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监测-项目二 水环境标准
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估标准与方法
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估标准与方法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为了保护水环境,需要建立科学的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估标准与方法,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分别从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水环境质量监测水环境质量监测是指对水体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进行系统、周期性地观测和分析,以了解水体污染状况和污染源,并提供科学依据用于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
水环境质量监测应遵循以下原则:1.综合性原则:监测指标应涵盖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以全面了解水环境质量。
2.科学性原则:监测方法应基于科学原理和权威标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时空一致性原则:监测点位应覆盖不同地理位置和时间段,确保数据的代表性和可追溯性。
4.透明度原则:监测数据应及时、公开、透明,为相关部门和公众提供参考。
评估标准水环境质量评估标准是判断水体质量的依据。
根据国家和国际水质标准,可以将水体质量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评估标准应根据水体的功能和用途进行具体设计,如饮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
评估标准应满足以下要求:1.科学性原则:评估标准应基于科学研究和实际调查,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环保性原则:评估标准应符合环境保护的目标,能够反映水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一致性原则:评估标准应与国家和国际标准保持一致,以便于对不同地区和时期的水体质量进行比较。
4.可行性原则:评估标准应具备实施的可行性,能够被实际应用于水环境管理。
评估方法水环境质量评估方法是通过对水体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检测和分析,综合评估水体的质量状况。
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有以下几种:1.定性评估法:根据人工观测和经验判断,对水体质量进行定性评估。
2.定量评估法:通过对水体中各项指标的定量测量,计算综合指数或指标得分,对水体质量进行量化评估。
水质检测标准有哪些
水质检测标准有哪些水质检测是指对水体中各种物质的成分、性质和数量进行检测分析,以评价水质的好坏,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保护水资源环境。
水质检测标准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对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价的标准要求。
水质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水质安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水质检测标准包括对水体中各种物质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
这些物质包括有机物质、无机物质、重金属、微生物等。
有机物质主要包括溶解性有机物和悬浮物中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对水质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价。
无机物质主要包括水中的无机盐类、硬度物质等,这些物质对水质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4.5g/cm³的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较大的危害,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测。
微生物是指水中的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对水质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检测。
其次,水质检测标准还包括对水体的物理性质进行检测。
水体的物理性质包括水质的透明度、色度、浊度、气味、味道等,这些性质对水质的直观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
透明度是指水体透光的能力,透明度越高,水质越好;色度是指水体的颜色深浅,颜色越浅,水质越好;浊度是指水体中悬浮物质的含量,浊度越低,水质越好;气味和味道则是直接影响水质的感官指标,需要进行专门的检测和评价。
此外,水质检测标准还包括对水体的生物学性质进行检测。
水体的生物学性质主要包括水中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生植物等。
这些生物对水质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生态平衡状况等。
浮游生物是指水中悬浮的微小生物,包括浮游藻类、浮游动物等,它们对水质的影响较大,需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
底栖生物是指栖息于水底的生物,它们对水质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污染程度。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它们对水质的评价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生态平衡状况。
环境水质监测与评价标准
环境水质监测与评价标准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对环境水质的监测与评价非常重要。
水是我们生活和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对水质进行科学准确的监测和评价,有助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
本文将就环境水质监测与评价的一些标准进行论述。
二、环境水质监测标准1. 水质监测的基本原则水质监测是指对水体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动态监控和评估,以确定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风险程度。
水质监测应当坚持科学、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确保监测结果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和可信度,便于与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对比与分析。
2. 监测项目的选择水质监测应根据水环境的特点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应涵盖水体的理化性质、生物学指标和污染物的监测。
其中理化性质包括温度、pH值、溶解氧、浊度、电导率等指标;生物学指标包括藻类、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指标;污染物监测应包括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物质等污染物。
3. 监测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监测样品的采集应具有代表性和可重复性。
采集时应选择合适的采样点,避免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
不同类型的水体应根据其特点选择相应的采样方法。
采样完成后,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样品进行保存、处理和分析。
