳动环境,影响工人健康的职业性有害物质。
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长期吸入某些生产性粉尘会引起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尘肺(silicosis)。
如游离SiO2→矽肺,石棉尘→石棉肺,等。
在煤矿的生产作业过程中,如机采、综采、炮采、回采、锚喷、装运、选煤等工序,均可产生大量的粉尘。
呼吸性粉尘是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中的一部分,工人长期在高煤尘浓度的环境中作业,吸入呼吸性煤尘可引起尘肺,严重危害着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
为了评价工作场所粉尘的危害、加强防尘措施的科学管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需对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进行检测。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检测,包括以下三种:作业场所总粉尘浓度、工班个体和定点呼吸性粉尘浓度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粉尘分散度测定。
一、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卫生学意义(一)粉尘的浓度粉尘浓度愈大,对人体危害愈严重。
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的粉尘比含量在10%以下的粉尘对肺组织的病变发展影响更大。
(二)粉尘的分散度粉尘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大小不同的粉尘粒子的百分组成表示。
粉尘分散度愈高,形成的气溶胶体系越稳定,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越长,被人体吸入的机会越多;粉尘分散度愈高,比表面积也越大,越容易参与理化反应,对人体危害越大。
职业噪声音法律法规
![职业噪声音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3517873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4.png)
职业噪声音法律法规目录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2007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每周工作日不是5d,需计算40h等效声级,限值为85dBA,见表9;按GBZ/T 规定的方法测量;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噪声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禁忌证:a)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Hz、1000Hz和2000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b)高频段3000Hz、4000Hz、6000Hz双耳平均听阈≥40dB;c)任一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频听力损失≥41dB;a)症状询问:1)有无中、外耳疾患史,如有无流脓、流水、耳鸣、耳聋、眩晕等症状;2)可能影响听力的外伤史、爆震史;3)药物史,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氮芥、卡伯、顺铂、利尿酸、水杨酸类、含砷剂、抗疟剂等;4)中毒史,如一氧化碳等中毒;5)感染史,如流脑、腮腺炎、耳带状疱疹、伤寒、猩红热、麻疹、风疹、梅毒等疾病史;6)遗传史,如家庭直系亲属中有无耳聋等病史;7)有无噪声接触史及个人防护情况;b)体格检查:1)内科常规检查;2)耳科常规检查;c)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纯音听阈测试;2)选检项目:声导抗、耳声发射;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a)职业病:职业性噪声聋见GBZ49;b)职业禁忌证:1)除噪声外各种原因引起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Hz、1000Hz和2000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2)任一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频听力损失≥41dB;3)噪声敏感者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纯音听力检查各频率听力损失均≤25dB,但噪声作业1年之内,高频段3000Hz、4000Hz、6000Hz中任一耳,任一频率听阈≥65dB;a)症状询问:同7.;b)体格检查:同;c)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必检项目:纯音气导听阈测试、心电图;2)选检项目:纯音骨导听阈测试、声导抗、耳声发射、听觉诱发电反应测听;注:听力测试应在受试者脱离噪声环境48h后进行;a)初测纯音听力结果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dB者;b)听力损失以高频为主,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25dB者,听力损失可能与噪声接触有关时;c)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40dB者,怀疑听力损失中耳疾患所致;d)d听力损失曲线为水平样或近似直线者;a)作业场所噪声8h等效声级≥85dB,1年1次;b)作业场所噪声8h等效声级≥80dB,<85dB,2年1次;a)症状询问:如听力障碍、耳鸣、耳痛等;b)体格检查:1)耳科常规检查:重点检查外耳有无外伤;鼓膜有无破裂及出血,听骨链有无断裂等;2)合并眼、面部复合性损伤时,应针对性的进行相关医科常规检查;c)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必检项目:纯音气骨导听阈测试;2)选检项目:声导抗膜无破裂者、耳声发射、听觉诱发电反应测听、40Hz电反应测听;d)必要时进行作业场所现场调查;e)医学观察:1)无鼓膜破裂或听骨脱位、听骨链断裂者应在接触爆震后开始动态观察听力1~3个月;2)鼓膜修补、鼓室成形以及听骨链重建术者动态观察听力可延长至6个月;3 