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凸透镜成像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八上物理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人教版初中八上物理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调节发光物、透镜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 水平高度。
目的是使发光物的 像成在光屏中央
(2)实验步骤
①组装实验装置,将发光物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 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②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发光物 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移动光屏,使发光物在光屏 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 和像距v。
解: (1)将光源的高度与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的高度 进行比较 , 判断实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2)当物距等于像距时 , 物距为焦距的2倍 , 由表 可知 , 2f=20.0 cm , f= 10.0 cm.
(3)光源位置应在焦距之内 , 即物距在 0~10.0 cm的 范围内.
6.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 光屏上得到了发光物体清晰的像但他不小心用手 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会出现怎样的 情况?有人认为,光屏上会有指尖的像;也有人 认为,光屏上会出现指尖的影子。你是怎样认为 的?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R·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 的条件。
预习检测
1. 物距是指___物__体__到__透__镜___的距离,用 u 表示; 像距是指__像__到__透__镜____的距离,用 v 表示。
2. 当凸透镜成像时:(1)u > 2f,成___倒__立__、_缩__小___ 的__实___像,此时像距 v 的范围为__f_<__v_<__2_f_;(2) 当f < u < 2f 时,成__倒__立___、__放__大___的___实___像,此 时像距 v 的范围为__v_>__2_f__;(3)当u < f 时,成 __正__立___、__放__大___的__虚___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提出猜想
凸透镜成像可能与___物_体__到__透_镜__的__距_离____有关
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简称为物距(u)
像到透镜的距离 简称为像距(v)
2024/9/25
如何测定凸透镜焦距?
2024/9/25
· ·· F OF · ·· F OF
· ·· F OF · ·· F OF
作图研究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2024/9/25
例: 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
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
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65cm处,则成像
的情况是 (
)
解析: 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由 第一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知:f<u<2f,即 f<30cm<2f,解得:15cm<f<30cm,当物 距为65cm,u>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片 (物)
应 用

()

照相机能成倒立
计 课
的、缩小的实像。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投影片上的图案
1 0
凸 透
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
5
)
镜 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论 证


练 习

放大镜就是凸
展 挑
透镜,能成放大的、正 战

立的虚像。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3、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 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 什么变化?

3.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

3.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
放大镜
简记口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交流讨论
1.在做实验时, 某同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 的像。发生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有哪些? 可能原因有: ①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②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③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焦点上;
(像距)逐渐_变__大__,像逐渐_变__大__.
凸透镜的焦距 f = 10 cm
实验
物距与焦
物距u/cm
次数
距的关系
虚实
像的性质 大小
像距v/cm 正倒
1
30
u > 2f
实像
缩小
倒立
15
2
20
u = 2f
实像
等大
倒立
20
3
15
2f >u >f
实像
放大
倒立
30
4
10
u =f
不成像
/
5
7
u <f
正立
放大
PART TWO
凸透镜成像光路分析
研究光的现象还是从点光源开始。点光源S向四周反射出无数条光线。照射到 凸透镜上的光线也有无数条,这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都会聚在S’点, S’ 点就是点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研究光学主要是确定像的位置。确定像的位置不需要无数条光线,两条 光线就够了。两条光线相交成实像,反向延长相交成虚像。延长、反向延长 都不相交不成像。
作出猜想 ①可能与物距有关;②可能与焦距有关(与凸透镜的 偏折情况或焦距有关);
进行实验 2.实验器材: 光具座、光屏、凸透镜、蜡烛、火柴。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精品教学课件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导入新知
小明的爷爷在用放大镜看书时发现 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图所示,手持凸透 镜,缓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将会观 察到不同大小的字体,而且有正立的也 有倒立的。
你能帮他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吗?
素养目标
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基本 研究方法。
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 ( B )
A.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 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
课堂小结
课后研讨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 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课后作业
请以课堂反思的方式写 一写你的收获。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总结点评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很成
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让我们 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起慢慢去发 现新大陆吧!
实验准备
几个术语:一倍焦距f、二倍焦距2f、物距u、像距v
2F
F
物距(u)
F
2F
像距(v)
探究新知 实验准备
(1)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光具座 (2)实验前的调节:
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目的: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探究新知
实验步骤
①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②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