4. 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为了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采用科学的检测方法和先进的仪器设备。
监测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培训,掌握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能。
同时,应确保检测仪器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三、环境水质评价标准1. 水质类别和评价标准根据水质的不同用途,可以将水体分为饮用水、鱼类水域、游泳区域等不同类别。
针对不同类别的水体,应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通常包括对于各项监测指标的限值要求,如pH值、溶解氧、总氮、总磷等。
2. 水质污染指数计算方法水质污染指数是一种综合评价水质的方法,可以通过多种指标的综合计算得出。
常见的水质污染指数计算方法有德尔塔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反映水质状况的综合情况,方便进行水质的对比和评价。
水样监测标准
水样监测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样监测是环境保护领域中至关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对水质的监测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水体中的污染物质,保障水质安全,维护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而要进行准确可靠的水样监测,就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保证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下面将重点介绍水样监测的标准。
一、《污水检测方法》《污水检测方法》是我国规定的水样监测的国家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污水中各类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并明确了检测设备、试剂的要求。
通过严格按照该标准进行水样监测,可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我国对地表水质量进行监测评价的依据,该标准规定了地表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标准,以及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标准。
水样监测的结果与该标准进行比较,可以及时发现地表水的污染情况,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水质监测相关标准ISO组织发布了许多与水质监测相关的标准,涵盖了从水样采集、保存到检测分析的全过程,内容涵盖了各种水质参数的检测方法、仪器设备的要求、质量控制等。
这些国际标准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水质监测工作提供了参考,能够提高水样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和质量。
四、水样监测中的取样标准水样的取样是水样监测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取样不当会导致水样污染或失真,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水样的取样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包括取样地点的选择、取样方法、取样容器的材质等要求。
五、水样监测中的质控标准在水样监测过程中,质控工作是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质控标准包括仪器设备的校准、标准溶液的配制、空白样品的处理、重复测量的比对等内容,通过建立健全的质控体系,可以有效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六、水样监测结果的评价标准水样监测结果的评价需要依据相应的评价标准,一般根据地方、国家或国际的水质标准进行评估。
对于水质监测结果不达标的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监测治理措施,保护水质安全,维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24项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24项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国家对地表水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的依据,以确保水体的环境安全和生态健康。
24项基本项目通常指的是监测和评估地表水质量时所关注的24个基本参数,这些参数涉及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面。
以下是一般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基本项目,实际的标准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异:1.温度:反映水体的热平衡状况。
2.pH值:衡量水体的酸碱性。
3.溶解氧:表征水体中的氧气溶解情况,对水体中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4.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反映水体中的有机物污染情况。
5.氨氮:反映水体中氮的含量,是水体中有机和无机氮的总和。
6.总磷:表示水体中的磷污染程度。
7.总氮:表示水体中的氮污染程度。
8.总悬浮物:反映水体中的固体悬浮物含量。
9.生化需氧量(BOD5):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的程度。
10.化学需氧量(COD):用于评估水体中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氧化性。
11.电导率:衡量水体中电解质含量。
12.浊度:表征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杂质的程度。
13.溶解性无机氮:包括亚硝态氮、硝态氮等。
14.氟化物:表征水体中氟的含量。
15.氯化物:表征水体中氯离子的含量。
16.硫化物:表征水体中硫的含量。
17.铜:表征水体中铜的含量。
18.锌:表征水体中锌的含量。
19.铅:表征水体中铅的含量。
20.镉:表征水体中镉的含量。
21.铬(六价):表征水体中六价铬的含量。
22.氰化物:表征水体中氰化物的含量。
23.挥发性酚:反映水体中挥发性酚类物质的含量。
24.多环芳烃:表征水体中多环芳烃类物质的含量。
这些参数的监测和评估有助于判断地表水的环境质量,以及对水体的保护、治理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具体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可能会因国家、地区和水体类型而有所不同。
要获取最准确的信息,请参考您所在国家或地区相关的环保法规和地表水质量标准。
水环境监测任务书
3.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实践操作技能、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工作情境】
工作地点:监测实训室、校外某水体 工作场景:环保系统要对某水体的某次污染事故调查或长期进行对水质 情况监测,主要进行水体的采样、分析和监测报告的书写等工作。
五、样品的保存和运输
水样存放过程中,由于吸附、沉淀、氧化还原、微生物作用等, 样品的成分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如不能及时运输和分析测定的水样, 需采取适当的方法保存。较为普遍采用的保存方法有:控制溶液的 pH值、加入化学试剂、冷藏和冷冻。
采取的水样除一部分现场测定使用外,大部分要运送到实验室 进行分析测试。在运输过程中,为继续保证水样的完整性、代表性, 使之不受污染,不被损坏和丢失,必须遵守各项保证措施。根据水 样采样记录表清点样品,塑料容器要塞紧内塞、旋紧外塞;玻璃瓶 要塞紧磨口塞,然后用细绳将瓶塞与瓶颈拴紧。需冷藏的样品,配 备专门的隔热容器,放冷却剂。冬季运送样品,应采取保温措施, 以免冻裂样瓶。