并发急慢性中耳炎患者听力观察至临床治愈;4 合并继发性中耳胆脂瘤的患者听力观察至手术治疗后;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防噪声工业企业噪声控制应按GBJ87设计,对生产工艺、操作维修、降噪效果进行综合分析,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对于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使噪声作业劳动者接触噪声声级符合的要求;采用工程控制技术措施仍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劳动作息时间,并采取适宜的个人防护措施;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工业企业设计中的设备选择,宜选用噪声较低的设备;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宜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控制措施;为减少噪声的传播,宜设置隔声室;隔声室的天棚、墙体、门窗均应符合隔声、吸声的要求;产生噪声的车间,应在控制噪声发生源的基础上,对厂房的建筑设计采取减轻噪声影响的措施,注意增加隔声、吸声措施;非噪声工作地点的噪声声级的设计要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设计要求:第四章听力测试与评定第十六条首次在LAeq,8≥85dB场所中从事工作的职工,应当在3个月内接受听力测试,得出的听力图称为基础听力图;本规范发布之前已在LAeq,8≥85dB场所中工作而又未做过基础听力检查的职工,应当在本规范发布之日起一年内补做基础听力测定;第十七条暴露于85dB≤LAeq,8<100dB噪声作业场所的职工,应当每两年进行一次跟踪听力测定;暴露于LAeq,8≥100dB的,应当每年进行一次跟踪听力测定;跟踪听力图与基础听力图进行对比,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并按声学—耳科正常人的气导阈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GB7582的规定进行修正以后,作为评定职工是否发生因职业性噪声危害引起高频标准听阈偏移的依据;第十八条对于已发生高频标准听阈偏移的职工,应当在14天内以书面形式将测试结果通知本人,并采取相应听力保护措施;第十九条听力测试所使用的听力计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听力计第一部分:纯音听力计GB/T7341.1的要求;听力计的校准和测听室环境噪声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声学—耳科正常人的气导听阈测定—听力保护GB7583的规定;听力测试人员应当受过有关专业培训;第二十条进行听力测试之前14小时内,被测职工不得暴露于噪声作业场所和其他非职业噪声环境;第二十一条听力测试应当采用纯音气导法;测试频率至少应当包括500、1000、2000、3000、4000和6000Hz;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GBZ/T4分级分级原则与基本要求分级基础噪声分级以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接触限值及测量方法为基础进行分级;应通过现场巡查,识别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的来源、分布范围、工人接触噪声情况及采取的控制措施,收集既往的听力损伤资料,确定需要进行分级的作业;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监测的要求对工作场所噪声定期监测,监测接触噪声强度有变化,提示可能与原分级结果不一致的,或因生产工艺、原材料、设备等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分级,并提出新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建议;分级依据根据劳动者接触噪声水平和接触时间对噪声作业进行分级;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参见附录A;分级方法稳态和非稳态连续噪声按照GBZ/T 的要求进行噪声作业测量,依据噪声暴露情况计算LEX,8h或LEX,w后,根据表1确定噪声作业级别,共分四级,分级示例见附录B;确定脉冲噪声作业级别,共分四级;对于8h/d或40h/周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0dB但<85dB的作业人员,在目前的作业方式和防护措施不变的情况下,应进行健康监护,一旦作业方式或控制效果发生变化,应重新分级;轻度危害Ⅰ级: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可能对劳动者的听力产生不良影响;应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设置噪声危害及防护标识,佩戴噪声防护用品,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采取职业健康监护、定期作业场所监测等措施;中度危害Ⅱ级: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很可能对劳动者的听力产生不良影响;针对企业特点,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采取纠正和管理行动,降低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重度危害Ⅲ级: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会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除了上述措施外,应尽可能采取工程技术措施,进行相应的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评价及噪声分级;极重危害Ⅳ级:目前作业条件下,会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除了上述措施外,及时采取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对控制及防护效果进行卫生评价及噪声分级;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音排放标准 