[初中物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初中物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B. 大屏幕给运动员特写时所成像是放大的
C. 摄像头是凸透镜
D. 运动员经摄像头成虚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易错提醒】屏幕上的影像,不是运动员经摄像头成的 像,是经过数据处理后的;此时经摄像头成的像,还是缩 小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跨学科·生物】 [2024威海荣成期中]小明用透明塑料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点拨: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 的,乙照片中蝈蝈大些,即像大一些;根据“凸透镜成实 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需要减小物距,增大像 距,即照相机靠近蝈蝈,同时增大镜头和像间距离,故B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设计了一个高为15 cm的昆虫标本观察器。盒底上放标
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为了让观察者在盒盖上方附近
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 7.5 cm
B. 10 cm
C. 12 cm
D. 16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 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A ) A. 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 B. 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 C.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 D.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
点拨:(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过焦点,a经过 透镜后的光线过主光轴的一点,说明此点为焦点,故 连接b光线与凸透镜的折射点和焦点,并标上向下的 箭头即为b的折射光线,同理画出c的折射光线,如图 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MN经透镜所成像的性质是 倒立、放大的实像 (填 “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或“正 立、放大的虚像”)。与 投影仪 (填“照相 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相同。 点拨:(2)焦距f=30.0 cm-20.0 cm=10.0 cm,此时 物体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MN成的是倒立、放 大的实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上课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上课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大于2倍焦距
倒立、缩小、实像
1、、将蜡烛放在2 f之外的地方,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楚的像,视察像的大小与倒正。
等于2倍焦距
倒立、等大、实虚实。
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3、将蜡烛移到2f和f 之间,重复以上的操作,进行视察和测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 的 情 况
应 用
倒立正立
放大缩小
实像虚像
u>2f
f<u<2f
u<f
倒 立
缩 小
实 像
倒 立
放 大
实 像
正 立
放 大
虚 像
照相机
幻灯机投影仪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基本规律
猜想:
u=2f u=f成像情况如何呢?
u=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u=f 不成像(实像、虚像都没有)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探究
生活中的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倒立、缩小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视察与思考
2024/9/21
提出猜想
凸透镜成像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思考:
要完成该实验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物距u
像距v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等于1倍焦距
不 成 像
4、、把物体放在焦点上,视察能否成像。
小于1倍焦距
正立、放大、虚像
5、继续移近蜡烛,使U<F,在光屏上能否得到像呢?怎样才能看到蜡烛的像呢?透过凸透镜视察像的情况。
凸透镜成像题目分类训练:
一、凸透镜成像与物距的关系:

3.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上册

3.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上册

b为凸透镜
D.a、b都为凹透镜
2 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C.任何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都能会聚于一点 D.凹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具有发散作用
解析:凸透镜的焦距越小,说明其对光的会聚作用 越强,故B正确;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 后才过焦点,故C错误;凹透镜可使光发散,而不是只 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具有发散作用,故D错误.
F
通过凸透镜的3种光线
F 1.通过光心的
光线传播方向 不变
F
光路是可逆的
2.平行于主光轴的 光线经凸透镜折射 后通过焦点
F
F3.经过凸透镜焦点
的光线被折射后平 行于主光轴射出。
通过凹透镜的3种光线
跟主轴平行的光 线,折射后其反向 延长线通过焦点
射向凹透镜异侧虚焦 点入射的光线被折射 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奇妙的太空实验:
学到了什么?
1.两种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
2.几个基本概念: 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又叫会聚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又叫发散透镜。
物理与生活
在北极进行探险的工作人员丢失了火 种,请你为在冰天雪地中工作的探险人员想 想办法获得火种,替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F
OFΒιβλιοθήκη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 播方向不改变
讨论与交流
你有几种简易的方法,辨别某一透镜是凸 透镜,还是凹透镜?
方法一:“摸” 。通过比较透镜中央和边缘的厚薄 加以辨别。(注意:为避免镜面磨损或弄脏,应 先用很柔软的面巾纸把透镜包起来,再用手摸)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C
距凸透镜最远;
D、E
(4)把烛焰放在_____点,屏上不会出现像。
A
B C
D
F
2f
E
F
光屏
达标练习
7.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
拿手机自拍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
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
的像?
u>f 时成实像,是倒立的;
u<f 时成虚像,是正立的。
实验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问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相距如何变化?
1.当物体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 增大 ,所
成的像 变大 。
物近像远像变大
2.当物体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 减小 ,所
成的像 减小 。
u>2f
f<<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f<u<2f >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
不成像
<
正立、放大的虚像