环境监测
【任务目标】
水境监测工作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受领任务——明确目的——现 场调查——方案设计—— 采集样品——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 理——综合评价等内容,最后编写监测报告,并按规定程序报出。
【技能要求】
1.通过水环境监测实训,进一步让学生巩固课本所学知识,进一步掌握 水环境监测中各环境污染因子的水样采集与分析方法、误差分析、数据处理 等技能。
四、监测点布设、监测时间和采样方法
1. 监测点布设: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设置监测断面和采 样点,并结合水域类型、水文、气象、环境等自然特征,综合诸多
方面因素提出布点方案,在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确定。 2. 监测时间与频率:监测目的和水体不同,监测的频率往往
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条文说明
以区域站网为基础按流域为单元组成的水环境监测站网是水利系统的整体优势之一 也是水 行政主管部门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水资源的统一保护与管理的基础 水环境监测站网对全面反映流 域水体质量状况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条明确规定了水环境监测站网的定义和组成 即按一定的目的与要求 以水环境监测中 心为核心由适量的各类水质站组成的水环境监测网络 水环境监测网主要包括 地表水监测网 地 下水监测网 大气降水监测网以及水污染动态监测网等 在组织形式上 可分为国家 流域和省 市 自治区水环境监测网
本规范明确对水环境监测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如下规定 适用于对全国陆地地表水 江河湖库渠道等 地下水 大气降水 入河废水等进行水 水生 生物 沉降物的调查与监测 不适用于对海洋水体的监测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 为了更好地执行本规范 规定 在执行本 规范 的前提下 流域机构和各省 市 自治区水利厅 局 可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 如内陆 水库 河口水域和缺水地区等 制定必要的补充规定 本规范凝集了水利部门近 年水环境监测工作的经验 同时还参考了国内外在水环境监测方 面有关规定 标准 吸取了其中先进 可供借鉴部分 本规范主要引用的有关标准如下
定
本条规定了质控样数量指标应为所采集水样总数的
并且每批水样不得少于二个
本条规定一些不稳定参数应在采样现场采用相应方法测定 以避免在运送过程中样品发生变化
水样保存与运送是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本条规定了水样保存的要求与方法以及有效期 并明确规定超过保存期的样品应作为无效
样品处理 本条仅列出了常用的水样保存方法 未列入者可参照国家与国际有关标准执行
监测站网
一般规定
水质站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水质站的基本概念 开展监测工作和定期收集与发布有关水环境信息的地理位置基本单 元 也是采集水环境样品和现场进行监测项目测定的基本单元称之为水质站 水质站的基本特征 它的地理范围可大可小 一般由一至数个水质采样断面或采样点 井 组成 而湖 库水质站则可由一至数个采样垂线组成 水质站的基本类型 按目的与作用分为基本站和专用站 即地表水水质基本站 地下水水质 基本站 大气降水水质基本站等 基本站是为满足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 保护与管理工作以及水环境和 水资源质量评价的基本要求 提供基本水质 水量资料 并与水文测站 雨量站 地下水水位观测井 等统一规划而设置的站 基本站具有统一规划 数量一定 基本相对稳定 其监测项目与频次等技 术要求统一的特点 专用站是为某种特定目的 按照有关的技术要求提供服务而设置的站 其采样断面 点 的 布设 数量 监测项目与频次等要求均视服务的目的和对象而定 水质站按水体类型可分为河流水质站 湖库水质站 地下水水质站 大气降水水质站等 按 站址所处位置如 源头 干流 支流 湖泊 水库 河口等冠以地名 即为站名 设站是水环境监测工作的第一步 站址选择是否适当 对监测资料是否有代表性至关重要 因此 本条规定在设站前应事前收集站址所在地的水文 地质 气候 人口与工农林牧渔等产业发展 水平 污染物排放状况等有关基本资料 通过分析比较 确定站址 此外 水质站选址应在符合设站 原则的前提下 尽量靠近水文测站和水量观测站 以便获取同期的水量资料
环境行业水质监测规范
环境行业水质监测规范在保护水资源、维护环境健康的过程中,水质监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质监测旨在了解水体状况,防止水资源污染和保障公众健康。
本文将就环境行业水质监测的规范进行探讨。
一、监测目标和内容水质监测应以科学、全面、及时的原则为基础,涵盖以下目标和内容:1.水体特性:监测项目应包括水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等,以全面了解水体状况。
2.污染物浓度:监测项目应包括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如重金属、有机物等,以及微量元素的含量。
3.水生态系统:监测项目应涉及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包括水藻、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等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4.微生物监测:监测项目应涉及水体中的微生物状况,如细菌、病毒等,以保障公众健康。
二、监测方法和技术水质监测需要科学、可靠的方法和技术支持,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采样方法:采样过程要符合规范,采样点应广泛分布于水体中的不同区域和水深,以保证采样结果的代表性。
2.样品处理:样品处理过程应遵循规定的操作流程,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分析方法:分析方法要科学且可靠,应采用国际通用标准或行业规定的方法,确保数据的可比性。
4.监测仪器设备:选用适当的仪器设备,并保持其定期校准和维护,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三、数据处理与报告水质监测数据的处理和报告是对监测结果的总结和分析,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数据质量保证:数据应进行质量控制,包括质检和质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数据分析:监测结果应进行定量分析,评估水质状况,并与相关标准或阈值进行对比,以评价水体的污染程度。
3.报告编制:监测结果应编制成详细、清晰的报告,并包括结果的解读,以便于相关部门或公众的理解和应用。
4.信息管理:监测数据应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建立完善的信息流通机制,以推动数据共享和科学研究。
四、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水质监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确保监测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2.04.26•【文号】•【施行日期】2002.06.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标准正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4月26日)目次前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3 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4 标准值5 水质评价6 水质监测7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表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表2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表3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表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分析方法表5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分析方法表6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分析方法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保障人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态系统,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将标准项目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适用于全国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地表水水质特点和环境管理的需要进行选择,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选择确定的特定项目作为基本项目的补充指标。