GB12348-20084 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不得超过表1 规定的排放限值;夜间偶发噪声的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 dBA;工业企业若位于未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的区域,当厂界外有噪声敏感建筑物时,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参照GB 3096 和GB/T 15190 的规定确定厂界外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要求,并执行相应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当厂界与噪声敏感建筑物距离小于1m时,厂界环境噪声应在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室内测量,并将表1中相应的限值减10dBA作为评价依据;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当固定设备排放的噪声通过建筑物结构传播至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时,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等效声级不得超过表2和表3规定的限值;八、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一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噪声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噪声聋2、行业举例1 煤炭采选业凿岩、爆破、装载、喷浆砌碹、掘进、打眼、水力采煤、机械采煤、运输2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钻井、采油、转油、气体净化3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穿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破碎、筛选、研磨、浮选、干燥、脱水、重选、磁选4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破碎、筛选、研磨、浮选、干燥、脱水、重选、磁选、电选5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破碎、筛选、研磨、脱水、重选6 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取水7 食品制造业砻谷、碾米、擦米、分级提碎、筛麦、打麦、精选、皮磨、清粉、心磨、震动卸料、撞击杀虫、打包、油料筛分、轧坯、乳品浓缩、盐浆分离、磨浆8 饮料制造业粉碎、米精白、制麦、麦芽糖化、加工果汁、酒类灌装、原料粉碎9 饲料加工业粉碎、配料、混合、制粒10 纺织业粗纱、细纱、织造、精织、筒子、整经、经编、梳毛、制条球、并条、精梳、纺纱11 缝纫业缝纫12 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砂帮脚13 木材加工业制材加工、去皮、切片、开料、压刨、定型、热压、纤维粉碎、纤维筛选14 家具制造业备料、机加工15 造纸及纸制品业纸浆备料、打浆、原纸压光16 印刷业凸版制型、印刷17 文教体育制品制造业铜管打孔、琴弦加工18 工艺美术品制造业地毯修整、簇绒、针剌、石料切割、雕石19 电力、蒸气、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磨煤、司炉、汽机发电、发电运作、水坝养护、水电施工20 石油加工业萃取、汽提、页岩预处理21 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原煤输送、备煤、洗煤、配煤、选煤、运焦、煤块破碎、煤制品制取22 无机酸制造业氯化氢合成23 碱产品制造业矿石加工、重灰挤压、碳酸氢钠精制24 化学肥料制造业煤焦气化、尿素合成、尿素加工、磷矿粉制备、多效肥制取25 有机化工原料制造业酯类合成26 涂料及颜料制造业油漆轧浆、镉红成品、钛铁矿粉碎、钛液冷却、钛百粉制备、搪瓷色素煅烧27 化学试剂制造业有机试剂提纯、无机试剂合成、无机试剂提纯28 催化剂及各种化学助剂制造业催化剂制备29 其他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磁浆制备30 塑料制造业赛璐珞合成31 林产化学产品制造业原胶破碎、栲胶预处理、木材热解、炭粉干燥、炭粉精制、活化备料、活性炭粉碎、松明采集、松明加工、松根干馏32 炸药及火工产品制造业照明炬制取、雷管击穿试验33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皂基处理、肥皂成型、粉剂制备、铝管压制34 医药工业合成药干燥、药物配料、软管冲压、中药材粉碎35 化学纤维工业浆粕打浆、水浆造粕、聚酯融体纺丝、锦纶纺丝、腈纶纺丝、合成纤维后处理36 橡胶制品业冲边清洗、编织缠绕、橡胶压延37 塑料制品业塑料筛分研磨、聚氨酯发泡、塑料切割、塑料编织38 水泥制造业生料破碎、生料研磨、熟料冷却、熟料磨粉、水泥煤粉制备、水泥输送39 水泥制品和石棉水泥制品业混合搅拌、紧实成型40 砖瓦、石灰和轻质建材制造业轻质材料粉碎、轻质材料球磨、轻质材料锯边、石灰砖瓦破碎、荒料锯切、板材研磨、板材切割41 玻璃及玻璃制品业玻璃备料、切栽、钢化、研磨、镜架备料42 陶瓷制品业粉碎、筛分、配料、搅拌、成型、装出窑、喷铝、泥浆脱水、炼泥、釉料选择、釉料粉碎43 耐火材料制品业耐材粉碎、筛分、配料、混合、成型、耐火纤维吹制、耐火纤维磨制44 石墨及碳素制品业碳素粉碎、碳素成型、沥青破碎、石墨机加工45 石棉制品业编织46 云母制品业制粉47 矿物纤维及其制品业玻纤备料、拉丝、退并、准整、织造、玻璃钢修整48 炼铁业球团矿配料、精矿造球、球团矿焙烧、炼铁备料、烧结矿配料、混合、烧结布料、炼铁烧结、冷却筛分、矿石整粒、高炉配管、高炉吹炼、高炉出铁、煤粉操作49 炼钢业转炉炼钢、平炉炼钢、炉外精炼、钢水铸锭、炼钢整模、坯钢连铸、炼钢熔铁、炼钢备料、钢铁整修、炼钢砌炉50 