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大赛试题
科学教师比赛考试试题

科学教师比赛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计20分)1. 光年是用来度量什么单位?A. 时间B. 速度C. 距离D. 质量答案:C2.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储存遗传信息B.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C. 进行光合作用D. 合成蛋白质答案:B3. 哪个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高?A. 氧B. 硅C. 铝D. 铁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物B. 非生物C. 环境D. 人类活动5.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什么?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将改变运动状态答案:C6.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化石燃料?A. 煤B. 天然气C. 石油D. 太阳能答案:D7.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8.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酸?A. 盐酸B. 硫酸C. 氢氧化钠D. 醋酸答案:C9.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少?B. 1月C. 1天D. 1小时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半导体?A. 铜B. 石墨C. 硅D. 橡胶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计10分)1.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是______层。
答案:散逸层2.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答案:皮肤3.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4.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氢5. 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吸收水分。
答案:蒸腾作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计20分)1. 简述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
答案: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包括: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出,对于每一个作用力,总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小学科学教师综合知识竞赛测试卷

小学科学教师综合知识竞赛测试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说明:1、本试卷为开卷考试,可查阅允许带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参、教育学、心理学参考书。
2、任何人都有知识盲点,如果遇到出乎你预料的题目,请不要着急,要把握好答题时间。
3、答题要求:为方便阅卷,1-83小题在答题纸第一页答题,84--102小题在答题纸第二页答题。
其他题在卷面答题。
4、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规定的位置将姓名、单位、参赛号等内容填写准确。
5、考试结束后,按照监考教师要求交卷,听到指令后,再离开座位。
6、考试前要把手机关闭,如有违纪取消参赛资格。
一、选择题1.以下用电器中,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与其它三件不同的是()。
①.电风扇②.电炉③.电熨斗④.电水壶2.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可以看到门的附近出现一些“白气”,这些“白气”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
①.液化形成的②.汽化形成的③.升华形成的④.熔化形成的3.下列现象与惯性无关的是()。
①、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②、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③、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④、踢出去的足球继续向前飞行4.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会浪费电能。
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
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
若将这两个开关配合使用(如图1),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智能化”,这种“智能”电路正确的是()。
5.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②、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③、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仍不变④、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将减小6.下列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o①.发电机②.电视③.日光灯④.电动机7.现代汽车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还安装有驾驶、副驾驶安全气囊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o①、汽车速度太慢②.汽车转弯③、汽车突然启动④.汽车前端发生严重撞击8.厨房妙菜,油锅不慎着火,下列灭火措施最适宜的是()。
最新精选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汇总

最新精选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汇总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第一部分:学科专业知识一、填空: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水的汽化现象。
3.一颗完整的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4.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
5.糖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
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7.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8.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
二、判断题1.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
(√)3.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4.热在真空中不能传递。
(×)5.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根据其距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木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单项选择题: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D。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C。
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4.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反射现象。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5.以下现象,那一种不属于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DA、燕子的迁徙B、蛇的冬眠C、雪兔的换毛D、鱼的繁殖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一、填空:1.小学儿童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是幼稚的、天真烂漫的、好动的、(好奇心强)。
2.布鲁纳认为研究包括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
3.教育心理学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自然实验法。
4.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1.从规则到例子的研究实质上是一种上位研究。
A、上位研究B、下位研究C、并列结合研究D、发现研究2.遗传素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自然(物质)前提作用。
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

