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理管理制度
急诊科科室管理规章制度

急诊科科室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急诊科室管理,提高急诊服务水平和效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急诊科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承担接诊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医疗救治、预防传染病扩散等职责,必须加强管理,确保医疗质量。
第三条急诊科室主要任务包括:接诊评估、初步医疗救治、病情观察、输液治疗、监测检查、抢救处置等,要求医务人员做到快速、准确、有序。
第四条急诊科室负责人应具备丰富的急救经验和高超的临床技能,熟悉急危重症处理流程,能够有效指挥协调急诊工作。
第五条急诊科室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服从管理,积极协作,提高责任心和工作效率。
第二章急诊科室管理第六条急诊科室设立急诊医师、急诊护士、护工、检验人员、辅助医学人员等工作人员,应按需配置,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第七条急诊科室应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急救技能和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第八条急诊科室应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患者病历、医嘱、检验结果等,确保医疗过程的规范和安全。
第九条急诊科室应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做到设备齐全、功能完好,确保急救工作的顺畅进行。
第十条急诊科室应建立医疗废物处理制度,熟练掌握医疗废物分类、存放、消毒、处理等流程,确保环境无污染。
第三章服务流程第十一条急诊科室应设立接待窗口,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就诊。
第十二条患者就诊时,急诊医师应及时进行初步评估,明确症状、体征,做出快速诊断和治疗方案。
第十三条急诊医生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处理急诊患者,不得擅自开具处方或诊断,要遵循医疗纪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第十四条急诊科室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安排就诊顺序,优先处理急危重症患者,做好抢救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第十五条急诊科室应做好医患沟通,耐心倾听患者诉求,准确解答患者疑问,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增强患者信任感。
第四章医疗质量和安全第十六条急诊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伦理,尊重患者隐私,保守医疗秘密,确保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为了确保急诊科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通过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护理技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由科主任负责,护士长具体组织实施。
2.护士长负责制定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并监督执行。
3.护士负责遵守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护理工作安全、规范。
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用药、输血、治疗等差错事故发生。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5.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6.对危重、昏迷、瘫痪老人、老年及小儿患者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走失、坠床,定时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7.严格执行医院药品管理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1)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
保持固定基数,每班交接并登记。
(2)病房的贵重药物由专人保管,加锁,做到帐物相符。
(3)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误服。
8.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
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
抢救器械做好应急准备,一般不准外借。
9.抢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时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遗失。
10.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保持备用状态。
11.对科室水、电、气加强管理,保证不漏水、漏电、漏气。
如有损坏及时维修。
四、监督与考核1.科主任定期对护理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护士长每月对护理人员安全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3.对违反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五、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2.本制度由急诊科护士长负责解释。
急诊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急诊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急诊科是医院文明服务的重要窗口,工作纷繁复杂,护士每天要和不同年龄、性别及患不同疾病的患者接触,要求护士不仅有高度的责任心,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应有定的法律意识,热爱本职工作,严谨求实,一丝不苟,形成有序的工作作风。
把好护理质量安全,是医护工作的集中表现,是对护理工作效果的评价,是衡量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和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影响护理安全主要有四大因素:人、技术、设备、药品。
在四大因素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因素。
因创造一切的是人,影响一切的也是人,人的思想素质、责任感、事业心、质量观、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等均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安全的成败得失。
工作中应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严格要求自己,避免失误.由于医疗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在工作过程中医疗纠纷可能随时存在和发生。
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实行“举证倒置"后,加重了医护的责任,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具有法律意识及预防意识:工作中必须学会主动规避医疗纠纷,减少和控制因医疗纠纷引发的不良后果,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工作中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患于未然。
一要有法律意识,学法、懂法、遵法.让一切护理行为符合法律规范.二要有预防意识,应以预防为主,争取主动,不要等纠纷形成后再来解决.日常工作中要善于堵漏洞,要全程防范,抓好每一环节,才能形成终末效果。
2、审慎负责:护理操作进程和各项护理指导都是长期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每一环节必须遵循科学原则,稍有疏忽都可铸成大错,甚至危害患者的性命。
因此,需要医护人员不断充实和新知识,才能增加自己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能力,严格把关,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才能做到稳、快、细。
查问做到不凭印象、不凭感觉、审慎无误,这是护理安全管理的关键所在。
3、团结协作,唤起有意注意:安全问题是医院工作的中心,医疗差错、事故不仅造成病人及家属的重大损失,而且招致社会信誉下降,病人群体的安全感丧失。