钢压延加工业钢锭轧制、钢锭开坯、钢材精整、管坯穿孔、无缝管轧制、管材均整、带钢卷取、高频焊管、钢材镀锌51 铁合金冶炼业筛分、备料52 重有色金属冶炼业铅锌熔炼、锌铸型、粗铅铸板、锌矿焙烧、铜矿压团、铜吹炼、铜破碎、矿石破碎、镍矿球磨、镍浮选、粗镍铸板、锌镉熔炼、镉铸型、硫化钴干燥、钴锻烧、粗钴铸板53 轻有色金属冶炼业铝铸锭54 稀有色金属冶炼业钨矿酸解洗涤、稀土过滤、稀土筛分、钽铌矿分解、氧化钇制取、碳化钽制取55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锯切、铣面、热轧、冷轧、挤压、穿孔、矫直、焊管、卷取、剪切56 金属制品业金属拉丝、纱网编织、制绳、切割、铆接、抛丸、喷砂、修整、落料、锻打、币章压花、坯并制作、铝制品热轧、铝制品冷轧、焊药制备、焊芯制备、焊条涂药、焊丝酸洗、金属门窗加工、铰链冲制、铰链甩光、金属滚压57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业镀件磨光、抛光、喷砂、刷滚光、抛丸除锈、除油除锈、机加工粗糙、镍拉毛粗糙、等离子喷涂、喷砂粗糙58 机械工业铸造模型、熔炼、造型、落砂、铸件清理、铸件初加工、压铸铸造、锻造、机械部件落料、机械部件清洗、机械调试、氩弧焊、车削、刨削、铣削59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柴油机试验、机车水阻试验、机车试运行、木机加工、机车部件组装、机车总装、船体冷加工、船体热加工、平台组装、船舶批碳、船舶管系安装、船舶钣金工、船舶电气安装、船舶锚链加工、船舶除锈、爆炸加工、弹簧加工、轴瓦加工、零部件加工、软轴加工、电缆嵌装、汽车线路整修、汽车总装、发动机装配、摩托车装配6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制铝粉、电线电缆拉线、电线电缆绞制、电热管填粉、瓷绝缘体制备61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滚磨去毛刺、钨钼材料烧制。
【卫生】煤矿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规范
![【卫生】煤矿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7543cf1bed5b9f3f80f1c3a.png)
【关键字】卫生煤矿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规范煤矿生产与其他企业生产相比,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布的《煤矿安全规程》,可以知道煤矿生产中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可包括以下几类:一、粉尘。
煤矿生产现场及职业危害中最主要的有害因素;二、井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三、三硝基甲苯,铅、苯、汞等生产性有毒物质;四、噪声、振动、高温高湿等物理因素。
其中可于现场检测的有害因素为上述一、二、四类,第三类生产性有毒物质的检测一般都需要较大型专业分析仪器才能完成,通常不在现场进行检测。
第一节粉尘的测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且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是污染劳动环境,影响工人健康的职业性有害物质。
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长期吸入某些生产性粉尘会引起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silicosis)。
如游离SiO2→矽肺,石棉尘→石棉肺,等。
在煤矿的生产作业过程中,如机采、综采、炮采、回采、锚喷、装运、选煤等工序,均可产生大量的粉尘。
呼吸性粉尘是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中的一部分,工人长期在高煤尘浓度的环境中作业,吸入呼吸性煤尘可引起尘肺,严重危害着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
为了评价工作场所粉尘的危害、加强防尘措施的科学管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需对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进行检测。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检测,包括以下三种:作业场所总粉尘浓度、工班个体和定点呼吸性粉尘浓度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粉尘分散度测定。
一、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卫生学意义(一)粉尘的浓度粉尘浓度愈大,对人体危害愈严重。
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的粉尘比含量在10%以下的粉尘对肺组织的病变发展影响更大。
(二)粉尘的分散度粉尘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大小不同的粉尘粒子的百分组成表示。
粉尘分散度愈高,形成的气溶胶体系越稳定,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越长,被人体吸入的机会越多;粉尘分散度愈高,比表面积也越大,越容易参与理化反应,对人体危害越大。
噪声检测作业指导书
![噪声检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343f366312b3169a451a4ca.png)
噪声检测作业指导书篇一:工作场所噪声的检测作业指导书工作场所噪声的检测作业指导书工作场所噪声的检测受控状态:受控号:持有人:编写人:李爱春审核人:周敬文批准人:张济版号:第一版编写、修改记录编写日期:2006年11月28日审核日期:2006年12月25日批准日期:2006年12月28日修订:第0次修订修改处修改内容修改人批准人生效日期工作场所噪声的检测1. 目的为了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过程中工作场所噪声测量工作,确保测量工作质量,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作场所噪声测量。
