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 副本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0新版)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0新版)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0新版)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声音1、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科学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力的概念。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它与物体的质量及速度的变化直接相关。

2、牛顿和伽利略一样,强调把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理十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听听声音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们却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能从声音那里获得很多信息。

2、对声音问题的思考:我已经知道的声音知识我还想知道的声音知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

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四面八方的。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音的强与弱、高和低与什么有关?3、听一听周围的声音自然界的声音风声——呼呼雨声——哗哗、沙沙、噼噼啪啪、淅淅沥沥雷声——轰隆隆流水声——哗哗、哗啦啦泉水——叮咚、叮咚树叶——沙沙动物的声音青蛙——呱呱呱呱蜜蜂——嗡嗡嗡嗡小鸟——唧唧喳喳马蹄——嗒嗒嗒嗒小鸡——叽叽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说话的声音、敲打声、噪声音乐声、歌声、读书声机器的轰鸣声4、我们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尖细、粗犷、浑厚、低沉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我们不时地听到各种声音,自已也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

2、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不能发岀声音。

3、轻轻弹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再放开,皮筋就会发出声音。

4、我们的发声器管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管—声带。

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

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6、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在振动。

7、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发声物体弹拨橡皮筋拨动钢尺轻击鼓面敲击音叉我看到的现象橡皮筋在振动钢尺在振动鼓面在振动我听到的我的想法橡皮筋发出嗡嗡的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国测备考资料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国测备考资料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国测备考资料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梳理一、物质科学【第一单元溶解(教科版)】(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和面粉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把它叫做沙面粉和水的混合物。

2.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3.不容易溶解在水中的物质用过滤的方法把它从水中分离出来。

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二)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1.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

轻轻摇晃杯子后的高锰酸钾的状态: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

搅拌后高锰酸钾的状态: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2.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

3.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三)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1.有些液体相互之间也可以溶解。

如:胶水、醋、酒精能溶解在水中。

2.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一丝丝的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3.醋放入水中后,快速扩散,便均匀分布;酒精放入水中,先在上层扩散,在慢慢向下扩散,最后均匀分布;食用油放在水中,会浮于水面,充分振荡后还是浮于水面。

(不能溶解于水,但可以溶解于洗洁精中。

)(四)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食盐比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强,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2. 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精品(完整版)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精品(完整版)

一、天气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旗烟飘的反方向。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东南风就是从东南吹向西北的风。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从0级到12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确定下雨等级。

一天(24小时)降水量(毫米)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特大暴雨 0.1-9.9 10-24.9 25-49.9 50-99.9 100-249.9 250以上1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与阴天或雨天有关 ,位置(低) 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或城堡状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

位置(较低) 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从(高度)和(形状)来化分云的类型。

与晴天有关,位置(高)有关云或天气的谚语:①云下山,地不干。

②云绞云,雨淋淋。

③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这些全是层云。

④ 天有城堡云 地上雷雨临 积云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

<41 41<多云<43 阴>43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填空)归纳汇总(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填空)归纳汇总(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填空)归纳汇总(附答案)第一课《听听声音》L我们周围的声音丰富多彩,有来自(动物)的叫声,有来自(自然界)的声音,还有来自(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2.声音有(高低)、(强弱)等特点。

3.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悦耳、动听),比如(黄鹏乌叫声);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刺耳、难听),比如(汽车喇叭声)。

4.在车站、菜市场等地经常会听到(嘈杂)的声音。

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L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弹拨)橡皮筋,橡皮筋会发出声音。

3.(拨动钢尺、击鼓、敲打音叉)都能发出声音,同时看到物体在(振动)。

4.吹竖笛是(空气)振动发出声音。

5.我们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把手放在喉结处,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

第三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L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2.在(真空)的环境中,声音(不能)传播。

3.我们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棉线)传播的。

4.不断抽出玻璃罩里的空气,玻璃罩里的闹钟铃声会(越来越轻),直至(听不见)。

5.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第四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依靠它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声音。

2.我们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3•强弱不同的声音,声音(强)则引起鼓膜振动幅度(大)。

