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改革:何去何从

合集下载

中学数学教改的趋势与思考

中学数学教改的趋势与思考

中学数学教改的趋势与思考
近年来,中学数学教学改革让学术界和实践界联合起来,探讨如何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教学改革不仅有助于改善中国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也为学习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首先,中学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研究”的转变,使学生能够贯彻所学知识,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面对未来的挑战作好准备。

其次,倡导数学学习的应用性,以领会学生兴趣,将数学与工程技术、社会生活、自然科学、计算机等学科融为一体,使学生深入学习,掌握数学知识,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现经验和理论的有效融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实施科技教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教学工具,及时、准确的将数学知识以有趣的动画图片、视频等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以新颖、具体的视角去理解、快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给学生更多学习机会。

总之,中学数学教学改革促进了“活乐教学”的普及,倡导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对于推动我国高中数学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中学数学教改的困惑与出路

中学数学教改的困惑与出路

中学数学教改的困惑与出路中学数学教改的困惑与出路长期以来,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切为升学服务,教师为升学而教,学生为升学而学,这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

教师为应付考试随便增加课时,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的训练,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因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进行数学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

近年来各地掀起了数学教改的热潮,教改成果不断出现,这是很令人鼓舞的。

笔者近年来对我国数学教改的理论与实践作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和分析,发现在取得教改成果的同时,由于很多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数学教改未能全部按计划进行,以达到预期目的。

在教改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有必要提请教育界人士引起重视的困惑,这些困惑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数学教改便难以寻到走上正轨的出路。

一、数学教改的困惑教改是教育事业的百年大计,是使中国数学教育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然而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数学教改实践活动,却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如下一些使人感到困惑的现象。

1、忽视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目前数学教改活动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便是重视知识和解题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极为令人担忧的现象,因为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知识则是学生在走向社会后通过自学来获得。

所以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不仅仅只适用于语文教学。

由于受到升学率的冲击,在高、中考指挥棒的指挥下,迫于各种社会压力,目前教改实践中很多采用的是灌知识,讲题型,遨游于题海,教改老师有口难言,学生疲惫不堪。

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被忽视了的问题。

2、教改活动中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数学教改的参与者多是各级教研员及数学教师,在这些教研员中,很多教研员很有理论知识,但却很少进行实践活动,多数教研员通过书本方面的学习掌握了很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且具有教改方面的能力,但通常却是“关起门来做学问”,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当下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当下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当下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现代科技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一直是数学教育的重要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必要的趋势。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2023年的数学课程面临着不同的发展趋势。

面对这些趋势,教育从业者们需要深入了解他们,为了更好地贯彻课程改革和创新。

一、数学教育与学习传统上,数学教育通常关注于如何解决数学问题。

然而,今天的数学教育不仅关注于解决问题,还注重解释数学的本质并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技能。

数学教育的“认知转变”正是学习者能够全面了解数学学科的本质和复杂性,认识到数学问题与日常问题密切相关,从而更有效地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这也意味着数学教育不 only关注于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如代数、几何、数字等,而且也包括了数学历史、数学思想、数学文化等内容。

这些内容使学习者更深入地了解数学历程,以及数学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同时,也能够激发各种类型的人的数学兴趣,使之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更高的学习动力。

二、数学课程和技术数学课程改革和创新正在与科技进步对接。

在教育技术的潮流下,某些方式有可能比传统教学更加适合学习者。

这既包括诸如数字化教材和手写板的新技术,也包括以更好的方式、时间和地点进行在线上线下学习的可能性。

一些全球知名学府提供的网络课程,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如即学即用的数学原理,通过深度探索非讲述性方法来解释数学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以及用数学方式描述现实世界的能力。

因此,新技术提供了一个更灵活、更动态和实用的数学课程。

三、数学课程创新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数学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全面掌握数学技能并用于实际应用。

但是,许多人认为传统的数学教育和学习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认为该课程更新和创新是必要的。

近年来,社会已经出现对课程的关注和各种创新的实践。

国际教育人士发现,某些成员群体在学习数学时,并不容易使用传统方式承担所有讲解和任务。

中学数学教改的困惑与出路

中学数学教改的困惑与出路

中学数学教改的困惑与出路摘要:长期以来,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切为升学服务,教师为升学而教,学生为升学而学,这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

教师为应付考试随便增加课时,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的训练,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因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进行数学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数学;教改;困惑;出路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66-01近年来各地掀起了数学教改的热潮,教改成果不断出现,这是很令人鼓舞的。