3. 职责现场监测人员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和作业指导书进行设点和测试。
4. 术语4.1 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小于3 dB的噪声。
4.2 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和间歇噪声的总称。
4.2.1 起伏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大于3 dB的噪声。
4.2.2 间歇噪声:在观察时间内,声级多次突然下降到背景噪声级的噪声,声级在不同于环境声级的常值的时间为1s 或1s以上。
4.3 倍频程:两个基频比为2的声音或其他信号间的频程。
4.4 频谱:把时间函数的分量按幅值或相位表示为频率的分布图形。
4.5 中心频率:倍频程中最高与最低频率的几何平均频率。
即f中心=(f上限·f下限)1/24.6 等效声级:在规定的时间内,某一连续稳态声A[计权的声压,具有与随时间变化的噪声相同的均方A声压,则这一连续稳态声的声级就是此时间变化噪声的等效声级。
5. 程序5.1 连续噪声5.1.1 测量仪器:声级计、噪声频谱分析仪。
5.1.2 测试点选择原则5.1.2.1 若车间内各处A声级差别不大(小于3分贝),则只需在车间内选择1-3个测点。
5.1.2.2 若车间内各处声级波动较大(大于3分贝),则需按声级大小,将车间分成若干区域,任意两个区域的声级差应大于或等于3分贝,每个区域内的声级波动必须小于3分贝,每个区域取1-3个测点。
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
![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d4f31ed4a7302768f99399d.png)
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 69—1996】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作业场所噪声测量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不含脉冲噪声的作业场所噪声测量。
2 引用标准GB 3241 声和振动分析用的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GB 3785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3 名词求语3.1 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小于3dB的噪声。
3.2 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和间歇噪声的总称。
3.2.1 起伏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大于3dB的噪声。
3.2.2 间歇噪声:在观察时间内,声级多次突然下降到背景噪声级的噪声,声级在不同于环境声级的常值的时间为1s或1s以上。
3.3 倍频程:两个基频比为2的声音或其他信号间的频程。
3.4 频谱:把时间函数的分量按幅值或相位表示为频率的分布图形。
3.5 中心频率:倍频程中最高与最低频率的几何平均频率。
3.6 等效声级:在规定的时间内,某一连续稳态声A[计权]的声压,具有与随时间变化的噪声相同的均方A声压,则这一连续稳态声的声级就是此时间变化噪声的等效声级。
4 测量的参数和仪器4.1 测量的参数4.1.1 A计权声级。
4.1.2 等效声级。
4.1.3 频谱。
4.2 测量仪器4.2.1 声级计:用I型、Ⅱ型声级计或积分精密声级计。
4.2.2 倍频程滤波器:含中心频带为31.5~8000Hz九个倍频带滤波器。
4.2.3 其他仪器设备:声级统计分析仪、噪声剂量计或专用声学测量磁带记录仪。
4.3 仪器校准:声级计、滤波器、声校准器以及相应的测量仪器设备,每年必经计量单位校准。
5 测量方法5.1 测点选择:测点应在工人工作地点。
5.1.1 稳态噪声:若作业场所内,声场分布均匀,工作地点很多,一般选3~5点。
5.1.2 非稳态噪声:若作业场所为起伏噪声,根据声级起伏幅度或变化规律相近的原则来划分声级区,每个区域内,选择1个测点。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e17b99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a.png)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概述作业场所是指用于生产、劳动、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的场所。
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如噪声、粉尘、化学物质等,给职工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为了保障职工的健康安全,制定和执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检测管理制度1.检测周期•对于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应设立相应的检测周期,并按照周期及时进行检测,周期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一般不超过半年。
•对于新建、改建、扩建的作业场所,应在投入使用前进行检测,确认职业危害因素的存在与否。
2.检测项目•声环境检测–对于噪声环境下的作业场所,应测定噪声水平,根据国家标准制定控制措施,防止噪声对职工的损害。
•粉尘检测–对于有粉尘产生的作业场所,应测定粉尘摄入量,制定控制措施,降低粉尘职业危害。
•化学物质检测–对于有各类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应测定化学物质的质量浓度和职业接触量,并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控制措施,降低化学物质对职工的影响。
•放射性物质检测–对于可能存在放射性物质的作业场所,应按照相关标准检测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3.检测机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需要由具有一定实力、技术力量和资质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
