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及其化合物二轮复习策略
高三化学二轮备考策略_该怎么复习
![高三化学二轮备考策略_该怎么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79f3b0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0.png)
高三化学二轮备考策略_该怎么复习高三化学二轮备考策略1、建体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深入了解,将它们进行串连组合,形成体系结构。
之后解题时,遇到模糊不清、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时,及时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中进行填补,梳理完整。
这样在做题运用时,就能准确、及时地提取知识点,解题得分。
2、练思路很多化学题都可归类挖掘共性,考生只有学会从题目本身找到背后知识点,再依次寻找做题切入点、形成解答思路,才能在考场上适应一类题的百变考法。
对二轮复习中的同学们来说,每一次做题都是练兵,是训练和调整自己的解题思路的良机。
做对,要归纳提炼,形成“套路”;做错,要反思记录,找出知识漏洞,填补加固。
化学一轮与二轮复习的不同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的重点在于做题,然而,二轮复习的“做题”和一轮复习的“做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轮复习是全面回顾所有化学知识点,做题是为了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二轮复习是梳理每一专题对应的题型,掌握每一题型对应的方法,做题是为了能得分、快得分。
化学二轮复习前半程,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对所有理综必考题型进行了模板化梳理,帮助你告别繁琐的解题步骤,拥有快速破题得分的能力。
二轮复习后半程,学生可以在专题之外辅之以套卷的形式,对化学学科的知识网络进行精雕细琢、明确每一个得分点和易失分点,从理综的高度更深层认知高考。
高考快速提分方法有哪些1、高考复习提分要清楚自己的基础高考复习要能够了解各科目自己的真实水平如何,掌握知识程度如何。
成绩一直比较好、稳定的科目,不需要投入过多的时间,只需要保持正常水平就行了;有些科目自己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且该科目偏理科,而非语文、英语等需要长期积累的科目,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重点突破。
2、高考复习提分要规划时间高考时间越短,越需要做好规划,精确到每个时间段应该做些什么,然后按照计划严格执行就好,避免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花费过多时间。
3、高考复习提分要保持好的学习环境很多学生会玩手机、看小说、网吧上网等习惯上浪费时间,一定要能够控制自己,让自己处于一个没有手机、没有小说的学习环境中,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解密—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解密—金属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13ca099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3.png)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解密—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纲导向】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如Na、Mg、Al、Fe、Cu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命题分析】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般不单独命题,而是融入到其他模块知识中进行考查,如选择题中与化学实验操作、离子反应、化学反应原理等知识相结合,考查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填空题中一般以化工流程为载体考查物质的转化;综合实验题中考查金属化合物的制备及性质。
核心考点一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1.理清知识主线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2.写出图中标号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
①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②化学方程式:2Na +O 2=====△Na 2O 2;③离子方程式:2Na 2O 2+2H 2O===4Na ++4OH -+O 2↑;④化学方程式: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⑤化学方程式: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⑥离子方程式:2OH -+CO 2===CO 2-3+H 2O ;⑦离子方程式:CO 2+OH -===HCO -3;⑧化学方程式:2NaCl +2H 2O=====电解2NaOH +H 2↑+Cl 2↑;⑨化学方程式:NaCl +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 。
3.牢记钠及其化合物的关键点(1)钠和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钠直接与水反应,反应后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与熔融的盐反应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2)钠与酸反应时,先与酸反应,酸不足再与水反应。
(3)无论Na 与O 2反应生成Na 2O 还是Na 2O 2,只要参与反应的Na 的质量相等,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但得到Na 2O 2的质量大于Na 2O 的。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119c7a27d3240c8447ef81.png)
【专题七】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突破】1.理顺网络、抓住重点二轮复习本专题,要突出重点物质,以典型物质为信息源联系非金属元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联系无机化工生产和实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通过“线”将重点知识串联起来,主要抓住四条线:(1)典型物质线。
碱金属抓住钠、氢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盐等;铝元素及其化合物主要抓住铝、铝盐、偏铝酸盐、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铁及其化合物重点抓住铁、铁的氧化物(以氧化铁为主,了解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铁的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等。
镁及其化合物主要掌握镁的性质。
铜及其化合物中,氧化铜、氧化亚铜、氢氧化铜等出现频率高;(2)物质之间转化线。