本标准项目共计109项,其中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24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80项。
与GHZB1-1999相比,本标准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增加了总氮一项指标,删除了基本要求和亚硝酸盐、非离子氨及凯氏氮三项指标,将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调整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修订了pH、溶解氧、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铅、粪大肠菌群7个项目的标准值,增加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40项。
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广州大学内水质监测一、监测目的(1)对校园教学区,主要是实验楼区域的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样进行监测,了解学校实验楼区域的水质现状。
(2)学习水质监测的步骤,进一步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会制定水质监测方案并按步实施。
(3)进一步熟练常用的水质监测中的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各种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4)熟悉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的各项标准,并学会运用其来评价水质,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本次监测选取了校园网主场至生化实验楼区域水域进行监测。
根据相关的文档和网上搜寻的资料可知,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1.地形地貌广州大学城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紧靠珠江两岸地,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地带。
小岛总体地形是东北高、西南低。
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
广州大学位于岛的西部,坐落于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平缓,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有着树枝状般的水系。
2.气象广州大学城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有着温暖多雨、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的特点。
其年平均气温约为21.8℃,一年中7月、8月的温度最高,1月最低,绝对最高气温约38.7℃。
平均年降雨量为1699.8毫米,集中在梅雨季、台风季两个季节,占全年的82.1%,在七、八、九月份常遭受六级以上的大风袭击或影响,台风最大风力在9级以上,并带来暴雨,破坏力极大,年评卷蒸发量160315,mm。
3.水文广州大学城位于珠江、冻僵溪流的交汇区上,该区域河段属于不规则半日潮。
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占广州市区面积的10.8%。
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为0.72m,平均低潮水位为-0.88m,涨潮最大潮差2.56m,落潮最大潮差3.00m。
环境保护水质监测标准
环境保护水质监测标准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为了保护水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水质监测标准。
本文将介绍环境保护水质监测标准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一、背景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和其他生物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工业、农业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水污染不仅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还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各国开始建立环境保护水质监测标准,通过对水体进行定期检测,确保水质符合规定的安全标准。
二、主要内容环境保护水质监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检测项目和指标:环境保护水质监测涉及的项目和指标主要包括水质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如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的污染状况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
2. 监测方法和技术:环境保护水质监测要求使用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和技术。
监测方法的选择和应用需要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监测频次和区域范围:环境保护水质监测要求定期进行,监测频次取决于监测目的和实际情况。
同时,监测范围应涵盖到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湖泊、水库等各类水体。
4. 水质评价标准:环境保护水质监测的最终目的是确保水质符合相关的评价标准。
水质评价标准是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根据污染程度和对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确定水质的合理标准。
三、重要意义环境保护水质监测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 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合理执行水质监测标准,可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降低人们接触污染物的风险,减少水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 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水质监测标准可以及时掌握水体的污染状况,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监测和评估,可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环境监测》课程标准
