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第3章复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第3章复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第三章总复习题一、单选题1、进程调度又称低级调度,其主要功能是( D )。

A.选择一个作业调入内存B.选择一个主存中的进程调出到外存C.选择一个外存中的进程调入到主存D.将一个就绪的进程投入到运行2、若进程P一旦被唤醒就能够投入运行,系统可能为( D )。

A.分时系统,进程P的优先级最高B.抢占调度方式,就绪队列上的所有进程的优先级皆比P的低C.就绪队列为空队列D.抢占调度方式,P的优先级高于当期运行的进程。

3、一个进程P被唤醒后,( D )。

A.P就占有了CPU。

B.P的PCB被移到就绪队列的队首。

C.P的优先级肯定最高D.P的状态变成就绪4、若当期运行进程( C )后,系统将会执行进程调度原语。

A 执行了一个转移指令B 要求增加主存空间,经系统调用银行家算法进行测算认为是安全的。

C 执行了一条I/O指令要求输入数据。

D 执行程序期间发生了I/O完成中断。

5、当系统中( C )时,系统将不会执行进程调度原语。

A.一个新进程被创建B.当前进程执行了P操作。

C.在非抢占调度中,进程A正在运行而进程B恰好被唤醒。

D.分时系统中时间片用完。

6、在分时系统中,若当期运行的进程连续获得了两个时间片,原因可能是( B )。

A 该进程的优先级最高B 就绪队列为空C 该进程最早进入就绪队列D 该进程是一个短进程7、实时系统中采用的调度算法可以有如下几种:1、非抢占优先权调度算法2、立即抢占优先权调度算法3、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4、基于时钟中断抢占的优先权调度算法按实时要求的严格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 B )。

A 1-3-2-4B 3-1-4-2C 3-1-2-4D 1-3-4-28、三种主要类型的OS 中都必须配置的调度( C )。

A 作业调度B 中级调度C 低级调度D I/O调度9、设系统中n 个进程并发,共同竞争资源X,且每个进程都需要m个X资源,为使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资源X最少要有( C )个。

A m*n+1B n*m+nC n*m+1-nD 无法预计注:可以这样理解N个进程,都需要M个资源,最坏的一种情况是:每个进程都占有M-1个资源,都得不到M个资源,总共资源数(m-1)*n。

四川遂宁市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经典复习题(答案解析)

四川遂宁市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经典复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将2.32gFe 3O 4溶解在过量热的稀硫酸中,当加入25mL0.1mol·L -1NaNO 3溶液后,恰好能使其中的Fe 2+全部转化为Fe 3+,NaNO 3溶液也反应完全,并有N x O y 气体逸出,则该N x O y 是A .N 2OB .NOC .N 2O 3D .NO 2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Na 2O 2与足量的CO 2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 的O 2,转移的电子数为N AB .56 g 铁和71 g 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C .50 mL 12 mol ·L -1的浓盐酸与MnO 2反应,生成的Cl 2分子数小于0.15N AD .3 mol 单质Fe 完全转变为Fe 3O 4,失去8N A 个电子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AB .BC .CD .D4.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大理石与稀醋酸反应:CaCO 3+2H +=Ca 2++ H 2O+CO 2↑B .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 CO 2:23CO -+CO 2+H 2O=23HCO -C .10 mL 0.1 mol/LFeBr 2溶液中通入足量(标准状况下)的Cl 2:2Fe 2++4Br -+3Cl 2=2Fe 3++2Br 2+6Cl -D .FeCl 3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Fe 3++3SCN -=Fe(SCN)3↓5.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A .NaHCO 3(s)Δ−−→Na 2CO 3(s)饱和石灰水−−−−−−→NaOH(aq)B .KClO 3(s)浓盐酸−−−→ Cl 2石灰乳−−−−−→Ca(ClO)2C .Fe 3O 4(s)高温Al Fe 2Cl (少量)FeCl 2(s) D .Na 2ΔO Na 2O 2盐酸−−−−−→NaCl(aq)6.在混合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 .在含FeBr 2、FeI 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 2:I -,Br -,Fe 2+B .在含Fe 3+,Cu 2+、H +的溶液中加入Zn :Fe 3+,Cu 2+、H +、Fe 2+C .在含Ba (OH )2、KOH 的溶液中通入CO 2:KOH ,Ba (OH )2,BaCO 3、K 2CO 3D .在含[Al(OH)4]-、OH -,CO 2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H)4]-、Al(OH)3、OH -、CO 23-7.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2Fe +、3NO -B .Na +、2AlO -C .K +、3HCO -D .4NH +、Cl - 8.某学生在学习了检验食品中的铁元素后,设想在课外研究测定某补血剂中铁元素(+2价)含量,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步骤①需要在研钵中研磨,研磨时研杵应保持垂直B .步骤②可以用新制氯水替代H 2O 2C .取步骤②操作后的溶液,滴加几滴KSCN 溶液可检验补血剂是否已因氧化变质D .每片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为0.07wg9.下列有关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 .用铜粉除去2CuCl 溶液中的3FeClB .用NaOH 溶液除去镁粉中的铝粉C .用饱和3NaHCO 溶液除去HCl 气体中的2COD .用加热的方法除去23Na CO 固体中的3NaHCO10.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 .铝遇NaOH 溶液产生气泡:2Al+2OH -+2H 2O=22AlO -+3H 2↑B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ClO -+H 2O+CO 2=HClO+-3HCOC .氯气通入水中:Cl 2+H 2O 2H ++Cl -+ClO -D .印刷电路板原理:2Fe 3++3Cu=2Fe+3Cu 2+ 二、填空题11.(1)已知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②铜丝;③氯化氢气体;④稀硫酸;⑤二氧化碳气体;⑥碳酸钠溶液;⑦碳酸钠粉末;⑧蔗糖晶体;⑨熔融氯化钠。

《植物育种学》第三章植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育种学》第三章植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育种学》第三章植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复习题及答案一. 选择题(20个)1.不属于有性繁殖的植物的授粉方式的是(D)A.自花授粉B.异花授粉C.常异花授粉D.营养体繁殖2.不利于异花授粉的花器的特点是(A)A.雌雄同花,二者长度接近B.雌雄异长C.雄性不育D.自交不亲和3.不利于自花授粉的花器的特点是(C)A.闭花授粉B.花器保护严密C.雌雄异长D.雌雄同花,二者长度接近4.下列作物不属于雌雄异株的是(B)A.大麻B.玉米C.菠菜D.银杏5.下列作物属于雌雄同株异花的是(B)A.大麻B.玉米C.菠菜D.银杏6.下列作物属于常异花授粉的是(D)A.大麻B.玉米C.菠菜D.棉花7.关于常异花授粉作物的花器构造的特点,不正确的是(C)A.雌雄同花B.雌雄异长、异熟C. 雌蕊不外露D.花朵幵放时间长,花瓣鲜艳,分泌蜜汁8.有两种特殊的有性繁殖的方式,分别是自交不亲合性与雄性不育性,下列不属于自交不亲合性的作物是(D)A.甘薯B.黑麦C.向日葵D.油菜9.下列可以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有(A)①甘薯 ②马铃薯 ③果树 ④花卉A. ①②③④B.②③C.③④D.②③④10.自然异交率计算方式(A ) A.代总植株数中具显性性状植株数11F F B.代总植株数中具隐性性状植株数11F F B. 代总植株数中具显性性状植株数22F F D.代总植株数中具隐性性状植株数22F F 11. 自交的遗传效应是(A)A. 增加遗传稳定性B.保持遗传稳定性C.增加遗传变异性D.保持遗传变异性12.异交的遗传效应是(C )A.增加遗传稳定性B.保持遗传稳定性C.增加遗传变异性D.保持遗传变异性13.常异花授粉作物的纯合同质基因型(C )A.>20%B.>25%C.>50%D.<50%14.不属于异花授粉作物的遗传特点的是(A )A.群体同质B.群体异质C.分离不定D.自交显著退化15.不属于杂交种品种的遗传特点的是(D )A.个体基因型高度杂合B.群体同质C.生产力高 C.通常只种植 2填空题(5个)1. 单性花可分为雌雄同株异花和雌雄异株2. 自然异交率(%)=代总植株数中具显性性状的植株数11F F 3. 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在一个不发生突变,迁移和选择的无限大的随机交配的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逐代保持不变。

第三章复习题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复习题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复习题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软件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统一的作管理和数据维护 [单选题] *A.总账B.系统管理(正确答案)C.系统初始化D、UFO报表2.以账套主管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不能进行的操作是() [单选题] *A.建立账套(正确答案)B.修改账套C.年度账引入D.年度账清空3.若会计科目的编码方案为4-2-2,则正确的编码为()。

[单选题] *A.1001101B.1002002C.10010101(正确答案)D.10020214.“管理费用”科目通常设置的辅助核算是() [单选题] *A.个人往来B.部门往来(正确答案)C.项目核算D.客户行来5.()可以指定某账套的套主管。

[单选题] *A.财务主管B.软件作员C.系统管理员(正确答案)D.财务总监6.不属于建立账套时应建立的信息的是() [单选题] *A.设置账套信息B.设置单位信息C.确定核算类型D.编入期初余额(正确答案)7.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不能进行的操作是() [单选题] *A.建立账套B.修改账套(正确答案)C.输出账套D.引入账套8.系统最多可以建立()套账。