同一条转化线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训练发散思维,同时,联系化学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离子方程形式书写等。
例如,铁、铁盐、亚铁盐之间转化,铝盐、氢氧化铝、偏铝酸盐之间转化都是高考命题热点;(3)制备线。
工业上常以金属冶炼为线联系晶体性质、环境保护以及化学计算等。
电解法冶炼钠、镁、铝,还原法冶炼铁和铜,工业冶炼铜原理可以与硫酸工业联系起来,而冶铁原理是教材介绍了重要化工生产范例。
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铝、硫酸铝、氧化铝、氧化铁、氯化铁、硫酸亚铁等典型物质制备一直是高考关注的热点;(4)实验线。
研究近十年高考化学实验命题,不难发现高考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为载体命题实验题成为高考重点,其中近三年发展新题型值得关注:①猜想式命题,连续三年广东化学都以铁及其化合物为载体探究其价态;②定量分析命题,如宁夏等高考以金属纯度测定为线,评价实验方案与实结果的关系,开放性、探究性是新高考实验命题新趋势。
2.突破瓶颈,攻克难点(1)反应条件理解金属及其化合物要以反应条件为突破口,其中重点掌握以下条件:①铝热反应条件:只有比铝活泼性差的金属氧化物才能被铝还原,如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钡等活泼金属与铝不能发生置换反应;②镁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硅反应,其中产物硫、硅继续与镁反应生成硫化镁、硅化镁;③铁的价态与氧化剂、反应条件有关,铁在电化学中发生氧化反应、与硫,碘,H+,不活泼的金属阳离子反应都只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最终产物是氧化铁,而铁丝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④氢氧化铝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氨水,碳酸等。
新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四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师版
![新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四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1139a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2.png)
常见金属元素(如Na 、Mg 、Al 、Fe 、Cu 等)和非金属元素(如Cl 、N 、S 、Si )。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4)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Ⅰ.客观题(1)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2)以元素及其化合物为载体考查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鉴别与分离等。
Ⅰ.主观题(1)以“铁三角”“铝三角”的转化关系为载体,考查分析图像能力和计算能力。
(2)以化工流程的形式,考查金属矿物的冶炼和工业废液的提纯。
一、常见金属及化合物的主要性质1.钠及其化合物(1)等物质的量的金属钠被氧化成Na 2O 和Na 2O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2)钠与盐的溶液反应: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直接与水反应,反应后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3)向Na 2CO 3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CO 2-3+H +===HCO -3、HCO -3+H +===H 2O+CO 2↑。
2.镁、铝及其化合物(1)镁在空气中燃烧主要发生反应:2Mg+O 2=====点燃22MgO ,此外还发生反应:3Mg+N 2=====点燃2Mg 3N 2、2Mg+CO 2====△2MgO+C 。
(2)铝与NaOH 溶液、非氧化性强酸反应生成H 2。
常温下,浓硝酸、浓硫酸使铝发生钝化。
命题趋势考点清单专题 四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3)Al2O3、Al(OH)3仅能溶于强酸和强碱溶液中(如在氨水和碳酸中不溶)。
(4)Al3+、AlO-2只能分别存在于酸性、碱性溶液中。
Al3+与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共存:OH-、CO2-3、HCO-3、SO2-3、S2-、ClO-、AlO-2,其中OH-是因为直接反应,其余均是因为发生了剧烈的双水解反应。
AlO-2与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共存:H+、HCO-3、Al3+、Fe2+、Fe3+,其中H+和HCO-3是因为与AlO-2直接反应(AlO-2+HCO-3 +H2O===Al(OH)3↓+CO2-3),其余也是因为发生了剧烈的双水解反应。
第10讲 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第10讲 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182b20b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8.png)
Cu+Cl2
CuCl2,2Cu+S
Cu2S
②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2Cu+O2+H2O+CO2
Cu2(OH)2CO3
③将 Cu 与浓硫酸混合加热。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④Cu 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
+
3Cu+8H
3Cu2++2NO↑+4H2O
HC +H+
HC
H2O+CO2↑
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呼吸面具中产生O2的原理。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3)扫除易忘知识盲点。
钠能够置换出金属性比其弱的金属
①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钠与熔融的盐反应才可能置
换出盐中的金属。
⑤常用FeCl3溶液腐蚀铜板(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u+2Fe3+═Cu2++2Fe2+
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将氨水逐滴滴入CuSO4溶液的反应过程。
Cu2++2NH3·H2O═Cu(OH)2↓+2N+
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3)知识盲点。
3+
Al
+3HC
Al(OH)3↓+3CO2↑
⑥用离子方程式分别表示
3+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备考策略课件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备考策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59d7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d.png)
第17题