《环境监测》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和作用环境监测是高职高专环境工程专业(原: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程,也是对应于水环境监测工、大气环境监测工等岗位的证书课程。
本课程核心技能内容主要选自于环境监测行业标准和规范。
根据生产一线对环境监测技能岗位人才的要求,该课程重点教会学习者水质、大气、噪声及辐射、土壤与固体废物等环境要素的监测。
在开设本课程前需要开设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同时本课程又为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准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基本理念以环境监测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整体设计;以培养学习者对水质、大气、噪声及辐射、土壤与固体废物等环境要素监测能力为重点,开发学习型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构建教学内容,组织课程教学;“教、学、练、做”一体,实现理实融合。
三、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目标设计,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重点是培养职业能力;内容设计,以工作任务为内容,将知识、技能融于工作任务,重点教会学习者如何完成工作任务;项目设计,以学习型项目为载体,构建教学内容,进行课程整体设计;考核与评价设计,改变过去考卷定成绩的模式,增加过程考核比例,采取灵活多样形式。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环境监测工作的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如表1所列。
通过典型环境监测项目实训,使学习者熟悉环境监测岗位工作程序与工作内容,掌握环境监测的原理和测定方法,掌握环境监测过程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操作技能,包括查阅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布点采样、样品保存、分析测定、数据处理、填写监测报告及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等,培养学习者保护环境责任意识,严谨的工作态度及较强的职业能力。
表1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上开设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或调整。
根据环境监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一、知识目标1. 了解环境监测的基础上,掌握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保证有关知识;2. 掌握环境监测采样、布点、样品保存原则和方法;3. 掌握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监测结果表达方法;4. 熟悉环境监测常用的标准和技术规范;5. 掌握监典型监测指标的测定原理、方法及所用监测仪器的操作与维护;6. 了解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主要组成、典型项目测定原理和有关注意问题。
环境保护行业水质监测标准
环境保护行业水质监测标准水质监测标准在环境保护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通过科学、规范的方法和标准,对水质进行全面、深入的监测和评估,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本文将从水质监测标准的制定、执行、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质监测标准的制定水质监测标准的制定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
它需要结合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以及水质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制定适用于我国国情和水环境特点的监测标准。
制定水质监测标准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指标的确定:水质监测标准应确定一系列科学、准确、可操作的水质监测指标,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指标等,以全面反映水体的水质状况。
2. 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制定水质监测标准应考虑采集数据的方法、频次和地点的选择,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监测设备和方法:水质监测标准的制定需考虑适用的监测设备和方法,包括采样装备、实验仪器和分析方法等,以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水质监测标准的执行水质监测标准的执行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
在执行水质监测标准时,需确保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人员培训:水质监测需要专业、熟练的操作人员进行,因此在执行水质监测标准前,要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所需的专业技能。
2. 设备维护与校准:为确保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执行水质监测标准时,需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与校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监测频次和地点的选择:根据水质监测标准的要求,需合理选择监测的频次和地点,覆盖主要的水质来源和受污染的水体,确保监测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三、水质监测标准的评估水质监测标准的评估是对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的过程。
在评估水质监测标准时,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分析与解读:水质监测的数据是评估标准执行效果的重要依据,需对监测数据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与解读,以便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水质状况。
水污染监测标准
水污染监测标准1. 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挑战。
为了保护水资源,确保水质安全,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水污染监测措施,并制定了水污染监测标准。
本文将对水污染监测标准进行探讨。
2. 水质参数2.1 水质目标水质目标是水污染监测的基础,它是指对水质的一系列要求。
水质目标包括水质等级划分、目标水质达标要求等。
2.2 水质参数水质参数是水质监测的核心内容,它反映了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
常见的水质参数包括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pH值等等。
不同的水体和不同的用途对水质要求不同,因此,水质监测标准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适当的水质参数。
3. 监测方法3.1 采样方法水质监测的第一步是采样,采样方法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采样方法包括采样容器的选择,采样点位的确定,采样时间的选择等等。
合理的采样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3.2 分析方法采样后,需要进行水样分析。