笔者近年来对我国数学教改的理论与实践作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和分析,发现在取得教改成果的同时,由于很多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数学教改未能全部按计划进行,以达到预期目的。

在教改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有必要提请教育界人士引起重视的困惑,这些困惑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数学教改便难以寻到走上正轨的出路。

一、数学教改的困惑(一)忽视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目前数学教改活动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便是重视知识和解题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极为令人担忧的现象,因为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知识则是学生在走向社会后通过自学来获得。

所以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不仅仅只适用于语文教学。

由于受到升学率的冲击,在高、中考指挥棒的指挥下,迫于各种社会压力,目前教改实践中很多采用的是灌知识,讲题型,遨游于题海,教改老师有口难言,学生疲惫不堪。

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被忽视了的问题。

(二)教改活动中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数学教改的参与者多是各级教研员及数学教师,在这些教研员中,很多教研员很有理论知识,但却很少进行实践活动,多数教研员通过书本方面的学习掌握了很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且具有教改方面的能力,但通常却是“关起门来做学问”,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浅谈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浅谈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浅谈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因为数学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现行课程的特点、改革的方向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是迫切需要的。

现行数学课程存在以下问题:1. 内容单一:传统数学课程重视运算技能和计算方法的训练,忽视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数学往往只是机械地进行计算,缺乏对数学的深刻理解。

2. 缺乏趣味性:过于注重传统教学方法,缺少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手段,导致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

3. 考试导向:现行数学课程体系过于注重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变得功利化,忽视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兴趣的培养。

对小学数学课程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需要从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整和创新。

二、现行课程的特点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体系的建构:现行小学数学课程主要包括数与数运算、量与度量衡、图形与空间、数据与图表等几个模块。

这些模块的内容主要以基本数学概念和技能为主,强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基本应用能力。

2. 教学方法的传统化:现行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练习、作业等为主,缺乏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缺乏探究、发现问题的机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程度不高。

3. 评价体系的单一化:现行小学数学课程的评价主要以考试为主,对学生进行笔试、听力测试等形式的考核,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

以上特点反映了现行小学数学课程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三、改革的方向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多元化、个性化和实用化。

在具体实施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知识的拓展:小学数学课程应该从传统的运算技能和算法训练中拓展,增加一些数学领域的新知识,如逻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数学的教学改革与挑战

数学的教学改革与挑战

数学的教学改革与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数学教育也在不断面临着挑战和改革的需求。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方式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数学教学改革的现状、需求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数学教学改革的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训练,缺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逐渐下降,数学成绩的提高也变得困难。

二、数学教学改革的需求针对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和学习习惯。

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模型的构建能力。

三、数学教学改革的挑战数学教学改革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需要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养。

其次,教育资源和教材的问题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大挑战,有效的教育资源和教材对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四、数学教学改革的解决方案为了应对数学教学改革的挑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非常重要,他们需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

其次,学校和教育机构需要积极提供有效的教育资源和教材,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提供支持。

此外,还可以引入新的教学手段,比如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来促进数学教学的创新和改进。

五、数学教学改革的前景数学教学改革虽然面临着挑战,但也充满着希望和机遇。

通过改革,可以真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数学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同时,数学教学改革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摘要: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是在剖析我国数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综合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成果,进行的有益探索。

改革的宗旨是力求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方式,但在如何处理数学推理证明、学生学业负担、教师业务培训、民族教学传统等方面仍有争议。

高中数学教师要主动更新教学理念,转换教学角色;加强课程研究,提升教学能力;关注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方式,努力适应并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标准;背景;现状;对策一、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和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界都希望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课程标准的制定,解决21世纪本国公民的数学素质问题。

美国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NationalCouncil ofTeachersMathemat-ics)发现:美国的数学课程内容过于宽泛,又缺乏深度。

教学内容缺乏挑战性,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不够重视,对学生的要求偏低。

不同年级的课程内容梯度太小,重复内容过多,缺乏重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思考的时间少。

[1]尽管各国教育的国情不尽相同,但课程改革的呼声却是一致的。

英国1989年颁布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渐变而不是突变进行课程改革,要稳扎稳打。

日本新数学课程改革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学生获得关于数、数量和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创造能力。

二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将原教学大纲中的内容进行删减,以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的认识,愉快地、自信地学习,自觉地解决一些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日本的课程改革体现了数学课程个性化、活动化和实践性方面的走向,基本反映了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2]再从我国课程改革的情况看,最近二十年数学课程基本上保持着稳定的状况,除了一些内容上的增减或简单调整,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这种稳定的最大优势是教师能够通过经验的积累很快适应教学的要求,但同时也暴露出初高中数学课程很多共性的问题。

