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辅导讲义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之三 语句赏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之三 语句赏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4edd224a7302768e9939ed.png)
第三单元复习之三赏析语句
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1)理解记叙文语言具体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
(2)能总结出赏析语句的答题方法及答题模式,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教材分析:
赏析语句是中招考试的热点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记叙文语言的赏析能力。
特别是让学生在七年级阶段一点要多练习,牢牢掌握。
3.中招考点:
河南中考记叙文赏析语句2012年第10题占3分、2013第9题占4分,2014 年第8题占4分。
2015年未涉及,但仍需继续关注。
4.学情分析:
对于七年级学生赏析记叙文中的语句,需要一点一点的掌握方法,由易到难。
逐步深入。
考试之前系统复习。
二、复习目标
通过赏析记叙文中语句的表达效果,能总结出赏析语句的答题方法及答题模式,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先让学生结合课本和学过的方法做题,老师适当点评,学生归纳总结做赏析语句题的方法。
并学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四、教学过程。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记叙文阅读教学课件 考点七 理解段落作用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记叙文阅读教学课件 考点七 理解段落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1f9e9f0192e45361166f5b4.png)
结构上,照应上文,总结全文 ,内容上,点 明中心,写出了对母亲的怀念感激,并说明母 亲对我的教益之大。
课内得法
• 4、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 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
---选自琦君《春酒》
这段话照应前文(结构上),写出对家乡“春酒” 的喜爱,深化主题,表现出对“家乡”味道的喜 爱与怀念,结尾的问句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表 现出作者思乡的情感 (内容上)。
专项训练
(一)被露水打湿的月亮(2019·宿迁) 李木生
①小时候爱在月出的时候看月,它能让眼睛月一样明亮。长大了 却渐渐的、渐渐的爱在夜深的时候看月,看月的时候往往是月早已在 看我了。夜深的时分看月最好。静静的,一看就看到心里去了。一点 也不虚幻,实实在在的一个融融的月亮,贴肉贴心的,一股脑儿就全 给你了。这时,你就会隐隐地觉出,原来人的心是这样的明亮而又深 远。
结构上,照应了题目,和开头形成呼应; 内 容上,写出了父爱在作者心目中留下的印象之 深,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课内得法
• 2、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 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 选自宗璞《紫藤萝瀑布》
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开 头写被紫藤萝花繁花旺盛所吸引驻足欣赏, 结尾写感悟紫藤萝花的生命活力后,加快 了脚步,内容上,深化中心,情感也得到 了升华。
答题模板
过渡(句)段。内容上,推动情节发展。结构 上,引出下文,或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课内得法
1、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 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 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 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 ……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 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 们!… --- 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记叙文阅读指导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记叙文阅读指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20953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6.png)
例文1 燃烧的木棉
梁惠娣
①在更远的南方,春天是木棉花燃烧的季节。 ②在一个下着微雨的早晨,我在街心公园中散步。走着走着,一 棵木棉树出现在我的面前。它枯褐色的枝干像垂暮老人布满皱纹 沟壑的脸,充满沧桑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一抬头,才发现无 数硕大、深红的木棉花在头顶密匝匝地开放,像天空中飘过来一 团火红火红的云,又像一道红艳艳的朝霞,也像一团熊熊燃烧的 火,映红了一片天空,是那样耀眼夺目。偶尔,有开得正艳的木 棉花从枝头落下,“啪”的一声落到地上,掷地有声,那样响亮, 那样决然。 ③在这样的春天,我最爱到图书馆里看书。图书馆旁边有一个明 如镜子的小湖,湖水清澈。湖边,一棵古老的木棉树临湖岸而长,
例文3
木刻猴子
⑴小时候,常常看见祖父在把玩一件小东西:一整块黄杨木雕刻
而成的猴子群像。猴子有三只,做出三种截然不同的表情——一
只双手掩着耳朵,一只双手遮着眼睛,另一只则显得十分心虚地
捂住自己的嘴巴。祖父似乎很钟爱它,常常独自坐在晚霞夕照的
院子里,无限怜爱地抚摩着它。
⑵有一次,我把木刻猴子放在膝头上,翻来翻去地看。没什么意
(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
(5)环境描写
对策二: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 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 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 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 ××品质。 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5.文章的表现手法:
七年级语文上册 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辅导讲义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辅导讲义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ccf4491eb91a37f1115cb1.png)
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课前一品味轻吟一句情话,执笔一幅情画。
绽放一地情花,覆盖一片青瓦。
共饮一杯清茶,同研一碗青砂。
挽起一面轻纱,看清天边月牙。
爱像水墨青花,何惧刹那芳华。
——席慕容知识梳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赏析品味语言,即是品味词语的表现力。
有时,一个词甚至是一个字的使用,就能让事物变得生动,让人物变得鲜活。
阅读思路:分析标题语言赏析↓↑明确内容人物理解↓↑理清结构→把握主题秘笈:一、词回句,句回段,段回篇;方法分解:1、结合句义,同义替换解词;2、时刻牢记:语言为刻画人物服务;3、勾上连下,依据情节分析修辞对塑造人物的作用;4、思考语句与中心的关系,明确呈现主题。
二、两个角度,三个要点。
两个角度:修辞和用词三个要点:运用具体词语、依据相关情节、紧扣中心答题金题精讲题一: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的往事①我是个乡下孩子。
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