超纯Ga(CH3)3是制备第三代半导体的支撑源材料之一,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 开发了超纯纯化、超纯分析和超纯灌装一系列高新技术,在研制超纯Ga(CH3)3方面 取得了显著成果,工业上以粗镓为原料,制备超纯Ga(CH3)3的工艺流程如下:
记1分 (2)操作(a)中,判断雷尼Ni被水洗净的方法是
取__最__后__一__次_洗__涤__液__于__试_管__中__,__滴__加_几__滴__酚__酞_,__如__果__溶__液_不__变__粉__红__色_,__则__证__明___
洗__涤__干__净__。_反__之__,__则__未_洗__干__净__。__;
离子方程式
物质结构和性质 (元素推断)
化学实验基础操作;蒸馏与分馏;过滤;中和滴定。
分子的手性;配合物的应用;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酰胺的性质与应用。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书写;电解池电极反应式及化学方程式的 书写与判断;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根据原子结构进行元素种类推断;能级间能量大小比较; 元素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①金属Ga的化学性质和Al相似, Ga的熔点为29.8℃; ②乙醚(Et2O)和三正辛胺(NR3)
在上述流程中可作为配体; ③相关物质的沸点:
(1)晶体的晶体类型是__分_子__晶__体__;
第17题
①金属Ga的化学性质和Al相似, Ga的熔点为29.8℃; ②乙醚(Et2O)和三正辛胺(NR3)
Ⅱ苯乙烯的聚合 苯乙烯聚合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的关键步骤是某Cu(I)的配合物促进
2024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2篇)
![2024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339c4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f.png)
2024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第一阶段:知识整理与复习(1个月)1. 复习和整理基础知识点:周期表,离子的成键与化合物的命名,化学键的分类与性质等。
2. 复习和整理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
3. 复习和整理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4. 复习和整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
包括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反应速率常数和化学平衡的判断与计算。
第二阶段:练习与巩固(1个月)1. 进行大量的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练习,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和运用。
2. 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考试题目进行模拟考试,提高对各类题目的解答能力。
3. 增加解析错题的时间,查漏补缺,强化易错知识点的巩固和记忆。
第三阶段:强化与提高(2个月)1. 梳理知识点,重点复习和强化考点。
2. 针对性地进行题目练习和模拟考试,提高解题能力。
3. 制定每周的强化训练计划,分配时间进行专项训练,如解析题、计算题和实验题等,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
4. 参加一些化学竞赛和模拟考试,提高应试能力和应对高强度考试的心理素质。
第四阶段:考前冲刺(1个月)1. 针对近几年的高考真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常考的知识点和题型。
2. 根据分析,制定相应的备考计划,集中攻克高频考点。
3. 进行模拟考试和真题训练,熟悉考试环境和节奏,逐步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4. 复习和强化易错的考点和常见的易混淆知识点,做好错题集的整理和复习。
第五阶段:考前复习与放松(1周)1. 复习全科知识点,进行最后一次的知识回顾。
2. 适度减少训练强度,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3. 每天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
总结:以上是一个大致的复习计划,具体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复习效果进行调整。
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和归纳,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不断进行练习和模拟考试,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实力,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高考的挑战。
2024年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的方法和策略
![2024年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的方法和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7118a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5.png)
2024年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的方法和策略一、知识梳理在第二轮复习中,知识梳理是基础且关键的一步。
学生需要全面梳理高中化学的知识点,确保对基础概念、原理和公式有深入的理解。
可以通过整理笔记、制作思维导图等方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同时,对于之前遗漏或掌握不牢的知识点,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补充。
二、专题强化专题强化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高考化学的常考题型,选择相应的专题进行强化练习。
对于每个专题,需要深入理解其考察重点和常见题型,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
同时,还需要进行专题的归纳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把握解题思路和规律。
三、题型归纳题型归纳是复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生需要对各类题型进行归纳和总结,找出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对于常见题型,需要熟练掌握其解题步骤和要点;对于难题和综合题,需要注重分析和思考,挖掘其内在的解题规律。
同时,还需要注重题型的举一反三,以便更好地应对高考中的变式题型。
四、实战模拟实战模拟是检验复习效果和应试能力的有效手段。
学生需要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模拟真实的高考环境和考试流程。