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急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规范急诊护理工作,提高急诊护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急诊科护理部负责制定、修订、解释本制度,并监督执行。
2.急诊科护士长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并对护理安全负总责。
3.急诊科各班次护士按照本制度要求,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确保患者安全。
三、护理安全管理要求1.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急诊急救技术。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医嘱准确无误。
发现疑问,立即向有关人员反馈。
3.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交叉感染。
5.加强急诊药品、器械、设备的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
6.加强急诊环境安全管理,保持地面清洁、干燥,防止滑倒事故。
7.严格执行消防管理制度,确保消防安全。
8.加强心理护理,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防止自杀、自伤等事件发生。
9.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10.加强护理记录管理,确保记录真实、完整、准确。
四、具体措施1.急诊护士应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及早发现潜在的不安全隐患,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
2.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每日核对医嘱,发现疑问立即向有关人员反馈。
未经核对的医嘱不得执行,一旦医嘱执行有误,不得隐瞒,立即通知医师并采取补救措施。
3.加强对昏迷及意识不清患者的管理,24小时内必须有专人陪护,躁动不安者应使用床档或四肢约束带约束,以防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4.对有精神症状的患者应放在安全房间,房间内不得有锐器等危险物品,以防自杀或伤及他人。
5.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通知家属、值班医生、护士长并做好记录,加强心理护理、严格床头交接及巡视制度,实施24小时监护。
6.严格执行护理分级管理的相关制度,按时巡视病房。
7.严格遵守毒麻药管理制度,杜绝不安全隐患。
8.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及消防知识的宣传,责任落实到人,随时查除不安全隐患,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消防应急事件的处理。
急诊科护理各项规章制度

急诊科护理各项规章制度一、急诊科护理部门是医院的重要部门,负责对急危重患者进行护理和治疗,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规范急诊科护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特制定如下规章制度:二、急诊科护理人员要求:1. 急诊科护士必须持有执业护士资格证书,并参加过急救培训,具备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技能。
2. 急诊科护理人员要遵守院内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护理工作。
3. 急诊科护理人员要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素养,严格遵守医疗秘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4. 急诊科护理人员要定期参加护理培训和技能提升,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急诊科护理工作流程:1. 接诊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接诊来院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就诊需求,安排患者就诊和护理工作。
2. 评估患者病情: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及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史,协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3. 护理操作:根据医嘱,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抢救、观察、监测、治疗等护理操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4. 宣教指导: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的饮食、活动和康复护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5. 记录报告:护理人员要及时记录患者护理情况,制作护理记录单和报告表,做好患者的资料整理和报告上交。
四、急诊科护理安全措施:1. 保障患者安全: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患者的突发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
2. 确保医疗质量:护理人员要按照医嘱和护理计划进行护理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和疏忽,确保医疗质量。
3. 防控感染: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感染防控制度,做好手卫生和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保障患者的安全。
4. 应急处理:护理人员要具备处理急危重症的技能,能够迅速应对突发情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五、急诊科护理工作评估:1. 以患者为中心:评估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以患者满意度和康复率为评价标准,不断改进和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2. 评估护理人员:通过定期考核和绩效评价,评估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和专业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人员素质。
医院急诊科护士的使用与管理制度

医院急诊科护士的使用与管理制度一、急诊科护士的职责和权限1.诊断职责:急诊科护士负责对来院就诊的急性病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诊断,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救治职责:急诊科护士在医生指导下负责接诊、抢救和治疗急性病患者,并提供必要的生命体征监测和药物注射等医疗服务。
3.护理职责:急诊科护士负责对急性病患者进行护理,包括病情观察、伤口处理、换药、情绪安抚等。
4.急诊指导:急诊科护士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家属的急救方法和后续的治疗方案。
二、急诊科护士的规范操作1.急诊科护士必须具备专业技能和执业资格证书,通过急诊科护理考核才可进入急诊科工作。
2.急诊科护士必须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诊疗和护理操作,严禁违规操作和超越权限的行为。
3.急诊科护士必须熟悉和掌握急诊科的各项仪器设备和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并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安全。
4.急诊科护士必须及时记录患者的医疗信息和护理过程,并负责相关文书的整理和存档工作。
三、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时间与排班安排1.急诊科护士按照医院的工作制度安排工作时间,包括日常值班、夜班和节假日值班等。
2.医院应合理安排急诊科护士的排班,确保急诊科的护理人员覆盖面和工作负荷的均衡。
3.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时间和排班应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整,避免超时工作导致疲劳和失误。
四、急诊科护士的培训与考核1.医院应定期组织急诊科护士进行安全培训和专业知识学习,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2.急诊科护士的培训内容应包括急诊科常见病的急救处理、急重症病例护理以及心肺复苏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医院应定期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岗前和岗中的考核和评估,以确保护士的工作质量和安全性。
五、急诊科护士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1.医院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设施,保障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安全和舒适度。