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第一部分:课程标准(12分)一、填空:(6分)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课程内容标准所涉及的三个领域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
3、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4、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二、简答题:(6分)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1、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3、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4、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5、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6、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7.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
8.科学课程中"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试题-精选.pdf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试题.doc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1、人们一般把▲的研究工作和实证方法的确定视为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
3、在地球与宇宙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是点燃小学生的▲。
4、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
5、布鲁纳在学习理论方面提出了▲,这种学习方法要求学生象科学家那样去思考,探索未知,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6、与实验法相比,调查法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大的▲和广泛性。
7、观察法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和应用观察法。
8、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时,应重点评价小学生▲。
9、▲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大地是一个封闭的曲面。
10、一般的科学小论文,由绪论、本论和▲三部分构成。
11、不论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或是由学生自己所发现的问题,都要能够刺激学生心里产生疑问,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
12、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和组织技能有:精心备课的技能;▲的技能;▲的技能和开拓教学资源的技能。
13、冬天,要使手变得暖和,可以用嘴对手哈气,这是通过▲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也可以让两手摩擦使手变得暖和,这是通过▲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4、人们常用“冰山一角”来形容事物显露出来的仅仅是其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还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下。
事实上,冰山浮在海水中的确只露“一角”,这露出的“一角”占冰山大小的▲。
1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16、人体由细胞构成,组成细胞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
1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
18、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便构成了▲。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60分)1、下列哪种能力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A、记忆能力B、创造能力C、运动能力D、社交能力2、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授受和(▲)两种。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含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含答案)题目一
问题:请列举三种常见的能源来源。
答案:
1. 煤炭
2. 石油
3. 太阳能
题目二
问题:请解释一下水的三态是如何变化的。
答案:
水的三态变化分为以下步骤:
1. 在低温下,水呈固态,即冰的状态。
2. 当温度升高时,冰会融化成液态水。
3. 当继续加热时,水会变为气体状态,即水蒸气。
题目三
问题:请简要解释一下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
光密度不同而发生偏折的现象。
当光线从光密度较小的介质进入光
密度较大的介质时,折射角度会向法线方向偏折;反之,当光线从
光密度较大的介质进入光密度较小的介质时,折射角度会离开法线。
题目四
问题:请列举两种常见的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化学变化类型。
答案:
1. 酸与碱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产物是盐和水,这是一种中
和反应。
2.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反应物是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产物是相
应的金属化合物,这是一种氧化反应。
题目五
问题:请简述一下光的颜色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
光的颜色是由光的频率决定的。
不同频率的光对应不同的颜色。
当光通过物体时,物体会吸收一部分光的频率,反射出人眼可见的
颜色。
例如,当物体吸收所有频率的光时,该物体就会呈现黑色。
而当物体反射所有频率的光时,该物体就会呈现白色。
其他颜色的
产生是由于物体吸收或反射特定频率的光。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测试题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测试题1. 简答题1.1 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一种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研究自然现象和事物规律的方法和知识体系。
1.2 科学方法包括哪些步骤?科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出问题或假设- 进行观察和收集相关信息- 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操作- 分析实验结果和数据- 得出结论并进行验证- 进行沟通和分享科学发现1.3 什么是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具有质量和占据空间的特性。
1.4 请简要解释以下科学概念:1.4.1 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吸引的力,使物体具有下落的趋势。
1.4.2 光能光能是一种能量形式,来自于光的辐射,可以被物体吸收、反射或传播。
1.4.3 震动震动是物体快速来回地振动或摆动的运动形式。
2. 选择题2.1 以下哪个不属于三态物质?A. 固体B. 液体C. 气体D. 石体答案:D2.2 下列哪个不是物质的性质?A. 颜色B. 重量C. 电阻D. 高度答案:D2.3 光能传播的速度是多少?A. 300,000 km/sB. 30,000 km/sC. 3,000 km/sD. 300 km/s答案:A2.4 以下哪个是机械震动的例子?A. 摇摆钟摆动B. 电灯发光C. 火焰燃烧D. 音乐播放答案:A3. 判断题3.1 音乐是一种机械波。
答案:错误3.2 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随容器的形状改变。
答案:正确3.3 空气是一种无形的气体。
答案:正确3.4 震动的传播需要介质。
答案:正确3.5 光的传播速度比音的传播速度快。
答案:正确以上是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测试题的内容。
2023年中小学生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笔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3年中小学生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笔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40分)1.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A. 可重复性B. 客观性C. 主观性D. 实证性答案:C2. 科学方法的基本步骤是什么?A. 观察、实验、总结B. 提出问题、做实验、得出结论C. 列出假设、进行实验、分析数据D. 设计实验、收集数据、验证假设答案:B3. 下列哪个实验设计不能排除干扰因素?A. 随机化实验设计B. 配对实验设计C. 重复实验设计D. 前后实验设计答案:D4.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研究的伦理原则?A. 个人隐私保护B. 实验结果公开透明C. 欺骗研究对象D. 尊重研究对象答案:C5. 科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什么?A. 科学知识和能力B. 教学技能和经验C. 权威与尊重D. 全面发展的人格素质答案:D二、简答题 (40分)1. 什么是科学教学?2. 科学教学的特点是什么?3. 列举三种常见的科学教学方法。
