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史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思想史6

城市规划思想史6

城市规划思想史61. 前言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各项资源和空间的合理规划和配置,到达提高城市开展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城市规划思想史是城市规划学研究的重要组成局部,对于了解城市规划的起源、开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继续介绍城市规划思想史的相关内容,深入探讨其中的新兴思想和理论。

2. 新兴城市规划思想2.1 环境规划思想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规划者开始关注环境因素对城市开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环境规划思想强调将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相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管理城市空间,提高环境质量。

这一思想的出现,标志着城市规划领域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2.2 可持续开展思想可持续开展思想是当代城市规划的重要理念之一。

传统的城市规划往往注重短期效益,但无视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未来开展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开展思想强调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平衡,为后代留下可持续开展的城市。

这一思想的提出,为城市规划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方向和目标。

2.3 社区参与思想传统的城市规划往往是专家主导的,而社区参与思想强调了市民对城市规划的参与和决策权。

社区参与思想认为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应该有权利参与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这一思想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城市规划的透明度和民主性,还能够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

3. 新兴城市规划理论3.1 新都市主义新都市主义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城市规划理论,旨在重塑城市社区,创造人性化的城市环境。

新都市主义强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混合式用地规划、步行友好设计和可持续交通等手段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开展。

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解决城市问题和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3.2 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是将生态学理论应用于城市规划的一种新兴理论。

城市生态学认为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与自然协调共生。

城市生态学的出现,为城市规划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开展。

3.3 景观规划景观规划是一种注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的城市规划理念。

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

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

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以霍华德"田园城市"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规划,出现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理论提出--1898年《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

概念: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田园城市模式: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规模必须加以限制,每个城市的人口限制在3万人,超过这一规模就要建设另一个新城市。

田园城市布局: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在城市直径线的外三分之一处设环行林荫大道,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工厂、仓库。

田园城市实践:莱彻沃斯,由恩温、帕克设计完成,第一座田园城市。

2、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柯布西埃是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人物,是理性功能主义的规划思想,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由他主持撰写的《雅典宪章》(1933年)之中。

柯布西埃的两个方案"明天城市"和"光辉城市",体现了城市集中发展的思想。

"明天城市"规划方案1922年发表"明天城市"规划方案:阐述了他从功能和理性角度出发对现代城市的基本认识,从现代建筑运动的思潮中引发了关于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思。

300万人口的城市的规划方案:"光辉城市"规划方案1931年发表"光辉城市"规划方案,这一方案是他思想集中体现: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

城市拥挤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即大量高层建筑+地铁和人车分离高效率交通系统。

规划实践--20世纪50年代昌迪加尔规划小结: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是希望通过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吸引大城市的人口,从而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

主要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直接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而建构其体系,体现人文的关怀和对社会经济的关注。

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城市意象
凯文●林奇
对城市意象的研究改变了城市空间组织的传统框架,城市的空间不再是反映在图纸上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现实当中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更不是建立在这些关系基础上的美学上的联系,而是在其中的感受以及在对这些物质空间感知基础上的组合关系——意象。
提出构成城市意象的五项基本要素是:路径、边缘、地区、节点和地标。
【伯吉斯】同心圆理论;【霍伊特】扇形理论;【哈里斯】和【乌尔曼】多核心理论
从经济合理性出发
《极差地租理论》:【阿隆索】竟租理论
从城市道路交通出发
【索里亚。玛塔】线性城市;【埃涅尔】;【柯布西埃】立体交通
从空间形态出发
【西谛】艺术;罗西;克里尔兄弟
从城市生活出发
【佩里】邻里单位;【CIAM】十次小组
从城市生活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②土地:城市中的所有土地必须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交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
田园城市实践:莱彻沃斯,由恩温、帕克设计完成,第一座田园城市
三五八万城市群,
农业不变城郊合,
三环六路交通流,
公共居住就业层,
岂能无钱来运转,
资金都归集体来。
现代城市设想
①现代城市设计之父;
②提出“我们必须以确定的艺术方式形成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
③他认为中世纪的建设是“自然而然、一点一点生长起来的”,而不是僵死的规则性;
④在主要广场和街道的设计中强调艺术布局,而在次要地区则可以强调土地的最经济的使用;由此使城市空间在总体上产生良好的效果。
《城市艺术建设》为当时对城市空间形态组织的重要著作。
【中心思想】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提供充足的绿地;