[单选题] *A.996B.997C.998D.999(正确答案)9.建立套时,需要以()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 [单选题] *A admin(正确答案)B.财务主管C.账套主管D.财务总监10.一般来说,用友软件中可以为企业里每个独立核算的单位建立一个()[单选题] *A.账套(正确答案)B.报表C.账本D.账页11.对于收款凭证,通常选择()限制类型 [单选题] *A.借方必有(正确答案)B.货方必有C.凭证必有D凭证必无12.若会计科口的编码方案为4-2-2,则某会计科目的三级科目全编码为()。

[单选题] *A.100101B.10010102(正确答案)C.1001010101D.010113.对所管据的账套来说,()是级别最高的,拥有所有模块的操作权限。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复习题一、填空题1、呼吸系统是由和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和,其中__________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而______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最主要的器官是。

2、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系统中的进入肺,肺泡的结构特点适于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壁;肺泡外面缠绕丰富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都是一层扁平的细胞。

3、胸腔底部是,它主要是由组织组成的。

4、外界的空气经过的处理后进入,在这里与进行气体交换。

5、吞咽食物时,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6、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的常用方法是。

7、探究呼吸运动中胸廓容积是否发生变化,可以通过测量来进行。

8、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是。

二、选择题1、为了保证教室内的空气清洁新鲜,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B绿化周围的环境C 勤打扫教室及环境D关闭门窗防止灰尘进入2、当我们呼气时,肋间肌肉、膈肌的活动状态分别是()A 收缩舒张B 舒张收缩C 收缩收缩D舒张舒张3、从生物学角度讲,随地叶痰的害处主要是()A 痰中有尘土B 痰中有黏液C 痰中往往有病原微生物D 行为不文明4、在以下几种职业的人群中,较易得呼吸道疾病的是()1 / 6A 司机B 售货员C 园林工人D 油漆工5、下列结构是食物和空气共同经过的是()A 口腔B 咽C 胃D 食道6、既是组成呼吸道的器官又是发声器官的是()A 鼻B 咽C 肺D 喉6、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A 人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 人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氧气C 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D 人呼出的气体中氧含量增加了7、人体内主要的呼吸肌是()A 肋间肌和腹肌B 肋间肌和胸肌C 肋间肌和膈肌D 胸肌和膈肌8、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B 清洁空气C 吸入氧气D 呼出二氧化碳9、氧气进入体内最终要到达()A 血液B 肺部C 心脏D 组织细胞10、某同学在平静状态下的胸围79 cm,尽力吸气时的胸围是83 cm,尽力呼气时胸围是76 cm,他的胸围差是()A.3 cmB.4 cmC.7 cmD.5 cm11、下列关于平静状态下呼吸过程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B.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上升,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C.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D.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上升,外界空气经呼吸道进入肺12、痰形成的部位是()A 鼻腔黏膜B 喉腔侧壁C 气管和支气管D 食道黏膜2 / 613、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这是因为()A 鼻腔前部生有鼻毛B 鼻黏膜能分泌黏液C 鼻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 前三项都对14、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职业病是()A 肺炎B 哮喘C 尘肺D 气管炎15.我们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呼吸时吸入的氧的最终去向是()A.构成细胞B.到组织细胞处交换二氧化碳C.到血液处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D.到组织细胞处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16.气管能保持敞开的原因是()A. 有“C”型的软骨支架B. 肌肉较松弛C. 气管壁较硬D.周围有肌肉牵拉17.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氧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的气体的根本方法是()A. 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B. 关闭门窗,放大量的醋C. 喷空气清新剂D. 打开门窗,通风透气18.鼻腔内鼻毛的作用是()A.灭菌B.温暖空气C.湿润空气D. 过滤空气19.平常所说的痰来自()A.鼻B.咽C.喉D. 气管、支气管20.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结构有()①声带②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③鼻黏膜④会厌软骨⑤鼻毛⑥嗅细胞A.③⑤⑥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④⑤21.测定胸围差时,被测者要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均匀呼吸,还要做到3 / 6()A.不挺胸不屏气B.挺胸不屏气C.挺胸屏气D.不挺胸屏气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呼吸道肺呼吸道肺呼吸道肺肺2、薄毛细血管上皮3、膈肌肉4、呼吸道肺血液5、会厌软骨6、五点取样法7、胸围差8、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植树造林二、选择题1、为了保证教室内的空气清洁新鲜,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D )A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B绿化周围的环境C 勤打扫教室及环境D关闭门窗防止灰尘进入2、当我们呼气时,肋间肌肉、膈肌的活动状态分别是( D )A 收缩舒张B 舒张收缩C 收缩收缩D舒张舒张3、从生物学角度讲,随地叶痰的害处主要是( C )A 痰中有尘土B 痰中有黏液C 痰中往往有病原微生物D 行为不文明4、在以下几种职业的人群中,较易得呼吸道疾病的是( D )A 司机B 售货员C 园林工人D 油漆工5、下列结构是食物和空气共同经过的是( B )A 口腔B 咽C 胃D 食道6、既是组成呼吸道的器官又是发声器官的是( D )A 鼻B 咽C 肺D 喉6、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 C )4 / 6A 人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 人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氧气C 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D 人呼出的气体中氧含量增加了7、人体内主要的呼吸肌是( C )A 肋间肌和腹肌B 肋间肌和胸肌C 肋间肌和膈肌D 胸肌和膈肌8、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 )A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B 清洁空气C 吸入氧气D 呼出二氧化碳9、氧气进入体内最终要到达( D )A 血液B 肺部C 心脏D 组织细胞10、某同学在平静状态下的胸围79 cm,尽力吸气时的胸围是83 cm,尽力呼气时胸围是76 cm,他的胸围差是( C )A.3 cmB.4 cmC.7 cmD.5 cm11、下列关于平静状态下呼吸过程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B.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上升,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C.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D.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上升,外界空气经呼吸道进入肺12、痰形成的部位是( C )A 鼻腔黏膜B 喉腔侧壁C 气管和支气管D 食道黏膜13、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这是因为( D )A 鼻腔前部生有鼻毛B 鼻黏膜能分泌黏液C 鼻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 前三项都对14、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职业病是( C )A 肺炎B 哮喘C 尘肺D 气管炎15.我们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呼吸时吸入的氧的最终去向是( D )5 / 6A.构成细胞B.到组织细胞处交换二氧化碳C.到血液处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D.到组织细胞处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16.气管能保持敞开的原因是( A )A. 有“C”型的软骨支架B. 肌肉较松弛C. 气管壁较硬D.周围有肌肉牵拉17.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氧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的气体的根本方法是( D )A. 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B. 关闭门窗,放大量的醋C. 喷空气清新剂D. 打开门窗,通风透气18.鼻腔内鼻毛的作用是( D )A.灭菌B.温暖空气C.湿润空气D. 过滤空气19.平常所说的痰来自( D )A.鼻B.咽C.喉D. 气管、支气管20.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结构有( C )①声带②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③鼻黏膜④会厌软骨⑤鼻毛⑥嗅细胞A.③⑤⑥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④⑤21.测定胸围差时,被测者要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均匀呼吸,还要做到( A )A.不挺胸不屏气B.挺胸不屏气C.挺胸屏气D.不挺胸屏气6 / 6。

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复习题(含答案解析)(3)

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复习题(含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 2CO 3、AlCl 3、NH 4NO 3、MgSO 4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 .HClB .BaCl 2C .NaOHD .AgNO 3 2.将下列四种化合物分别溶于稀盐酸,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没有颜色变化,再加氯水即呈现红色的是A .FeSB .Fe 2O 3C .FeCl 3D .Fe 3O 43.以下现象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刻制含铜箔的印刷电路板B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使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C .用盐酸除去铁锈(Fe 2O 3·xH 2O) D .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可以看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4.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几乎不反应的是A .稀硝酸B .NaOH 溶液C .Cu(NO 3)2溶液D .稀硫酸5.下列实验中,不仅产生气体,而且最终一定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 .将过量的Na 投入到AlCl 3溶液中B .将过量的Na 2O 投入到AlCl 3溶液中C .将过量的Na 投入到MgCl 2溶液中D .将过量的Na 2O 2投入到FeCl 2溶液中6.下列化学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 .FeI 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 2反应:2I ﹣+Cl 2=Cl ﹣+I 2B .向铝粉中投入过量的NaOH 溶液:Al 3++4OH ﹣=AlO 2-+2H 2OC .NH 4Al(SO 4)2中滴加Ba(OH)2使SO 24-恰好完全沉淀:Al 3++2SO 24-+2Ba 2++4OH ﹣=AlO 2-+2BaSO 4↓+2H 2OD .向Mg(HCO 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Mg 2++2HCO 3-+2OH ﹣=MgCO 3↓+CO 23-+2H 2O7.下列物质中既能和盐酸反应,又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铝②氧化铝③氢氧化铝④氯化铝A .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全部8.下列各项不能用互滴法鉴别的是A .AlCl 3 NaOH MgCl 2 NaClB .NaAlO 2 NaHSO 4 BaCl 2 MgCl 2C .AlCl 3 NaOH H 2SO 4 KClD .NaHCO 3 H 2SO 4 NaCl KCl 9.聚合氯化铝铁[AlFe(OH)n Cl 6-n ]m 用于生活给水及工业给水的净化处理。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作者: 来源:本站时间:2006-2-22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光反应与暗反应;2、C3途径与C4途径;3、光系统;4、反应中心;5、光合午休现象;6、原初反应;7、磷光现象;8、荧光现象;9、红降现象;10、量子效率;11、量子需要量;12、爱默生增益效应;13、PQ循环;14、光合色素;15、光合作用;16、光合作用单位;17、反应中心色素;18、聚光色素;19、激子传递;20、共振传递;21、解偶联剂;22、水氧化钟;23、希尔反应;24、光合磷酸化;25、光呼吸;26、光补偿点;27、CO2补偿点;28、光饱和点;29、光能利用率;30、光合速率;31、C3-C4中间植物;32、光合滞后期;33、叶面积系数;34、共质体与质外体;35、压力流动学说;36、细胞质泵动学说;37、代谢源与代谢库;38、比集转运速率(SMTR);39、运输速率;40、溢泌现象;41、P-蛋白;42、有机物质装载;43、有机物质卸出;44、收缩蛋白学说;45、协同转移;46、磷酸运转器;47、界面扩散;48、可运库与非运库;49、转移细胞;50、出胞现象;51、生长中心;52、库-源单位;53、供应能力;54、竞争能力;55、运输能力。

