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

合集下载

《沁园春.长沙》全文赏析

《沁园春.长沙》全文赏析

《沁园春.长沙》全文赏析《沁园春.长沙》全文赏析导中国古典诗词大都悲秋,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正是如此。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这首词的赏析,欢迎大家学习。

《沁园春长沙》是毛主席登上诗坛的第一首词,抒发青少年时代的理想抱负。

该词置于卷首,为毛主席的诗词世界拉开序幕;同时,它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同类题材的压卷之作。

中国古典诗词大都悲秋。

翻阅毛主席诗词,觉得对秋天似乎情有独钟,大约是因为秋天寥廓、苍凉、大气,与战士的胸襟和英雄的气概较为吻合。

毛主席诗词的开卷之作,就是一首秋的赞歌,自由的赞歌,风华少年的赞歌。

毛主席赞美的秋天,是一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天,“山”“林”“江”“舸”“鹰”“鱼”这大自然中的“万类”,均在这“霜天”中“竞自由”,逍遥自在,得其所哉。

“虽万类之众多,独在人而最灵。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呢?他们却没有自由!于是诗人为之“怅寥廓”,在这“寥廓”的秋天,诗人的惆怅像秋天一样“寥廓”,面对自由的“万类”和不自由的人类,不禁像“天问”的屈原一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屈原“天问”时,等待“天”的回答。

而诗人设问时,答案是了然于胸的,那就是:他们这些风华正茂的书生,将唤起民众来主宰沉浮。

由于当时革命形势不甚明朗,所以诗人“怅寥廓”。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毛主席诗词的开卷之作怎么没提国家和人民?其实,那“问苍茫大地”,不就是问我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吗?诗人因不能“竞自由”而为之“怅寥廓”的,不就是我那不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吗?诗人爱国、忧国、报国的情结,与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和历代慷慨悲歌的青少年诗人是一脉相承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

再回到那些风华正茂的书生吧,他们是诗人的好友,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他们将为中华民族“竞自由”,为苍茫大地“主沉浮”!“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一句是很有兴味的。

历代青少年诗人,大多以“万户侯”为目标。

爱国诗人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南宋杰出词人刘克庄醉后仍感叹“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诗人毛主席反其意而用之,表示与旧世界的彻底决裂。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原文翻译及注释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原文翻译及注释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原文翻译及注释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原文翻译及解释沁园春·长沙是近代诗人毛泽东所写的一首词,该词是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有关回忆。

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沁园春·长沙原文翻译及解释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沁园春·长沙原文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教导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翻译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远眺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亮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鹰在宽敞的天空飞,鱼在清亮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拘束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打算主宰呢?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

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很多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犹如粪土。

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拦住了奔驰而来的船?沁园春·长沙解释沁园春:词牌名,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橘子洲:在长沙四周的湘江中。

舸(gě):泛指船:此指大船。

同学少年:毛泽东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1918年毛泽东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头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主:主宰。

沉浮:比方事物盛衰、消长。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

《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

《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作品注释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

本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

寒秋:就是深秋、晚秋。

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

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所以说是湘江北去。

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

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

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

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尽染:此处化用王实甫《西厢记》中“晓来谁染霜林醉”句意[2] 。

漫江:满江。

漫:满,遍。

舸(gě):大船。

这里泛指船只。

争流:争着行驶。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

击,搏击。

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

万类:指一切生物。

霜天:指秋天,即上文“寒秋”。

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

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寥廓(liáo kuò):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沁园春长沙古诗全文

沁园春长沙古诗全文

沁园春长沙古诗全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
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哎呀,你说这词写得多妙啊!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眼前展开。

你想想,“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不就好比一个巨大的调色盘被
打翻了,整个山川都被染成了五彩斑斓的颜色吗?“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那江水清澈得就像一块碧绿的宝石,而那些船只就像是在比赛谁
跑得更快,这不热闹吗?
再看“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场景难道不像一
个大舞台,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都在尽情展示自己的本领,争取着属
于自己的自由?
作者回忆往昔和同学们一起的时光,“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
生意气,挥斥方遒”,这不就是一群充满朝气、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嘛,
他们有着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把那些权贵都不放在眼里,就像一群
无所畏惧的勇士。

你说,这样的词怎能不让人热血沸腾?怎能不让人对那个时代充满向往?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啊!
我的观点是:这首词不仅展现了美丽壮阔的自然景象,更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实在是令人赞叹不已!。

橘子洲头长沙 诗词:沁园春长沙原文及注释

橘子洲头长沙 诗词:沁园春长沙原文及注释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作者: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赏析:作者在中国的历史的角度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和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

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

毛泽东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

他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注释: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所以说是湘江北去。