城市规划思想史

城市规划思想史

1776年《独立宣言》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国革命——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1789年《人权和公民权宣言》——“自由、平等、博爱”
法国革命——不仅标志着资产阶级的胜利,而且标志着广大民众的充分觉醒
工业革命是现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直接动力
工业革命指的是18世纪以来最先在英国物质生产领域出现的生产工具、劳动方式以及相应的经济组织的大变革。
1909年, Burnham发表了他的芝加哥规划。这一规划被称为第一份城市范围的“总体规划”(the first city-scale ‘master plan’)。
Burnham的名言是要做大的规划(big plan),而不要做小的规划(little plan),因为小的规划不能激动人心。
建筑学的思维方式仍然是城市规划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最集中的表现是美国城市美化运动。 以1893年在Chicago 举行的Columbian Exposition(主建筑师为Daniel Hudson Burnham)为起点的对市政建筑物进行全面改进为标志的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l movement)
理性主义思想创立了现代城市规划认识问题与处理问题的方法论基础 现代理性主义肇始于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革命时期,经笛卡尔的哲学论述与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们的推进与普及化,而成为了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观。
现代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是笛卡尔(1596-1650)。
经启蒙时代的哲人们的阐述与推进,理性主义才逐步成为了社会的基本价值观。
合理性是理性主义思想的核心。
普遍主义和机械决定论保持了对解决城市问题的信心 理性主义的强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普遍主义与决定论的兴起。 普遍主义主张世界受统一的规律与法则支配,决定论则进而认为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由一定的规律决定。

外国大师城市规划思想史

外国大师城市规划思想史

1、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理论渊源(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巴黎改建——城市美化运动——公司城)理论渊源:1、空想社会主义莫尔—“乌托邦”;欧文—“新协和村”;傅立叶—“法郎吉”;康帕内拉—“太阳城”。

2、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1833年英国成立委员会专门调查疾病的原因,1842年通过了《关于英国工人阶级卫生条件的报告》,1844年成立了英国皇家工人金额及住房委员会,184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1890年颁布“工人住房法”。

3、巴黎改建1853年欧斯曼为巴黎的行政长官对巴黎进行了全面的改建。

•1)、完成巴黎的“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形路。

•2)、市中心的改建,以卢浮宫、宫前广场、协和广场、雄狮凯旋门一代最为突出。

•3)、美化巴黎面貌,对道路宽度和沿路建筑物的高度都规定了比例,屋顶坡度也有定制。

•4)、建设两种绿地:一种是塞纳河畔的滨河绿地,一种是宽阔的花园式林荫大道。

•5)、巴黎改建把市中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适应了因城市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分区要求。

•6)、市政设施上有重大成就。

4、城市美化运动定义:城市美化运动主要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许多城市针对日益加速的郊区化倾向,为恢复城市中心的良好环境和吸引力而进行的城市“景观改造运动”。

前奏:1850年末开始的公园运动。

开始:是以伯恩海姆所做的“芝加哥规划”为开始。

城市美化运动中做出最重要贡献的是F.L.Olmsterd,他于1859年设计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开敞空间纽约中央公园。

核心思想:恢复城市中失去的视觉秩序和和谐之美,采用古典主义加巴洛克的风格手法设计城市。

意义:城市美化运动的目的是期望通过创造一种新的物质空间形象和秩序,以恢复城市中由于工业化的破坏性发展而失去的视觉美与和谐生活,来创造或改进社会的生存环境。

然而这个活动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很少从居民福利出发,很少考虑在根本上改善布局的性质,它并未给予城市整体以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与方法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与方法

• ——提出了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 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边地区关系, 及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的问题。
• ——指出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 古迹,而且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一切有价 值的说明社会和民族特性的文物必须保护起来。 ——还指出保护、恢复和重新使用现有历史遗址 及古建筑必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保证 这些文物具有经济意义并继续具有生命力。
• 1925年,提出了巴黎改建的新设想方案, 即伏埃森(Voison)规划。——16栋60 层的供国际公司总部用的大厦。但是, 该设想没有被接受。
• 1933年,发表了《光明城》(Radiant City),这是一个假想需要协调和有领导 的社会产物。城市中心区是居民区 (2700居民的居民联合体)而不是行政 机关。
• 巴金哈姆是一个理想社会主义者,1849年他在“国家 罪恶与现实救济政策”的论文中提出了规划“约一万 居民的社区”的方案,名叫“维多利亚 ”。 • 1500平方米,放射状的八条路分别命名为:正义、统 一、和平、调和、刚毅、慈善、希望、诚实。 • 中心部附近布置高官和豪宅,外周部的住宅面积较小。 中央广场设置92米高的灯塔,周边4000公顷的农地。
3雅典宪章1933年在雅典召开的ciam第四次会议上与会者研究了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问题分析了3个城市的调查材料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现代城市应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应科学地制定城市总体规划会议提出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即著名的雅典宪章
第三章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与方法的系谱
1.资本主义初期的理想城市
(2)勒 • 柯布西埃的300万人城市 • 法国建筑师勒 • 柯布西埃(Le Corbusier) ,把工业化 的思想大胆地带入了城市规划,与之前的各种城市分 散主义理论相反,提出了“城市集中主义”的城市规 划理论,主张用全新的规划与建筑方式改造城市。 • 他的城市规划观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 第一,需要通过技术改造完善传统城市中心区的集聚 功能; • 第二,通过提高密度的手法解决城市拥挤的问题,就 局部而言,可考虑建高层建筑,或“摩天楼”; • 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降低城市中心区的建 筑密度和就业密度; • 建立一种由铁路和人车完全分离的高架道路结合的新 型、高效的地面城市交通系统。

