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第四课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词的构成可以从词的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来认识。词的形式是语音,内容是语义。

从音节的角度分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从语义角度分为:单纯词和复合词。单纯词主要是单音节的,也有少数双音节的(联绵词)。复合词主要是双音节的。

一、单音词

(一)单音词与汉语的字、词关系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在古代汉语书面语中,一个字基本上记录一个单音词。实际上字和词并不是等同的。在古汉语中,字与词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

第一,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

第二,字和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尽管在造字之初是一词一字,后来由于词的分化派生,字的孳乳借用,异词同字和异字同词现象渐渐多起来。

异词同字:一个字记录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

词。例如:

①A.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③A.形貌昳丽。

B.丽土之毛

③A.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B.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以上三例,①A的“观”指的是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而①B的“观”则当“观看”“观赏”讲。两义同写“观”字,显然并非一词。②A的“丽”义为“华美”,②B的“丽”为“附着”,也是两个词。至于③A的“女”其实是第二人称代词“汝”,与③B的“女”更是没有什么关系了。

产生原因有二:

1.词义的引申:观:本义是观看(动词),引申出“用来进行观看活动的建筑物”之义,名词,读去声。

2.假借:如:女:名词,借用作代词。

异字同词:即一个词有不祗一个记录符号。

①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②A.将军身被坚执锐。

B.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

C.遂开门纳众。

③A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B.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以上三例,①A的“暮”与①B的“莫”是同一个词。“莫”的字形是日在草中之状,《说文》:“莫,日且冥也。”就是“日暮”的“暮”的本字,后来“莫”字用作了否定词,而标志时间的字都加“日”字,就把这个本来已有“日”的字重加了一个“日”变成“暮”,所以“莫”与“暮”虽写两形,却记录同词,是分化字关系。②A的“被”与②B的“披”、②B的“内”与②C的“纳”、③A的“故”和③B的两个“固”也都反映异字同词现象。“被”与“披”都当“穿”讲,二字古代通用,至于作为副词当“本来”讲的“固”,更是常常写成“故”字来代替。

(二)单音词与古代汉语中的双音短语

古代汉语中,有些单音词的组合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同形,因此,很容易被误解为双音词。

例如:所以,形容,其实,无论

古汉语中还有一些双音结构,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连词同形,要注意区分。

如:然而、然则、、虽然、且夫、若夫、今夫

二、复合词

古代汉语单音词占主导地位,也有少量复音词。

复音词有两类:单纯词、复合词。

(一)复合词的结构四种

1.并列结构

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的语素并列构成的复合词。这两个语素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修饰、限制、补充、说明等关系。例如:

仓廪干戈膏腴宾客祭祀倾覆斟酌谨慎和睦

这种由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复合词在古代汉语双音词中占大多数。也有个别复合词是由两个反义语素并列构成的,例如“缓急”。

2.偏正结构

两个语素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的复合词。例如:

布衣东宫天子诸侯百姓锦衾狐裘羌笛

“布衣”本指布料衣服,后转指穿布衣的人,即平民。

如:臣本布衣,躬耕南阳。

3.支配结构

两个语素之间有支配和被支配关系的复合词,又叫动宾结构。例如:

执事将军当道持戟败绩

知府司寇司马拾遗稽首

4.主谓结构

两个语素之间有说明和被说明关系的复合词。例如:

地震日食霜降夏至月食

(二)复合词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复合词的形成是汉语由单音化向双音化发展的结果。这是汉语的一大进步。最初是两个单音词的临时组合,是短语,后来形成专指义,成为复合词。如:国家。

复合词的意义不再像短语一样,是两个词的简单相加,而是另外有了专指义。例如:春秋:

原指季节,凝固成复合词以后就变为泛指“时间”,进而指“年龄”。如《汉书?苏武传》:“且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

只有组合以后意义不等于两个单音词意义的简单相加,而产生了新的意义,才是复合词。避免把词组理解为复合词。

例①响应,②同学,③政治,④狐狸,都不是复合词

例1中的“响应”,不是赞同支持某种号召和倡议,而是一个状动结构,“像回声那样应和”。例2中的“同学”是词组,指“一起学习”,不是双音词。例3中的“政治”连短语都不是,是两个词:“政”指政治,“治”是治理。例4中的“狐狸”是两个词,指狐狸和狸猫。

三、联绵词

一个词素,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

(一)联绵词的结构特点

联绵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双音单纯词。从形式上看,联绵词由两个字记录,这两个字不是语素,而仅仅是音节的记录符号,因此,联绵词不能拆开来讲,如果拆开来得到的是两个不能独

立表示意义的音节。即,记录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记音符号,它们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已经失去,只有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纔有词义。因此,不能把联绵词拆成两个字的意义的组合。

例如:

A.于是焉何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秋水时至》)

B.陟彼高冈,我马玄黄。(《诗经?周南?卷耳》)

C.计犹豫,未有所决。(《汉书?高后纪》)

“望洋”并非是望着海洋,“洋”在《说文》中本训水名,直到宋朝纔有海洋的意义。“望洋”又写作“望羊”“望阳”,意思是“仰视”。

“玄黄”也是联绵词。《尔雅?释诂》:“玄黄……,病也。”

“犹豫”又写作“犹与”“由与”“尤与”“犹夷”等,都是迟疑不决的意思。

(二)联绵词的语音特点

两个音节有双声迭韵的关系。

双声联绵词:指两个音节古音声母相同的联绵词。例如:

参差仿佛憔悴踌躇仓促流连忐忑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