4.外界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信号,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第五课《声音的强与弱》L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描述。

2,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拨动橡皮筋和敲击鼓面)等,都可以说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和声音强弱的关系。

第六课《声音的高与低》L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描述,2•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基础知识梳理1听听声音1.风声、雨声、雷声等是自然界的声音。

2.歌声、读书声、机器的轰鸣声等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3.狗叫声、猫叫声、马的嘶鸣声等是动物的叫声。

4.乐曲中音符“1“2”“3”按声音由高到低的排序是“3”“2“1”。

5.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6.我们常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来描述声音。

例如,雷声比较强,雨声比较弱;小孩的声音比较高,成年人的声音比较低;鸟叫声比较悦耳,机器的轰鸣声比较刺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没有振动,不能发出声音。

2.轻轻弹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皮筋振动,能发出声音。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4.用手轻轻触摸正在发声的钢尺、鼓面、音又等物体,会感觉到物体在振动。

5.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在振动。

6.我们能够发出声音,主要依赖喉咙里的声带。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只要鼓声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这说明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闹钟的声音逐渐减弱,最终听不到了。

这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抓挠桌面的声音更清晰,说明桌面能传播声音。

4.将击打后的音又浸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水能传播声音。

5.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6.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7.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固体 > 液体 >气体。

8.做“土电话”时,要将线绳绷紧。

“土电话”说明线绳可以传播声音。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教科版四班级上册科学全册学问点梳理四班级上册科学共有八个单元,包括“性状相同的事物”。

第一单元:性状相同的事物1.生疏物体:物体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物体有外形、大小、质量和颜色等性状。

2.生疏材料:常见的材料有金属、塑料、纸张、织物、橡胶和木材等,不同材料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3.生疏物体质量: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来测量,物体质量由质量的大小来比较。

4.生疏物体外形:物体的外形有长方体、球体、立方体、圆柱、圆环等。

其次单元:物体的固定性和不固定性1.物体的固定性:物体的形态稳定,摇摆或拨弄不变形。

2.物体的不固定性:物体的形态不稳定,摇摆或拨弄会变形。

第三单元:物体的移动性和不移动性1.物体的移动性:物体可以自己移动或被推动、拉动、拖动等移动。

2.物体的不移动性:物体不能自己移动,也不能被推动、拉动、拖动等移动。

第四单元:物体的破损性和不破损性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物体的破损性:物体简洁被撞坏、摔坏、压坏等。

2.物体的不破损性:物体不简洁被撞坏、摔坏、压坏等。

第五单元:生物的运动1.生物的运动方式:生物有徒步、游泳、爬行、飞行和跑等不同的运动方式。

2.人体的运动方式:人体可以站立、坐立、行走、奔跑和跳动等。

3.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包括附肢动物、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它们的运动方式各不相同。

第六单元:物体的相互作用1.物体的接触:物体接触后会相互影响,包括推动、拉动和拖动等。

2.物体的非接触:物体不接触时也可以相互影响,包括重力、浮力和磁力等。

第七单元:饮食的平安与健康1.饮食卫生:保持食物清洁、饮食定时、不乱丢垃圾等。

2.饮食养分:多吃水果、蔬菜、粗粮等,合理搭配食物。

第八单元:看图说话1.观看图形:观看图形的外形、颜色、大小和数量等。

2.描述图形:依据图形的特点进行描述和提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以上是四班级上册科学的学问点梳理,通过学习这些学问可以增加孩子们对世界的生疏和理解。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挖空填空)复习资料梳理详解汇总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挖空填空)复习资料梳理详解汇总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挖空填空)复习资料梳理详解汇总第一单元《天气》●天气: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与气候不同。

通常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天气日历: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降水情况、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根据天气日历,可以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温度与气温:①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②温度计的使用: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③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④计算: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和÷2;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⑤气温随时都在变化着,整理、分析气温记录,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气温变化的规律。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炎热难耐;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寒冷。