检测机构应当依据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对本场所作业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4.检测报告•检测机构应对检测结果进行封存,所检测的活动和地点应签署并加盖检测机构的章。
检测报告应详细列出检测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用人单位,并进行分析和评价。
管理制度1.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措施,以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加强职业危害因素控制设施、控制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等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并按照规定使用。
2.员工职业卫生培训•全体员工应接受必要的职业卫生培训,增强职业卫生意识,了解自身职业卫生风险,掌握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方法和技能。
矿井噪声监测制度及降噪措施
![矿井噪声监测制度及降噪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da1d280d0d233d4b14e6938.png)
矿井噪声监测制度及降噪措施国投河南新能开发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矿井噪声监测制度及降噪措施一、矿井作业场所噪声的监测地点主要包括:地面的主要通风机房、压风机房、主井绞车房;井下的风动凿岩机、局部通风机、乳化液泵钻、采煤机、掘进机、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等地点必须进行噪声监测。
在每个监测地点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并建立台账和记录;二、公司必须对噪声进行监测、测定时间间隔为:作业场所噪声每年至少监测1次;三、煤矿作业场所从业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时间达到或者超过8小时的,噪声声级限值为85dB(A);每天接触噪声时间不足8小时的,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照接触噪声时间减半、噪声声级限值增加3 dB(A)的原则确定其声级限值,最高不得超过115 dB(A)。
各相关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四、根据生产情况,逐步建立完善的防噪声系统,安设防噪声装置;五、进入噪声影响工作范围内,必须戴防护耳罩;六、对井下绞车及各种机械设备的选型时,要尽量选择低噪声设备;七、已经使用的高噪声设备,要加设降噪装置或隔音装置;八、在压风机房、主要通风机房等高噪声设备场所,采取设备与操作工作区域分开设置,并安设隔音玻璃墙,减少对周围的影响;九、在压风机房、主要通风机房等设施周围,构造隔音绿化带,有效降低对外界的影响;十、井下采掘机、掘进机等产噪声的设备,进行术改造,降低设备的转数,控制噪声;十一、在井下皮带头采取设备与操作工作区域分开设置,并安设隔音玻璃墙,减少对周围的影响;十二、压风机房、主要通风机房等设施内,为防止对工作人员的影响,通过增设消声装置等,降低噪声强度;十三、在巷道掘进中应使用风动凿岩机、乳化液泵钻、采煤机、掘进机刮板输送机等地点工作的人员佩戴防护耳罩;在采煤工作面应使用中双链条刮板输送机等措施控制噪声;十四、井下在用的局部通风机全部安装消音器,安装位置选择在人员不经过或少经过的巷道内。
总工程师:。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5749a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2.png)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工作场所噪声是指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各种噪音,可能来自机器设备、交通、人声等各种因素。
噪声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场所噪声标准,以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限制工作场所内的噪声水平,保护员工的听力和健康。
在大多数国家,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工作场所噪声进行了规定,包括允许的最大噪声水平、工作时间内的噪声限制、必须采取的控制措施等。
这些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员工的权益,减少噪声对员工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允许的最大噪声水平,工作场所噪声标准一般规定了在工作时间内允许的最大噪声水平。
这个水平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规定。
一般来说,允许的最大噪声水平越低,对员工的保护越充分。
2. 工作时间内的噪声限制,工作场所噪声标准还规定了在不同的工作时间段内,允许的噪声水平是否有所不同。
例如,在夜间或者休息时间,允许的噪声水平通常会更低,以保障员工的休息和睡眠质量。
3. 必须采取的控制措施,工作场所噪声标准还规定了雇主必须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隔音设施的安装、工作场所布局的调整、员工个人防护用具的配备等。
这些控制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工作场所噪声水平,保护员工的健康。
在实际工作中,公司和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工作场所噪声标准,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除了法律法规的要求外,公司还可以通过定期进行噪声监测,评估工作场所噪声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同时,员工也应当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配戴耳塞或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具,减少噪声对自己的影响。
