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发展史(课堂PPT)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讲解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共100张PPT)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讲解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共100张PPT)
返回
4.主要内容: 确立 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
政治 袭特权;改革 户籍 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 法度,禁止私斗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 自由 买卖;
经济 鼓励 耕织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 度量衡
军事 奖励 军功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返回
5.作用:变法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返回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
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大约距今约 1 万年前,我国进入原始农耕时代,在众多聚
落遗址中北方以半坡居民、南方以河姆渡居民最为典型。
遗址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距今时间 距今约 6 000 年 生活区域 (1) 黄河 流域
距今约 7 000 年 长江流域
返回
材料 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远古人类遗址时写道: “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 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 独不见文书。”
返回
问题:材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农耕既普 及”一句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研习:诗中提到了半坡人的基本生活,如人面彩陶盆、掌 握农耕技术、种植粟、过着定居生活等。
返回
材料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 气(指仁、义、礼、智、信五种基本道德观念),蓺(yì,种植) 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 后得其志。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第一》
返回
问题:材料中的“轩辕”“神农”分别指谁?阪泉之战结 局如何?此二人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有何影响?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开学第一课精品PPT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开学第一课精品PPT课件
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笑来先生有一段对财富的精彩描述:人类真正认识市场的好处不过两三百年,而真正研究经济的运作规律迄今也不过300年,而人类对投资理财的探索,只不过200多年才开始的,对于概率和复利这样认知和应用也不到100年左右。根本称不上经验丰富。
谢谢欣赏 很多人还在使用老祖先遗留下来的模型,什么都要及时获取。那些通过赌博想要一夜暴富的人,那些把买彩票当成改变自己命运的人,那些刚起步就想一蹶而就的人,那些一直寻找武功秘籍、一旦习得、功力大涨、想要天下无敌的人。 人们太想一瞬间以弱变强,以一个成功者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灼灼生辉,光芒四射,受万人敬仰。
他问我:“看有没有熟悉的朋友,帮孩子联系联系。”我问他:“孩子究竟要找什么样的工作?”他说:“没啥要求,工资高一点,离家近一点,最好能一步到位。孩子性格内向,不想来来回回折腾。”
我听后苦笑:“要求是不怎么高,但这样的工作还真不好找。”和朋友聊完天后,有那么几个词语在我的脑海里,“工资高一点,不想再折腾。”随后,我确实被这几个词吓到了,并且惊了一身冷汗。
拥有这种心态和思想的人有两类:一类如巨婴、妈宝男、或者即将退休的体制内工人;一类如赌徒、异想天开、或者走投无路的人。无论如何,我不能把“工资高一点”、“一步到位”这样的词,和一名名牌大学生联系在一起。
我只是觉得,人的改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甚至有些过程是我们成事成功的必经之路。无论是增长见识也好,还是作为试错也好,都是人生最最宝贝的财富。最后这些经历都会刻在我们的记忆里,会让我们越走越快,越干越轻松,毕竟很多坑已经踩过。
探究:为什么学习歷史? Why should we study
history
社会需要
1、历史架起沟通桥----社会需要 陌生人交流时,喜欢找都认识的人为话题。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也需要有共同的历

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ppt

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ppt

璋 商时期其他地区玉璋的形
制大体一致。
◎第8课 ·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三、《诗经》和“楚辞”——文学
1.《诗经》
①创作:先秦时期 ②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③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 风、雅、颂三个部分。 ④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⑤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学习目标·
◎第8课
1.了解夏商周时期我国在天文、历法和医学等方面的成就,知道二十四节
气、名医扁鹊和《黄帝内经》。
2.知道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了解甲骨文与今天汉字的关系。
3.掌握我国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的主要成就,了解金文和三星堆遗址的考古
这是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时 期太阳神鸟全饰,整体好像不停旋转 的太阳。外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飞鸟 组成,围绕在太阳的周围。 这件全饰制作精美,表达了古人对太 阳的崇拜。夏商周时期,人们是如何 看待日月星辰的?这一时期科技文化 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1500个以上。
⑥内容: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
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农业:东方领地是 天文:记载日 否会有好收成。 食的情况。
天气:今明两天 战争:商王将征伐 是否会下雨。 盂国,祈求平安。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汉字的造字方法
造字方法:象形、会意、形声、指事。