※设置百叶箱要注意:第一,百叶箱不能设在水泥地上,最好设在草坪上;第二,要保持百叶箱通风;第三,要朝北方开;第四,离地面要有1.5米左右的距离。

●风向与风速:①风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风有风向、风力两个特征,通过事物的变化我们可以感知和观测风的方向和力量。

②(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③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进行计算。

教科版四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含两版知识点)

教科版四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含两版知识点)

教科版四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含两版知识点)新教科版四上科学知识点超全整理全册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总结第一单元声音第1课时听听声音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鸟语花香。

2.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3.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特点,描述声音的词汇有高低、强弱、悦耳、动听、刺耳、难听、嘈杂等。

4.声音有高低强弱的变化。

第2课时物体怎样发出声音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物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振动停止,声音就会停止。

(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

只有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3.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4.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5.振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6.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振动。

7.人的发声器官是声带。

当我们发出声音时,声带收紧并快速振动以发出声音。

声带越紧,声音越高。

第3课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物体振动时也2会引起周围的物质振动,通过这些物质,声音会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2.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

我们听不到闹钟的声音是因为玻璃罩里没有空气,闹钟震动产生的声音无法通过空气传播。

3.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到的声音比不贴在桌面上更强。

4.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上会产生波纹,将音叉浸入水中,音叉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音叉还在振动,而且引起它周围的水也在振动。

5.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但是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样的。

固体传声的本领最强,气体传声的本领最弱。

6.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听不到声音,必须要使用电子通设备。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 动物的特征和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昆虫等。

- 植物的特征和分类: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等。

- 植物的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等。

2.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 物质的分类:固体、液体、气体。

- 物质的性质:颜色、形状、大小、硬度、重量、导电性、导热性等。

3. 物体的运动和力
- 物体的速度和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斜抛运动、圆周运动等。

- 动力的产生和应用:摩擦力、重力、浮力等。

- 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

4. 地球与环境
- 地球的构造和形状:地壳、地幔、地核。

- 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等。

- 自然现象的原因和保护:地震、火山、气候变化等。

5. 科学实验与观察
- 科学实验的步骤和设计:提出问题、制定假设、实验操作、数据记录、数据分析等。

- 观察和记录:文字描述、图表记录、绘图等。

以上是《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整理,希望对您有帮助!。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每单元知识总结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每单元知识总结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每单元知识
总结
第一单元:万物有声
- 研究了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方式
- 了解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特点和原因
- 研究了声音的强弱、高低和长短
第二单元:风车的秘密
- 了解了风车的结构和原理
- 研究了风的产生和特点
- 探索了风对物体的影响
第三单元:水的变化
- 研究了水的存在形式和变化
- 了解了蒸发、凝固和溶解的过程及原理
- 探索了水分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单元:天空中的云
- 了解了云的形成和类型
- 研究了云的颜色和高度与天气的关系- 探索了云对天空的美化作用
第五单元:植物的种子
- 掌握了种子的结构和特点
- 研究了种子的传播方式
- 了解了植物种子的生长过程
第六单元:动物的本领
- 了解了不同动物的特点和本领
- 研究了动物的行走和飞行方式
- 探索了动物的行为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七单元:玩水的乐趣
- 研究了水的特性和利用方式
- 了解了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探索了水的运动和游戏
第八单元:日常的测量
- 掌握了长度、容量和质量的测量方法- 研究了不同物体的测量技巧
- 了解了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九单元:地理生活
- 了解了四季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 研究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探索了地理要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第十单元:健康与食物
- 掌握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 研究了不同食物对健康的影响
- 了解了均衡饮食的概念和方法
以上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每单元的知识总结。

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期末复习资料基础知识整理第一单元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

通常用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描述天气。

(复习各种天气符号,会识别、会画)2.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

4.观察记录某个时间段的气温,尽量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测量。

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5.测量温度的要求:①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

②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

(也就是液柱稳定时)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6.一天中,正午(14时)的气温最高,清晨的气温最低。

