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孩子心理教育之我见
孩子心理教育之我见孩子的心理教育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系到孩子的个性发展、情感表达、社交能力和价值观的形成。
以下是我对儿童心理教育的一些看法。
首先,心理教育的起点应该是家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父母应该通过积极的沟通,为孩子营造一个开放、温暖和支持的家庭氛围。
在孩子面临困难或挫折时,父母应该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其次,学校教育在孩子心理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变化。
通过开展团队合作活动、情绪管理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调节,增强自信心和社交技能。
再次,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心理教育同样至关重要。
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让孩子们有机会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中,如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还能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责任感。
此外,心理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尊重多样性。
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孩子们需要学会理解和接纳不同的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
通过教育孩子们尊重他人,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最后,心理教育不应该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持续的、互动的过程。
家长、教师和社会都应该参与其中,共同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总之,孩子的心理教育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工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成长为健康、快乐和有能力的个体。
2024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四篇)
2024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确保其有效实施并取得成功,已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
以下是本人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一、提升认识,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不良思潮和矛盾对在校青少年学生产生了显著影响。
由于青少年学生处于成长阶段,缺乏科学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且独立意识相对较弱,故易产生心理行为偏差。
近年来,小学生中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频发,其根源在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已达成共识: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与健全人格的培养,为____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学科渗透,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场所,不仅承载着科学知识的传授,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环节。
我们严格遵循上级要求,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并要求教师在各科教学中深入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
如思品课注重心理疏导;语文课借助优秀文学形象引导学生体会良好心理素质;数学课强调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促进其群体交往能力;音乐、美术等课程则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情操。
这种学科间的渗透,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处处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进而提升心理素质。
同时,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其人格在教学互动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深化课题研究,细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积极探索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内容与途径,形成了一系列优化学生情感体验和人格发展的方法。
在教师的引领下,我们开展了“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
通过主题活动、陶冶、体验、渗透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优化。
在校园和班级中,师生、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互助的氛围日益浓厚。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根据《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中所指出的正常心理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身体健康,智力正常;2、人格完整,意识良好;3、乐于交流,善于结友;4、情绪稳定,乐观开朗;5、有所追求,积极进取。
通过阅读《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国培,了解到学生的自我形象,对自己的信心,对生活的兴趣,往往受到学业上成就的影响。
例如在学业上长期失败容易造成学生学习上产生“习得性无助”。
即一种对自己无能为力的生活状态,一旦学生将学习上获得的这种无助感泛化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整个生活失去兴趣,失去希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
针对这种现状,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实际状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目标在小学阶段,家长和教师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认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有出息。
实际上,过高的要求,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
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
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大量采取合理的奖赏,及时的反馈,适度竞争等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和家长扮演的不只是高高在上的监督者角色,更多的应该是支持者的角色。
精神支持比单纯的物质支持更重要。
二、开展团体心理健康辅导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校本课程《儿童心理健康导读》为教材,每周一节,向小学生普及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引导他们自测、自控、自我调节、正确认识自己。
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或讲道理,或讲故事,或教方法,或同学们相互讨论,从而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将学习动机由外部转化为内部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使学生的学习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这是巩固和发展其学习兴趣的关键。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所谓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即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
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
”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清醒地懂得:我们面对的是学生,他们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像和情感,是集生活、学习、审美等为一体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无数事实说明,不能只关心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对他们心理健康的教育培养。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为学生成年后适应社会做好铺垫。
有许多犯错乃至犯罪的青少年,都有这样那样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因此,每个教育者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
教师应把生命和心血融入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和学生人生道路的每一个阶段,使之富于生机,充满活力,不断优化学生整体心理环境。
小学生心理不良的表现、及其成因:俗话说:“十个指头不一般齐”。
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通常是积极乐观、进取,自强自立,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不畏艰难,渴求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充满自我成功信心的人。
相反,却有少数学生存在心理障碍。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第一、厌学。
由于小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未及时解决,进而失去学习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少言寡语,无组织纪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集体漠不关心,易生气、动怒、多疑,对别人的劝导具有叛逆行为。
第二、抑郁失落。
不愿和人交往,对许多事情抱有幻想,并且付出努力,甚至刻意追求,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时,表现为悲伤、颓废,情绪不稳定,拥有孤独感。
第三、嫉妒。
看到别人的优势,不但不向别人学习,反而产生怨恨、挖苦、讽刺,甚至怀有敌意的心理;常迟到、旷课、说谎话,对教师的表扬和批评麻木不仁,法制观念淡薄,私欲强烈,经不起外界地诱惑,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1教师自身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思想、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要求教师不但要拥有较高业务知识,还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时刻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
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无私地对学生倾洒爱的甘露,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
学生只有在教师真心、真情、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2 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
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其良好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弱视群体”,更应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
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3 走进孩子,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小学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孩子们缺乏生活经验,对世界没有正确的认识,价值观念模糊,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及其容易走向心理“弯路”。
我们要对孩子潜在的心理困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及时发现孩子的不健康因素,并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给予力所能及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敞开心扉,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世界。