2.医院应倡导和营造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加强急诊科护士与医生、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3.医院应建立相应的急诊科护士激励机制,鼓励护士的学习进修和业绩表现,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
急诊科护理管理规章制度

急诊科护理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急诊科护理管理概论第一条为加强急诊科护理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门面,是医院对外服务的窗口。
急诊科护理是医院急救的第一线护理工作,责任重大,要求严格。
第三条急诊科护理管理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医务人员及急诊科护理人员。
第二章急诊科护理工作职责第四条急诊科护理工作的主要职责包括:1. 接诊工作:迅速、准确地接待患者,安排检查治疗。
2. 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各项护理服务,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3. 交班工作: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交班,确保医护人员间的沟通。
4. 病历记录:对患者的病历进行详细记录,准确保存。
5. 环境卫生:保持急诊科护理环境的清洁整洁,确保患者安全。
6. 宣教工作: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第三章急诊科护理管理要求第五条急诊科护理管理要求如下:1.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规范;2. 严格按照医嘱执行,不得擅自增减药物或治疗;3. 护理记录要准确、完整,不能错漏;4. 对患者的隐私要做好保护;5. 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的意愿,不得有侮辱、不尊重患者的行为;6. 护理人员要互相尊重,配合工作,不得有相互推诿、责备的现象;7. 护理人员应该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技能水平。
第四章急诊科护理操作规程第六条急诊科护理操作规程包括:1.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监测方法;2. 输液、静脉注射、静脉采血的方法;3. 床旁护理、翻身护理、安全护理的方法;4. 高危患者护理、急救处理、危重病人护理的方法;5. 有创操作、非创操作的护理注意事项;6. 心电监护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等护理设备的操作规程;7. 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
第五章突发事件处理程序第七条急诊科护理人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应按照以下程序处理:1. 保护自己安全;2. 确认患者病情;3. 及时呼叫医生进行处理;4. 完成相关护理操作;5. 保留相关证据;6. 及时向上级汇报。
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制度及职责

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制度及职责1. 背景与目的急诊科作为医院中的关键科室,承担着抢救危重病人和处理急症患者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急诊科的护理质量,建立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工作制度及明确各成员的职责。
2. 工作制度与职责2.1 组成与人员安排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以下成员组成:- 急诊科护士长- 急诊科主任医师- 急诊科护理质控人员- 护理部质控专员(作为小组顾问)2.2 职责与任务2.2.1 急诊科护士长:- 负责领导和协调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的工作;- 指导和监督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 汇报急诊科护理质量情况,并提出改进方案;2.2.2 急诊科主任医师:- 提供临床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参与制定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监督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2.2.3 急诊科护理质控人员:- 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急诊科护理质量数据;- 协助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和标准;- 及时发现护理质量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2.2.4 护理部质控专员(作为小组顾问):- 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 协助制定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培训和推广;2.3 工作流程2.3.1 定期开展护理质量评价- 急诊科护士长召集会议,确定评价内容和指标;- 急诊科护理质控人员负责数据采集和分析;-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提出改进意见;2.3.2 随机抽查护理质量- 急诊科护理质控人员定期进行随机抽查;- 分析抽查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2.3.3 推广护理质量管理经验- 急诊科护士长与小组成员分享经验和成果;- 护理部质控专员组织培训和推广工作;3. 工作效果评估为了监测工作效果,每年评估一次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的工作。
评估内容包括小组工作的规范性、成果以及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改进程度等。
4. 完善与改进根据工作实践和评估结果,小组将根据需要及时完善和改进自身的工作制度与职责,以应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需求。
急诊护理管理制度范文

急诊护理管理制度范文急诊护理管理制度范文一、前言急诊科是医疗机构中最重要、最繁忙和最难度较高的科室之一。
因为它接收所有急诊患者并提供及时救治,处于医疗机构的医护站与复杂的医疗资源之间,具有急需、急救、急转、急诊等复杂多样的特点。
为了保证急诊科的工作效率和病人就诊的质量,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急诊护理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二、急诊护理管理制度的目的1. 保证患者以正确的方式进入急诊科,能够获得有效的救治;2. 提高急诊科的工作效率,实现短时间大量患者的检查和治疗;3. 保证急诊患者的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4. 优化急诊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提高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三、急诊护理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急诊患者的收治和分流①病人到达急诊科后,应由护士迅速识别并区分是否属于紧急情况,如生命威胁、急危重症等,立即安排相应的急救措施;②将病人分流至不同的治疗区域,分为绿色区、黄色区和红色区。
绿色区主要面对非急症、非危重患者;黄色区主要负责急症、中等危重患者;红色区主要负责危重患者;③根据患者病情严重性和就诊顺序,合理安排患者进入治疗区域,以优化急诊资源的利用。
2. 急诊护理流程①护士应根据病人的诊断和治疗需求,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和制定护理计划;②快速分诊,迅速完成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③根据护理诊断,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确保护理质量;④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安慰,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
3. 急诊药品和设备管理①急诊科应保证充足的急诊药品和设备,定期检查并更新药品和设备的有效期;②实行过期药品的清退和设备的报修制度,确保急诊科的药品和设备的正常运作;③护士应熟悉常用的急诊药品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流程和标准执行。
4. 急诊护理记录和统计①护士应及时、准确地记录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在护理记录单上标明时间;②对于重症患者,护士应实施特殊护理措施,并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和护理措施;③完成急诊护理统计表,及时反馈和总结数据,以便进行科学评估和优化急诊护理工作。