象形 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成果。
4.知道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诗经》和“楚辞”。
5.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我国的科技和文化成就,了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去齐国旅游的时 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
付款时尺裁寸缝不又拒统收一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最后她不愿意要这 条裙子了,打算退货,裁缝让她填一份文书。结果货她币突不然发统现一自己
变成‘文盲’了,因为文书上的文字她一个都不认识。
2024年版统编新教材
欢迎进入初中历史课堂
新教材 新课标 新中考
2024版新教材
时代特征
时空观念
社会形态:
单元导读
概念解析
统一:是指疆域统一,整个国家由一个中央政府统辖。 多民族国家:国家内部的居民,由不同民族组成。 封建社会:以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剥削农民剩 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历史上的第二个阶级社会。其基本对立的 阶级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咸阳

赵 齐
韩魏

前223年灭楚
秦始皇像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策略:远交近攻
壹 秦灭六国
3.秦朝的建立
根据课本,自主归纳秦朝建立的概况
时 间:公元前221年
建立者: 秦王嬴政 秦朝
都 城:咸阳
历史地位: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 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封建社会
秦统一 陈胜、吴 秦朝 中国 广起义 灭亡
西汉 张骞第一次 东汉 建立 出使西域 建立
黄巾起义 爆发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25年 184年 221年 209年 207年 202年 138年
2024版新教材
单元导读
单元导言

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新教材解读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新教材解读课件

第三部分 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 新课堂——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重心转变
(1)从教走向学,实现从学生中心到以学习为中心; (2)从课时教学走向单元教学,实现课程内容结构化;从关注碎片化课时目标 到系统化设计单元目标,实现目标构成链条; (3)从关注三类知识(横向知识体系;纵向知识体系;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到关注 学科素养达成,实现从教分到育人转变; (4)从关注知技概念理解到关注概念迁移、运用,实现从刷题到解决问题,从 理解概念到运用概念,在此过程中达成素养;
目录
第一部分 《历史新教材(2024人教版)》目录变化比对 第二部分 《历史新教材(2024人教版)》各章节具体变化 第三部分 《历史新教材(2024人教版)》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 第四部分 《历史新教材(2024人教版)》新课程理念介绍 第五部分 《历史新教材(2024人教版)》新增知识点介绍
第四部分 新课程理念介绍
1、“大概念教学”
“大概念”教学是一种基于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它以构建深厚的知识结构和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强调将重点放在理解概念以及原理等基本知识结构上,注重知识 的整体性、系统性,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拓展。
“大概念”教学是一种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通过教授一些核心概念和原理,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历史领域的知识,将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协助学生建构 历史知识体系,更高效地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这个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 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在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建立联系,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和思 维能力的培养,实现对历史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
《义务教育教材(2024版)》内容解读PPT
➢ 统编版2024 七年级历史上册
时间:2024.08
前言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课件《书的历史》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课件《书的历史》

选一选
1.要将几十片竹片装订成册,应当用( C )。
A.订书机 B.小夹子 C.细绳
2.现在人们通常用( C )做书
A.泥板 B.木片 C.纸
3.( B)不是纸的优点。
A.书写容易 B.怕水 C.装订容易
1.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我们可以通 过选择适当的材料,不断优化产品。
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制造物品 的材料会不断改进。
shì zhe zhuāng dìng chéng cè
zuò chéng yì běn shū
2 试着装订成册,做成一本书。
➢ 选一选(书写、装订完,你有什么感受呢?用“√”选一选吧!)
材料 泥板 竹简