二、缩写符号翻译1、Fe-S;2、Mal;3、OAA;4、BSC;5、CFl-Fo;6、NAR;7、PC;8、CAM;9、NADP+;10、Fd;11、PEPCase;12、RuBPO;13、P680,P700;14、PQ;15、PEP;16、PGA;17、Pn;18、Pheo;19、PSP;20、Q;21、RuBP;22、RubisC(RuBPC);23、Rubisco(RuBPCO);24、LSP;25、LCP;26、DCMU;27、FNR;28、LHC;29、pmf;30、TP;31、PSI;32、PSII。

三、填空题1、光合作用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在该反应中,被还原,被氧化;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是在中进行的;光反应是在上进行的。

济南版七上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题及答案

济南版七上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一、选择题1、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2.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A.病毒能繁殖后 B.病毒营寄生生活C.病毒有细胞壁 D.病毒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3.馒头、面包膨大松软,里面有很多小孔,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A.加入了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B.加入了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C.加入了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D.加入了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乳酸4.在甲型HIN1流感爆发期间,同学们都分期分批免费注射了甲流疫苗,注射的药物和预防措施分别是A. 抗体控制传染源 B.抗体保护易感者 C.抗原控制传染源 D.抗原保护易感者5.酵母菌和乳酸菌都是与我们生话密切相关的两种有益微生物。

有关二者与其利用的匹配关系,不正确的是A.酵母苗——酿造酒 B. 乳酸菌——酿造醋 C.酵母菌——做馒头 D.乳酸菌——酸奶6.酵母菌比乳酸菌高等、复杂,主要是因为酵母菌细胞具有A.细胞壁 B、细胞膜 C、形细胞核 D、遗传物质7.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当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血液中会出现抵抗该病毒的抗体。

产生这种抗体的细胞是A. 吞噬细胞B. 淋巴细胞C. 红细胞D. 血小板8.噬菌体是寄生在哪类生物细胞内的病毒?A.植物 B. 动物 C. 细菌 D. 人9.在生物圈的碳一——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中(形成为有机物).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A.细菌 B. 真菌 C. 动物 D. 绿色植物10.真菌的特征是①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②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③能产生抱子,孢子能发育成新个体④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⑤细胞内没有叶绿体A.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⑤11.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菌细胞有细胞壁,但没有叶绿体 B. 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大多数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 所有细菌都能导致动植将和人患病12.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蔺 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C.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苗都是有害的D. 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13.下列关于肝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 病毒个体微小,但肉眼可见B. 病毒具有细胞结构C. 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D. 属于植物病毒,宿主为烟草14.与真菌相比,细菌的结构中没有A.细胞壁 B.细胞膜C.成形的细胞核 D.细胞质15.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EV71病毒B.痢疾杆菌C.草履虫D.酵母菌16. 孝感米酒甜而不腻,气味芬芳,是一种用糯米饭和酒药酿制的风味食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3章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3章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3)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名词解释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有机体社会有机体 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政治结构 社会文化结构社会文化结构 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 阶级阶级阶层阶层 社会进步社会进步 物质文明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形态阶级斗争社会形态阶级斗争 社会改革社会改革 科学技术科学技术 英雄史观英雄史观群众史观人民群众群众史观人民群众 历史人物普通个人历史人物普通个人 杰出人物杰出人物 无产阶级领袖无产阶级领袖二、单项选择(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④)A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B 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D 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④)A 阶级斗争发展史阶级斗争发展史B B 生产关系发展史生产关系发展史C 社会意识发展史社会意识发展史D D 生产劳动发展史生产劳动发展史(3)“吃、喝、住、穿,这是人生的第一需要”的观点属于(① )A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 B 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 利己主义的观点利己主义的观点D D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4)“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属于(①)A 宿命论宿命论B B 英雄史观英雄史观C C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D D 诡辩论诡辩论(5)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④)A 血缘关系血缘关系B B 法律关系法律关系C C 思想关系思想关系D D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6)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是(②)A 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B B 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C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D D 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关系的不同回答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关系的不同回答(7)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体现的关系是( ② )A 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B B 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C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D D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与意识的关系(8)“人定胜天”的观点表明( ② )A 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B 错误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错误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C 准确把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准确把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D 夸大了自然界的客观性夸大了自然界的客观性(9)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只能是( ④ )A 社会现存的各种生产关系社会现存的各种生产关系B 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C 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生产关系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生产关系D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10)人类是社会的主体,历史活动就是人的活动,因此人可以(④)A 创造社会发展规律创造社会发展规律B 消灭社会发展规律消灭社会发展规律C 改变社会发展规律改变社会发展规律D D 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11)“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是(④)A 宿命论观点宿命论观点B B 机械论观点机械论观点C C 历史循环论观点历史循环论观点D D 唯物史观观点唯物史观观点(12)哲学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 ③)A 人们认识世界能力的范畴人们认识世界能力的范畴B 人们用物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能力范畴人们用物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能力范畴C 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范畴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范畴D 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水平能力范畴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水平能力范畴(13)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④)A 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B 人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C 物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D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14)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④)A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B 人与人的政治关系人与人的政治关系C 人与人的思想关系人与人的思想关系D 人与人的经济关系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15)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 ③ )A 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 公有制水平的高低公有制水平的高低C 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D 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16)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 ③ )A 政治制度与军队、警察武装力量政治制度与军队、警察武装力量B 生产关系与政治制度生产关系与政治制度C 政治的上层建筑与思想的上层建筑政治的上层建筑与思想的上层建筑D 政权与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政权与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17)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③ )A 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B 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C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D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① )A 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B 产品的分配形式产品的分配形式C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D 交换和消费关系交换和消费关系(19)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② )A 文学艺术文学艺术B 国家政权国家政权C 政党结构政党结构D 哲学思想哲学思想(20)经济基础是指( ② )A 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B 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C 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D 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总和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总和 (21)国家是代表( ④ )A 全国社会成员利益的全国社会成员利益的B 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C 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D 统治阶级利益的统治阶级利益的(22)区分国家的类型和本质的根据是( ③ )A 人口多少人口多少B 领土的大小领土的大小C 国体国体D 政体政体(2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 ① )A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 科学文化的反映科学文化的反映C 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 社会规律的反映社会规律的反映(24)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形式,它属于( ② )A 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B 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C 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D 思想的上层建筑思想的上层建筑(25)社会意识根源于( ① )A 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B 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C 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心理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心理D D 英雄人物成为杰出人物的意愿英雄人物成为杰出人物的意愿(26)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② )A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B B 生产方式生产方式C C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D 实践活动实践活动 (27)生产方式是(④ )A 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机统一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机统一B 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有机统一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有机统一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28)社会形态是(④ )A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B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统一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统一C 国体与政体的统一国体与政体的统一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的状况是( ⑤ )A 已不存在已不存在B 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激烈C 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D 只存在于人民内部只存在于人民内部E 总的趋势是趋于缩小,减弱和缓和总的趋势是趋于缩小,减弱和缓和(30)国家的实质是(④)A 全体社会成员的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代表B B 社会各阶级矛盾的调节者社会各阶级矛盾的调节者C 社会生产的组织者和指挥者社会生产的组织者和指挥者D D 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31)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 ③ )A 法律前面人人平等法律前面人人平等B B 抽象的人性论抽象的人性论C C 利己主义利己主义D D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2)“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

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第三章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复习思考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矿质营养(mineral nutrition)植物对矿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以及矿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灰分元素(ash element)干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余下一些不能挥发的灰白色残渣,称为灰分。

构成灰分的元素称为灰分元素。

灰分元素直接或间接来自土壤矿质,所以又称为矿质元素。

必需元素(essential element)植物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国际植物营养学会规定的植物必需元素的三条标准是:①由于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其生活史;②除去该元素,表现为专一的病症,这种缺素病症可用加入该元素的方法预防或恢复正常;③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表现直接的效果,不是由于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善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大量元素(major element,macroelement)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且需要量较多的一些元素。