现代城市规划的溯源

现代城市规划的溯源
(4)、要以国家法律形式保证规划的实现,同时也要按全市 人民意愿进行规划。
3、评价
(1)、《大纲》中提出的种种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论点 和建议很有价值。
(2)、《大纲》中的一些基本论点,至今还发生深远 的影响。 (3)、《大纲》仅集中在形态层面,回避了城市社会中 的阶级矛盾,所以很难 of Machu Picchu)
图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方案图
4、评价 (1)、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研究。联系城乡关 系提出适应现代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推动城市 建设的发展。 (2)、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等都 提出见解,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起重要作用, 被认为是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3)、没有充分估计到生产方面的因素对人口 分布的影响。 (4)、改变人口结构,不改变原有的社会经济关 系是不可能。(空想)
问题:大城市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的演变说 明了什么问题?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 划理论和实践有何启示?
四、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与《雅典宪章 (Charter of Athens)》
1、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1)、柯布西埃(Le Corbusier)的空间集中规划理 论。(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市中心空地、绿地要 多;增加道路宽度和停车场,减少街道交叉口或组织分层 的立体交通。--强调城市规划是一种三度空间科学。宣 言中指出一系列有关城市形态布局的新概念,是现代建筑 学派对陈旧传统城市观念的挑战,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方 法奠定了新的里程碑,直接影响了在二战之后的大规模城 市建设实践。
十一、从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路
1、 70年代,西方各国相继在城市规划中增加环境保护 规划部分,对城市建设项目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2、80年代,环境保护的规划思想逐步发展成为可持续 发展的思想。

总结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

总结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

总结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城市建设,但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

以下是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的主要里程碑和重要思想。

18世纪至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城市迅速扩展,工人阶级的产生引起了社会问题的关注。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关注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例如增加道路、供水和排水系统。

此外,人们开始关注城市的美学和卫生环境。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城市成为国家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中心。

在这一时期,城市规划开始让步给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例如,波城市计划在法国提出,试图通过道路和大型开放空间的布局来提高城市的效率和健康。

此外,19世纪晚期的芝加哥市规划展示了大规模城市扩张的规划,引入了大型公园和市中心道路的设计。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城市规划开始受到社会主义和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社会主义城市规划关注于社会公正和平等,例如莫斯科的社会主义城市规划在其中逐渐建成了大型集体住宅区和公共交通系统。

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强调城市功能分区、汽车交通和功能性建筑。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城市规划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强调社区参与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的规划试图通过关注社区需求和精心设计的公共空间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城市规划开始注重生态可持续发展,例如丹麦哥本哈根的可持续城市发展计划。

21世纪初至今,城市规划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全球化、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的加速使城市规划师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的需求。

城市规划开始更加注重弹性、适应性和包容性,例如新加坡的可持续城市发展计划和梅德斯昆的可持续社区规划。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从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到社会公正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规划逐渐从以建筑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包括全球化、气候变化和社会不平等。

未来的城市规划需要寻找平衡,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利益,以创造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

城市规划思想史-第三章1

城市规划思想史-第三章1

——第三章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1900年代至二战前的城市规划思想
1、未来主义城市设想: 桑· 伊利亚(Antoni Santa’ Elia, 1888-1917 )的未来城市设想
《未来主义建筑宣言》主张用机械的结构与新材料来代替传统的建筑材 料,而城市的规划则以人口集中与快速交通相辅相成,建立一种包括地 下铁路、滑动的人行道和立体交叉的道路网的“未来城市”计划。并用 钢铁、玻璃和布料来代替砖、石和木材来取得最理想的光线和空间。 未来主义者强调以机械为未 来的审美中心,崇尚机械美, 崇尚与传统决裂的崭新的、 现代的形式和风格。 未来主义的思想对于此后年 代建筑运动的产生乃至后来 建筑设计中“高技派”的延 续,以及柯布西耶“机械理 性城市观”的形成,都具有 巨大的影响。
(3)形式理性主义的规划思想
在《明日之城》中充斥着作者霍尔对柯布西耶的反对 之声,自始自终,都没有哪怕一点点赞同的说法。我 想这可能是由于柯布西耶的“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 器”,坚持“建筑必须如同机器一样,是功能性的, 是真正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的”等思想言 论导致的。霍尔认为“人民不是钟摆,社会也不能被 贬低成为时钟机械的工作状态”,“对于人性而言, 这种企图是悲哀的”。 柯布西耶是一位建筑大师,他的许多作品成为至今令建筑学者津津乐道, 流传千古。他的目标是:在机器社会里,应该根据自然资源和土地情况 重新进行规划和建设,其中要考虑到阳光、空间和绿色植被等问题, “必须通过提高城市中心的密度来疏解城市,必须改善交通并提高开敞 空间的总量”。对于柯布西耶的规划思想,霍尔认为“现代城市中心是 中产阶级的地盘”、“现代城市是完全阶级隔离的城市”。
——第三章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1900年代至二战前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36学时,2学分)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专业基础课。

通过对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思想的学习,掌握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明晰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更深入了解现代城市规划的本质。