数学课程改革_路在何方

数学课程改革_路在何方
可 能 在 正 确 的 基 础 上 得 到 很 好 的 解 决 + 从 而 % 总 的 来 说 % 关系到数学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 % 应当对课 程改革的基本立场或基本立足点做出更为深入的思考或反 思+ 二 - 是 ! 两极对立 "% 还是必要的平衡 就上述问题的具体解决而言 % 笔者以为 % 我们可以从澳大 利 亚 学 者 克 拉 基 &-./01 23.456 ’ 近 期 在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所 做 的 .来 自 外 部 的 启 示 #发 现 数 学 教 室 中 的 文 化 /这 一 讲 演 中 获 得 重要的启示 ( 具 体 地 说 %数 学 教 育 的 国 际 比 较 研 究 可 以 看 成 构 成 了 克 拉基的这一研究工作的直接背景 % 其中清楚地体现了他对于 中国数学教育整体性认识的重要变化 % 即清楚地认识 到了西 方在这一问题上的传统立场的错误性 ( 另外 % 作为一个西方学 者 %克 拉 基 特 别 关 注 这 样 一 个 问 题 %即 从 国 际 比 较 研 究 &包 括 ! 华人如何学习数学 "’ 中 % 西方数学教育界究竟可以获得什么 样的启示或教益 $ 最后 % 克拉基的这一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特 点是 % 它 比 一 般 的 比 较 研 究 更 深 入 % 因 为 % 他 所 论 及 的 已 不 再 是教学 方 法 - 教 学 措 施 - 课 程 设 计 - 学 校 环 境 等 较 为 明 显 的 成 分 %而 是 深 入 到 了 基 本 的 思 维 方 式 与 理 论 假 定 等 这 样 一 些 更 为重要的成分 ( 克 拉 基 认 为 %以 下 的 !两 极 对 立 "可 以 看 成 西 方 乃 至 国 际 数学教育界 最 为 基 本 的 一 些 理 论 前 提 %并 构 成 了 !现 代 教 育 改 革 的 关 键 因 素 "# 教 与 学 - 抽 象 与 情 境 化 - 教 师 中 心 与 学 生 中 心 -讲 &授 ’与 完 全 不 讲 等 (就 我 国 新 一 轮 的 数 学 课 程 改 革 而 言 %克 拉 基 的 这 一 论 断 显 然 也 是 基 本 适 用 的 %例 如 %由 !教 师 中 心 "向 !学 生 中 心 "的 转 变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可 以 看 成 我 国 新 一轮数学 课 程 改 革 最 为 基 本 的 一 个 理 念 0进 而 %作 为 这 一 转 变 的 一 个 重 要 方 面 %我 们 又 常 常 把 由 !以 教 师 讲 &授 ’为 主 " 转 向 !以 学 生 的 主 动 探 究 为 主 "说 成 数 学 教 学 方 法 改 革 的 关 键所在( 然而 % 正是以中国的数学教育 & 学 ’ 作为对照来进行思考 % 克拉基提出 % 这种两极化的思维方式事实上应看成是对数学 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束缚 % 特别是 % 所谓的 ! 两极对立 " 更可说 是 一种虚假的选择 # 在两个对立面之中 % 我们仿佛只能选择一 个 % 对另一个则只能采取完全排斥或否定的态度 ( 与这种 ! 两极对立 " 的思维模式相反 % 克拉基认为 % 特别重 视对立面的 互 补 与 整 合 & 如 ! 教 师 权 威 " 与 ! 学 生 中 心 " 的 结 合 等 ’正 是 中 国 数 学 教 育 传 统 的 一 个 重 要 特 征 (从 而 %在 克 拉 基 看来 % 西方也应努力改变传统的 ! 两极对立 " 的思维方式 % 并从 这样的角度对数学教育 & 乃至一般教育 ’ 中最为基本的一些理 论前提做出认真的反思与必要的批判 ( 后者事实上可 以看成 成功创建新的整合性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实际开端 ( 由于诸多西方的现代教育理论事实上构成了我国新一轮 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背景和基本立足点 % 因此 % 克拉基的上述 讲演对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来说也就有着十分重要 的启示意义 ( 特别是 % 我们应切实纠正思维方式上的片面性与 做法上的极端化 % 并应努力实现诸多对立面的必要平衡与互 补( 事 实 上 %对 立 面 的 必 要 平 衡 与 互 补 也 可 看 成 我 们 经 过 这 些年的课程改革实践所获得的一个重要经验或教训 ( 特别是 % 如何 很 好 地 处 理 如 下 五 个 关 系 (7*就 可 看 成 课 程 改 革 深 入 发 展 的 关 键 所 在 89+: 掌 握 基 本 知 识 和 基 本 技 能 与 培 养 创 新 精 神 和 实 践 能 力 的 关 系 0&!: 学 科 逻 辑 与 社 会 进 步 - 科 技 发 展 和 学 生 经验的 关 系 0&; ’ 接 受 性 学 习 与 自 主 - 合 作 - 探 究 学 习 的 关 系 0 &) ’ 学 科 的 独 立 性 与 关 联 性 的 关 系 0&, ’ 农 村 地 区 与 城 市 地 区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何去何从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何去何从