它们约占植物体干重的0.01%~10%,有C、H、O、N、P、K、Ca、Mg、S等。

微量元素(minor element,microelement,trace element)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而需要量很少的一类元素。

它们约占植物体干重的10-5%~10-3%,有Fe、B、Mn、Zn、Cu、Mo、Cl等。

有益元素(beneficial element)并非植物生命活动必需,但能促进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元素。

如Na、Si、Co、Se、V等。

水培法(water culture method)亦称溶液培养法或无土栽培法,是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培养植物的方法。

砂培法(sand culture method)全称砂基培养法,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等基质中,加入营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

气栽法(aeroponic)将植物根系臵于营养液气雾中栽培植物的方法。

离子的主动吸收(ionic active absorption)细胞利用呼吸释放的能量逆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矿质的过程。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复习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复习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复习基础测试题及答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复习基础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代数式x2+y2的意义是x,y的平方和B.代数式5(x+y)的意义是5与(x+y)的积C.x的5倍与y的和的一半,用代数式表示为5x+D.比x的2倍多3的数,用代数式表示为2x+32.已知a是两位数,b是一位数,把b放在百位上,a放在b的后面,就成为一个三位数.这个三位数可表示成()A.10b+aB.baC.100b+aD.b+10a3.某企业今年3月份产值为a万元,若4月份比3月份减少了10%,5月份比4月份增加了15%,则5月份的产值是()A.(a-10%)(a+15%)万元B.a(1-10%)(1+15%)万元C.(a-10%+15%)万元D.a(1-10%+15%)万元4.如果单项式-xay2与x3yb是同类项,那么a,b的`值分别为()A.2,2B.-3,2C.2,3D.3,25.当x分别等于3和-3时,多项式6x2+5x4-x6+3的值()A.互为相反数B.互为倒数C.相等D.异号6.若一个多项式减去x2-3y2等于x2+2y2,则这个多项式是()A.-2x2+y2B.2x2-y2C.x2-2y2D.-2x2-y27.化简-[-(-a2)-b2]-[+(-b2)]的结果是()A.2b2-a2B.-a2C.a2D.a2-2b28.若a,b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代数式的结果是()A.1B.2b+3C.2a-3D.-1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4分)9.“比a的3倍大1的数”用代数式表示为_______.10.3月12日某班50名学生到郊外植树,若平均每人植树a棵,则该班一共植树____棵.11.对单项式“5x”,我们可以这样解释:香蕉每千克5元,某人买了x千克,共付款5x元.请你对“5x”再给出另一个实际生活方面的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单项式-3x2y3的系数是_______,多项式-2x2+3xy+y2的次数是_______.13.若单项式3x2yn与2xmy3是同类项,则m+n=_______.14.若一组数2,4,8,16,32,…,按此规律,则第n个数是_______.15.在三个连续偶数中,n是最小的一个,这三个数的和为_______.16.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输入的x的值为1,则输出的y 值为_______.17.若-4xay+x2y6=-3x2y,则a+b=18.一个多项式M减去多项式2x2+5x-3,马虎同学将减号抄成了加号,运算结果得-x2+3x-7,多项式M是_______19.若,则的值为.20.如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它们是由边长相同的正方形和正三角形镶嵌而成,第(1)个图案有4个三角形,第(2)个图案有7个三角形,第(3)个图案有10个三角形,…依此规律,第n个图案有个三角形(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三、解答题(共52分)21.(本题4分)已知多项式x-3x2ym+2+x3y--3x4-1是五次五项式,单项式3x3ny3-mz与该多项式的次数相同,求m,n的值.22.(本题8分)化简:(1)5(a2b-3ab2)-2(a2b-7ab2);(2)4x2-[3x-2(x-3)+2(x2-1)].23.(本题8分)先化简,再求值:(1)3(2x2-xy)-2(3x2-2xy),其中x=-2,y=-3;(2)2x2+3x+5+[4x2-(5x2-x+1)],其中x=3.24.(本题5分)有这样一道数学题:计算(3x+2y+1)-2(x+y)-(x-2)的值,其中x=1,y=-1.小磊同学把“x=1,y=-1”错抄成了“x=-1,y=1”,但他的计算结果又是正确的,能不能认为这个多项式的值与x,y的值无关?请说明理由.25.(本题8分)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1)第5个图形有多少黑色棋子?(2)第几个图形有2013颗黑色棋子?请说明理由.26.(本题10分)为了能有效地使用电力资源,市区实行居民峰谷用电.居民家庭在峰时段(上午8:00-晚上21:00)用电的价格是每度0.55元,谷时段(晚上21:00-次日晨8:00)用电的价格是每度0.35元,若某居民户某月用电100度,其中峰时段用电x度.(1)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该居民户这个月应缴纳的电费;(2)利用上述代数式计算当x=60时,应缴纳的电费是多少.27.(本题8分)A,B两家公司都准备向社会招聘人才,两家公司条件基本相同,只有工资待遇有如下差异:A公司年薪2万元,每年加工龄工资400元;B公司半年薪1万元,每半年加工龄工资100元,求A,B两家公司第n年的年薪分别是多少.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哪家公司有利?28.(本题10分)在由m×n(m×n>1)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矩形网格中,研究它的一条对角线所穿过的小正方形个数f(1)当m,n百质(m,n除1外无其他公因数)时,观察下列图形并完成下表:猜想:当m,n互质时,在m×n的矩形网格中,一条对角线所穿过的小正方形的个数f与m,n的关系式是_______(不需要证明)(2)当m,n不互质时,请画图验证你猜想的关系式是否依然成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B4.D5.C6.B7.A8.B二、填空题9.3a+110.50a11.答案不唯一12.-3213.514.2n(n为正整数)15.3n+616.417.318.-3x2-2x-419.320.3n+1三、解答题21.122.(1)原式=3a2b-ab2(2)原式=2x2-x-423.(1)6(2)2524.原式的值与x,y的值无关25.(1)第5个图形有18颗黑色棋子(2)2013颗26.(1)0.2x+35(2)47(元)27.选择A公司有利28.(1)f=m+n-1(2)(1)小题的猜想都不能成立。

操作系统_第三章_复习题

操作系统_第三章_复习题

操作系统_第三章_复习题(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三章死锁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避免死锁的一个著名的算法是( B)。

A.先入先出法; B.银行家算法;C.优先级算法; D.资源按序分配法。

2.计算机系统产生死锁的根本原因是( D )。

A.资源有限 B.进程推进顺序不当C.系统中进程太多 D.A和 B3.资源预先分配策略可以实现死锁的( A )。

A.预防 B.避免(在资源的动态分配过程中,采取的一种方法) C.检测 D.恢复4.若系统中有5台绘图仪,有多个进程均需要使用2台,规定每个进程一次仅允许申请一台,则至多允许()个进程参于竞争,而不会发生死锁。

A、5B、2C、3 D、45.产生系统死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 C)。

A、进程释放资源B、一个进程进入死循环C、多个进程竞争资源出现了循环等待D、多个进程竞争共享型设备6. 两个进程争夺同一个资源( B)。

A.一定死锁B.不一定死锁C.不会死锁D.以上说法都不对7. 解决死锁的途径是( D)。

A. 立即关机排除故障B. 立即关机再重新开机C. 不要共享资源,增加独占资源D. 设计预防死锁方法,运行检测并恢复8. 进程P1使用资源情况:申请资源S1,申请资源S2,释放资源S1;进程P2使用资源情况:申请资源S2,申请资源S1,释放资源S2,系统并发执行进程P1,P2,系统将(B)。

A.必定产生死锁B. 可能产生死锁C.会产生死锁D. 无法确定是否会产生死锁9. 两个进程同时运行并希望使用对方所占用的资源,而又都不肯释放所占用资源的情形被称做(A)。

A 死锁B 循环等待C 互斥D 银行家算法10. (A )阐明了"如果出现死锁,忽略它,就当自己完全不知道发生死锁一样"。

A驼鸟算法 B 银行家算法C 循环等待D DRAG11. (不安全状态)意味着资源分配会导致死锁,而(安全状态)意味着可以避免死锁。

财务管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 资金时间价值与证券评价

财务管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 资金时间价值与证券评价

第三章资金时间价值与证券评价一、单项选择题1.某人退休时有现金10万元,拟选择一项回报比较稳定的投资,希望每个季度能收入2000元补贴生活。

那么,该项投资的实际报酬率应()。

A.2%B.8%C.8.24%D.10.04%2.在下列各项资金时间价值系数中,与资本回收系数互为倒数关系的是()。

A.(P/F,i,n)B.(P/A,i,n)C.(F/P,i,n)D.(F/A,i,n)3.两年前发行的一笔国债,5年期,面值1000元,发行价1100元,票面利率6%,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现在市场价格为1250元,甲欲购入后持有至到期日,则其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是()。

A.5.72%B.1.32%C.1.98%D.8.71%4.某公司发行面值为1000元,票面年利率为5%,期限为10年,每年支付一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