只有我们深入了解学生,平等的和学生交流,倾注我们的真心真爱,和学生心理相容,才能有机会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对症下药,解除孩子存在的心理障碍。
4 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21世纪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本质的体现,而且正在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常常想:“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如何以德育人?”班主任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心、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那么能否将二者有机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呢?在平时教学工作中笔者作了以下一些探索:1如何能够使得孩子们在学习中发挥出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心理学家梅里把脑的活动比做汽车发动机的工作。
小学教师在工作中,首先是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就是要能够让孩子们乐于学习,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自愿学习,自主学习的状态.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学到知识.也就是说,教师的作用就是让孩子们的学习发动机保持最佳状态。
孩子们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各式各样的,从而,学习”发动机”也是千姿百态的,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师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即因材施教,保养好各种类型的发动机。
工程量巨大而复杂,但是也是光荣而神圣的。
2教育工作发展性教育与补救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发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进行培养促进。
补救性教育则主要是对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恢复正常状态。
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导,使陷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回复正常状态,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就是使学习的发动机保持良好运转。
3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策略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教学与日常生活中去。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课文都歌颂着一些具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特征的人和行为,像小学语文书本课文《蜜蜂引路》,《丰碑》等等课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如果适当的利用这些事迹,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暗示,如学习《蓝树叶》,知道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要小气,学习《校园里的画》,学会克服嫉妒心理,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学习《蜜蜂引路》学会仔细观察,谦虚好学;学习《丰碑》,懂得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会起到非常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
尤其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十二三岁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进入“心理断乳期”,主体意识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成熟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
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违法犯罪,危害社会,我想除了少数客观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社会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发展不够健康。
小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身心成长的失衡。
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
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以至于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
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文化氛围不浓,绝大部分农民对教育缺乏足够认识,对心理教育相关知识更是知之甚少。
对子女百依百顺、包办一切的现象与“打骂教育,黄荆棍下出好人”的现象并存,受农村社区大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3.学校教育的误区。
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
4.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学生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的混乱、情绪的波动,也是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之一。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
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自己要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有信心,具有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引言如今,面对社会和家庭的各种压力,小学生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
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几点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小学生们经常受到各种信息的轰炸。
这些信息可能是虚假的、不健康的、恶意的,对小学生的健康心理造成了负面影响。
而心理健康教育正是针对这些负面影响,提高小学生个体的心理韧性和适应力,保护其心理健康稳定的一种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自我心理进行反思和认知, 获得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并学会通过沟通和协作解决问题。
透过康复疗法和心理治疗等方案,让学生们了解、掌握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方式,从而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这样的教育使小学生们能够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加成熟、自信、理性地应对挑战与阻碍。
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1.建立信任关系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对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由于小学生们的责任感和注意力变化较快,他们需要一个能够在情感方面共情的老师,当存在学业、家庭等压力时,能够依靠和信任老师进行交流和寻求帮助。
教育者可以透过一些友好的语言、姿态、相关的认可和鼓励让小学生和自己建立起深厚的信任,这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教育者可以透过富含积极能量的布置任务、讨论问题以及培育学生习惯性的小反应,帮助学生们在长期性的学习生活和生活压力之下,形成习惯性的积极乐观的心态。
同时,适当地了解一些比较高质量的娱乐资源,引导学生们在各种需要适应的环境话,习惯性地运用这种心态。
3.合理化的安排时间和任务时间和任务的不合理安排,轻则可能对小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重则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伤害。
因此,我们需要探究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和审议的角色,鼓励他们早餐、散步、开发业余兴趣爱好等周末活动,这些丰富的学习经验会给小学生们带来更多的生活乐趣和成就感。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荣隆镇中心小学雷勇我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站在学生角度,注重采取多种形式,多管齐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一、形式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由于小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
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因此,通过讲故事、学生表演小品、小组讨论、学生点评的方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相关的知识。
在家长开放日,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家长及时交流。
给家长相应的指导,让他们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二、阵地坚持课堂教学渗透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教师引导家长加强关注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
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才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在一些孩子的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等行为。
然而,由于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
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新兴小学刘东辉当代的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学生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
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
下面我来谈谈开展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体会。
(一)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1、校园主环境建设。
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
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
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名花异草、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四风”建设。
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良好的校风校貌也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
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
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方面:1、教师要尊重学生。
“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2、教师不可有私心。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5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5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环节,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在我参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价值。
以下是我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五个体会:1. 培养学生的情绪认知能力小学生是一个情绪丰富的群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情绪问题。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我学会了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应对不同的情绪。
我发现,通过教授情绪识别和情绪管理的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并学会用积极的方式来应对负面情绪。