每天的气温是先上升,后下降。

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风向。

一般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风向。

如:箭头指向北,吹的就是北风。

8.我们的风速等级分为3级:(0为无风、1是微风、2是大风)旗往东吹,刮的西风。

9.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也就是0-12级。

10.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雾等。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自制雨量器要用直筒、透明的杯子),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雨量器测量的是24小时内降水量。

11.测量降水量与使用的雨量器的粗细、大小没有关系。

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云量一般用晴天、多云、阴天来记录。

13.气象学家通常对云描述时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层云: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

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为雨层云。

积云: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

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可能发展成雷阵雨天气。

卷云:纤细的羽状云,卷云在温度低的高空形成,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复习材料)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复习材料)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一、天气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记录每天天气现象的表格是天气日历,要会画各种天气现象的图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3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5、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6、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7、(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 )个等级。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

10、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按高度通常把云分成(层云)、(积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最低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最高的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1、人们根据云量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天气》复习提纲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天气状况。

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有小雨、多云、晴、雾。

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请你结合书上的城市天气预报示意图,说说广州的天气对当地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4、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第二课:《天气日历》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2.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3.常用的天气符号有:第三课:《温度与气温》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

2.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凌晨。

3.温度计的使用: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待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4.③一般气温的。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测量风速的仪器叫风速仪。

3、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

我们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2级(大风)。

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3.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共6个等级。

第六课:《云的观测》1.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

(可以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3.根据云的形状与高度,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

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云,高度最低;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高度居中;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高度最高。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第一单元声音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高,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向周围发出声波的振动系统叫声源。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5.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6.耳朵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耳郭和外耳道;中耳:鼓膜和听小骨;内耳:耳蜗和前庭等。

7.耳郭具有收集声波并把声波导入外耳道的作用,把手放到耳后可以收集更多的声波,听到的声音更大。

8.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弱。

9.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1.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2.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

3.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guan。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5.运动时呼吸会加快。

运动的过程中,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因此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要增加。

6.肺活量是人体尽力吸气后,尽力呼出气体的量,经常运动可以增大肺活量,有益健康。

7.根据食物的来源分类: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

根据食物的生熟程度分类:生食和熟食。

8.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

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9.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淀粉遇碘酒变蓝色,土豆、馒头、面包等食物中都含有淀粉。

10.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在纸上涂抹后会留下油迹。

11.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新教科版四班级上册《科学》全册学问点考点归纳总结《科学》是新教科版四班级上册的科学教材,主要涵盖了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方法、科学观看等内容。

以下是对该教材的学问点和考点进行归纳总结。

1. 科学的基本概念- 科学是人们用来生疏世界的方法。

- 科学是试验、观看、推理和验证的过程。

- 科学是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争辩和探究。

2. 科学的常识和原则- 科学要有试验依据。

- 科学要有阅历依据。

- 科学要有理论依据。

- 科学要有实际应用。

3. 科学观看- 观看是科学争辩的基础。

- 观看可以通过感官,如看、听、闻、摸、尝等。

- 观看分为定性观看和定量观看。

4. 科学试验方法- 科学试验是为了证明或检验某种假设或推论的过程。

- 科学试验要有试验设计和记录试验数据。

- 科学试验要具备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

5. 物质的变化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物理变化不转变物质的本质,如物体的外形、大小、颜色等的转变。

- 化学变化转变物质的本质,如氧化、还原、酸碱中和等。

6. 燃烧和火焰- 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反应产生热和光的过程。

- 火焰是燃烧产生的可见的氧化物质。

7. 风- 风是大气中空气水平流淌的现象。

- 风是由于气压差引起的。

- 风的强弱可以通过风速计来测量。

8. 水的循环- 水的循环是地球上水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 水的循环包括蒸发、分散、降水和地面径流等过程。

9. 太阳能和风能- 太阳能是太阳辐射的能量。

- 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热能等。

- 风能是风的运动能量,可以转化为电能、动力等。

10. 鸟类和昆虫- 鸟类是温血脊椎动物,具有羽毛、喙和爪等特征。

- 常见的鸟类有鸽子、麻雀、乌鸦等。

- 昆虫是六足节肢动物,具有外骨骼和触角等特征。

- 常见的昆虫有蚂蚁、蜜蜂、蚊子等。

11. 呼吸和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是由鼻腔、喉、气管等器官组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0年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整理