达标练习
1.用圆形的鱼缸或透明的罐头瓶养鱼,从侧面观赏缸内的鱼,
你看到的那条鱼是( D

A.缩小的实物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达标练习
2.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
达标练习
(3)当烛焰距凸透镜35 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
缩小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3、比较分析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现实验数据的特点,从中归纳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实验探究活动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2、能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养成严谨认真的品质,认识科学的本质;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意识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乐于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引入】设置情境,提出疑问
课前学习任务:放大镜观察物体
通过完成老师课前布置的学习任务,同学们发现用放大镜观察物体会出现什么样的像呢?用放大镜观察最远的桌子,发现此时会出现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观察近一些的光源,会出现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离刻度很近时却会出现一个放大、正立的虚像,这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习任务五】通过讲解u>2f时的凸透镜成像光路图,请学生根据示例绘制出u=2f、f<u<2f、u=f、u<f情况下的光路图,加深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学习任务六】解决疑问,理解原理
在拍班级集体照时,发现两边的同学没有完全入镜,要怎么调整才能拍到所有人呢?
根据物远像近像会变小的规律,我们可以拿着照相机远离班级集体,这样就能拍到所有人。
(3)组装实验器材:
第一步,从左到右依次摆放光源、凸透镜和光屏;
第二步,为了使像能够呈现在光屏的中央,我们还需要调节使得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学习任务二】如何进行实验?
(1)学生分组讨论,明确实验步骤;
(2)分组实验,收集实验数据;
【学习任务三】分析实验数据,并从中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科学思维】
1、会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分析与论证,归纳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能绘制出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3题图
3.小明在光具座上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
D
A.一定大于 B.一定小于 C.一定在到之间 D.一定在到 之间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 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 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制作平行光
正立
放大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的动态分析
1.实验探究
(1)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调整光屏位置,得到清晰的像,将蜡烛慢慢靠近焦点,调整光屏位置,记录光屏的位置,比较像的大小。现象:蜡烛靠近透镜,光屏______(选寘“靠近”或“远离”)透镜,像的大小变____(选填“大”或“小”)。
D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 D.该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
(1)像距 物距,像是放大的。(2)光屏能承接的像是实像。(3)要得到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同时 ;要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同时;要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相关计算
1.根据像的特点,利用成像规律计算焦距、物距、像距的范围。2.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等大的像时, 。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

注意: 实验中,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可能原因有:①蜡烛、凸透镜、光屏______同一高度上;② ;③ 。
不在
2.分别在图1和图2中画出物体、 所成的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一、说教材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 用》中的第3节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 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意外发现”引出问题,激发 学生的探究愿望。课文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而且要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凸透镜的 成像规律进行猜想,初步设计方案,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找到凸透镜成 像的规律。课程教学皆在培养学生视察能力、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生活中的透镜”,介绍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三种光学仪器, 通过这些光学仪器的成像实例使学生建立凸透镜成像概念。通过小孔成 像实验和平面镜成像实验,学生已经能区分实像和虚像,同时也具备了 利用刻度尺读取数据的能力。学生已对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熟练掌握。 由于学生普遍存在主动探究意识差,缺乏科学探究系统方法,在设计方 案、探究过程以及需要适当引导。
探究二:探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和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 记录实验数据,得出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 根据成像的情况,对数据进行分类
1.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以外成实像,焦点以 内成虚像。即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 2.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缩 小像,在二倍焦距以内成放大像。二倍焦距内外分大小。 3.实像必异侧倒立,虚像必同侧正立。
3.进行实验 器材:光具座、光具座附件、蜡烛、火柴、凸透镜 说明:凸透镜在蜡烛和光屏中间。 使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固定凸透镜,移动蜡烛和光屏进行视察实验。 固定蜡烛,移动凸透镜、光屏进行视察实验。
问题:根据设计方案需要记录哪些物理量及像的哪些特点? 启示学生明确要记录:物距、像距;像的性质(放大、缩小,倒立、 正立,虚、实)…… 强调注意事项及实验步骤:

初中物理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说题说课稿

初中物理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说题说课稿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说题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实验说题一、实验目的及原理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测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加深对凸透镜成像原理的理解,并掌握凸透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主要基于光的折射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即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会发生折射并在透镜的另一侧形成实像或虚像。

二、所需器材与准备实验所需器材包括: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尺子、刻度尺、实验支架等。

实验前需确保器材完好无损,并准备好实验环境,如将实验室窗帘拉好,避免外部光线干扰实验结果。

三、实验步骤详述1.将蜡烛固定在实验支架上,点燃蜡烛并调整其高度,使其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将凸透镜固定在支架上,并调整其位置,使蜡烛的火焰位于透镜的焦点附近。

3.在透镜的另一侧放置光屏,并调整光屏的位置和角度,直到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

4.记录此时的物距(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像距(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以及像的性质(实像或虚像,放大或缩小)。

5.改变物距,重复步骤3和4,记录不同物距下的像距和像的性质。

6.整理实验器材,熄灭蜡烛,完成实验。

四、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每次实验的物距、像距和像的性质。

实验结束后,将数据整理成表格,并根据数据绘制凸透镜成像规律图像,以便更直观地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凸透镜成像的一些规律:1.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当物距等于焦距时,不成像;5.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这些规律与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相符,验证了实验的正确性。

六、实验误差及原因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导致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偏差。

误差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器材的精度限制,如刻度尺的读数误差;2.实验环境的干扰,如外部光线的影响;3.实验操作的误差,如物距和像距的测量误差。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右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要使底板上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前伸就可以D.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二倍焦距
实验次数
物距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
像距
虚实
大小
正倒
1
30
2
20
3
15
4结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照相机

变小
2.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D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
3.如图所示,从 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为二倍焦距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物体放在 点时,所成的像跟照相机的成像性质相同B.物体放在 点时,无法用眼睛直接观察到像C.物体放在 点时,所成的像跟投影仪的成像性质相同D.物体放在 点时,经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4)把蜡烛继续向透镜移近,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的正倒和大小,测出物距和像距 ,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5)把蜡烛继续向透镜移近,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一倍焦距,移动光屏,光屏上不成像。
(6)把蜡烛继续向透镜移近,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移动光屏,光屏上不成像,眼睛过透镜,能看到虚像,记录像的正倒和大小。测出物距 ,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像与物距的关系 凸透镜的焦距:____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一课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一课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一课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温故知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
①投影仪成 放大、 ②照相机成 缩小、③放大镜成 放大、 倒立 、 实 像 倒立 、 实 像 正立 、虚 像
1.照相机成像原理
镜头----凸透镜
胶卷----光屏
成倒立、等大、实像 放大、虚像
应用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像距 2f >v> f
v=2f v>2f
五、反馈练习: 请学生回答后并用实验来论证一下。 1.如果在实验中用一张纸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像会( C) A、像会消失 B、像剩下一半 C、像变暗 D、像不变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在 光具 座上由左向右 依次放置 蜡烛、 凸透镜 、 光屏 。为了确保烛焰的像成在 光屏的中央,要调整 凸透镜 、 光屏 的高度,使它们的 中心与烛焰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大的像;放在__D___处时,光屏上不会成像。 (2)在物距不断减小的过程中,像距不断增__大___,像
的大小不断_变__大___;当物距小于_焦__距__时,无论怎样移动
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B
A
CF
D
2f
F 光屏
四、课堂小结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虚实 大小
正倒
u>2f 实像 缩小 倒立
4.两个物理名词及实验前的调节:
物距(u) 像距(v)
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5.探究实验记录表 凸透镜焦距f= cm
物距与焦 物距 距的关系 u/cm 虚实
像的性质 大小
正倒
像距 v/cm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PPT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PPT课件
柱面镜可以改变光路
由于柱面镜的反射面是曲面,因此可以改变光路的方向。这使得柱面镜在光学仪器中具有 广泛的应用,如望远镜、显微镜等。
复杂透镜组合成像规律探讨
复杂透镜组合由多个透镜组成
复杂透镜组合是由多个凸透镜或凹透镜组合而成的光学系统。这些透镜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如串联、并联 等。
成像规律取决于组合方式
Part
02
凸透镜成像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器材准备及使用方法
凸透镜
选择焦距适中的凸透镜, 1
检查其表面是否干净,无 划痕或气泡。
测量工具
4
直尺或卷尺,用于测量物 距和像距。
光源
2
使用平行光源或点光源,
如激光笔或手电筒。
光屏
3 用于接收凸透镜所成的像
,可以选择白色纸板或屏 幕。
实验步骤详解与注意事项
Part
04
学生实验操作过程展示与评价
学生实验操作过程视频展示
视频内容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正确组装实 验器材,调整凸透镜、光源和屏 幕的位置,观察并记录成像情况

