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
人口、资源、环境
人
利 用 人 人 森林
利 用
众
利 用
森
林
木
1. 2.
?
2 ? 3
参考答案 1.我国人口逐渐增多 分) 我国人口逐渐增多;(1分 我国人口逐渐增多 森林逐渐减少。 分 森林逐渐减少。(1分) 2.我国应控制人口增长 2.我国应控制人口增长; 我国应控制人口增长; 实施计划生育的国策。( 。(1分 实施计划生育的国策。( 分)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1分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分)
(2)、造成这一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D ) A、人们的环保意识差 B 、现代化进程快、资源短缺 C、人口众多 D、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牧业 (3) “碧水、蓝天、绿地”等环保措施的实施表( ) C A、科教兴国是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 B、发展经济,必须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路子 C、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必须协调统一 D、发展现代化工农业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4、“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恩 格斯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B ) A、我们不应该改造自然 B、人类与自然界要和谐共处 C、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界没有影响 D、人类是自然界的天敌
1.从上面的材料中你发现了什么? 从上面的材料中你发现了什么? 从上面的材料中你发现了什么
种类
人均占有量 在世界平均 水平的比率 32% 24% 47% 32—64% 49% 29% 13%
耕地 淡水 煤炭 石油 铁矿 铜矿 森林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发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
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为“低碳排放”做些什么?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为“低碳排放”做些什么?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为 低碳” (“低碳”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节的改变 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针对我国资源环境现状谈一谈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针对我国资源环境现状谈一谈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一、我国资源环境的现状分析(一)主要矿产资源可供利用储量有限。
我国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3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位石油消费国;2008年成为煤炭净进口国;石油净进口量由1990年的755万吨上升到2009年的2.18亿吨;石油进口依存度,即石油净进口量占国内石油消费量的比例,2007年首次达到50%之后继续攀升,2009年已升至56% 。
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一次能源生产量居世界第三位。
2002年,我国一次能源产量为13.87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产量13.8亿吨,居世界第一位;原油1.67亿吨,居世界第五位;天然气产量居世界第十六位;发电装机容量3.57亿千瓦,发电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水电居世界第四位。
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的分析预测,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的需求在25~33亿吨标准煤之间,将是2000年的两倍;2050年,我国为实现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人均GDP将达到1万美元,届时我国能源需求量约为50亿吨标准煤。
未来,我国能源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根据预测,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55%%,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为25~40%左右。
2020年后,我国国内能源供应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据我国45种主要矿产可供利用储量对消费需求的保证程度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2010年可以保证消费需求的矿产21种,其它24种矿产难以保证需求; 2020年可以保证需求的矿产仅为9种,其他36种矿产难以保证需求。
特别是铁、锰、铬铁矿、铜、铝铁矿、钾盐等关系国家经济和安全的大宗矿产将长期短缺。
(二)水资源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均。
我国人均占有的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值的31%%左右,亩均水资源量为世界平均值的61%%。
未来我国水资源需求将持续增长,供应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因此我国水资源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遵照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方针,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分阶段逐步解决供需矛盾。
试析如何实现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试析如何实现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实现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政策制定、科技创新以及促进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试析如何实现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一、政策制定方面政策制定是实现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我国应加强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优化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同时,我国还应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例如,限制新的资源开发项目,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
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平衡。
二、科技创新方面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应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改善。
例如,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开发高效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科技创新可以为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三、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方面资源的节约利用是实现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应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和监督,推动资源的节约利用。
通过改善资源利用方式,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
例如,加强对耕地的保护,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推动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强对能源的管理,促进能源的节约使用。
资源的节约利用可以减少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推动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总结起来,实现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需要政策制定、科技创新和资源节约利用等多方面的努力。
政府应加强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提高人口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的效果;科研机构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全社会应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和监督,推动资源的节约利用。
第16课 人口、资源与环境
第16课人口、资源与环境一、说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人口问题的现状①人口数量大——我国人口的一个基本特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有l3.7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仍较多。
②人口素质不高——我国人口的另一特点。
从整体上看,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还比较低,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人口负担。