例如,我会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例如深呼吸和放松冥想,以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和焦虑。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培养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我学会了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我会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并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同时,我也会教他们如何应对挫折和失败,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并相信自己的能力。
这样,学生会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3.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我学会了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会教他们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我还会教他们如何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并学会解决冲突和处理人际关系问题。
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并在交往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感。
4. 培养学生的压力管理能力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面临各种压力。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我学会了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压力。
我会教他们一些简单的应对压力的方法,例如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参与运动和放松活动等。
我还会鼓励他们与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分享自己的困惑和压力,并寻求帮助和支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学
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需要得到正确的指导和帮助,才能健康成长。
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我认为,小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家庭教育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家庭是孩子们最初
的学习场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多陪伴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只有家庭氛围
和谐,孩子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其次,学校教育也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老师
是他们的引路人。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主题班
会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
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此外,社会的各种资源也可以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持。
举
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等,为学生们创造一个积极
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抗挫能力。
总的来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
形成合力。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
望各方能够更加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炭山岭镇教育辅导站阿沿沟小学卫建平王兴莲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每当看到班上的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纪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很沉重。
这一切所折射出来的不仅是少数的客观原因,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经过长时间观察与思考,就如何开展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校园氛围,培养心理健康意识浓郁的校园氛围,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熏陶,逐渐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学校应该采取心理辅导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及时给予指导.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壁,让孩子自由描绘。
因此,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让他们快乐地成长,成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呢?(1)、团体辅导。
借新课改的东风,教师应积极转化自己的观念,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用爱心去浇灌自己的每一位学生,用真心去感动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和学生一起讨论,让他们把心里的话表达出来,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
在每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我会通过“心理信箱”﹑“手拉手”、“红领巾信箱”等团体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
除此之外,还应努力建设好校园文化阵地,做好宣传广播,办好宣传栏、黑板报等,使学生时时处处受教育得鞭策。
(2)、个案教育。
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可以把智优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突出的学生,作为个体对象,进行心理咨询。
我班有一名学生小秦,今年15岁,家中最小,父母亲年龄较大,缺少与孩子交流,过分娇宠孩子,尽一切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
这使他充分感受到自身的优越性,以自我为中心,经常欺负小同学,还致使我班学生搞一些恶作剧,更为严重的是自从五年级暑假后,由于与一些经常不读书的同学外出上网聊天,从此,他的成绩急剧下降,网络在他的心中成为可以宣泄自己的工具,家长、老师便成为他心中的敌人。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之我见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展开之我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局部。
所以,在小学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协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升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准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具体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1、心理知识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并非仅仅个别学生教育的需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因为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很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因为,往往因为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无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即时的协助教育。
如,一些“好”学生因为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水平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实行打击、报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的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所以,我校就在全校展开心理知识讲座,使全校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个别咨询与辅导。
除了全校性的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咨询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实行个别辅导。
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
主要针对学困生、单亲生、寄宿生、留守儿童等各自存有的不同问题。
3、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
我校展开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并不是孤立地实行,而是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渗透起来,全方位地对学生实行心理健康教育。
如在语文学科中实行心理教育,在思品课中实行心理教育的渗透等,让学生并不是孤立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多方位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可有私心,要讲究诚信,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快节奏,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加,而孩子作为社会的未来,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发展和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从个人的角度,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教育工作,它的重要性无法被忽视。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光明的未来需要在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中得到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开发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自我认知和自尊,加强学生的适应性,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使小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的变化和挑战。
首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生是一个认知发展迅速的阶段,如果使用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加强记忆力,提高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其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适应性。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自信,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并且可以改善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点。
再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交往能力和社交技能,提高小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强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小学生更好地与家庭、同学和社会进行互动。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健康具有深远影响,它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适应性和交往能力,提高个人幸福感和生命质量。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需要根据不同孩子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以下是本人认为适用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首先,启发式教育。