4. 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5. 你认为科学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是什么?三、教育案例分析 (20分)请根据以下教育案例,回答以下问题:某科学教师在实施教学实验时,选择了随机化实验设计,并对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进行了科学实验,对照组则没有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学生在科学知识掌握上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学生。
1. 请分析该实验设计的优点和不足。
2. 如何解释实验结果的差异?3. 如果你是这位科学教师,你会如何进一步改进实验设计?标准答案:1. 优点:随机化实验设计可以排除很多干扰因素,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不足: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样本量应该尽量相等,以确保结果的可比性。
2. 实验结果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实验组进行了实验,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因此在知识掌握上更为优秀。
3. 进一步改进实验设计的方法包括增加样本量,使用更为准确的实验工具和方法,提供更详细的实验操作指导等。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测试题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请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推断法2. 下列哪个不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记忆与理解3. 下列哪个不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原则?A. 启发性原则B. 循序渐进原则C. 实践性原则D. 应试教育原则4. 下列哪个不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方法?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探究法D. 题海战术5. 下列哪个不是小学科学教师的基本素质?A. 专业知识B. 教育能力C. 沟通协作能力D. 应试能力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科学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 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 小学科学教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 小学科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请简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2. 请简述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及其意义。
3. 请简述小学科学教学的方法及其适用场景。
4. 请简述小学科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及其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某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植物的生长》一课时,采用了讲授法和演示法。
请分析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2. 某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力的作用》一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请分析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考核题目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考核题目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25分)1.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猜想与假设2. 下列哪个属于非生命系统?A. 森林生态系统B. 城市生态系统C. 人体生态系统D. 电脑系统3. 地球绕着什么转?A. 太阳B. 月亮C. 银河系D. 地球轴4. 下列哪个不是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核能D. 水能5. 下列哪个属于物理变化?A. 烧纸B. 锈蚀C. 水冻成冰D. 木头燃烧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计25分)1. 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2. 物质由微观粒子组成,包括原子、分子和__________。
3.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__________。
4. 地球绕着太阳转,这个运动叫做__________。
5. 人类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方式有:太阳能、风能、水能和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 请简述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 请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3. 请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意义。
4. 请简述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5. 请简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四、案例分析题(20分)某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一次关于“水的沸腾”的实验。
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实验结果。
请根据这个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 请列出实验中涉及的科学概念和原理。
2. 请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解决方法。
3. 请简述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4. 请评价这次实验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教学设计题(25分)请根据以下教学目标,设计一节关于“地球与宇宙”的科学课。
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位置和形状。
教师职称考试(科学学科知识)(小学)练习题及答案

教师职称考试(科学学科知识)(小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A. 比较法B. 实验法C. 归纳法D. 分类法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目标?A.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B.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C. 形成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D. 建立学生的科学知识体系3. 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控制实验的变量。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实验变量?A. 独立变量B. 因变量C. 常数D. 无关变量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观念?A. 物质观念B. 能量观念C. 生命观念D. 地理观念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A. 提出问题B. 猜想与假设C.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D. 实验操作与收集证据6.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技能?A. 观察与描述B. 实验与探究C. 分析与判断D. 教学与研究7.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A. 热爱科学B. 勇于探究C. 合作与交流D. 环保意识8.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内容?A. 地球与宇宙B. 生命与生物C. 物质与化学D. 信息与计算机9.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原则B. 实证性原则C. 可重复性原则D. 简洁性原则10.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教学策略?A. 探究式教学B. 情境教学C. 讲授式教学D. 评价式教学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请简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 请简述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观念。