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②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
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
我惊讶地问母亲:“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母亲很认真..地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
”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嚷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
”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
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
③母亲走后,我打开一小瓶营养液,慢慢地喝下了那浑浊的液体,没想到我当天晚上便被送进医院。
原来母亲带来的那盒营养液是伪劣产品。
回到学校,我把它全扔了。
④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欣然道:“那营养液还真没白喝呀,当初你爸还怕人家骗咱呢。
”我使劲儿点着头。
⑤一个炎炎夏日,正读大学的我收到一个来自家里的包裹单。
我急匆匆赶到邮局取邮包,未及打开那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格外严实的小纸箱,一股浓浓的馊味已扑面而来。
《记叙文阅读之语句赏析》【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记叙文阅读之语句赏析》【公开课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e2f452f78a6529647d5377.png)
赏析:这句运用环境描写,写出了森林 的黑暗,渲染了恐怖的气氛,烘托了儿 子害怕的心理。
经典共赏
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 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罗贯中《三国演义》
赏析:关羽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把张飞从百万军中取上将人 头比作是“探囊取物”,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张飞的勇猛异常。
赏析:这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油蛉和 蟋蟀以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 蟀叫声悦耳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 无限乐趣。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三)牛刀小试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赏析:这句诗运用奇妙的夸张, 突出了诗人心中愁之深之重,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痛苦之 情。
二、从用词的角度赏析
动作描写“飞将来”“一隔”“跳出”,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鲁智深的勇猛和武艺高超,而鲁智深 说:“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这一语言描写 体现了鲁智深性格的粗中有细,因为此时出来不 仅可以救林冲,而且还有他们的“犯罪证据”, 叫他们服气,再杀他们,也算是有凭有据。
次日天未明,刘姥姥便起来梳洗了,又将
板儿教训了几句。那板儿才五六岁,一无所知, 听见带他进城逛去,便喜得无不应承。于是刘 姥姥带他进城,找至宁荣街。来到荣府大门石 狮子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 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 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 在大板凳上,说东谈西呢。刘姥姥只得蹭上前 来问道……
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 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
斗争中,红星闪闪指方向; 征途中,红星闪闪把路开。
记叙文阅读之语句赏析
一、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一)赏析方法:
1、找修辞 2、找出表达效果:写出了……(景物、 人物特点) 3、表现了 ……(感情、主题 )
【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讲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提高讲义2新人教版
![【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讲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提高讲义2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59670b2af90242a895e57b.png)
【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讲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提高讲义2新人教版题一:每朵花本应芬芳孙道荣一帮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子的趣事。
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
要说自己的孩子的趣事,谁不是几箩筐也盛不完啊。
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
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她的外婆根本对付不了。
有一天,她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她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她,故作严肃地对她说:“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
”女儿不吱声了,哈哈,一定是被唬住了。
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哦。
”多可爱的妞妞啊。
众人都笑翻了。
另一位妈妈接着说。
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
这不,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那是因为我们很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
儿子说,但是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
说完就在原地转起了圈圈。
一连转了十几个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下来了,晕晕乎乎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
多伶俐的孩子啊。
众人笑得也是东倒西歪。
一个爸爸接了茬。
那天,带四岁多的儿子骑车出去玩,骑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
慌乱之中,赶紧拿出雨披穿上,怕儿子淋雨,所以,用雨披将坐在后座的儿子挡了个严严实实。
儿子躲在雨披下面,两只小手将雨披撑起一角,高兴地大叫:“包头雨,今天下包头雨!”多乐观的孩子啊。
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一位妈妈笑着讲起了儿子的一桩糗事。
两岁多的儿子在拉便便,突然,放了一个响屁,站在一边的奶奶故意逗他,佯装嫌恶状地问:“宝宝,你刚才是不是放屁了啊?”儿子抬起头,想了想,很镇定地回答道:“不是的。
是我的屁股在唱歌呢。
”多幽默的回答啊。