二、课程基本要求通过对现代城市规划发展思想史的学习,掌握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机制及其思想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的原因,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思想体系及其演变,城市发展认识、城市规划发展的认识和方法论的演变。

四、与各课程的关系与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等课程有紧密联系。

五、教材与重要参考书1.Hall, P., Cities of Tomorrow2.郭彦弘,1992,城市规划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Hall, P., 1975,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邹德慈和金经元译,1985,城市和区域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Howard, E.,1898,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邹德慈和金经元译,1987,明日的田园城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情报所5.McLoughlin, J. B., 1968,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A Systems Approach, 王凤武译,1988,系统方法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的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Mumford, L.,1961, The City in History,倪文彦和宋俊岭译,1989,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六、任课教师1、孙施文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发展理论——城市研究与发展战略。

2、张冠增教授:研究方向,城市发展理论——城市研究与发展战略。

七、学时分配八、主要研究成果:(1)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纵览,学林出版社,2002年;(2)城市动态景观与快速轨道交通--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沿线景观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研究,2002年;(3)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的儒教文化影响,Asian Cultural Studies (Special Issue),2002年。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演变 ppt课件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演变 ppt课件

给私营企业以发展的条件。霍华德於1899年组织田园城市协会
﹐宣传他的主张。1903年组织“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措资
金﹐在距伦敦56公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
──莱奇沃思(Letchworth)。1920年又在距伦敦西北约36公里
的韦林(Welwyn)开始建设第二座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建立引
二、《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
1. 《雅典宪章》(1933年) 2. 《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3. 《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的比较
ppt课件
2
近代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ppt课件
3
18、19世纪之交,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新的
生产方式产生,城市成为矛盾的焦点。某些开明人士、空想社
ppt课件
21
3. 柯布希埃的集中主义城市——现代城市设想
霍华德希望通过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 较小的城市来吸引大城市中的人口,从而解决大城 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与此相反,柯布西埃则指望 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 上,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
ppt课件
22
这两种思想界定了当代城市发展的两种基本指向: 城 市的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这两种规划的思路也显示了两 种完全不同的规划思想和规划体系,霍华德的规划奠基于 社会改革的理想,直接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而建构其体系 的,因此在其论述的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和对 社会经济的关注;柯布西埃则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对建 筑和工程的内容更为关心,并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 造整个社会,这正如他的名言“建筑或革命”所展示的。
赖特认为现代城市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也不能 代表和象征现代人类的愿望,是一种反民主的机制,因此这 类城市应该取消,尤其是大城市。他要创造一种新的、分 散的文明形式,它在小汽车大量普及的条件下已成为可能。 汽车作为“民主”的驱动方式,成为他反城市模型也就是 广亩城市构思方案的支柱。他在1932年山版的《消失中的 城市》中写道,未来城市应当是无所不在又无所在的, “这将是一种与古代城市或任何现代城市差异如此之大的 城市,以致我们可能根本不会认识到它作为城市而已来 临”。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主要思想与理论演变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主要思想与理论演变

一、西方现代城市规划主要思想和理论演变1.格迪斯的区域规划思想及学说格迪斯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最早注意到工业革命、城市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通过对城市进行生态学的研究,强调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并揭示了决定现代城市成长和发展的动力。

在1915年出版的著作《进化中的城市》中,他把对城市的研究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通过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于居住地布局形式和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突破了当时常规的城市概念,提出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研究的基本框架。

他指出,工业的集聚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造成了一些地区的城市发展显著的集中。

在这些地区, 城市向郊外的扩展已属必然并形成了这样一种趋势,使城市结合成巨大的城市集聚区(Urban Agglomeration)或者形成组合城市(Conurbation)。

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原来局限于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城市规划应当成为城市地区的规划,即将城市和乡村的规划纳入到同一的体系之中,使规划包括若干个城市以及它们周围所影响的整个地区。

格迪斯认为城市规划是社会改革的重要手段,因此城市规划要得到成功就必须充分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城市。

他运用哲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的观点,揭示了城市在空间和时间发展中所展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复杂性,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前要进行系统的调查,取得第一手的资料,通过实地勘察了解所规划城市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文化、美学等因素,把城市的现状和地方经济、环境发展潜力以及限制条件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在这样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进行城市规划工作。

他的名言是¡°先诊断后治疗¡±,由此而形成了影响至今的现代城市规划过程的公式:¡°调查¡ª¡ª分析¡ª¡ª规划¡±,即通过对城市现实状况的调查,分析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能,预测城市中各类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依据这些分析和预测,制定规划方案。