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制度

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制度急诊科/室护理治理制度1.工作制度(1)工作人员必需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用首都医务人员行为标准要求自己。
(2)对患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严格无菌操作,把握配伍禁忌,依据医嘱合理用药。
工作中做到快速、精确,既要削减患者等候时间,又要防止过失发生。
(3)急诊护士应娴熟把握各种抢救技术及各项根底护理操作技能,随时做好抢救患者的预备工作。
(4)不迟到早退,准时交接班,坚守岗位。
(5)仪表端庄,着装整齐,对工作仔细负责,态度和气可亲。
(6)能够运用整体护理的观点为患者供应高质量的效劳;牢记急诊科的宗旨:高速度,高效率,高度责任感,一切为患者。
2.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制度(1)热忱接待患者,依据患者主诉辅以必要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需要时帮助医生给患者开化验单、做心电图,并进展分科,安排就诊。
(2)预检护士须在5分钟内对病人进展处置,推断病情的危重程度并正确分诊,及通知有关医生尽快接诊。
(3)办理挂号登记手续(危重病人应先通知医生抢救,后补办手续)。
(4)绿色通道的病人,要准时报告,呼叫有关人员增援。
(5)仔细接待和处理病人,按病情的轻重缓急打算送入诊室或抢救室,对危重病人做出相应的急救处理。
(6)对无急诊值班的专科要呼叫有关专科医生参与急诊。
(7)对突发性大事,应马上执行呈报制度。
遇突发大事,患者集中到达时,除通知当班医生外,应准时报告医务处。
遇烈性传染病,在通知医务处的同时,通知区防疫站。
(8)对需送抢救室的患者,电话通知抢救室,必要时护送患者。
(9)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及相关记录,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接诊时间,应记录明确,无家属的病人应准时与家人或单位取得联系。
(10)协作各科医生工作,维护就诊秩序,保证诊室设备良好,补充各诊室物品。
3.抢救室工作制度(1)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任何状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等均须放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得随便挪用或外借。
急诊诊室管理规章制度内容

急诊诊室管理规章制度内容一、急诊诊室管理机构1. 急诊诊室设立急诊科,急诊科下设一个科长,由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担任,负责诊室的日常管理和工作安排。
2. 急诊科设立护理长,由护士长或主管护士担任,负责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管理。
3. 急诊诊室设立值班制度,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确保急诊诊室随时待命。
4. 急诊诊室设立清洁防疫岗,定期对诊室及器械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二、急诊诊室医护人员管理1. 医生应具备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和执业资格证书,每周定期进行学术讨论和病例讨论,提高医疗水平。
2. 护士应具备专业护理技能和执业资格证书,每年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质量。
3. 医生和护士在工作时应佩戴工作证,并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工作,杜绝差错和疏漏。
4. 医生和护士在工作中要互相配合,共同应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确保医疗工作质量和效率。
5. 医护人员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和隐私,不得泄露患者信息,保护患者权益。
6. 医护人员要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积极服务患者,解决患者问题,维护医患关系和谐。
三、急诊诊室工作流程1. 患者到达急诊诊室后,由护士先进行初步评估和登记,根据症状和病情分级,安排医生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2. 医生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指导护士执行护理措施。
3. 护士负责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保证患者在急诊诊室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4.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进展,决定是否需要转入重症监护室或住院治疗,安排医护人员协助转院工作。
5. 急诊诊室医护人员要及时记录患者病历和治疗过程,确保资料完整、可追溯,为医疗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四、急诊诊室器材设备管理1. 急诊诊室设备设施要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查,确保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2. 急诊诊室药品要按照药品管理规定进行分类存放和定期清点,保证用药准确无误。
3. 急诊诊室器械要严格消毒和灭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和传染疾病。
急诊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急诊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1. 急诊科主任: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急诊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 急诊科护士长: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监督、检查各项安全措施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3. 急诊科医师、护士: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三、制度内容1. 接诊流程(1)接诊医师应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及时给予救治。
(2)对病情危重的患者,应立即启动抢救流程,并通知护士长及科室负责人。
(3)患者病情稳定后,由护士长组织进行病情讨论,制定治疗方案。
2. 治疗护理(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等信息。
(2)对昏迷、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应使用床档或四肢约束带约束,防止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3)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加强心理护理,实施24小时监护,必要时通知家属、值班医生、护士长并做好记录。
(4)严格执行毒麻药物管理制度,杜绝不安全隐患。
3. 患者信息管理(1)及时、准确记录患者病情、治疗、护理等信息,确保病历完整、规范。
(2)严格执行病历书写规范,因抢救危急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记录的,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注明。
4. 消防安全管理(1)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及消防知识的宣传,责任落实到人。
(2)定期检查消防设施设备,确保完好有效。
(3)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消防应急事件的处理。
5. 地面管理(1)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必要时放置防滑警示。
(2)及时清除地面障碍物,防止患者摔倒。
四、监督检查1. 科室每月对急诊患者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医院不定期对急诊患者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通报,督促整改。
五、奖惩1. 对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患者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急诊科管理制度

急诊科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急诊科的任务和职责依据医院的职能定位,急诊科负责接收和处理急诊患者,供应急救和抢救服务,为患者供应及时的、全面的急诊医疗服务。
急诊科应保证24小时全年无休,负责处理各类急性、危重病患者。