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交流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那么搞笑,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快乐。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记叙文阅读教学考点八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课件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记叙文阅读教学考点八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19469577232f60dccca130.png)
侧面烘托出罗敷的美丽。
2.分析人物形象。 ①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
1.情节的安排以人物为轴心。 如《皇帝的新装》。
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 2.从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 如《植树的牧羊人》。
塑造了一个不求名利,一丝不苟,默默奉献的人物。
②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等)来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性格。还要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 描写。
尽量结合文本,用到三个以上,从不同角度表达, 全面、客观、公正。
• (褒义词语)朴素 憨厚 大方 诚实 忠 诚 诚恳 谦虚 虚心 果断 天真 幼稚 活 泼 聪明等等
• (贬义词语)圆滑 狡猾 虚伪 自私 任 性 骄傲 贪婪 愚蠢 奸诈等等
表现作者对文中人物(或事件)情感态 度的词语:
歌颂、赞美、崇拜、钦佩、赞颂、肯定 、认可、同情、怜爱、憎恨、讥讽、批 判、批评、讽刺、鞭挞、否定、憎恶、 责备
猪八戒:好吃懒做,自私自利。
刺配沧州,押监他的两个差 人董超、薛霸,一路上虐待他, 用烫水让他洗脚,林冲选择忍耐, 后来走到野猪林,任差人捆绑。
林冲: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记叙文阅读教 学考点 八分析 人物形 象教学 课件
1.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及其作用有哪些? 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3.结合文中一处语言或动作描写分析××的形象。 ……的句子(段落)写了……(事情),表现了人物……的性 格品质/特征。 ……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 /处境/性格/经历等),刻画了人物……的形象。
《孔乙己》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揭露了阶级对立、 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记述文》阅读考点:表现手法之欲扬先抑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记述文》阅读考点:表现手法之欲扬先抑](https://img.taocdn.com/s3/m/22c9570210a6f524ccbf8538.png)
三、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可以使文章主旨含蕴丰厚,鲜明突出。 《阿长与<山海经>》 中,作者写阿长的可憎——弄死隐鼠, 可恶——不良习惯,可笑——迂腐礼节,可敬畏——“长毛” 故事,其实都是为了突出文章重点:可敬——买《山海经》。 文章的主旨——对长妈妈的感激怀念之情才更加厚实、鲜 明、突 出,文章也才更具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
注意事项
一、贬抑需有度 二、转变需自然 三、角度需恰切 四、情感需真实
答题格式
欲扬先抑:
a突出了„„,使文章情节曲折动人,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情感更充沛; c形成鲜明对比,留下深刻的印象; d起到卒章显志的作用。(如果在文章最后面出现“扬”)
课堂小结
一、 文章情节波澜起伏,摇曳多姿;
例一:《蝉》
技法举例
文中先是写蝉烦人的聒噪; 厌烦 再写病蝉的弱小; 惊讶 ( 抑) ( 抑)
最后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 暂生命,显示生命的意义。 赞美 ( 扬)
启示: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 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例二:《藤野先生》
技法举例
1.第一节课——中规中矩,略有些古板; (抑) 2.上讲堂忘记带领结——对外表不拘小节; 3.添改讲义——关心,认真负责; 4.先生纠正“我”绘的解剖图——严格要求; 5.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对不同文化的尊重; 6.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况——严谨求实精神。 (扬) 不喜欢 敬重 怀念
技法功效
“文似看山不喜平” 文章情节波澜起伏,摇曳多姿; 人物形象真实生动,丰满感人;
使文章主旨含蕴丰厚,鲜明突出。
《阿长与<山海经>》
一、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可以使文章情节波澜起伏,摇曳多姿。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记叙文阅读教学课件考点六 - 赏析句子(共88张PPT)(优质版推荐)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记叙文阅读教学课件考点六 - 赏析句子(共88张PPT)(优质版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fba29cf81711cc7930b71630.png)
3.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及作用是什么?(仅从内容上) 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艺术手法/表达 方式,突出了/表达了/表现了……特点/情感/形象/人 物品质,揭示了……道理/表达了……主题。或:用 “××”词准确地/形象地/生动地刻画(突出、表现) 了××的……特点/情感/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思 想感情。
答: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紫藤萝花 开时的状态,表现了它的生机勃勃和美好可爱, 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模板揭秘
(2)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人物描写方法(外貌 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等)+内容+中心。(通过对……人物的……描写, 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
例1:根据句后的提示选择划线句进行赏析。
• 老人激动地说:“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 ,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那次他差点就把我接过
去看好望角了。”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
,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 。(动作描写)
• 河上起了一阵风,吹得芦苇沙沙地响。老人 轻轻地摇了摇头:“他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 老婆子一听就晕了过去。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 想了各种办法骗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谁也拦不 住。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老人的讲述纯净如 清澈的河水。
模板揭秘
(3)从景物描写角度赏析。描写内容+景物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等)。 (通过描写景物……的特点,烘托(表现)了人物 的……心情或人物……的性格。)
(怀化中考题)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其作用 是什么?
