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律试题 专项训练 无答案 (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含答案) (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含答案) (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平面直角坐标系作业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弹性小球从点P(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小球碰到长方形OABC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小球第1次碰到长方形的边时的点为P1,第2次碰到长方形的边时的点为P2,…,第n次碰到长方形的边时的点为P n,则点P2 018的坐标是()A.(7,4)B.(3,0)C.(1,4)D.(8,3)【答案】A【解析】如图,经过6次反弹后动点回到出发点(0,3),周期是6,当点P第3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点P的坐标为:(8,3),∵2018=6 336+2,∵当点P第2018次碰到矩形的边时为第337个循环组的第2次反弹,点P2 018的坐标为(7,4).故答案为(7,4).点睛:周期性问题,要先找到最小周期,然后把目标数据写成周期形式,2018=6 336+2.2.若点P(m+3,m-2)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A.(0,5)B.(5,0)C.(-5,0)D.(0,-5)【答案】B【解析】由题意得m-2=0,m=2,所以P(5,0),故选B.3.点P(x﹣1,x+1)不可能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D【解析】本题可以转化为不等式组的问题,看下列不等式组哪个无解,(1)x-1>0, x+1>0 ,解得x>1,故x-1>0,x+1>0,点在第一象限;(2)x-1<0 ,x+1<0 ,解得x<-1,故x-1<0,x+1<0,点在第三象限;(3)x-1>0 ,x+1<0 ,无解;(4)x-1<0 ,x+1>0 ,解得-1<x<1,故x-1<0,x+1>0,点在第二象限.故点P不能在第四象限,故选D.4.若点P在x轴的下方,y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P的坐标为()A.(3,3)B.(-3,3)C.(-3,-3)D.(3,-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详解】解:∵点P在x轴下方,y轴的左方,∵点P是第三象限内的点,∵第三象限内的点的特点是(﹣,﹣),且点到各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点P的坐标为(﹣3,﹣3).故选C.5.点P(x,y)在第四象限,且|x|=3,|y|=2,则P点的坐标是( )A.(3,2) B.(3,﹣2) C.(﹣2,3) D.(2,﹣3)【答案】B【解析】∵点P(x,y)在第四象限,且|x|=3,|y|=2,∵x=3,y=﹣2,∴点P的坐标为(3,﹣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即可.【详解】∵点(-1,2)的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正数,∴点(-1,2)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7.已知△ABC的边BC在x轴上,顶点A在y轴上,且B点坐标为(-6,0),C点坐标为(2,0),△ABC的面积为12,则A点坐标为( )A.(0,3) B.(0,-3) C.(0,3)或(0,-3) D.3(0,)2【答案】C【解析】∵B点坐标为(-6,0),C点坐标为(2,0),∵BC=8,∵顶点A在y轴上,∵线段OA是△ABC的高,∵△ABC的面积为12,∵112 2BC OA⋅=,∵OA=3.∵点A可能在y轴的正半轴上,也可能在y轴的负半轴上,∵A(0,3)或A(0,-3).故选C.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矩形上各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2,则该矩形发生的变化为( )A.向左平移了12个单位长度B.向下平移了12个单位长度C.横向压缩为原来的一半D.纵向压缩为原来的一半【答案】C【解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正方形上的各点的坐标中,纵坐标保持不变,∴该正方形在纵向上没有变化.又∵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正方形上的各点的坐标中,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2,∴此正方形横向缩短为原来的12,即正方形横向缩短为原来的一半.故选C.9.经过两点A(2,3),B(-4,3)作直线AB,则直线AB( ) A.平行于x轴B.平行于y轴C.经过原点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详解】解:∵A(2,3),B(-4,3)的纵坐标都是3,∴直线AB平行于x轴.故选A.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4,3)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B【解析】∵点P(-4,3)的横坐标小于0,纵坐标大于0,∴点P(-4,3)在第二象限.故选B.。

人教版初1数学7年级下册 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常考题训练(含解析)

人教版初1数学7年级下册 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常考题训练(含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常考题训练一.选择题1.A市在地球仪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市在地球上的位置是( )A.东经90°,北纬30°B.东经100°,北纬20°C.东经110°,北纬30°D.东经120°,北纬30°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8,﹣7)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五角星遮住的点的坐标可能是( )A.(2,4)B.(﹣2,﹣4)C.(2,﹣4)D.(﹣2,4)4.若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M(﹣a,﹣b)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将M(5,2)先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则移动后的点的坐标是( )A.(2,0)B.(3,5)C.(8,4)D.(2,3)6.若点P(a﹣1,a+2)在y轴上,则a的值为( )A.﹣1B.1C.﹣2D.27.已知点A(a﹣2,2a+7),点B的坐标为(2,5),直线AB∥y轴,则a的值是( )A.﹣2.5B.﹣1C.4D.7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只蜗牛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其行走路线如图,则点A2019的坐标为( )A.(1009,0)B.(1008,0)C.(1008,1)D.(1009,1)二.填空题9.已知点P(2m+4,m﹣1)在第一象限,到x轴的距离为2,则m= .10.如图,围棋棋盘放在某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黑棋(甲)的坐标为(﹣2,2),黑棋(乙)的坐标为(﹣1,﹣2),则白棋(甲)的坐标是 .11.已知A(2,﹣3),先将点A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B,则点B的坐标是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4),B(3,4),则AB的长度为 .13.若点P(3a+5,﹣6a﹣2)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a的值为 .14.已知点A(m+2,﹣3)和点B(4,m﹣1),若直线AB∥x轴,则m的值为 .三.解答题15.如图,是小明所在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已知宿舍楼的位置是(3,4),艺术楼的位置是(﹣3,1).(1)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分别写出教学楼、体育馆的位置;(3)若学校行政楼的位置是(﹣1,﹣1),在图中标出行政楼的位置.16.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若学校位置坐标为A(2,1),图书馆位置坐标为B(﹣1,﹣2),解答以下问题:(1)在图中标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并建立直角坐标系;(2)若体育馆位置坐标为C(1,﹣3),请在坐标系中标出体育馆的位置;(3)顺次连接学校、图书馆、体育馆,得到△ABC,求△ABC的面积.17.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1)写出点A,B,C,D的坐标;(2)试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M(m,2m+3).(1)若点M在x轴上,求m的值;(2)若点M在第二象限内,求m的取值范围;(3)若点M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求m的值.19.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0,1),B(2,0),C(2,3).(1)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画出△ABC,△ABC的面积为 ;(2)点P在x轴上,且△ABP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求点P的坐标.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蚂蚁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1)填写下列各点的坐标:A4( , ),A8( , ),A12( , ).(2)写出点A4n的坐标(n是正整数);(3)指出蚂蚁从点A100到点A101的移动方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A市在地球上的位置是东经110°,北纬30°.故选:C.2.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8,﹣7)所在的象限是第四象限.故选:D.3.解:由图可知,五角星遮盖住的点在第二象限,A.(2,4)在第一象限,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2,﹣4)在第三象限,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2,﹣4)在第四象限,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2,4)在第二象限,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4.解:∵点P(a,b)在第四象限,∴a>0,b<0,∴﹣a<0,﹣b>0,∴点M(﹣a,﹣b)在第二象限.故选:B.5.解:平移后的坐标为(5﹣3,2﹣2),即坐标为(2,0),故选:A.6.解:∵点P(a﹣1,a+2)在y轴上,∴a﹣1=0,解得a=1.故选:B.7.解:∵点A(a﹣2,2a+7),点B的坐标为(2,5),直线AB∥y轴,∴a﹣2=2,解得a=4.故选:C.8.解:2019÷4=504…3,则A2019的坐标是(504×2+1,0)即(1009,0).故选:A.二.填空题9.解:∵点P(2m+4,m﹣1)在第一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是2,∴m﹣1=2,解得:m=3,故答案为:3.10.解:如图,白棋(甲)的坐标是(2,1).故答案为(2,1).11.解:∵A(2,﹣3),先将点A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B,∴点B的横坐标为2﹣2=0,纵坐标为﹣3+5=2,∴点B的坐标为(0,2).故答案为:(0,2).12.解:∵A(﹣2,4),B(3,4),∴直线AB∥x轴,则线段AB的长度为3﹣(﹣2)=5,故答案为:5.13.解:由题意得:3a+5=﹣6a﹣2或3a+5﹣6a﹣2=0,解得:a=﹣或1,故答案为:﹣或1.14.解:∵点A(m+2,﹣3)和点B(4,m﹣1),直线AB∥x轴,∴m﹣1=﹣3,解得m=﹣2.故答案是:﹣2.三.解答题15.解:(1)如图所示:(2)由平面直角坐标系知,教学楼的坐标为(1,0),体育馆的坐标为(﹣4,3);(3)行政楼的位置如图所示.16.解:(1)如图,点O即为原点,(2)如图,点C即为所求;(3)S△ABC=3×4﹣×2×1﹣×1×4﹣×3×3=4.5.17.解:(1)A(﹣2,1),B(﹣3,﹣2),C(3,﹣2),D(1,2);(2)S四边形ABCD=3×3+2××1×3+×2×4=16.18.解:(1)∵点M在x轴上,∴2m+3=0解得:m=﹣1.5;(2)∵点M在第二象限内,∴,解得:﹣1.5<m<0;(3)∵点M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m=2m+3,解得:m=﹣3.19.解:(1)如图,S△ABC=×3×2=3;故答案为3;(2)设P点坐标为(x,0),∵△ABP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2﹣x|=3,解得x=﹣4或x=8,∴点P的坐标为(﹣4,0)或(8,0).20.解:(1)A1(0,1),A3(1,0),A12(6,0);(2)当n=1时,A4(2,0),当n=2时,A8(4,0),当n=3时,A12(6,0),所以A4n(2n,0);(3)点A100中的n正好是4的倍数,所以点A100和A101的坐标分别是A100(50,0),A101的(50,1),所以蚂蚁从点A100到A101的移动方向是从下向上.。

精选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

精选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提升训练七下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提高训练(含答案)解决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综合题,第一,需要认真审题,分析、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翻译并转化为显性条件;第二,要善于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基本问题,逐个击破;第三,要善于联想和转化,将以上得到的显性条件进行恰当的组合,进一步得到新的结论,尤其要注意的是,恰当地使用分析综合法及方程和函数的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0A=7,OC=18,现将点C 向上平移7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对应点B 。

(1)求点B 的坐标(2)若点P 从点C 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C0方向移动,同时点Q 从点0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0A 方向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 秒(0<t<7),四边形0PBA 与△0QB 的面积分别记为OPBA S 四边形与OQB S ∆,是否存在时间t,使OQB S OPBA S ∆≤2四边形,若存在,求出t 的范围,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OPBQ S 四边形的值是否不变,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化,求出其范围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新中,AB//CD//x 轴,BC//DE//y 轴,且AB=CD=4cm ,OA=5cm ,DE=2cm,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C B A →→路线运动到点C 停止;动点Q 从点O 出发,沿C D E O →→→路线运动到点C 停止;若P 、Q 两点同时出发,且点P 的运动速度为1cm/s,点Q 的运动速度为2cm/s.(1) 、直接写出B 、C 、D 三个点的坐标; (2) 、当P 、Q 两点出发s 211时,试求的面积PQC ∆; (3) 、设两点运动的时间为t s,用t 的式子表示运动过程中S OPQ 的面积∆.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B(0,b)为y 轴正半轴上一点,且a 、b 满足()0382=-+-+b a b a(1)求S △AOB(2)点P(m,n)为直线L 上一动点,满足m-2n+2=0. ①若P 点正好在AB 上,求此时P 点坐标;②若B A S PAB S 0∆≥∆,试求m 的取值范围. L4、如图,已知点A ():51,3个单位,右移轴上,将点在A x m m --上移3个单位得到点B; (1) ,则m= ;B 点坐标( );(2) 连接AB 交y 轴于点C ,点D 是X 轴上一点,点坐标;,求的面积为D DAB 9∆(3) 求ABAC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2,1,6,4P y AB B A 轴于点交线段---(1) ,点A 到x 轴的距离是 ;点B 到x 轴的距离是 ;p 点坐标是 ; (2) ,延长AB 交x 轴于点M ,求点M 的坐标;(3) ,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一点T,使点坐标;?若存在,求的面积等于T ABT 6∆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压轴题试卷(一)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压轴题试卷(一)