寒秋:就是深秋、晚秋。

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

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

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

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沁园春长沙全诗解释全诗

沁园春长沙全诗解释全诗

沁园春长沙全诗解释全诗1. 诗人背景《沁园春·长沙》是创作的一首词,诞生于1930年,正值中国动荡不安的年代。

那时候,在湖南长沙的一个战乱不断的背景下写下了这首词。

诗中的长沙,既是他的家乡,也象征着他心中的理想之地。

2. 全诗赏析2.1 诗文原文```沁园春·长沙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是长安陌上,轻骑逐大梁。

笑谈间,樽前把盏,一壶浊酒,逐却东风,愿挽狂澜于既倒,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荡,一股涌起,几处沧桑,昔日之长安,如今已是花开遍地的景象。

星汉灿烂,天河在侧;浮云游子,孤雁哀鸣。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问今何处,长安古道,渐行渐远,苍茫大地。

可怜龙城已成废墟,把这狂澜逐成青天。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2 诗句解释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句开头,湘江像是一条巨龙从北方奔流而下,橘子洲则是一个挺立的地方,好像在向你招手一样。

橘子洲在长沙市区北部,是一片风景如画的地方。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句话形容山上的树木都被秋天的红色染上了,看上去就像是染了一层红色的衣服,满山遍野的风景让人目不暇接。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这儿的江水清澈透亮,江面上船只来往,争先恐后。

形容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仿佛在竞赛一般。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在空中飞翔,鱼在水中游动,这儿的景象显示了自然界的自由自在,鹰的高远和鱼的悠闲,都是自然的一部分。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站在辽阔的大地上,诗人感到迷茫,问谁能主宰未来的沉浮。

这是一种对命运的深刻思考。

携来百侣,曾是长安陌上:这句讲述了诗人带着曾经的朋友们,来到现在的长沙,而那些朋友们曾经在长安的街头漫步。

笑谈间,樽前把盏:描述了大家在酒桌上谈笑风生的情景,樽前把盏意味着大家聚在一起,畅快地喝酒聊天。

沁园春长沙原文【范本模板】

沁园春长沙原文【范本模板】

沁园春长沙原文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32岁时,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1925年秋,湖南省长赵恒惕再次通缉毛泽东。

毛离开长沙去广州,这首词大概是离长沙时所作。

原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译文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

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那浪花大得可以阻止飞奔而来的船舟的激流中一起游泳?。

沁园春·长沙欣赏解读

沁园春·长沙欣赏解读

沁园春·长沙欣赏解读《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的词作。

此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上阕主要写景,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借秋景以抒发革命激情;下阕侧重抒情,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抒写昂扬的意气和豪迈的激情。

全词风格豪放,用典贴切,景物壮丽,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作品原文沁园春·长沙①独立寒秋②,湘江北去③,橘子洲头④。

看万山红遍⑤,层林尽染⑥;漫江碧透⑦,百舸争流⑧。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⑨,万类霜天竞自由⑩。

怅寥廓⑪,问苍茫大地⑫,谁主沉浮⑬?携来百侣曾游⑭。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⑮。

恰同学少年⑯,风华正茂⑰;书生意气⑱,挥斥方遒⑲。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⑳,粪土当年万户侯㉑。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㉒,浪遏飞舟㉓。

注释①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双调一百十四字。

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②独立:典出《九章·橘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寒秋:就是深秋、晚秋。

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寒秋”。

③湘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南的海洋山,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所以说“湘江北去”。

④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

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⑤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

⑥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尽染,化用王实甫《西厢记》中“晓来谁染霜林醉”句意。

⑦漫江:满江。

漫,满,遍。

⑧舸(gě):大船。

这里泛指船只。

争流:争着行驶。

⑨“鹰击”二句: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

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

《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

《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作品注释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

本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

寒秋:就是深秋、晚秋。

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

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所以说是湘江北去。

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

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

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

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尽染:此处化用王实甫《西厢记》中“晓来谁染霜林醉”句意[2] 。

漫江:满江。

漫:满,遍。

舸(gě):大船。

这里泛指船只。

争流:争着行驶。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

击,搏击。

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

万类:指一切生物。

霜天:指秋天,即上文“寒秋”。

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

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寥廓(liáo kuò):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长沙》赏析原文: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赏析: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

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词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则是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的感叹,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下半阕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自然地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将无形的不平凡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

可以说,这首词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

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沁园春-长沙 原文注释

沁园春-长沙 原文注释

沁园春·长沙朝代:现代作者:毛泽东原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译文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

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那浪花大得可以阻止飞奔而来的船舟的激流中一起游泳?注释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

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所以说是湘江北去。

寒秋:就是深秋、晚秋。

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

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

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

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以上三句是说:在寒秋季节,独立在橘子洲头目送着湘江水汩汩北流。