②我逛了好几条街,总算买到心仪的毛 衣,水绿色的,款式别致,配上薄呢长裙, 走在街上,心是轻盈的,那种感觉很好。高 大的梧桐树下,黄色叶子飘飘柔柔落下,阳 光透过树叶间隙,地面一片斑驳迷离。
【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课后练习一(含详解)新人教版
![【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课后练习一(含详解)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7893ba2e3f5727a4e96240.png)
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记述文阅读——语言赏析1:每花本芬芳道荣一帮年的父亲母亲聚在一同,不知不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每一个人个自己孩子的趣事。
提获得了一致同。
要自己的孩子的趣事,不是几筐也盛不完啊。
一位先了自己两半宝宝的故事。
她,自己的宝女儿特别皮,她的外婆根本付不了。
有一天,她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调皮了,她就打回去,想吓吓她,故作地她:“你假如不乖,等回家了,必定要你点色看看。
”女儿不吱声了,哈哈,必定是被住了。
没想到,了一会儿,女儿突然地:“ ,你忘了,宝宝喜的色是粉色哦。
”多可的啊。
大家都笑翻了。
另一位接着。
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的男孩,仿佛有不完的。
不,又来了:,什么地球在,我却感不到呢?想了想,告他,那是因我很小,地球很大,因此感不到。
儿子,可是我有个法能够感获得它在。
完就在原地起了圈圈。
一了十几个圈,最后倒西歪地停下来了,乎乎地,,我在感到地球在了。
多机灵的孩子啊。
大家笑得也是倒西歪。
一个爸爸接了茬。
那一天,四多的儿子出去玩,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秋的雨,打在身上,已有寒意。
慌张之中,赶取出雨披穿上,怕儿子淋雨,因此,用雨披将坐在后座的儿子了个。
儿子在雨披下边,两只小手将雨披撑起一角,高地大喊:“包雨,今日下包雨!”多的孩子啊。
大家起了大拇指。
一位笑着起了儿子的一糗事。
两多的儿子在拉便便,突然,放了一个响屁,站在一的奶奶成心逗他,佯装嫌状地:“宝宝,你才是否是放屁了啊?”儿子抬起,想了想,很定地回答道:“不是的。
是我的屁股在唱歌呢。
”多风趣的回答啊。
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大家众说纷纭地着,沟通着,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风趣,那么可,那么搞笑,那么暖和,孩子使他本来平庸的生活,充了数,也充了快。
我静静地听着他的述。
我的孩子,今年马上迎来高考,一天24 小中,除了睡和吃不得不“浪”(儿子的原)掉的八九个小外,他的所有都用在了看和做上,他甚至和我句的和精力,都没有了。
而我,因惧怕打他,在家里走路都是谨小慎微地着脚尖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课前一品味轻吟一句情话,执笔一幅情画。
绽放一地情花,覆盖一片青瓦。
共饮一杯清茶,同研一碗青砂。
挽起一面轻纱,看清天边月牙。
爱像水墨青花,何惧刹那芳华。
——席慕容知识梳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赏析品味语言,即是品味词语的表现力。
有时,一个词甚至是一个字的使用,就能让事物变得生动,让人物变得鲜活。
阅读思路:分析标题语言赏析↓↑明确内容人物理解↓↑理清结构→把握主题秘笈:一、词回句,句回段,段回篇;方法分解:1、结合句义,同义替换解词;2、时刻牢记:语言为刻画人物服务;3、勾上连下,依据情节分析修辞对塑造人物的作用;4、思考语句与中心的关系,明确呈现主题。
二、两个角度,三个要点。
两个角度:修辞和用词三个要点:运用具体词语、依据相关情节、紧扣中心答题金题精讲题一: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的往事①我是个乡下孩子。
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
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②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
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
我惊讶地问母亲:“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母亲很认真..地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
”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嚷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
”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
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
③母亲走后,我打开一小瓶营养液,慢慢地喝下了那浑浊的液体,没想到我当天晚上便被送进医院。
原来母亲带来的那盒营养液是伪劣产品。
回到学校,我把它全扔了。
④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欣然道:“那营养液还真没白喝呀,当初你爸还怕人家骗咱呢。
”我使劲儿点着头。
⑤一个炎炎夏日,正读大学的我收到一个来自家里的包裹单。
我急匆匆赶到邮局取邮包,未及打开那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格外严实的小纸箱,一股浓浓的馊味已扑面而来。
屏着呼吸打开才发现里面装的是5个煮熟的鸡蛋,经过千里迢迢的邮途,早已变质发臭。
心里禁不住埋怨:也不动动脑子,这么大的城市,什么样的鸡蛋吃不到?大热天的,还那么老远从乡下寄,肯定要坏的。
⑥很快,母亲让邻居代写的信飞至。
原来,前些日子家乡正流行一种说法,说母亲买5个鸡蛋,煮熟了送给儿女吃,就能保儿女的平安。
母亲在信中还一再嘱咐,让我一定要一口气吃掉那5个熟鸡蛋……⑦读信的那一刻,我的心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我吃下了5个鸡蛋。
放暑假回家,母亲问我鸡蛋是否坏了,我笑着说:“没有,我一口气都吃了。
”于是,我看到母亲一脸的幸福,阳光般灿烂。
⑧毕业后,我写信告诉母亲我交女朋友了。
母亲十分欢喜,很快寄来了一条红围巾。
当我拿给女友时,她不屑地说:“多土啊,你看现在谁还围它?”女友说得没错。
城里的女孩子,几乎没有一个围这种围巾的。
⑨后来,我跟女友的关系越来越淡,最后只得分手。
那日,我问她:“那条红围巾呢?”“那破玩意儿我早扔了,你要,我可以再给你买一条。