书写感受
装订感受
sān zhǒng cái liào zuò chéng de shū
gè yǒu shén me y来自u diǎn héXXX学校
书的历史
材料
科学 教科版 二年级 上册
1 知道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材料, 不断优化产品。
2 运用多种感官、借助简单工具观察材料的特性并思考适合相 应材料的书写工具以及装订方法。对做书材料的演变史进行 思考。
3 发展进一步改进物品的兴趣和愿望。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 学习,乐汙表达自己的观点。
“泥板+数枝” 模拟泥板书
“竹简+棉线+毛笔” 模拟简册
“纸+铅笔+订书机” 模拟纸书
yòng bù tóng de bǐ zài sān zhǒng cái liào shàng xiě zì
1 用不同的笔在三种材料上写字。
在材料上写自己的姓名, 和同学说一说在不同材 料上写字的感受。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共26张PPT)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共26张PPT)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6.良渚古城挖掘意义: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
早期国家。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二)陶寺古城 1.地点:遗址位于山西襄汾。 2.时间:距今约4300—4000年。 3.宫城: (1)陶寺古城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 环绕的宫城。 (2)宫城内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以及陶质的建筑材料。
⑤早期国家形成: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对内进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从而形 成了早期国家。 (3)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一)良渚古城 1.地点:遗址位于浙江余杭。 2.时间:距今约5300—4300年。 3.组成: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
课堂练习
3.尧舜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条件和方式是( D )
A.贤德高尚、世袭制
B.发明创造、禅让制
C.战争征服、分封制
D.贤德高尚、禅让制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传说中的尧、舜、禹是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
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D项正确。当时实行的是禅让制,而非世袭制,A项错误。尧、舜、
禹并非因发明创造、战争征服成为部落联盟首领,B、C两项错误。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4.内城、外城挖掘及其发现意义 (1)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 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2)城的北部和西北部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 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3)内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附近还 发现了约20万千克炭化稻谷。 (4)这些发现反映了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东汉车骂出行壁画(局部) 壁画中有车辆、骑马随从、步行仪仗等,前呼 后拥。生动再现了东汉豪强出行的景象。
黄巾起义
为什么会爆发黄巾起义?黄巾起义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

1.背景
黄巾起义
根据课本结合材料归纳黄巾起义的背景?
童谣四: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汉王朝 黄巾起义军
材料: 东汉末年,朝中大臣上书提出张角所以能够兴兵作乱,万人所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 侍(宦官)多放父兄、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榷【gu que】(搜刮)财利,侵掠 百姓。 元嘉元年(151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二年(154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
在这个城堡院落里,豪强大族 的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透露出东 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情形。汉代庄 园中常见的望楼,高坐的顶楼上悬挂大 鼓,并有武士巡视了望,一有敌情,实 行防御。从这件望楼模型可以了解当时 豪强地主称霸一方、拥兵自保的情景。
东汉绿釉陶水亭 亭上层四角有张弩控弦 的武士守卫,中间有人扬袖 起舞,旁有一人抚琴及三人 拍手伴歌。这一陶水亭是豪 强地主娱乐生活及拥有私人 武装的写照。
立足史料实证,知道黄巾起义的背景、概况、 特点和影响。
重点: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难点:东汉盛衰的原因。
东汉建立与 “光武中兴”
东汉是怎样建立的?什么是光武中兴?
壹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1.西汉末年政治形势
读图知史,说一说西汉末年的的社会状况?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 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势力坐大,西汉朝政 越来越腐败。地主兼并大量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或 沦为奴婢,或流亡他乡。各种社会矛盾尖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共4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共41张PPT)

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正常贸易状况

呢绒、布匹



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了。
父亲:英好国看商管品什滞么销用原?因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中光国结男实耕管女什织么式用,的便自宜然才经行济。的排斥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咱一文钱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激化矛盾 便利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
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
八上 中国近代史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15-1923年)
二、学习内容?
八上中国近代史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1924-1936年)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1945年)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1945-1949年)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9世纪60年代-1949年)
历 史 课 堂
欢 迎 走 进
一、怎样学历史?
历史课堂要求
1、按时上课,做好课前准备, “你讲我不讲” 2、课前读书(2位课代表); 3、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4、按时完成作业; 5、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6.准备一个单行本和5-6张A4纸;
二、学习内容?
七上 中国古代史
七下中国古代史
八上国和英国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正常贸易状况
中国
呢绒、布匹 (很难卖出去 )
英国
(出超)
茶叶、生丝、瓷器 (很畅销)
(入超)
贸易结果: 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想 一 想 英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改变了这种状况?
知识拓展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共32张PPT)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共32张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官学与私学并存
近现代:学校教育不断发展完善
世界: 大学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造纸: 书写材料由竹片、缣帛到纸张
印刷术: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金属活字印刷
古代: 保存文化典籍和文化遗产 近现代: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
人类历史上最早:亚历山大博物馆 世界: 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阿什莫林博物馆
三、图书馆的成长
2. 发展历程
(2) 中国:
1)古代: ①官藏——府、阁、堂、室: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图书文献的保存, 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 有“府”“阁”“堂”“室”等藏书 之所。 ②私藏——天一阁: 私家藏书伴随私学的出现也得到发展。 明清两代尤其突出,出现了一批著名 的藏书家和藏书楼。如私家藏书的代 表——明朝中期建造的天一阁。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1.世界著名的博物馆
古代: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 · 索托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创建的亚历山大博学园,有图 书馆、动植物园,还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缪斯宫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 馆”,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近代 ①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的向公众和学者开放的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 代特征的博物馆。 ② 18 世纪,博物馆建设迈出重要的一步,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等重要的博物馆, 都建立于这一时期。
为何宋代活字印刷未能如谷登堡印刷术产生革命性影响?
北宋毕异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直至明朝时期仍未推广。从印刷品的流通欲望与范 围来看,是因为古代中国书籍出版内容主要是历书、农书等工具书和儒家经史 子集等经典;而且,这些书籍一旦雕刻成版,“易成、难毁、节费、便藏”, 且雕版技术已有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工艺……尽管科举考试之后,读书人进一 步增多,但印刷品往往局限于科举范围之内;作为世界另一半的女性自古就被 排斥在才识之外。——摘编自李瑞娜《毕昇与古登堡为何无法对话》