通过模拟考试,可以了解自己的答题速度、时间分配和应试技巧等方面的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还需要对模拟考试中的错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和易错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提高。
五、心理调适在复习过程中,心理调适同样重要。
学生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复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放松等方式缓解压力和疲劳,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同时,还需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学习造成的过度疲劳和效率低下。
此外,与同学、老师或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也是缓解压力、增强信心的重要途径。
在复习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应对高考的信心。
化学二轮复习 元素及其化合物最佳复习策略(课时讲课)
![化学二轮复习 元素及其化合物最佳复习策略(课时讲课)](https://img.taocdn.com/s3/m/8137d5d8581b6bd97e19eaaa.png)
______,单质Y是______,单质Z是______,化合物 W为______。
课堂教学
18
例2 X、Y、Z是主族元素的单质,U、V是化合物。 它们会有如下反应(式中的反应系数和条件均已略去):
元素及其化合物 最佳复习策略
课堂教学
1
一 如何记忆和运用知识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课堂教学
2
例1、有下图所示的反应关系,A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 A、B、C中含有同一种元素R,不含R的产物已 经略去。
NaOH 溶液 (常温)
A
H2SO4 (常温)
B+C+
(1)A与NaOH溶液反应,既可只生成B,又可只生成C, 还可生成B+C。写出符合上述反应关系的A的两种不 同类物质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
2NaOH+Cl2
NaCl+NaClO+H2O
5、与盐:2NaBr+Cl2=2NaCl+Br2
2KI+Cl2=2KCl+I2
课堂教学
9
金属有五条通性
1.与非金属 如Na 2.与金属 3.与水 4.与酸 如Na 5.与盐 如 Na与CuSO4溶液
先与水反应,再与盐与反应
课堂教学
10
酸有五条通性
1.指示剂 2.与金属 3.与碱性氧化物 Na2O 4.与碱 5.与盐 如AgNO3
7
本图蕴含着:
5个五(5种物质有五条通性)
金属 非金属 酸 碱 盐
2个三(2种物质有三条通性)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策略及重点
![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策略及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da44bbcc22bcd126ff0c61.png)
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策略及重点
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策略要着重把握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和热点知识,主要有以下内容:
阿伏伽德罗常数与阿伏伽德罗定律的相关知识,溶解度、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及其基本计算,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原子结构基本知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基础知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涵义及勒沙特列原理,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电离平衡与强弱电解质,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值,盐类的水解,离子方程式书写,溶液中的离子共存问题,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原电池的基本原理,氯、氧、硫、氮、磷、碳、硅、氢、钠、镁、铝、铁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性质,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及其与分子组成间的关系,有机反应原理、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及有机合成,生活、生产中的化学知识及化学史知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药品的保存,物质的制备,物质的鉴别提纯,综合实验,有关化学式、混合物组成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及综合计算等。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铝及铁教案高三全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铝及铁教案高三全册化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de28a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4d.png)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铝铁教学目的知识技能:复习铝盐、偏铝酸盐及氢氧化铝之间的转化关系及转化时量的关系;能用离子方程式正确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应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氢氧化铝的两性,掌握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法;复习铁,二价铁,三价铁三者之间的互相转化关系,并能正确写出有关的氧化复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掌握铁离子及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通过计算掌握变价金属与硝酸反响时铁的量不同,反响产物不同。
才能培养:培养学生总结概况形成规律性认识的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才能、观察才能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科学思想:通过复习氢氧化铝的两性及铝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转化关系,对学生进展量变到质变、矛盾的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对铝、铁的综合题的计算,使学生建立数、形结合思想,拓展解题思路。
科学品质:通过学习,使学生擅长总结,并在总结中发现问题。
科学方法:教会学生将化学中的定量问题表格化、图象化;通过对实验的观察,理解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实验的方法将化学中微观的问题宏观化;抽象的问题详细化。