已知发行时的市场利率为6%,则该债券的发行价格为()元。

A.1000B.982.24C.926.41D.11005.某公司从本年度起每年年末存入银行一笔固定金额的款项,若按复利制用最简便算法计算第n年末可以从银行取出的本利和,则应选用的时间价值系数是()。

A.复利终值数B.复利现值系数C.普通年金终值系数D.普通年金现值系数6.在下列各项中,无法计算出确切结果的是()。

A.后付年金终值B.即付年金终值C.递延年金终值D.永续年金终值7.根据资金时间价值理论,在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的基础上,期数减1、系数加1的计算结果,应当等于()。

A.递延年金现值系数B.后付年金现值系数C.即付年金现值系数D.永续年金现值系数8.在10%利率下,一至五年期的复利现值系数分别为0.9091、0.8264、0.7513、0.6830、0.6209,则五年期的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为()。

A.2.5998B.3.7907C.5.2298D.4.16949.有甲、乙两个付款方案:甲方案在五年中每年年初付款6000元,乙方案在五年中每年年末付款6000元,若利率相同,则两者在第五年末的终值()。

大学药剂学第三章注射剂复习题带答案

大学药剂学第三章注射剂复习题带答案

第三章注射剂一、名词解释1. 灭菌制剂和无菌制剂:指直接注射于体内或直接用于创伤面、粘膜等的一类制剂。

2. 注射剂:俗称针剂,是指专供注入机体内的一种制剂。

输液: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 (一次给药100ml以上) 注射液。

3. 等渗和等张:等渗是指渗透压与血浆相等的溶液,可用人造的理想半透膜以物理化学实验方法求得,因而等渗是个物理化学概念。

然而,根据这个概念计算出某些药物如盐酸普鲁卡因、丙二醇、尿素、甘油等的等渗浓度,配制成等渗溶液,结果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血,因而提出等张溶液的概念。

等张是指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

即与细胞接触时,使细胞功能和结构保持正常的溶液。

4. 热原:注射后能引起人体致热反应的物质,称热原5. 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纯化水:为原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等处理后制得的供药用的水。

注射用水: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蒸馏水。

6. 灭菌法: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的方法或技术。

7. 无菌:在任一指定的物体、介质或环境中,无任何活的微生物。

8. 防腐和消毒:防腐: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抑制微生物生长与繁殖的手段,亦称抑菌。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病原微生物的手段。

9. 湿热灭菌法:用饱和蒸汽、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

二、思考题1. 药剂学中灭菌法可分为哪几类?物理灭菌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方法?灭菌法可分为三大类:物理灭菌法、化学灭菌法、无菌操作法。

物理灭菌:热灭菌法、射线灭菌法、过滤除菌法。

热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①火焰灭菌法、②干热空气灭菌法。

2)湿热灭菌法:①热压灭菌法、②流通蒸汽灭菌法、③煮沸灭菌法、④低温间歇灭菌法。

射线灭菌法:①辐射灭菌法、②微波灭菌法、③紫外线灭菌法。

2. 影响湿热灭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①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②蒸气性质;③药品性质和灭菌时间;④其他如介质pH对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力具有较大影响;⑤灭菌温度。

3. 注射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哪些?无菌,热原和细菌内毒素,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装量检查,装量差异,渗透压摩尔浓度,Ph,其他4. 注射剂处方中应用什么水?注射剂处方中应用注射用水或灭菌注射用水。

第三章 旅游者 复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旅游者  复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旅游者复习思考题1.罗马会议是如何界定应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游客的概念的?这一定义有哪些优缺点?(1)1963年,罗马会议将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员统称为游客,即汉语中泛称的“旅行者”。

游客分两类,一类是在目的地停留过夜的旅游客,另一类是短程游客。

这两类不同类型的游客需要分别统计.(2)这一基本定义包括以下几点:将所有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员统称为游客;以在访问地的停留时间为标准,将游客进一步划分为停留过夜游客和不停留过夜游客.(3)根据来访者的定居国或常住国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应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游客;根据访问目的来界定其是否应被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游客。

这一定义的优点:将“旅游”与“旅行”两个涵义原本不同的术语朝着概念同化的方向迈进了一步;缺点:概念没有将国内旅游者包括在内。

2.我国如何界定海外来华旅游人员以及国内游客?一般将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称为“海外游客” ,包括: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海外游客:是指来我国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海外游客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 个月,且其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不能列为海外游客的人员包括:(1)应邀来我国进行访问,由部长以上人员率领的党、政、议会、军队代表团成员;(2)各国驻华使馆官员及其随行人员;(3)驻期达一年以上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商务机构人员等;(4)乘国际班机直接过境,不需要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我国口岸的中转旅客与机组人员;(5)因日常工作和生活在边境地区往来的居民;(6)归国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7)到我国定居的外国人和原已出境又返回我国定居的外国侨民;(8)归国的我出国人员。

在我国的国内旅游统计中,对纳入国内旅游统计范围的人员统称为国内游客,国内游客分为国内旅行者和国内“一日游”游客两种类型。

3.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有哪些?旅游行为的实现是外部旅游条件和旅游者内部心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者的形成取决与多方面的条件和因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三四单元复习题及答案(各一套)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三四单元复习题及答案(各一套)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复习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分)若2a与1﹣a互为相反数,则a=.2.(3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2x+a﹣9=0的解是x=2,则a的值为.3.(3分)如果3x2a﹣2﹣4=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a=.4.(3分)在等式中,已知S=800,a=30,h=20,则b=.5.(3分)将1000存入银行2年,年利息为5%,扣除20%的利息税,到期可取得本息和为.6.(3分)小郑的年龄比妈妈小28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郑的5倍,小郑今年的年龄是岁.7.(3分)将一批工业最新动态信息输入管理储存网络,甲独做需6小时,乙独做需4小时,甲先做30分钟,然后甲、乙一起做,则甲、乙一起做还需小时才能完成工作.8.(3分)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的2倍大1,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的3倍小1,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对调,那么得到的三位数比原来的三位数大99,求原来的三位数是.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9.(3分)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x2+x﹣3=x(x+2)B.x+(4﹣x)=0 C.x+y=1 D.10.(3分)与方程x﹣1=2x的解相同的方程是()A.x﹣2=1+2x B.x=2x+1 C.x=2x﹣1 D.11.(3分)下列运用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的变形中,正确的是()A.若x=y,则x﹣5=y+5 B.若a=b,则ac=bcC.若=则2a=3b D.若x=y,则=12.(3分)某商场把进价为2400元的商品,标价3200元打折出售,仍获利20%,则该商品的打几折出售?()A.六B.七C.八D.九13.(3分)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得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是:2y+y﹣,怎么办呢?小明想了一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是y=﹣,很快补好了这个常数,并迅速地完成了作业,你能补出这个常数吗?它是()A.1 B.2 C.3 D.414.(3分)把方程去分母后,正确的是()A.3x﹣2(x﹣1)=1 B.3x﹣2(x﹣1)=6 C.3x﹣2x﹣2=6 D.3x+2x﹣2=6 15.(3分)如图a和图b分别表示两架处于平衡状态的简易天平,对a,b,c 三种物体的质量判断正确的是()A.a<c<b B.a<b<c C.c<b<a D.b<a<c16.(3分)某商人在一次买卖中均以120元卖出两件衣服,一件赚25%,一件赔25%,在这次交易中,该商人()A.赚16元 B.赔16元 C.不赚不赔D.无法确定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16分,共72分.)17.(16分)解方程(1)3(x+1)﹣2(x+2)=2x+3(2)(3)x﹣﹣1(4).18.(9分)已知y1=6﹣x,y2=2+7x,若①y1=2y2,求x的值;②当x取何值时,y1比y2小﹣3;③当x取何值时,y1与y2互为相反数?。