社会主义发展历程(课堂PPT)

社会主义发展历程(课堂PPT)

.
14
(2)、俄国“二月革命”
背景:由于俄国加入“一战”,使得俄 国经济濒于崩溃,俄国社会各种矛盾激 化,俄国处于一个内外交困的局面。
事件:1917年3月8日,列宁领导的布尔 什维克党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 争,并发动彼得格勒工人进行大罢工, 推翻了封建沙皇政府,史称“二月革 命”。
.
15
数过万的共产党有36个,执政的共产党
有5个(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古
巴),参政的共产党. 有17个。
31
(俄历10月25日)在首都彼得堡进行武装起义,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
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 主义国家。
18
2、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背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殖 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蓬勃 发展,帝国主义力量的削弱,极大地鼓 舞了世界各国人民,促进了世界社会主 义运动的发展。
.211949年,德 Nhomakorabea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
22
1949年,中国人民在以毛泽东为 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中 华人民共和国。
.
23
1948年,朝鲜人民在金日成的领导下建 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24
1948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
.
25
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
.
26
1961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
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各地 纷纷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形成了强 大的社会主义阵营。
.
19
2、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东欧八国:南罗斯马拉尼夫亚、、阿波尔兰、巴捷尼克亚斯、保洛加伐利克亚、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
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措施出现于哪个朝代? 朝代:东汉。
材料二 见下图。
外戚当权
宦官干政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状况?
时期:东汉中期以后。
材料三 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出现时间:__东__汉__中__期__以后。 2.概况:__外__戚__与_宦__官___交替专权,把持朝政,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 人民遭殃。 3.影响: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三、黄巾起义
1.背景: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 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2.特点 (1)有组织、有准备。 (2)创立太平道的张角,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已有数十万人。
3.爆发时间、领导人:184年,__张__角__。 4.性质:农民大起义。 5.结果:失败。 6.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问题导思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概括古代盛世局面的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你得到什么启示?
共同原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 赋,减轻农民负担。
A.陈胜、吴广起义 C.匈奴南下袭扰
B.外戚王莽夺取政权 D.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光武帝诏令:“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ú,量器),罪至于死,开残吏妄
杀之路,其蠲(juān意为:免除、去掉)除此法,同之内郡。”这道诏令
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 B )
A.释放奴婢
B.减轻刑罚
C.合并郡县
D.惩处贪官

2024年度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书的历史》教学设计

2024年度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书的历史》教学设计
26
教师教学资源分享
教学设计案例
分享一些优秀的《书的历史》教学设计案例,供 教师参考和借鉴。
课堂教学实录
提供一些《书的历史》课堂教学实录或教学视频, 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与改进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分享自己的教学 经验和教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24/3/24
27
7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2024/3/24
8
教学内容梳理
梳理《书的历史》一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书的起源、发展、种类、制作等方面的 内容。
明确教学目标,即让学生了解书的历史、种类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 爱护书籍的意识。
2024/3/24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和补充,确保教学内 容的适宜性和趣味性。
9
教学方法选择
采用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 引导,让学生了解书的历史和相
关知识。
运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 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感 受,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使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不同 种类的书籍和制作材料,让学生 更加直观地了解书的历史和制作
过程。
2024/3/24
10
教学手段运用
03
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书籍的
演变历程和特点。
24
拓展资源推荐
2024/3/24
相关历史文献和资料
推荐一些有关书籍历史的文献和资料,如《中国印刷史》、《世 界图书之都》等,供学生拓展阅读。
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素材
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博物馆网站、历史文化网站等,以及多媒体素 材,如视频、音频等,丰富学生对书籍历史的认识。