水样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常用的分析方法有物理分析、化学分析和生物学分析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分析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比如传统的手工分析逐渐被自动化仪器和在线监测等高效的分析技术所取代。
4. 环境标准4.1 国家标准不同国家制定了水污染监测的相关标准,以确保水质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国家标准包括对各类水体的水质目标、水质参数和监测方法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标准是水污染监测工作的重要依据。
4.2 国际标准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国际组织也纷纷制定了水污染监测的国际标准,例如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质量标准》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14000系列标准等。
这些国际标准的制定,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了水污染监测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5. 监测管理和评价5.1 监测站点布设监测站点布设是水污染监测工作的基础,合理的站点布设可以全面反映不同地点的水质情况。
(整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保障人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态系统,准项目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
地表水环境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保护区。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地表水水质特点和环境管理的需要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选择确定的特定项目作为基本项目的补充指标。
共计109项,其中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24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999相比,本标准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增加了总氮一项指标,删除了基本要求和亚硝酸盐、非离子氨及凯氏氮三项指标,将硫调整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修订了PH、溶解氧、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铅、粪大肠菌群7个项目的标准值,增源地特定项目40项。
本标准删除了湖泊水库特定项目标准值。
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按本标准对地表水各类水域进行监督管理。
相连的地表水河口水域根据水环境功能按本标准相应类别标准值进行管理,近海水功能区水域根据使用功能按《海水水质标准》相应类别标渔业水域按《渔业水质标准》进行管理,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及与城市污水水质相近的工业废水用于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按《农田灌溉水质标境质量标准》(GB3838-83)为首次发布,1988年为第一次修订,1999年为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本标准自2002年6月1日》(GB3838-88)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ZB1-1999)同时废止。
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
新疆环境监测收费标准
新疆环境监测收费标准为了维护新疆地区的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平衡,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新疆环境监测收费标准,旨在规范环境监测服务收费,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监测项目分类。
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环境监测项目分为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噪声环境监测等多个方面。
每个监测项目都有相应的监测方法和标准,收费标准也因此有所差异。
二、收费标准确定依据。
环境监测收费标准的确定依据主要包括监测项目的复杂程度、监测周期、监测区域、监测设备和人力成本等因素。
同时,还要考虑到监测项目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以及监测结果的使用范围和效用等因素。
三、收费标准具体内容。
1. 大气环境监测收费标准。
大气环境监测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的监测、空气质量监测等。
收费标准根据监测点位数量、监测频次、监测项目种类等因素确定,一般按照监测点位数量和监测频次来计费。
2. 水环境监测收费标准。
水环境监测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海洋水质等监测项目。
收费标准根据监测点位数量、监测频次、监测项目种类等因素确定,一般按照监测点位数量和监测频次来计费。
3. 土壤环境监测收费标准。
土壤环境监测主要包括土壤污染物的监测、土壤质量监测等。
收费标准根据监测点位数量、监测频次、监测项目种类等因素确定,一般按照监测点位数量和监测频次来计费。
4. 噪声环境监测收费标准。
噪声环境监测主要包括城市、工业、交通等噪声源的监测。
收费标准根据监测点位数量、监测频次、监测项目种类等因素确定,一般按照监测点位数量和监测频次来计费。
四、收费标准执行。
环境监测收费标准执行由相关环保部门负责监督,监测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收费标准执行,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
对于不按规定执行收费标准的机构,将依法进行处罚。
五、收费标准调整。
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环境监测工作的需求变化,收费标准也需要不断调整。
环保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收费标准进行调整,并向社会公布,以保障环境监测服务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测量水质的标准值
测量水质的标准值
首先,测量水质的标准值包括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总氮、总磷等指标。
pH值是表示水体酸碱性的指标,通常情况下,自然水体的pH值在6.5-8.5之间为正常。
当pH值偏离这个范围时,会影响水中生物的生长和水体的生态平衡。
溶解氧是水中溶解的氧气的含量,是维持水体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溶解氧应保持在5mg/L以上。
化学需氧量(COD)是水体中有机物氧化分解的需氧量,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总氮和总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营养盐,其含量过高会引发水华等问题。
其次,测量水质的标准值对于保护水质、预防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水质标准值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体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保护水体生态环境。
同时,对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排放源,严格控制其排放标准,确保水质不受污染。
此外,测量水质的标准值也是评价水处理工艺效果的重要依据。