”我当然没有要一条。
只是心里充满悲哀,为母亲那条无辜的红围巾。
⑩后来当我和妻恋爱时,我送她的第一件礼物,就是跟母亲那条一模一样的红围巾,并告诉她是母亲买的。
妻很珍惜。
⑪后来,母亲曾自豪地跟很多人说:“一条红围巾,一下子就帮儿子拴住了一个好媳妇……”看着母亲那一脸的喜悦,我当然不能告诉母亲,这个媳妇不是用她那条红围巾给“拴住”的……⑫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我只要知道母亲是爱我的,而我能给予母亲的最大安慰就是——让母亲知道正是这爱成就了儿子的人生幸福。
所以这三件事的真相我决定永远不告诉母亲。
认真阅读第②段,揣摩加点的词语都写出了什么,有何作用?题二:田野上的白发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
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
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
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
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
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
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
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
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
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
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
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
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
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
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
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
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
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
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
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
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
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
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
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
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
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
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
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
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
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
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
我没说话,把母亲推进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
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
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
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
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⑪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1)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2)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小结收获秘笈:1、词回句,句回段,段回篇;2、两个角度,三个要点。
每课一积累我不会写字,我又想妈妈,所以,今天我买了好多张邮票,我打算贴在自己身上,把我寄出去,这可以吗?我骂儿子、打儿子,是想让他恨我。
万一哪一天我走了,因为恨,他能少一份难过,也少一份伤心。
是的,她是我的母亲,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债主,我欠她的,这辈子都还不清。
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讲义参考答案金题精讲题一:1、“兴奋”写出了母亲给我送营养液时的激动、高兴,“认真”写出了母亲对营养液能“补脑子”的说法深信不疑,“一笑”写出了母亲为了儿子,什么都舍得的心态。
2、表现了母亲虽不免愚昧,却深爱儿子的特点。
3、与上文“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的内容呼应,为下文中心的揭示做铺垫。
题二:(1)语句善用词;“飘拂”生动地状写出了母亲在田间辛劳工作时劳累的样子;作为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最终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与爱的中心揭示做铺垫。
(2)语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插满“嫩绿的秧苗”的“水田”比作“绿色的地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田的整齐与美丽;表现了母亲勤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