③正面临着人口日益老龄化的问题。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人口数量大、文化素质低,对自然、社会和经济都会带来沉重的压力。
①人口数量大,使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减少,消耗加速,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量人口给社会带来就业难、出行难、买房难、看病贵、读书难等一系列严峻的社会问题。
②文化素质偏低,一方面使我国人才缺乏,人力资源不足;另一方面,增加了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难度,从而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③人口日益老龄化,增加了养老、福利、医疗、社会保障事业的压力。
2.我国资源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资源问题的现状①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很少,这是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
②资源利用率低,破坏与浪费严重。
③资源分布不平衡。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资源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制约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环境问题的现状①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②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是中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二、掌握我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措施1.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实行计划生育。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因①人们只有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经济,同时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并对贫困的计划生育户采取优先扶持的政策,才能逐渐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
浅述中国人口增长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浅述中国人口增长对资源与环境的影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过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源环境和经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又为资源环境的保护提供了经济保障,他们之间必须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这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多人口的国家,因此,在人口、资源、环境的发展中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
目前,这种状态不仅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还产生了新的不协调因素,进一步加剧了人口、资源、环境及社会发展问题的矛盾。
1人口、资源与环境整体发展不协调当前,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其消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如人口与经济之间的不协调发展关系,主要表现在人口总规模急剧膨胀和劳动力适龄人口数量庞大对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随着经济产值增加,加大了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使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不断受到削弱和破坏,已出现了某些重要资源的短缺。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日益严重的污染和自然生态持续恶化。
从另一方面来看,被污染、破坏的生态环境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
2人口、资源与环境各个子系统的内部发展不协调从我国目前人口、资源和环境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人口、资源和环境各子系统内部发展不协调的现象非常普遍。
人口方面,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有效地抑制了人口自然增长,延缓了高峰期到来的时间,但同时,我国目前人口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其中最为突出的几个问题分别是(1)人口将逐步进入负增长。
(2)新生人口的性别比例失调。
(3)老龄化问题严重。
我国的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动也直接影响着环境,尤其是人口数量长期持续增长,引起不同程度环境恶化,已经开始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摘要:面对我国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新特点,针对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的关系,结合自然辩证法,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积极运用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去,以协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处,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知道,人口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成为目前中国发展的沉重包袱。
虽然计划生育体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但我们看到人口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于解决的。
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人口整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
五十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
五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
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
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
面对全球性的资源危机,我国的能源状况尤为严峻。
虽然我国国土辽阔、矿产丰富,但由于近些年来人们资源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对矿产的保护与高效率利用,政府措施不得力等诸多因素,我国的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多种矿产开采殆尽、利用率偏低,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缺乏可持续性。
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讨了我国的人口、资源及环境发展的现状,并且论述了三者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协调问题。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一、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状1我国人口发展的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为12.95亿,其中大陆人口为12.66亿。
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大陆人口10年间共增加1321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2001年我国年人口出生率为13.38‰,死亡率为6.43‰,自然增长率为6.95‰,总和生育率水平为1,8%。
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2000年,我国15岁及以上文盲和半文盲人口为850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2%,比1990年的15.88%下降了9.16个百分点,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由1990年的1422人上升到3611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由8039人上升到11146入。
同时,我国入口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000年,我国15-64岁人口比例为70.15%,比1990年的66.74%上升了3.41个百分点,0-14岁人口比例为22.89%,比1990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为6.96%,比1990年上升了1.39个百分点。
可见,我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同时,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流动人口四个高峰相继到来,且相互叠加,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以及男女性别比例等问题交织,实现入的全面发展、统筹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
2我国资源发展的现状进入21世纪,我国将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资源问题已成为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
我国选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什么意义?