在水处理过程中,监测水质标准值可以及时了解处理效果,对于调整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只有严格控制水质标准值,才能保证供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测量水质的标准值是保护水质、预防水污染、评价水处理工艺效果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水质标准值的监测和管理,保护好我们生活的水资源。
水环境监测技术及检测标准
现场勘察与快速筛查
现场勘察
透地雷达
地电阻法 电磁波管线探测仪
快速筛查
MIP
PID/FID
TPH XFR
地下水污染调查
监测建井
确定有潜在地下水污染后,需建立地下水监测井开展监测: 临时监测井
---受地质条件及地下水位限制 ---适用于紧急情况,可做短期监测调查
标准监测井
---建井成本高 ---长期稳定,不易受干扰,易于取得有代表性样品
地下水污染调查
污染物传输分布
地下水有机污染物可分为: -水溶性 -轻质非水溶性(LNAPL -重质非水溶性(DNAPL)
地下水污染调查
监测井位置
依据污染物不同的种 类,监测井的滤水管 位置也需要有所变化, 才能取得有代表性的 样品.
地下水污染调查
样品采集
依据污染物不同的种 类,选取不同的方法 进行地下水和土壤样 品的采集.
• 中空螺旋钻杆与钻头
加油站地下水建井过程
• 放入井管
加油站地下水建井过程
• 填充滤料
加油站地下水建井过程
• 填充膨润土
• 洗井
加油站地下水建井过程
加油站地下水建井过程
• 填写井盖式井口保护装置
加油站地下水建井过程
• 成井后外观效果
土壤气采集
土壤气体采样设备1
照片一 土壤气体采样钻头及六角接头
水路中心点1/2处混匀样
• 氰化物和Pb、Cd、Hg、As和Cr(Ⅵ):避 开水表面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
地下水基础知识
什么叫做地下水
地下水基本功能
人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饮用水、工农业用水
广泛埋藏于地表以下的 各种状态的水
存在于地壳岩石裂隙或 土壤空隙的水
水环境监测技术与检测标准
水环境监测技术与检测标准简介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对于保障水质的安全,水环境监测显得越来越重要。
水环境监测是指对水的质量进行监测、评估和管理的过程,主要目的是检测水质中是否存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有机和无机物质,保证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
水环境监测技术是指监测水体中污染物浓度的技术手段,包括物理、化学、生物、遥感等技术。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水环境监测技术以及有关的水质检测标准。
监测技术物理监测技术物理监测技术是一种运用物理原理进行水质监测的技术,主要应用于水体深度、流速、水位、水温等参数的测量,可以检测出悬浮泥沙、颗粒物等污染物质的含量。
常见的物理监测技术有:•测深仪:用于测量水深,根据水深变化判断河床地形等;•流速计:用于测量河流中水流速度,可以根据流速计算河流水量;•水位计:用于测量水位高度,可以判断河流水位随时间变化;•水温计:用于测量水温,可以判断水体温度是否符合生态要求。
化学监测技术化学监测技术通常是采用分析化学方法来检测水质,通过测试水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是否超标,来判断水是否达到标准。
常见的化学监测技术有:•分光光度法:用于测量水中污染物含量,该方法测定元素离子浓度的可靠性较高;•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化学反应分析出污染物质的含量;•气体色谱法:用于测定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各种有机污染物的含量。
生物监测技术生物监测技术是一种根据水体生物组成和生命现象作为指标,以反映水质状况的监测技术,是比较客观的检测方法。
生物监测技术可以对水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判断出水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
常见的生物监测技术有:•水生生物样品采捕法:通过采集水体生物样品,对不同生物种类的数量、质量、形态进行分析;•藻类监测:通过测试水中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判断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和氧气含量。
遥感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遥测技术掌握大范围监测水环境数据的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快速和全天候的特点。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分类定级标准》(sl 684-2014)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分类定级标准》(sl684-2014)引言概述:水环境监测实验室是为了保护水资源、维护环境安全而建立的重要设施。
为了统一实验室分类定级标准,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检测质量,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分类定级标准》(SL 684-2014)。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该标准的内容和意义。
正文内容:1. 实验室基本要求1.1 设备设施:实验室应具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如实验台、试剂柜、通风设备等。
1.2 员工素质:实验室员工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实验设备和进行水环境监测。
1.3 质量管理:实验室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标准操作程序、质量控制措施等,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验室分类定级2.1 一级实验室:具备较高的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能够开展复杂的水环境监测项目。
2.2 二级实验室:具备一定的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能够开展一般的水环境监测项目。
2.3 三级实验室:具备基本的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能够开展简单的水环境监测项目。
3. 实验室分类定级标准3.1 人员要求:不同级别的实验室应有相应数量和素质的员工,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3.2 设备设施要求:不同级别的实验室应具备相应水平的设备设施,以满足实验需求。
3.3 质量管理要求:不同级别的实验室应建立相应水平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标准操作程序、质量控制措施等。
4. 实验室分类定级的意义4.1 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分类定级标准要求实验室具备一定的管理水平,促进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4.2 提高检测质量:分类定级标准要求实验室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设备设施,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 促进行业发展:分类定级标准的实施可以推动水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水平。
总结:《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分类定级标准》(SL 684-2014)是为了统一实验室分类定级标准,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检测质量而发布的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排放标准
见教材15页 表1-4 表1-5 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997年12月31日前建
设的பைடு நூலகம்位)
教材17页