城市规划思想史最新课件

城市规划思想史最新课件
城市规划思想史最新课件
1968年英国通过了新的城乡规划法。提出了两种类型的规 划形式:
• 结构规划主要处理有关城市发展战略重要性的事务,主 要包括土地使用政策的陈述和城市发展方向的确定,其 中图表只具有说明和示意作用。
• 地方规划用来处理一些较小规模和较短时期的规划问题, 在内容上与原来的发展规划比较接近,但无需中央政府 的批准。
城市规划思想史最新课件
现代系统思想就是将世界视作系统与系统的集合, 它将研究和处理的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 强调研究对象的整体性、相关性、结构性、层 次性、动态性和目的性。
系统方法则是以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运筹 学等为手段以及电子计算机为工具来研究事物 整体规律。
城市规划思想史最新课件
五十年代初,美国RAND公司运用系统方法从事 军事系统的研究。
城市规划思想史最新课件
这一方法在运用的过程中,不需要高深的 理论和多学科的知识,也不需要对战略 问题和可能方案的反复探讨、比较和评 估。
也不必陷于繁重的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工作。 规划决策的基础相对比较可靠。
城市规划思想史最新课件
Lindblom通过与系统综合方法的比较,提出了渐 进方法的优势主要在于: :
➢ 决策者集中考虑那些对现有政策略有改进的政 策,而不是尝试综合的调查和对所有可能方案 的全面评估;
➢ 考虑数量相对较少的政策方案; ➢ 对于每一个政策方案,只对数量非常有限的重
要的可能结果进行评估;
城市规划思想史最新课件
➢ 决策者对所面对的问题进行持续不断的再定义, 通过无数次的目标—手段和手段—目标调整以 使问题更加容易管理;
城市规划思想史最新课件
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形成了: ➢ 集中在物质空间方面; ➢ 将物质空间的设计与城市发展目标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1.《雅典宪章》(1933年)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追随现代建筑运动而展开。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主题“功能城市”发表《雅典宪章》由现代建筑运动的建筑师所制定、反映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

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则可自动地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核心内容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

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人手,对城市恬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

城市看成丁一种产品的创造,物质空间规划成为城市建设的蓝图。

2.《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形势的发展变化,要进行修正。

强调入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做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不应当把城市当做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区域和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不仅要包括规划的制定而且也要包括规划的实施;城市规划成为一个不断模拟、实践、反馈、重新模拟的循环过程。

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基础是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基本意义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助。

3.两个宪章之间的有关变化《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统一起来,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总结

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总结

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总结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和变化。

本文将从四个主要的历史阶段来总结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包括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主要体现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

在古埃及,城市规划主要以尼罗河为中心,沿河两岸分布着各种建筑和设施,如庙宇、官邸和工坊。

在古希腊,城市规划受到地形地势的影响,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周围建有市场、剧场和公共建筑。

在古罗马,城市规划更加系统和完善,城市通过街道网连接起来,建有浴场、剧场和公共浴池等设施。

中世纪城市规划思想主要受到基督教和封建制度的影响。

基督教对城市规划产生了一定影响,城市建有大教堂和修道院,它们成为城市的精神中心。

封建制度下的城市规划主要以城堡和城墙为中心,城市设有市场、商会和行会,以满足农民和工匠的需求。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强调社区的功能和安全性。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主要在欧洲发展起来,特别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规划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如城市美学和卫生学等。

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的快速扩张和人口的增长,城市规划开始关注交通、住房和环境等问题。

科学家和城市规划师开始提出城市改造和再开发的方案,以提高城市的功能和质量。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主要是在20世纪初形成的,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

城市规划开始注重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们的参与和民主决策。

现代城市规划倡导多功能城市,注重城市景观的保护和发展,同时也关注住房、教育和文化等社会问题。

总结起来,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展示了城市规划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化。