1、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 发展的长远大计
2、只有坚定不移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 能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才能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生存发展创造良 好的条件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是要做好人口、资源、
环境工作。具体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口、资源、环保意识。
【解析】选C。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人口问题相关知识的理 解。漫画中“小康”是目标,小康的“后腿”是“超生”。 漫画反映了我国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现状,可见①③④是对漫画的正 确理解;②表述与事实相悖。
5.(2010·莆田中考)中国国家馆形如“东方之冠”,做到 了照明用电全部自给,雨水循环利用;英国馆的“种子圣殿” 展示了英国在全球自然资源保护上所处的领先地位;墨西哥 馆的“风筝广场”代表着墨西哥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城市绿 地的偏爱……上海世博会上这些场馆的设计启示我们( ) ①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②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③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 ④科技创新是解决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的唯一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展中国家、形势严峻…..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农村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低,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
人 1、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口 问 题
2、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3、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
的 负 面
4、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树立循环利用和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
意识
从
塑料
身
垃圾的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现状及原因分析姓名:徐文强班级:农学二班学号:0801014210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也是人类发展的源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今后我国在社会发展中必须遵循生态环境发展的规律, 制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我国生态环境现状(一)土地沙漠化。
中国的沙漠及沙漠化土地面积约为160.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6.7%,其中,干旱区沙漠化土面积87.6万km[2],半干旱区沙漠化土地面积约49.2万km[2]。
有关专家研究表明,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年均扩大1560km[2],年均增长率为1.01%,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年均扩大面积2100km[2],年均增长率为1.47%,而目前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正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而且还有加速扩大的趋势。
[1](二)水土流失。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中国工程院调查显示,中国是全世界水土流土最严重的国家,截止2004年,已有4200万公顷的耕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约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43%;每年约有五十亿吨泥沙流入江河湖海,其中62%左右来自耕地表层。
[2](三)大气污染。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北方重于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势头甚于大城市;产煤区重于非产煤区;冬季重于夏季;早晚重于中午。
目前我国能源消耗以煤为主,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三。
煤是一种肮脏能源,燃烧产生大量的粉尘、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是我国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被称为“空中死神”的酸雨不断蔓延,不仅影响大陆,而且也影响港澳和邻近国家。
(四)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中国许多主要林区, 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
植物种有15%-20% 处于濒危状态,有4000-5000 种高等植物处于濒危边缘。
中国国土人口情况汇报
中国国土人口情况汇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广阔的国土和众多的人口。
中国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中国人口总数约为14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总人口的近20%。
中国的国土分布广泛,包括了广袤的平原、高耸的山脉、广阔的草原和丰富的水域。
中国的地理环境多样,气候类型丰富,从寒冷的东北地区到温暖的南方地区,各种气候型态都有所体现。
中国的人口分布也非常广泛,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差异明显。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而西部地区人口相对稀疏。
这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东部沿海地区拥有发达的经济和交通条件,吸引了大量人口聚集。
而西部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人口相对较少。
中国的人口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的人口结构逐渐呈现出老龄化的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面临着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不断推进人口政策,努力促进人口结构的优化和协调发展。
中国的国土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等问题成为了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国土广阔,人口众多,地理环境多样,人口结构不断变化。
中国面临着发展和保护的双重压力,需要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同时,中国也需要加强环境保护,保护好自己的国土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试析如何实现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试析如何实现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如何实现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人口管理。
人口众多是我国的一大特点,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人口政策来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
例如,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同时加强人口普查工作,掌握全国人口的分布和变化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
此外,我们还需要重视人口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注重解决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其次,要加强资源的科学利用。
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资源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使用。
例如,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资源的节约和再生利用。
再次,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和治理环境。
例如,加强污染源监测和排污许可制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顿和整治力度。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加强土地的保护和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我们要加强政策的协调与整合。
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需要跨部门的协同合作和政策的整合。