表1-6 单位) 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998年1月1日起建设的
教材20页
表1-7 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 教材21页 表1-8 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1998年1月1日起建设的单位)
般工业保护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五类水质: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
一般景观要求水域。超过五类水质标准的水体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 • 具体指标多达四十多项,且各个国家和地区会有一些差异。一些常见指标的分析 后续内容详细介绍。 • 《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全国地表水746个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 例为47.7%,劣Ⅴ类水质比例为23.1%。
水环境监测
一、水环境质量标准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把水分为五类。 • 一类水质: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 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者。二类水质: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 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供生活饮用者。三类水质:适用于集中 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四类水质:适用于一
准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
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 准。
水环境监测
二、排放标准
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海水水质分为四类:
第一类 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
洋生物保护区。 第二类 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 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第三类 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 第四类 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
水环境监测
谢谢您的倾听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水环境监测
一切排污单位:指本标准适用范围所包括的一切排污单位
其他排污单位:指在某一控制项目中除所列行业外的一切排污单位
水环境监测
二、排放标准
4、技术内容 标准分级 ① 排入GB 3838III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GB 3097 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 ② 排入GB 3838Ⅳ、Ⅴ类水域和排入海水水质标准中三类海域的污水 执行二级标准。 ③ 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④ 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必须根据排水 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①和②的规定。 ⑤ GB 3838中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和海水水质标
水
环
境
监
测
项 目 二
水环境标 准
主讲 韩 茂 昌
一、水环境质量标准
1、标准适用范围
• 我国已颁布的水环境标准有: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海水 水质标准GB 3097-1997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渔业水质 标准GB11607-89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地下水 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等。 • 本节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为例 • 适用于全国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 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水环境监测
二、排放标准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 3097 82 GB 3838 88 GB 8703 88 3、定义 污水指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 排水量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工艺生产的水的排放量不包括间接 冷却水、厂区锅炉、电站排水。 海水水质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辐射防护规定
水环境监测
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基 本 项 目 标 准 限 值 单 位 mg\L
集 中 式 生 活 饮 用 水 地 表 水 源 地 补 充 项 目 mg\L
二、排放标准
• 本节以《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为例。 1、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现有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 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 管理。 按照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目 前我国允许造纸工业、船舶工业、海洋石油开发工业、纺织染整工 业、肉类加工工业、钢铁工业、合成氨工业、航天推进剂、兵器工 业、磷肥工业、烧碱、聚氯乙烯工业等12个工业门类,不执行国家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可执行相应的行业标准。
按年限规定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放量
① 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须 执行第一类污染物、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997年12月31日 前)。 ② 1998年1月1日起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同时 执行第一类污染物、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998年1月1日起)。 ③ 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批准 日期为准划分。 水环境监测
水环境监测
二、排放标准
5、标准值 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类 ① 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
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好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标准要
求(采矿行业的尾矿坝出水口不得视为车间排放口)。 ② 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标准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