《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

《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

《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是毛泽东所作的一首诗篇,描写了他对家乡长沙的怀念和对中国革命事业的热爱。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长沙的山川景色和社会风貌,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谊。

诗中描述了长沙的自然风光。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里描绘了一个寒冷的秋天,湘江从北向南流去,橘子洲头静静地躺在江边。

作者用“独立”这个词语表达了对长沙的独特印象,湘江的黄河水与江南水的独特混合,以及橘子洲头的古老美景。

接着,诗中描绘了长沙的社会风貌。

“峨眉山下,芙蓉水偏西。

”这里峨眉山下,芙蓉水自西向东流去,表达了一种远山近水的壮丽景象,也代表着长沙这个城市的美丽和优雅。

同样,作者用“芙蓉水”来代表长沙的水域,展示了长沙人民对自己生活环境的热爱和珍惜。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

“武陵赞,三苗兴,五豸暴颠。

”这里武陵赞,三苗兴,五豸暴颠,表达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和坚定信念。

作者以武陵、三苗和五豸为例,表达了对中国革命史的崇敬和传承,以及对家乡的深情厚谊。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具有深厚情感和文化内涵的诗篇。

通过对长沙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的描绘,作者展现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执着信念。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愿我们都能像作者一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第二篇示例:《沁园春·长沙》是近代伟大诗人毛泽东所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

这首诗以长沙为背景,表达了毛泽东对故乡的热爱和对民族复兴的希望。

诗中描述了长沙的自然风光和繁华景象,以及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

毛泽东借助诗歌的形式,讴歌了长沙的美丽和魅力,展现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诗中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描写,将长沙的环境氛围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沁园春·长沙的诗意与鉴赏

沁园春·长沙的诗意与鉴赏

沁园春·长沙的诗意与鉴赏《沁园春·长沙》是近代诗人毛泽东所写的一首词。

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沁园春·长沙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晚秋所作。

当时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途经长沙,重游了橘子洲。

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原文:《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注释: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

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所以说是湘江北去。

寒秋:就是深秋、晚秋。

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

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

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

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

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漫江:满江。

漫:满,遍。

舸(gě):大船。

这里泛指船只。

争流:争着行驶。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全文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全文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全文沁园春·长沙全文翻译《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的词作。

此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小编收集了这篇文章的现代文翻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翻译在深秋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座山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满江秋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雄鹰敏捷矫健,在辽阔的蓝天里飞翔,鱼儿轻快自如,在明净的水底里时沉时浮,一切生物都在秋天里争求自由。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起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

回到过去,我和我的朋友,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漫游。

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达官贵人,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大家是否记得,当年我们在江水中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驶而来的船。

注释①沁园春:词牌名。

“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

②独立:典出《九章·橘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寒秋:就是深秋、晚秋。

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

③湘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南的海洋山,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沁园春长沙笔记整理重点

沁园春长沙笔记整理重点

沁园春长沙笔记整理重点《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 1925 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一、诗词原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二、创作背景1925 年,当时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但国共两党在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国民党右派不断地排斥和打击共产党。

毛泽东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三、重点字词1、寒秋:就是深秋、晚秋。

2、橘子洲:长沙城西湘江中一狭长的小岛。

3、百舸:许多船。

舸,大船。

4、争流:争着行驶。

5、鹰击长空:雄鹰在广阔的天空中搏击飞翔。

6、鱼翔浅底:鱼儿在清澈的水中轻快地游动。

7、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

万类,指一切生物。

霜天,指深秋。

8、怅寥廓: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

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寥廓,指宇宙的广阔。

9、苍茫:旷远迷茫。

10、主沉浮: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

11、百侣:很多的伴侣,这里指同学。

12、峥嵘岁月稠:不寻常的日子很多。

峥嵘,山势高峻,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

稠,多。

13、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14、书生意气:书生,读书人,这里指青年学生。

意气,意志和气概。

15、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沁园春长沙》正文及注释

《沁园春长沙》正文及注释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①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②;漫江③碧透,百舸④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⑤,万类霜天竞自由⑥。

怅⑦寥廓⑧,问苍茫⑨大地,谁主⑩沉浮⑪?携来百侣⑫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⑬。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⑭;书生意气,挥斥方遒⑮。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⑯,粪土当年万户侯⑰。

曾记否,到中流⑱击水⑲,浪遏⑳飞舟?(1925年)【注释】①橘子洲: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

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

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②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

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变红,都像染过一样。

③漫江:满江。

④舸(gě):大船。

这里泛指船只。

⑤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激的水里游。

击,博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⑥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着。

⑦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⑧寥廓:指宇宙的广阔。

⑨苍茫:旷远迷茫。

⑩主:主宰。

⑪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这里指盛衰。

⑫百侣:很多的伴侣。

侣,这里指同学。

⑬峥嵘岁月稠:不寻常的日子是很多的。

峥嵘,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

稠,多。

⑭恰同学少年:恰,适逢,正赶上。

同学少年,毛泽东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1917年毛泽东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⑮书生意气,挥斥方遒(qiú):同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挥斥,奔放。