人体生理学第三章《血液》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人体生理学第三章《血液》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人体生理学》第三章血液复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A1型题】1.机体细胞内液与组织液通常具有相同的()A.Na+浓度B.K+浓度C.CI一浓度D.胶体渗透压E.总渗透压2.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A.不含血细胞B.蛋白含量低C.Na+含量高D.K+含量高E.CI一含量高3.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A.200 mmol/LB.250 mmol/LC.300 mmol/LD.350 mmol/LE.400 mmol/L4.决定血浆pH的主要缓冲对是()A.K2HPO4/KH2PO4B.KHCO3/H2CO3C.Na2HPO4/NaHEPO4D.NaHCO3/H2CO3E.蛋白质钠盐/蛋白质5.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决定于血浆中的()A.各种正离子B.各种负离子C.Na+和Cl-D.氨基酸和尿素E.葡萄糖和氨基酸6. 影响红细胞内外水分正常分布的因素主要是()A.血浆胶体渗透压B.血浆晶体渗透压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组织液静水压E.毛细血管血压7.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A.血浆蛋白含量B.红细胞数量C.白细胞数量D. 红细胞的叠连E.NaCI的浓度8.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A.NaCIB.白蛋白C.球蛋白D.纤维蛋白原E.葡萄糖9.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是()A.调节血管内外水的交换B.调节细胞内外水的交换C.维持细胞正常体积D.维持细胞正常形态E.决定血浆总渗透压10.60 kg体重的正常成年人的血量为()A.3.0~3.6LB.4.2~4.8LC.5.4~6.0 LD.6.0~9.0LE.10~20L11. 有生命危险的急性失血量是指超过总血量的()A.5%B.10%C.15%D.20%E.30%12.下列哪项不是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A.运输O2和CO2B.缓冲功能 C参与生理止血D.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E.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13.不易通过红细胞膜的是()A.O2和CO2B.尿素C.H2O D.H2CO3E.K+和Na+14.血细胞比容是指()A.血细胞与血浆的容积之比B.三种血细胞的容积之比C.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D.红细胞的容积E.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15.低温储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度升高()A.Na+B.Ca2+C.K+D.Cl-E.HCO3一16.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A.体积B.表面积C.数量D.比重E.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17.球形红细胞()A.变形能力增大B.脆性增大C.沉降率增快D.血细胞比容增大E. 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18.红细胞沉降率变快主要是由于()A.红细胞脆性增大B.血浆中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多C.血浆中白蛋白和卵磷脂含量增多D.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降低E.血细胞比容减小19. 红细胞发生叠连后,红细胞()A.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增大B.变形能力增大C.渗透脆性增大D.血沉加快E.比重增高20.某患者血沉增快,若将该患者的红细胞置于正常人血浆中,其红细胞沉降的速度将()A.增快B.减慢C.正常D.先增快后减慢E.先减慢后增快21.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下降可引起红细胞()A.变形性增大B.渗透脆性增大C.悬浮稳定性增大D.血沉降率加快E.血红蛋白含量增大22.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A.成纤维细胞B.髓系干细胞C.淋巴系干细胞D.基质细胞E.多能造血干细胞23.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A. 雄激素B.雌激素C.甲状腺激素D.促红细胞生成素E. 生长激素24.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是()A.铁和叶酸B.钴和维生素B12C.蛋白质和内因子D.铁和蛋白质E.钴和蛋白质25.胃大部分切除后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下列哪种物质吸收障碍所致()A.蛋白质B.叶酸C.维生素B12D.脂肪E.铁26.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部位是()A.骨髓B.肝C.脾D.肾E.腺垂体27.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缓冲PHB.缓冲温度C.运输激素D.运输铁E.运输O2和CO228. 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A.肝和脾B.肝和肾C.脾和淋巴结D.肾和骨髓E.胸腺和骨髓29.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高于女性,主要是由于男性()A.活动量大,组织相对缺氧B.骨骼粗大,骨髓造血较多C.体重大D.雄激素多E.促红细胞生成素多30.人血液中主要的吞噬细胞是()A.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中性粒细胞31. 在过敏反应时,其数量明显增加的血细胞是()A.淋巴细胞B. 嗜中性粒细胞C. 嗜酸性粒细胞D. 嗜碱性粒细胞E. 单核细胞32.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释放细胞毒素B.产生抗体C.参与生理止血D.释放组胺E.吞噬33.可释放肝素的血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 血小板34.可释放5-羟色胺的血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 血小板35.血小板彼此粘着的现象称血小板()A.粘附B.聚集C.释放D.凝集E. 激活36.下列关于生理止血机制的描述,错误的是()A.包括局部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凝块形成B.血小板与凝血块的形成有关C. 血小板与局部缩血管反应有关D.血小板减少时出血时间延长E. FXII缺乏时体内生理性凝血启动发生障碍37.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因为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B.环加氧酶C.血栓烷合成酶A.磷脂酶A2D.前列环素合成酶E.过氧化酶38. 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皮肤粘膜常自发性出现出血点和紫癜,主要是由于()A.不易形成止血栓B.血管不易收缩C.不能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D.血凝块回缩障碍E. 血液凝固障碍39.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A.纤维蛋白溶解B.纤维蛋白的激活C.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D.血小板聚集与红细胞叠连E.FⅧ的激活40.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A.纤维蛋白B.5-羟色胺C.凝血因子D.血小板E.Ca2+41.血液凝固的内源性激活途径与外源性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别在于()A.FX的激活过程B.凝血酶激活过程C. 纤维蛋白形成过程D.有无血小板参与E. 有无Ca2+参与42.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B. 抑制F X的激活C.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D.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E. 抑制血小板聚集43.实验中常用的枸橼酸钠的抗凝机制是()A.抑制凝血酶的活性B.防止血小板激活C.中和酸性凝血因子D.螯合血浆中的Ca2+E.抑制激肽系统44. 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A.血小板减少B.维生素A缺乏C.某些凝血因子不足D.维生素B缺乏 E.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1245. 血小板减少可导致皮肤呈现出血性斑点,称为紫癜,其最主要原因是()A.血小板不易聚集成团B.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的量不足C.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D.血管收缩障碍E.延缓凝血过程型题】【A21. 某患者血沉增快,若将该患者的红细胞置于正常人血浆中,其红细胞沉降的速度将()A.增快B.减慢C.正常D.无变化E.无法判断2. 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皮肤黏膜常出现自发性出血点和紫癜,主要是由于()A.不易形成止血栓B.血管不易收缩C.不能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D.血凝块回缩障碍E.血液凝固障碍【B型题】A.6%~8% B 20%~30% C . 40%~50% D.60% E.70%~80%1.体液占成人体重的()2.血液占成人体重的()3.血细胞比容在正常成人约为A.Na+、Cl-B.K+、Cl-C.葡萄糖D.白蛋白E. 球蛋白4.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5.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A.红细胞数目B.血浆总蛋白含量C.血浆球蛋白含量D.血浆白蛋白含量E.血浆NaCI含量6.血液的粘滞性主要决定于()7.血浆总渗透压主要决定于()A.中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血小板8.处于抵御化脓性细菌入侵第一线的细胞是()9.可释放组胺引起过敏症状的细胞是()A.FVB.FVIIC.FⅧD.FX E FXII10.可增强FIXa活性的是()11.可增强FXa活性的是()12. 与纤溶酶原的激活有关的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 嗜碱性粒细胞D. 单核细胞E. 淋巴细胞13.能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的是()14.能释放组胺酶的是()15.能释放肝素的是()A.FIIIB.FVllC.FⅩⅢD.FXE. FXII16.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17.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18.被凝血酶激活的因子是()A.FVB.FⅧC.FIXD.FXE.FXI19.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共同途径始于()20.外源性凝血途径的FVlla可以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的()二、多项选择题1.机体组织液和血浆相同的是()A.Na+浓度B.CI一浓度C.晶体渗透压D.蛋白质E.葡萄糖浓度2.血浆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有()A.多种代谢物的运输载体B.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C.参与机体免疫功能D.参与生理性止血E.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3.下列哪些情况能使血沉加快()A.血沉加快的红细胞置入正常血浆B.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增加C.血液中的白蛋白增加D.血液中的球蛋白增加E.球蛋白和胆固醇含量增高4.维持体液pH恒定,需依靠下列哪些调节()A.血液缓冲系统B.肺脏的呼吸功能C. 肾脏的排泄和重吸收功能D.每天饮水量的调节E.肝脏的解毒功能5.血浆总渗透压()A.近似于7个大气压B.与0.9%NaCl溶液的渗透压相近似C.主要由Na+和Cl-所形成D.维持毛细血管内外的水平衡E. 主要由血浆白蛋白构成6.造血干细胞的主要特征是()A.数目相对稳定B.自我复制能力强C.能够多向性分化D.具有特殊的形态特点E.其造血过程无需特定环境7.白细胞的生理特性有()A.变形运动B.渗出性C. 吞噬作用D.趋化性E.分泌多种细胞因子8.生理情况下血液在血管内不凝固的原因是()A.血液流动快B.血管内膜光滑完整C.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D.有抗凝物质存在E.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9.小血管损伤后,生理止血过程包括()A.受损小血管收缩B. 血小板聚集形成止血栓C.受损局部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D.血管壁修复,伤口愈合E.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动被抑制10.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是()A.粘附于内皮下成分B.释放ADP与TXA2,促使更多血小板聚集C.释放TXA2促进血管收缩 D.释放PF3促进凝血E.血小板融入血管内皮修复血管11.在肝内合成依赖于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有()A.FIIB.FVIIC.FIXD.FXE.Ⅺ12.起辅助因子作用的凝血因子有()A.FIIIB.F1VC.FVD.FⅧE.高分子量激肽原13.下列哪些情况可延缓或防止凝血()A.血液中加入草酸钾或草酸铵B.血液中加入肝素C.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D.血液中加入双香豆素E. 低温储存14.体液抗凝系统由下列哪些抗凝物质组成()A.TFPIB.肝素C.抗凝血酶IIID.蛋白质C系统E. 纤溶酶原的抑制物15.纤溶酶原可被下列哪些物质激活()A.尿激酶B.FⅣ、FVC.激肽释放酶D.凝血酶E. FⅫa三、名词解释1. isotonic solution 。

第三章 砌体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砌体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砌体工程与脚手架复习题及答案第一节脚手架与垂直运输设备一.填空1.砌体结构施工中,常用的垂直运输机械有塔吊、——和————。