总之,工作场所噪声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公司和员工都应当共同努力,遵守相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共同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
只有这样,员工才能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发挥出更好的工作状态和生产力。
夜间施工噪音标准
![夜间施工噪音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e14353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1.png)
夜间施工噪音标准夜间施工噪音标准是指在夜间进行施工作业时,对施工噪音所做的限制和规范。
夜间施工噪音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居民夜间正常休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是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和监督。
首先,夜间施工噪音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居民生活习惯和环境特点。
不同地区的夜间施工噪音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在城市居住区,夜间施工噪音标准应当更加严格,以免影响居民的休息。
而在工业区或者远离居民区的地方,夜间施工噪音标准可以相对宽松一些。
其次,夜间施工噪音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施工作业的具体情况。
不同类型的施工作业所产生的噪音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夜间施工噪音标准时,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施工作业进行分类,分别制定相应的噪音限制标准。
比如,对于建筑施工、道路施工、桥梁施工等不同类型的施工作业,应当根据其噪音特点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标准。
另外,夜间施工噪音标准的执行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夜间施工噪音标准进行施工作业,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对于违反夜间施工噪音标准的行为,相关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处罚,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同时,居民也可以通过举报渠道对夜间施工噪音进行监督,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处理。
最后,夜间施工噪音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到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困难。
在制定夜间施工噪音标准时,应当充分征求施工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要给予施工单位一定的配套支持和帮助,以便施工单位能够更好地遵守夜间施工噪音标准。
总之,夜间施工噪音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居民的正常休息和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和监督。
在制定夜间施工噪音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居民生活习惯和环境特点,对不同类型的施工作业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噪音限制标准,建立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困难。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夜间施工噪音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作业场所噪声测定规范
篇一: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69-1996
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69-1996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作业场所噪声测量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不含脉冲噪声的作业场所噪声测量。
2引用标准
gb3241声和振动分析用的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
gb3785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3名词术语
3.1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小于3db的噪声。
3.2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和间歇噪声的总称。
3.2.1起伏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大于3db的噪声。
3.2.2间歇噪声:在观察时间内,声级多次突然下降到背景噪声级的噪声,声级在不同于环境声级的常值的时间为
1s或1s以上。
3.3倍频程:两个基频比为2的声音或其他信号间的频程。
3.4频谱:把时间函数的分量按幅值或相位表示为频率的分布图形。
3.5中心频率:倍频程中最高与最低频率的几何平均频率。
即
3.6等效声级:在规定的时间内,某一连续稳态声a[计权]的声压,具有与随时间变化的噪声相同的均方a声压,则这一连续稳态声的声级就是此时间变化噪声的等效声级。