视频亮点
学生操作规范,实验步骤清晰,成 像效果明显。
视频意义
通过视频展示,可以让学生更加直 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加 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能力。
教师点评及建议反馈
点评内容
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验操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
建议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表现和结果,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指 导,如如何改进实验操作、提高实验精度和效率等。
点评意义
教师的点评和建议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实验 表现和结果,及时发现并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实验 能力和水平。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 年级上册《凸透镜 成像的规律》课件 汇P报P人T:课XX 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04 随堂练习
3. 小明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
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 cm
B.8 cm
C.6 cm
D.4 cm
04 随堂练习
4.大山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 镜39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 的焦距不可能的是( ) A.5cm B.10cm C.15cm D.20cm
02 探究新知
3. 放大镜
(1)原理:物距 u<f 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物体在同 侧。
2F F f
2f
F
2F
02 探究新知
(2)放大镜的调节 ①调节依据 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②调节方法 像偏小时,物体稍微远离镜头,适当调节眼睛位置;像偏大时, 物体稍微靠近镜头,适当调节眼睛位置。
02 探究新知
发光二极管(F型光源)、凸透镜(焦距f =10cm)、光屏、光具座 。
02 探究新知
1. 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50cm刻度处,把光源放在较远处, 使物距u>2f(u>20cm),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同时测出此时的物距u和像距v,将数据记录 在表格中。
02 探究新知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物近(离焦点)像远像变大; 虚像(与物)同侧正,实像异侧倒,像物相互跟着跑。
02 探究新知
物距u 和焦距 f 的关系
u > 2f u = 2f 2f >u >f u =f u <f
虚实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乙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凸透镜 的焦距f已知):
①若在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___凸__透__镜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应测量__物__距__u___和___像__距__v__,并记录____像___的性质 特点; ③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丙所示,为使像能清晰地呈在光屏中 央,应将凸透镜向__下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距(u)和焦距(f)
像的性质
的关系
正立或倒 立
大小
实像或 虚像
像的位置 像距大小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u=f
不成像
Hale Waihona Puke u<f正立 放大 虚像
——
应用
照相机 -
投影仪
放大镜
2.规律简记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虚像总是同侧正,实像总是异 侧倒,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
2.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 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同__一__高__度,若调好后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 么:
(1)把烛焰放在___a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c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__e_、__d___点,屏上无烛焰的像。 ( 4 ) 如 果 把 烛 焰 从 a 点 移 到 c 点 , 则 像 到 透 镜 的 距 离 _ _ _变_大_ _ _ _ , 像 __变__大____。(均选填“变大”或“不变”)