重点、难点重点:氢氧化铝的两式电离;铝化合物之间转化的量的关系;铁,二价铁,三价铁之间的转化关系及氢氧化亚铁转化成氢氧化铁;难点:铝化合物之间转化的图象表示;变价金属与硝酸反响的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引言】铝、铁是中学化学元素化合物中的重点,而其中的Al〔OH〕3、和“铁三角〞的这两部分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同时又是高考的热点。
所以高三对这两部分内容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
结合这段内容,我准备了八个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昨天已经布置下去了,请同学们分成小组先把上节布置的内容讨论一下,然后我们再按提纲逐一讨论,最后一起归纳总结。
我们今天采用大屏幕实物投影,请同学们将讨论的结果直接写在白纸上,以便和其他的同学一起交流。
【投影】题目见右栏将学生分成5~6人一组,按问题逐一讨论。
学生活动回忆并讨论昨天布置的两题:式正确表示其关系。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 第11讲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课件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 第11讲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6cbd2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5.png)
4.注意亚铁盐及 Fe(OH)2 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三价铁的化合物。如某溶 液中加入碱溶液后,最终得到红褐色沉淀,并不能断定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Fe3+,也可能含有 Fe2+。 5.注意铁单质与强氧化性物质反应时,也有生成二价铁化合物的可能性。 反应中若铁为足量,最终铁元素将以二价铁形式存在,因为 2Fe3++ Fe===3Fe2+。
答案 A
注意点
铁的化合物的性质 1.NO- 3 与 Fe2+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 2.过量的 Fe 与硝酸作用,或在 Fe 和 Fe2O3 的混合物中加入盐酸,要注意 产生的 Fe3+还可以氧化单质 Fe 这一隐含反应:Fe+2Fe3+===3Fe2+。 3.注意 FeCl3、Fe2(SO4)3 的水溶液蒸干所得剩余固体的区别。FeCl3 溶液加 热浓缩时,因 Fe3+水解和 HCl 的挥发,得到的固体为 Fe(OH)3,如灼烧后 得到红色的 Fe2O3 固体。但 Fe2(SO4)3 溶液蒸干时,因硫酸是难挥发性酸, 将不能得到 Fe(OH)3 固体。
△ 答案 ①2Na+O2=====Na2O2 ②2Na+2H2O===2Na++2OH-+H2↑ ③2Na2O2+2H2O===4NaOH+O2↑ ④2Na2O2+2CO2===2Na2CO3+O2
通电 ⑤2Cl-+2H2O=====2OH-+Cl2↑+H2↑ ⑥Na2CO3+CO2+H2O===2NaHCO3
铝及其化合物
研习 3】写出图中标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策略及备考计划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策略及备考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85696c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c.png)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策略及备考计划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策略及备考计划临沭一中高三化学备课组高三化学总复习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帮助考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
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更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学生获得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一般分三轮进行,第一轮按章节复习,时间从前一年的9月初到第二年的2月底,完成必修内容和规定的选修内容的复习,其中实验的复习融入到各章节的内容中去;第二轮主要进行专题复习,同时进行相应的专项训练,时间从3月初到5月初;第三轮主要进行高考适应性模拟测试和课本回归复习,两者穿插进行,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第一轮复习按照原计划,将要在二月底结束,从三月开始的第二轮复习是高考复习备考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建构网络、总结规律、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熟悉高考的重要阶段,复习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的好坏。
为了使第二轮复习能扎实有效地顺利进行,确保今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经过高三备课组认真学习,深入思考,特制订如下的复习计划及工作安排:一、学情分析1、我们普通班学生(包括部分实验班学生)化学的基本功不扎实,通过一轮复习,在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但学生的错点比较分散,且每个学生的错点也不集中。
2、通过第一学期几次考试的得失分情况分析,学生的失分原因大致有四种。
= 1 \* GB3 ①会做但粗心,看题不清,比如明明让他写离子方程式,却写成化学方程式;让他写元素名称,他却写元素符号。
= 2 \* GB3 ②会做没时间,很多同学平时做作业时拖拖拉拉时间不控制好,考试时的做题方案又不对,导致考试时间很紧,会做的题目没有时间做。
= 3 \* G B3 ③不会因基础,题目不难,考基本功,就是不会,当然这个原因主要是重点班的学生。
2024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与策略及复习方法
![2024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与策略及复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4bb40a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d.png)
2024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与策略及复习方法一、目录概览1. 知识梳理1.1 元素化合物知识1.2 化学反应原理1.3 有机化学1.4 化学实验2. 专项突破2.1 选择题解题技巧2.2 大题解题技巧3. 真题演练3.1 近五年高考真题分析3.2 真题模拟与解析4. 模拟考试4.1 月度模拟考试安排4.2 模拟考试结果分析5. 复习方法5.1 课堂笔记法5.2 错题集整理法5.3 小组合作学习法6. 心理调适6.1 压力管理与放松训练6.2 考前心理辅导7. 教师指导7.1 教师教学策略调整7.2 教师对学生个性化指导8. 总结反思8.1 复习进度回顾8.2 复习效果评估9. 备考建议9.1 学生自主学习建议9.2 教师教学建议二、知识梳理1. 元素化合物知识:梳理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重点掌握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2. 化学反应原理: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速率与平衡,掌握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3. 有机化学:系统掌握有机物的分类、命名、性质及重要反应机理。