从古代的城市布局到近代的科学规划,再到现代的人本主义和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和实践领域。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打造宜居、可持续和具有社会公平的城市,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史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史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史CATALOG第一讲导论 (3)一、为什么需要学习城市规划思想史? (3)二、如何学习城市规划思想史 (3)三、城市规划思想史概论 (4)四、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 (4)五、本课程的安排 (6)六、主要参考书 (6)第二讲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与早期探索 (7)第一节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7)一、现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基于中世纪后期的城市文明 (7)二、资产阶级革命架构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制度框架 (7)三、工业革命是现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直接动力 (7)第二节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思想基础 (8)一、空想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是现代城市规划最直接的思想源泉 (8)二、理性主义思想创立了现代城市规划认识问题与处理问题的方法论基础 (8)三、普遍主义和机械决定论保持了对解决城市问题的信心 (8)四、勘天役物的进步论观念强化了对发展目标的追求 (8)五、自由与平等的精神促进了对城市整体问题的思考 (9)第三节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技术基础 (9)一、城市公园运动促进了对城市空间的整体思考 (9)二、建筑学的思维方式仍然是城市规划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9)三、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城市规划的统筹兼顾提供了原动力 (10)四、行政和立法技术赋予城市规划操作的基本手段 (10)五、公司城的建设为现代城市规划的成形进行了最早的实践试验(10)第四节、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体系: (10)E. Howard的田园城市期探索 (10)第五节现代城市规划早期的其他探索 (11)一、“交通运输是组织城市建设的前提”:Soria y Mata的线形城市(1882年) (11)二、现代城市组织原则的探讨:T. Garnier的工业城市 (11)三、大城市改建的原则与方法:E. Henard的巴黎改建 (11)四、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C.Sitte有关城市形态的研究 (11)五、基于经济利益调节的城市发展控制:New York的区划法规(12)六、进化中的城市及其规划:P. Geddes的城市区域观和规划论(12)七、大城市组织的有机疏散:E.Saarinen的大赫尔辛基规划 (13)第三讲现代建筑运动主导下的城市规划发展(1920s-50s) (14) 第一节现代建筑运动及早期的规划思想 (14)一、现代建筑运动的源起与思想根源 (14)二、现代建筑运动草创期对城市规划的探讨 (14)三、CIAM的成立及其对城市的认识 (14)第二节 Le Corbusier的现代城市设想 (15)第三节邻里单位理论与Radburn规划 (15)第四节《雅典宪章》 (16)一、《雅典宪章》产生的背景 (16)二、《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 (16)第五节 F. L. Wright的广亩城 (17)一、Wright的建筑思想 (17)二、广亩城理论的内容 (17)第六节 Abercrombie的大伦敦规划 (17)第七节英国的新城建设 (17)第八节 Chandigarh规划和Basilia规划 (17)第九节美国的郊区化和内城改造 (17)第四讲现代建筑运动和物质空间决定论的批判 (18)第一节物质空间决定论的本质与实践中的问题 (18)第二节 K.Lynch的城市意象 (19)第三节 J. Jacobs的城市活力论 (19)第四节倡导性规划与公众参与 (20)第五节 C. Alexander的城市半网络结构 (21)第六节 A. Rossi的建筑类型学 (22)第七节 R.Venturi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以及拉斯维加斯的启迪 (22)第八节 Krier兄弟的城市空间论 (23)第九节《马丘比丘宪章》 (24)第五讲系统方法论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兴衰 (24)第一节一般系统论与系统科学方法论 (24)第二节美国运输—土地使用规划 (25)第三节系统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25)第四节关于规划过程的理论讨论 (26)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史第一讲导论一、为什么需要学习城市规划思想史?1、思想/理论有用吗?●Max Webber:“直接支配人们行动的不是思想,而是物质利益和理想利益”。

我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发展历程.

我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发展历程.

我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发展历程
1.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实践
----1952.9 第一届城市建设座谈会,决定各城市要制定城市远景发展的总体规划,参照草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制城市规划设计与修建设计程序(初稿)》
----1953-1957,生产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建设
----1958,大跃进
----1966-1971,文革,城市建设遭受严重破坏
2.改革开放初期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实践
----1978.3,《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管理机构相继恢复
----1980。

10,国家建委召开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
----1980.12,《全国城市规划会议纪要》,城市规划龙头地位,城市发展的指导方针、规划编制的内容、方法和规划管理都做了重要阐述,国家建委颁发《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
----1984,国务院《城市规划条例》,30年的总结,步入法制化,第一部基本法规 ----1990.4.1,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完整提出城市发展方针,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规划制定和实施制度,以及法律责任,正式进入法制化
----80中期,大部分城市基本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常州、苏州、无锡实施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小区建设,温州、上海。

规制性详细规划雏形
----1982,24个。

1986、94,75个历史文化名城
----1984,建设部,编制全国城镇布局规划纲要
3.1990年代以来的规划思想与实践
----2006.4.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8.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最新城市规划思想史5ppt课件