政府应该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人民对协调发展的认识和意识。
综上所述,实现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人口管理,科学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并加强政策的协调与整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良性互动,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人口过剩、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代世界三大社会问题,也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三大障碍。
一.我国人口的现状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十分突出。
2004年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能源等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量分别不及世界人均水平三分之一,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总量日趋逼近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的最大限度,而且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浪费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人口膨胀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二、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人口过剩、资源危机和环一境污染是当代世界的三大社会问题。
人口剧增,资源紧缺,环境恶化,也是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三大障碍。
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主要是指中国的发展尚未走出“人口增长;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困境,中国人口的未来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
具体来说有这么几点:第一,人口继续增长,人口素质低下,就业负担沉重,年龄结构迅速老化。
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工业化时起,就处于有史以来基数最大、增长最快的人口倍增的局面。
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人口数量还将持续增长,新的人口生育高峰已经来临,降低人口出生率的难度较大中国人口的迅速增长使中国的就业压力也十分沉重,且长期存在。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增长势头仍然较快,每年净增人口仍在1300万左右,每年需要安排的城市劳动力1900多万,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向有限,新增农业劳动力又超过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这无疑使就业压力更加加大。
数亿潜在的农村失业大军已成为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严重制约因素。
中国不仅已为过去人口剧增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将为今天的人口控制付出可观的代价,中国在低收入阶段就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人口急剧增长给予自然地理环境极大的压力, 使人类生存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目前,世界 人口的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3人。人口增长 速度依然较快。2008年10月资料显示:全球人 口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5亿。 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消耗量剧增,以及 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的事实,正日益危及人类赖 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四国每万人中的大学生人数比较
思考:我国当前情况下的人口文化素质会给
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带来哪些负面 影响?
负面影响:
环境(保)意识和节约资源意识薄弱,不仅开发利 用资源、环境的程度很低,还会破坏它们; 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受传统生育观念的限制,不利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影响到对有关政策的落实。
思考: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给资源、环
境、家庭和社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1、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2、加重了国民经济的负担,阻碍了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 3、社会问题:给社会带来就业、教育、住 房、变通、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等方面都 带来较大的压力。
六国单位面积人口数
国 家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巴西 澳大利亚
9、家庭模式多元化。除保留少量三代人家庭之外, 以两代人家庭为主体,但单身家庭、单亲家庭、丁 克家庭、不婚而居和不婚而育家庭均会增加。 10、妇女生育率下降。1995年,每个妇女生育3.17 个,到2025年降为2.36个,2050年将会不足两个。
全球和中国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和损耗 生物多样性锐减 土地荒漠化 酸雨污染 当代中国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生态恶化
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
• • • • • • • • • 河南省 9256万,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 山东省 9079万 广东,8642万人 黑龙江省总人口为38312224人 四川,8329万人 江苏,7438万人 河北,6744万人 湖南,6440万人 湖北,6028万人 安徽,5986万人。
人口与资源的平衡与协调
人口与资源的平衡与协调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存环境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如何实现人口与资源的平衡与协调,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人口问题的分析人口是国家发展的基本要素。
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表明了国家的繁荣程度和经济实力。
但是,如果人口数量过多,很可能会使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而人口过多也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
由于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限制,大量人口的压力远远超出这些要素的承受能力,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问题的分析资源是国家的正向发展动力,但也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
一个经济落后和贫穷的国家,往往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因此必须寻找到资源的策略解决方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资源利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很多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而且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实现人口与资源的平衡与协调需要的措施实现人口与资源的平衡与协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避免浪费。
同时,在国家层面上,也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措施进行推动:1. 加强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国家应该对资源的利用进行统一管理,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
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应该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推进生育政策和家庭规划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可以通过生育政策和家庭规划等手段进行引导,降低人口增长率,减轻资源压力。
3. 关注农村发展农村是我国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加强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可以缓解城乡资源差距的问题,促进乡村振兴。