一、解答题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0),(,2)A a C b ,且满足2(2)|2|0a b ++-=,过C 作CB x ⊥轴于B .(1)求ABC ∆的面积.(2)若过B 作//BD AC 交y 轴于D ,且,AE DE 分别平分,CAB ODB ∠∠,如图2,求AED ∠的度数.(3)在y 轴上存在点P 使得ABC ∆和ACP ∆的面积相等,请直接写出P 点坐标.2.如图1,已知直线CD ∥EF ,点A ,B 分别在直线CD 与EF 上.P 为两平行线间一点.(1)若∠DAP =40°,∠FBP =70°,则∠APB =(2)猜想∠DAP ,∠FBP ,∠APB 之间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3)利用(2)的结论解答:①如图2,AP 1,BP 1分别平分∠DAP ,∠FBP ,请你写出∠P 与∠P 1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如图3,AP 2,BP 2分别平分∠CAP ,∠EBP ,若∠APB =β,求∠AP 2B .(用含β的代数式表示)3.已知AB ∥CD ,线段EF 分别与AB ,CD 相交于点E ,F .(1)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解答:如图1,当点P 在线段EF 上时,已知∠A =35°,∠C =62°,求∠APC 的度数;解:过点P 作直线PH ∥AB ,所以∠A =∠APH ,依据是 ; 因为AB ∥CD ,PH ∥AB ,所以PH ∥CD ,依据是 ;所以∠C =( ),所以∠APC =( )+( )=∠A +∠C =97°.(2)当点P ,Q 在线段EF 上移动时(不包括E ,F 两点):①如图2,∠APQ +∠PQC =∠A +∠C +180°成立吗?请说明理由;②如图3,∠APM =2∠MPQ ,∠CQM =2∠MQP ,∠M +∠MPQ +∠PQM =180°,请直接写出∠M ,∠A 与∠C 的数量关系.4.如图1,把一块含30°的直角三角板ABC 的BC 边放置于长方形直尺DEFG 的EF 边上. (1)根据图1填空:∠1= °,∠2= °;(2)现把三角板绕B 点逆时针旋转n °.①如图2,当n =25°,且点C 恰好落在DG 边上时,求∠1、∠2的度数;②当0°<n <180°时,是否会存在三角板某一边所在的直线与直尺(有四条边)某一边所在的直线垂直?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n 的值和对应的那两条垂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已知//AM CN ,点B 为平面内一点,AB BC ⊥于B .(1)如图1,求证:90A C ∠+∠=︒;(2)如图2,过点B 作BD MA ⊥的延长线于点D ,求证:ABD C ∠=∠;(3)如图3,在(2)问的条件下,点E 、F 在DM 上,连接BE 、BF 、CF ,且BF 平分DBC ∠,BE 平分ABD ∠,若AFC BCF ∠=∠,3BFC DBE ∠=∠,求EBC ∠的度数. 6.已知,如图1,射线PE 分别与直线AB ,CD 相交于E 、F 两点,∠PFD 的平分线与直线AB 相交于点M ,射线PM 交CD 于点N ,设∠PFM =α°,∠EMF =β°,且(40﹣2α)2+|β﹣20|=0(1)α= ,β= ;直线AB 与CD 的位置关系是 ;(2)如图2,若点G 、H 分别在射线MA 和线段MF 上,且∠MGH =∠PNF ,试找出∠FMN 与∠GHF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将图中的射线PM 绕着端点P 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3),分别与AB 、CD 相交于点M 1和点N 1时,作∠PM 1B 的角平分线M 1Q 与射线FM 相交于点Q ,问在旋转的过程中1FPN Q∠∠的值是否改变?若不变,请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7.定义:对任意一个两位数a ,如果a 满足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互不相同,且都不为零,那么称这个两位数为“奇异数”.将一个“奇异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后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把这个新两位数与原两位数的和与11的商记为()f a例如:19=a ,对调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后得到新两位数是91,新两位数与原两位数的和为9119110+=,和与11的商为1101110÷=,所以()1910f =根据以上定义,完成下列问题:(1)填空:①下列两位数:10,21,33中,“奇异数”有 .②计算:()15f = .()10f m n += .(2)如果一个“奇异数”b 的十位数字是k ,个位数字是21k -,且()8f b =请求出这个“奇异数”b(3)如果一个“奇异数”a 的十位数字是x ,个位数字是y ,且满足()510a f a -=,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a 的值.8.据说,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访问途中,看到飞机邻座的乘客阅读的杂志上有一道智力题:一个数32768,它是一个正数的立方,希望求它的立方根,华罗庚不假思索给出了答案,邻座乘客非常惊奇,很想得知其中的奥秘,你知道华罗庚是怎样准确计算出的吗?请按照下面的问题试一试:(1)由33101000,1001000000==,因为1000327681000000<<332768______位数;(2)由32768的个位上的数是8332768________,划去32768后面的三位数768得到32,因为333=27,4=64332768_____________;(3)已知13824和110592-3138249.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对于实数a ,我们规定:用符号[a ]表示不大于a 的最大整数;用{a }表示a 减去[a ]所得的差.例如:=1,[2.2]=2,1,{2.2}=2.2﹣2=0.2.(1)仿照以上方法计算:]= {5= ;(2)若]=1,写出所有满足题意的整数x 的值: .(3)已知y 0是一个不大于280的非负数,且满足}=0.我们规定:y 1=],y 2=,y 3=],…,以此类推,直到y n 第一次等于1时停止计算.当y 0是符合条件的所有数中的最大数时,此时y 0= ,n = .10.据说,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访问途中,看到飞机邻座的乘客阅读的杂志上有一道智力题:一个数32768,它是一个正数的立方,希望求它的立方根,华罗庚不假思索给出了答案,邻座乘客非常惊奇,很想得知其中的奥秘,你知道华罗庚是怎样准确计算出的吗?请按照下面的问题试一试:(1)由33101000,1001000000==,因为1000327681000000<<______位数;(2)由32768的个位上的数是8________,划去32768后面的三位数768得到32,因为333=27,4=64_____________;(3)已知13824和110592-11.先阅读材料,再解答问题: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出国访问途中,看到飞机上邻座的乘客阅读的杂志上有一道智力题:求59319的立方根,华罗庚脱口而出,给出了答案,众人十分惊讶,忙问计算的奥妙,你知道华罗庚怎样迅速而准确地计算出结果吗?请你按下面的步骤也试一试:(110100,那么,请你猜想:59319的立方根是_______位数(2)在自然数1到9这九个数字中,33311,327,5===________,37=________,39=________.猜想:59319的个位数字是9,则59319的立方根的个位数字是________.(3)如果划去59319后面的三位“319”得到数59,而3327=,3464=,由此可确定59319的立方根的十位数字是________,因此59319的立方根是________.(4)现在换一个数103823,你能按这种方法得出它的立方根吗?12.阅读材料:求2320192020122222++++++的值. 解:设2320192020122222S =++++++①,将等式①的两边同乘以2, 得234202020212222222S =++++++②,用②-①得,2021221S S -=-即202121S =-.即2320192020202112222221++++++=-. 请仿照此法计算:(1)请直接填写231222+++的值为______;(2)求231015555+++++值;(3)请直接写出20212345201920201011010101010101011-+-+-+-+-的值.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0A a ,(),0B b ,()0,4C ,a ,b 满足()2240a b ++-=.平移线段AB 得到线段CD ,使点A 与点C 对应,点B 与点D 对应,连接AC ,BD .(1)求a ,b 的值,并直接写出点D 的坐标;(2)点P 在射线AB (不与点A ,B 重合)上,连接PC ,PD .①若三角形PCD 的面积是三角形PBD 的面积的2倍,求点P 的坐标;②设PCA α∠=,PDB β∠=,DPC θ∠=.求α,β,θ满足的关系式.14.问题情境:(1)如图1,//AB CD ,128PAB ∠=︒,119PCD ∠=︒.求APC ∠度数.小颖同学的解题思路是:如图2,过点P 作//PE AB ,请你接着完成解答.问题迁移:(2)如图3,//AD BC ,点P 在射线OM 上运动,当点P 在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ADP α∠=∠,PCE β∠=∠.试判断CPD ∠、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提示:过点P 作//PF AD ),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如果点P 在A 、B 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 与点A 、B 、O 三点不重合),请你猜想CPD ∠、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1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为x 轴负半轴上一点,点B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0,C a ,(),D b a ,其中a 、b 满足关系式:24(1)0a b a ++--=.()1a =______,b =______,BCD 的面积为______;()2如图2,石AC BC ⊥于点C ,点P 是线段OC 上一点,连接BP ,延长BP 交AC 于点.Q 当CPQ CQP ∠=∠时,求证:BP 平分ABC ∠;(提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3如图3,若AC BC ⊥,点E 是点A 与点B 之间上一点连接CE ,且CB 平分.ECF ∠问BEC ∠与BCO ∠有什么数量关系?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请说明理由.16.如图,数轴上两点A 、B 对应的数分别是﹣1,1,点P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给出如下定义:如果在数轴上存在动点Q ,满足|PQ |=2,那么我们把这样的点Q 表示的数称为连动数,特别地,当点Q 表示的数是整数时我们称为连动整数.(1)﹣3,0,2.5是连动数的是 ;(2)关于x 的方程2x ﹣m =x +1的解满足是连动数,求m 的取值范围 ;(3)当不等式组11212()3x x a +⎧>-⎪⎨⎪+-⎩的解集中恰好有4个解是连动整数时,求a 的取值范围.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A a ,(,3)B b 满足关系式2(1)|2|0++-=a b .(1)求a ,b 的值;(2)若点(3,)P n 满足ABP △的面积等于6,求n 的值;(3)线段AB 与y 轴交于点C ,动点E 从点C 出发,在y 轴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下运动,动点F 从点(8,0)-M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问t 为何值时有2ABE ABF S S =,请直接写出t 的值.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任意两点A (x 1,y 1)与B (x 2,y 2)的“非常距离”,给出如下定义:若|x 1﹣x 2|≥|y 1﹣y 2|,则点A 与点B 的“非常距离”为|x 1﹣x 2|;若|x 1﹣x 2|<|y 1﹣y 2|,则点A 与点B 的“非常距离”为|y 1﹣y 2|.(1)填空:已知点A (3,6)与点B (5,2),则点A 与点B 的“非常距离”为 ; (2)已知点C (﹣1,2),点D 为y 轴上的一个动点.①若点C 与点D 的“非常距离”为2,求点D 的坐标;②直接写出点C 与点D 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19.某工厂接受了20天内生产1200台GH 型电子产品的总任务.已知每台GH 型产品由4个G 型装置和3个H 型装置配套组成.工厂现有80名工人,每个工人每天能加工6个G 型装置或3个H 型装置.工厂将所有工人分成两组同时开始加工,每组分别加工一种装置,并要求每天加工的G 、H 型装置数量正好全部配套组成GH 型产品.(1)按照这样的生产方式,工厂每天能配套组成多少套GH 型电子产品?请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此问题.(2)为了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总任务,工厂决定补充一些新工人,这些新工人只能独立进行G 型装置的加工,且每人每天只能加工4个G 型装置.设原来每天安排x 名工人生产G 型装置,后来补充m 名新工人,求x 的值(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在坐标轴上,其中()0,A a 、(),0B b 满足|21|280a b a b --+-.(1)求A 、B 两点的坐标;(2)将线段AB 平移到CD ,点A 的对应点为()2,C t -,如图1所示,若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9,求点D 的坐标;(3)平移线段AB 到CD ,若点C 、D 也在坐标轴上,如图2所示.P 为线段AB 上的一动点(不与A 、B 重合),连接OP 、PE 平分OPB ∠,2BCE ECD ∠=∠.求证:3()BCD CEP OPE ∠=∠-∠.21.新定义,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①111222a x b y c a x b y c +=⎧⎨+=⎩的解是00x x y y =⎧⎨=⎩,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②111222e x f y d e x f y d +=⎧⎨+=⎩的解是11x x y y =⎧⎨=⎩,且满足1000.1x x x -≤,1000.1y y y -≤,则称方程组②的解是方程组①的模糊解.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22104x y m x y m +=+⎧⎨-=+⎩的解是方程组10310x y x y +=⎧⎨+=-⎩的模糊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2.小明为班级购买信息学编程竞赛的奖品后,回学校向班主任李老师汇报说:“我买了两种书,共30本,单价分别为20元和24元,买书前我领了700元,现在还余38元.”李老师算了一下,说:“你肯定搞错了.”(1)李老师为什么说他搞错了?试用方程的知识给予解释;(2)小明连忙拿出购物发票,发现的确弄错了,因为他还买了一个笔记本.但笔记本的单价已模糊不清,只能辨认出应为小于10元的整数,如果单价为20元的书多于24元的书,请问:笔记本的单价为多少元?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坐标原点,A 点的坐标为()1A m n -,,B 点的坐标为()0n -,,其中,m n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2202m n m n +=⎧⎨-=-⎩的解,过点A 作x 轴的平行线交y 轴于点C .(1)求点,A B 的坐标;(2)动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BO 的方向运动,连接PC ,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三角形OPC 的面积为()0S S ≠,请用含t 的式子表示S (不用写出相应的t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在动点P 从点B 出发的同时,动点Q 从点C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CA 的方向运动.过点O 作直线PC 的垂线,点G 为垂足;过点Q 作直线PC 的垂线,点H 为垂足.当2OG QH =时,求t 的值.24.某数码专营店销售A ,B 两种品牌智能手机,这两种手机的进价和售价如表所示:(1)该店销售记录显示,三月份销售A 、B 两种手机共34部,且销售A 种手机的利润恰好是销售B 种手机利润的2倍,求该店三月份售出A 种手机和B 种手机各多少部?(2)根据市场调研,该店四月份计划购进这两种手机共40部,要求购进B 种手机数不低于A 种手机数的35,用于购买这两种手机的资金低于140000元,请通过计算设计所有可能的进货方案.25.某体育拓展中心的门票每张10元,一次性使用考虑到人们的不同需求,也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该拓展中心除保留原来的售票方法外,还推出了一种“购买个人年票”(个人年票从购买日起,可供持票者使用一年)的售票方法.年票分A 、B 两类:A 类年票每张120元,持票者可不限次进入中心,且无需再购买门票;B 类年票每张60元,持票者进入中心时,需再购买门票,每次2元.(1)小丽计划在一年中花费80元在该中心的门票上,如果只能选择一种购买门票的方式,她怎样购票比较合算?(2)小亮每年进入该中心的次数约20次,他采取哪种购票方式比较合算?(3)小明根据自己进入拓展中心的次数,购买了A 类年票,请问他一年中进入该中心不低于多少次?26.对x 、y 定义了一种新运算T ,规定(),2ax by T x y x y +=+(其中a ,b 均为非零常数),这里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四则运算,例如:()010,1201a b T ⨯+⨯=⨯+, 已知()1,12T -=-,()4,21T =.(1)求a ,b 的值;(2)求()2,2T -.(3)若关于m 的不等式组()()2,544,32T m m T m m p⎧-≤⎪⎨->⎪⎩恰好有4个整数解,求p 的取值范围. 27.请阅读求绝对值不等式3x <和3x >的解的过程. 对于绝对值不等式3x <,从图1的数轴上看:大于3-而小于3的数的绝对值小于3,所以3x <的解为33x -<<;对于绝对值不等式3x >,从图2的数轴上看:小于3-或大于3的数的绝对值大于3,所以3x >的解为3x <-或3x >.(1)求绝对值不等式32x ->的解(2)已知绝对值不等式21x a -<的解为3b x <<,求2a b -的值(3)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34461x y m x y m -=-⎧⎨+=-+⎩的解满足2x y +≤,其中m 是负整数,求m 的值.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任意两点()111,P x y ,()222,P x y ,如果1212x x y y d -+-=,则称1P 与2P 互为“d -距点”.例如:点1(3,6)P ,点2(1,7)P ,由|31||67|3d =-+-=,可得点1P 与2P 互为“3-距点”.(1)在点()2,2D --,(5,1)E -,(0,4)F 中,原点O 的“4-距点”是_____(填字母); (2)已知点(2,1)A ,点(0,)B b ,过点B 作平行于x 轴的直线l .①当3b =时,直线l 上点A 的“2-距点”的坐标为_____;②若直线l 上存在点A 的“2-点”,求b 的取值范围.(3)已知点(1,2)M ,(3,2)N ,(,0)C m ,C 2MN 上存在点P ,在C 上存在点Q ,使得点P 与点Q 互为“5-距点”,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29.已知A (0,a )、B (b ,05a -(b ﹣4)2=0.(1)直接写出点A 、B 的坐标;(2)点C 为x 轴负半轴上一点满足S △ABC =15.①如图1,平移直线AB 经过点C ,交y 轴于点E ,求点E 的坐标;②如图2,若点F (m ,10)满足S △ACF =10,求m .(3)如图3,D 为x 轴上B 点右侧的点,把点A 沿y 轴负半轴方向平移,过点A 作x 轴的平行线l ,在直线l 上取两点G 、H (点H 在点G 右侧),满足HB =8,GD =6.当点A 平移到某一位置时,四边形BDHG 的面积有最大值,直接写出面积的最大值.30.对x ,y 定义一种新的运算A ,规定:()()(),ax by x y A x y ay bx x y ⎧+≥⎪=⎨+<⎪⎩(其中0ab ≠).(1)若已知1a =,2b =-,则()4,3A =_________. (2)已知()1,13A =,()1,20A -=.求a ,b 的值; (3)在(2)问的基础上,若关于正数p 的不等式组()()3,21413,2A p p A p p m⎧->⎪⎨---≥⎪⎩恰好有2个整数解,求m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解答题1.(1)4;(2)45︒;(2)(0,3)P 或(0,1)-. 【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易得2a =-,2b =,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 (2)过E 作//EF AC ,根据平行线性质得////BD AC EF ,且1312CAB ∠=∠=∠,1422ODB ∠=∠=∠,所以112()2AED CAB ODB ∠=∠+∠=∠+∠;然后把90CAB ODB ∠+∠=︒ 代入计算即可;(3)分类讨论:设(0,)P t ,当P 在y 轴正半轴上时,过P 作//MN x 轴,//AN y 轴,//BM y 轴,利用4APC ANP CMP MNAC S S S S ∆∆∆=--=梯形可得到关于t 的方程,再解方程求出t ;当P 在y 轴负半轴上时,运用同样方法可计算出t . 【详解】解:(1)2(2)20a b ++-=,20a ∴+=,20b -=, 2a ∴=-,2b =,CB AB ⊥(2,0)A ∴-,(2,0)B ,(2,2)C ,ABC ∆∴的面积12442=⨯⨯=;(2)解://CB y 轴,//BD AC ,5CAB ∴∠=∠,又∵590ODB ∠+∠=︒, ∴90CAB ODB ∠+∠=︒, 过E 作//EF AC ,如图①,//BD AC ,////BD AC EF ∴,31∴∠=∠,42∠=∠AE ∵,DE 分别平分CAB ∠,ODB ∠,即:132CAB ∠=∠,142ODB ∠=∠,112()452AED CAB ODB ∴∠=∠+∠=∠+∠=︒;(3)(0,1)P -或(0,3).解:①当P 在y 轴正半轴上时,如图②,设(0,)P t ,过P 作//MN x 轴,//AN y 轴,//BM y 轴,4APC ANP CMP MNAC S S S S ∆∆∆=--=梯形,∴4(2)(2)42t t t t -+---=,解得3t =, ②当P 在y 轴负半轴上时,如图③4APC ANP CMP MNAC S S S S ∆∆∆=--=梯形∴4(2)(2)42t t t t -+-+--=,解得1t =-, 综上所述:(0,3)P 或(0,1)-.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也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构造矩形求三角形面积是解题关键.2.(1)110°;(2)猜想:∠APB=∠DAP +∠FBP ,理由见解析;(3)①∠P =2∠P 1,理由见解析;②∠AP 2B=11802β︒-.【分析】(1)过P 作PM ∥CD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PM =∠DAP ,再根据平行公理求出CD ∥EF 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MPB =∠FBP ,最后根据∠APM +∠MPB =∠DAP +∠FBP 等量代换即可得证; (2)结论:∠APB =∠DAP +∠FBP .(3)①根据(2)的规律和角平分线定义解答; ②根据①的规律可得∠APB =∠DAP +∠FBP ,∠AP 2B =∠CAP 2+∠EBP 2,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角等于180°列式整理即可得解. 【详解】(1)证明:过P 作PM ∥CD ,∴∠APM=∠DAP.(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D∥EF(已知),∴PM∥C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MPB=∠FBP.(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PM+∠MPB=∠DAP+∠FBP.(等式性质)即∠APB=∠DAP+∠FBP=40°+70°=110°.(2)结论:∠APB=∠DAP+∠FBP.理由:见(1)中证明.(3)①结论:∠P=2∠P1;理由:由(2)可知:∠P=∠DAP+∠FBP,∠P1=∠DAP1+∠FBP1,∵∠DAP=2∠DAP1,∠FBP=2∠FBP1,∴∠P=2∠P1.②由①得∠APB=∠DAP+∠FBP,∠AP2B=∠CAP2+∠EBP2,∵AP2、BP2分别平分∠CAP、∠EBP,∴∠CAP2=12∠CAP,∠EBP2=12∠EBP,∴∠AP2B=12∠CAP+12∠EBP,= 12(180°-∠DAP)+ 12(180°-∠FBP),=180°- 12(∠DAP+∠FBP),=180°- 12∠APB,=180°- 12β.【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性质与概念是解题的关键,此类题目,难点在于过拐点作平行线.3.(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CPH;∠APH,∠CPH;(2)①∠APQ+∠PQC=∠A+∠C+180°成立,理由见解答过程;②3∠PMQ+∠A+∠C=36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即可完成填空;(2)结合(1)的辅助线方法即可完成证明;(3)结合(1)(2)的方法,根据∠APM=2∠MPQ,∠CQM=2∠MQP,∠PMQ+∠MPQ+∠PQM=180°,即可证明∠PMQ,∠A与∠C的数量关系.【详解】解:过点P作直线PH∥AB,所以∠A=∠APH,依据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因为AB∥CD,PH∥AB,所以PH∥CD,依据是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所以∠C=(∠CPH),所以∠APC=(∠APH)+(∠CPH)=∠A+∠C=97°.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CPH;∠APH,∠CPH;(2)①如图2,∠APQ+∠PQC=∠A+∠C+180°成立,理由如下:过点P作直线PH∥AB,QG∥AB,∵AB∥CD,∴AB∥CD∥PH∥QG,∴∠A=∠APH,∠C=∠CQG,∠HPQ+∠GQP=180°,∴∠APQ+∠PQC=∠APH+∠HPQ+∠GQP+∠CQG=∠A+∠C+180°.∴∠APQ+∠PQC=∠A+∠C+180°成立;②如图3,过点P作直线PH∥AB,QG∥AB,MN∥AB,∵AB∥CD,∴AB∥CD∥PH∥QG∥MN,∴∠A=∠APH,∠C=∠CQG,∠HPQ+∠GQP=180°,∠HPM=∠PMN,∠GQM=∠QMN,∴∠PMQ=∠HPM+∠GQM,∵∠APM=2∠MPQ,∠CQM=2∠MQP,∠PMQ+∠MPQ+∠PQM=180°,∴∠APM+∠CQM=∠A+∠C+∠PMQ=2∠MPQ+2∠MQP=2(180°﹣∠PMQ),∴3∠PMQ+∠A+∠C=360°.【点睛】考核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熟练运用平行线性质和判定,添加适当辅助线是关键.4.(1)120,90;(2)①∠1=120°-n°,∠2=90°+n°;②见解析【分析】(1)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解答;(2)①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求出∠ABE,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1=∠ABE,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BCG,然后根据周角等于360°计算即可得到∠2;②结合图形,分A B、B C、AC三条边与直尺垂直讨论求解.【详解】解:(1)∠1=180°-60°=120°,∠2=90°;故答案为:120,90;(2)①如图2,∵∠ABC=60°,∴∠ABE=180°-60°-n°=120°-n°,∵DG∥EF,∴∠1=∠ABE=120°-n°,∠BCG=180°-∠CBF=180°-n°,∵∠ACB+∠BCG+∠2=360°,∴∠2=360°-∠ACB-∠BCG=360°-90°-(180°-n°)=90°+n°;②当n=30°时,∵∠ABC=60°,∴∠ABF=30°+60°=90°,AB⊥DG(EF);当n=90°时,∠C=∠CBF=90°,∴BC⊥DG(EF),AC⊥DE(GF);当n =120°时, ∴AB ⊥DE (GF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角的计算,垂线的定义,主要利用了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读懂题目信息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5.(1)见解析;(2)见解析;(3)︒=∠105EBC . 【分析】(1)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C BDA ∠=∠,然后结合AB BC ⊥即可证明;(2)过B 作//BH DM ,先说明ABD CBH ∠=∠,然后再说明//BH NC 得到CBH C ∠=∠,最后运用等量代换解答即可;(3)设∠DBE =a ,则∠BFC =3a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D =∠C =2a ,∠FBC =12∠DBC =a +45°,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得∠BFC +∠FBC +∠BCF =180°,可得∠AFC =∠BCF 的度数表达式,再根据平行的性质可得∠AFC +∠NCF =180°,代入即可算出a 的度数,进而完成解答. 【详解】(1)证明:∵//AM CN , ∴C BDA ∠=∠, ∵AB BC ⊥于B , ∴90B ∠=︒, ∴90A BDA ∠+∠=︒, ∴90A C ∠+∠=︒;(2)证明:过B 作//BH DM , ∵BD MA ⊥,∴90ABD ABH ∠+∠=︒, 又∵AB BC ⊥, ∴90ABH CBH ∠+∠=︒, ∴ABD CBH ∠=∠, ∵//BH DM ,//AM CN∴//BH NC , ∴CBH C ∠=∠, ∴ABD C ∠=∠;(3)设∠DBE =a ,则∠BFC =3a , ∵BE 平分∠ABD , ∴∠ABD =∠C =2a ,又∵AB ⊥BC ,BF 平分∠DBC ,∴∠DBC =∠ABD +∠ABC =2a +90,即:∠FBC =12∠DBC =a +45° 又∵∠BFC +∠FBC +∠BCF =180°,即:3a +a +45°+∠BCF =180° ∴∠BCF =135°-4a , ∴∠AFC =∠BCF =135°-4a , 又∵AM //CN ,∴∠AFC +∠ NCF =180°,即:∠AFC +∠BCN +∠BCF =180°, ∴135°-4a +135°-4a +2a =180,解得a =15°, ∴∠ABE =15°,∴∠EBC =∠ABE +∠ABC =15°+90°=10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及角的计算,熟练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1)20,20,//AB CD ;(2)180FMN GHF ∠+∠=︒;(3)1FPN Q∠∠的值不变,12FPN Q=∠∠ 【分析】(1)根据2(402)|20|0αβ-+-=,即可计算α和β的值,再根据内错角相等可证//AB CD ; (2)先根据内错角相等证//GH PN ,再根据同旁内角互补和等量代换得出180FMN GHF ∠+∠=︒;(3)作1PEM ∠的平分线交1M Q 的延长线于R ,先根据同位角相等证//ER FQ ,得1FQM R =∠∠,设PER REB x ==∠∠,11PM R RM B y ==∠∠,得出12EPM R ∠=∠,即可得12FPN Q=∠∠. 【详解】解:(1)2(402)|20|0αβ-+-=,4020α∴-=,200β-=,20αβ∴==,20PFM MFN ∴∠=∠=︒,20EMF ∠=︒,EMF MFN ∴∠=∠,//AB CD ∴;故答案为:20、20,//AB CD ; (2)180FMN GHF ∠+∠=︒; 理由:由(1)得//AB CD ,MNF PME ∴∠=∠,MGH MNF ∠=∠, PME MGH ∴∠=∠,//GH PN ∴, GHM FMN ∴∠=∠,180GHF GHM ∠+∠=︒,180FMN GHF ∴∠+∠=︒;(3)1FPN Q ∠∠的值不变,12FPN Q=∠∠; 理由:如图3中,作1PEM ∠的平分线交1M Q 的延长线于R ,//AB CD ,1PEM PFN ∴∠=∠,112PER PEM ∠=∠,12PFQ PFN =∠∠,PER PFQ ∴∠=∠, //ER FQ ∴,1FQM R ∴∠=∠,设PER REB x ==∠∠,11PM R RM B y ==∠∠,则有:122y x Ry x EPM =+∠⎧⎨=+∠⎩,可得12EPM R ∠=∠,112EPM FQM ∴∠=∠,∴112EPM FQM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内错角相等证平行,平行线同旁内角互补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7.(1)①21,②6,m n +;(2)35b =;(3)65a = 【分析】(1)①由“奇异数”的定义可得;②根据定义计算可得; (2)由f (10m+n )=m+n ,可求k 的值,即可求b ;(3)根据题意可列出等式,可求出x 、y 的值,即可求a 的值. 【详解】解:(1)①∵对任意一个两位数a ,如果a 满足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互不相同,且都不为零,那么称这个两位数为“奇异数”. ∴“奇异数”为21;②f (15)=(15+51)÷11=6,f (10m+n )=(10m+n+10n+m )÷11=m+n ; (2)∵f (10m+n )=m+n ,且f (b )=8 ∴k+2k-1=8 ∴k=3∴b=10×3+2×3-1=35; (3)根据题意有()f a x y =+ ∵()510a f a -= ∴()10510x y x y +-+= ∴5410x y -= ∵x 、y 为正数,且x≠y ∴x=6,y=5 ∴a=6×10+5=65故答案为:(1)①21,②6,m n +;(2)35b =;(3)65a = 【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下的实数运算,能理解“奇异数”定义是本题的关键. 8.(1)两;(2)2,3;(3)24,﹣48; 【分析】(1)由题意可得10100<,进而可得答案;(2)由只有个位数是2的数的立方的个位数是8333=27,4=64可得27<32<64,进而可确定3040<上的数,进而可得答案;(3)仿照(1)(2)两小题中的方法解答即可.【详解】解:(1)因为1000327681000000<<,所以10100<,故答案为:两;(2)因为只有个位数是2的数的立方的个位数是8,2,划去32768后面的三位数768得到32,因为333=27,4=64,27<32<64,所以3040<,3;故答案为:2,3;(3)由103=1000,1003=1000000,1000<13824<1000000,∴10100, ∴∵只有个位数是4的数的立方的个位数是4, ∴4, 划去13824后面的三位数824得到13,∵8<13<27,∴2030. ∴;由103=1000,1003=1000000,1000<110592<1000000,∴10100, ∴∵只有个位数是8的数的立方的个位数是2, ∴8, 划去110592后面的三位数592得到110,∵64<110<125,∴4050, ∴48=; ∴﹣48.【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和立方数的规律探求,具有一定的难度,正确理解题意、确定所求的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是解题的关键.9.(1)2;32)1、2、3;(3)256,4【分析】(1)依照定义进行计算即可;(2)由题可知,04x <<,则可得满足题意的整数的x 的值为1、2、3;(3)由0=,可知,0y 是某个整数的平方,又0y 是符合条件的所有数中最大的数,则0256y =,再依次进行计算.【详解】解:(1)由定义可得,2=,[52=,{53∴=故答案为:2;3.(2)[]1x =,2∴<,即04x <<,∴整数x 的值为1、2、3.故答案为:1、2、3.(3)0{}0y =,即0==,∴2t =,且t 是自然数,0y 是符合条件的所有数中的最大数,0256y ∴=,1[16]16y ∴===,2[4]4y ===,3[2]2y ===,41y ===,即4n =.故答案为:256,4.【点睛】本题属于新定义类问题,主要考查估算无理数大小,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理解定义内容是解题关键.10.(1)两;(2)2,3;(3)24,﹣48;【分析】(1)由题意可得10100<,进而可得答案;(2)由只有个位数是2的数的立方的个位数是8333=27,4=64可得27<32<64,进而可确定3040<上的数,进而可得答案;(3)仿照(1)(2)两小题中的方法解答即可.【详解】解:(1)因为1000327681000000<<,所以10100<,故答案为:两;(2)因为只有个位数是2的数的立方的个位数是8,2,划去32768后面的三位数768得到32,因为333=27,4=64,27<32<64,所以3040<,3;故答案为:2,3;(3)由103=1000,1003=1000000,1000<13824<1000000,∴10100, ∴∵只有个位数是4的数的立方的个位数是4, ∴4, 划去13824后面的三位数824得到13,∵8<13<27,∴2030. ∴;由103=1000,1003=1000000,1000<110592<1000000,∴10100, ∴∵只有个位数是8的数的立方的个位数是2, ∴8, 划去110592后面的三位数592得到110,∵64<110<125,∴4050, ∴48=; ∴﹣48.【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和立方数的规律探求,具有一定的难度,正确理解题意、确定所求的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是解题的关键.11.(1)两;(2)125,343,729,9;(3)3,39;(4)47【分析】(1)根据夹逼法和立方根的定义进行解答;(2)先分别求得1至9中奇数的立方,然后根据末位数字是几进行判断即可;(3)先利用(2)中的方法判断出个数数字,然后再利用夹逼法判断出十位数字即可; (4)利用(3)中的方法确定出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即可.【详解】(1)∵1000<59319<1000000,∴59319的立方根是两位数;(2)∵3311,327,==35=125,37=343,39=729,∴59319的个位数字是9,则59319的立方根的个位数字是9;(3)∵3327=59<<3464=,且59319的立方根是两位数,∴59319的立方根的十位数字是3,又∵59319的立方根的个位数字是9,∴59319的立方根是39;(4)∵1000<103823<1000000,∴103823的立方根是两位数;∵3311,327,==35=125,37=343,39=729,∴103823的个位数字是3,则103823的立方根的个位数字是7;∵3464=3195552<<=,且103823的立方根是两位数,∴103823的立方根的十位数字是4,又∵103823的立方根的个位数字是7,∴103823的立方根是47.【点睛】考查了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解题关键是理解一个数的立方的个位数就是这个数的个位数的立方的个位数.12.(1)15;(2)11514-;(3)111. 【分析】(1)先计算乘方,即可求出答案;(2)根据题目中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求出答案;(3)根据题目中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1)231248125122=++++=++;故答案为:15;(2)设231015555T =+++++①,把等式①两边同时乘以5,得 112310555555T =+++++②,由②-①,得:11451T =-, ∴11514T -=, ∴31121015551455++=+++-; (3)设234520192020110101010101010M =-+-+-+-+①, 把等式①乘以10,得:3456222019020202110101010101010101010M =-+-+-+-++②,把①+②,得:202111110M =+, ∴202110111M +=, ∴232452019200022111010101010110010111-+-+-+-++=, ∴20212345201920201011010101010101011-+-+-+-+-20212021101101111+=- 111=.