2020年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整理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声音1.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1.1有的声音听上去世狂,有的听上去塑互,l·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堡垫一。

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1.2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堡堕而发出声音。

1.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一一芒壺。

(PS) 1.2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1.3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迈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3声音以塗阻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3物体在堡堕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堡型,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悄况是不一样的。

传播速度:铝箱尺>木尺>尼龙线>棉线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3在月球上,由千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4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1.4人的外耳就像一个搓堂,声音通过这个隧道到达鼓膜。

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1-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互纽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村连。

1-4耳廓的作用:收集声波: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蜗.将振动转化为信号。

1-4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每章知识点总结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每章知识点总结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每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体与材料- 探究物体的大小、形状、质量等特征- 观察和描绘物体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等特征- 了解物体由材料构成,如金属、木材、纸张等- 探索物体的特性,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等第二章:力与运动- 研究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方式,如推、拉、挤等- 探索物体的运动状态,如静止、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等- 了解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了解重力和浮力对物体的作用第三章:日常生活中的能源利用- 了解能源的概念和分类,如人力、风能、太阳能等- 探索各种能源的利用方式,如人力车、风车、太阳能电池等- 了解能源的节约和保护,如合理使用电能和水资源第四章:动植物的生命活动- 了解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和生命活动- 探究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 了解动植物对生活环境的依赖- 认识植物的不同部分和功能,如根、茎、叶等第五章:人体的组织与生活- 研究人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如肌肉、骨骼、呼吸系统等- 探究人体的感觉器官和感觉的功能- 了解保护和健康人体的方法,如正确的饮食和锻炼惯第六章:物质的变化- 了解物质存在的不同状态,如固体、液体和气体- 探索物质的溶解与不溶性- 观察和实验物质的燃烧现象- 了解酸和碱的性质,以及中和反应第七章:地球与环境保护-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如地球的层次和地壳的构成- 探究地球的自然界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如垃圾分类和节约用水第八章:天空中的太阳、月亮和星星- 研究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原因- 探究日食和月食的现象和原理第九章:科技改变生活- 了解科技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探索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和改变,如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研究科技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第十章:神奇的大自然- 研究大自然中的特殊现象,如彩虹、雾、霜等- 探究大自然的美景和生物多样性- 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的启示和保护以上是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每章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研究有所帮助。

2019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总结 - 副本

2019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总结 - 副本

2019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声音第1课时听听声音1.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鸟语花香。

2. 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动物的叫声如()()、自然界的声音如()()、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如()()。

3. 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特点,描述声音的词汇有高低、强弱、悦耳、动听、刺耳、难听、嘈杂等。

4. 声音有高低强弱的变化。

第2课时物体怎样发出声音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物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振动停止,声音就会停止。

(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

只有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3. 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4. 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要让正在发生的音叉停止发声,你可以()5. 振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6. 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振动。

7. 人的发声器官是声带。

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8.轻轻拨动钢尺,钢尺()。

轻轻敲击鼓面,可以借助(),鼓面()。

敲击音叉,音叉()第3课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物体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的物质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2. 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我们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是因为玻璃罩内没有空气,闹钟振动产生的声音无法通过空气传播出来。

3.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到的声音比不贴在桌面上更强。

4.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上会产生波纹,将音叉浸入水中,音叉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音叉还在振动,而且引起它周围的水也在振动。

5.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但是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样的。

固体传声的本领最强,气体传声的本领最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声音1-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1-1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1-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1-2 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1-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P5)1-2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1-3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3用击打过的音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报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

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传播速度:铝箔尺>木尺>尼龙线》棉线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3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4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1-4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个隧道到达小会其镇听钟鼓膜。

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真会产生振动。

1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1-4耳廓的作用:收集声波: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蜗:将振动转化为信号。

1-4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

听小骨把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声音。

1-5用不同力度敲打音义,轻轻敲击发出的声音强,大力一点敲击发出的声音弱。

1-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6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