课程与教学论(课堂PPT)

课程与教学论(课堂PPT)

.
6
▪ 5."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确定教育目标,选择 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 6.泰勒原理的贡献与局限:1)泰勒原理对目标的 强调,在世界各国课程领域发生了巨大影响,20世 纪五六十年代曾一度成为课程开发的唯一“科学” 模式(2)“泰勒原理”一直被作为基本框架,他 确定了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围。(3) 它综合了当时有影响的教育学流派和思想的各种 主张,囊括了课程开发的诸种重要因素,形成了 一个系统的模式,模式简洁明了、易于理解把握, 有人把《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称为“圣经”。 (2)泰勒原理的局限性在于: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 的一个非常理性的框架,它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 时代科学至上的印记。
.
5
二、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里程碑: 拉尔夫.泰勒的贡献
▪ 1.“泰勒原理”是前人研究升华的结果,它的实践 基础主要指‘八年研究’。其主旨在于改革课程 体制。在这八年的实验研究期间,为了使每一所 学校在课程开发时有章可循,泰勒提出了课程开 发的一般程序和原理,即反映在《课程与教学的 基本原理》一书中的‘泰勒原理’。
.
3
▪ 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 课程开发的过程解析为七个步骤:⑴通过研究社 会背景中的人类生活,确定教育的主要目标;⑵ 把这些目标分析成各种理想与活动,然后再继续 把它们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层次;⑶将分析成 教学工作单元的理想与活动按其重要性的程度排 列次序;⑷把对儿童有很大价值、对成人价值不 大的理想和活动提到较高的位置;⑸删除在校外 学得更好的理想与活动,然后确定在学校教育期 间能够完成的最重要的理想与活动;⑹收集处理 这些理想与活动的最佳实践措施;⑺根据儿童心 理特征安排这些理想与活动,以便用一种适当的 教顺序获得它们。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王猛
壹 淝水之战
3.淝水之战
阅读课文说一说淝水之战的概况?
时间: 383年 交战双方:前秦──东晋
有关的成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 语或典故:风声鹤唳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
影响: 淝水之战是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 役。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 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淝水之战形势图
D
肆 课堂练习
3.(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魏书》记载,大臣高闾认为夏商周三代
疆域不大,实行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祭告天地的仪式),劝孝文帝也举行封
禅大典。孝文帝却认为南方荆州和扬州尚未归顺,不欲封禅。由此可见,孝文
帝( )
A.学习汉族政治制度 B.推动北方人口南迁
D
C.打击藩镇割据势力 D.胸怀国家统一大志
汉族 农耕 封建社会 定居
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 魏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 十余次。
——《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
①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 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 ②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结合材料谈谈:民族交融对我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 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的统一、 强盛奠定基础。
思考 合作探究
民族交往:和平与武力并存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大多采取与汉族士人合作的政策,沿袭中原地 区原有的统治方式。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 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社会生活需要传递信息和交 流思想,在文字未产生以前,人们主 要靠语言相互沟通。但语言受时间和 空间的限制,因而古人便采用结绳、 刻木以及简单的图形符号等方法来帮