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字的变化规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以及运用消项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3.(1)(6,4)D ;(2)①(1,0)P 或(7,0);②点P 在B 点左侧时,αβθ+=;点P 在B 点右侧时,αβθ-=.【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分别求出a 、b ,根据平移规律得到平移方式,再由平移的坐标变化规律求出点D 的坐标;(2)①设PB m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m ,得到点P 的坐标; ②分点P 点P 在B 点左侧、点P 在B 点右侧时,过点P 作//PE A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详解】解:(1)()220a ++, 20a ∴+=,40b -=,,解得,2a =-,4b =.(2,0)A ∴-,(4,0)B ,平移线段AB 得到线段CD ,使点(2,0)A -与点(0,4)C 对应,∴平移线段AB 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线段CD ,∴(42,04)D ++,即(6,4)D ;(2)①设PB m =,∵线段AB 平移得到线段CD ,∴//AB CD ,∵6AB CD ==,4OC =∵2PCD PBD SS =, ∴11222CD OC PB OC =, ∵6AB CD ==,4OC =∴11642422m ⨯=⨯⨯ 解得3m =,当P 在B 点左侧时,坐标为(1,0),当P 在B 点右侧时,坐标为(7,0),(1,0)P ∴或(7,0);②I 、点P 在射线AB (不与点A ,B 重合)上,点P 在B 点左侧时,α,β,θ满足的关系式是αβθ+=.理由如下:如图1,过点P 作//PE AC ,,∴CPE PCA ∠=∠=α, CD 由AB 平移得到,点A 与点C 对应,点B 与点D 对应,//AC BD ∴,∴//PE BD∴DPE PDB ∠=∠=β,CPD CPE DPE αβ∴∠=∠+∠=+;即αβθ+=,II 、如图2,点P 在射线AB (不与点A ,B 重合)上,点P 在B 点右侧时,α,β,θ满足的关系式是αβθ-=.同①的方法得,CPE PCA ∠=∠=α,DPE PDB ∠=∠=β,CPD CPE DPE αβ∠=∠-∠=-;即:αβθ-=综上所述:点P 在B 点左侧时,αβθ+=.点P 在B 点右侧时,αβθ-=.【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平移的关系,坐标与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关系,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关键是理解平移规律,作平行线将相关角进行转化. 14.(1)见解析;(2)180CPD αβ∠=∠+︒-∠,理由见解析;(3)①当P 在BA 延长线时(点P 不与点A 重合),180CPD βα∠=︒-∠-∠;②当P 在BO 之间时(点P 不与点B ,O 重合),180CPD αβ∠=∠-︒+∠.理由见解析【分析】(1)过P 作PE ∥AB ,构造同旁内角,利用平行线性质,可得∠APC =113°;(2)过过P 作//PF AD 交CD 于F ,,推出////AD PF B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80BCP ,即可得出答案;(3)画出图形(分两种情况:①点P 在BA 的延长线上,②当P 在BO 之间时(点P 不与点B ,O 重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过P 作//PE AB ,。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1)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能力提升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A.(5,2) B.(-7,9) C.(-6,-8) D.(7,-1)2.若线段AB∥x轴且AB=3,点A的坐标为(2,1),则点B的坐标为()A.(5,1) B.(-1,1)C.(5,1)或(-1,1) D.(2,4)或(2,-2)3.若点A(a+1,b-2)在第二象限,则点B(1-b,-a)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D(-5,4)到x轴的距离为()A.5 B.-5 C.4 D.-45.已知点A(2x-4,x+2)在坐标轴上,则x的值等于()A.2或-2 B.-2 C.2 D.非上述答案6.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一个点位置的是()A.北偏东40°B.某地江滨路C.光明电影院6排D.东经116°,北纬42°7.如图是某动物园的平面示意图,若以大门为原点,向右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向上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驼峰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8.若线段AB∥y轴,且AB=3,点A的坐标为(2,1),现将线段AB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两个单位,则平移后B点的坐标为()A.(1,2) B.(1,-4)C.(-1,-1)或(5,-1) D.(1,2)或(1,-4)9.课间操时,小明、小丽、小亮的位置如图所示,小明对小亮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丽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A.(5,4) B.(4,5) C.(3,4) D.(4,3)10.已知点A(-1,2)和点B(3,m-1),如果直线AB∥x轴,那么m的值为()A.1 B.-4 C.-1 D.3二.填空题(共6小题)11.若P(a-2,a+1)在x轴上,则a的值是.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A(-10,1)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为.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P(x,y),若点Q的坐标为(ax+y,x+ay),其中a为常数,则称点Q是点P的“a级关联点”,例如,点P(1,4)的3级关联点”为Q(3×1+4,1+3×4)即Q(7,13),若点B的“2级关联点”是B'(3,3),则点B的坐标为;已知点M(m-1,2m)的“-3级关联点”M′位于y轴上,则M′的坐标为.14.已知点A(m-1,-5)和点B(2,m+1),若直线AB∥x轴,则线段AB的长为.15.小刚家位于某住宅楼A座16层,记为:A16,按这种方法,小红家住B座10层,可记为.16.如图,矩形BCDE的各边分别平行于x轴或y轴,物体甲和物体乙分别由点A(2,0)同时出发,沿矩形BCDE的边作环绕运动,物体甲按逆时针方向以1个单位/秒匀速运动,物体乙按顺时针方向以2个单位/秒匀速运动,则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012次相遇地点的坐标是.三.解答题(共7小题)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的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0,3)、(-2,1)、(-1,1),如果将三角形ABC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会得到三角形A′B′C′,点A'、B′、C′分别为点A、B、C移动后的对应点.(1)请直接写出点A′、B'、C′的坐标;(2)请在图中画出三角形A′B′C′,并直接写出三角形A′B′C′的面积.18.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M(m-1,2m+3)(1)当m为何值时,点M到x轴的距离为1?(2)当m为何值时,点M到y轴的距离为2?19.如图是某个海岛的平面示意图,如果哨所1的坐标是(1,3),哨所2的坐标是(-2,0),请你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用坐标表示出小广场、雷达、营房、码头的位置.20.已知:点P(2m+4,m-1).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P点的坐标.(1)点P在y轴上;(2)点P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3;(3)点P在过A(2,-4)点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上.21.阅读材料:象棋在中国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如图是中国象棋棋盘的一半,棋子“马”走的规则是沿“日”形的对角线走.(1)若点A位于点(-4,4),点B位于点(3,1),则“帅”所在点的坐标为;"马”所在点的坐标为;"兵”所在点的坐标为.(2)若“马”的位置在点A,为了到达点B,请按“马”走的规则,在图上画出一种你认为合理的行走路线,并用坐标表示出来.22.对有序数对(m,n)定义“f运算”:f(m,n)=11,,22m a n b⎛⎫+-⎪⎝⎭其中a、b为常数.f运算的结果也是一个有序数对,在此基础上,可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A(x,y)规定“F 变换”:点A(x,y)在F变换下的对应点即为坐标为f(x,y)的点A′.(1)当a=0,b=0时,f(-2,4)=;(2)若点P(4,-4)在F变换下的对应点是它本身,则a=,b=.答案:1-5 CCBCA6-10 DDDCD11.-112.(-10,5)13. (1,1)(0,-16)14.915. B1016. (-1,-1)17. 解:(1)根据题意知,点A′的坐标为(2,1)、B'的坐标为(0,-1)、C′的坐标为(1,-1);(2)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S△A′B′C′=×1×2=1.18. 解:(1)∵|2m+3|=12m+3=1或2m+3=-1∴m=-1或m=-2;(2)∵|m-1|=2m-1=2或m-1=-2∴m=3或m=-1.19.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小广场(0,0)、雷达(4,0)、营房(2,-3)、码头(-1,-2).20. 解:(1)∵点P (2m+4,m-1),点P 在y 轴上,∴2m+4=0,解得:m=-2,则m-1=-3,故P (0,-3);21. 解:(1)由点A 位于点(-4,4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2P x -+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2.下列各点中,位于第四象限的点是( )A .(3,-4)B .(3,4)C .(-3,4)D .(-3,-4) 3.已知点P(-4,3),则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 )A .4B .-4C .3D .-34.已知m 为任意实数,则点()2,1A m m +不在( )A .第一、二象限B .第一、三象限C .第二、四象限D .第三、四象限5.已知点P 在第二象限,并且到x 轴的距离为1,到y 轴的距离为2.则点P 的坐标是( )A .(1、2)B .(-1,2)C .(2,1)D .(-2,1)6.如图,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x 轴、y 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0,0)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即(0,0)→(0,1)→(1,1)→(1,0)→…,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80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A .(0,9)B .(9,0)C .(0,8)D .( 8,0)7.已知点A(-3,0),则A 点在( )A .x 轴的正半轴上B .x 轴的负半轴上C .y 轴的正半轴上D .y 轴的负半轴上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3,2)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点坐标为( )A .(1,0)B .(1,2)C .(5,4)D .(5,0)9.将以A(-2,7),B(-2,2)为端点的线段AB 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线段11,A B 以下点在线段11A B 上的是( )A .(0,3)B .(-2,1)C .(0,8)D .(-2,0)10.课间操时,小明、小丽、小亮的位置如图所示,小明对小亮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丽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A .(5,4)B .(4,5)C .(3,4)D .(4,3)二.填空题(共6小题)11.若P(a-2,a+1)在x 轴上,则a 的值是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5,4)在第 象限.13.点P(3,-2)到y 轴的距离为 个单位.14.小刚画了一张对称的脸谱,他对妹妹说:“如果我用(1,4)表示一只眼,用(2,2)表示嘴,那么另一只眼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15.已知点A(m-1,-5)和点B(2,m+1),若直线AB ∥x 轴,则线段AB 的长为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B 点C 在x 轴上,且AC+BC=6,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C 的坐标三.解答题(共7小题)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C 、D 都在坐标格点上,点D 的坐标是(-3,1),点A 的坐标是(4,3).(1)将三角形ABC 平移后使点C 与点D 重合,点A ,B 分别与点E ,F 重合,画出三角形EFD .并直接写出E ,F 的坐标;(2)若AB 上的点M 坐标为(x,y),则平移后的对应点M 的坐标为.18.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点A(3,2),(4,-3),C(1,-2),请按下列要求操作:(1)请在图中画出△ABC;(2)将△ABC 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111,A B C 在图中画出111,A B C 并直接写出点1A 、1B 、1C 的坐标.19.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M(m-1,2m+3).(1)当点M到x轴的距离为1时,求点M的坐标;(2)当点M到y轴的距离为2时,求点M的坐标.20.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M(2m-3,m+1).(1)点M到y轴的距离为l时,M的坐标?(2)点N(5,-1)且MN∥x轴时,M的坐标?21.【阅读材料】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x,y)的横坐标x的绝对值表示为|x|,纵坐标y的绝对值表示为|y|,我们把点P(x,y)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之和叫做点P(x,y)的勾股值,记为[P],即[P]=|x|+|y|(其中的“+“是四则运算中的加法),例如点P(1,2)的勾股值[P]=|1|+|2|=3 【解决问题】(1)求点(2,4),A B -+的勾股值[A],[B];(2)若点M 在x 轴的上方,其横,纵坐标均为整数,且[M]=3,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22.如图是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已知旗杆的位置是(-2,3),实验室的位置是(1,4).(1)根据所给条件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用坐标表示食堂、图书馆的位置;(2)已知办公楼的位置是(-2,1),教学楼的位置是(2,2),在图中标出办公楼和教学楼的位置;(3)如果一个单位长度表示30米,请求出宿舍楼到教学楼的实际距离.23.对有序数对(m,n)定义“f 运算”:f(m,n)=11,,22m a n b ⎛⎫+- ⎪⎝⎭其中a 、b 为常数.f 运算的结果也是一个有序数对,在此基础上,可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A(x,y)规定“F变换”:点A(x,y)在F 变换下的对应点即为坐标为f(x,y)的点A ′.(1)当a=0,b=0时,f(-2,4)= ;(2)若点P(4,-4)在F 变换下的对应点是它本身,则a= ,b=.答案:1-5 BAADD6-10 CBDAC11.-112.二13.314. (3,4)15.916.. (3,0)或(-3,0)17. 解:(1)如图所示,△EFD即为所求,其中E(0,2)、F(-1,0).(2)由图形知将△ABC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可得△EFD,∴平移后点M的坐标为(x-4,y-1),18. 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结合图形可得:A1(-2,6),B1(-1,1),C1(-4,2).19. 解:(1)∵|2m+3|=1,∴2m+3=1或2m+3=-1,解得:m=-1或m=-2,∴点M的坐标是(-2,1)或(-3,-1);(2)∵|m-1|=2,∴m-1=2或m-1=-2,解得:m=3或m=-1,∴点M的坐标是:(2,9)或(-2,1).20. 解:(1)∵点M(2m-3,m+1),点M到y轴的距离为1,∴|2m-3|=1,解得m=1或m=2,当m=1时,点M的坐标为(-1,2),当m=2时,点M的坐标为(1,3);综上所述,点M的坐标为(-1,2)或(1,3);(2)∵点M(2m-3,m+1),点N(5,-1)且MN∥x轴,∴m+1=-1,解得m=-2,故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检测试题一、选择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卷(一)(附答卷)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卷(一)(附答卷)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卷1(附答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果(6,3)表示电影票上“6排3号”那么3排6号就表示为 ( )A.(6,3)B.(3,6)C.(-3,-6)D.(-6,-3)2.若点A的坐标为(3,-2),则点A所在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合3.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A.(5,4)B.(4,5)C.(3,4)D.(4,3)4.若点P(x,y)在第四象限,且|x|=2,|y|=3,则x+y= ( )A.-1B.1C.5D.-55.若点P(a,b)在第三象限,则点Q(a-3,-b)一定在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6.点A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关于点A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距点05km处B.北偏东60°方向上5km处C.在点O北偏东30°方向上5km处D.在点O北偏东60°方向上5km处7.已知点P在x轴上,且点P到y轴的距离为1,则点P的坐标为 ( )A.(0,1)B.(1,0)C.(0,1)或(0,-1)D.(1,0)或(-1,0)8.将点P(m+2,2m+1)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到P′,且P′在y轴上,那么P′的坐标是 ( )B.(0,-2)A.(0,-1)C.(0.-D.(1,1)3)9.如图,长方形OABC的顶点O为坐标原点,点A在x轴上,点B的坐标为(2,1).如果将长方形OABC平移后,点B与点O重合,得长方形O1A1OC1,那么点O1的坐标为 ( )A.(2,1)B.(-2,1)C.(-2,-1)D.(2,-1)10.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5,6),(3,2),则三角形ABO的面积为 ( )A.12B.14C.16D.18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点M(2,-1)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__.12.点P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且点P在第三象限,则点P的坐标是___________.1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2),C(x,y),若AC∥x轴,则点C的纵坐标为 _ __________.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a2-4,3)在y轴上,点B在x轴上,且横坐标为a,则点B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15.如图,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3,2),棋子“炮”的坐标为(-2,1),则棋子“马”的坐标为___________.16.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1,2),(2,0),将△AOB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CDE,若DB=1,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__.17.已知点A(a,0)和点B(0,5)两点,且直线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0,则点A的坐标为___________.18.如图,动点P从坐标原点(0,0)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秒运动到点(1,0),第2秒运动到点(1,1),第3秒运动到点(0,1),第4秒运动到点(0,2)……则第2068秒点P所在位置的坐标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6分)如图是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已知旗杆的位置是(-2,3),实验室的位置是(1,4).(1)根据所给条件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用坐标表示食堂、图书馆的位置;(2)已知办公室的位置是(-2,1),教学楼的位置是(2,2),在图中标出办公室和教学楼的位置;(3)如果一个单位长度表示30米,请求出宿舍楼到教学楼的实际距离.20.(8分)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M(m-1,2m+3).(1)当点M到x轴的距离为1时,求点M的坐标;(2)当点M到y轴的距离为2时,求点M的坐标.21.(8分)点P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且不在坐标轴上,过点P 向x 轴、y 轴作垂线段,若垂线段的长度的和为4,则点P 叫做“垂距点”,例如:如图中的点P (1,3)是“垂距点” (1)判断点A (-2,2),B (21,-25),C (-1,5)是不是“垂距点” (2)若D (23m ,25m )是“垂距点”,求m 的值.22.(8分)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 A (-3,-2),B (2,-2),C (-2,1),D (3,1),连接AB ,CD (1)将点A 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它将与点_____重合;(2)猜想:AB 与x 轴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CD 与A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3)线段CD 可以看成是由线段AB 通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23.(12分)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4,3),B(3,1),C(1,2)(1)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中标出这三个点;(2)将△ABC沿x轴的负方向平移5个单位长度,纵坐标不变,得到△A1B1C1,请在图中画出△A1B1C1,并写出△A1B1C1三个顶点的坐标;(3)将△ABC作怎样的平移,得到△A2B2C2,使得这个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6,-2),B2(5,-4),C2(3,-3)24.(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1),B(2,0),C(4,3)(1)求△ABC的面积;(2)设点P在x轴上,且△ABP与△ABC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25.(12分)综合与实践.问题背景:(1)已知A(1,2),B(3,2),C(1,-1),D(-3,-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这几个点,并分别找到线段AB和CD的中点P1,P2,然后写出它们的坐标,则P1___________, P2____________;探究发现:(2)结合上述计算结果,你能发现若线段的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线段的中点坐标为____________;拓展应用:(3)利用上述规律解决下列问题:已知三点E(-1,2),F(3,1),G(1,4),第四个点H(x,y)与点E,点F,点G中的一个点构成的线段的中点与另外两个端点构成的线段的中点重合,求点H的坐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卷(答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果(6,3)表示电影票上“6排3号”那么3排6号就表示为 ( )A .(6,3)B .(3,6)C .(-3,-6)D .(-6,-3) 2.若点A 的坐标为(3,-2),则点A 所在的象限是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合 3.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 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 A .(5,4) B .(4,5) C .(3,4) D .(4,3)4.若点P (x ,y )在第四象限,且|x |=2,|y |=3,则x +y = ( )A .-1B .1C .5D .-55.若点P (a ,b )在第三象限,则点Q (a -3,-b )一定在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6.点A 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关于点A 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距点O 5km 处 B .北偏东60°方向上5km 处C .在点O 北偏东30°方向上5km 处D .在点O 北偏东60°方向上5km 处7.已知点P 在x 轴上,且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1,则点P 的坐标为 ( ) A .(0,1) B .(1,0) C .(0,1)或(0,-1) D .(1,0)或(-1,0) 8.将点P (m +2,2m +1)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到P ′,且P ′在y 轴上,那么P ′的坐标是 ( )B D D A B D D A D.(1,1)3)-C.(0. B.(0,-2) A.(0,-1)9.如图,长方形OABC 的顶点O 为坐标原点,点A 在x 轴上,点B 的坐标为(2,1).如果将长方形OABC 平移后,点B 与点O 重合,得长方形O 1A 1OC 1,那么点O 1的坐标为 ( ) A .(2,1) B .(-2,1) C .(-2,-1) D .(2,-1)10.如图,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5,6),(3,2),则三角形ABO 的面积为 ( ) A .12 B .14 C .16 D .18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点M (2,-1)到x 轴的距离是________.12.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2,到y 轴的距离是3,且点P 在第三象限,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___.1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3,2),C (x ,y ),若AC ∥x 轴,则点C 的纵坐标为 ___________.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a 2-4,3)在y 轴上,点B 在x 轴上,且横坐标为a ,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15.如图,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3,2),棋子“炮”的坐标为(-2,1),则棋子“马”的坐标为___________.16.如图,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2),(2,0),将△AOB 沿x 轴向右平移,得到△CDE ,若DB =1,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_.C B 1 (-3,-2) 2 (2,0)或(-2,0) (1,0) (2,2)17.已知点A (a ,0)和点B (0,5)两点,且直线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0,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动点P 从坐标原点(0,0)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长度 的速度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秒运动到点(1,0), 第2秒运动到点(1,1),第3秒运动到点(0,1),第4秒运动到点(0,2)……则第2068秒点P 所在位置的坐标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6分)如图是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已知旗杆的位置是(-2,3),实验室的位置是 (1,4).(1)根据所给条件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用坐标表示食堂、图书馆的位置;(2)已知办公室的位置是(-2,1),教学楼的位置是(2,2),在图中标出办公室和教学楼的位置;(3)如果一个单位长度表示30米,请求出宿舍楼到教学楼的实际距离.20.(8分)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M (m -1,2m +3). (1)当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1时,求点M 的坐标; (2)当点M 到y 轴的距离为2时,求点M 的坐标.(4,0)或(-4,0) (45,43) xy(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食堂(-5,5),图书馆(2,5)(2)办公室和教学楼的位置如图所示 (3)宿舍楼到教学楼的实际距离为: 8×30=240(米)教学楼 ·办公楼 ·(1)∵|2m+3|=1,∴2m+3=1或2m+3=-1,解得m=-1或m=-2, ∴点M 的坐标是(-2,1)或(-3,-1)(2)∵|m-1|=2,∴|m-1|=2或|m-1|=-2,解得m=3或m=-1, ∴点M 的坐标是(2,9)或(-2,1)21.(8分)点P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且不在坐标轴上,过点P 向x 轴、y 轴作垂线段,若垂线段的长度的和为4,则点P 叫做“垂距点”,例如:如图中的点P (1,3)是“垂距点” (1)判断点A (-2,2),B (21,-25),C (-1,5)是不是“垂距点” (2)若D (23m ,25m )是“垂距点”,求m 的值.22.(8分)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 A (-3,-2),B (2,-2),C (-2,1),D (3,1),连接AB ,CD(1)将点A 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它将与点_____重合; (2)猜想:AB 与x 轴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CD 与A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 (3)线段CD 可以看成是由线段AB 通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A ·(1)根据题意,A 所以A 是“垂距点”,对于点B 而言,|21|+|-25|=3,所以B 不是“垂距点”,对于点C 而言≠C 不是“垂距点”(2)由题意可知:|23m|+|25m|=4,①当m>0时,则4m=4,解得m=1;②当m<0时,m=-1;∴m=±1平行 B 平行 D · C · B·(3)线段CD 是由线段AB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答案不唯一)23.(12分)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 (4,3),B (3,1),C (1,2) (1)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中标出这三个点;(2)将△ABC 沿x 轴的负方向平移5个单位长度,纵坐标不变,得到△A 1B 1C 1,请在图中画出△A 1B 1C 1,并写出△A 1B 1C 1三个顶点的坐标;(3)将△ABC 作怎样的平移,得到△A 2B 2C 2,使得这个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2(6,-2),B 2(5,-4),C 2(3,-3)24.(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0,1),B (2,0),C (4,3) (1)求△ABC 的面积;(2)设点P 在x 轴上,且△ABP 与 △ABC 的面积相等,求点P 的坐标.(1)点A 、B 、C 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B ·A · C ·(2)△A 1B 1C 1的位置如图所示,A 1(-1,3),B 1(-2,1),C 1(-4,2) (3)将△ABC 先沿x 轴的正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沿y 轴的负方向平移5个单位长度可得到△A 2B 2C 2 A 2·C 2· B 2·A 1·C 1· B 1·10或x=-6,∴点P 的坐标为(10,0)或(-6,0))2,2(2121y y x x ++25.(12分)综合与实践. 问题背景:(1)已知A (1,2),B (3,2),C (1,-1),D (-3,-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这几 个点,并分别找到线段AB 和CD 的中点P 1,P 2,然后写出它们的坐标,则 P 1___________, P 2____________; 探究发现:(2)结合上述计算结果,你能发现若线段的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则线段的中点坐标为 ; 拓展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上述规律解决下列问题:已知三点E (-1,2),F (3,1),G (1,4),第四个 点H (x ,y )与点E ,点F ,点G 中的一个点构成的线段的中点与另外两个端点构成的线段的中点重合,求点H 的坐标.P 1·B · A · P 2·D ·(2, 2) (-1, -2) C ·。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4讲平面直角坐标系一培优讲义无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4讲平面直角坐标系一培优讲义无答案新人教版
培优升级 奥赛检测
01.若是点M(a+b,ab)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a,b)在第_____________象限.
02.假设点A(6-5a,2a-1).
(1)点A在第二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2)当a为实数时,点A可否在第三象限,试说明理由;
(3)点A可否在座标原点处?什么缘故?
03.点P{- ,-[ -|1- |]}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
,那么(1)A(2,2),B(2,-1);(2)3;(3)C(5,2),D(5,-1)或C(-1,2),D(-1,-1).
【变式题组】
01. 如图,四边形ACBD是平行四边形,且AD∥x轴,说明,A、D两点的___________坐标相等,请你依据图形写出A、B、C、D四点的坐标别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已知点A(2a+3b,-2)与点B(8,3a+2b)关于x轴对称,那么a+b=__________.
05.已知a<0,那么点P(-a2-2,2-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在第________象限.
06.已知点P1(a-1,5)在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点P2(2,b-8)在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那么(-a+b)2020=___________.
【例2】假设点P(a,b)在第四象限,那么点Q(―a,b―1)在()
A.第一∵P(a,b)在第四象限,∴a>0,b<0,∴-a<0,b-1<0,应选C.
【变式题组】
01.假设点G(a,2-a)是第二象限的点,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A.a<0B.a<2C.0<a<2B.a<0或a>2