2024年秋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第1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024年秋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第1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教学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教具准备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刻度尺、多媒体课件.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物距是指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像距是指像到透镜的距离,用v 表示.2.当凸透镜成像时:(1)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v的范围为f<v<2f ;(2)当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的范围为v>2f ;(3)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凸透镜成的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而虚像只有放大的.实像与物体在透镜的两侧,虚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侧.备课笔记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照相机、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并且照相机能使景物在相片上成倒立的像,所成的像比物体小;投影仪能把小的胶片上的画面放大到屏幕上,供大家观看,这就说明所成的像比物体大,是倒立的;放大镜能把微小的物体放大,使我们看清楚它们,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你们想进一步了解它们吗?想了解什么?生1: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生2: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生3:什么情况下用光屏能承接到像,什么情况下在光屏上不成像?生4:什么条件下像与物在凸透镜两侧,什么条件下在凸透镜同侧?同学们提出这么多问题,说明同学们认真思考了,这样非常好.现在,我们就根据上节学的知识大胆猜测,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来解决.进行新课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上一节所学知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生1:照相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投影仪上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大,这说明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生2:照相时底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比投影仪的屏幕到凸透镜的距离小,这说明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生3:照相机中镜头的凸透镜比投影仪镜头小,这说明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与凸透镜的大小有关.生4:照相机和投影仪的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放大镜的像与物体在同侧.这说明成倒立还是正立的像和物体在同侧还是两侧有关.生5:放大镜要看清物体,离物体的距离一般要比照相机、投影仪中凸透镜离物体的距离小,这说明物体成正立、倒立的像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同学们猜想得很好.现在逐一讨论看看有没有哪个能排除掉.生:像是放大还是缩小与凸透镜的大小有关,可以排除.因为有的放大镜直径比照相机镜头直径小,也能成放大的像,有的摄影师拿的大焦距的镜头比投影仪的镜头大,成的像还是缩小的,所以可以排除掉.这个同学说得很好,我们鼓掌表示鼓励.现在我们设计实验来验证上面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教师巡回指导.现在我们桌子上有光具座(上面的滑座可以插蜡烛、光屏、透镜,能来回移动,从刻度尺上能观察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蜡烛(作物体用)、光屏(白色的硬纸板作屏)、凸透镜(焦距在10~20 cm之间),我们先测出凸透镜的焦距.生1: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找到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光心之间的距离,这就是凸透镜的焦距.生2:也可以让凸透镜离灯光5 m以外,找亮点,测定出凸透镜的焦距.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设计实验方案: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备课笔记特别提醒:在移动光屏寻找最清晰的像时要注意——要将光屏移过那个位置,发现像又逐渐模糊后,再往回移动,可重复两次,直到感觉像最清晰为止.因为如果不移过那个位置,就无法判断下一个位置像是不是会更清晰.知识拓展: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不断燃烧会使烛焰的像越来越靠近光屏的上端,这时的调节方法有三种:(1)将光屏向上移动;(2)将蜡烛向上移动;(3)将凸透镜向下移动.进行新课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注意:此操作的目的是使烛焰通过凸透镜所得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便于观察与比较像与物体的关系)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成表.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将数据记录成表.⑤当蜡烛移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上不能成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像的正倒,填入表格.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个物距范围内要取两组以上的物距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偶然因素,使实验结论更具有一般性.学生们认真做实验,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实验结束,教师组织讨论、提问、进行总结.生1: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如图甲)生2: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是倒立的,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等于2倍焦距.(如图乙)生3: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的位置时,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放大的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如图丙)生4: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的位置时,光屏不成像.生5: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之内,光屏上不成像,像与蜡烛在凸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像.(如图丁)生6:当把蜡烛放在大于凸透镜焦距的位置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生7: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放大的像.这个像光屏上得不到.备课笔记进行新课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用u表示,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用v表示.板书: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进行讲解: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多媒体课件)(1)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总结如下表所示:(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巧记方法: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虚像同侧正,物远像远像变大.