3. 请简述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技能。
4. 请简述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5. 请简述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内容。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某小学科学教师在教授“地球与宇宙”这一单元时,采用了大量的图片、视频和模型进行教学。
2023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附答案)

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A. 观察和实验B. 分析和综合C. 归纳和演绎D. 以上都是2. 小学科学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A. 科学知识B. 科学技能C. 科学素养D. 科学态度3. 下列不属于科学课程内容标准所涉及的三个领域的是()A. 科学探究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C. 科学知识D. 教学方法与策略4. 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哪一条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A.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B.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C.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D. 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5. 关于科学课程评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B. 评价应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C. 评价应多样化,包括书面测试、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D. 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______为宗旨的______课程。
2. 科学课程内容标准所涉及的三个领域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3.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______,并能应用于______,逐渐养成科学的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2. 如何理解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请举例说明。
3. 请谈谈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实施评价,以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与发展。
四、教学设计题(共40分)请根据你所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个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案。
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部分。
并说明设计中如何体现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案例一:一位小学教师在上科学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生长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
他将同样的植物种子分别放在阳光充足、阴暗、干燥、湿润的四个环境中,让学生每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试题详解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试题.doc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1、人们一般把▲的研究工作和实证方法的确定视为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
3、在地球与宇宙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是点燃小学生的▲。
4、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
5、布鲁纳在学习理论方面提出了▲,这种学习方法要求学生象科学家那样去思考,探索未知,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6、与实验法相比,调查法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大的▲和广泛性。
7、观察法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和应用观察法。
8、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时,应重点评价小学生▲。
9、▲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大地是一个封闭的曲面。
10、一般的科学小论文,由绪论、本论和▲三部分构成。
11、不论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或是由学生自己所发现的问题,都要能够刺激学生心里产生疑问,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
12、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和组织技能有:精心备课的技能;▲的技能;▲的技能和开拓教学资源的技能。
13、冬天,要使手变得暖和,可以用嘴对手哈气,这是通过▲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也可以让两手摩擦使手变得暖和,这是通过▲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4、人们常用“冰山一角”来形容事物显露出来的仅仅是其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还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下。
事实上,冰山浮在海水中的确只露“一角”,这露出的“一角”占冰山大小的▲。
1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16、人体由细胞构成,组成细胞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
1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
18、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便构成了▲。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60分)1、下列哪种能力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A、记忆能力B、创造能力C、运动能力D、社交能力2、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授受和(▲)两种。
小学科学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
答案
本文档将提供一系列小学科学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以便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备考和复。
以下是800字以上的试题及答案:
1. 题目:什么是物质的三态?
答案:物质的三态是指固态、液态和气态。
2. 题目:什么是化学反应?
答案: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原子、离子或分子重新排列组合的过程。
3. 题目:请举例说明化学反应。
答案:例如,燃烧木材是一种化学反应,木材中的碳、氢等元素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4. 题目:什么是电流?
答案:电流是指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过程,单位是安培(A)。
5. 题目:请解释一下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答案:导体是指能够传导电流的物质,例如金属。
绝缘体是指
不能传导电流的物质,例如橡胶。
6. 题目:请解释一下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光的折射是指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
于速度的改变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7. 题目:什么是地球自转?
答案: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的运动。
8. 题目:请解释一下水循环现象。
答案: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之间循环转化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等。
9. 题目:请解释一下种子的传播方式。
答案:种子的传播方式包括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两种。
自然传
播包括风散、动物传播、水传播等方式。
10. 题目:什么是生物链?
答案:生物链是指由生物体按照食物链关系相互连接而成的生态系统。