4. 化学实验:熟悉基本实验操作,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三、专项突破1. 选择题解题技巧:总结选择题的常见题型与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与正确率。
2. 大题解题技巧:针对不同题型,如实验题、工艺流程题等,进行专项训练,强化解题思路。
四、真题演练与解析1. 对近五年的高考真题进行深入分析,把握命题规律与趋势。
2. 模拟真题进行实战演练,并对答案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
五、模拟考试与结果分析每月进行一次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高三二轮复习第一讲(二轮复习策略及化学概念中热点问题探究)
![高三二轮复习第一讲(二轮复习策略及化学概念中热点问题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14814d320912a216147929f4.png)
第一部分二轮复习策略及热点问题1、明确二轮复习目标:(1)强化知识整合,梳理知识网络,要将不同板块化学知识融合在一起,深化重点、主干知识(常考的热点)的掌握度与熟悉度,打造熟练的解题方法。
(2)提高得分能力。
将模糊易混知识进行归类比较,深究易错、易漏点的原因,逐步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熟”的问题。
(3)逐步建立解决各类问题的化学模型,能迅速有效地解决各类问题。
能迅速将题目给的信息与化学模型建立联系,从知识网络中提取有用的知识解题,并形成准确完整的答题能力与表述能力。
二轮复习应定位在有效的复习(即:多拿分数)①有效的复习(难点与疑点常回头看看,重要及热点规律经常梳理,建立并用好纠错本、归纳本,重要的地方做好记号等等)②准确的审题(养成好的审题习惯,看清楚题目的关键词、题目的变化)③灵性的解题(抓住关键,善于突破,有好的思考角度)④完整的答题(贴近标答,克服不好答题习惯,答题规范,不繁不简,正面向上、多层次答案,简答题标明①②③④⑤等、书写及简答规范按照试卷要求)⑤技巧的做题(通过做题找到答题技巧与得分技巧)2、制定科学、细致、可操作的二轮复习计划,强化规范意识与效率意识。
制定具体的二轮自主复习计划(包括知识内容复习以及理综针对性训练等等),然后再按计划踏踏实实地去落实,提高执行力。
3、了解近年高考试题的特点近年高考的特点:(1)基础性-----高考试题不超纲(2)主干性-----强化重点热点的考察,不回避基础与主干知识(3)规律性-----稳中求变,体现新课改的热点、重点。
(4)细化性-----每个问题的落脚点很“小”,很“细节”(5)严谨性-----评分标准的详细严谨4、熟读“考纲”,准确把握复习要求•2012高考考试说明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指导复习备考的纲领性文件,必须全面认真地学习研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复习的正确方向与针对性。
不在考纲范围的一定不要复习!不盲目扩大范围,不随意地跟着复习资料走!•复习中必须处理好考纲、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
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计划(二篇)
![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计划(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a2966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9.png)
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计划1.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化学知识具有“繁、杂、散”的特点,考生对此存在“易懂、难记、用不好”等问题,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注重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存在的规律,形成知识网络。
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以通过抓点、连线、建网,加强复习的系统性。
抓点是从具体代表物入手,掌握其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
其中物质的性质是核心,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物理性质可按色、态、味、水溶性、密度、熔沸点及特性来划分;化学性质可按与非金属、金属、水、酸(或酸性氧化物)、碱(或碱性氧化物)、盐等反应来划分。
在注意共性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特性。
例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在与金属的反应中还表现出特性-强氧化性,即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与铁发生钝化、与不活泼金属也可发生反应等;需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暗处保存,则又反映出了硝酸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
连线是将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连成一条线,即以元素价态变化为主线,这样在主线中该元素的各种价态及对应代表物的关系就会十分清晰。
建网是通过对知识的横向、纵向的梳理将头脑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条理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如有机化学复习中,要重点把握几组关系:①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②取代关系;③氧化还原关系;④消去加成关系;⑤结合重组关系等。
通过这一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物质间联系的认识与理解,为综合应用奠定基础。
二轮复习的方法是以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为中心的复习方法,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方法。
从知识层面上讲,学科知识是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的,将这种联系形成网络,便于知识在头脑中的激活和提取;从能力层面上讲,知识的整理、归纳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2.重视实验,提高探究性能力每年高考题中实验题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题型。
实验试题有利于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考查,从更深层次看,实验试题还能对考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进行有效的测试。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备考策略教学建议课件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备考策略教学建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adf70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6.png)