(2)以A、B为相邻两个极点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平面坐标系常考题(一)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平面坐标系常考题(一)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长方形BCDE的各边分别平行于x轴或y轴,物体甲和物体乙由点A(2,0)同时出发,分别沿长方形BCDE的边作环绕运动,物体甲按逆时针方向以1个单位/秒匀速运动,物体乙按顺时针方向以2个单位/秒匀速运动,则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018次相遇地点的坐标是()A.(2,0)B.(-1,1)C.(-2,1)D.(-1,-1)2.如图所示,一个动点在第一象限内及x轴、y轴上运动,在第一秒内它由原点移动到(0,1)点,而后接着按图所示在x轴,y轴平行的方向运动,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长度,那么动点运动到点(7,7)的位置时,所用的时间为()秒.A.30 B.42 C.56 D.72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点按如下规律排列:(1,1),(2,1),(2,2),(3,1),(3,2),(3,3),…,则第100个点的横坐标为()A.12 B.13 C.14 D.15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纵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为(1,0)、(1,1)、(1,2)、(2,2)…根据这个规律,第2016个点的坐标为()A .(45,9)B .(45,13)C .(45,22)D .(45,0)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从点P 1(﹣1,0),P 2(﹣1,﹣1),P 3(1,﹣1),P 4(1,1),P 5(﹣2,1),P 6(﹣2,﹣2),…依次扩展下去,则P 2017的坐标为( )A .(504,504)B .(﹣504,504)C .(﹣504,﹣504)D .(﹣505,504)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P (x ,y ),我们把点P ′(-y +1,x +1)叫做点P 伴随点.已知点A 1的伴随点为A 2,点A 2的伴随点为A 3,点A 4的伴随点为A 4,…,这样依次得到点A 1,A 2,A 3,…,A n ,….若点A 1的坐标为(2,4),点A 2021的坐标为( ) A .(-3,3) B .(-2,2) C .(3,-1) D .(2,4)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半圆O 1,O 2,O 3,…组成一条平滑的曲线,点P 从原点O 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则运动到第2021秒时,点P 所处位置的坐标是( )A .(2020,﹣1)B .(2021,0)C .(2021,1)D .(2022,0)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纵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序,如(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则第2018个点的横坐标为( )A.44 B.45 C.46 D.479.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OAPB沿x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21次,点P依次落在点P1、P2、P3……P2021的位置,由图可知P1(1,1),P2(2,0),P3(2,0),P4(3,1),则P2021的坐标()A.(2020,0)B.(2020,1)C.(2021,0)D.(2021,1)10.已知点P(x,y)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3,且x+y>0,xy<0,则点P 的坐标为()A.(﹣2,3)B.(2,3)C.(3,﹣2)D.(3,2)二、填空题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2),(3,1),(3,0),(4,0)……,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2020个点的坐标是_____.12.如图,所有正方形的中心都在原点,且各边也都与x轴或y轴平行,从内向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1、A2、A3、A4表示,则顶点A2020的坐标为_____.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半圆1O、2O、3O, 组成一条平滑的曲线,点P从原点O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π2个单位长度,则第2017秒时,点P的坐标是______.14.如图,动点P从坐标原点(0,0)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秒运动到点(1,0),第2秒运动到点(1,1),第3秒运动到点(0,1),第4秒运动到点(0,2)…则第2068秒点P所在位置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1,1),(2,2)……根据这个规律,第25个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第2018个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电子蚂蚁按照设定程序从原点O 出发,按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2,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2,2-,第4次接着运动到点()4,2-,第5次接着运动到点()4,0,第6次接着运动到点()5,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2021次运动后,电子蚂蚁运动到的位置的坐标是_________.17.如图所示,已知A 1(1,0),A 2(1,﹣1)、A 3(﹣1,﹣1),A 4(﹣1,1),A 5(2,1),…,按一定规律排列,则点A 2021的坐标是________.18.如图,已知A 1(1,2),A 2(2,2),A 3(3,0),A 4(4,﹣2),A 5(5,﹣2),A 6(6,0),…,按这样的规律,则点A 2021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P 1(﹣1,0),P 2(﹣1,﹣1),P 3(1,﹣1),P 4(1,1),P 5(﹣2,1),P 6(﹣2,﹣2)…,依次扩展下去,则点P 2021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20.一只电子玩具在第一象限及x,y轴上跳动,第一次它从原点跳到(0,1),然后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0,0)→(0,1)→(1,1)→(1,0)→……,每次跳一个单位长度,则第2021次跳到点______.三、解答题21.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3),B(3,1),将线段A平移至CD,C (m,-1),D(1,n)(1)m=_____,n=______(2)点P的坐标是(c,0)①设∠ABP=α,请写出∠BPD和∠PDC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含α的式子表示,若有多种数量关系,选择一种加以说明)②当三角形PAB的面积不小于3且不大于10,求点p的横坐标C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答案即可)22.(了解概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P a b Q c d ,式子a c b d -+-的值就叫做线段PQ 的“勾股距”,记作PQ d a c b d =-+-.同时,我们把两边的“勾股距”之和等于第三边的“勾股距”的三角形叫做“等距三角形”.(理解运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2,3 4,,(),(2),A B C m n .(1)线段OA 的“勾股距”OA d = ;(2)若点C 在第三象限,且2OC AB d d =,求AC d 并判断ABC 是否为“等距三角形”﹔ (拓展提升)(3)若点C 在x 轴上,OBC ∆是“等距三角形”,请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给定的两点P ,Q ,若存在点M ,使得△MPQ 的面积等于1,即S △MPQ =1,则称点M 为线段PQ 的“单位面积点”,解答下列问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的坐标为(1,0).(1)在点A (1,2),B (﹣1,1),C (﹣1,﹣2),D (2,﹣4)中,线段OP 的“单位面积点”是 ;(2)已知点E (0,3),F (0,4),将线段OP 沿y 轴向上平移t (t >0)个单位长度,使得线段EF 上存在线段OP 的“单位面积点”,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 .(3)已知点Q (1,﹣2),H (0,﹣1),点M ,N 是线段PQ 的两个“单位面积点”,点M 在HQ 的延长线上,若S △HMN ≥2S △PQN ,求出点N 纵坐标的取值范围.2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是坐标原点,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点D 与点O 重合)和边长为4的正方形EFGH 的边CO 和GH 都在x 轴上,且点H 坐标为(7,0).正方形ABCD 以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着x 轴向右运动,记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EFGH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假设运动时间为t 秒,且t <4.(1)点F 的坐标为 ;(2)如图2,正方形ABCD 向右运动的同时,动点P 在线段FE 上,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从F 到E 运动.连接AP ,AE .①求t 为何值时,AP 所在直线垂直于x 轴;②求t为何值时,S=S△APE.25.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8cm,BC=6cm,点E是CD边上的一点,且DE=2cm,动点P从A点出发,以2c m/s的速度沿A→B→C→E运动,最终到达点E.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1)请以A点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1cm为单位长度,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用t表示出点P在不同线段上的坐标.(2)在(1)相同条件得到的结论下,是否存在P点使△APE的面积等于20cm2时,若存在,请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同时将点A(﹣1,0)、B(3,0)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分别得到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1)求点C、D的坐标,并描出A、B、C、D点,求四边形ABDC面积;(2)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P,连接PA、PC使S△PAC=S四边形ABCD?若存在,求点P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7.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是x轴正半轴上一点,C是第四象限内一点,CB⊥y轴交y轴负半轴于B(0,b),且|a﹣3|+(b+4)2=0,S四边形AOBC=16.(1)求点C 的坐标.(2)如图2,设D 为线段OB 上一动点,当AD ⊥AC 时,∠ODA 的角平分线与∠CAE 的角平分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P ,求∠APD 的度数;(点E 在x 轴的正半轴).(3)如图3,当点D 在线段OB 上运动时,作DM ⊥AD 交BC 于M 点,∠BMD 、∠DAO 的平分线交于N 点,则点D 在运动过程中,∠N 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化,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28.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为x 轴负半轴上一点,点B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C(0,a),D(b ,a),其中a ,b 满足关系式:|a+3|+(b-a+1)2=0.(1)a=___,b=___,△BCD 的面积为______;(2)如图2,若AC ⊥BC ,点P 线段OC 上一点,连接BP ,延长BP 交AC 于点Q ,当∠CPQ=∠CQP 时,求证:BP 平分∠ABC ;(3)如图3,若AC ⊥BC ,点E 是点A 与点B 之间一动点,连接CE,CB 始终平分∠ECF,当点E 在点A 与点B 之间运动时,BEC BCO ∠∠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29.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0,)A a ,(,0)C b ,其中,a 是16的算术平方根,38b =,线段GO 由线段AC 平移所得,并且点G 与点A 对应,点O 与点C 对应.(1)点A 的坐标为 ;点C 的坐标为 ;点G 的坐标为 ; (2)如图②,F 是线段AC 上不同于AC 的任意一点,求证:OFC OAF AOF ∠∠∠=+;(3)如图③,若点F 满足FOC FCO ∠=∠,点E 是线段OA 上一动点(与点O 、A 不重合),连CE 交OF 于点H ,在点E 运动的过程中,2OHC ACE OEC ∠∠∠+=是否总成立?请说明理由.30.如图,已知点()2,A a ,点()6,B b ,且a ,b 满足关系式24(2)0a b -+-=.(1)求点A 、B 的坐标;(2)如图1,点()P m n ,是线段AB 上的动点,AE x ⊥轴于点E ,PH x ⊥轴于点H ,BF x ⊥轴于点F ,连接PE 、PF .试探究m ,n 之间的数量关系; (3)如图2,线段AB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水平移动到线段11A B .若线段11A B 交y 轴于点C ,当三角形1A CO 和三角形1B CO 的面积相等时,求移动时间t 和点C 的坐标.【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利用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由于矩形的边长为4和2,物体乙的运动速度是物体甲的2倍,求得每一次相遇的地点,找出规律即可解答.【详解】矩形的边长为4和2,因为物体乙是物体甲的速度的2倍,时间相同,物体甲与物体乙的路程比为1:2,由题意知:①第一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12×1,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13=4,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23=8,在BC边相遇;②第二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12×2,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2×13=8,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2×23=16,在DE边相遇;③第三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12×3,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3×13=12,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3×23=24,在A点相遇;此时甲乙回到原出发点,则每相遇三次,甲乙两物体回到出发点,∵201836722÷=,故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018次相遇地点是第二次相遇地点,即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2×13=8,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2×23=16,在DE边相遇,此时相遇点的坐标为(-1,-1)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的规律,长方形的性质,根据题意依次计算得到运动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C【分析】归纳走到(n,n)处时,移动的长度单位及方向,再求当n=7时所用的时间即可.【详解】质点到达(1,1)处,走过的长度单位是2,方向向右;质点到达(2,2)处,走过的长度单位是6=2+4,方向向上;质点到达(3,3)处,走过的长度单位是12=2+4+6,方向向右;质点到达(4,4)处,走过的长度单位是20=2+4+6+8,方向向上;…,质点到达(n,n)处,走过的长度单位是2+4+6+…+2n=n(n+1),当n=7时,可得n(n+1)=7×8=56,∴走过的时间为56s.【点睛】本题属于归纳推理,要归纳出质点运动到点(n,n)处的时间可先推出质点运动到点(1,1)点(2,2)点(3,3)点(4,4)所需的时间(单位长度),发现其中的规律进而归纳出质点运动到点(n,n)处的时间.3.C解析:C【分析】设横坐标为n的点的个数为a n,横坐标≤n的点的个数为S n(n为正整数),结合图形找出部分a n的值,根据数值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a n=n”,再罗列出部分S n的值,根据数值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12nn nS+=,依次变化规律解不等式()11002n n+≥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设横坐标为n的点的个数为a n,横坐标≤n的点的个数为S n(n为正整数),观察,发现规律:a1=1,a2=2,a3=3,…,∴a n=n.S1=a1=1,S2=a1+a2=3,S3=a1+a2+a3=6,…,∴S n=1+2+…+n=()12n n+.当100≤S n,即100≤()12n n+,解得:n≤(舍去),或n≥∵141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得点的坐标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点的坐标的找出变化规律“()12nn nS+=”.4.A解析:A【解析】观察图形可知,到每一横坐标结束,经过整数点的点的总个数等于最后点的横坐标的平方,并且横坐标是奇数时最后以横坐标为该数,纵坐标为0结束,当横坐标是偶数时,以横坐标为1,纵坐标为横坐标减1的点结束,根据此规律解答即可:横坐标为1的点结束,共有1个,1=12,横坐标为2的点结束,共有2个,4=22,横坐标为3的点结束,共有9个,9=32,横坐标为4的点结束,共有16个,16=42,…横坐标为n的点结束,共有n2个.∵452=2025,∴第2025个点是(45,0).∴第2016个点是(45,9).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观察出点个数与横坐标存在平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各个点的位置关系,可得出下标为4的倍数的点在第一象限,被4除余1的点在第二象限,被4除余2的点在D第三象限,被4除余3的点在第四象限,点P 2017的在第二象限,且纵坐标=2016÷4,再根据第二项象限点的规律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解析:由规律可得,2017÷4=504…1 ,∴点 P2017 的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点P5(−2,1), 点P9(−3,2), 点P13(−4,3) ,∴点P2017(−505,504)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是一个阅读理解,猜想规律的题目,解答此题的关键要首先确定点的大致位置,处于此位置的点的规律,推出点的坐标.6.D解析:D【分析】根据“伴随点”的定义依次求出各点,不难发现,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用2021除以4,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点A2021的坐标即可.【详解】解:∵A1的坐标为(2,4),∴A2(﹣3,3),A3(﹣2,﹣2),A4(3,﹣1),A5(2,4),…,依此类推,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2021÷4=505……1,∴点A2021的坐标与A1的坐标相同,为(2,4).故选:D.【点睛】本题是对点的变化规律的考查,读懂题目信息,理解“伴随点”的定义并求出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7.C解析:C【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象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出第2021秒时点P的坐标.【详解】半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半圆的周长为:1212ππ⨯⨯=,∵点P 从原点O 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2π个单位长度, ∴点P 1秒走12个半圆,当点P 从原点O 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1秒时,点P 的坐标为(1,1),当点P 从原点O 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2秒时,点P 的坐标为(2,0),当点P 从原点O 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3秒时,点P 的坐标为(3,-1),当点P 从原点O 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4秒时,点P 的坐标为(4,0),当点P 从原点O 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5秒时,点P 的坐标为(5,1),当点P 从原点O 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6秒时,点P 的坐标为(6,0), …,可得移动4次图象完成一个循环, ∵2021÷4=505…1,∴点P 运动到2021秒时的坐标是(2021,1), 故选:C . 【点睛】此题考查了点的规律变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象,得到点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8.B解析:B 【详解】试题解析:将其左侧相连,看作正方形边上的点,如图所示.边长为0的正方形,有1个点;边长为1的正方形,有3个点;边长为2的正方形,有5个点;…,∴边长为n 的正方形有2n +1个点,∴边长为n 的正方形边上与内部共有1+3+5+…+2n +1=(n +1)2个点. ∵2018=45×45-7,结合图形即可得知第2016个点的坐标为(45,7).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的点的坐标,解题的规律是找出“边长为n 的正方形边上点与内部点相加得出共有(n +1)2个点”.本题属于中档题,有点难度,解决该题型题目时,补充完整图形,将其当成正方形边上的点来看待,本题的难点在于寻找第2018个点所在的正方形的边是平行于x 轴的还是平行y 轴的.9.D解析:D 【分析】观察规律可知,每4次翻折为一个循环,若4n 的余数为0,则1n x n =-;若4n的余数为1,则n x n =;若4n 的余数为2,则n x n =;若4n的余数为3,则1n x n =-;由此进行判断2021P 是在第505次循环完成后再翻折一次,那么横坐标即为20212021x =. 【详解】解:由题意得:P 1(1,1),P 2(2,0),P 3(2,0),P 4(3,1) P 5(5,1),P 6(6,0),P 7(6,0),P 8(7,1),……由此可以得出规律:每4次翻折为一个循环,若4n的余数为0,则1n x n =-,n P (n -1,1);若4n 的余数为1,则n x n =,n P (n ,1);若4n的余数为2,则n x n =,n P (n ,0);若4n的余数为3,则1n x n =-,n P (n -1,0);∵2021÷4=505余1,∴横坐标即为20212021x =,2021P (2021,1),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的规律,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准确地根据图形找到坐标的规律进行求解.10.C解析:C 【分析】由点P (x ,y )到X 轴距离为2,到Y 轴距离为3,可得x ,y 的可能的值,由x +y >0,xy <0,可得两数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根据前面得到的结论即可判断点P 的坐标. 【详解】解:∵点P (x ,y )到x 轴距离为2,到y 轴距离为3,∴|x|=3,|y|=2,∴x=±3,y=±2;∵x+y>0,xy<0,∴x=3,y=﹣2,∴P的坐标为(3,﹣2),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直角坐标系中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与坐标的关系,有理数加法乘法法则,正确掌握有理数的加法乘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分析】横坐标为1的点有1个,横坐标为2的点有2个,横坐标为3的点有3个,纵坐标分别是0,1,2…横坐标为奇数,纵坐标从大数开始数;横坐标为偶数,则从0开始数.【详解】解:把第一个点(1,0解析:()64,3【分析】横坐标为1的点有1个,横坐标为2的点有2个,横坐标为3的点有3个,纵坐标分别是0,1,2…横坐标为奇数,纵坐标从大数开始数;横坐标为偶数,则从0开始数.【详解】解:把第一个点(1,0)作为第一列,(2,1)和(2,0)作为第二列,依此类推,则第一列有一个数,第二列有2个数,第n列有n个数.则n列共有(1)2n n+个数,并且在奇数列点的顺序是由上到下,偶数列点的顺序由下到上.因为1+2+3+…+63=2016,则第2020个数一定在第64列,由下到上是第4个数.因而第2020个点的坐标是(64,3).故答案为:(64,3).【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观察图形的能力和理解能力,解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得出规律,题目比较典型,但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12.(505,﹣505).【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找出部分An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A4n+1(﹣n﹣1,﹣n﹣1),A4n+2(﹣n﹣1,n+1),A4n+3(n+1,n+1),A解析:(505,﹣505).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找出部分A n 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A 4n +1(﹣n ﹣1,﹣n ﹣1),A 4n +2(﹣n ﹣1,n +1),A 4n +3(n +1,n +1),A 4n +4(n +1,﹣n ﹣1)(n 为自然数)”,依此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观察,发现:A 1(﹣1,﹣1),A 2(﹣1,1),A 3(1,1),A 4,(1,﹣1),A 5(﹣2,﹣2),A 6(﹣2,2),A 7(2,2),A 8(2,﹣2),A 9(﹣3,﹣3),…,∴A 4n +1(﹣n ﹣1,﹣n ﹣1),A 4n +2(﹣n ﹣1,n +1),A 4n +3(n +1,n +1),A 4n +4(n +1,﹣n ﹣1)(n 为自然数). ∵2020=505×4, ∴A 2020(505,﹣505). 故答案为:(505,﹣505).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的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变化规律“A 4n +1(﹣n ﹣1,﹣n ﹣1),A 4n +2(﹣n ﹣1,n +1),A 4n +3(n +1,n +1),A 4n +4(n +1,﹣n ﹣1)(n 为自然数)”.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点的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是关键.13.【解析】 【分析】以时间为点P 的下标,根据半圆的半径以及部分点P 的坐标可找出规律“,,,”,依此规律即可得出第2017秒时,点P 的坐标. 【详解】以时间为点P 的下标. 观察,发现规律:,,,, 解析:()2017,1【解析】 【分析】以时间为点P 的下标,根据半圆的半径以及部分点P 的坐标可找出规律“()4n P n,0,()4n 1P 4n 1,1++,()4n 2P 4n 2,0++,()4n 3P 4n 3,1++-”,依此规律即可得出第2017秒时,点P的坐标. 【详解】以时间为点P 的下标.观察,发现规律:()0P 0,0,()1P 1,1,()2P 2,0,()3P 3,1-,()4P 4,0,()5P 5,1,⋯,()4n P n,0∴,()4n 1P 4n 1,1++,()4n 2P 4n 2,0++,()4n 3P 4n 3,1++-.201750441=⨯+,∴第2017秒时,点P 的坐标为()2017,1,故答案为:()2017,1.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点P 的变化规律“()4n P n,0,()4n 1P 4n 1,1++,()4n 2P 4n 2,0++,()4n 3P 4n 3,1++-”.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圆的半径及时间罗列出部分点P 的坐标,根据坐标发现规律是关键.14.【分析】分析点P 的运动路线及所处位置的坐标规律,进而求解. 【详解】解:由题意分析可得,动点P 第8=2×4秒运动到(2,0) 动点P 第24=4×6秒运动到(4,0) 动点P 第48=6×8秒运 解析:(45,43)【分析】分析点P 的运动路线及所处位置的坐标规律,进而求解. 【详解】解:由题意分析可得,动点P 第8=2×4秒运动到(2,0) 动点P 第24=4×6秒运动到(4,0) 动点P 第48=6×8秒运动到(6,0)以此类推,动点P 第2n(2n+2)秒运动到(2n ,0) ∴动点P 第2024=44×46秒运动到(44,0) 2068-2024=44∴按照运动路线,点P 到达(44,0)后,向右一个单位,然后向上43个单位 ∴第2068秒点P 所在位置的坐标是(45,43) 故答案为:(45,43)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从所给的数据和图形中寻求规律进行解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5,0) (45,7) 【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以最外边的矩形边长上的点为准,点的总个数等于x 轴上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的平方,并且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是奇数时最后以横坐标为该数,纵解析:(5,0) (45,7) 【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以最外边的矩形边长上的点为准,点的总个数等于x 轴上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的平方,并且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是奇数时最后以横坐标为该数,纵坐标为0结束,当右下角的点横坐标是偶数时,以横坐标为1,纵坐标为右下角横坐标的偶数减1的点结束,根据此规律解答即可.详解:根据图形,以最外边的矩形边长上的点为准,点的总个数等于x轴上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的平方,例如: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1,共有1个,1=12,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2时,共有4个,4=22,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3时,共有9个,9=32,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4时,共有16个,16=42,…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n时,共有n2个,①∵52=25,5是奇数,∴第25个点是(5,0),②∵452=2025,45是奇数,∴第2025个点是(45,0),即第2018个点是(45,7).故答案为:(5,0),(45,7).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观察出点个数与横坐标的存在的平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6.(1617,2)【分析】根据已知提供的数据从横纵坐标分别分析得出横坐标的为1,2,2,4,4,4+1,4+2,4+2,4+4,4+4,每5次一轮,每次比前一次起始多4,这一规律纵坐标为2,0,-解析:(1617,2)【分析】根据已知提供的数据从横纵坐标分别分析得出横坐标的为1,2,2,4,4,4+1,4+2,4+2,4+4,4+4,每5次一轮,每次比前一次起始多4,这一规律纵坐标为2,0,-2,-2,0,…,每5次一轮这一规律,进而求出即可.【详解】解:前五次运动横坐标分别为:1,2,2,4,4,第6到10次运动横坐标分别为:4+1,4+2,4+2,4+4,4+4,…∴第5n+1到5n+5次运动横坐标分别为:4n+1,4n+2,4n+2,4n+4,4n+4,前五次运动纵坐标分别2,0,-2,-2,0,第6到10次运动纵坐标分别为2,0,-2,-2,0,…∴第5n+1到5n+5次运动纵坐标分别为2,0,-2,-2,0,∵2021÷5=404…1,∴经过2021次运动横坐标为=4×404+1=1617,经过2021次运动纵坐标为2,∴经过2021次运动后,电子蚂蚁运动到的位置的坐标是(1617,2).故答案为:(1617,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从所给的数据和图形中寻求规律进行解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506,505)【分析】经过观察可得在第一象限的在格点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在第二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在第三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解析:(506,505)【分析】经过观察可得在第一象限的在格点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在第二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在第三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在第四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第二,三,四象限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绝对值都相等,并且第三,四象限的横坐标等于相邻4的整数倍的各点除以4再加上1,由此即可求出点A2021的坐标.【详解】解:根据题意得4的整数倍的各点如A4,A8,A12等点在第二象限,∵2021÷4=505…1;∴A2021的坐标在第一象限,横坐标为|(2021﹣1)÷4+1|=506;纵坐标为505,∴点A2021的坐标是(506,505).故答案为:(506,505).【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及总结规律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所求点所在的象限,难点是得到相应的计算规律.18.(2021,﹣2)【分析】观察发现,每6个点形成一个循环,再根据点A6的坐标及2021÷6所得的整数及余数,可计算出点A2021的横坐标,再根据余数对比第一组的相应位置的数可得其纵坐标.【详解解析:(2021,﹣2)【分析】观察发现,每6个点形成一个循环,再根据点A6的坐标及2021÷6所得的整数及余数,可计算出点A2021的横坐标,再根据余数对比第一组的相应位置的数可得其纵坐标.【详解】解:观察发现,每6个点形成一个循环,∵A6(6,0),∴OA6=6,∵2021÷6=336…5,∴点A2021的位于第337个循环组的第5个,∴点A2021的横坐标为6×336+5=2021,其纵坐标为:﹣2,∴点A2021的坐标为(2021,﹣2).故答案为:(2021,﹣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坐标的规律探索,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的特点发现规律进行求解.19.(﹣506,505)【分析】根据各个点的位置关系,可得出下标为4的倍数的点在第一象限,被4除余1的点在第二象限,被4除余2的点在D第三象限,被4除余3的点在第四象限,点P2021的在第二象限,且解析:(﹣506,505)【分析】根据各个点的位置关系,可得出下标为4的倍数的点在第一象限,被4除余1的点在第二象限,被4除余2的点在D第三象限,被4除余3的点在第四象限,点P2021的在第二象限,且纵坐标=2020÷4,再根据第二项象限点的规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P1(﹣1,0),P2(﹣1,﹣1),P3(1,﹣1),P4(1,1),P5(﹣2,1),P6(﹣2,﹣2)…,∴下标为4的倍数的点在第一象限,被4除余1的点在第二象限,被4除余2的点在第三象限,被4除余3的点在第四象限,∵2021÷4=505…1,∴点P2021在第二象限,∵点P5(﹣2,1),点P9(﹣3,2),点P13(﹣4,3),∴点P2021(﹣506,505),故答案为:(﹣506,505).【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是一个阅读理解,猜想规律的题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首先确定点所在的大致位置,该位置处点的规律,然后就可以进一步推得点的坐标.20.(3,44)【分析】由题意分析得(0,1)用的次数是1次,即次,(0,2)用的次数是8次,即次,(0,3)用的次数是9次,即次,(0,4)用的次数是24次,即次,(0,5)用的次数是25次,即次解析:(3,44)【分析】由题意分析得(0,1)用的次数是1次,即21次,(0,2)用的次数是8次,即24⨯次,⨯次,(0,5)用(0,3)用的次数是9次,即23次,(0,4)用的次数是24次,即46的次数是25次,即25次,以此类推,(0,45)用的次数是2025次,即245次,后退4次可得2021次所对应的坐标.【详解】由题可知,电子玩具是每次跳一个单位长度,则(0,1)用的次数是1次,即21次,(0,2)用的次数是8次,即24⨯次,(0,3)用的次数是9次,即23次,⨯次,(0,4)用的次数是24次,即46(0,5)用的次数是25次,即25次,…以此类推,(0,45)用的次数是2025次,即245次,2025-1-3=2021,∴第2021次时电子玩具所在位置的坐标是(3,44).故答案为:(3,4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读懂题意,能够正确确定点运动的顺序,确定运动的距离,从而确定次数的规律.三、解答题21.(1)-1,-3.(2)①当点P在直线AB,CD之间时,∠BPD-∠PDC=α.当点P在直线CD的下方时,∠BPD+∠PDC=α.当点P在直线AB的上方时,∠BPD+∠PDC=α;②-6<m≤1或7≤m<14【分析】(1)由题意,线段AB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线段CD,利用平移规律求解即可.(2)①分三种情形求解,如图1中,当点P在直线AB,CD之间时,∠BPD-∠PDC=α.如图2中,当点P在直线CD的下方时,∠BPD+∠PDC=α.如图3中,当点P在直线AB的上方时,同法可证∠BPD+∠PDC=α.分别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②求出点P在直线AB两侧,△PAB的面积分别为3和10时,m的值,即可判断.【详解】解:(1)由题意,线段AB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线段CD,∵A(1,3),B(3,1),∴C(-1,-1),D(1,-3),∴m=-1,n=-3.故答案为:-1,-3.。