最新城市规划思想史5ppt课件
基本决策的限定。——执行具体的任务。 方法:依据分离渐进方法,但需在基本决
策所确定的整体框架中进行。
四、连续性规划理论(continuous planning)
由Melville C. Branch于1973年提出。
成功的城市规划应当是统一地考虑总体的和具体 的、战略的和战术的、长期的和短期的、操作 的和设计的、现在的和终极状态的等等。
在对城市发展的预测中,应当明确区分城市中的 一些因素需要进行长期的规划,有些因素只要 进行中期规划,有些甚至就不要对其作出预测, 而不是对所有的内容都进行统一的以二十年为 期的规划。
长期规划也应当表达出连续的行动所形成的产出, 表达出从现在可是向未来的不断延续过程。
连续性城市规划除了长远的综合规划外还包括: ➢ 操作规划(operating plan),包括两个预算年度。
混合审视方法不象系统综合方法那样对领域内的所有部分都 进行全面而详细的检测,而只是对研究领域中的某些部分 进行非常详细的检测,而对其它部分进行非常简略的观察 以获得一个概略的、大体的认识;它也不象分离渐进方法 那样只关注当前面对的问题,单个地去予以解决,而是从 整体的框架中去寻找解决当前问题,使对不同问题的解决 能够相互协同,共同实现整体的目标。
要的可能结果进行评估;
➢ 决策者对所面对的问题进行持续不断的再定义, 通过无数次的目标—手段和手段—目标调整以 使问题更加容易管理;
➢ 因此,不存在唯一的决策或“正确的”结果而 是有一系列没有终极的、通过社会分析和评估 而对面临的问题的不断处置;
➢ 渐进的决策是一种补救的、更适合于缓和现状 的、具体的社会政策方法,而不是对未来社会 目的的促进。
第一节 一般系统论与系统科学方法论
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在五十年代末被引入到规划领域而 形成了系统方法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TALOG第一讲导论 (3)一、为什么需要学习城市规划思想史? (3)二、如何学习城市规划思想史 (3)三、城市规划思想史概论 (4)四、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 (4)五、本课程的安排 (6)六、主要参考书 (6)第二讲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与早期探索 (7)第一节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7)一、现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基于中世纪后期的城市文明 (7)二、资产阶级革命架构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制度框架 (7)三、工业革命是现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直接动力 (7)第二节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思想基础 (8)一、空想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是现代城市规划最直接的思想源泉 (8)二、理性主义思想创立了现代城市规划认识问题与处理问题的方法论基础 (8)三、普遍主义和机械决定论保持了对解决城市问题的信心 (8)四、勘天役物的进步论观念强化了对发展目标的追求 (8)五、自由与平等的精神促进了对城市整体问题的思考 (9)第三节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技术基础 (9)一、城市公园运动促进了对城市空间的整体思考 (9)二、建筑学的思维方式仍然是城市规划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9)三、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城市规划的统筹兼顾提供了原动力 (10)四、行政和立法技术赋予城市规划操作的基本手段 (10)五、公司城的建设为现代城市规划的成形进行了最早的实践试验 (10)第四节、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体系: (10)E. Howard的田园城市期探索 (10)第五节现代城市规划早期的其他探索 (11)一、“交通运输是组织城市建设的前提”:Soria y Mata的线形城市(1882年) (11)二、现代城市组织原则的探讨:T. Garnier的工业城市 (11)三、大城市改建的原则与方法:E. Henard的巴黎改建 (11)四、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C.Sitte有关城市形态的研究 (11)五、基于经济利益调节的城市发展控制:New York的区划法规 (12)六、进化中的城市及其规划:P. Geddes的城市区域观和规划论 (12)七、大城市组织的有机疏散:E.Saarinen的大赫尔辛基规划 (13)第三讲现代建筑运动主导下的城市规划发展(1920s-50s) (14)第一节现代建筑运动及早期的规划思想 (14)一、现代建筑运动的源起与思想根源 (14)二、现代建筑运动草创期对城市规划的探讨 (14)三、CIAM的成立及其对城市的认识 (14)第二节 Le Corbusier的现代城市设想 (15)第三节邻里单位理论与Radburn规划 (15)第四节《雅典宪章》 (16)一、《雅典宪章》产生的背景 (16)二、《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 (16)第五节 F. L. Wright的广亩城 (17)一、Wright的建筑思想 (17)二、广亩城理论的内容 (17)第六节 Abercrombie的大伦敦规划 (17)第七节英国的新城建设 (17)第八节 Chandigarh规划和Basilia规划 (17)第九节美国的郊区化和内城改造 (17)第四讲现代建筑运动和物质空间决定论的批判 (18)第一节物质空间决定论的本质与实践中的问题 (18)第二节 K.Lynch的城市意象 (19)第三节 J. Jacobs的城市活力论 (19)第四节倡导性规划与公众参与 (20)第五节 C. Alexander的城市半网络结构 (21)第六节 A. Rossi的建筑类型学 (22)第七节 R.Venturi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以及拉斯维加斯的启迪 (22)第八节 Krier兄弟的城市空间论 (23)第九节《马丘比丘宪章》 (24)第五讲系统方法论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兴衰 (24)第一节一般系统论与系统科学方法论 (24)第二节美国运输—土地使用规划 (25)第三节系统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25)第四节关于规划过程的理论讨论 (26)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史第一讲导论一、为什么需要学习城市规划思想史?1、思想/理论有用吗?●Max Webber:“直接支配人们行动的不是思想,而是物质利益和理想利益”。

但“由思想所创造的世界观念经常像扳道工一样,决定着利益火车头所推动的行动轨道”。

●爱因斯坦:“理论决定着我们所能观察的问题”。

●科学哲学家指出:“许多所谓的事实都是‘渗透着理论的’事实,它们的呈现方式、乃至它们的真正含义,都依赖于理论解释”。

●John Maynard Keynes :“……经济学家和政治理论家的思想,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他们的威力总是比一般人能想象到的还要强大得多。

诚然,世界是由别的少数人统治着。

讲求实际的人,他们自信自己并没有受到知识界的影响,其实,通常都是受某些已故的经济学家支配的奴仆”。

2、思想史概论●R.G.Collingwood 把思想史看作是唯一的历史。

(事件的背后是思想)●H.G.Wells认为:“全部人类历史从根本上说是思想的历史”。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提出,思想史就是“清理思想的‘内在秩序’”。