以上是一些小学科学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备考和复习有所帮助。
小学教师学科知识竞赛试卷(科学教师基本功竞赛)

小学教师学科知识竞赛试卷(科学教师基本功竞赛)小学科学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唯一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码填在题后括号内,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0分)1、哺乳动物最重要的特征是( )A.用肺呼吸B.心脏四腔C.体温恒定D.胎生哺乳2、“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A.嫁接B.分根C.扦插D.杂交 3、下列生物不进行变态发育的是( )A.青蛙B.家蚕C.家燕D.蝗虫 4、胎儿不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A.血液循环B.排泄废物C.气体交换D.消化食物 5、生物进化的原因是( )A.过渡繁殖B.生物产生了有利的变异C.可遗传的有利变异D.有利变异、选择、遗传的综合作用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 .艾滋病病毒B .山羊C .柳树D .草履虫7、观察细胞常用显微镜,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哪一台A.1 B.2 C.3 D.4 8、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 )A.充足的阳光B.充足的氧气C.适宜的温度D.一定的水分 9、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相比,大豆种子没有的是( )A.种皮B.胚C.胚乳D.子叶 1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炭放人冰箱除去异味B.给水通电获得氢气和氧气C.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液柱长度发生变化D.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折射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11、将白醋、食用油、食盐、酒精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白醋 B.食用油 C.食盐 D.酒精12、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 )A.铁生锈后质量变大,是因为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作用C.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后溶质质量分数均变小,是因为它们都有吸水性D.25m 3石油气压缩后可装入0.024 m 3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大小发生了改变 13、竹节虫的形态与竹子的枝条相似,这种保护自己的方法叫( )A.相似色B.拟态C.保护色D.变态 14、蝴蝶的口器属( )A.针吸式B.舐吸式C.咀嚼式D.虹吸式15、将少许食盐投入到一杯水中,食盐逐渐溶解,水变咸了;若将水温提高,再投入食盐,食盐能继续溶解,且溶解速度加快。
专业知识测试题:小学科学教师

专业知识测试题:小学科学教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物质的三种基本状态?- A. 液体- B. 固体- C. 气体- D. 火体2. 下列哪种物质是常见的强酸?- A. 醋酸- B. 柠檬酸- C. 硫酸- D. 乙酸3. 下列哪个是常见的导体?- A. 木头- B. 橡胶- C. 铜- D. 纸张4. 以下哪个不属于动物的特征?- A. 能够进行自主运动- B.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C. 能够进行呼吸作用- D. 能够进行繁殖5. 下列哪个是光的传播方式?- A. 吸收- B. 发射- C. 折射- D. 消散二、简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生物链?生物链指的是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关系。
生物链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两种形式,用来描述不同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2. 请简要描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水的三态变化包括以下过程:- 固态:当水的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会凝固成冰,分子排列紧密,形成固态。
- 液态:当水的温度处于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时,水为液态,分子间距适中,可以流动。
- 气态:当水的温度高于100摄氏度时,水会变成水蒸气,分子间距较远,具有较大的自由度。
3. 请解释什么是电流?电流是指电荷在导体中传输的数量。
它是电荷通过导体的速度和方向。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用符号"I"表示。
4. 请简要解释生物的繁殖方式。
生物的繁殖方式包括两种主要形式:- 有性繁殖:通过两个个体的性细胞(卵子和精子)的结合来进行繁殖。
这种方式会产生后代的遗传多样性。
- 无性繁殖:个体自身通过分裂、萌芽、孢子等方式进行繁殖,不需要与其他个体结合。
这种方式会产生后代的遗传一致性。
5. 请简要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折射现象可以通过斯涅尔定律来描述,即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小学科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大赛试题

小学科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大赛试卷一、学科教学基础理论( 一)填空: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交给学生,而是要(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
)。
4、“活动”是科学课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学中常用的活动类型有:实验探究、(大胆猜想)、(设计行动计划)、(收集资料)等。
5、科学课程的评价要贯穿于日常教学的全过程,除了定期的测验与考试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师观察)、(杰出表现记录)、(与学生谈话)等形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6、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测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收集证据),思考与结论和(表达与交流)七个环节。
(二)简答: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有哪些?①、科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②、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③、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④、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⑤、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
⑥、科学课程的评价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在课标的实施建议中提出“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请结合教学谈谈你的理解。
①、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
②、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③、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去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安全措施。
④、注意收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和统计图的方法⑤、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⑥、组织后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意见。
二、学科基础知识(一) 填空:1、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糖溶于水属于( )变化,铁生锈属于( )变化。
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知识考核题目

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知识考核题目小学科学教师是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重要岗位,需要具备扎实的专
业知识和教学技巧。
下面是一些针对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知识考核题目,供教师自测和提升专业水平。
一、物理知识
1. 请简要介绍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并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其应用。
2. 什么是声音?声音的传播依靠什么介质?请描述声音的传播方式。
3. 简要解释重力是什么,怎样才能减小重力的影响?