第二条急诊科的管理原则1.安全第一,患者至上。
急诊科的一切工作都应以患者的安全和利益为首要考虑,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尽量避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2.人性化关怀,热诚服务。
急诊科的工作人员应以温暖、耐性、友好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供应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3.高效运行,科学管理。
急诊科的工作应高效有序,严格依照规章制度执行,保证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4.信息共享,协同办公。
急诊科与其他科室和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享紧要信息,协同工作,确保协同办公的高效性。
第二章急诊流程第三条急诊患者的接诊和分诊1.急诊科应设立特地的接诊窗口,负责患者的登记、初步评估和分诊工作。
2.接诊窗口的工作人员应依据患者的病情和相关资料,进行初步评估,并依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分诊,优先处理危重病人。
第四条急诊医疗流程1.急诊医生依据患者的分诊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处理,包含但不限于常规检查、辅佑襄助检查、治疗及处方等。
2.急诊医生应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供应必需的医疗知识和引导,并取得其知情同意。
第五条急诊抢救和转诊1.急诊科应配备急诊抢救设备,并组建急诊抢救团队,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2.对于病情紧急或需要转诊的患者,急诊医生应及时向有关科室或医院发出转诊申请,并协调转诊流程,确保患者能够顺利转院并得到进一步治疗。
第三章急诊科人员管理第六条急诊科人员的编制和岗位设置1.急诊科的人员编制应依据医院的需要合理设置,包含急诊医生、护士、技师等。
2.急诊科应设置科室主任、副主任和科室值班长等岗位,负责科室的日常管理和工作布置。
第七条急诊科人员的岗位责任1.急诊医生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执业资格,熟识常见急症处理技能,责任心强,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和处理急诊病情。
急诊科专科专病质量护理诊疗管理制度

急诊科专科专病质量护理诊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章制度的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急诊科专科专病的质量护理诊疗,提高医院在急诊科领域的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保障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急诊科专科专病的质量护理诊疗工作,包含疾病的评估、治疗、救治和病愈。
第三条定义1.急诊科专科专病:指涉及急诊科的各类专科专病,如心脑血管急症、创伤急症、中毒、神经急症等。
2.质量护理诊疗:指为患者供应合理、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一系列工作。
3.急诊科专科专病质量护理诊疗管理:指对急诊科专科专病质量护理诊疗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第二章急诊科专科专病质量护理诊疗体系第四条急诊科专科专病质量护理诊疗体系的建立本医院将建立完善的急诊科专科专病质量护理诊疗体系,明确各类专科专病的质量护理诊疗标准,并订立相关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该体系由院领导、科室负责人、医生、护士等共同参加,确保质量护理诊疗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质量护理诊疗工作责任制1.医院设立特地的质量护理诊疗管理部门,负责急诊科专科专病的质量护理诊疗工作,并配备专业的人员。
2.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的质量护理诊疗工作,组织订立科室的质量护理诊疗计划和工作方案,并监督执行。
3.医生负责订立患者的诊疗方案和执行医疗措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4.护士负责严格依照质量护理诊疗规范进行护理操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第六条质量护理诊疗的监督与评价1.医院设立急诊科专科专病质量护理诊疗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定期对急诊科的质量护理诊疗工作进行评估。
2.医院将定期组织专家对急诊科的质量护理诊疗工作进行评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跟踪督办。
3.医院将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制度,定期对患者对急诊科质量护理诊疗工作进行满意度调查,通过患者反馈改进工作。
急诊服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急诊医疗服务管理,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急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急诊科所有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及相关部门。
第三条急诊服务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2. 规范急诊流程,确保急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3.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急诊医疗服务水平;4. 完善管理制度,确保急诊服务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急诊服务流程第四条急诊科应设立专门急诊接待区,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就诊服务。
第五条患者进入急诊科后,由导诊护士进行初步评估,根据病情轻重进行分类处理。
第六条对病情危重患者,应立即启动紧急救治流程,优先安排救治。
第七条对病情较轻患者,应尽快安排就诊,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第八条急诊科应设置绿色通道,对病情危重、紧急患者实行优先救治。
第九条急诊科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第十条急诊科应建立健全患者信息登记制度,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就诊时间、治疗方案等信息。
第十一条急诊科应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全方位的救治。
第三章急诊医务人员管理第十二条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医学专业学历,持有医师执业证书;2. 具有较强的临床诊疗能力,熟悉急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沟通能力,关爱患者,尊重患者隐私;4. 参加急诊科相关培训,取得合格证书。
第十三条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提高急诊医疗服务水平。
第十四条急诊科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第十五条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协作,共同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
第四章急诊服务质量监控第十六条急诊科应建立健全急诊服务质量监控体系,对急诊服务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第十七条急诊科应定期对急诊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急诊服务的评价。
急诊科相关规章制度

急诊科相关规章制度一、急诊科的职责和任务1. 急诊科负责接诊来院急救、急诊病人,进行初步评估、治疗。
2. 急诊科负责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及转运至相应治疗科室。
3. 急诊科负责处理门诊和病房转入的急诊病人及病情急变的患者。
4. 急诊科负责开展急救技术培训,提高员工急救水平。
二、急诊科的管理制度1. 急诊科设立急诊科主任,负责本科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 急诊科设立急诊科护士长,负责本科护理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3. 急诊科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医生、护士应按时到岗。
4. 急诊科根据不同病情,分为三级急诊护理,分别为红、黄、绿三个级别。
5. 急诊科设立急救车队,确保及时转运患者至医院。
三、急诊科的医疗服务规范1. 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做到有序、文明、礼貌,对患者要认真负责。