教学篇誗教学反思一、教学主体发生转移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拥有绝对的主体地位,他们是课堂的中心,决定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服从教师的想法和安排,没有独立思考和学习的时间、空间。

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过多干扰学生的学习过程。

例如,在教学“约分、通分”时,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先去预习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在学生预习完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学习。

这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的过程,是新形势下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中融入游戏的元素传统的教学中,数学教师的形象往往是一个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写画画的“老者”,他们总是习惯于威严的教学,不容学生出一点差错,教学中也是一板一眼,课堂上毫无生机。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融入学生喜欢的游戏元素来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开展“计算我最行”比赛,随机在黑板上写下十几个数学计算题,让学生把答案写在纸上,看看哪个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把答案写完并且能够完全正确,对这样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为了能够得到表扬和奖励开始去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教学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以融入游戏的元素来进行教学。

三、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无论是传统的教学形式还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合作学习都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

在传统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有遇到个别问题的时候才会让学生进行讨论,而且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很短,几分钟之后学生还没有讨论出结果的话,教师往往为了赶进度会终止讨论,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这种合作学习的模式在传统的课堂上并没有展现它应有的教学效果。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数学学科的课程改革与发展

数学学科的课程改革与发展

数学学科的课程改革与发展近年来,数学学科的课程改革与发展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认知能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数学学科的课程改革与发展,以及其中的挑战与机遇。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数学学科的课程改革成为必然。

传统的数学课程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计算,缺乏实际应用和问题探究的训练,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情绪。

因此,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措施要想实现数学学科的课程改革和发展,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重点方向。

1. 强调问题解决和探究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强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和自主探究中的能力培养。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实际应用。

这种培养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2. 引入创造性的数学活动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课程改革需要引入创造性的数学活动。

这种活动包括数学游戏、数学建模、数学竞赛等,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欲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跨学科与综合素养的培养数学学科的课程改革需要更多地与其他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素养。

数学与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数学学科的课程发展方向数学学科的课程发展需要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以下是数学学科的课程发展方向。

1. 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学学科的课程应该引入相关知识和技能。

学生应该学习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和大数据分析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处理和决策能力。

2. 增加数学实践活动和实证研究数学学科的课程发展应该注重实践活动和实证研究的开展。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式,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课堂中的新理念“何去何从”——由两堂数学公开课所想

课堂中的新理念“何去何从”——由两堂数学公开课所想

在< 普通 高 中数学 课 程标 准 ( 验 ) 的理 念 3 实 》 中指出 :高 中数 学课 程应力求通过各种 不 同形式 的 “ 自主学习 , 探究活动 。 让学生体验 数学发 现和创造 的 历程 , 发现他们 的创 新意识. … 即是 强调 高中的数 ” 学学习更应通过 学生的 自主探究活动 以完成 学生 的
维普资讯
20 06年第 2期
数 学 教 学 研 究 【 ] 数学 通报 ,9 4 ( . J. 19 ,4)
l 9
视了知识点教学 , 视 了解 题 程序 及其形 式化的特 重 征教学 , 而且更 重视 了数 学知 识 的灵魂 即数 学思想 的教学 , 更熏视 了数学 意识教育 , 更重视 了用数学的 精神 、 数学的智慧去影 响学生 , 培育学生 的创新精 神
汉 ; 北 人 民 出版 社 ,9 3 湖 1 9.
[ ] 陈 捷.进 一步 提 高对 数 学 思想 方 法 的认 识 1
课堂中的新理念“ 何去何从 ”
— —
由两堂数学公开课所想
代 艳
( 浙江师范大学教理 学院, 浙江 盒华 最近听了两堂数学公 开课 , 一堂是高 三复习课 , 课题为“ 抛物线焦点 弦性 质 的探 究 与推广 ” 另一 堂 ; 是初二 的新 授 课 , 题 为 “ 次 函数 图像 的应 用 课 一 ( ” 在这两堂 课中 , 一) . 教师接 受了新课程的理念 , 并
3 10 ) 2 0 4
称“ 2) 课 ” 就是 从 现实 生活 中摩 托车耗 油 的例子人
手, 引入新知 的. 因为这一例 子是学生 在 日常生 活中
所 熟悉的 , 以学生 的积极性很 高 , 所 新知 识也就很 容 易建立在他们 已有的 知识 蓦础 上. 这也 为 这堂课 的