2022年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专项攻克练习题(名师精选)

2022年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专项攻克练习题(名师精选)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专项攻克(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已知点A 的坐标为(﹣4,﹣3),则点A 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一质点M 自P 0(1,0)处向上运动1个单位至P 1(1,1),然后向左运动2个单位至P 2处,再向下运动3个单位至P 3处,再向右运动4个单位至P 4处,再向上运动5个单位至P 5处,…,如此继续运动下去,则P 2021的坐标为( )A .(1011,1011)B .(1010,﹣1011)C .(504,﹣505)D .(505,﹣504)3、已知点P 在第四象限,且到x 轴,y 轴的距离分别为2,5.则点P 的坐标为( )A .(5,﹣2)B .(﹣2,5)C .(2,﹣5)D .(﹣5,2)4、如图是某校的平面示意图的一部分,若用“()0,0”表示校门的位置,“()0,3”表示图书馆的位置,则教学楼的位置可表示为( )A .()0,5B .()5,3C .()3,5D .()5,3-5、已知y 轴上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则点P 坐标为( )A .(0,3)B .(3,0)C .(0,3)或(0,﹣3)D .(3,0)或(﹣3,0)6、已知点P (﹣3,﹣3),Q (﹣3,4),则直线PQ ( )A .平行于x 轴B .平行于y 轴C .垂直于y 轴D .以上都不正确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0,-10)在( )A .x 轴的正半轴上B .x 轴的负半轴上C .y 轴的正半轴上D .y 轴的负半轴上8、点P 在第二象限内,P 点到x 、y 轴的距离分别是4、3,则点P 的坐标为( )A .(-4,3)B .(-3,-4)C .(-3,4)D .(3,-4)9、将点()4,3-先向右平移7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A .()3,2-B .()3,2-C .()10,2--D .()3,810、根据下列表述,不能确定具体位置的是( )A .电影院一层的3排4座B .太原市解放路85号C .南偏西30D .东经108︒,北纬53︒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有一个英文单词的字母顺序对应如图中的有序数对分别为(5,3),(6,3)(7,3)(4,1)(4,4)请你把这个英文单词写出来或者翻译中文为______.2、在平面内,已知M(3,0),N(﹣2,0),则线段MN的中点坐标P(____,____),MN长度为_______.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点P(x,y)我们把P(﹣y+1,x+1)叫做点P的伴随点,已知A1的伴随点为A2,点A2的伴随点为A3,点A3的伴随点为A4,这样依次得到A1,A2,A3,…An,若点A1的坐标为(3,1),则点A2021的坐标为_________.4、如图,直角坐标平面xoy内,动点P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依次运动,第1次从点(-1,0)运动到点(0,1),第2次运动到点(1,0),第3次运动到点(2,-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动点P第2022次运动到点的坐标是_____.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一质点M自P0(1,0)处向上运动1个单位至P1(1,1),然后向左运动2个单位至P2处,再向下运动3个单位至P3处,再向右运动4个单位至P4处,再向上运动5个单位至P5处,…,如此继续运动下去,则P2020的坐标为__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观察如图所示象棋棋盘,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将”与“帅”的位置;(2)说出“马3进4”(即第3列的“马”前进到第4列)后的位置.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4,0),B(3,4),C(0,2).(1)求S四边形ABCO;(2)连接AC,求S△ABC;(3)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S△PAB=8?若存在,请求点P坐标.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1),B(3,0),C(3,4).(1)在图中画出△ABC ,△ABC 的面积是 ;(2)在(1)的条件下,延长线段CA ,与x 轴交于点M ,则M 点的坐标是 .(作图后直接写答案)4、五一假期到了,七年级(1)班的同学到某梦幻王国游玩,在景区示意图前面,李强和王磊进行了如下对话:李强说:“魔幻城堡的坐标是(4,2)-.”王磊说:“丛林飞龙的坐标是(2,1)--.”若他们二人所说的位置都正确,请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用坐标表示出西游传说、华夏五千年、太空飞梭、南门的位置.5、已知点(2,28)P a a -+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 的坐标.(1)点P 在x 轴上;(2)点Q 的坐标为(1,5),直线PQ ∥y 轴;---------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象限的符号特点: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可直接进行求解.【详解】解:∵点A的坐标为(﹣4,﹣3),∴点A在第三象限;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象限的符号,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象限的符号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A【分析】求出图中写出点的坐标,发现规律再解决即可.【详解】解:P0(1,0)P1(1,1)P2(-1,1)P3(-1,-2)P4(3,-2)P5(3,3)P6(-3,3)P 7(-3,-4)P 8(5,-4)P 9(5,5)看了上述之后就会发现P 1(1,1),P 5(3,3),P 9(5,5)的横纵坐标相等,均为序数加1再除以2的结果,∵5411,9421÷=÷=,202145051÷=,∴P 2021的坐标为(1011,1011),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坐标的规律探究,根据图形得到点的坐标并发现坐标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能总结特殊点的坐标并总结运用规律是解题的关键.3、A【分析】根据“点到x 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 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求解即可.【详解】解:点P 在第四象限,所以横坐标大于0,纵坐标小于0又∵点P 到x 轴,y 轴的距离分别为2,5∴横坐标为5,纵坐标为-2即点P 的坐标为(5,﹣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x 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 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是解题的关键.4、B【分析】根据校门和图书馆的额坐标,可得出校门为坐标原点,过校门的水平方向为x 轴,竖直方向为y 轴,从而得出教学楼的坐标.【详解】解:∵校门()0,0,图书馆()0,3∴建立坐标系,如下图:∴教学楼的位置可表示为(5,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平面位置对应平面直角坐标系,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5、C【分析】根据题意,结合点的坐标的几何意义,可得点P 横坐标为0,且纵坐标的绝对值为3,即可得点P 的坐标.【详解】解:∵y 轴上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点P 横坐标为0,且纵坐标的绝对值为3,∴点P 坐标为:(0,3)或(0,﹣3).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几何意义,横坐标的绝对值就是点到y 轴的距离,纵坐标的绝对值就是点到x 轴的距离.6、B【分析】横坐标相同的点在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纵坐标相同的点在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由此分析即可.【详解】解:∵P (﹣3,﹣3),Q (﹣3,4),∴P 、Q 横坐标相等,∴由坐标特征知直线PQ 平行于y 轴,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特征,理解横坐标相同的点在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纵坐标相同的点在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是解题关键.7、D【分析】根据y 轴上点的横坐标为零,可得答案.【详解】解:点()0,10-的横坐标为0,纵坐标为10-,可知点()0,10-在y 轴负半轴上.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点,熟知y 轴上点的横坐标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8、C【分析】点P 到x 、y 轴的距离分别是4、3,表明点P 的纵坐标、横坐标的绝对值分别为4与3,再由点P 在第二象限即可确定点P 的坐标.【详解】∵P 点到x 、y 轴的距离分别是4、3,∴点P 的纵坐标绝对值为4、横坐标的绝对值为3,∵点P 在第二象限内,∴点P 的坐标为(-3,4),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所在象限的特点,点到的坐标轴的距离,确定点的坐标,掌握这些知识是关键.要注意:点到x 、y 轴的距离是此点的纵坐标、横坐标的绝对值,而非横坐标、纵坐标的绝对值.9、A【分析】让点A 的横坐标加7,纵坐标减5即可得到平移后点的坐标.【详解】解:点()4,3A -先向右平移7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的点坐标是(47,35)-+-,即(3,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的平移,左右平移只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平移只改变点的纵坐标,上加下减.10、C【分析】根据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逐项分析即可【详解】解:A. 电影院一层的3排4座,能确定具体位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 太原市解放路85号,能确定具体位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南偏西30,不能确定具体位置,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 东经108︒,北纬53︒,能确定具体位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理解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学习【解析】【分析】根据每一个点的坐标确定其对应的位置,最后写出答案.【详解】解:有序数对(5,3),(6,3)(7,3)(4,1)(4,4)对应的字母分别为S、T、U、D、Y,组成的英文单词为study,中文为学习,故答案为:学习.【点睛】此题考查了有序数对,正确理解有序数对的定义,确定各数对对应的字母是解题的关键.2、12##0.5 0 5【解析】【分析】观察M、N两点坐标可知横坐标相等,直线MN在x轴上,线段MN的长为两点纵坐标的差;MN中点横坐标与M、N两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为两点纵坐标的平均数.【详解】解:∵点M(3,0)和点N(-2,0)横坐标相等,∴MN在x轴上,MN=3-(-2)=5,MN中点的坐标为(23122,0),即(12,0).故答案填:12、0,5.【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与坐标轴平行的关系,以及在平行线上求相等长度、中点坐标的一般方法.3、(3,1)【解析】【分析】根据“伴随点”的定义依次求出各点,不难发现,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用2021除以4,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点2021A的坐标即可.【详解】解:1A的坐标为(3,1),2(0,4)A ∴,3(3,1)A -,4(0,2)A -,5(3,1)A ,⋯⋯,依此类推,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202145051÷=⋯⋯,∴点2021A 的坐标与1A 的坐标相同,为(3,1).故答案是:(3,1).【点睛】本题考查点的坐标规律,读懂题目信息,理解“伴随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求出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4、(2021,0)【解析】【分析】由图中点的坐标可得:每4次运动为一个循环组循环,并且每一个循环组向右运动4个单位,用2022除以4,再由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运动后点的坐标.【详解】由图中点的坐标可得:每4次运动为一个循环组循环,并且每一个循环组向右运动4个单位, ∵2022÷4=505余2,∴第2022次运动为第505循环组的第2次运动,横坐标为1505422021-+⨯+=,纵坐标为0,∴点P 运动第2022次的坐标为(2021,0).故答案为:(2021,0).【点睛】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解题关键是观察点的坐标变化,并寻找规律.5、 (1011,﹣1010)【解析】【分析】根据第一象限中点的特征,探究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详解】解:由题意P1(1,1),P5(3,3),P9(5,5),•••P2021(1011,1011),∴P2020(1011,-1010),故答案为:(1011,-1010).【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规律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探究规律的方法.三、解答题1、(1)“将”在第9行第5列,“帅”在第1行第5列;(2)第7行第4列【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点的位置即可确定行列表示的数据的顺序,进而得出答案;(2)根据“马”的位置,经过平移后得到新的位置,根据新的位置,确定行列表示的数据,进而得出答案.【详解】(1)按照图中的表示数字,“将”在第9行第5列,“帅”在第1行第5列;(2)第7行第4列.【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点的平移,掌握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1)11;(2)7;(3)存在,(0,0)或(8,0).【解析】【分析】(1)如图1,过点B作BD⊥OA于点D,根据 S四边形ABCO=S梯形CODB+S△ABD,利用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根据S△ABC=S四边形ABCO-S△AOC,利用面积公式求解即可;(3)设P(m,0),构建方程求出m即可.【详解】解:(1)如图1,过点B作BD⊥OA于点D,∵点A(4,0),B(3,4),C(0,2),∴OC=2,OD=3,BD=4,AD=4-3=1,∴S四边形ABCO=S梯形CODB+S△ABD=1(24)32⨯+⨯+1142⨯⨯=9+2=11;(2)如图2,连接AC,S△ABC=S四边形ABCO-S△AOC=11-1422⨯⨯=11-4=7;(3)设P(m,0),则有12×|m-4|×4=8,∴m=0或8,∴P(0,0)或(8,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分割法求四边形面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3、(1)见解析; 6;(2)作图见解析;(-1,0).【解析】【分析】(1)根据A(0,1),B(3,0),C(3,4)在坐标系中描点即可;(2)根据题意作图,由图知点M的坐标.【详解】(1)如图,△ABC的面积=14362⨯⨯=,故答案为:6;(2)如图,设经过点A ,C 的直线为y kx b =+,代入A (0,1),C (3,4)得,134b k b =⎧⎨+=⎩11k b =⎧∴⎨=⎩1y x ∴=+令0y =,则1x =-点M 的坐标(-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等知识,是基础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4、(1)见解析;(2)(3,3),(1,4)--,(0,0),(0,5)-【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的,太空飞梭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 ,竖直方向为y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可;(2)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写法写出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太空飞梭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 ,竖直方向为y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图:(2)西游传说(3,3),华夏五千年(1,4)--,太空飞梭(0,0)、南门(0,5)-【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出坐标原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5、(1)()6,0-;(2)()1,14【解析】【分析】(1)根据点在数轴上的特点,令280a +=,即可求得a ,进而求得P 的坐标;(2)根据平行与y 轴的直线的特点,令21a -=,即可求得a ,进而求得P 的坐标;【详解】(1)点P 在x 轴上,∴280a +=,4a =-2426a ∴-=--=-∴点P 的坐标()6,0-(2)点Q 的坐标为(1,5),直线PQ ∥y 轴,∴21a -=解得3a =286814a ∴+=+=∴点P 的坐标()1,14【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综合练习题(含答案)(1)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综合练习题(含答案)(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若点 P(x , y) 在第三象限,且点 P 到 x 轴的距离为 3,到 y 轴的距离为 2,则点 P 的坐标是( )A.(-2 ,-3)B.(-2, 3)C.(2, -3)D.(2, 3)2.若点 A(2 , m)在 x 轴上,则点 B(m﹣ 1, m+1)在 ()A. 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点 A(5,– 7) 对于 x轴对称的点 A 的坐标为 ().12A.( – 5,–7)B.( –7 , –5)C.(5, 7)D.(7,– 5)4.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极点的坐标分别是(-1 ,-1) 、 (-1,2) 、(3 ,-1) ,则第四个极点的坐标是()A.(2 , 2)B.(3, 2)C.(3 , 3)D.(2 , 3)5.若点 A(m,n) 在第二象限 , 那么点 B(-m,│ n│ ) 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6.若点 P 对于 x 轴的对称点为 P (2a+b , 3) ,对于 y 轴的对称点为P (9 , b+2) ,则点 P的坐12标为()A.(9 , 3)B.(﹣9, 3)C.(9,﹣ 3)D.( ﹣ 9,﹣ 3)7.已知点 P(x , y) ,且,则点 P 在()A. 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m- 3, m+ 1) 在第二象限,则 m的取值范围为 ()A. - 1< m<3B.m> 3C.m<- 1D.m >- 19.坐标平面上有一点 A,且 A 点到 x 轴的距离为3, A 点到 y 轴的距离恰为到 x 轴距离的 3倍. 若 A 点在第二象限,则A点坐标为 ()A.(-9 , 3)B.(-3, 1)C.(-3, 9)D.(-1, 3)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BC∥轴,则 ()A. 点 B 与 C的横坐标相等B. 点 B 与 C的纵坐标相等C. 点 B 与 C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分别相等D. 点 B 与 C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不相等11. 如图,在 5× 4 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点 O,A,B 在方格纸的交点 ( 格点 )上,在第四象限内的格点上找点C,使△ ABC的面积为3,则这样的点C共有()A.2 个B.3 个C.4个D.5个12.如图,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 x 轴、y 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 (0,0) 运动到 (0,1) ,而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即(0,0)→ (0,1)→ (1,1)→ (1,0),?且每秒挪动一个单位,那么第80 秒时质点所在地点的坐标是()A.(0 , 9)B.(9 , 0)C.(0,8)D.(8 , 0)二、填空题:13.若点 A在第二象限,且到 x 轴的距离为 3,到 y 轴的距离为 2,则点 A 的坐标为 __________.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3 , 5) ,先向右平移了 5 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了 3 个单位到达 D 点,则 D 点的坐标是.15.若 A(a,b)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均分线上,a 与 b 的关系是 _________.16.已知点 A(0, 1) , B(0, 2) ,点 C 在 x 轴上,且,则点 C的坐标.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随意一点 (x ,y) ,若规定以下两种变换:① f(x,y)=(x+2,y).② g(x,y)=(- x, - y),比如依据以上变换有:f(1,1)=(3,1); g(f(1,1)) =g(3,1)=(-3, -1).假如有数a、 b, 使得f(g(a,b)) = (b,a),则g(f(a+b,a- b))=.18. 将自然数按以下规律摆列:表中数 2 在第二行,第一列,与有序数对(2,1) 对应;数 5 与 (1,3)对应;数14 与(3,4)对应;依据这一规律,数2014 对应的有序数对为.三、解答题:19. 如图,在单位正方形网格中,成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xOy,试解答以下问题:(1)写出△ ABC三个极点的坐标;(2)画出△ ABC向右平移 6 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后的图形△A1B1C1;(3)求△ ABC的面积 .20.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 个单位的正方形,在成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 A, B, C均在格点上 .(1)请值接写出点 A, B,C 的坐标 .(2)若平移线段 AB,使 B 挪动到 C的地点,请在图中画出A 挪动后的地点 D,挨次连结 B,C,D,A,并求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 .21.如图,已知 A(-2 , 3) 、 B(4, 3) 、 C(-1 , -3)(1) 求点 C到 x 轴的距离;(2)求△ ABC的面积;(3)点 P 在 y 轴上,当△ ABP的面积为 6 时,请直接写出点 P 的坐标 .22. 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此中, C 点坐标为 (1 ,2).(1)写出点 A、 B 的坐标: A(________ , ________) 、B(________ , ________)(2)将△ ABC先向左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 1 个单位长度,获得△ A′ B′ C′,则 A′B′ C′的三个极点坐标分别是A′ (_______ , _______) 、 B′ (_______ , _______) 、 C′(________ , ________).(3) △ ABC的面积为.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综合卷: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一、仔细填一填:(本大题共有8 小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请把结果直接填在题中的横线上.只需你理解观点,认真运算,踊跃思虑,相信你必定会填对的!)1.如图是小刚画的一张脸,他对妹妹说,假如我用 (0,2)表示左眼,用 (2,2) 表示右眼,那么嘴的地点能够表示成 __________.2.如图,△ ABC 向右平移 4 个单位后获得△A′B′C′,则 A′点的坐标是 __________ .3.如图,中国象棋中的“象”,在图中的坐标为( 1,0),?若“象”再走一步,试写出下一步它可能走到的地点的坐标 ________.4.点 P(- 3,- 5)到 x 距离 ______,到 y 距离 _______.5.如,正方形ABCD的4,点 A 的坐 (- 1,1),平行于X,点C的坐___.6.已知点( a+1,a-1)在 x 上, a 的是。