2. 急诊科医务人员应按规章制度执行急救流程,确保救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急诊科医务人员应积极参加急救培训,不断提升医术水平。
4. 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及时上报急救情况,协助医院开展应急预案。
四、急诊科的安全管理1. 急诊科要定期开展设备检查,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
2. 急诊科要做好急救药品的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3. 急诊科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4. 急诊科要加强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急诊科的卫生管理1. 急诊科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卫生消毒。
2. 急诊科要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和处理,遵守相关规定。
3. 急诊科要加强感染病例的隔离与消毒,预防交叉感染。
4. 急诊科要做好医疗废物、器械的回收和处理,保护环境。
总之,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工作十分繁重而紧急,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工作流程,保障患者的安全。
急诊科的管理制度、医疗服务规范、安全管理和卫生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有序的工作环墋和规范的工作流程是急诊科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基础。
希望急诊科的医务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多多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急救水平,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
急诊科科室规章制度

急诊科科室规章制度急诊科科室规章制度【篇一:急诊科工作制度】急诊科工作制度1、急诊科由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急诊科的日常工作。
各科参加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服从医务科和急诊科领导和指导。
2、医务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脱岗、审岗、迟到、早退。
遇特殊情况医院传呼时,休假的医务人员也应及时到位,参加抢救工作。
3、认真填写急诊日志和门诊病历。
对抢救及留观病人应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及时详细,处置要正确。
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
4、严格执行急诊首诊负责制、值班及交接班制度、会诊制度、疑难危重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留观病历书写制度、急诊科病人入院护送制度和各种危重病人抢救流程等相关制度,确保绿色通道畅通。
5、抢救器械、药品齐全完备,随时处于应急状态。
并做到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贮存。
值班人员必须熟悉各种器械、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
一切抢救物品不得外借。
6、保持急诊手术室清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急诊手术室所有敷料、针筒及器械均应灭菌消毒。
随时处于应急状态。
7、加强观察病人的管理、观察病人留观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
留观中发现可疑传染病,须做好床边隔离,并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对疑难病员,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或多科会诊。
8、急诊检验、影像等检查要做到迅速、及时、准确。
9、工作中做到礼貌待人、态度和蔼、耐心解答、简化流程、尽心尽责地为群众服务。
10、保持环境清洁、室内安静、秩序良好。
做好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
11、加强安全管理。
遇重大问题:如重大伤亡事件、集体中毒、甲类传染病、重大事故纠纷等即时向有关领导、部门报告。
急危重病人救治绿色通道制度一、开设绿色通道的目的为认真贯彻执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保障急危重病人得到有效救治,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最终达到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目的。
二、医院绿色通道的范围1、心肺骤停2、直接危急生命的各科急危重疾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昏迷、严重中毒、严重复合伤、大出血、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等)。
急诊科职责及管理制度

急诊科职责及管理制度急诊科工作制度一、急诊科必须24小时开诊,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接诊。
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急救工作的性质、任务,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抢救规则、程序、职责、制度及技术操作常规,掌握急救医学理论和抢救技术,实施急救措施以及抢救制度、分诊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治疗护理制度、观察室工作制度、监护室与抢救室工作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查房会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严格履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二、值班护士不得离开接诊室。
急诊患者就诊时,值班护士应立即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同时予以一定处置(如测体温、脉搏、血压等)和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来院准确时间、单位等项目。
值班医师在接到急诊通知后,必须在5~10分钟内接诊患者,进行处理。
对拒绝来急诊科诊治患者或接急症通知后10分钟不到的医师,急诊室护士随时通知医务科、门诊部或总值班室,与有关科负责人联系,查清原因后予以严肃处理。
三、临床科室应选派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师担任急诊工作,每人任期不得少于6个月。
实习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
进修医师经科主任同意报医务科、门诊部批准,方可参加值班。
四、急诊科各类抢救药品、器材要准备完善,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
五、对急诊患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正确、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
疑难、危、重症患者应在急诊科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病房。
对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及时送手术室进行手术。
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
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症患者。
六、急诊患者收入急诊观察室,由急诊医师书写病历,开好医嘱,急诊护士负责治疗,对急诊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
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一周。
七、遇重大抢救患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有关领导亲临参加指挥。
急诊科护士岗位管理制度

急诊科护士岗位管理制度
1. 咱急诊科护士可得随时保持警醒啊!就像战场上的士兵,随时准备冲锋陷阵!比如说,遇到紧急病人送来,那得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不能有丝毫迟疑!这就是我们的职责!
2. 一定要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你想想,要是交接不清楚,那不就跟接力赛掉棒一样糟糕嘛!像上次小李和小张交接,就做得特别好。
3. 对待病人得有耐心和爱心呀!这就好比照顾自己的家人,要温柔细心。
有次小王对那个害怕打针的小朋友多温柔呀,一直哄着,这才是我们该有的样子!
4. 无菌操作绝对不能马虎!这就像建房子打地基,基础不牢可不行!上次看到有人操作不规范,多危险呀!