3、为什么要学习城市规划思想史历史的目的在于把握发展演变的脉络,是理解现在的钥匙。

任何学科中的理论都是对该领域中普遍规律的反映,并且采取理论的形式来把握研究对象和方法的普遍规律性。

T.Parsons:“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最重要标志是它的系统理论水平”。

理论与历史的辩证关系–无史不成论–无论不成史伏尔泰:“了解前人是如何想的,比了解他们是如何做的更有益”。

理论的学习必须是在历史的背景下,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理论的精髓。

理论的核心并不仅仅在于理论所揭示的现象及其结果,而在于揭示这些理论的过程,也就是说,要把握的是理论考虑问题的方式及其内在的思维方式。

实践本身有其自身的逻辑,在其展开的过程中,理论必须通过对其已被抽象的内容进行再具体化,然后才能正确地指导行动的开展。

二、如何学习城市规划思想史Roland N.Stromberg:“思想史研究者通常坚信,任何一个时代(各个时代不同)都有一种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影响着思想和表达的所有领域”。

在这样的意义上,“思想史学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勾画每一历史时代的思想前提,解释这些思想前提在不同时代的变化”。

《思想史杂志》(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创办者之一的Arthur O. Lovejoy认为,提出思想史这一概念,就是为了突破旧的学科藩篱,在人类智力史的领域中做到“科际整合”。

思想史的几种组织方法:●选取一些公认的代表思想成就顶峰的思想家;●也可以不选取个人,而选取一些重要观念或理论,展示基本不变的理念的发展;●选取一些关键性的结构概念;●选择一些公认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可以将之归因于思想家的作用;●寻找各个时代的时代精神或知识型,表明这种东西是如何跨越各种界限而影响所有思想领域。

三、城市规划思想史概论城市规划思想史研究的主题是:●认识学科的对象及其演变——为什么会这样演变(认识论)●处理学科的对象及其演变——为什么会这样演变(方法论)●学科自身是如何演变的——怎样演变的(思想观念、实践)城市规划规划城市城市:城市规划的对象人居形态之一。

社会系统:经济、政治、交通通讯、空间规划:城市规划的本质所在为实现一定目标而预先安排行动步骤并不断付诸实践的过程。

直接关注的内容:●对城市发展的认识:直接面对的问题,希望解决的问题;——时代特征、社会经济水平、城市问题●对城市发展进行干预的可应用手段:对城市社会各方面可应用手段的界定,城市规划可应用的手段;——社会制度、法律法规及行政能力,学科发展水平●建立城市社会有序生活的框架:城市发展的理想,社会对这种发展理想的可接受程度。

——社会思潮、时代精神、与城市规划的契合程度四、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1、理想主义——城市规划的价值观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预期,必然要带有某些超越于现实的理想。

缺少了这种理想,城市规划也就只能成为对现状的描摹, 相对于城市现实的发展而言,它便只能是一种倒退。

在城市规划的历史上, 人们往往是将一种社会理想通过城市规划而得到表现,并期望通过城市规划的实践而得到实现。

“乌托邦”这个词在学术的语境中并不具有在汉语中所具有的贬义性成分。

美国学者乔·奥·赫茨勒在《乌托邦思想史》中认为,乌托邦思想的基本精神是认为现实社会是一个不完美的社会,它有必要而且可以进行改造以符合某种合理的理念,最终使社会达到理想的境界。

鲍曼(Zygmunt Bauman)提出,乌托邦有一种悖论的性质,它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它的非现实性。

“社会主义和一切其他乌托邦都有一种令人不快的性质,只有当它存在于可能的领域中,它才保有其丰富的生命力。

当它宣布它作为经验实在已经完成时,它就失去了其创造力,而不是激发人的想象力”。

2、实践论——城市规划的社会意义城市规划正是以实践——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为目的,通过对城市发展的预先协调,制订城市发展的行动纲领,通过对城市建设行为的引导和控制,使城市能够协调有序地发展。

任何城市规划和规划理论都应是对实践问题的解答并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作用。

从实际出发和以实践为目的正是城市规划及其理论的生命力所在。

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就是针对工业化给城市带来种种弊病以及快速的城市化使城市出现拥挤和不卫生的状况,而希望通过有计划地安排城市中的各项要素(尤其是工业和居住),减少和降低工业化对城市生活的不利影响,引导城市的合理发展。

城市规划实践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城市规划学科的存在和发展。

实践——对城市现实问题的解决程度就成为检验城市规划的重要标准。

有许多城市规划,仅仅是为了解决某些实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提出并予以实行的。

城市规划中也有许多原理、原则的提出也并非完全是理论探讨的结果,而恰恰是在解决实际问题、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提出的,或者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然后,它们又指导了以后的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只有转化为实施活动,也就是说成为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内在因素,城市规划才是真正具有了实践性。

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哲学家伽达默尔(Hans-Geoge Gadamer)指出:“理论”所反映的是“观察力,它所受的严格训练足够使它识别不可见的,经过构建过的秩序,识别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秩序”。

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说,“理论本身也就是一种实践”。

“人们不是在人们自由实施自己认真考虑过的计划的意义上‘活动’,相反,实践和他人有关,并依据实践的活动共同决定着共同的利益”。

3、理性思想——城市规划的方法论基础理性就是正确判断、辨别真假的能力。

理性主义是近代哲学的起点,是近代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石,同时在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是现代社会的价值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