4. 大力发展经济技术经济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创新技术来减少资源的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从而实现人口与资源的平衡与协调。
四、总结人口与资源的平衡与协调,是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之一。
我国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生态破坏
(2)把防治荒漠化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 大力开展治沙工作。 (3)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和退耕还 牧等工程,恢复自然环境的本来面目。
(1)对于污染严重的地区,展开重点治理。
环境污染
(2)工业三废要严格控制排放量,做到先净化,后排放。 (3)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统一处理。
a.健全法制,完善制度,把资源保护和科学利用纳入法制轨道。
表现(3)
b.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转变资源“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观念,树立人均观念,培养节约意识。 表现(4) 跨区域调配资源(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我国面临水资源危机
我国很多地方正在面临水资源匮乏的危机
从网上查到的信息
1.资源问题的表现 --我国资源主要存在的问题
(1)资源总量大,人均量小。(资源基本国情) (2)资源有效利用率低 (3)资源人为浪费、破坏严重。 (4)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2.资源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3)又带来了安全生产、环境破坏等问题。
★温馨提示
1、反映了我国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2、人们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比较差,忽视资源的合 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甚至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 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1)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和 节约资源协调发展; (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 (3 )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污染环境和浪费 资源的违法行为; (4)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中国县级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
中国县级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系统理论和评估方法研究∗(摘 要)我国县级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
就我国大多数县级地区来说,过多的人口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因素,但要实现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下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则是如何在国民经济“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指导下进行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下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和评估问题。
因此,本论文的目的就在于对传统的以产值──收入为中心的发展评价方法进行变革,并创建一套系统的中国县级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下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和管理方法。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释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
在国际文件中最早曾出现于1980年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The world conservationstrategy)。
在大纲中,“可持续发展”被理解为:“为使发展得以继续,必须考虑社会和生态因素以及经济因素,考虑生物及非生物资源基础。
”目前,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联合国世界发展与环境委员会主席布伦特兰(Brundtland) 女士在1987年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和发展。
” 这一定义为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组织出版的《关心地球》(Caring for the Earth)所采用,成为1992年里约高峰会议的主题;同时,这一定义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1]。
但由于在该报告中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性解说有多处,且各定义之间并不一致。
这种现象既说明了一个概念的不成熟性,也说明了其内涵的丰富与复杂。
但不管怎样,“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范畴和命题已被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跨学科领域所共同接受,许多来自不同学科或不同领域的学者(生态学、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地理学、工程技术等)分别从本学科的观念出发,提出了数以千计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性解释。
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2005年某市城镇失业情况
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上 合计
失业人数 48100 13900 950 50 63000
•
•人口国情之3:人口老龄化
•
•
•根据上述材料思考:
•1、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有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说明了 什么问题? •青少年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老龄人口所占比重
1/3 3/5 1/4 1/5 1/3
•
•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人口基数大,人均生态资源占有率低
① 我国人均耕地0.093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 半。
② 人均森林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人均森林 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
③ 人均占有草地面积约为世界人均值的1/2。 ④ 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世界排名第
121位,被列为世界上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
新增人口的消耗
• 我国平均每年净增一千多万 人口,致使每年增加国民收 入的1/4以上要被新增加的 人口消费掉
•
•人口国情之2:人口素质低
•
•(人)
•根据上述材料 ,分析我国人口 文化素质的特点
•四国每万人中的大学生人数比较
•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高文化素 质人口的比例较 低,文盲率却很 高。由此说明我 国人口的文化素 质较低。
•
•
•
•
•1、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如何? •增长较慢
•2、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间,我国人口总量是怎样变化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增长较快。
•经济文化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再加上政策的鼓励, 使人口增长较快。
我国的人口情况汇报
我国的人口情况汇报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数量众多,人口结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了13亿,占据世界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
这一庞大的人口数量给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我国的人口结构呈现出老龄化趋势。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的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而生育率却呈现下降的趋势。
这就导致了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给养老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其次,我国的人口分布不均衡。