5. 沟通技巧要掌握好哇!不然怎么和病人及家属打交道呢?这就像划船的桨,能让我们顺利前行。
那次病人家属情绪激动,还好小张沟通得好,安抚住了。
6. 物品管理要井井有条的呀!不能乱七八糟的,不然找东西都找不到,那不就耽误事了嘛!就像整理自己的衣柜一样。
7. 技能培训要积极参加啊!不学习怎么进步呢?这就像给汽车加油,让我们动力满满。
8. 团队协作多重要呀!大家要互相帮助,不能各顾各的。
这就跟拔河一样,劲往一处使才行!上次抢救病人,大家配合得多好。
9. 应急处理能力得强呀!遇到突发状况可不能慌了神。
就像遇到暴风雨,要稳稳地应对。
10. 保护好自己也很关键呢!我们可不能倒下,不然谁来照顾病人呀!这就像战士要保护好自己才能打仗。
我觉得急诊科护士岗位管理制度就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只有严格遵守,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科护理管理制度目录一、急诊室工作制度 (1)二、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2)三、抢救室工作制度 (2)四、清创室管理制度 (6)五、急诊护理排班应急预案 (7)六、急诊抢救室护士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 (8)(一)技能要求 (8)(二)工作标准 (8)七、急诊科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10)(一)患者突然晕倒时的应急预案和流程 (10)(二)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10)(三)高血压危象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11)(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12)(五)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13)(六)患者大咯血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15)(七)感染性休克病人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16)(八)休克病人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17)(九)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18)(十)心肺复苏应急预案及流程 (19)(十一)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20)急诊科护理管理制度一、急诊室工作制度1、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用医务人员行为规范要求自己。
2、对患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严格无菌操作,掌握配伍禁忌,根据医嘱合理用药。
工作中做到迅速、准确,既要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又要防止差错发生。
3、急诊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及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随时做好抢救患者的准备工作。
4、不迟到、早退,准时交接班,坚守岗位。
5、仪表端庄,着装整齐,对工作认真负责,态度和蔼可亲。
6、能够运用整体护理的观点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牢记急诊科的宗旨:高速度、高效率、高度责任感,一切为患者。
二、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制度1、热情接待患者,根据患者主诉辅以必要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需要时协助医生给患者开化验单、做心电图,并进行分科,安排就诊。
2、预检护士须在5 分钟内对病人进行处置,判断病情的危重程度并正确分诊,及通知有关医生尽快接诊。
3、办理挂号登记手续(危重病人应先通知医生抢救,后补办手续)。
4、绿色通道的病人,要及时报告,呼叫有关人员增援。
5、认真接待和处理病人,按病情的轻重缓急决定送入诊室或急救室,对危重病人做出相应的急救处理。
6、对无急诊值班的专科要呼叫有关专科医生参加急诊。
7、对突发性事件,应立即执行呈报制度。
遇突发事件,患者集中到达时,除通知当班医生外,应及时报告医务处。
遇烈性传染病,在通知医务处的同时,上报区防疫站。
8、对需送抢救室的患者,电话通知抢救室,必要时护送患者。
9、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及相关记录,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接诊时间,应记录明确,无家属的病人应及时与家人或单位取得联系。
10、配合各科医生工作,维护就诊秩序,保证诊室设备良好,补充各诊室物品。
三、抢救室工作制度1、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等均须放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得随意挪用或外借。
3、每日检查核对抢救药物、器材、一次性物品,班班交接,做到数目相符、性能完好。
4 、抢救室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不得有过期物品。
6、抢救室使用后要及时整理、清洁、消毒,每周彻底清扫一次。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进行工作。
8、抢救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及各种抢救技术,积极主动配合抢救,做好护理记录,同时做好基础护理。
9、抢救用过的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要及时清理、消毒,以备再用。
药品用后及时补充齐全。
10、对抢救记录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详细、准确、及时记录。
四、清创室管理制度1、进入清创室戴好工作帽和口罩,操作前洗手,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2、无菌物品分类放置、布局合理。
3、严格执行物品、药品、器材管理制度,做到三查八对。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5、如打开后发现物品少或破损,请勿使用,及时通知护士。
6、清创完毕后,及时将污物分类放置:缝合包放入污物桶中浸泡,将带有血渍的敷料、用品及时放入医疗垃圾箱,缝针、针头放入利器盒中,整理好使用过的物品。
7、清创时第一次打开消毒溶液瓶,注明开瓶时间,保证下次使用的有效性;未用完的消毒液盖紧瓶盖,防止溶液的挥发,保持溶液的无菌。
8、每天紫外线消毒一次,每月空气培养一次。
五、急诊护理排班应急预案1、遇急诊大批伤、急诊抢救病人、输液病人等已不能及时进行必要的治疗时。
白天由主班通知备班上班,夜间由主前夜护士或主后夜护士通知备班上班。
2、遇当班护士生病或有急事,启动备班。
3、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的处理程序:1)班护士立即启动备班。
2)立即报告总值班、科主任及护士长。
3)护士人员由护士长统一安排调度,确保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有足够的医护人员满足临床的需要。
4)在科室成员进行充分调度后,还不能满足临床治疗所需的,护士长应立即向护理部汇报,请求支援。
5)科内护理排班每天要求有备班人员,备班人员手机24 小时开机,活动范围应在医院附近,以便于及时到院工作。
六、急诊抢救室护士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一)、技能要求1、熟练掌握迎接救护车流程和分诊技巧。
2、掌握常见疾病的急救流程和病情观察,如心跳骤停、急性中毒、多发伤、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休克、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急性心衰、癫痫持续状态等。