启发式教育是通过先让学生探究问题,然后引导他们探究比较深刻或普遍的思想,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这种教育方法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增强小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一)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年轻一代心理发展的规律而提出的,是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它是由学校心理辅导、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与心理咨询等多门学科相融合的、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的教育活动。
在具体确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遵循一些科学的原则,而不要凭主观想象来随意确定。
这些原则主要包括:1.目标性原则教育活动有其特定的目标,教育活动的内容都应围绕其教育目标来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
具体来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动学生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提升学生的生存、适合水平,促动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
围绕这些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但应包括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自我觉察与理解、生存训练、潜能开发等主题内容,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心理测验、咨询辅导、课程安排、活动训练等各项工作。
2.现实性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复杂多样,有其完整的内容。
但就当前中小学的教育实际来说,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所有内容还有相当大的困难,如绝绝大部分学校都存有着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经验等局限。
所以,各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教育水平、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适宜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发展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即促动学生的发展,这是“面向全体”教育思想的具体要求。
所以,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面向全体、注重发展”,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重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促动”的功能。
例如,中学理应把青春期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举办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座谈、讨论、观看青春期教育录像、利用广播、板报宣传等活动,组织中学生探讨青春期所面临的困扰,协助每一位学生顺利度过疾风骤雨般的青春期,预防青春期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促动其健康发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魏书生曾这样说:“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要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必须有“爱心”这把钥匙。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只有捧着一颗爱心献给学生,才能和学生的灵魂激烈的碰撞,并产生灿烂的火花。
(一)爱心“给学生一张笑脸,让每一个学生从中感到温暖。
”这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法宝。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老师应把爱心分给每一位学生。
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
”教师多用“爱”的甘露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地围绕在老师的身边。
而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要体现在方方面面。
“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
”这应是班主任工作最核心的问题!全班四十多个学生,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除了突发性的需要我亲自领着去看病买药之外,更多的时候,我会对带病坚持上课的学生给予温暖的问候。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
老师一句温暖的话语,就像和煦的春风,催开学生的心灵之花,学生为此会对老师更感激、更信任、也更听老师的话。
【案例一】我的班级曾经有一位女同学。
很长时间以来,我发现她的胆子很小,上课从不敢主动发言,特别对考试很紧张,答题时显得谨小慎微。
前不久,我在批阅她的日记时,发现这位同学对自己的父亲“积怨”很深,认为父亲对自己极为“凶狠”,课后我立刻找到这位同学,同她谈话,对她进行心理疏导。
此后,我又赶紧与她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向这位父亲通报了孩子近期的表现,以及孩子的心理负担,并同他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方式问题。
交谈中,孩子的父亲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法上可能过于简单粗暴,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过于苛刻了,以至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表示要和老师一道教育好孩子。
第二天,孩子主动找到了我,告诉我,爸爸昨天晚上和她谈了很久。
她也认识到,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自己能够成才,只是方法不够好,并表示今后要多理解爸爸、妈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教育部颁布的德育大纲也明确“德育目标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
”由此可见,以人文精神取向,以助人成长为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已
作为一种全新教育理念和教育途径正在走入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和班主任,必须认识到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付诸于自己的教学中。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意义;内容;方法;全面渗透;全员参与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3-2851(2012)-08-0090-01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当前社会大环境的需要。
当前社会的变革和开放所产生的一些现象和因素必然会对青少年心理状
态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从家庭方面来看,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有重大的影响,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学校方面来看,激烈的升学竞争、片面追求升学率、频繁的测验、学生的分数排位和教师不适当的教育行为等,都可能导致学生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中。
从社会方面来看,社会
上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色情、暴力以及非法电子游戏厅、不法网吧等,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刺激。
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健康的心理去认识社会,自我调控,尤为重要。
注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其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
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个体开始从儿童进入青少年,其身心变化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
首先是性的开始成熟,相当部分的学生开始出现性意识和性冲动。
其次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和性的需要的开始形成,使学生产生了成人感,开始出现了独立性的需要。
这就是学生的新需要与其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这时学生尤其需要心理健康的教育、疏导。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预防与消除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滋生,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促进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可分为以下两个层面: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
具体包括: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等;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情感教育,即教
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人面队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折能力等。
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
具体包括: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胆怯等;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性行为问题,主要指由于儿童的性无知而产生的性游戏行为。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全面渗透,全员参与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这就要求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同时也要求学校教职员工必须全员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
1.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在学科教学、学
校教育活动和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等多项工作中。
如通过学科渗透,在教学中挖掘教材本身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通过班级教育活动渗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人际适应教育; 通过少先队、班集体活动及其它常规教育活动等,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结合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另外,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自由、健康的发展。
校园的校舍布局、绿化、卫生状况,乃至一草一木,都应给人以美的感受,使学生得到心灵的净化。
而校风、班风应催人积极上进、团结合作,人际关系和谐。
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2.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必须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凭借日常的、大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期的熏陶作用,使学生通过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时时处处都沐浴在健康和谐的心育环境中,才能收到实效。
这无疑要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教育因素,关系到学校的每一项工作。
无论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还是班团队活动,都应该齐抓共管,相互配合。
也就是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就是优化整个教育过程,为学生创设和营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
要达到这一要求,单靠某些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工作自然孤掌难鸣,它需要全体教育者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
全面渗透就是让学校每一个教育者都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班主任,还是教师都要使本职工作与这样的环境保持
一致。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营造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