二、化学知识
1. 火柴擦火时是哪种化学反应?请描述这种反应的过程。
2. 什么是化学反应?请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并做简
要说明。
3. 请解释酸、碱的性质,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三、生物知识
1.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作用。
2. 什么是生态系统?请说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3. 请简要介绍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骼、肌肉等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四、科学实验
1.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物体的密度对浮沉性的影响。
2. 请描述一个观察天气变化的实验方法,包括观测内容、工具和步骤。
3. 请设计一个有关光的实验,说明光的传播规律。
通过以上题目的自测和思考,小学科学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水平,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带来更好的科学教育体验。
祝愿各位教师在教学道路上越走越远,为培养未来科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大赛
试卷
一、学科教学基础理论
(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交给学生,而是要(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
)。
4、“活动”是科学课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学中常用的活动类型有:实验探究、(大胆猜想)、(设计行动计划)、(收集资料)等。
5、科学课程的评价要贯穿于日常教学的全过程,除了定期的测验与考试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师观察)、(杰出表现记录)、(与学生谈话)等形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6、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测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收集证据),思考与结论和(表达与交流)七个环节。
(二)简答: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1、科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3、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4、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5、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
○6、科学课程的评价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在课标的实施建议中提出“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请结合教学谈谈你的理解。
○1、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3、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去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安全措施。
○4、注意收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和统计图的方法
○5、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6、组织后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意见。
二、学科基础知识
(一)填空:
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糖溶于水属于()变化,铁生锈属于()变化。
3、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
它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5、热在固体中是以()的方式传递的,热在液体与气体中是以()的方式传递的,太阳光的热主要是以()方式传递到地球上来的。
6、凹透镜、凸透镜、凹面镜、凸面镜和平面镜都是常用的光学器材。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老花眼镜的镜片是(),照相机的镜头是(),山路转弯处用的是()。
(二)判断题(5分)
1、找一只小口瓶子,用嘴对着瓶口吹气,可以听到瓶子震动的声音。
()
2、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
()
3、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
4、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声、光、电、热、磁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
5、磁铁隔着任何物体都能吸铁。
()
6、将一根火柴折断并碾成碎粒和烧掉一根火柴的变化性质完全一样。
()
7、控制变量应该选择在实验中变化较小的变量。
()
8、认真细致的分析和解释可以弥补观察步骤的缺失。
()
(三)单项选择题:
()1、下面4种教学内容最适合用实验法进行探究的是:
A、动物的颜色随季节的变化。
B、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C、不同矿物的认识和区别。
D、某种植物的根在一个月内的生长量。
()2、在科学研究中,下面这些资料中最强有力的“证据”是:
A、从前著名科学家的研究结论
B、自己的观察、实验数据
C、跨学科的相关资料
D、网上提供的最新资料
()3、满满的一杯水结成冰后,
A、冰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
B、冰的体积小于水的体积
C、冰的体积和水的体积相等
D、无法确定谁大谁小
()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水管壁上出现水珠B: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了
C:洒在室内地上的水干了D:冬天,人说话时呼出“白气”
()5、站在平静的湖面,既可以看到水面映出蓝天白云,也可以看到水中的鱼,前者与后者形成的原因分别是:
A、折射、反射
B、反射、折射
C、直射、反射
D、直射、折射
()6、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A排斥B,C吸引A,D排斥C,若
D带正电,则带负电的一定是:
A、A和B
B、B和C
C、A和C
D、A、B、C
()7、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处于不同的状态:甲静止,乙以5m/s的速度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丙以5m/s的速度向下作匀速直线运动。
则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
A、F甲 = F乙、 = F丙
B、F甲〈 F乙〈 F丙
C、F乙〉F甲〉F丙
D、F丙〉F甲〉F乙
()8、相同体积的70℃的热水和30℃的冷水相比较,
A、两者一样重
B、热水重
C、冷水重
()9、是费力杠杆。
A、钳子
B、钓鱼竿
()10、家庭电路连接常用的是_______电路。
A、串联
B、并联
四、简答:
1、请简述“过滤实验”的操作要领。
2、在窗边照镜子时,下面那一种情况,照得更清楚?判断并做出解释。
A 脸对着窗外
B 镜面对着窗外
2、现有:水槽、圆底烧瓶、带橡胶塞的玻璃细管、带颜色的水、热水等材料:(1)、请你根据材料设计一个“喷泉”装置,画出装置图,并说明保证实验成功的注意事项。
(2)请你解释“喷泉实验”运用的科学原理。
(3)要使这个“喷泉”喷出的水柱更高些,你有什么办法吗?
三、学科教学知识理论框架下的教材解读
科学教学中,对学生每一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请你以“对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为例,依托教材具体内容来分析,教学是怎样逐步达成这一能力目标的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