3、熟练掌握基础操作,如:吸氧、输血、各种注射、标本采集、病人转运、导尿、灌肠、口腔护理、TPR、BP 测量等。
4、熟练掌握急救护理技能,如:心肺复苏术、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心电图、除颤术、电动洗胃术、气道护理、吸痰技术、输液泵/ 微量泵的使用技术等。
5、掌握常见急救配合,如:气管插管或切开、深静脉穿刺、胸腔闭式引流、诊断性穿刺、心脏临时起搏、三腔管操作等。
6、熟悉常见急救药物的作用、剂量。
7、掌握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技术。
8、掌握抢救记录的书写和急诊电脑操作(护理、一次性材料录入审核等)。
(二)、工作标准1、熟练掌握急诊抢救的基础、专科知识和技能。
2、严格遵守各项护理制度、抢救制度和操作常规。
3、分诊正确,抢救配合及时到位,操作规范。
4、抢救记录及时、准确、无涂改。
5、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快的应变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沟通能力。
七、急诊科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患者突然晕倒时的应急预案和流程1 、患者因体位性低血压、低血糖、眩晕症突发晕倒,立即奔赴现场,嘱患者制动,立即通知医生。
2 、对患者的情况做出初步判断,如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判断患者意识等。
3 、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处理。
4 、如病情允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患者床上。
5 、病情危重时准备好抢救物品、药品,配合医生抢救。
6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记录晕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
7 、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
(二)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1. 患儿发生高热惊厥后,立即将患儿置于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解松衣领,指压人中,合谷穴,并同时通知医生。
2.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和呕吐物,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和窒息,备好急救物品(吸痰器、开口器及气管插管用物),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3.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使用安定、苯巴比妥钠等抗惊厥药物止惊。
给予脱水剂治疗。
4. 迅速降低体温,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
5. 给予氧气吸入,减少缺氧性脑损伤,行心电监护。
6. 做好安全防护,口置已包好的压舌板以防舌咬伤,烦躁患儿防坠床。
7.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8 抢救结束后及时记录用药及病情变化。
9. 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10. 做好护理记录、抢救记录。
三)高血压危象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1 、当患者出现血压高于200/120mmH、g 心率增快、皮肤潮红、手足颤抖等高血压危象症状时,保持患者安静,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30°,利于体位降压,同时立即通知医生。
2 、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给予降压药物治疗,根据血压情祝随时调整药物的输入速度及用量并注意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3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2-4L/ 分。
4 、立即予以心电监护,观察记录神志、瞳孔、生命体征、SPO2、心电图变化,注意血压下降幅度及速度。
5 、积极治疗原发病或控制诱因,防治并发症。
6 、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 及抢救过程。
(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应急预案与流程1. 急救原则依据患者的主诉、 病史、 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的改变可明确诊断, 但对 不典型患者应进一步检查, 尽早确诊以免漏诊。
急救时应尽早恢复心肌有效的血 液灌注,达到改善左心室的收缩功能,挽救濒死心肌。
必须就地、就近立即组织 抢救, 切忌观望等待或未经救治的运送,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2. 患者体位 将患者平卧 ,保持安静,卧床休息,防止精神紧张、焦虑3. 建立静脉通路 静滴生理盐水 +硝酸甘油 15μg/min, 吗啡 2—4mg 加入生理盐水 3—5ml 缓慢静脉注射。
4. 尽快给氧。
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三大并发症发生率高、 病情变化快,对患者的生命构成较 大的威胁,因此,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尽快处理。
6. 心理护理 观察患者情绪变化 ,安慰和鼓励患者 , 稳定患者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五)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1. 急性期嘱患者禁食、水,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立即通知医生,给予氧气吸入及心电监护。
3. 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尽量选择粗、直的血管,避免在输血、输液的肢体侧采血或监测血压。
4. 遵医嘱积极补充血容量,准确抽取血标本,为输血做好准备。
5. 遵医嘱静脉给予止血药物、输注新鲜血等,静脉使用生长抑素者保证用药的连续性,及时续用。
6. 备好急救车和各种抢救药物,积极配合医生抢救。
7. 遵医嘱给予各种止血治疗,如冰盐水洗胃、胃内灌注去甲肾上腺素或内镜止血等。
8.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的变化,准确记录24h 出入液量,密切观察呕血、黑便的颜色、量、性质及伴随症状,准确估计出血量,判断出血是否停止。
9. 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及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
10. 做好心理护理,呕血或解黑便后及时清除血迹、污物,稳定患者的情绪11. 及时、准确记录抢救过程,严格交接班。
(六)患者大咯血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大咯血时,病人绝对卧床,头偏向一侧,轻叩背部,取出义齿,去除口腔、咽喉血块,防止误吸,必要时用负压吸引器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
2、立即通知医生,准备好抢救车、负压吸引器、开口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等抢救物品,积极配合抢救。
3、如呼之无反应,无脉搏,立即心肺复苏,同时呼叫医生。
4、给予吸氧。
5、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遵医嘱实施输血、输液及应用各种止血、抗感染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