(井架;龙门架)2.当井架高度不大于——m时,设缆风绳一道;超过该高度时,每增高——m增设一道,每道4根,与地面夹角为——。

(15;10;45°)3.龙门架是由两组——和——组合而成的门式起重设备。

其起重高度一般不超过——m。

(格构式立杆;横梁;30)4.砌筑用脚手架的步距,应符合墙体——的要求,一般为——m。

(可砌高度;1.2~1.4)5.脚手架按搭设位置分,有————脚手架和————脚手架。

(外;里)6.在砌筑清水墙时,不应使用————排脚手架。

(单)7.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主要由——、——、——和脚手板等构配件组成。

(钢管;扣件;底座)8.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立杆与水平横杆是依靠特制的————来连接的。

(碗扣接头)7.脚手架按用途分有————脚手架和————脚手架。

(主体结构用;装修用)9.钢管扣件式外脚手架按搭设方法分为分————和———两种搭设方案。

(单排;双排)10.在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足够数量、分布均匀的——,以防脚手架的横向失稳或倾覆,并能可靠地传递——荷载。

(连墙件;水平)二.单项选择题1.砌筑240墙用脚手架,一步架高度以()较为适宜。

A.1.5m B.1.2m C.1.6m D.1.0m[解析]脚手架的每次脚手架搭设高度称为“一步高”或步距。

该高度应满足墙体“可砌高度”的要求,以保证砌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一般为1.2~1.4m较为合适。

(B)2.碗扣式脚手架杆件,作为脚手架垂直承力杆的是()。

A.横杆B.斜杆C.顶杆D.立杆[解析](D)3.为了防止整片脚手架在风荷载作用下外倾,脚手架还需设置(),将脚手架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相连。

A.连墙杆D.小横杆C.大横杆D.剪刀撑[解析]在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足够数量、分布均匀的连墙杆,以防脚手架横向失稳或倾覆,并将风荷载传给建筑物。

控制工程第3章复习题(答案)

控制工程第3章复习题(答案)

第三章复习题一、选择题1、系统方框图如图示,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B ) A 、1051s + B 、2051ss + C 、10251s s ()+ D 、2s2、 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s 5)s (G +=,则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为(A )A 、52e t -B 、5tC 、.52e tD 、5t3、 二阶欠阻尼系统的上升时间t r 定义为( C )A 、单位阶跃响应达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B 、单位阶跃响应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90%所需的时间C 、.单位阶跃响应从零第一次上升到稳态值时所需的时间D 、单位阶跃响应达到其稳态值的50%所需的时间4、系统类型λ、开环增益K 对系统稳态误差的影响为( A ) A.系统型次λ越高,开环增益K 越大,系统稳态误差越小 B.系统型次λ越低,开环增益K 越大,系统稳态误差越小 C.系统型次λ越高,开环增益K 越小,系统稳态误差越小 D.系统型次λ越低,开环增益K 越小,系统稳态误差越小5、一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 s KTs ()=+1,则该系统时间响应的快速性( C ) A.与K 有关 B.与K 和T 有关C.与T 有关D.与输入信号大小有关6、一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s s s s ()()()()=+++83232,则该系统为( C )A.0型系统,开环增益为8B.I 型系统,开环增益为8C.I 型系统,开环增益为4D.0型系统,开环增益为47、瞬态响应的性能指标是根据哪一种输入信号作用下的瞬态响应定义的( B ) A.单位脉冲函数 B.单位阶跃函数 C.单位正弦函数 D.单位斜坡函数8. 二阶系统的极点分别为s s 12054=-=-.,,系统增益为5,则其传递函数为(D ) A.2054(.)()s s --B.2054(.)()s s ++C.5054(.)()s s ++D.10054(.)()s s ++9、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 s Ks s ()=++2212,当K 增大时,其(C ) A.无阻尼自然频率ωn 增大,阻尼比ξ增大 B.无阻尼自然频率ωn 增大,阻尼比ξ减小 C.无阻尼自然频率ωn 减小,阻尼比ξ减小 D.无阻尼自然频率ωn 减小,阻尼比ξ增大 10、一阶系统KTs1+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在t=0处的斜率为( C ) A.K TB. KTC. -K T 2D.K T 211、某系统的传递函数G(s)=1+Ts K,则其单位阶跃响应函数为( C )A.1Te Kt T -/ B.K Te t T -/C. K(1-e -t/T )D. (1-e -Kt/T )12、图示系统称为( B )A. 0B. ⅠC. ⅡD. Ⅲ13、典型二阶振荡环节的峰值时间与( D ) A.增益 B.误差带 C.增益和阻尼比 D.阻尼比和无阻尼固有频率14、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s s s s +-+-72413,其零、极点是( D )A.零点s=-0.25,s=3;极点s=-7,s=2B.零点s=7,s=-2;极点s=0.25,s=3C.零点s=-7,s=2;极点s=-1,s=3D.零点s=-7,s=2;极点s=-0.25,s=315、一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32235()()()s s s s +++,则系统的开环增益和型次依次为( A )A. 0.4,ⅠB. 0.4,ⅡC. 3,ⅠD. 3,Ⅱ 16、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45s s ()+,则系统在r(t)=2t 输入作用下,其稳态误差为( A ) A.104B. 54C. 45D. 017、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4)0.5)(s (s 10++,则系统增益为( D )A.10B.0.5C.4D.518、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e -2t +2e -t ,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A )A.1s 22s 1+++B.1s 2s 32++ C.s 2e 2s 1-+ D.se 1s 1-+19、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1)(s (s 5++系统的零极点为( C )A.极点s 1=-1, s 2=-2,零点s 3=5B.极点s 1=1, s 2=2C.极点s 1=-1, s 2=-2D.极点s 1=1, s 2=2,零点s 3=-520、下列信号中,哪个用来定义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指标( A )A. 单位阶跃B.单位脉冲C.单位斜坡D.单位正弦 21、系统如图,其稳态误差定义为( C )A.e ss =0s lim →SG(S) B.e ss =∞→s lim te(t)C.e ss =∞→t lim e(t) D.e ss =0t lim →e(t)22、单位反馈系统稳态速度误差的正确含义是: CA 、在 ()1()r t R t =⋅时,输出速度与输入速度的稳态误差;B 、在 ()1()r t R t =⋅时,输出位置与输入位置的稳态误差;C 、在 ()r t V t =⋅时,输出位置与输入位置的稳态误差;D 、在 ()r t V t =⋅时,输出速度与输入速度的稳态误差。

市场营销学复习题及答案

市场营销学复习题及答案

市场营销学第三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市场营销环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种因素是企业的微观环境因素?(C )A、人口B、购买力C、公众D、自然环境2、从事商品购销活动,并对所经营的商品拥有所有权的中间商称( A )A、商人中间商B、代理中间商C、辅助商D、供应商3、能满足购买者某种愿望的各种方法的竞争者为( B )A、愿望竞争者B、一般竞争者C、产品形式竞争者D、品牌竞争者4、对企业实现其市场营销目标构成实际或潜在影响的任何团体称为( C )A、供应者B、竞争者C、公众D、中间商5、下列哪些因素属于宏观环境因素?( A )A、公众B、代理中间商C、企业D、人口6、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于食物支出的比例( B )A、会上升B、会下降C、大幅上升D、保持不变7、下述哪些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D )A、森林B、粮食C、煤D、空气和水8、下述哪些为有限但可以更新的资源?( A )A、森林B、空气C、煤D、石油9、下述哪些是有限又不可以更新的资源?( C )A、森林B、粮食C、煤D、空气10、消费者支出模式主要受( A )的影响A、消费者收入B、消费者文化素养C、消费者家庭生命周期阶段D、消费者的宗教信仰11、环境保护意义与市场营销观念相结合所形成的市场观念称为( D )A、大市场营销B、直接市场营销C、关系市场营销D、绿色市场营销12、如果企业面临的环境是机会多,威胁也高,这种企业业务称( B )A、理想业务B、冒险业务C、成熟业务D、困难业务13、如果企业面临的环境是机会多,威胁低,这种企业业务称( A )A、理想业务B、冒险业务C、成熟业务D、困难业务14、如果企业面临的环境是机会少,威胁高,这种企业业务称( D )A、理想业务B、冒险业务C、成熟业务D、困难业务15、如果企业面临的环境是机会少,威胁也少,这种企业业务称( C )A、理想业务B、冒险业务C、成熟业务D、困难业务16、对市场机会的分析认为,企业最好的市场机会是( D )A、潜在吸引力大的机会B、成功可能性大的机会C、潜在吸引力大,成功可能性小D、潜在吸引力大,成功可能性也大17、嘉陵公司原是兵工企业,80年代初,由于国际形势变化给该公司造成市场威胁,针对这种威胁该公司上摩托车生产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思考题1.什么是数据库表?什么是自由表?2.什么是表结构?表的哪几种字段的宽度是固定不变的?3.打开表文件之后,为什么在Visual FoxPro主窗口没有任何显示信息?4.如何编辑备注型字段的值?5.LIST命令和DISPLAY命令有什么区别?6.如果缺省范围子句,哪几条命令只对当前记录操作?7.ZAP命令和PACK命令有什么区别?8.什么是记录指针,它的作用是什么?9.什么是排序和索引?为什么索引的查询效率高?10.Visual FoxPro有几种类型的索引?是否所有的索引都可以在自由表中使用?在表设计器中可以创建的索引文件是哪一种?11.什么是主控索引文件和主控索引标识?它们的作用是什么?12.LOCATE、FIND、SEEK命令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怎么判断查询是否成功?二、选择题1.某表文件有5个字段,其中3 个字符型宽度分别为6、12、和10,另外还有一个逻辑型字段和一个日期型字段,该数据库文件中每条记录的总字节数是。