数学学科的课程改革与发展

数学学科的课程改革与发展

数学学科的课程改革与发展数学学科一直被认为是科学的基础,它既是一门具体的学科,也是一种智力的开发方式。

在当今社会中,数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此数学学科的课程改革与发展也愈发受到关注。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对数学学科的深入研究,我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数学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单纯的数学知识掌握已不再是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中对数学人才的需求,数学学科的课程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数学学科的课程改革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课程改革,我们希望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的应用场景,培养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同时,课程改革还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能够主动学习、探索和创造。

三、课程改革的实践针对数学学科的课程改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1. 教学内容的优化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教学内容的设置。

不仅要注重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还应包括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通过真实的案例,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同时,引入一些前沿的数学理论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2. 教学方法的改进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训练。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需要改变这种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

采用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评价体系的改革传统的数学学科评价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记忆和应试能力的考察。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需要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除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进行评价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评估。

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课程改革的挑战与解决数学学科的课程改革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学资源不足、教师的培训需求等。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何去何从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何去何从

我在考 察中经常 问老 师们这些 问题 ,他 们大 多 要 让 学生在课 堂上 感受集体的存在 , 有交流 、 合 会说 出一些答案 , 诸如 : 作、 帮助 以及 快 乐、 自由驰骋 的思维;
我们 长期的数 学教 学是老师讲 解学生听 ,学生 大 多是被动接受学 习, 要 么满堂灌 , 要 么满堂问 ; 要 改 变教 学管理模 式 、 教 研 方式 、 评价 体 系 , 改 变教 与学的方式 ;
的讲 台, 封住老 师的嘴 巴。

些数学思 想 、 基本 数学活动 经验 , 就不会对 数学课 学 习能力与学 习兴趣是 密切相关 的。对 数学学
这些 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去都 有道理 , 方 向也很 明确 , 作为 学校 程有真正 的兴趣 。 整体改 革宏观要 求也可 以 ,但 数学老 师也套用 这些
彻底改变什么? 为什 么要改 ? 真的把要改变 的缺 陷搞 朗、 自 信、 诚 实、 正直、 有担 当的人 ; 清楚 了吗 ?同时 , 我们传统 的数学教育有什 么特征 ? 有哪些优势和好 的做法 不仅不要改变 , 还要发扬 呢? 要 让 学生的学 习变得 生动 ,让师生都能在课 堂 上感受到生命 的存在 和成 长;


主持^. 申建春 E ma i l : s h e n j c h 6 6 @1 2 6 c o n r
数学课 堂教学改革何去何从
赵雄辉


自本世 纪课 程改革 以来 ,湖南省 中小 学课 堂教 学 四年 级 , 没有几 节数 学课 让 学生 觉得 生动 、 有趣 ,
下一步该怎么办 。面对现实 , 如何深入推进课 堂教 学 生的学 习状 态来决定课 堂进展 ; 学生模仿 练 习 多, 重 复训 练 多, 不 能 因材 施教 , 改革, 我们 需要 不断 总结经验 , 进行 理性 分析 , 完 善 改革 的具体操作办法 。为此 , 本人请 湖南 省各市州教 好 学生与基础差的学生做 一样的题 目;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出路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出路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出路摘要:新课程改革逐渐走进我们的课堂,要求我们要有新的形象、新的课程、新的教学方法。

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改进才能够使新课程课堂效果达到最佳。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学习中的重难点学科,更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优化,才能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逐渐的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不断地学习进步,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善了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的教学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一些问题待提高。

所以本文就新课改下小学高段数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究,希望对各位小学教师有所帮助。

一、教育的新思想,武装教学行为教育新思想要武装将是本人的教学行为,只有从根本上实现了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方法。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一直以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为最终标准。