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6越短、越小、越少、越细的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越长、越大、越多、越粗的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1-6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1-6 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1-6 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报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报动的快慢改变了。

1-6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趙低·1-7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1-8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1-8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2-1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文气管、肺、横膈膜等。

2-1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2-1吸气。

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2-2呼出的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增加了,氯气不变2-2一个正常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20 次左右。

每分钟心跳80 次左右。

2-2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

2-2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2-2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会加快?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2-3经常锻炼身体,会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2-3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2-3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

2-4除了呼吸之外,饮食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

2-4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藎菜、肉类、奶制品、水果、调味品等:2-4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分成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根据食物的食用方式可以分成生食和熟食:根据食物的重要性可以分成主食和副食。

另外,还有其他的分类方式。

2-4我们常吃的主食有米饭、面条、馒头等,副食有肉、蛋、奶等,夏天常吃的凉菜中包含黄瓜、粉丝、粉皮等食物,从食物来源上分类,属于植物类食物。

2-4植物类食物有:谷物、水果、蔬菜等:动物类食物有:奶、奶制品、蛋、肉等。

2-5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5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5淀粉是富含糖类的食物。

肥肉、芝麻等食物富含脂肪。

2-5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支持生长发育。

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大豆、牛肉、鱼肉、鸡蛋、纯牛奶、开心果等。

蛋白质燃烧后有一股焦臭味。

2-5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防和糖类。

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有:食用油、花生、核桃、猪肉、巧克力等:含有丰富糖类的食物有:大米、面条、果汁饮料、、烹调淀粉、马铃薯等。

2-5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各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

藁菜和水果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西红柿、四季豆、南瓜、花菜、芹菜等,盐是一种矿物质极其丰富的食物,水也是人体最基本的营养成分。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从食物中来。

2-5 如果把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滑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说明这种食物含有脂肪。

在食物上滴碘酒,是为了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滴碘酒的地方变为蓝色,说明这种食物含有淀粉。

2-5想知道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我们可以采用看标签或查责料的方法。

2-5 食物的种类很多,并含有丰富的营养,保持合理营养,才能使身体健康。

2-5人的生长与活动需要营养,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6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充足。

2-6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

2-6膳食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运动量比较大。

需要多吃糖类食物:手指间有一些脱皮,需要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等。

2-6只有营养均衡,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的生活和成长。

2-6各类食物在均衡营养中的地位和比重是不一样的。

2-6手指脱皮、口腔溃疡时,需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2-6谷物类、油脂类食物含有糖类和脂肪,可以给我们提供能量。

2-6奶制品、豆类、鱼虾类和蛋类等含有蛋白质,可以支持我们的生长发育。

2-6蔬菜和水果类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能让我们保持健康。

2-6不偏食、不挑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会影响身体健康。

2-7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做消化。

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

2-7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大臼齿(20个)。

门齿:用来切割食物:白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

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如果牙齿不妊,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

牙流的分布排列图2-7 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

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很有意义。

2-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食物被食道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里被吸收。

2-8口腔:食物初步消化:食道特点:光滑且直,作用:输送食物到胃部:置特点:肌肉发达,有胃酸。

作用:把食物变成食糜:小肠特点:5-7米长,有很多消化液,作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储存食物残渣,并吸收少量水分。

2-8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

2-8 食物的旅行线路:食物>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一体外2-8人体按工作类型分类可以分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运动系统:(骨骼、关节、肌肉)消化系统:(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呼吸系统:(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第三单元运动和力3-1物体都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3-1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

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3-1在做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实验时,拉力的大小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

3-1 提供动力可以使小车启动,有阻力使运动的小车静止。

3-2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3-2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

3-2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3-3 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3-3用橡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寓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3-4研究运动和力时,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3-4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拉力越大,弹簧仲得越长,示数也越大”的特征制成的。

弹簧秤由:(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弹弹簧)五部分组成。

指针一3-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3-4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中数量。

3-4跳板、健身球、撑杆和海绵垫、蹦床等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3-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