遒,强劲有力。

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

指点,这里是评论的意思。

江山,指国家。

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

⑰粪土当年万户侯: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

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

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

《沁园春·长沙》内容大意

《沁园春·长沙》内容大意

《沁园春·长沙》内容大意《沁园春·长沙》内容大意《沁园春·长沙》是近代诗人毛泽东所写的一首词。

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沁园春·长沙》内容大意相关内容。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大意是: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

寒秋,指深秋有寒意,也可理解为处境险恶。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大意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

仰视,雄鹰在升空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

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

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大意是: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万端思绪!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大意是:就在这橘子洲上,曾经和许多革命战友聚会、游览,度过了许多不平凡而有意义的岁月。

这里,诗人从上片独往旧地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言志”,人的情怀抱负不同,作品的情感自然 有异。他不是一介普通书生,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 胸怀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 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 的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
写壮景抒豪情
面对眼前壮丽的秋景,“突然”“怅寥廓,问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突兀吗?
国家的命运有谁来主宰?
主宰国家命运的正是那些“风华正茂、书生意 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 户侯”的同学少年。
即:青春年少、才华横溢、热情奔放、以天下 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斗争的青年革命者 来主宰。
诗人为什么要追忆这样的青年革命者? 借此抒发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表达以天下为 己任、改造旧中国的凌云壮志。

创作者的思想感 情

作品中的客观物 象
诗人的 思想感 情与客 观物象 融合形 成意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 意象的创造和组 合所构成的一种 充满诗意的艺术 境界。
上阙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写景?这些景物有
什么特点?
万山

层林
染 绚丽多彩
漫江

意象Βιβλιοθήκη 百舸争特点 壮丽、辽阔 的秋景
雄鹰
击 生机盎然
游鱼

“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人笔下秋景多肃杀悲凉、 清冷凄惨,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没有?
联系创作背景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 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 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 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 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 洲,写下了这首词。
面对眼前壮丽的秋景,“突然”“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突兀吗?
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 一个“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诗人 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 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 题。
这一问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精神或胸怀? 表现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 胸怀和凌云壮志。
解题
“沁园春”,词牌名,此调格局开张,宜抒壮阔豪 迈情感,苏辛一派好用。 “长沙”,题目,表明词作内容为“长沙生活”。
文体知识——词
1、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是一种抒情诗体,是可以配合音乐歌唱的诗体,即歌 词。词是继诗以后出现的一种新文学样式,故被称作 是“诗余”。句式不齐,也称曲子、曲子词或长短句。
走进诗人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 (今属韶山市)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 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毛泽东的诗词,艺术上,运用革命浪漫主义创作方 法;思想上,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风格上,其神韵 以骨气取胜,豪迈奔放、激越昂扬、气象恢弘、叱咤风 云,堪称一代大家。
2、词牌,又叫词调,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是一首词 的词调。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即所谓的“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3、分类: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 中 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只一段,也叫一阕)、双调 (两段,也叫上下阕,或叫上下片)、三叠(三段)、 四叠等。 4、风格流派: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词典雅婉曲,代表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豪放词雄浑高亢且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 生活,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整体感知
1、反复诵读本词,把握节奏和情感
提示:标出停顿、重音和韵脚 2、欣赏词朗诵,把握感情基调 3、结合注释,正音、理解词意
感情基调:
深沉豪迈、慷慨激昂
节奏:时而舒缓从容, 时而轻快急促
赏析探究
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上阙:写景 下阕:抒情
上阙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写景?这些景物有 什么特点?
整体感知
1、反复诵读本词,把握节奏和情感 提示:标出停顿、重音和韵脚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gě)/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liáo)廓,问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xié)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zhēng róng) /岁月稠(chóu)。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挥斥(chì)/方遒(qi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 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è) /飞舟?
单元导读
1、人文主题:青春激扬 2、单元核心内容:五首诗歌、两篇小说;或感时 忧国、抒发情怀,或感悟人生、思考未来。 3、学习目标: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情感的手法, 把握小说叙事与抒情的特点。
《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这首词,把握节奏和情感 2、围绕意象揣摩作品的情感 3、思考如今的我们应该如何树立“以天下为己任” 的青年责任感?
小结全词
上阙借景抒情,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 勃的壮丽秋景,并即景抒情,提出苍茫大地应该由 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着重抒情,抒发以天下为己 任,蔑视反动统治着、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深入探究
我们正处在社会急剧变化发展的时代,我们这 些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青年,与毛泽东他们那个 时代的革命青年相比,如今的我们应该如何树立 “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请在整体理解把握词 作内容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