2020年春人教版数学 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检测试卷(无答案)

2020年春人教版数学 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检测试卷(无答案)

七下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检测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某个电影院里,如果用(2,15)表示2排15号,那么5排9号可以表示为( ) A .(2,15) B .(2,5) C .(5,9) D .(9,5)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4, 3A ,则OA 的长为( )A .BC .5D .63.在下列所给出坐标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是A .(2,3)B .(﹣2,3)C .(﹣2,﹣3)D .(2,﹣3)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0,-10)在( )A .x 轴的正半轴上B .x 轴的负半轴上C .y 轴的正半轴上D .y 轴的负半轴上5.已知坐标平面内点M(a ,b)在第三象限,那么点N(b ,-a)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6.如图,小明从点O 出发,先向西走40米,再向南走30米到达点M ,如果点M 的位置用(-40,-30)表示,那么(10,20)表示的位置是( )A .点AB .点BC .点CD .点D7.将点P(﹣2,﹣3)向左平移3个长度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长度单位得到点Q,则点Q的坐标是()A.(1,﹣3)B.(﹣2,1)C.(﹣5,﹣1)D.(﹣5,5)8、过A(4,-2)和B(-2,-2)两点的直线一定()A、垂直于x轴B、与y轴相交但不平于x轴C、平行于x轴D、与x轴、y轴平行9、已知点A(-3,2),B(3,2),则A,B两点相距()A.3个单位长度B.4个单位长度C.5个单位长度D.6个单位长度10.如图,已知A1(1,0),A2(1,﹣1),A3(﹣1,﹣1),A4(﹣1,1),A5(2,1),…,则点A2019的坐标是()A.(﹣505,﹣505)B.(﹣505,﹣506)C.(﹣504,﹣504)D.(505,504)二.填空题11.(4分)已知点A(4,3),AB∥y轴,且AB=3,则B点的坐标为.12.(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纵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100个点的坐标为.13.在点(0,-2),(1,4),(0,0),(0,3),(2015,0)中,属于x轴上的点有___________.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M(1,3)与点N(x,3)之间的距离是5,则x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15.若点P(m,5)在第一象限内两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若点Q(8,n)在第四象限内两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则3m-2 n的值为____________.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蚂蚁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

2022年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专项训练练习题

2022年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专项训练练习题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专项训练(2021-2022学年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某气象台为了预报台风,首先需要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则下列说法能确定台风中心位置的是()A.北纬38°B.距气象台500海里C.海南附近D.北纬38°,东经136°2、若点P(2,b)在第四象限内,则点Q(b,-2)所在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点P到x轴的距离是3,到y轴的距离是2,且点P在y轴的左侧,则点P的坐标是()A.(-2,3)或(-2,-3)B.(-2,3)C.(-3,2)或(-3,-2)D.(-3,2)4、上海是世界知名金融中心,以下能准确表示上海市地理位置的是( )A.在中国的东南方 B.东经12129',北纬3114'C.在中国的长江出海口D.东经121.5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6、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A.光明剧院8排B.毕节市麻园路C .北偏东40°D .东经116.16°,北纬36.39°7、点P 的坐标为(﹣3,2),则点P 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8、在某个电影院里,如果用(2,5)表示2排5号,那么图框中的座次可以表示为( )A .()9,9B .()5,5C .()5,9D .()9,5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李明做走棋游戏,其走法是:棋子从原点出发,第1步向右走1个单位长度,第2步向右走2个单位长度,第3步向上走1个单位长度,第4步向右走1个单位长度……依此类推,第n 步的走法是:当n 能被3整除时,则向上走1个单位长度;当n 被3除,余数是1时,则向右走1个单位长度;当n 被3除,余数是2时,则向右走2个单位长度.当走完第12步时,棋子所处位置的坐标是( )A .(9,3)B .(9,4)C .(12,3)D .(12,4)10、已知点P (m +3,2m +4)在x 轴上,那么点P 的坐标为( )A .(-1,0)B .(1,0)C .(-2,0)D .(2,0)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已知点P (2,-1)关于y 轴对称的点Q 的坐标是(a ,b ),则a+b 的值_______2、如图,动点P 从坐标原点(0,0)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秒运动到点(1,0),第2秒运动到点(1,1),第3秒运动到点(0,1),第4秒运动到点(0,2)……则第2021秒点P 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___.3、已知点(),M a b ,将点M 向右平移()0c c >个单位长度得到N 点,则N 点坐标为__________.4、若x 轴上的点Q 到y 轴的距离为6,则点Q 的坐标为______.5、如图,将一片银杏叶放置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银杏叶上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1),(﹣1,2),则银杏叶杆处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观察如图所示象棋棋盘,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将”与“帅”的位置;(2)说出“马3进4”(即第3列的“马”前进到第4列)后的位置.2、如图是单位长度为1的网格,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图形向右平移6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A B C.个单位得到△111A B C;(1)请画出经过上述平移后得到的△111(2)写出点A,C,1A,1C的坐标.3、如图,五个学生正在做游戏,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写出这五个学生所在位置的坐标.4、在8×8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A(2,- 4),B(4,-2).C是第四象限内的一个格点,由点C与线段AB组成一个以AB为底,且腰长为无理数的等腰三角形.(1)填空:C点的坐标是,△ABC的面积是(2)将△ABC绕点C旋转180°得到△A1B1C1,连接AB1、BA1,则四边形AB1A1B的形状是何特殊四边形?___________________.(3)请探究: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四边形ABOP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2倍?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1)与x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它们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与y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呢?P a b在第几象限?如果a,b异号呢?(2)如果a,b同号,则点(),---------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分析】根据坐标确定位置的相关知识可直接进行排除选项.【详解】解:A、北纬38°不能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故不符合题意;B、距气象台500海里,范围太广,不能确定台风中心位置,故不符合题意;C、海南附近,范围太广,不能确定台风中心位置,故不符合题意;D、北纬38°,东经136°,表示具体坐标,能确定台风中心位置,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表示位置,解题的关键是判断是不是利用坐标来表示位置.2、C【分析】根据点P(2,b)在第四象限内,确定b的符号,即可求解.【详解】解:点P(2,b)在第四象限内,∴0b ,所以,点Q(b,-2)所在象限是第三象限,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点在各象限的符号特征.3、A【分析】根据点P到坐标轴的距离以及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求解即可.【详解】解:∵点P在y轴左侧,∴点P在第二象限或第三象限,∵点P到x轴的距离是3,到y轴距离是2,∴点P的坐标是(-2,3)或(-2,-3),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点到坐标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点到坐标轴的距离.4、B【分析】根据有序数对的性质解答.【详解】解:能准确表示上海市地理位置的是东经12129',北纬3114',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方法:有序数对,需用两个有序数量来表示某一位置,掌握有序数对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C【分析】根据第三象限内点的坐标横纵坐标都为负的直接可以判断【详解】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在第三象限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特征,理解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①第一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②第二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③第三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④第四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6、D【分析】根据位置的确定需要两个条件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解:A.光明剧院8排,没有明确具体位置,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毕节市麻园路,不能确定位置,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北偏东40︒,没有明确具体位置,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东经116.16︒,北纬36.39︒,能确具体位置,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位置的确定需要两个条件.7、B【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个象限中点的坐标特点求解即可.【详解】解:∵点P的坐标为(﹣3,2),∴则点P位于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个象限中点的坐标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个象限中点的坐标特点:第一象限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正;第二象限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第三象限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负;第四象限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8、C【分析】根据有序数对的意义,直接写出座次的坐标即可.【详解】5,9,解:根据题意得:5排9号可以表示为()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用坐标表示位置,理解横纵坐标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9、D【分析】设走完第n步,棋子的坐标用A n来表示.列出部分A点坐标,发现规律“A3n(3n,n),A3n+1(3n+1,n),A3n+2(3n+3,n)”,根据该规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设走完第n步,棋子的坐标用A n来表示.观察,发现规律:A0(0,0),A1(1,0),A2(3,0),A3(3,1),A4(4,1),A5(6,1),A6(6,2),…,∴A3n(3n,n),A3n+1(3n+1,n),A3n+2(3n+3,n).∵12=4×3,∴A12(12,4).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的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发现规律“A3n(3n,n),A3n+1(3n+1,n),A3n+2(3n+3,n)”.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棋子的运动情况,罗列出部分A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发现规律是关键.10、B【分析】根据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列方程求出m的值,再求解即可.【详解】解:∵点P(m+3,2m+4)在x轴上,∴2m+4=0,解得:m=-2,∴m+3=-2+3=1,∴点P的坐标为(1,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根据若两点关于y 轴对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即可求解.【详解】解:∵点P (2,-1)关于y 轴对称的点Q 的坐标是(a ,b ),∴2,1a b =-=- ,∴()213a b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特征,熟练掌握若两点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若两点关于y 轴对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是解题的关键.2、(44,3)【解析】【分析】分析点P 的运动路线及所处位置的坐标规律,进而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分析可得,动点P 第8=2×4秒运动到(2,0),动点P 第24=4×6秒运动到(4,0),动点P 第48=6×8秒运动到(6,0),以此类推,动点P 第2n (2n +2)秒运动到(2n ,0),∴动点P 第2024=44×46秒运动到(44,0),2024-2021=3,∴按照运动路线,差3个单位点P 到达(44,0),∴第2021秒点P 所在位置的坐标是(44,3),故答案为:(44,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从所给的数据和图形中寻求规律进行解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a c b +【解析】【分析】根据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的规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点(),M a b 向右平移()0c c >个单位长度,可得N 点的坐标(),a c b +,故答案为:(),a c b +.【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的平移,解题的关键是记住: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的规律,利用规律即可解决问题.4、 (6,0)或(-6,0)【解析】【分析】根据x 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可知点A 的纵坐标为0;接下来根据点A 到y 轴的距离即可求出其横坐标,进而得到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点A 的纵坐标为0.∵点A到y轴的距离为6,∴点A的横坐标为±6,∴点A的坐标为(6,0)或(-6,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和点的坐标的定义,熟练掌握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5、(1,1)【解析】【分析】由题意根据A,B两点的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而即可得出C的坐标.【详解】解:由题意上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1),(﹣1,2),可建立如图坐标系,-.由图可知点C的坐标为(1,1)-.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熟练掌握根据点的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将”在第9行第5列,“帅”在第1行第5列;(2)第7行第4列【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点的位置即可确定行列表示的数据的顺序,进而得出答案;(2)根据“马”的位置,经过平移后得到新的位置,根据新的位置,确定行列表示的数据,进而得出答案.【详解】(1)按照图中的表示数字,“将”在第9行第5列,“帅”在第1行第5列;(2)第7行第4列.【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点的平移,掌握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1)见解析;(2)A (-3,2),C (-2,0),1A(3,4),1C(4,2)【解析】【分析】(1)利用点平移的坐标变换规律分别写出点A1、B1、C1的坐标,然后描点即可;(2)根据图象写出坐标即可.【详解】A B C即为所求.解:(1)如图,△111(2)各点的坐标分别为A (-3,2),C (-2,0),1A (3,4),1C (4,2).【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确定平移后图形的基本要素有两个:平移方向、平移距离.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解题关键是掌握平点平移的坐标变换规律.3、答案不唯一.五个学生的位置分别为()0,0A ,()4,0B ,()0,3C ,()5,0D -,()0,4E -.【解析】【分析】可在平面内任意一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选取点A 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各点所在位置即可写成坐标.【详解】解:如图所示以点A 为坐标原点建立的直角坐标系,这样,五个学生的位置的坐标分别为()0,0A ,()4,0B ,()0,3C ,()5,0D -,()0,4E -.根据建立的坐标原点不同,点坐标不同,为此答案不唯一.本题考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的坐标,掌握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坐标是解题关键.4、(1)(1,-1); 4 ;(2)矩形;(3)存在,点P 的坐标为(-1,0),(0,-2).【解析】【详解】.解:(1)(1,-1); 4 ;(2) 矩形,(3)存在.由(1)知S △ABC =4,则S 四边形ABOP =8.同(1)中的方法得S △ABO =16-4-4-2=6.当P 在x 轴负半轴时,S △APO =2,高为4,那么底边长为1,所以P (-1,0);当P 在y 轴负半轴时,S △APO =2,高为2,所以底边长为2,此时P (0,-2).而当P 在x 轴正半轴及y 轴正半轴时均不能形成四边形ABOP故点P 的坐标为(-1,0),(0,-2).5、(1)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它们的纵坐标相等;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它们的横坐标相等;(2)如果a ,b 同号,则点(),P a b 在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如果a ,b 异号,则点(),P a b 在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解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即可解题;(2)根据各个象限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判断.【详解】(1)∵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到x 轴的距离相等,∴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它们的纵坐标相等;∵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到y 轴的距离相等,∴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它们的横坐标相等;(2)∵a ,b 同号∴当a ,b 同正时,点(),P a b 在第一象限;当a ,b 同负时,点(),P a b 在第三象限;∵a ,b 异号∴当0,0a b ><同正时,点(),P a b 在第四象限;当0,0a b <>同负时,点(),P a b 在第二象限.故答案为:如果a ,b 同号,则点(),P a b 在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如果a ,b 异号,则点(),P a b 在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点睛】本题考查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得特点,熟记坐标轴及各个象限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同步练习题

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7章7.1《平面直角坐标系》考点一:有序数对把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

利用有序数对,能准确表示一个位置,这里两个数的顺序不能改变。

考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取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竖直方向上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习惯取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①条数轴②互相垂直③公共原点满足这三个条件才叫平面直角坐标系注意: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考点三、象限及坐标平面内点的特点1、四个象限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象限,从右上部分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分别叫第一象限(或第Ⅰ象限)、第二象限(或第Ⅱ象限)、第三象限(第Ⅲ象限)和第四象限(或第Ⅳ象限)。

注:ⅰ、坐标轴(x轴、y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例点A(3,0)和点B(0,-5)ⅱ、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发生改变,则点的坐标相应发生改变;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发生改变,点的坐标也相应发生改变。

2、平面上点的表示: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P点分别向x、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则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记为P(a,b)注意:横坐标写在前,纵坐标写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考点四: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特点①、坐标原点的坐标为(0,0);②、第一象限内的点,x、y同号,均为正;③、第二象限内的点,x、y异号,x为负,y为正;④、第三象限内的点,x、y同号,均为负;⑤、第四象限内的点,x、y异号,x为正,y为负;⑥、横轴(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即(x,0),所以,横轴也可写作:y=0(表示一条直线)⑦、纵轴(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即(0,y),所以,纵横也可写作:x=0 (表示一条直线)考点五: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坐标平面内的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表示这点到纵轴(y轴)的距离,而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这点到横轴(x轴)的距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律试题专项训练无答案(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律试题专项训练无答案(1)