助记忆。
.
1
人类的进步是踏着书籍的阶梯不懈攀爬的 过程。从蒙昧蛮荒到跨入文明的门槛,书籍维系 着文明传承的源动力.早在商朝,甲骨文因刻写 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成为汉字的最早的起源。 后来人们在青铜器上铸刻文字,从而形成了金文。 书写方式的真正飞跃,在于竹书和帛(buó)书的 出现,人们开始用毛笔蘸墨极其便捷地记录文字。
语言和表达思想。 青 铜 铭 文
【殷代和西周早期】(公元前十三世纪至前 十世纪),人们将重要历史事件等用文字记录下 来,形成了甲骨刻辞,青. 铜铭文,石鼓文字等,4
此外还有写在丝织物上的书,称为“帛 书”或“素书”。《墨子》说:“书于竹 帛,镂于金石”,这是对纸书出现以前书 籍制作材料的高度概况。
蝴卷 蝶轴 装装
.
7
【元代大德】(1297-1307)年间,发明了木 活字,明代还有铜活字出现。现存最早的木活字 印本为西夏文本《大方广佛华严经》。
石 鼓 文 字
木铜
活活
字字
.
8
【清代】活字印刷有了更大的发展。雍正朝 排印了《古今图书集成》,共铸铜字二十多万个。 是活字印刷发展、普及的一个标志。
帛 书
.
宣纸 5
【东汉】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技术,加 以改进、推广。东晋时书籍制作材料的伟大变革, 在中国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隋唐时代】(公元一世纪至七世纪),纸 书的制作主要靠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 展。唐咸通九年(868)印制所《金刚经》为现 存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印刷品。
种知识,清楚地表
达思想,并且制装
成卷册的著作物,
为传播各种知识和
思想,积累人类文
化的重要工具。它
随着历史的发展,
在书写方式、所使
用的材料和装帧形
式,以及形态方面,
也在不断变化与变
更。
.
14
.
15
▪ 未来的二十一世纪,将又是书籍演变史上 一个崭新的时代。现在已经有了会“唱歌” 的书,供盲人“看”的书,供失聪者“听” 的书;甚至出现了微缩图书,形体小而容 量大。可以想象,未来的书籍世界,将是 一个更加五彩缤纷的迷人世界。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运用,标志着中国书 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蔡 伦
.
9
▪ 平版印刷
▪ 18世纪末,由于造纸机器的发明,推动了 纸的生产,并为印刷技术的机械化创造良 好的条件。同时,印制插图的平版印刷的 出现,为胶版印刷打下基础。19世纪初, 快速圆筒平台印刷机的出现,以及其他印 刷机器的发明,大大提高印刷能力,适应 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书籍生产的不 断增长的要求。
甲 古 文
.
2
有人说,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形象思维能力 绝大部分应归功于汉字———这一形象文字,几 千年奇迹般的传承;而这又得归功于令其他各民 族的高超的造纸术。总之,书籍依旧是阶梯,我 们依旧会攀爬,只是文明大门背后的舞台或许非 常大———超过我们所有人的想像。
竹 简
玉版
.
3
【初期的书籍】 在文字未产生以前,人们 主要靠语言相互沟通。但语言受时间的限制,因 而古人便采用结绳、刻木以及简单的图形符号等 方法来帮助记忆。但是,只有文字才能准确记录
.
10
到了近代,又有石印的书,现代主要 是铅印。
.
11
▪ 现在,我国已有了显 微缩印胶卷, 就是将图书资料摄在胶卷上,阅 读时用专门阅读机放大。旨前, 世界上有些国家已经实现了镰书 资料储存出魁于化。就是通过统 一编制的字码表,将图 书内容译 成机器能识别的符号——机读符 号,储存在电子计算机的磁带、 磁盘或磁鼓上,阅读时通过输出 设备再译成人能储存的图书资料, 用静电复印机印出来。— 部大型 计算帆龌储存图书资料召页册甚 至千万册。同时,通过电子计算 机网络,还能将全国图书资料网 连成一片。那时图书的样子,将 和今天迥然不同了。
雕版印刷术
.
6
【宋代】为我国雕版印刷术发展的黄金时代,
反映出宋代的刻版、印刷、造纸、制墨等技术工 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明代】刻书更为发达。其末期出现的拱花 及豆版套印技术,将雕版印刷术推向新的高峰, 成为中国印刷史上最光辉的篇章。随着书籍生产 材料的不断变化,书籍的装订形式业产生了相应 的变化。纸书出现后,大致流行过卷轴装、经折 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多种形式。
.
16
.
12
印制插图的平版印刷的出现,为胶版印刷打下基础。 19世纪初,快速圆筒平台印刷机的出现,以及其他 印刷机器的发明,大大提高印刷能力,适应了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对书籍生产的不断增长的要求。
.
13
▪ 在中国原指典籍,
图书包括书籍、画
册、图片等出版物。
书籍是用文字、图
画和其他符号,在
一定材料上记录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