4测量的参数和仪器4.1测量的参数4.1.1a计权声级。
4.1.2等效声级。
4.1.3频谱。
4.2测量仪器
4.2.1声级计:用i型、Ⅱ型声级计或积分精密声级计。
4.2.2倍频程滤波器:含中心频带为31.5~8000hz九个倍频带滤波器。
4.2.3其他仪器设备:声级统计分析仪、噪声剂量计或专用声学测量磁带记录仪。
4.3仪器校准:声级计、滤波器、声校准器以及相应的测量仪器设备,每年必经计量单位校准。
5测量方法
5.1测点选择:测点应在工人工作地点。
5.1.1稳态噪声:若作业场所内,声场分布均匀,工作地点很多,一般选3~5点。
5.1.2非稳态噪声:若作业场所为起伏噪声,根据声级起伏幅度或变化规律相近的原则划分声级区,每个区域内,选择1个测点。
5.2传声器位置:对作业场所噪声进行卫生学评价时,传声器应置于离地1.5m高度;测量工人接触的噪声强度时,传声器应置于入耳高度,距耳部10cm左右,并将传声器按水平方向放置。
5.3测量条件
5.3.1测量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
5.3.2作业场所风速超过3m/s时,传声器应戴风罩。
5.3.3作业场所相对湿度超过90%时,应使用特殊防潮传声器。
5.3.4测量时应远离强磁场或电扬。
附录a测点选择和测量步骤(补充件)a1稳态噪声测点选择
a1.1作业场所声场分布均匀,工作点覆盖面积小于50㎡,测点应选在工作点对角线上的两个端点和一个中心点(图1中a、d、e或b、c、e);对工作点覆盖面积在50~100㎡,除上述三点外,另加一个边点(图l中a、d、e、c 或b、c、e、a);对覆盖面积大于]00㎡,选择在工作点两条对角线上的四个端点和一个中心点(图1中a、b、c、d、e)。
图l测点位置示意图
a1.2作业场所部分区域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场均匀,按a1.1原则选点。
a1.3作业场所整个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分为若干声级区,声场均匀的声级区,按照a1.1设点,声场不均匀的声级区另选一个测点。
a2测量步骤a2.1声级计
a2.1.1测量开始前,应先检查声级计工作电压。
a2.1.2声级计接上延伸杆,固定在三角架上,置于测点,调整传声器高度和角度,应满足5.2的要求。
若现场不适于放三角架,可手持声级计,但应保持测试者与传声器的间距大于0.5m。
a2.1.3声级计应置于a计权挡,应选“慢”挡,调好量程,使指针在表盘的中间位置。
a2.1.4估测总噪声级和频率主要成分时,应增测c计权。
a2.2频谱分析
a2.2.1对噪声强度超标时,应对噪声源作频谱分析。
a2.2.2应测量中心频率为31.5、63、125、250、500、1000、2000、4000和8000hz的九个倍频带的声压级。
a2.2.3测量方法
a2.2.3.1用声级计倍频程滤波器直接测量。
先测线性挡有效值,然后再依次测量中心频率为31.5至8000hz的倍频带声压级,将结果记在测量表格上。
a2.2.3.2使用录音机测量,可录制5~10min噪声,然后接到频谱分析仪上进行倍频程分析,再用电平记录仪进行记录。
a2.3等效声级
a2.3.1等效连续声级用于非稳态噪声的测量。
a2.3.2测量等效声级采用积分声级计、声级统计分析仪和噪声剂量计,一般选用5~10min作等效声级测量。
a2.3.3使用声级计进行测量时,可用一个工作日中,不同声级的持续时间,计算等效声级。
a3数据读取方法
a3.1对稳态噪声,观察声级计表头10s,读取表头指针摆动范围(或数字显示)的中间值。
a3.2若稳态噪声随时间星阶梯式变化,出现数个清晰可辨的声级值,则按a3.1的方法读取每一个阶梯的声级值,同时记录每一声级的持续时间。
a3.3对有规律的起伏嗓声,观察声级计表头10s,读取指针摆动(或数字显示)的最大值,减去3db的声级值。
a3.4对无规律变化的起伏噪声,应将测量时间分为若干间隔,每一间隔的声级值按a3.3的方法读取,同时记录每一间隔的所需时间。
a3.5对于间歇噪声,应观察噪声作用期间的声级值,同时记录每一个作用所需时间,若间歇噪声是稳定的,按a3.1要求测量;若间歇噪声为有规律的起伏,按a3.3要求测量。
附录b噪声级的平均求法
(补充件)
b1噪声级的平均是根据能量平均的原则进行,其数学表达式为:
l代表n个声级的相加。
b2声级相加用查表法,两个声级相加,先求出两个声级
的db数之差(表b1表查出相应的增值△l,然后加在分贝值高的声级为:
表b1分贝和的增值表
),由
上,得到声级之和,其公式
b3n个声级相加,可按两个声级求和的方法,由低声级到高声级逐步相加,最后得到总的声级。
再按式(b1)减去10
,得到平均声级l。
b4例:某车间噪声分布不均,分为4个声级区,其噪声级分别为96、93、90、88db(a),求该车间的平均噪声级。
第一步,先计算该车闻4个db故之和;
a.首先查表90与88db之差为2的增值为2.1,其和应为92.1db。
b.再查93与92.1db之差为0.9的近似增值为2.5,其和为95.5db。
c.依次求出96与95.5db之差为0.5的近似增值为3,其和为99db。
第二步.由所得总声级99db减去10
,得到该车间的平均声级为
篇二:工作场所噪声测量作业指导书
工作场所噪声测量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过程中工作场所噪声测量工作,确保测量工作质量,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作场所噪声测量。
3.职责
现场监测人员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设点和测试。
4.术语
4.1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s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小于3db的噪声。
4.2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和间歇噪声的总称。
4.2.1起伏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s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大于3db的噪声。
4.2.2间歇噪声:在观察时间内,声级多次突然下降到背景噪声级的噪声,声级在不同于环境声级的常值的时间为1s或1s以上。
4.3倍频程:两个基频比为2的声音或其他信号间的频程。
4.4频谱:把时间函数的分量按幅值或相位表示为频率的分布图形。
4.5中心频率:倍频程中最高与最低频率的几何平均频率。
即f中心=(f上限·f下限)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