⼈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直⾓坐标系规律试题专项训练⽆答案(1)平⾯直⾓坐标系规律题⼀.选择题(共32⼩题)1.如图,在⼀单位为1的⽅格纸上,△A1A2A3,△A3A4A5,△A5A6A7……,都是斜边在x 轴上,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三⾓形,若A1A2A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0),A2(1,﹣1),A3(0,0),则依图中所⽰规律,A2020的坐标为()A.(1010,0)B.(1012,0)C.(2,1012)D.(2,1010)2.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动点从原点O出发,沿着箭头所⽰⽅向,每次移动1个单位,依次得到点P1(0,1),P2(1,1),P3(1,0),P4(1,﹣1),P5(2,﹣1),P6(2,0)…则点P2020的坐标是()A.(673,﹣1)B.(673,1)C.(336,﹣1)D.(336,1)3.如图,⼀个机器⼈从点O出发,向正西⽅向⾛2m到达点A1;再向正北⽅向⾛4m到达点A2,再向正东⽅向⾛6m到达点A3,再向正南⽅向⾛8m到达点A4,再向正东⽅向⾛10m到达点A5,按如此规律⾛下去,当机器⼈⾛到点A时,点A2019在第()象限.A.⼀B.⼆C.三D.四4.如图,在单位为1的⽅格纸上,△A1A2A3,△A3A4A5,△A5A6A7,…,都是斜边在x轴上,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三⾓形,若△A1A2A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0),A2(1,1),A3(0,0),则依图中所⽰规律,A2019的坐标为()A.(﹣1008,0)B.(﹣1006,0)C.(2,﹣504)D.(1,505)5.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点A1.A2.A3.A4.A5.A6的坐标依次为A1(0,1),A2(1,1),A3(1,0),A4(2,0),A5(2,1),A6(3,1),…按此规律排列,则点A2019的坐标是()A.(1009,1)B.(1009,0)C.(1010,1)D.(1010.0)6.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正⽅形ABCD的边长是2,点A的坐标是(﹣1,1),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C→D→A→.…路线运动,当运动到2019秒时,点P的坐标为()A.(1,1)B.(1,3)C.(﹣1,3)D.(﹣1,1)7.如图,点O(0,0),A(0,1)是正⽅形OAA1B的两个顶点,以OA1对⾓线为边作正⽅形OA1A2B1,再以正⽅形的对⾓线OA2作正⽅形OA2A3B2,…,依此规律,则点A7的坐标是()A.(﹣8,0)B.(8,﹣8)C.(﹣8,8)D.(0,16)8.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有若⼲个横纵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为(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第2019个点的坐标为()A.(45,6)B.(45,13)C.(45,22)D.(45,0)9.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AB∥EG∥x轴,BC∥DE∥HG∥AP∥y轴,点D、C、P、H在x轴上,A(1,2),B(﹣1,2),D(﹣3,0),E(﹣3,﹣2),G(3,﹣2),把⼀条长为2018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端固定在点A处,并按A﹣B﹣C﹣D﹣E﹣F﹣G﹣H﹣﹣P﹣A…的规律紧绕在图形“凸”的边上,则细线另⼀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A.(1,2)B.(﹣1,2)C.(﹣1,0)D.(1,0)10.如图,动点P在平⾯直⾓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8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A.(2018,1)B.(2018,0)C.(2018,2)D.(2019,0)11.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每个最⼩⽅格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P1,P2,P3,…均在格点上,其顺序按图中“→”⽅向排列,如:P1(0,0),P2(0,1),P3(1,1),P4(1,﹣1),P5(﹣1,﹣1),P6(﹣1,2)…根据这个规律,点P2017的坐标为()A.(﹣504,﹣504)B.(﹣505,﹣504)C.(504,﹣504)D.(﹣504,505)12.如图,⼀个质点在第⼀象限及x轴,y轴上运动,在第⼀秒钟,它从原点(0,0)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向运动,即(0,0)→(0,1)→(1,1)→(1,0)→…,且每秒移动⼀个单位,那么第24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A.(0,5)B.(5,0)C.(0,4)D.(4,0)13.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上有个点P(1,0),点P第1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点P1(1,1),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动2个单位⾄点P2(﹣1,1),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4次向右跳动3个单位,第5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6次向左跳动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动下去,则点P第2017次跳动⾄P2017的坐标是()A.(504,1007)B.(505,1009)C.(1008,1007)D.(1009,1009)14.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有若⼲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向排列,如(1,0),(2,0),(2,1),(3,1),(3,0),(3,﹣1)…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100个点的坐标()A.(14,0 )B.(14,﹣1)C.(14,1 )D.(14,2 )15.如图,所有正⽅形的中⼼均在坐标原点,且各边与x轴或y 轴平⾏,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A1,A2,A3,A4表⽰,则顶点A2018的坐标是()A.(504,﹣504)B.(﹣504,504)C.(505,﹣505)D.(﹣505,505)16.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有若⼲个横纵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为(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第2016个点的坐标为()A.(45,9)B.(45,13)C.(45,22)D.(45,0)17.如图,第⼀个正⽅形的顶点A1(﹣1,1),B1(1,1);第⼆个正⽅形的顶点A2(﹣3,3),B2(3,3);第三个正⽅形的顶点A3(﹣6,6),B3(6,6)按顺序取点A1,B2,A3,B4,A5,B6…,则第12个点应取点B12,其坐标为()A.(12,12)B.(78,78)C.(66,66)D.(55,55)18.如图,⼀个点在第⼀象限及x轴、y轴上移动,在第⼀秒钟,它从原点移动到点(1,0),然后按照图中箭头所⽰⽅向移动,即(0,0)→(1,0)→(1,1)→)(0,1)→(0,2)→……,且每秒移动⼀个单位,那么第2018秒时,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A.(6,44)B.(38,44)C.(44,38)D.(44,6)19.在平⾯直⾓坐标系中,⼀动点从原点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其移动的路线如图所⽰,则该动点移动到点A100时的坐标是()A.(49,0)B.(49,1)C.(50,0)D.(50,1)20.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从点P1(﹣1,0),P2(﹣1,﹣1),P3(1,﹣1),P4(1,1),P5(﹣2,1),P6(﹣2,﹣2),……依次扩展下去,则P2018的坐标为()A.(﹣503,503)B.(504,504)C.(﹣506,﹣506)D.(﹣505,﹣505)21.如图,动点P从点(3,0)出发,沿所⽰⽅向运动,每当碰到长⽅形OABC的边时反弹,反弹后的路径与长⽅形的边的夹⾓为45°,第1次碰到长⽅形边上的点的坐标为(0,3)……第2018次碰到长⽅形边上的坐标为()A.(1,4)B.(5,0)C.(8,3)D.(7,4)22.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动点从原点O出发,沿着箭头所⽰⽅向,每次移动1个单位,依次得到点P1(0,1),P2(1,1),P3(1,0),P4(1,﹣1),P5(2,﹣1),P6(2,0),…,则点P2017的坐标是()A.(671,﹣1)B.(672,0)C.(672,1)D.(672,﹣1)23.如图,在平⾯直⾓坐标系xOy中,点P(1,0).点P 第1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点P1(1,1),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动2个单位⾄点P2(﹣1,1),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点P3,第4次向右跳动3个单位⾄点P4,第5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点P5,第6次向左跳动4个单位⾄点P6,….照此规律,点P 第100次跳动⾄点P100的坐标是()A.(﹣26,50)B.(﹣25,50)C.(26,50)D.(25,50)24.如图,在直⾓坐标系中,设⼀动点⾃P0(1,0)处向上运动1个单位长度⾄P1(1,1),然后向左运动2个单位⾄P2处,再向下运动3个单位⾄P3处,再向右运动4个单位⾄P4处,再向上运动5个单位⾄P5处,…如此继续运动下去,设P n(x n,y n),n=1,2,3,…则x1+x2+…+x99+x100=()A.0B.﹣49C.50D.﹣5025.如图,⼀只跳蚤在第⼀象限及x轴、y轴上跳动,在第⼀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向跳动[即(0,0)→(0,1)→(1,1)→(1,0)→…],且每秒跳动⼀个单位,那么第24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A.(0,3)B.(4,0)C.(0,4)D.(4,4)26.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上有个点P(1,0),点P第1次向上跳运1个单位⾄点P1(1,1)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动2个单位⾄点P2(﹣1,1),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4次向右跳运3个单位,第5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6次向左跳动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P第2016次跳动⾄点P2016的坐标是()A.(505,1008)B.(﹣505,1008)C.(504,1007)D.(﹣504.1007)27.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有若⼲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向排列,如(1,0),(2,0),(2,1),(3,2),(3,1),(3,0),(4,0).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50个点的坐标为()A.(10,5)B.(9,3)C.(10,4)D.(50,0)28.如图,在⼀个单位为1的⽅格纸上,△A1A2A3,△A3A4A5,△A5A6A7,…,是斜边在x 轴上、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三⾓形.若△A1A2A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0),A2(1,﹣1),A3(0,0),则依图中所⽰规律,A2017的横坐标为()A.1010B.2C.1D.﹣100629.如图,⼀个粒⼦在第⼀象限内及x、y轴上运动,在第⼀分钟内它从原点O运动到(1,0),⽽后它接着按图所⽰在与x 轴、y轴平⾏的⽅向上来回运动,且每分钟移动1个长度单位,那么2017分钟后这个粒⼦所处的位置是()A.(7,45)B.(8,44)C.(44,7)D.(45,8)30.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动点从原点O出发,沿着箭头所⽰⽅向,每次移动⼀个单位,依次得到点P1(0,1);P2(1,1);P3(1,0);P4(1,﹣1);P5(2,﹣1);P6(2,0)……,则点P2019的坐标是()A.(672,0)B.(673,1)C.(672,﹣1)D.(673,0)31.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上有点A(1,0),点A第⼀次跳动⾄点A1(﹣1,1),第⼆次点A1跳动⾄点A2(2,1),第三次点A2跳动⾄点A3(﹣2,2),第四次点A3跳动⾄点A4(3,2),……依此规律跳动下去,则点A2017与点A2018之间的距离是()A.2017B.2018C.2019D.202032.如图,⼀个粒⼦从原点出发,每分钟移动⼀次,依次运动到(0,1)→(1,0)→(1,1)→(1,2)→(2,1)→(3,0)→……,则2018分钟时粒⼦所在点的横坐标为()A.886B.903C.946D.990评卷⼈得分⼆.填空题(共10⼩题)33.如图,在平⾯直⾓坐标内有点A0(1,0),点A0第⼀次跳动到点A1(﹣1,1),第⼆次点A1跳动到A2(2,1),第三次点A2跳动到A3(﹣2,2),第四次点A3跳动到A4(3,2),……依此规律动下去,则点A2018的坐标是.34.如图,所有正三⾓形的⼀边平⾏于x轴,⼀顶点在y轴上,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A1、A2、A3、A4、…表⽰,其中A1A2与x轴、底边A1A2与A4A5、A4A5与A7A8、…均相距⼀个单位,则A2017的坐标是.35.如图,所有正⽅形的中⼼均在坐标原点O,且各边均与x轴成y轴平⾏,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是2,4,6,8,…,每个正⽅形从第三象限的顶点开始,按顺时针⽅向顺序,依次记为A1,A2,A3,A4,A5,A6,A7,A8;…,则顶点A10的坐标为.36.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有若⼲个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向排列,如(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第2019个点的横坐标为.37.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有若⼲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向排列,如(1,0)、(2,0)、(2,1)、(3,1)、(3,0)、(3,﹣1)、…,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220个点的坐标为.38.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0),点A第1次跳动⾄点A1(﹣1,1),第2次向右跳动3个单位长度⾄点A2(2,1),第3次跳动⾄点A3(﹣2,2),第4次向右跳动5个单位长度⾄点A4(3,2),…,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第100次跳动⾄点A100的坐标是.39.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从点P1(﹣1,0),P2(﹣1,﹣1),P3(1,﹣1),P4(1,1),P5(﹣2,1),P6(﹣2,﹣2),…依次扩展下去,则P2018的坐标为.40.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第⼀次将三⾓形OAB变换成三⾓形OA1B1,第⼆次将三⾓形OA1B1换成三⾓形OA2B2,第三次将三⾓形OA2B2换成三⾓形OA3B3,……,若A (﹣3,1),A1(﹣3,2),A2(﹣3,4),A3(﹣3,8),点B(0,2),B1(0,4),B2(0,6),B3(0,8),按这样的规律,将三⾓形OAB进⾏2018次变换,得到三⾓形OA2018B2018,则A2018的坐标是.41.如图,动点P在平⾯直⾓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100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42.正六边形ABCDE在平⾯直⾓坐标系内的位置如图所⽰,点A的坐标为(﹣2,0),点B在原点,把正六边形ABCDEF沿x 轴正半轴作⽆滑动的连续翻转,每次翻转60°,经过2017次翻转之后,点B的坐标是.评卷⼈得分三.解答题(共8⼩题)43.在平⾯直⾓坐标系中,⼀只蚂蚁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其⾏⾛路线如图所求.(1)填写下列各点的坐标A4(,)A8(,)A12(,)(2)直接写出A4n的坐标(n是正整数)(,)(3)说明从点A2016到点A2018的移动⽅向.44.(1)如图,在x轴上,点A的坐标为3,点B的坐标为5,则AB的中点C的坐标为(2)在图中描出点A(2,1)和B(4,3),连结AB,找出AB的中点D并写出D的坐标.(3)已知点M(a,b),N(c,d),根据以上规律直接写出MN的中点P的坐标.45.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有若⼲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向排列,如(1,0),(2,0),(2,1),(3,2),(3,1),(3,0)…,如果(1,0)是第⼀个点,探究规律如下:(1)坐标为(3,0)的是第个点,坐标为(5,0)的是第个点;( 2 )坐标为(7,0)的是第个点;(3)第74个点的坐标为.46.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第⼀将△OAB变成△OA1B1,第⼆次将△OA1B1变换成△OA2B2,第三次将△OA2B2变换成△OA3B3已知A(1,3),A1(2,3),A2(4,3),A3(8,3),B(2,0),B1(4,0),B2(8,0),B3(16,0).(1)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形,找出规律,按此变化规律再将△OA3B3变换成△OA4B4,则A4的坐标是,B4的坐标是;(2)若按第(1)题找到的规律将△OAB进⾏n次变换,得到△OA n B n,⽐较每次变换中三⾓形顶点坐标有何变化,找出规律,推测A n的坐标是,B n的坐标是.(3)在前⾯⼀系列三⾓形变化中,你还发现了什么?47.如图,在直⾓坐标系中,第⼀次将△OAB变换成△OA1B1,第⼆次将△OA1B1变成△OA2B2,第三次将△OA2B2变成△OA3B3,已知A(1,5),A1(2,5),A2(4,5),A3(8,5);B(2,0),B1(4,0),B2(8,0),B3(16,0).(1)观察每次变换前后三⾓形有何变化,找出规律.按此规律将△OA3B3变成△OA4B4,则A4的坐标是,B4的坐标是.(2)若按第(1)题中找到的规律将△OAB进⾏n次变换,得到△OA n B n,⽐较每次变换中三⾓形顶点的坐标有何变化,找出规律,推测A n的坐标是,,B n的坐标是.(3)判断△OA n B 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48.⼩明在学习了平⾯直⾓坐标系后,突发奇想,画出了这样的图形(如图),他把图形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依次记作A1(1,0),A2(5,0),…A n,图形与y轴正半轴的交点依次记作B1(0,2),B2(0,6),…B n,图形与x轴负半轴的交点依次记作C1(﹣3,0),C2(﹣7,0),…?n,图形与y轴负半轴的交点依次记作D1(0,﹣4),D2(0,﹣8),…D n,发现其中包含了⼀定的数学规律.请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完成下列题⽬:(1)请分别写出下列点的坐标:A3,B3,C3,D3;(2)请分别写出下列点的坐标:A n,B n,?n,D n;(3)请求出四边形A5B5C5D5的⾯积.49.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第⼀次将三⾓形OAB变换成三⾓形OA1B1,第⼆次将三⾓形OA1B1,变换成三⾓形OA2B2,第三次将三⾓形OA2B2变换成三⾓形OA3B3,已知A(﹣3,1),A1(﹣3,2),A2(﹣3,4),A3(﹣3,8);B(0,2),B1(0,4),B2(0,6),B3(0,8).(1)观察每次变换前后三⾓形有何变化,找出规律,按此变换规律再将三⾓形OA3B3变换成OA4B4,则点A4的坐标为,点B4的坐标为.(2)若按(1)题找到的规律,将三⾓形OAB进⾏n次变换,得到三⾓形OA n B n,则点A n的坐标是,B n的坐标是.50.如图,在直⾓坐标系中,第⼀次将△OAB变换成△OA1B1,第⼆次将△OA1B1变换成△OA2B2,第三次将△OA2B2变换成△OA3B3.已知A(1,3),A1(﹣2,﹣3),A2(4,3),A3(﹣8,﹣3),B(2,0),B1(﹣4,0),B2(8,0),B3(﹣16,0).(1)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形有何变化,找出其中的规律,按此变化规律再将△OA3B3变换成△OA4B4,则A4点的坐标为,B4点的坐标为.(2)若按第(1)题找到的规律将△OAB进⾏了n次变换,得到△OA n B n,推测点A n的坐标为,B n的坐标为.。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 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检测试试题(无 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 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检测试试题(无 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30分)1. 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A.临西八路B.北偏东30°C.鲁信电影院2排D.东经118°,北纬40°2.已知直角坐标系中,点P (x ,y )满足42x +(y+3)2=0,则点P 坐标为( )A .(2,3)B .(2,-3)C .(-2,3)D .(2,-3)或(-2,-3)3.已知点P 位于轴右侧,距轴3个单位长度,位于轴上方,距离轴4个单位长度, 则点P 坐标是( )A 、(-3,4)B 、(3,4)C 、(-4, 3)D 、(4,3) 4.如果P (a+b, ab )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 (a,-b) 在第__象限.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 ,y )向左平移a 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得到的点是( )A 、(x+a ,y+b )B 、(x+a ,y-b )C 、(x-a ,y+b )D 、(x-a ,y-b)6.经过两点A (2,3)、B (-4,3)作直线AB ,则直线AB ( )A 、平行于x 轴B 、平行于y 轴C 、.经过原点D 、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的象棋盘上,若○帅位于点(1,-2)上,○相位于点(3,-2)上,则○炮位于点( )A.(1,-2)B.(-2,1)C.(-2,2)D.(2,-2)8.将△ABC 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加上-1,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 )A.将原图形向x 轴的正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B.将原图形向x 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C.将原图形向y 轴的正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D.将原图形向y 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9.在坐标系中,已知A (2,0),B (-3,-4),C (0,0),则△ABC 的面积为( )A.4B.6C.8D.310.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下去,若有序实数对(n ,m)表示第n 排,从左到右第m 个数,如(4,2)表示9,则表示58的有序数对是( )A.(11,3)B.(3,11)C.(11,9)D.(9,11)二、填空题:(每题3分,计30分)1.已知点A 在x 轴上方,到x 轴的距离是3,到y 轴的距离是4,那么点A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2.第三象限内的点P (x,y),满足5=x ,92=y ,则P 点的坐标是3.如果点P (x 2-4,y+1)是坐标原点,则2=4.边长为300m 的正方形广场四个顶点的四家商场,若商场A (150,150),商场C (-150,-150),那么商场B 、D 的坐标分别为:5.已知点P (-3,4)和Q (-3,6),则经过P 、Q 两点的直线与x 轴 ,与y 轴6.∆ABC 上有一点P (0,2),将∆ABC 先沿x 轴负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沿y 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新三角形上与点P 相对应的点的坐标是 .7.李明的座位在第5排第4列,简记为(5,4),张扬的座位在第3排第2列,简记为(3,2),若周伟的座位在李明的后面相距2排,同时在他的左边相距3列,则周伟的座位可简记为 .8.已知点A (-4,a ),B (-2,b )都在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 +b +ab 的值等于________.9.已知矩形ABCD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将矩形ABCD 沿x 轴向左平移到使点C 与坐标原点重合后,再沿y 轴向下平移到使点D 与坐标原点重合,此时点B 的坐标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40分)1.(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A (5,1),B (5,0),C (2,1),D (2,3),并顺次连接,且将所得图形向下平移4个单位,写出对应点A '、B '、C '、D '的坐标.y2.(10分)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在以下表格的交点上,其中A (3,3),B (3,5),请在表格中确立C 点的位置,使S △ABC =2,这样的点C有多少个,请分别表示出来.3.(10分)如图所示,三角形ABC 中,任意一点P (a ,b )经平移后对应点P 1(a-2,b+3),将△ABC 作同样的平移得到△A 1B 1C 1.求A 1,B 1,C 1的坐标及面积.65432123456B A4.(10分)如图,△ABC在直角坐标系中,(1)请写出△ABC各点的坐标.(2)求出S△ABC(3)若把△ABC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A′B′C′,在图中画出△ABC变化位置,并写出A′、B′、C′的坐标.。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含答案解析)(1)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 、y 轴上跳动,第一次它从原点跳到(0,1),然后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0,0)→(0,1)→(1,1)→(1,0)→……,每次跳一个单位长度,则第2021次跳到点( )A .(3,44)B .(4,45)C .(44,3)D .(45,4) 2.已知点32,)6(M a a -+.若点M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a 的值为( ) A .4 B .6- C .1-或4 D .6-或23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1)A -关于y 轴对称的点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下列关于有序数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3,4)与(4,3)表示的位置相同B .(a ,b )与(b ,a )表示的位置肯定不同C .(3,5)与(5,3)是表示不同位置的两个有序数对D .有序数对(4,4)与(4,4)表示两个不同的位置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4-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6.如图,一个粒子从原点出发,每分钟移动一次,依次运动到(0,1)()()()()()1,01,11,22,13,0....→→→→→→,则2018分钟时粒子所在点的横坐标为( )A .900B .946C .990D .886 7.若点(1,)A n -在x 轴上,则点(1,1)B n n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 (﹣2,﹣2)先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是()A.(4,5)B.(4,3)C.(6,3)D.(﹣8,﹣7)9.如图,动点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Р的坐标是()2019,1D.(2020,1) A.(2019,2)B.(2019,0)C.()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a),点B(0,4﹣a),且A在B的下方,点C (1,2),连接AC,BC,若在AB,BC,AC所围成区域内(含边界),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的个数为4个,那么a的取值范围为()A.﹣1<a≤0 B.0<a≤1 C.1≤a<2 D.﹣1≤a≤1 11.如图所示,某战役缴获敌人防御工事坐标地图碎片,依稀可见,一号暗堡的坐标为-,原有情报得知:敌军指挥部的坐标为(0,0),你认为(4,2),四号暗堡的坐标为(2,4)敌军指挥部的位置大约是()A.A处B.B处C.C处D.D处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且规定:正方形内不包含边界上的点,观察如图所示的中心在原点,一边平行于x轴的正方形,边长为1的正方形内部有一个整点,边长为3的正方形内部有9个整点,…,则边长为10的正方形内部的整点个数为()A.100 B.81 C.64 D.49二、填空题13.若电影票上座位是12排5号可记为(12,5),则(5,6)表示_______________. 14.写一个第三象限的点坐标,这个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__.15.直角坐标系内,一动点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依次运动,第1次从点(-1,0)运动到点(0,1),第2次运动到点(1,0),第3次运动到点(2,-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动点第2021次运动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16.如图,正方形ABCD 的各边分别平行于x 轴或y 轴,蚂蚁甲和蚂蚁乙都由点E (3,0)出发,同时沿正方形ABCD 的边逆时针匀速运动,蚂蚁甲的速度为3个单位长度/秒,蚂蚁乙的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则两只蚂蚁出发后,蚂蚁甲第3次追上蚂蚁乙的坐标是_____.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1,1,1,1,2,1,2A B C D ----,把一条长为2021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 处, 并按 A B C D A ----⋯的规律绕在四边形ABCD 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 ____.18.如图,已知点A 的坐标为(−2,2),点C 的坐标为(2,1),则点B 的坐标是____.19.已知P (a,b ),且ab <0,则点P 在第_________象限.20.如图,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1000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_______;经过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①,A 、B 、C 三地依次在一条直线上,两辆汽车甲、乙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驶向C 地.如图②,是两辆汽车行驶过程中到B 地的距离(km)s 与行驶时间(h)t 的关系图象,其中折线EF-FG 是甲车的图象,线段OM 是乙车的图象.(1)请求出图②中a 的值和点M 的坐标;(2)在行驶过程中,甲车有可能在乙车与B 地中点的位置吗?如有,请求出行驶时间t 的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0)A a ,(0,)B b ,且a ,b 2|6|0a b ++-=.(1)求A 、B 两点的坐标;(2)若P 从点B 出发沿着射线BO 方向运动(点P 不与原点重合),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连接AP ,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AOP 的面积为S .请你用含t 的式子表示S . (3)在(2)的条件下,点Q 与点P 同时运动,点Q 从A 点沿x 轴正方向运动,Q 点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A 、B 、P 、Q 四个点围成四边形的面积为S '.当4S =时,求:S S '的值.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M 的坐标为()23,1m m +-.(1)若点M 在x 轴上,求m 的值;(2)已知点N 的坐标为(3,2)-,且直线MN x ⊥轴,求线段MN 的长.24.国庆假期到了,八年级(1)班的同学到某梦幻王国游玩,在景区示意图前面,李强和王磊进行了如下对话:李强说:“魔幻城堡的坐标是()4,2-.”王磊说:“丛林飞龙的坐标是()2,1--.”若他们二人所说的位置都正确.(1)在图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2)用坐标描述西游传说和华夏五千年的位置.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ABC .(1)将△ABC 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A 1B 1C 1,画出△A 1B 1C 1.(2)写出△A 1B 1C 1,三个顶点的坐标.26.已知点P(m+2,3),Q(−5,n−1),根据以下条件确定m、n的值(1)P、Q两点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2)PQ∥x轴,且P点与Q点的距离为3.【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由题目中所给的跳蚤运动的特点找出规律,即可解答.【详解】由图可得,(0,1)表示1=12次后跳蚤所在位置;(0,2)表示8=(2+1)2−1次后跳蚤所在位置;(0,3)表示9=32次后跳蚤所在位置;(0,4)表示24=(4+1)2−1次后跳蚤所在位置;…∴(0,44)表示(44+1)2−1=2024次后跳蚤所在位置,则(3,44)表示第2021次后跳蚤所在位置.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读懂题意,能够正确确定点运动的顺序,确定运动的距离,从而可以得到到达每个点所用的时间.2.C解析:C【分析】由点M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出32=6a a -+,求出a 的值即可.【详解】解:∵点M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 ∴32=6a a -+∴32=6a a -+,()32=-6a a -+∴a=4或a=-1.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与坐标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得出32=6a a -+,注意不要漏解.3.C解析:C【分析】直接利用关于y 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对应点坐标,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点A (2,-1)关于y 轴对称的点为(-2,-1),则点(-2,-1)在第三象限.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y 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掌握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是解题关键. 4.C解析:C【分析】根据有序数对的意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解:A 、(3,4)与(4,3)表示的位置不相同,故本选项错误;B 、a=b 时,(a ,b )与(b ,a )表示的位置相同,故本选项错误;C 、(3,5)与(5,3)是表示不同位置的两个有序数对正确,故本选项正确;D 、有序数对(4,4)与(4,4)表示两个相同的位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主要利用了有序数对的意义,比较简单.5.B解析:B【分析】根据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特点解答即可.【详解】∵点()3,4-,∴点()3,4-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第一象限为(+,+),第二象限为(-,+),第三象限为(-,-),第四象限为(+,-).6.C解析:C【分析】根据点的坐标变化寻找规律即可.【详解】解:一个粒子从原点出发,每分钟移动一次,依次运动到(0,1)→(1,0)→(1,1)→(1,2)→(2,1)→(3,0)→L ,发现:当x=0时,有两个点,共2个点,当x=1时,有3个点,x=2时,1个点,共4个点;当x=3时,有4个点,x=4,1个点,x=5,1个点,共6个点;当x=6时,有5个点,x=7,1个点,x=8,1个点,x=9,1个点,共8个点;当x=10时,有6个点,x=11,1个点,x=12,1个点,x=13,1个点,x=14,1个点,共10个点;…当x=()12n n -,有(n+1)个点,共2n 个点; 2+4+6+8+10+…+2n≤2018, ()222n n +≤2018且n 为正整数, 得n=44,∵n=44时,2+4+6+8+10+…+88=1980,且当n=45时,2+4+6+8+10+…+90=2070,1980<2018<2070,∴当n=45时,x=45462⨯=990,46个点, ∴1980<2018<1980+46,∴2018个粒子所在点的横坐标为990.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观察点的坐标的变化寻找规律. 7.D解析:D【分析】根据点(1,)A n -在x 轴上,计算得n 的值,从而计算出点B 的坐标,即可完成求解.【详解】∵点(1,)A n -在x 轴上∴0n =∴11n +=,11n -=-∴(1,1)B n n +-为(1,1)B -∴(1,1)B n n +-在第四象限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和象限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和象限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8.B解析:B【分析】利用“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的规律求解可得.【详解】解:将点A (﹣2,﹣2)先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其坐标为(﹣2+6,﹣2+5),即(4,3),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数a ,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 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整数a ,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 个单位长度.(即: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9.A解析:A【分析】根据已知提供的数据从横纵坐标分别分析得出横坐标为运动次数,纵坐标为1,0,2,0,每4次一轮这一规律,进而求出即可.【详解】解:解:根据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第4次运动到点(4,0),第5次接着运动到点(5,1),…,∴横坐标为运动次数,经过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 的横坐标为2019,纵坐标为1,0,2,0,每4次一轮,∴经过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的纵坐标为:2019÷4=504余3,故纵坐标为四个数中第三个,即为2,∴经过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2019,2),故选:A.【点睛】本题是规律探究题,解题关键是找到动点运动过程中,每运动多少次形成一个循环.10.B解析:B【分析】根据题意得出除了点C外,其它三个横纵坐标为整数的点落在所围区域的边界上,即线段AB上,从而求出a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点A(0,a),点B(0,4﹣a),且A在B的下方,∴a<4﹣a,解得:a<2,若在AB,BC,AC所围成区域内(含边界),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的个数为4个,∵点A,B,C的坐标分别是(0,a),(0,4﹣a),(1,2),∴区域内部(不含边界)没有横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已知的4个横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都在区域的边界上,∵点C(1,2)的横纵坐标都为整数且在区域的边界上,∴其他的3个都在线段AB上,∴3≤4﹣a<4.解得:0<a≤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分析题目找出横纵坐标为整数的三个点存在于线段AB上为解决本题的关键.11.B解析:B【分析】直接利用已知点坐标得出原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敌军指挥部的位置大约是B处.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解题关键.12.B解析:B【分析】设边长为10的正方形内部的整点的坐标为(x,y),x,y都为整数,根据题意可得规律求解.【详解】解:设边长为10的正方形内部的整点的坐标为(x,y),x,y都为整数.则﹣5<x<5,﹣5<y<5,故x只可取﹣4,﹣3,﹣2,﹣1,0,1,2,3,4共9个,y只可取﹣4,﹣3,﹣2,﹣1,0,1,2,3,4共9个,它们共可组成点(x,y)的数目为9×9=81(个).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规律,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到点的坐标特点规律,然后进行求解即可.二、填空题13.5排6号【分析】根据第一个数表示排数第二个数表示号数写出即可【详解】解:∵12排5号可记为(125)∴(56)表示5排6号故答案为:5排6号【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理解有序数对的两个数的实际意解析:5排6号.【分析】根据第一个数表示排数,第二个数表示号数写出即可.【详解】解:∵12排5号可记为(12,5),∴(5,6)表示5排6号.故答案为:5排6号.【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理解有序数对的两个数的实际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4.(−1−1)(答案不唯一)【分析】根据在第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点解答即可【详解】∵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等并且都为负数∴只要根据特点写出横纵坐标相等并且都为负数的一组数即可如(解析:(−1,−1)(答案不唯一)【分析】根据在第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点,解答即可.【详解】∵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等,并且都为负数,∴只要根据特点写出横纵坐标相等,并且都为负数的一组数即可,如(−1,−1).故答案为:(−1,−1)(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等且都为负数.15.(20201)【分析】由图中点的坐标可得:每4次运动为一个循环组循环并且每一个循环组向右运动4个单位用2021除以4再由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运动后点的坐标【详解】∵2021÷4=505余1∴第2021解析:(2020,1)【分析】由图中点的坐标可得:每4次运动为一个循环组循环,并且每一个循环组向右运动4个单位,用2021除以4,再由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运动后点的坐标.【详解】∵2021÷4=505余1,∴第2021次运动为第505循环组的第1次运动,横坐标为505×4=2020,纵坐标为1,∴点的坐标为(2020,1).故答案为:(2020,1).【点睛】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解题关键是观察点的坐标变化,并寻找规律.16.(﹣10)【分析】由图可知正方形的边长为4故正方形的周长为16因为蚂蚁甲和蚂蚁乙的速度分别为3个和1个单位所以用正方形的周长除以(3−1)可得蚂蚁甲第1次追上蚂蚁乙时间从而算出蚂蚁乙所走过的路程则第解析:(﹣1,0).【分析】由图可知,正方形的边长为4,故正方形的周长为16,因为蚂蚁甲和蚂蚁乙的速度分别为3个和1个单位,所以用正方形的周长除以(3−1),可得蚂蚁甲第1次追上蚂蚁乙时间,从而算出蚂蚁乙所走过的路程,则第二次和第三次相遇过程中蚂蚁乙所走过的路程和第一次是相同的,从而结合图形可求得蚂蚁甲第3次追上蚂蚁乙的坐标.【详解】解:由图可知,正方形的边长为4,故正方形的周长为16∴蚂蚁甲第1次追上蚂蚁乙时间:16÷(3﹣1)=8(秒)蚂蚁乙走的路程为:1×8=8,∴此时相遇点的坐标为:(﹣1,0),因为蚂蚁甲和蚂蚁乙的速度比为3:1,∴再经过16秒蚂蚁甲和蚂蚁乙第三次相遇,相遇点坐标为:(﹣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物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运动的规律问题,明确相遇问题的计算公式及多次相遇中物体所走路程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7.【分析】先根据点的坐标求出四边形ABCD的周长然后求出另一端是绕第几圈后的第几个单位长度从而确定答案【详解】解:∵A(11)B(﹣11)C (﹣1﹣2)D(1﹣2)∴AB=1﹣(﹣1)=2BC=1﹣(0,1解析:()【分析】先根据点的坐标求出四边形ABCD的周长,然后求出另一端是绕第几圈后的第几个单位长度,从而确定答案.【详解】解:∵A(1,1),B(﹣1,1),C(﹣1,﹣2),D(1,﹣2),∴AB=1﹣(﹣1)=2,BC=1﹣(﹣2)=3,CD=1﹣(﹣1)=2,DA=1﹣(﹣2)=3,∴绕四边形ABCD一周的细线长度为2+3+2+3=10,2021÷10=202…1,∴细线另一端在绕四边形第203圈的第1个单位长度的位置,即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0,1).故答案为:(0,1).【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探求,根据点的坐标求出四边形ABCD一周的长度,从而确定2021个单位长度的细线的另一端落在第几圈第几个单位长度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18.【分析】根据点AC的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由此即可得【详解】根据点AC的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点B的坐标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依据题意正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解题关键--解析:(1,2)【分析】根据点A 、C 的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由此即可得.【详解】根据点A 、C 的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点B 的坐标为(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依据题意,正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解题关键.19.二四【分析】先根据ab <0确定ab 的正负情况然后根据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即可解答【详解】解:∵ab <0∴a >0b <0或b >0a <0∴点P 在第二四象限故答案为二四【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解析:二,四【分析】先根据ab <0确定a 、b 的正负情况,然后根据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即可解答.【详解】解:∵ab <0∴a >0,b <0或b >0,a <0∴点P 在第二、四象限.故答案为二,四.【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掌握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分析】分析点P 的运动规律找到循环次数即可【详解】分析图象可以发现点P 的运动每4次位置循环一次每循环一次向右移动四个单位∵1000=4×250∴当第250循环结束时点P 位置在(10000)∵2019解析:()1000,0 ()2019,2【分析】分析点P 的运动规律,找到循环次数即可.【详解】分析图象可以发现,点P的运动每4次位置循环一次.每循环一次向右移动四个单位.∵1000=4×250,∴当第250循环结束时,点P位置在(1000,0),∵2019=4×504+3,∴当第504循环结束时,点P位置在(2016,0),在此基础之上运动三次到(2019,2),故答案为(1000,0);(2019,2).【点睛】本题是规律探究题,解题关键是找到动点运动过程中,每运动多少次形成一个循环.三、解答题21.(1)a=240km,M(4,240);(2)4.5h.【分析】(1)结合题意得:E(0,150),即AB两地相距150km;根据F(2.5,0),得甲车2.5h 后到达B地,从而计算得甲车的速度;根据G(6.5,a),可计算得a的值;根据点N的横坐标为1.25,计算得乙车的速度,从而计算得乙车从B地到C地行驶的时间,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题意列方程60601502tt-=,得t=5,此时乙车已到达C地,故不合实际情况;因此得当甲车在B地与C地中点位置时,即甲车在乙车与B地中点位置,经计算即可完成求解.【详解】(1)结合题意得:E(0,150)∴AB两地相距150km∵F(2.5,0)∴甲车2.5h后到达B地∴甲车的速度为150÷2.5=60km/h∵G(6.5,a)∴a=60×(6.5-2.5)=240km,即BC两地相距240km∵点N的横坐标为1.25∴乙车的速度为(150-1.25×60)÷1.25=60km/h∴乙车从B地到C地行驶的时间为240÷60=4h∴M(4,240)∴a=240km,M(4,240);(2)当甲车在乙车与B地中点位置时,结合题意得:60 601502t t-=解得:t=5,此时乙车已到达C地,故不合实际情况,舍去;∴当甲车在B地与C地中点位置时,即甲车在乙车与B地中点位置结合(1)的结论,即BC两地相距240km∴24015060 4.52t h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角坐标系、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直角坐标系、坐标、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22.(1)(2,0)A - ,(0,6)B ;(2)62(3)S t t =-<或26(3)S t t =->;(3):S S '的值为1或425. 【分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及绝对值的非负性求出a 、b 的值,进而可得A 、B 的坐标;(2)由题意可得2BP t =,则根据(1)可得OB=6,OA=2,进而可分当点P 在OB 上,则有62OP t =-,当点P 在OB 外,则有26OP t =-,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可求解;(3)由(2)可得当点P 在OB 上时和点P 在OB 外时,然后根据S 求出时间t ,进而根据割补法求出S ',最后问题可求解.【详解】解:(1)∵260a b ++-=,∴20,60a b +=-=,解得:2,6a b =-=,∴()2,0A - ,()0,6B ;(2)由(1)及题意可得:OB=6,OA=2,2BP t =,∴当点P 在OB 上,即3t <,则62OP t =-,∴AOP 的面积为:()112626222S OA OP t t =⋅=⨯⨯-=-; 当点P 在OB 外,即3t >,则有26OP t =-, ∴AOP 的面积为:()112262622S OA OP t t =⋅=⨯⨯-=-, ∴综上所述: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为:()623S t t =-<或()263S t t =->; (3)由(2)及题意可得:()623S t t =-<或()263S t t =->,AQ=t ,则有: 当()623S t t =-<时,如图所示:∵4S =,∴462t =-,解得:t=1,∴AQ=1,∴OQ=2-1=1,OP=4, ∴1111261442222AOB OPQ S S S OA OB OQ OP '=-=⋅-⋅=⨯⨯-⨯⨯=, ∴:4:41S S '==;当()263S t t =->时,如图所示:∵4S =,∴426t =-,解得:t=5,∴AQ=5,∴OP=4, ∴11115654252222AQB APQ S S S AQ OB AQ OP '=-=⋅+⋅=⨯⨯+⨯⨯=, ∴4:4:2525S S '==, ∴综上所述::S S '的值为1或42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图形与坐标,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到点的坐标,然后根据几何知识进行求解问题.23.(1)1m =;(2)6【分析】(1)根据点在x 轴上纵坐标为0求解.(2)根据直线MN ⊥x 轴的横坐标相等求解.【详解】解:(1)由题意,得10m -=,解得:1m =.(2)∵点(3,2)N -,且直线MN x ⊥轴,∴233m +=-,解得:3m =-,∴(3,4)M --,∴()246MN =--=.【点睛】此题考查了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特征.24.(1)见解析;(2)西游传说(3,3),华夏五千年(1,4)--.【分析】(1)以太空飞梭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可;(2)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写法写出即可.【详解】解:(1)如图所示:(2)西游传说(3,3),华夏五千年(1,4)--.【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出坐标原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25.(1)见解析;(2)A 1(1,3),B 1(-1,0),C 1(2,1).【分析】(1)直接根据平移的性质确定A 1、B 1、C 1点即可画图;(2)原三角形中点A 、B 、C 的坐标已知,将△ABC 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横坐标变为x+3,而纵坐标不变,所以点A 1、B 1、C 1的坐标可知.【详解】解:(1)(2)∵A (-2,3),B (-4,0),C (-1,1)∴A 1(1,3),B 1(-1,0),C 1(2,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画图,熟练利用平移的性质确定点的坐标是解题关键. 26.(1)14m n ==-,;(2)4m =-或104n -=,【分析】(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平分线上点的特征,x 和y 的值相等,可列等式即可求出答案;(2)由PQ ∥x 轴,即点P 和Q 纵坐标有相等,列出等式即可求解即可计算出n 的值,又P 与Q 的距离为3.直线上到一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又2个,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可列等式,化简即可计算出m 的值.【详解】解:(1)∵P 、Q 两点在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m+2=3,n -1=-5,解得m=1,n=-4;(2)∵PQ ∥x 轴,∴n -1=3,∴n=4,又∵PQ=3,∴|m+2-(-5)|=3,解得m=-4或m=-10.∴m=-4或-10,n=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特征,利用点的特征列出相应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024年七年级数学下册专题7.1 平面直角坐标系【八大题型】(举一反三)(人教版)(解析版)