有机反应的各个模型建立
1、反应类型与电性关4]
δ+ δ+
+HBr+FeBr3
常规任务:学案编制及课堂的落实
我校采用一直采用:目标驱导引任务驱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学案编制方式 1、所有目标都是从新课程标准的学业水平要求和学业质量要求中采用的原话。 2、每个课堂学案一般2-3个任务,每个任务必须限时完成,整个课堂大多以学 生自己根据学案信息自完成任务为主,引导全体同学自己探究化学复习方 法, 狠抓课堂效率和训练的质量两个关键点,基本上做到了堂堂清,周周测。 3、培尖工作采取导师制,从学习、备考、心理全方位指点学生;对于边缘生 通常抽查多,课堂提问多,互动多,重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落实。
《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 全方位推动高考内容改革》
作者:姜钢 考试中心主任
原文刊载于《中国教育报》202X年10月11日第3版
即高考评价体系。确立
为什么 考
一体
“立德树人、服务选拔、 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
立场。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 考什么 四层 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四层考查目标
“基础性、综合性、应 怎么考 四翼 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
有关气体实验模型构建
仪器连接一般顺序模型:产生装置→除杂装置→干燥装置→ 性质探究或收集装置→尾气处理(注意防倒吸) 实验操作一般顺序:气体产生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验 →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拆卸仪器→其他处 理等。
摘自潍坊教科院(全市培训会)—老师
常规任务:各模块建模、学案编制、习题精选
质制备等;铁、铜的性质的变价反应,对应物质颜色等
元素周期律
有机物质与元素化合物的转化
实验模块
气体相关实验的仪器连接模型;实验操作过程模型;探究性实验相关 的信息提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及其化合物二轮复习策略一、本专题知识在高考中的地位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构成的基础,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因为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是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知识考查的载体。
在近几年宁夏理综中本专题所占分值:2008年29分,2009年29分,2010年20分,2011年35分。
具体知识点如下:二、高考考纲及常见考点三、高考预测钠及其化合物该部分的考查侧重于三个方面:一是钠与水、氧气的反应(重在过氧化钠);二是Na2O2的颜色及强其氧化性;三是Na2CO3、NaHCO3性质的应用。
近几年考查力度不大,预测2012年的高考难度不是很大铝及其化合物考点主要体现几个方面: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及相关计算。
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实验题中的某一个空。
预测2012年的高考还仍然突出在以上几个方面,另外,铝及其化合物在实验除杂问题的应用可适当关注。
铁及其化合物一是Fe2+、Fe3+的鉴别与检验,二是Fe2+的还原性、Fe3+的氧化性,及利用它们进行的实验探究;三“铁三角”之间的转化关系,四、利用Fe2+水解程度与其他离子的不同,进行除杂。
以Fe2+、Fe3+的鉴别与检验、Fe2+的还原性、Fe3+的氧化性的实验探究题,仍是2012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铜及其化合物近几年的高考题中,有关对铜及其化合物的考查有“升温”的表现。
它的命题有如下特点:一以粗铜的精炼为载体,考查电解原理;二是设计铜与硝酸、硫酸反应的实验,探究产物的性质;三是铜的冶炼及Cu(OH)2。
在高考迎考复习中,不可轻视它。
四、复习策略1.理顺网络、抓住重点二轮复习本专题,要突出重点物质,以典型物质为信息源联系非金属元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联系无机化工生产和实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通过“线”将重点知识串联起来,主要抓住四条线:(1)典型物质线。
碱金属抓住钠、氢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盐等;铝元素及其化合物主要抓住铝、铝盐、偏铝酸盐、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铁及其化合物重点抓住铁、铁的氧化物(以氧化铁为主,了解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铁的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等。
镁及其化合物主要掌握镁的性质。
铜及其化合物中,氧化铜、氧化亚铜、氢氧化铜等出现频率高。
(2)物质之间转化线。
同一条转化线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训练发散思维,同时,联系化学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离子方程式书写等。
(3)制备线。
工业上常以金属冶炼为线联系晶体性质、环境保护以及化学计算等。
电解法冶炼钠、镁、铝,还原法冶炼铁和铜,工业冶炼铜原理可以与硫酸工业联系起来。
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铝、硫酸铝、氧化铝、氧化铁、氯化铁、硫酸亚铁等典型物质制备。
(4)实验线。
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为载体命题实验题成为高考重点,①猜想式命题;②定量分析命题,如宁夏等高考以金属纯度测定为线,评价实验方案与实结果的关系,开放性、探究性是新高考实验命题新趋势。
2.突破瓶颈,攻克难点(1)反应条件理解金属及其化合物要以反应条件为突破口,其中重点掌握以下条件:①铝热反应条件:②镁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反应;③铁的价态与氧化剂、反应条件有关,铁在电化学中发生氧化反应、与硫,碘,H+,不活泼的金属阳离子反应都只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最终产物是氧化铁,而铁丝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④氢氧化铝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氨水,碳酸等。
⑤铜与硫反应只生成硫化亚铜,而与浓硫酸、硝酸、氯气、氧气等反应生成+2价铜的化合物。
(2)反应图像图像中难点是铝盐和偏铝酸盐的图像。
(3)盲点警示①忽视反应本质有一些化学反应会出现生成物与生成物之间反应(如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物二氧化氮可部分转化为N2O4等),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多步反应)(如铝盐与强碱,偏铝酸盐与强酸,铁与硝酸反应等)。
②忽视物质溶解性例如,氢氧化钙、碳酸镁、硫酸银、硫酸钙等是微溶。