根据上面探究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由此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1: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像距比物距大.生2: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比像距大.生3:当物距大于像距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小于像距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我们又从另一个角度: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分析了凸透镜成像的条件.板书:1.当u>v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u<v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课堂延展:分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出现的状况(1)分析光屏上不能得到烛焰像的原因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有时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是什么原因?学生认真思考,并积极发言,提出各种猜想.教师总结:光屏上不能得到烛焰像的原因大致有4种:①若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会呈现在光屏的上或下方. ②若2f>u>f,但很靠近1倍焦距时,成的像很大,像距也很大,光屏移动的距离不够,可能承接不到像.备课笔记知识拓展:1.“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主光轴上有两个分界点,第一个是焦点,第二个是2倍焦距点.以焦点为界,物在焦点外成实像,物在焦点以内成虚像.以2倍焦距点为界,物在2倍焦距以外成缩小的像,在2倍焦距点以内(焦点到2倍焦距点间)成放大的实像.2.“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减小,所成像变大,像距也跟着变大.反之,随着物距增大,所成像变小,像距也跟着变小.3.在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在2倍焦距外,成像在焦点到2倍焦距之间;当物在焦点至2倍焦距之间,成像在2倍焦距以外.规律总结:不管成实像还是虚像,成放大的像时必定像距大于物距,成缩小像时必定像距小于物距.教材习题解答【教材P124“想想议议”】解:在照相机中,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的位置在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物距是大于像距的.在投影仪中,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的位置在2倍焦距以外;物距是小于像距的.【教材P124“练习与应用”】4.解:透镜乙应该放在透镜甲的右侧.用透镜甲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则u>2f甲=40cm,f甲<v<2f甲,即20cm<v<40cm;不改变发光体和光屏的位,换用透镜乙实验,仍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物距u′>2f乙=20cm,f乙<v′<2f乙,即10cm<v′<20cm.比较可知,更换透镜后像距变小,则透镜乙应该放在透镜甲的右侧.备课笔记进行新课③若u<f,烛焰成虚像时,只能透过透镜用眼睛直接观察,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④若u=f,烛焰在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成平行光,不成像,在光屏上也不可能承接到像.(2)探究不完整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探究名称:探究不完整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提出问题:凸透镜不完整时,成像情况怎么样?猜想与假设:可能只能得到部分像,也可能得到仍完整的像,但亮度减弱.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选一焦距为10~20cm的凸透镜,研究蜡烛成的像,用一块白色的硬纸板作屏,承接烛焰的像,如图所示.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距离适当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蜡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然后用一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模拟不完整的凸透镜),观察像的情况.进行实验:(1)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二倍焦距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2)用一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观察屏上成像的情况;(3)反复遮住与不遮,对比观察两种情况下的成像情况.分析论证:看到的现象是:凸透镜不完整时,仍得到完整的像,但亮度减弱.本实验中,用纸板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的部分便没有光线通过,相当于将凸透镜打去一半,其效果是一样的.因此得出的结论比较有说服力.得出结论:当凸透镜不完整时,仍能成完整的像,所成的像亮度减弱不如原来的清晰.教学板书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凸透镜在不同条件下成像的规律以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出现的状况.这节课的知识还需要大家多联系实际理解运用.好,这节课就学到这,谢谢!教材习题解答5.解:(1)将光源的高度与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的高度进行比较,判断实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2)当物距等于像距时,物距为焦距的2倍,由表可知2f=20.0cm,f=10.0cm.(3)光源位置应在焦距之内,即物距在0~10.0cm的范围内.6.解:没有指尖的像,也没有指尖的影子.虽然手指指尖遮挡了凸透镜的一部分,但是折射光线仍可以到达光屏上,只是此时所成的像会暗一点.难题解答【例】某物理实验小组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透镜到蜡烛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的的实像.(2)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A.烛焰像的下半部分B.烛焰像的上半部分C.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D.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解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之外,2倍焦距之内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2)当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时,蜡烛烛焰发出的光仍有一部分通过凸透镜的下半部分成像.但由于通过凸透镜的光减少,所以成的像亮度变暗.答案:(1)放大(2)C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教学反思1.本课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3.本节的难点是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特别是凸透镜成实像时,动态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这可以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凸透镜成像,从而让学生自己找到其中的规律.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教师点评和总结备课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组长审核:学员编号:年级:八年级课时数:3课时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授课主题凸透镜成像教学目的1、掌握凸透镜及凸透镜成像规律2、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生活中的凸透镜成像现象与物理知识应用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难点:1.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理解授课日期及时段2019年7月18日 8:00-10:00上课进度第 2次课教学内容一、入门测1、★(2011河南,3)在我省高速公路上安装有太阳能视频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