2024年七年级数学下册专题7.1 平面直角坐标系【八大题型】(举一反三)(人教版)(解析版)

专题7.1 平面直角坐标系【八大题型】【人教版】【题型1 判断点所在的象限】 (1)【题型2 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3)【题型3 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4)【题型4 平行与坐标轴点的坐标特征】 (6)【题型5 坐标确定位置】 (8)【题型6 点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11)【题型7 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13)【题型8 图形在格点中的平移变换】 (15)【题型1 判断点所在的象限】【例1】(2022春•洪山区期末)已知点P(x,y)在第四象限,则点Q(﹣x﹣3,﹣y)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根据第四象限的横纵坐标范围,可求得x,y的取值范围,再确定Q点横纵坐标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答】解:点P(x,y)在第四象限,∴x>0,y<0,∴﹣x﹣3<0,﹣y>0,∴点Q(﹣x﹣3,﹣y)在第二象限.故选:B.【变式1-1】(2022春•长沙期末)已知点P(﹣a,b),ab>0,a+b<0,则点P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加法,可得a、b的符号,根据第一象限内点的横坐标大于零,纵坐标大于零,可得答案.【解答】解:因为ab>0,a+b<0,所以a<0,b<0,所以﹣a>0,所以点P(﹣a,b)在第四象限,故选:D.【变式1-2】(2022春•青山区期末)已知,点A的坐标为(m﹣1,2m﹣3),则点A一定不会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根据每个象限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列出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不等式组无解的选项符合题意.【解答】解:A选项,{m―1>02m―3>0,解得:m>32,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m―1<02m―3>0,不等式组无解,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选项,{m―1<02m―3<0,解得:m<1,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m―1>02m―3<0,解得:1<m<32,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1-3】(2022春•晋州市期中)对任意实数x,点P(x,x2+3x)一定不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利用各象限内点的坐标性质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当x>0,则x2+3x>0,故点P(x,x2+3x)可能在第一象限;当x<0,则x2+3x>0或x2+3x<0,故点P(x,x2+3x)可能在第二、三象限;当x=0时,点P(x,x2+3x)在原点.故点P(x,x2+3x)一定不在第四象限.故选:D.均为0.【题型2 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例2】(2022春•陇县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m﹣3,m+1)在x轴上,则点P (m﹣1,1﹣m)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根据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可得m+1=0,从而求出m的值,进而求出点P的坐标,最后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一象限点的坐标特征,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m+1=0,∴m=﹣1,当m=﹣1时,m﹣1=﹣2,1﹣m=2,∴点P(﹣2,2)在第二象限,故选:B.【变式2-1】(2022春•海淀区校级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2m﹣4,m+1),若点P在y轴上,则m的值为( )A.﹣1B.1C.2D.3【分析】根据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可得2m﹣4=0,然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2m﹣4=0,解得:m=2,故选:C.【变式2-2】(2022春•仓山区校级期中)已知点A(﹣3,2m+3)在x轴上,点B(n﹣4,4)在y轴上,则点C(m,n)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直接利用x轴以及y轴上点的坐标得出m,n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点A(﹣3,2m+3)在x轴上,点B(n﹣4,4)在y轴上,∴2m+3=0,n﹣4=0,解得:m=―32,n=4,则点C(m,n)在第二象限.故选:B.【变式2-3】(2022春•东莞市期中)已知点P(2a﹣4,a+1),若点P在坐标轴上,则点P 的坐标为 .【分析】分两种情况:当点P在x轴上,当点P在y轴上,分别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分两种情况:当点P在x轴上,a+1=0,∴a=﹣1,当a=﹣1时,2a﹣4=﹣6,∴点P的坐标为:(﹣6,0),当点P在y轴上,2a﹣4=0,∴a=2,当a=2时,a+1=3,∴点P的坐标为:(0,3),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6,0)或(0,3),故答案为:(﹣6,0)或(0,3).【题型3 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例3】(2022春•巴南区期末)已知点P在x轴的下方,若点P到x轴的距离是3,到y 轴的距离是4,则点P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和为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点P在第三象限或第四象限,再根据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解答.【解答】解:∵点P在x轴下方,点P到x轴的距离是3,到y轴的距离是4,∴点P的横坐标为±4,纵坐标为﹣3,∴点P的坐标为(4,﹣3)或(﹣4,﹣3),点P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和为4﹣3=1或﹣4﹣3=﹣7.故答案为:1或﹣7.【变式3-1】(2021秋•城固县期末)已知点M(a,b)在第一象限,点M到x轴的距离等于它到y轴距离的2倍,且点M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6,则点M的坐标为 .【分析】根据点到x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点到y轴的距离是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可得答案.【解答】解:因为点M(a,b)在第一象限,所以a>0,b>0,又因为点M(a,b)在第一象限,点M到x轴的距离等于它到y轴距离的2倍,且点M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6,所以{b=2aa+b=6,解得{a=2b=4,所以点M的坐标为(2,4).故答案为:(2,4).【变式3-2】(2022春•云阳县期中)坐标平面内有一点A(x,y),且点A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恰为到x轴距离的2倍.若xy<0,则点A的坐标为( )A.(6,﹣3)B.(﹣6,3)C.(3,﹣6)或(﹣3,6)D.(6,﹣3)或(﹣6,3)【分析】根据题意可得x,y异号,然后再利用点到x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点到y 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即可解答.【解答】解:∵xy<0,∴x,y异号,∵点A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恰为到x轴距离的2倍,∴点A(6,﹣3)或(﹣6,3),故选:D.【变式3-3】(2021秋•阳山县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3a﹣5,a+1).若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且点A在y轴的右侧,则a的值为( )A.1B.2C.3D.1 或3【分析】根据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可得3a﹣5=a+1或3a﹣5=﹣(a+1),解出a的值,再由点A在y轴的右侧可得3a﹣5>0,进而可确定a的值.【解答】解:∵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3a﹣5=a+1或3a﹣5=﹣(a+1),解得:a=3或1,∵点A在y轴的右侧,∴点A的横坐标为正数,∴3a﹣5>0,∴a>5 3,∴a=3.故选:C.【题型4 平行与坐标轴点的坐标特征】【例4】(2022春•东莞市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2),AB平行于x轴,若AB=4,则点B的坐标为( )A.(7,2)B.(1,5)C.(1,5)或(1,﹣1)D.(7,2)或(﹣1,2)【分析】线段AB∥x轴,A、B两点纵坐标相等,又AB=4,B点可能在A点左边或者右边,根据距离确定B点坐标.【解答】解:∵AB∥x轴,∴A、B两点纵坐标都为2,又∵AB=4,∴当B点在A点左边时,B(﹣1,2),当B点在A点右边时,B(7,2);故选:D.【变式4-1】(2022春•延津县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B(2,3),C (a,b),若BC∥x轴,AC∥y轴,则点C的坐标为( )A.(﹣2,1)B.(2,﹣3)C.(2,1)D.(﹣2,3)【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点A(﹣2,1),B(2,3),C(a,b),BC∥x轴,AC∥y轴,∴b=3,a=﹣2,∴点C的坐标为(﹣2,3),故选:D.【变式4-2】(2022春•涪陵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和点Q的坐标分别为P (﹣2,m),Q(﹣2,1),点P在点Q的上方,线段PQ=5,则m的值为( )A.6B.5C.4D.7【分析】借助图形,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解.【解答】解:∵P(﹣2,m),Q(﹣2,1),点P在点Q的上方,线段PQ=5,∴m=1+5=6.故选:A.【变式4-3】(2022春•硚口区期中)如图,已知点A(4,0),B(0,2),C(﹣5,0),CD∥AB交y轴于点D.点P(m,n)为线段CD上(端点除外)一点,则m与n满足的等量关系式是( )A.m+2n=﹣5B.2m+n=﹣10C.m﹣n=﹣5D.2m﹣n=﹣6【分析】利用平移的性质可得点B与C对应时,点A的对应点为(﹣1,﹣2),由此可确定点P满足的等量关系式.【解答】解:∵AB∥CD,A(4,0),B(0,2),C(﹣5,0),当B与C对应时,点A平移后对应的点是(﹣1,﹣2),∵点P(m,n)为线段CD上(端点除外)一点,将点C(﹣5,0)和(﹣1,﹣2)分别代入m+2n=﹣5,2m+n=﹣10,m﹣n=﹣5,2m﹣n=﹣6中,只有m+2n=﹣5满足条件.故选:A.【题型5 坐标确定位置】【例5】(2022春•中山市期中)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就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如图是中国象棋棋局的一部分,如果用(2,﹣1)表示“炮”的位置,(﹣2,0)表示“士”的位置,那么“将”的位置应表示为( )A.(﹣2,3)B.(0,﹣5)C.(﹣3,1)D.(﹣4,2)【分析】直接利用已知点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将”的位置应表示为(﹣3,1).故选:C.【变式5-1】(2021秋•渠县校级期中)在大型爱国主义电影《长津湖》中,我军缴获了敌人防御工程的坐标地图碎片(如图),若一号暗堡坐标为(1,2),四号暗堡坐标为(﹣3,2),指挥部坐标为(0,0),则敌人指挥部可能在( )A.A处B.B处C.C处D.D处【分析】根据一号暗堡和四号暗堡的横纵坐标分别确定x轴和y轴的大致位置,然后画出直角坐标系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一号暗堡的坐标为(1,2),四号暗堡的坐标为(﹣3,2),∴它们的连线平行于x轴,∵一号暗堡和四号暗堡的纵坐标为正数,四号暗堡离y轴要远,如图,∴B点可能为坐标原点,∴敌军指挥部的位置大约是B处.故选:B.【变式5-2】(2022春•朝阳区期末)为更好的开展古树名木的系统保护工作,某公园对园内的6棵百年古树都利用坐标确定了位置,并且定期巡视.(1)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使得古树A、B的位置分别表示为A(1,2),B(0,﹣1);(2)在(1)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①表示古树C的位置的坐标为 ;②标出另外三棵古树D(﹣1,﹣2),E(1,0),F(1,1)的位置;③如果“(﹣2,﹣2)→(﹣2,﹣1)→(﹣2,0)→(﹣2,1)→(﹣1,2)→(0,2)→(1,2)→(1,1)→(1,0)→(1,﹣1)→(0,﹣1)→(0,﹣2)→(﹣1,﹣2)”表示园林工人巡视古树的一种路线,请你用这种形式画出园林工人从原点O出发巡视6棵古树的路线(画出一条即可).【分析】(1)根据A(1,2),B(0,﹣1)建立坐标系即可;(2)①根据坐标系中C的位置即可求得;②直接根据点的坐标描出各点;③根据6棵古树的位置得出运动路线即可.【解答】解:(1)如图:(2)①古树C的位置的坐标为(﹣1,2);故答案为:(﹣1,2);②标出D(﹣1,﹣2),E(1,0),F(1,1)的位置如上图;③园林工人从原点O出发巡视6棵古树的路线:(0,0)→(1,0)→(1,1)→(1,3)→(﹣1,2)→(﹣1,2)→(0,1).【变式5-3】(2022春•海淀区校级期中)如图1,将射线OX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β角(0°≤β<360°),得到射线OY,如果点P为射线OY上的一点,且OP=m,那么我们规定用(m,β)表示点P在平面内的位置,并记为P(m,β).例如,图2中,如果OM=5,∠XOM=110,那么点M在平面内的位置,记为M(5,110°),根据图形,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3,点N在平面内的位置记为N(6,30°),那么ON= ,∠XON= .(2)如果点A、B在平面内的位置分别记为A(4,30°),B(3,210°),则A、B 两点间的距离为 .【分析】(1)由题意得第一个坐标表示此点距离原点的距离,第二个坐标表示此点与原点的连线与x 轴所夹的角的度数;(2)根据相应的度数判断出AB 是一条线段,从而得出AB 的长为4+3=7.【解答】解:(1)根据点N 在平面内的位置记为N (6,30°)可知,ON =6,∠XON =30°.故答案为:6,30°;(2)如图所示:∵A (4,30°),B (3,210°),∴∠AOX =30°,∠BOX =210°,∴∠AOB =180°,∵OA =4,OB =3,∴AB =4+3=7.故答案为:7.) 【例6】(2022春•洪湖市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1,﹣4)平移到点(﹣3,﹣2),经过的平移变换为( )A .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B .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C .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向左平移a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b 个单向下平移b 个单位D.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分析】根据点向左平移,纵坐标不变的特点即可求解.【解答】解:∵点(1,﹣4)平移到点(﹣3,﹣2),∴﹣3﹣1=﹣4,∴﹣2﹣(﹣4)=2,∴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故选:C.【变式6-1】(2022春•武侯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M(3m﹣1,m﹣3)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M',若点M'在x轴上,则点M的坐标是( )A.(2,﹣2)B.(14,2)C.(﹣2,―103)D.(8,0)【分析】让点M的纵坐标加2后等于0,求得m的值,进而得到点M的坐标.【解答】解:∵将点M(3m﹣1,m﹣3)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M',若点M'在x 轴上,∴m﹣3+2=0,解得:m=1,∴3m﹣1=2,m﹣3=﹣2,∴M(2,﹣2).故选:A.【变式6-2】(2022春•碑林区校级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a,b)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Q.若点Q位于第四象限,则a,b的取值范围是( )A.a>0,b<0B.a>1,b<2C.a>1,b<0D.a>﹣3,b<2【分析】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求解即可.【解答】解:P(a,b)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a+3,b﹣2),∵Q位于第四象限,∴a+3>0,b﹣2<0,∴a>﹣3,b<2.故选D.【变式6-3】(2021秋•苏州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P(a﹣1,5)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Q(2﹣2b,5),则2a+4b+3的值为 .【分析】根据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可得答案.【解答】解:将点P(a﹣1,5)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Q,点Q的坐标为(2﹣2b,5),∴a﹣1﹣3=2﹣2b,∴a+2b=6,∴2a+4b+3=2(a+2b)+3=2×6+3=15,故答案为:15.【例7】(2022春•胶州市期末)如图,△ABC的顶点坐标A(2,3),B(1,1),C(4,2),将△ABC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A'B'C',则BC边上一点D(m,n)的对应点D'的坐标是( )A.(m+3,n+1)B.(m﹣3,n﹣1)C.(﹣1,2)D.(3﹣m,1﹣n)【分析】根据坐标平移规律解答即可.【解答】解:∵将△ABC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A'B'C',∴BC边上一点D(m,n)的对应点D'的坐标是(m﹣3,n﹣1).故选:B.【变式7-1】(2022•青岛二模)如图,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线段A'B',其中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B',这四个点都在格点上.若线段A'B'有一个点P'(a,b),则点P'在AB上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 )A.(a﹣2,b+3)B.(a﹣2,b﹣3)C.(a+2,b+3)D.(a+2,b﹣3)【分析】先利用点A它的对应点A′的坐标特征得到线段AB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线段A′B′,然后利用点平移的坐标规律写出点P(a,b)平移后的对应点P′的坐标.【解答】解:由图知,线段A'B'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即可得到线段AB,所以点P'(a,b)在AB上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a+2,b﹣3),故选:D.【变式7-2】(2022春•滨城区期中)如图,第一象限内有两点P(m﹣4,n),Q(m,n﹣3),将线段PQ平移,使点P、Q分别落在两条坐标轴上,则点P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A.(﹣2,0)B.(0,3)C.(0,3)或(﹣4,0)D.(0,3)或(﹣2,0)【分析】设平移后点P、Q的对应点分别是P′、Q′.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P′在y 轴上,Q′在x轴上;②P′在x轴上,Q′在y轴上.【解答】解:设平移后点P、Q的对应点分别是P′、Q′.分两种情况:①P′在y轴上,Q′在x轴上,则P′横坐标为0,Q′纵坐标为0,∵0﹣(n﹣3)=﹣n+3,∴n﹣n+3=3,∴点P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是(0,3);②P′在x轴上,Q′在y轴上,则P′纵坐标为0,Q′横坐标为0,∵0﹣m=﹣m,∴m﹣4﹣m=﹣4,∴点P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是(﹣4,0);综上可知,点P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是(0,3)或(﹣4,0).故选:C.【变式7-3】(2022春•如东县期中)三角形ABC在经过某次平移后,顶点A(﹣1,m+2)的对应点为A(2,m﹣3),若此三角形内任意一点P(a,b)经过此次平移后对应点P1(c,d).则a+b﹣c﹣d的值为( )A.8+m B.﹣8+m C.2D.﹣2【分析】由A(﹣1,2+m)在经过此次平移后对应点A1(3,m﹣3),可得△ABC的平移规律为: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5个单位,由此得到结论.【解答】解:∵A(﹣1,2+m)在经过此次平移后对应点A1(2,m﹣3),∴△ABC的平移规律为: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5个单位,∵点P(a,b)经过平移后对应点P1(c,d),∴a+3=c,b﹣5=d,∴a﹣c=﹣3,b﹣d=5,∴a+b﹣c﹣d=﹣3+5=2,故选:C.【题型8 图形在格点中的平移变换】【例8】(2021春•抚远市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0,4),线段MN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点M的坐标为(﹣3,﹣1),点N的坐标为(3,﹣2).(1)将线段MN平移得到线段AB,其中点M的对应点为A,点N的对应点为B.①点M平移到点A的过程可以是:先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再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②点B的坐标为 ;(2)在(1)的条件下,若点C的坐标为(4,0),连接AC,BC,求△ABC的面积.【分析】(1)由点M及其对应点的A的坐标可得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据此可得点N的对应点B的坐标;(2)割补法求解可得.【解答】解:(1)如图,①点M平移到点A的过程可以是: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②点B的坐标为(6,3),故答案为:右、3、上、5、(6,3);(2)如图,S△ABC=6×4―12×4×4―12×2×3―12×6×1=10.【变式8-1】(2022春•长沙期末)如图,△ABC的顶点A(﹣1,4),B(﹣4,﹣1),C (1,1).若△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B'C',且点C的对应点坐标是C'.(1)画出△A'B'C',并直接写出点C'的坐标;(2)若△ABC内有一点P(a,b)经过以上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3)求△ABC的面积.【分析】(1)首先确定A、B、C三点平移后的对应点位置,然后再连接即可;(2)由平移的性质可求解;(3)利用面积的和差关系可求解.【解答】解:(1)如图所示:∴点C(5,﹣2);(2)∵△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B'C',∴点P'(a+4,b﹣3);(3)S△ABC=5×5―12×3×5―12×2×3―12×5×2=25﹣7.5﹣3﹣5=9.5.【变式8-2】(2022春•江岸区校级月考)如图,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经过某种平移得到的,点A与点A′,点B与点B′,点C与点C′分别对应,且这六个点都在格点上,观察各点以及各点坐标之间的关系,解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点B和点B′的坐标,并说明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2)连接BC′,直接写出∠CBC′与∠B′C′O之间的数量关系 ;(3)若点M(a﹣1,2b﹣5)是三角形ABC内一点,它随三角形ABC按(1)中方式平移后得到的对应点为点N(2a﹣7,4﹣b),求a和b的值.【分析】(1)由图形可得出点的坐标和平移方向及距离;(2)根据平移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3)根据以上所得平移方式,利用“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的规律列出关于a、b的方程,解之求得a、b的值.【解答】解:(1)由图知,B(2,1),B′(﹣1,﹣2),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向左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2)∠CBC′与∠B′C′O之间的数量关系∠CBC′﹣∠B′C′O=90°.故答案为:∠CBC′﹣∠B′C′O=90°;(3)由(1)中的平移变换得a﹣1﹣3=2a﹣7,2b﹣5﹣3=4﹣b,解得a=3,b=4.故a的值是3,b的值是4.【变式8-3】(2021春•安阳县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得到三角形A'B'C',位置如图所示.(1)分别写出点A,A'的坐标:A ,A' .(2)请说明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3)若点M(m,4﹣n)是三角形ABC内部一点,则平移后对应点M'的坐标为(2m﹣8,n﹣4),求m和n的值.【分析】(1)根据已知图形可得答案;(2)由A(1,0)的对应点A′(﹣4,4)得平移规律,即可得到答案;(3)由(2)平移规律得出m、n的方程.【解答】解:(1)由图知A(1,0),A'(﹣4,4),故答案为:(1,0),(﹣4,4);(2)A(1,0)对应点的对应点A′(﹣4,4)得A向左平移5个单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A′,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3)△ABC内M(m,4﹣n)平移后对应点M'的坐标为(m﹣5,4﹣n+4),∵M'的坐标为(2m﹣8,n﹣4),∴m﹣5=2m﹣8,4﹣n+4=n﹣4,∴m=3,n=6.。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1.经过两点A(﹣2,2)、B(﹣2,﹣3)作直线AB,则直线AB()A.平行于x轴B.平行于y轴C.经过原点D.无法确定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1,6)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的对应点的坐标为P',则点P'的坐标为()A.(2,3)B.(﹣2,﹣3)C.(2,5)D.(﹣1,3)3.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21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A.(2021,0)B.(2020,1)C.(2021,1)D.(2021,2)4.已知点P(2m﹣6,m﹣1)在x轴上,则点P的坐标是()A.(1,0)B.(﹣4,0)C.(0,2)D.(0,3)5.若点P(m,2﹣m)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同,则点P坐标是()A.(1,1)B.(2,2)C.(﹣1,﹣1)D.(﹣2,﹣2)6.如图是人民公园的部分平面示意图,为准确表示地理位置,可以建立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若牡丹园的坐标是(2,2),南门的坐标是(0,﹣3),则湖心亭的坐标为()A.(﹣1,3)B.(﹣3,1)C.(﹣3,﹣1)D.(3,﹣1)7.如图所示,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箭头所示方向呈台阶状移动,第一次从原点运动到点(0,1),第二次接着运动到点(1,1),第三次接着运动到点(1,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2020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A.(2020,2020)B.(505,505)C.(1010,1010)D.(2020,2021)8.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跳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1,1)→(1,0)→…],且每秒跳动一个单位,那么第2020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A.(5,44)B.(4,44)C.(4,45)D.(5,45)9.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到x轴的距离为1,到y轴的距离为3,且在第二象限,则点A的坐标为()A.(1,3)B.(﹣3,1)C.(1,﹣3)D.(3,﹣1)10.设点P(x,y)在第二象限,且|x|=5,|y|=2,则点P的坐标是()A.(﹣5,2)B.(5,2)C.(﹣5,﹣2)D.(5,﹣2)11.剧院里3排4号可以用(3,4)表示,则(5,7)表示.12.已知线段AB的长度为3,且AB平行于y轴,A点坐标为(3,2),则B点坐标为.13.如图,三角形OAB的顶点B的坐标为(4,0),把三角形OAB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三角形CDE,如果OC=3,那么OE的长为.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标出点A(﹣1,1),B(5,1)的位置,则线段AB的中点M的坐标是.15.已知点A(﹣4,3)、B(2,﹣1)两点,现将线段AB进行平移,使点A移到坐标原点,则此时点B的坐标是.16.如图,已知A1(1,2),A2(2,2),A3(3,0),A4(4,﹣2),A5(5,﹣2),A6(6,0)…,按这样的规律,则点A2020的坐标为.17.已知点A(m+1,﹣2)和点B(3,n﹣1),若AB∥x轴,且AB=4,则m+n的值为.18.已知点M(3a﹣9,1﹣a),将M点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落在y轴上,则M的坐标是.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平移,每次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1(0,1),A2(1,1),A3(1,0),A4(2,0),…那么点A2020的坐标为.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2),B(3,4),C(x,y),若AC∥x轴,则线段BC的最小值及此时点C 的坐标分别为.21.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M(2m﹣3,m+1).(1)点M到y轴的距离为l时,M的坐标?(2)点N(5,﹣1)且MN∥x轴时,M的坐标?22.已知A(1,0)、B(4,1)、C(2,4),△ABC经过平移得到△A′B′C′,若A′的坐标为(﹣5,﹣2).(1)求B′、C′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m﹣1,2m+4),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坐标.(1)点P在x轴上;(2)点P横坐标比纵坐标大3;(3)点P在过A(﹣5,2)点,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上.24.已知点P(a﹣2,2a+8),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坐标.(1)点P在x轴上;(2)点P在y轴上;(3)点P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4)点Q的坐标为(1,5),直线PQ∥y轴.25.这是一个学校的示意图,已知大门的坐标为(1,﹣1),行政楼坐标为(﹣1,1),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另外四个地点的坐标.26.材料一:中国象棋体现了我国古人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象棋棋盘中蕴含着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是中国象棋棋盘的一半,棋子“马”走的规则是每步走“日”字形.例如:图中“马”所在的位置可以直接走到点A、B处;材料二:一动点沿着数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相当于向右平移1个单位,用实数加法表示为3+(﹣2)=1.若坐标平面上的点作如下平移:沿x轴方向平移的数量为a(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平移|a|个单位),沿y轴方向平移的数量为b(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平移|b|个单位),则把有序数对{a,b}叫做这一平移的“平移量”.“平移量”{a,b}与“平移量”{c,d}的加法运算法则为{a,b}+{c,d}={a+c,b+d}.下面在图中的象棋棋盘上建立直角坐标系,设“帅”位于点(0,0),“相”位于点(4,2).请解决下列问题:(1)图中“马”所在的点的坐标为.(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在整个直角坐标系中,不是棋子“马”的一步“平移量”的是.(可多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1,2}B.{﹣2,1}C.{1,﹣1}D.{﹣2,﹣1}E.{3,﹣1}(3)设“马”的初始位置如图中所示,如果现在命令“马“每一步只能向右和向上前进(例如图中的“马”只能走到点A、B处),在整个坐标系中,试问:①“马”能否走到点C?答:;(填“能”或“不能”)②“马”能否走到点(2018,2019)和点(2020,2021)?若能,则需要几步?为什么?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解:∵A(﹣2,2)、B(﹣2,﹣3),∴AB∥y轴,故选:B.2.解:∵将点P(1,6)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的对应点的坐标为P',∴1﹣2=﹣1,6﹣3=3,∴点P′的坐标为(﹣1,3).故选:D.3.解:观察点的坐标变化可知: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第4次接着运动到点(4,0),第5次接着运动到点(5,1),…按这样的运动规律,发现每个点的横坐标与次数相等,纵坐标是1,0,2,0,4个数一个循环,所以2021÷4=505…1,所以经过第2021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2021,1).故选:C.4.解:∵点P(2m﹣6,m﹣1)在x轴上,∴m﹣1=0,解得:m=1,故2m﹣6=﹣4,则点P的坐标是(﹣4,0).故选:B.5.解:∵点P(m,2﹣m)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同,∴m=2﹣m,解得m=1,∴2﹣m=1,∴点P坐标是(1,1).故选:A.6.解:根据题意可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湖心亭的坐标为(﹣3,1),故选:B.7.解:观察发现:第二次运动到点(1,1);第四次运动到点(2,2);第六次运动到点(3,3),…所以经过2020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1010,1010),故选:C.8.解:由图可得,(0,1)表示1=12秒后跳蚤所在位置;(0,2)表示8=(2+1)2﹣1秒后跳蚤所在位置;(0,3)表示9=32秒后跳蚤所在位置;(0,4)表示24=(4+1)2﹣1秒后跳蚤所在位置;…∴(0,44)表示(44+1)2﹣1=2024秒后跳蚤所在位置,则(4,44)表示第2020秒后跳蚤所在位置.故选:B.9.解:∵点A在第二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是1个单位长度,到y轴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点A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1,∴点A的坐标是(﹣3,1).故选:B.10.解:∵点P(x,y)在第二象限,且|x|=5,|y|=2,∴x=﹣5,y=2,∴点P的坐标为(﹣5,2).故选:A.11.解:剧院里3排4号可以用(3,4)表示,则(5,7)表示5排7号.故答案为:5排7号.12.解:∵AB∥y轴,∴A,B两点的横坐标相同,∵A(3,2),∴B点横坐标为3,∵AB=3,∴当B点在A点之上时,B点纵坐标为2+3=5,∴B(3,5);∴当B点在A点之下时,B点纵坐标为2﹣3=﹣1,∴B(3,﹣1).综上B点坐标为(3,﹣1)或(3,5).故答案为(3,﹣1)或(3,5).13.解:∵△OAB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CDE,OC=3∴BE=OC=3,∵点B的坐标为(4,0),∴OB=4,∴OE=OB+BE=4+3=7.故答案为:7.14.解:∵点A(﹣1,1),B(5,1),∴线段AB中点M的坐标为(,),即(2,1),故答案为:(2,1).15.解:∵点A(﹣4,3)平移后为原点(0,0),∴平移规律为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B(2,﹣1)平移后为(6,﹣4).故答案为(6,﹣4).16.解:观察发现,每6个点形成一个循环,∵A6(6,0),∴OA6=6,∵2020÷6=336…4,∴点A2020的位于第337个循环组的第4个,∴点A2020的横坐标为6×336+4=2020,其纵坐标为:﹣2,∴点A2020的坐标为(2020,﹣2).故答案为:(2020,﹣2).17.解:∵点A(m+1,﹣2)和点B(3,n﹣1)且AB∥x轴,∴n﹣1=﹣2,解得n=﹣1,又∵AB=4,∴m+1=7或m+1=﹣1,解得m=6或m=﹣2,当m=6时,m+n=6﹣1=5;当m=﹣2时,m+n=﹣2﹣1=﹣3;综上,m+n的值为5或﹣3,故答案为:5或﹣3.18.解:根据题意,得,3a﹣9﹣3=0,解得a=4,∴M(3,﹣3),故答案为(3,﹣3).19.解:∵2020÷4=505,则A2020的坐标是(505×2,0)=(1010,0).故答案为:(1010,0).20.解:依题意可得:∵AC∥x轴,∴y=2,根据垂线段最短,当BC⊥AC于点C时,点B到AC的距离最短,即BC的最小值=4﹣2=2,此时点C的坐标为(3,2),故答为:2,(3,2).21.解:(1)∵点M(2m﹣3,m+1),点M到y轴的距离为1,∴|2m﹣3|=1,解得m=1或m=2,当m=1时,点M的坐标为(﹣1,2),当m=2时,点M的坐标为(1,3);综上所述,点M的坐标为(﹣1,2)或(1,3);(2)∵点M(2m﹣3,m+1),点N(5,﹣1)且MN∥x轴,∴m+1=﹣1,解得m=﹣2,故点M的坐标为(﹣7,﹣1).22.解:∵A(1,0)、A′(﹣5,﹣2).∴平移规律为向左6个单位,向下2个单位,∵B(4,1)、C(2,4),∴B′(﹣2,﹣1),C'(﹣4,2);(2)△A′B′C′的面积=△ABC的面积=.23.解:(1)由P(m﹣1,2m+4)在x轴上,得2m+4=0.解得m=﹣2,∴P(﹣3,0);(2)由P(m﹣1,2m+4)的横坐标比纵坐标大3,得(m﹣1)﹣(2m+4)=3,解得m=﹣8,∴P(﹣9,﹣12);(3)由P在过A(﹣5,2),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上,得m﹣1=﹣5.解得m=﹣4,∴P(﹣5,﹣4).24.解:(1)∵点P(a﹣2,2a+8)在x轴上,∴2a+8=0,解得:a=﹣4,故a﹣2=﹣4﹣2=﹣6,则P(﹣6,0);(2)∵点P(a﹣2,2a+8)在y轴上,∴a﹣2=0,解得:a=2,故2a+8=2×2+8=12,则P(0,12);(3)∵点P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a﹣2=2a+8或a﹣2+2a+8=0,解得:a1=﹣10,a2=﹣2,故当a=﹣10则:a﹣2=﹣12,2a+8=﹣12,则P(﹣12,﹣12);故当a=﹣2则:a﹣2=﹣4,2a+8=4,则P(﹣4,4).综上所述:P(﹣12,﹣12),(﹣4,4);(4)∵点Q的坐标为(1,5),直线PQ∥y轴,∴a﹣2=1,解得:a=3,故2a+8=14,则P(1,14).25.解:根据题意可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由图可知图书馆的坐标为(5,1),教学楼的坐标为(1,3),实验楼的坐标(﹣1,5),食堂的坐标为(4,7).26.解:(1)由“帅”位于点(0,0),“相”位于点(4,2),∴“马”坐标为(﹣3,0);(2)由于马走“日”,因此马的平移向量左或右平移1,则相应的上或下平移2;平移向量左或右平移2,则相应的上或下平移1,∴A、B、D可以是“马”的一步“平移量”,故答案为C、E.(3)①马可以先走到A,再走到C;也可以先走到B,再走到C;故答案为能;②由题意可知“马”的走法只有两种平移量(2,1)或(1,2),设马沿着平移量(2,1)移动n次,沿着平移量(1,2)移动m次,则马沿着平移量(2n+m,2m+n)移动,如图马的初始位置是(﹣3,0),走到点(2018,2019)时,向右移动2021,马向上移动2019,∴2n+m=2021,2m+n=2019,∴m=(不合题意),∴马走不到(2018,2019);走到点(2020,2021)时,向右移动2023,马向上移动2021,∴2n+m=2023,2m+n=2021,∴m=673,n=675,∴能走到点(2020,2021),需要沿着平移量(2,1)移动675次,沿着平移量(1,2)移动673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律题一.选择题(共32小题)1.如图,在一单位为1的方格纸上,△A1A2A3,△A3A4A5,△A5A6A7……,都是斜边在x 轴上,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1A2A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0),A2(1,﹣1),A3(0,0),则依图中所示规律,A2020的坐标为()A.(1010,0)B.(1012,0)C.(2,1012)D.(2,1010)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沿着箭头所示方向,每次移动1个单位,依次得到点P1(0,1),P2(1,1),P3(1,0),P4(1,﹣1),P5(2,﹣1),P6(2,0)…则点P2020的坐标是()A.(673,﹣1)B.(673,1)C.(336,﹣1)D.(336,1)3.如图,一个机器人从点O出发,向正西方向走2m到达点A1;再向正北方向走4m到达点A2,再向正东方向走6m到达点A3,再向正南方向走8m到达点A4,再向正东方向走10m到达点A5,按如此规律走下去,当机器人走到点A时,点A2019在第()象限.A.一B.二C.三D.四4.如图,在单位为1的方格纸上,△A1A2A3,△A3A4A5,△A5A6A7,…,都是斜边在x轴上,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1A2A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0),A2(1,1),A3(0,0),则依图中所示规律,A2019的坐标为()A.(﹣1008,0)B.(﹣1006,0)C.(2,﹣504)D.(1,505)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A2.A3.A4.A5.A6的坐标依次为A1(0,1),A2(1,1),A3(1,0),A4(2,0),A5(2,1),A6(3,1),…按此规律排列,则点A2019的坐标是()A.(1009,1)B.(1009,0)C.(1010,1)D.(1010.0)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点A的坐标是(﹣1,1),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C→D→A→.…路线运动,当运动到2019秒时,点P的坐标为()A.(1,1)B.(1,3)C.(﹣1,3)D.(﹣1,1)7.如图,点O(0,0),A(0,1)是正方形OAA1B的两个顶点,以OA1对角线为边作正方形OA1A2B1,再以正方形的对角线OA2作正方形OA2A3B2,…,依此规律,则点A7的坐标是()A.(﹣8,0)B.(8,﹣8)C.(﹣8,8)D.(0,16)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纵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为(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第2019个点的坐标为()A.(45,6)B.(45,13)C.(45,22)D.(45,0)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EG∥x轴,BC∥DE∥HG∥AP∥y轴,点D、C、P、H在x轴上,A(1,2),B(﹣1,2),D(﹣3,0),E(﹣3,﹣2),G(3,﹣2),把一条长为2018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处,并按A﹣B﹣C﹣D﹣E﹣F﹣G﹣H﹣﹣P﹣A…的规律紧绕在图形“凸”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A.(1,2)B.(﹣1,2)C.(﹣1,0)D.(1,0)10.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8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A.(2018,1)B.(2018,0)C.(2018,2)D.(2019,0)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最小方格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P1,P2,P3,…均在格点上,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P1(0,0),P2(0,1),P3(1,1),P4(1,﹣1),P5(﹣1,﹣1),P6(﹣1,2)…根据这个规律,点P2017的坐标为()A.(﹣504,﹣504)B.(﹣505,﹣504)C.(504,﹣504)D.(﹣504,505)12.如图,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0,0)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即(0,0)→(0,1)→(1,1)→(1,0)→…,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24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A.(0,5)B.(5,0)C.(0,4)D.(4,0)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个点P(1,0),点P第1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P1(1,1),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动2个单位至点P2(﹣1,1),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4次向右跳动3个单位,第5次又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6次向左跳动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动下去,则点P第2017次跳动至P2017的坐标是()A.(504,1007)B.(505,1009)C.(1008,1007)D.(1009,1009)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1),(3,0),(3,﹣1)…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100个点的坐标()A.(14,0 )B.(14,﹣1)C.(14,1 )D.(14,2 )15.如图,所有正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且各边与x轴或y轴平行,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1,A2,A3,A4表示,则顶点A2018的坐标是()A.(504,﹣504)B.(﹣504,504)C.(505,﹣505)D.(﹣505,505)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纵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为(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第2016个点的坐标为()A.(45,9)B.(45,13)C.(45,22)D.(45,0)17.如图,第一个正方形的顶点A1(﹣1,1),B1(1,1);第二个正方形的顶点A2(﹣3,3),B2(3,3);第三个正方形的顶点A3(﹣6,6),B3(6,6)按顺序取点A1,B2,A3,B4,A5,B6…,则第12个点应取点B12,其坐标为()A.(12,12)B.(78,78)C.(66,66)D.(55,55)18.如图,一个点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移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移动到点(1,0),然后按照图中箭头所示方向移动,即(0,0)→(1,0)→(1,1)→)(0,1)→(0,2)→……,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2018秒时,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A.(6,44)B.(38,44)C.(44,38)D.(44,6)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其移动的路线如图所示,则该动点移动到点A100时的坐标是()A.(49,0)B.(49,1)C.(50,0)D.(50,1)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从点P1(﹣1,0),P2(﹣1,﹣1),P3(1,﹣1),P4(1,1),P5(﹣2,1),P6(﹣2,﹣2),……依次扩展下去,则P2018的坐标为()A.(﹣503,503)B.(504,504)C.(﹣506,﹣506)D.(﹣505,﹣505)21.如图,动点P从点(3,0)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长方形OABC的边时反弹,反弹后的路径与长方形的边的夹角为45°,第1次碰到长方形边上的点的坐标为(0,3)……第2018次碰到长方形边上的坐标为()A.(1,4)B.(5,0)C.(8,3)D.(7,4)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沿着箭头所示方向,每次移动1个单位,依次得到点P1(0,1),P2(1,1),P3(1,0),P4(1,﹣1),P5(2,﹣1),P6(2,0),…,则点P2017的坐标是()A.(671,﹣1)B.(672,0)C.(672,1)D.(672,﹣1)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1,0).点P第1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P1(1,1),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动2个单位至点P2(﹣1,1),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P3,第4次向右跳动3个单位至点P4,第5次又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P5,第6次向左跳动4个单位至点P6,….照此规律,点P第100次跳动至点P100的坐标是()A.(﹣26,50)B.(﹣25,50)C.(26,50)D.(25,50)2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设一动点自P0(1,0)处向上运动1个单位长度至P1(1,1),然后向左运动2个单位至P2处,再向下运动3个单位至P3处,再向右运动4个单位至P4处,再向上运动5个单位至P5处,…如此继续运动下去,设P n(x n,y n),n=1,2,3,…则x1+x2+…+x99+x100=()A.0B.﹣49C.50D.﹣5025.如图,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跳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1,1)→(1,0)→…],且每秒跳动一个单位,那么第24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A.(0,3)B.(4,0)C.(0,4)D.(4,4)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个点P(1,0),点P第1次向上跳运1个单位至点P1(1,1)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动2个单位至点P2(﹣1,1),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4次向右跳运3个单位,第5次又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6次向左跳动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P第2016次跳动至点P2016的坐标是()A.(505,1008)B.(﹣505,1008)C.(504,1007)D.(﹣504.1007)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2),(3,1),(3,0),(4,0).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50个点的坐标为()A.(10,5)B.(9,3)C.(10,4)D.(50,0)28.如图,在一个单位为1的方格纸上,△A1A2A3,△A3A4A5,△A5A6A7,…,是斜边在x 轴上、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1A2A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0),A2(1,﹣1),A3(0,0),则依图中所示规律,A2017的横坐标为()A.1010B.2C.1D.﹣100629.如图,一个粒子在第一象限内及x、y轴上运动,在第一分钟内它从原点O运动到(1,0),而后它接着按图所示在与x轴、y轴平行的方向上来回运动,且每分钟移动1个长度单位,那么2017分钟后这个粒子所处的位置是()A.(7,45)B.(8,44)C.(44,7)D.(45,8)3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沿着箭头所示方向,每次移动一个单位,依次得到点P1(0,1);P2(1,1);P3(1,0);P4(1,﹣1);P5(2,﹣1);P6(2,0)……,则点P2019的坐标是()A.(672,0)B.(673,1)C.(672,﹣1)D.(673,0)3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点A(1,0),点A第一次跳动至点A1(﹣1,1),第二次点A1跳动至点A2(2,1),第三次点A2跳动至点A3(﹣2,2),第四次点A3跳动至点A4(3,2),……依此规律跳动下去,则点A2017与点A2018之间的距离是()A.2017B.2018C.2019D.202032.如图,一个粒子从原点出发,每分钟移动一次,依次运动到(0,1)→(1,0)→(1,1)→(1,2)→(2,1)→(3,0)→……,则2018分钟时粒子所在点的横坐标为()A.886B.903C.946D.990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0小题)3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内有点A0(1,0),点A0第一次跳动到点A1(﹣1,1),第二次点A1跳动到A2(2,1),第三次点A2跳动到A3(﹣2,2),第四次点A3跳动到A4(3,2),……依此规律动下去,则点A2018的坐标是.34.如图,所有正三角形的一边平行于x轴,一顶点在y轴上,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1、A2、A3、A4、…表示,其中A1A2与x轴、底边A1A2与A4A5、A4A5与A7A8、…均相距一个单位,则A2017的坐标是.35.如图,所有正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O,且各边均与x轴成y轴平行,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是2,4,6,8,…,每个正方形从第三象限的顶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顺序,依次记为A1,A2,A3,A4,A5,A6,A7,A8;…,则顶点A10的坐标为.3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第2019个点的横坐标为.3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1)、(3,0)、(3,﹣1)、…,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220个点的坐标为.3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0),点A第1次跳动至点A1(﹣1,1),第2次向右跳动3个单位长度至点A2(2,1),第3次跳动至点A3(﹣2,2),第4次向右跳动5个单位长度至点A4(3,2),…,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第100次跳动至点A100的坐标是.3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从点P1(﹣1,0),P2(﹣1,﹣1),P3(1,﹣1),P4(1,1),P5(﹣2,1),P6(﹣2,﹣2),…依次扩展下去,则P2018的坐标为.4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三角形OAB变换成三角形OA1B1,第二次将三角形OA1B1换成三角形OA2B2,第三次将三角形OA2B2换成三角形OA3B3,……,若A (﹣3,1),A1(﹣3,2),A2(﹣3,4),A3(﹣3,8),点B(0,2),B1(0,4),B2(0,6),B3(0,8),按这样的规律,将三角形OAB进行2018次变换,得到三角形OA2018B2018,则A2018的坐标是.41.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100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42.正六边形ABCDE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的坐标为(﹣2,0),点B在原点,把正六边形ABCDEF沿x轴正半轴作无滑动的连续翻转,每次翻转60°,经过2017次翻转之后,点B的坐标是.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共8小题)4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只蚂蚁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其行走路线如图所求.(1)填写下列各点的坐标A4(,)A8(,)A12(,)(2)直接写出A4n的坐标(n是正整数)(,)(3)说明从点A2016到点A2018的移动方向.44.(1)如图,在x轴上,点A的坐标为3,点B的坐标为5,则AB的中点C的坐标为(2)在图中描出点A(2,1)和B(4,3),连结AB,找出AB的中点D并写出D的坐标.(3)已知点M(a,b),N(c,d),根据以上规律直接写出MN的中点P的坐标.4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2),(3,1),(3,0)…,如果(1,0)是第一个点,探究规律如下:(1)坐标为(3,0)的是第个点,坐标为(5,0)的是第个点;( 2 )坐标为(7,0)的是第个点;(3)第74个点的坐标为.4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将△OAB变成△OA1B1,第二次将△OA1B1变换成△OA2B2,第三次将△OA2B2变换成△OA3B3已知A(1,3),A1(2,3),A2(4,3),A3(8,3),B(2,0),B1(4,0),B2(8,0),B3(16,0).(1)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找出规律,按此变化规律再将△OA3B3变换成△OA4B4,则A4的坐标是,B4的坐标是;(2)若按第(1)题找到的规律将△OAB进行n次变换,得到△OA n B n,比较每次变换中三角形顶点坐标有何变化,找出规律,推测A n的坐标是,B n的坐标是.(3)在前面一系列三角形变化中,你还发现了什么?47.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变换成△OA1B1,第二次将△OA1B1变成△OA2B2,第三次将△OA2B2变成△OA3B3,已知A(1,5),A1(2,5),A2(4,5),A3(8,5);B(2,0),B1(4,0),B2(8,0),B3(16,0).(1)观察每次变换前后三角形有何变化,找出规律.按此规律将△OA3B3变成△OA4B4,则A4的坐标是,B4的坐标是.(2)若按第(1)题中找到的规律将△OAB进行n次变换,得到△OA n B n,比较每次变换中三角形顶点的坐标有何变化,找出规律,推测A n的坐标是,,B n的坐标是.(3)判断△OA n B 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48.小明在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突发奇想,画出了这样的图形(如图),他把图形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依次记作A1(1,0),A2(5,0),…A n,图形与y轴正半轴的交点依次记作B1(0,2),B2(0,6),…B n,图形与x轴负半轴的交点依次记作C1(﹣3,0),C2(﹣7,0),…∁n,图形与y轴负半轴的交点依次记作D1(0,﹣4),D2(0,﹣8),…D n,发现其中包含了一定的数学规律.请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完成下列题目:(1)请分别写出下列点的坐标:A3,B3,C3,D3;(2)请分别写出下列点的坐标:A n,B n,∁n,D n;(3)请求出四边形A5B5C5D5的面积.4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三角形OAB变换成三角形OA1B1,第二次将三角形OA1B1,变换成三角形OA2B2,第三次将三角形OA2B2变换成三角形OA3B3,已知A(﹣3,1),A1(﹣3,2),A2(﹣3,4),A3(﹣3,8);B(0,2),B1(0,4),B2(0,6),B3(0,8).(1)观察每次变换前后三角形有何变化,找出规律,按此变换规律再将三角形OA3B3变换成OA4B4,则点A4的坐标为,点B4的坐标为.(2)若按(1)题找到的规律,将三角形OAB进行n次变换,得到三角形OA n B n,则点A n的坐标是,B n的坐标是.50.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变换成△OA1B1,第二次将△OA1B1变换成△OA2B2,第三次将△OA2B2变换成△OA3B3.已知A(1,3),A1(﹣2,﹣3),A2(4,3),A3(﹣8,﹣3),B(2,0),B1(﹣4,0),B2(8,0),B3(﹣16,0).(1)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有何变化,找出其中的规律,按此变化规律再将△OA3B3变换成△OA4B4,则A4点的坐标为,B4点的坐标为.(2)若按第(1)题找到的规律将△OAB进行了n次变换,得到△OA n B n,推测点A n的坐标为,B n的坐标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