③忽视金属离子水解程度阴、阳离子水解程度与价态有关,+3价的铁、铝离子与CO32-、HCO3-,S2-等能发生双水解,而+2价的亚铁离子、铜离子与CO32-主要生成沉淀,在《部分物质溶解性表》中,有碳酸铜、碳酸亚铁物质存在(难溶)。
④忽视溶液的酸、碱性许多物质之间的反应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如NO3-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有强氧化性,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还原产物为Mn2+,在碱性条件下还原产物为MnO2等,Al3+和AlO2-在酸性、碱性、中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
3.重视实验 学会创新本专题实验内容很多,要重视实验。
实验内容是创新试题的基点,尽可能联想实验原理,自己设计出一些实验装置来,并仔细分析评价自己所设计的装置优缺点。
有关Na 、Mg 、Al 、Fe 、Cu 的知识的试题在近五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次数很多,它们在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物质鉴别、制备、推断、计算等题型中大量出现。
这部分内容与化学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实验有广泛联系,实际应用也很广泛,因此在试题中能以多种题型出现。
考点主要集中在:铁三角、Al 3+与A l(O H)3及AlO 2―的相互转化、Fe 3+和Al 3+及AlO 2―的双水解、Mg 、Al 、Fe 与酸反应等方面,Fe 3+和Fe 2+检验这些知识与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识相结合,以各种面孔出现在试题中。
五、例题精选1、某同学为研究硝酸与镁的反应,进行图示实验,实验现象及相关数据如下:(a)A 中为一定浓度的硝酸与Mg 片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通过B 后,在B 中只生成一种盐,剩余气体遇空气不变色,其体积为原体积的一半。
(b)从C 进入D 中的气体有两种,且体积比为1∶1。
(c)将D 加热一段时间后,E 中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逐渐恋蓝。
(设实验前,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气体的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已知: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 ,NO 2+NO+2NaOH=2NaNO 2+H 2O ,且水蒸气的体积忽略不计,实验中的液体药品均过量。
请回答:⑴硝酸与Mg 片反应生成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⑵硝酸在装置A 的反应中所表现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若向反应后的A 中加入足量的NaOH 固体,使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其体积为硝酸与Mg 片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的1/4(同温同压),写出符合上述实验事实的硝酸与Mg 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NO NO 2 N 2 H 2 ⑵酸性 氧化性⑶Fe 2O 3+3H 2 2Fe+3H 2O N 2+3H 2 2NH 3⑷12Mg+30H ++5NO 3-=12Mg 2++NH 4++NO 2↑+NO ↑+N 2↑+H 2↑+12H 2O2、皮江法是工业冶炼金属镁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是以白云石(33CaCO M gCO )为原料,经高温煅烧生成氧化物(CaO M gO )。
氧化物在起始真空条件下的还原炉里,经1200℃用硅铁还原生成镁蒸气(铁在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镁蒸气经冷凝器冷聚为粗镁,粗镁再经精炼、铸锭得到成品金属镁。
⑴写出煅烧白云石方程式⑵还原炉中,1200℃下发生如下反应22CaO M gO Si 2M g 2CaO SiO +↑+ 高温已知Mg的还原性比Si 强,上述反应仍能发生的原因是 ⑶在冶炼过程中反应温度对生成金属镁的影响如图所示,从图中分析,还原反应的反应热△H (填“<”“﹥”“﹦”)0,理由是答案:⑴332CaCO M gCO CaO M gO 2CO −−−→+↑ 高温⑵在1200℃条件下生成的镁为蒸气,不断地离开反应体系,促使反应向生成镁的方向进行。
⑶△H >0升高温度,镁的产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3、某金属M 溶于稀盐酸中,会得到一种阳离子。
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入碱性溶液,得到白色沉淀A 。
把A 暴露在空气中,白色就会转变成绿色。
最终转变为棕色固体B 。
把B 灼烧,得到棕色固体C ,C 温和还原,得到具有磁性的黑色固体D 。
B 能溶于稀盐酸,得到溶液E ,E 能氧化KI 溶液生成I 2。
但在过量的F -离子的KI 溶液中,E 与KI 不发生反应。
当C12通人浓的氢氧化钠的B 悬浊液中,得到一种红色溶液Na 2FeO 4。
当向Na 2FeO 4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生成红棕色沉淀G ,G 为非常强的氧化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D 。
⑵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B B →Na 2FeO 4 ⑶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E+KI : Na 2FeO 4+BaC12 : ⑷E 在过量的F -离子的KI 溶液中不与KI 反应,说明了什么?⑸已知:Co 2+与NH 4SCN 作用生成蓝色的[Co(SCN)4]2-,用于定性鉴别Co 2+。
若要检验含Fe 3+的溶液中是否存在Co 2+,你的操作方法是 。
⑹Na 2FeO 4具有很强的消毒和除污作用,原因是 。
答案:⑴Fe 2O 3 Fe 3O 4 ⑵4Fe(OH)2+O2+2H 2O=4Fe(OH)3↓ 2Fe(OH)3+3Cl 2+10NaOH=2Na 2FeO 4+6NaCl+8H 2O ⑶2 Fe 3++ I 2=2Fe 2++I 2FeO 42-+Ba 2+=BaFeO 4↓ ⑷Fe 3+能与F -形成更难电离的[FeF 6] 3- ⑸取少许式样,先滴加过量的NaF 溶液,再滴加NH 4SCN 溶液,若溶液变蓝色,说明含有Co 2+⑹Na 2FeO 4是+6价铁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溶于水中能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病菌和病毒。
与此同时,自身被还原成Fe(OH)3胶体,能高效地除去水中的微细悬浮物。
4、(1)工业上以粗铜为原料采取如图所示流程制备硝酸铜晶体:①在步骤a 中,还需要通入氧气和水,其目的是 。
②在保温去铁的过程中,为使Fe 3+沉淀完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CuO ,调节溶液的pH ,根不用加水的方法调节溶液pH的原因是。
③进行蒸发浓缩时,要用硝酸调节溶液的pH=1,其目的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
(2)工业上常利用硝酸铜溶液电镀铜,电镀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