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而西部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这种不均衡的人口分布导致了资源配置、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不平衡,也给区域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再次,我国的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科技进步的推动,我国的人口素质不断提升。
高素质的人才储备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社会进步带来了新的动力。
最后,我国的人口政策不断调整。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我国政府不断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推行全面两孩政策,鼓励生育政策等措施,以促进人口结构的优化和人口素质的提升。
综上所述,我国的人口情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老龄化趋势、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素质提高和人口政策调整等是当前我国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我们需要不断加强人口管理,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撑。
试析如何实现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试析如何实现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广北农场宋海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这一要求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发展模式。
然而,影响我国当前的发展主要制约因素则表现为人口过剩、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三个方面。
而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及人口与资源环境存在的直接矛盾,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因此,必须实施中国人口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缓和过剩人口与资源短缺的矛盾。
一、我国人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人口数量2006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8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617万人,出生率为12.40‰;死亡人口849万人,死亡率为6.51‰;自然增长率为5.89‰。
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
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7亿和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
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
(二)人口素质我国人口众多,且人力投资微薄,致使中国人口素质低下。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1/5,但文盲半文盲却占世界人口1/4,平均文化程度不足5年。
虽然政府加大教育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如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6%,约100万例;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004年,城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43年,乡村为7年;城镇文盲率为4.91%,乡村为10.7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讨了我国的人口、资源及环境发展的现状,并且论述了三者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协调问题。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一、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状 1 我国人口发展的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为12.95亿,其中大陆人口为12.66亿。
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大陆人口10年间共增加1321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2001年我国年人口出生率为13.38‰,死亡率为6.43‰,自然增长率为6.95‰,总和生育率水平为1,8%。
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2000年,我国15岁及以上文盲和半文盲人口为850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2%,比1990年的15.88%下降了9.16个百分点,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由1990年的1422人上升到3611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由8039人上升到11146入。
同时,我国入口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000年,我国15-64岁人口比例为70.15%,比1990年的66.74%上升了3.41个百分点,0-14岁人口比例为22.89%,比1990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为6.96%,比1990年上升了1.39个百分点。
可见,我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同时,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流动人口四个高峰相继到来,且相互叠加,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以及男女性别比例等问题交织,实现入的全面发展、统筹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
2 我国资源发展的现状进入21世纪,我国将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资源问题已成为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我国资源消耗的高峰期已经到来。
根据中共十六大战略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将在高速运行20多年的基础上,继续高速运行10多年,年均增长速将达到7.2%。
高速发展战略离不开大宗资源的支撑,中国资源需求将急速增长。
目前,我国90%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是来源于矿产资源,30%以上的农业用水和饮用水也都是来自属于矿产资源范畴的地下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矿产资源的消耗已呈激增态势,而我国目前在资源的使用上高消耗、高浪费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紧张形势。
(2)我国资源的自身供给严重不足。
我国在资源总量上可称丰裕国,但在人均资源分配量上却是贫乏国,铁,锡、石油、天然气、钾、硫等大宗性矿产资源更为不足。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完全依靠国内资源的局面将难以为继。
据测算,按照现有探明储量和消耗速度,我国目前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中,到2010年可以满足需要的只有21种,到2020年只有6种。
其中,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当属石油和铁矿石。
一般认为,当一国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达到20%-30%时,就面临较高的风险。
据此判断,我国将在未来5-10年遭遇“资源安全”问题。
10-20年,这一问题会变得严重起来。
以2000年我国石油实际供应量为基数测算,如果供应量减少1%,使gdp的增长率下降5.83个百分点;如果减少5%,则gdp将负增长。
2020年前后,若没有充分准备,“资源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瓶颈。
3 我国环境发展的现状30多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目前,虽然我国局部地区的污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和治理,但总体上看,污染程度依然居高不下,而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以10%的速率增长。
不少城市由于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而受到“垃圾包围城市”的困扰。
与此同时,由于农业生产造成的水源污染及土壤污染、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和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等等,使得我国农村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广泛分布,局部地区存在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
随着城市化和工矿业的发展,地表扰动、植被破坏等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
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到356万平方公里,目前水土流失已经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