晴天,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向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能储存起来。

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选填“凹”或“凸”)。

2、★请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3、(2015江西第9题)如图5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4、如下左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是反射光线,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___,折射角为____,___边是空气,____边是玻璃。

5、如上右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_,光进入玻璃后偏折角度的大小是_______ _。

★★6、 (2014年) 如图9所示,一束光从玻璃砖的AB面垂直入射,折射后从AC面射出,请画出这束光在AC 面发生折射的光路。

★★7、(19中期末测试)上右图中一束光射向并穿过玻璃砖,请画出这束光进入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二、新课讲解(一)课程导入(二)大数据分析(2014—2018年,共 5 年)光学部分考察(含透镜)题目分值2014年第14、16、18题8分2015年第3、14题4分2016年第1、8、15题6分2017年第3、17题6分2018年第11、16题4分总次数12次28分平均 1.4次/年5分左右(三)本节考点讲解——透镜知识点一:透镜一)例题解析★例1、如图是四个透镜实物图,属于凹透镜的是()。

A、 B、 C、 D、二)方法总结方法: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

凸透镜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具有发散作用。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

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光线可逆)虚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焦距:焦点(虚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侧的焦距相等。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凹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越强。

三)巩固题:★1、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___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有_________★★2、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3、现有五种光学元件如图甲所示,对图乙的光路图,方框中可放入的元件为( )A. 2或4B. 1或5C. 1或3或5D. 2或3或4★4、一束光在空气中镜凸透镜折射后()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C.不可能是发散光束D.一定比原来光束会聚些★5.下列所示的透镜对光线起什么作用。

★6.我国古代对凸透镜聚焦作用早有认识。

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这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7.一块矩形玻璃切割成甲、乙两块,其形状如图所示,那么能使光线会聚的是_________,能使光线发散的是_________.★8.夏天的中午,如果王太阳下曝晒的花木上洒水,待水蒸发后会发现,原来叶片上附着水珠的地方会出现枯黄色的烫晒斑点,其原因是()A.水滴蒸发,带走了叶片的热量B.水滴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升的很高,是叶片上有水滴的地方被烧焦C.透明的水滴更容易让阳光透射到叶片上D.水滴好像凸透镜,使阳光会聚,使叶片上有小水滴的地方被烧焦★9.试画出与已知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或出射光线。

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一)例题解析★★例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如图所示:(1)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向右依次放在同一______上,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2)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调整(选填“上”或“下”);(3)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4)接着使烛焰向右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例2、(2014年广西玉林)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调节光屏的方法及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 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大B: 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C: 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大D: 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小二)相关知识点讲解、方法总结口诀:物像同向左右移,像在三角区域显,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1)要明确蜡烛、凸透镜、光屏的要求: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同一直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根据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确定光屏的调整方向;课堂活动:讨论户外求生取火方式四)巩固题:★★1、(2011北京,3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

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15所示。

(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凸透镜(选填“A”或“B”)。

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

(选填“放大”或“缩小”)(2)小华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30cm到4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0cm到3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时,烛焰的像是放大、的像。

★3、凸透镜的焦距为8 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 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4、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A.10cm<f<20cmB.f>10cmC.f<10cmD.f>20cm★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6.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B.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7、(2014年广西玉林)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调节光屏的方法及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 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大B: 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C: 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大D: 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小★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5cm B.10cm C.15cm D.18cm★★10.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11.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A.出现手指的实像B.出现手指的影子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1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A.缩小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放大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13、(19中)小芳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她首先按图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

(1)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选填“上”或“下”)调;(2)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的像;(3)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的像,利用此规律成像的光学仪器。

(四)本节综合练习★1.观察现象,完成下列光路图。

★★2.小露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出现了如下图的情形,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3cm B.6cm C.9cm D.20cm★3.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A.3厘米 B.13厘米 C.23厘米 D.33厘米★★4.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μ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cmB.当μ=3.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μ=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5.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6.如图是用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40cm处,则()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7.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个清晰的像.A.①③ B.②④C.②③D.③④(五)课堂总结知识点回顾三、出门测★1、在各图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2、(2011河北,20)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7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