A)37 B)38 C)39 D)402.在表文件文件尾部增加一条空记录,应该使用命令。

A)APPEND B)APPEND BLANK C)INSERT D)INSERT BLANK3.设表文件及其索引文件已打开,为了确保指针定位在物理记录号为1的记录上,应该使用命令。

A)GO TOP B)GO BOF() C)SKIP 1 D)GO 14.设职工表文件已经打开,其中有工资字段,要把指针定位在第一个工资大于620元的记录上,应使用命令。

A)FIND FOR 工资>620 B)SEEK 工资>620C)LOCATE FOR 工资>620 D)FIND 工资>6205.删除学生表中姓王的学生,应使用命令。

A)DELETE FOR “王”$姓名 B)DELETE FOR SUBSTR (姓名,1,2)=“王”C)DELETE FOR 姓名=王* D)DELETE FOR RIGHT (姓名,1)=“王”6.USE职工LOCATE FOR工资=900为了将指针定位在下一个工资是900的记录上,应该接着使用命令。

A)SKIP B)CONTINUE C)SEEK 900 D)FIND 9007.设当前表有10条记录,当EOF()为真时,命令?RECNO()的显示结果是。

A)10 B)11 C)0 D)空8.设当前表中姓名字段为字符型,要把内存变量NAME 字符串的内容输入到当前记录的姓名字段,应当使用命令。

A)姓名=NAME B)REPLACE 姓名 WITH NAMEC)REPLACE 姓名 WITH &NAME D)REPLACE ALL 姓名 WITH NAME9.在Visual FoxPro中,打开索引文件的命令中,错误的是。

A) USE<库文件名> INDEX TO <索引文件名>B) USE<库文件名> INDEX <索引文件名>C) INDEX ON 职工号 TO <索引文件名>D) SET INDEX TO <索引文件名>10.顺序执行下面命令之后,屏幕所显示的记录号顺序是。

USE XYZGO 6LIST NEXT 4A)1~4 B)4~7 C)6~9 D)7~1011.在Visual FoxPro中,可以使用FOUND()函数来检测查询是否成功的命令包括。

A) LIST、FIND、SEEK B)FIND、SEEK、LOCATEC) FIND、DISPLAY、SEEK D) LIST、SEEK、LOCATE三、上机题1.建立表与复制表操作:(1)建立一个职工表(zg.dbf),字段有:职工号(C,6),姓名(C,8),性别(L),出生日期(D),职称(C,10),基本工资(N,8,2),奖金(N,8,2),实发工资(N,8,2),其内容如下:(2)修改职工表表结构,在实发工资前增加一个新的字段,扣款(N,8,2)。

(3)将zg.dbf的表结构复制到新表zg1.dbf中。

(4)将zg.dbf 中的所有男教师的记录都复制到zg2.dbf中。

2.写出下列显示表记录的命令。

(1)显示zg.dbf中所有的讲师(2)显示所有女教师的姓名(3)显示70年后出生的教师(4)显示第三条记录的内容(5)显示前三条男教师的姓名,出生日期,职称(6)从第3条记录开始显示到末尾记录(7)显示所有男教授的姓名、年龄、基本工资(8)显示所有男性教授或副教授(9)显示所有姓林的教师(10)显示姓名中有“林”字的记录。

3.修改命令。

(1)计算实发工资字段的值,实发工资=基本工资+津贴-扣款。

(2)在实发工资为0的情况下,分别执行下列三条命令,比较它们的执行结果。

Repl 实发工资 with 基本工资+津贴-扣款Repl 实发工资 with 基本工资+津贴-扣款for 职称="讲师"Repl all 实发工资 with 基本工资+津贴-扣款4.完成下列删除与恢复的命令。

(1)删除所有男教师的记录(2)在删除所有男教师的记录的前提下,除姓“林”的外,恢复所有男教师的记录(3)在删除所有男教师的记录的前提下,除姓“陈”的助讲外,恢复所有男教师的记录5.对zg.dbf完成下排序、索引命令。

(1)按基本工资降序建立排序文件szg1.dbf(2)按基本工资建立单项索引,文件名为izg1.idx(3)按基本工资建立结构复合索引文件,按降序索引(4)按基本工资建立独立复合索引文件,索引标识为jbgz,按降序索引,文件名为zgd1.cdx (5)按基本工资升序,基本工资相同再按出生年月建立索引文件,文件名为zgd2.cdx (6)分别按姓名、职称、出生日期建立结构复合索引文件,索引标识分别为XM、ZC、BIRTHDAY。

(7)打开前面所建的所有索引文件,设置结构复合索引文件为主控索引文件,设置XM为主控索引。

6.查找与统计。

(1)查找林一凡(2)查找姓王的人(3)查找工资是820.00的记录(4)查找职工号为3002姓名为丁强的记录(5)查找66年8月4日出生,职称为副教授的记录(6)统计男教师与女教师的人数(7)统计女教师的实发工资、津贴总和(8)求男教师的平均基本工资(9)计算平均基本工资、平均津贴、最高基本工资和最少基本工资(10)按职称进行基本工资的汇总,汇总结果写入表zchz.dbf参考答案二、选择题1、B2、B3、D4、C5、B6、B7、B8、B9、A 10、C 11、B三、上机题1.建立表与复制表操作:(1)用表设计器建立表zg.dbf,步骤详见4.1.2建立表结构。

(2)修改zg.dbf表结构,步骤详见4.2.1 表结构的修改。

(3)将zg.dbf的表结构复制到新表zg1.dbf中。

USE ZGCOPY STRU TO ZG1(4)将zg.dbf 中的所有男教师的记录都复制到zg2.dbf中。

USE ZGCOPY TO ZG2 FOR 性别2.写出下列显示表记录的命令。

(1)显示zg.dbf中所有的讲师USE ZGLIST FOR 职称=“讲师”(2)显示所有女教师的姓名LIST 姓名 FOR 性别=.F.(或 LIST 姓名 FOR !性别 )(3)显示70年后出生的教师LIST FOR 出生日期>{^1970/01/01} 或LIST FOR YEAR(出生日期)>1970(4)显示第三条记录的内容LIST RECO 3(5)显示前三条男教师的姓名,出生日期,职称GO TOPLIST NEXT 3 FOR 性别 FIELDS 姓名,出生日期,职称(6)从第3条记录开始显示到末尾记录GO 3LIST REST(7)显示所有男教授的姓名、年龄、基本工资LIST 姓名,年龄,基本工资 FOR 性别 AND 职称="教授"(8)显示所有男性教授或副教授LIST FOR 性别 AND (职称="教授" OR 职称="副教授")(9)显示所有姓林的教师命令一:LIST FOR LEFT(姓名,2)="林"命令二:LIST FOR SUBSTR(姓名,1,2)="林"命令三:LIST FOR 姓名="林"(10)显示姓名中有“林”字的记录。

LIST FOR "林"$姓名3.修改命令(1)计算实发工资字段的值,实发工资=基本工资+津贴-扣款。

REPL ALL 实发工资WITH 基本工资+津贴-扣款(2)在实发工资为0的情况下,分别执行下列三条命令,比较它们的执行结果。

REPL 实发工资 WITH 基本工资+津贴-扣款REPL 实发工资 WITH 基本工资+津贴-扣款FOR 职称="讲师"REPL ALL 实发工资 WITH 基本工资+津贴-扣款4.完成下列删除与恢复的命令(1)删除所有男教师的记录DELE FOR 性别(2)在删除所有男教师的记录的前提下,除姓“林”的外,恢复所有男教师的记录RECA FOR !(SUBSTR(姓名,1,2)="林")(3)在删除所有男教师的记录的前提下,除姓“陈”的助讲外,恢复所有男教师的记录RECA FOR !(SUBSTR(姓名,1,2)="陈" AND 职称="助教")5.对zg.dbf完成下排序、索引命令(1)按基本工资降序建立排序文件szg1.dbfSORT ON 基本工资/D TO SZG1(2)按基本工资降序建立单项索引,文件名为izg1.idxINDEX ON -基本工资 TO IZG1(3)按基本工资建立结构复合索引文件,按降序索引INDEX ON 基本工资 TAG GZ DESC(4)按基本工资建立独立复合索引文件的降序,索引标识为jbgz,文件名为zgd1.cdxINDEX ON 基本工资 DESC TAG JBGZ OF ZGD1(5)按基本工资升序,基本工资相同再按出生年月建立索引文件,文件名为zgd2.cdxUSE ZGINDEX ON STR(基本工资,6,2)+DTOC(出生日期) TAG GZCS OF ZGD2(6)分别按姓名、职称、出生日期建立结构复合索引文件,索引标识分别为XM、ZC、BIRTHDAY。

USE ZG1INDEX ON 姓名 TAG XMINDEX ON 职称 TAG ZCINDEX ON 出生日期 TAG BIRTHDAY(7)打开前面所建的所有索引文件,设置结构复合索引文件为主控索引文件,设置XM为主控索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