但是随着教育新思想的普及和传播,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开展教学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将原来的教学观念做出调整和改变。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并不能完全抛弃学习成绩对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作用。

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一种客观表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衡量出学生本身的学习状况以及教师在教学中付出的种种努力。

另一方面,在当下阶段的教育体系中,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确定最终的录取院校这一件事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调整和改变。

在九年义务教育制下,学生个人的成绩在升学考试过程中突出的重要性并不是特别明显,但是高中和大学相对接的过程中,学习成绩在其中里面的角色便无可替代了。

二、全面了解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开展合作学习首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小组划分对合作学习的影响,积极的重视起小组划分环节,并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前提下进一步的提升小组划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其一,了解学生。

精准的小组划分需要数学教师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通过教学评价、课堂单元测试、摸底考试等方式,来对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通过问卷调查、在线交互等途径,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和个性特征等情况进行把握,为后续的小组划分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寻找出路

在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寻找出路

在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寻找出路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确实是要让教师既减负又有效,假如加重了负要担,成绩又不行,新课程确实是失败了。

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峻阻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制造欲。

因此我尝试在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查找新路子。

一、学生现状分析1.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要紧表现为不求上进,对数学学习失去爱好和信心,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反映迟慢,情绪消极,作业拖拉。

敷衍了事。

甚至显现抄袭现象;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差,考试作弊。

违规违纪,对老师的批判和教育无动于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导致自暴自弃。

缺乏学习数学的爱好和学习意识薄弱是造成分化的要紧内在心理因素。

对初中学生来说,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表达。

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时期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小,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

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抵制不了一些网络游戏的阻碍。

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部分学生知识、技能把握不牢,不系统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

第一表现在教材知识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把握数学知识的技能和技巧上,新的技能和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和技巧。

因此,假如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要求,不能及时把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过程。

3.部分学生思维过程、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初中数学学习要求初中时期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中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型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有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进展的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对数学学习同意能力的差异。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困境与出路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困境与出路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困境与出路摘要:社会在发展,我国的教育体系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人们更为关注教育工作的改进。

尤其是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发挥学生主动性、改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新时期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

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冲刺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数学学习非常关键,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新高考改革思想,转变数学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对此,文章中针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困境,探索了相应的出路。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高中数学;教学困境;教学思路高中时期是培育人才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成长最为快速的时期,以往的高考侧重知识点的考察,新高考改革以来,既侧重知识点的考察,也关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考察,这就需要教师做好相应的教学转变,才能够走出教学困境,探索出全新的教学之路。

所以,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之下,教师必须积极主动的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顺应新高考改革的要求,抢占人才培养先机。

一、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困境基于新高考改革的推进,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工作面临着诸多的困境。

从整体上来看,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在复杂性、抽象性上更为突出,很多高中生在学习的时候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还有一大堆的公式及定理需要学生进行计算和证明,自然难以使得高中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影响了高中生学习知识的产效率。

且当前很多学生面临着高考压力,为了应付考试,时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下,对于数学重点知识的学习仅仅是以理论知识记忆为主,并没有深入理解知识的作用。

死记硬背虽然可以使得学生快速的掌握数学知识点,但是却难以真正的帮助学生实现提升。

另外,在新高考实施背景之下,需要高中生掌握的重点知识,在数量和类型上有了明显的增多,再加上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任务众,时间少,很多学生难以对学习重点及学习难点进行准确的掌握,而对于新旧教学的衔接上,也存在着问题,教师所讲解的内容缺乏针对性。

针对种种问题的存在,当前必须对数学课堂进行创新,探索新的出路。

新时代的数学课应该何去何从

新时代的数学课应该何去何从

个人收集整理-ZQ
一、激情表演,化难变简!
教师通过四次赋予激情地表演,把“相遇问题”地四个关键因素,渗透在诸个表演中,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两个地方,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等词语地意义,学生认真地观看这四次表演,积极地发表自己地见解,相遇问题如同一幅画在学生们地面前慢慢展开,最后教师和学生合作成功地演示了相遇,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地小主人.
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地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尽情展示.如:教师请三组同学介绍了自己整理信息地方法;又请学生谈谈自己地解题思路;还请学生用打手势地方法说说相遇地运动过程;还有一个学生提问题,另一个同学回答等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布满课堂地每个角落提高了学生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地过程就是他积极思考地过程,相遇问题地数学模型在无形中慢慢建立起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1 / 1。

数学课程改革:何去何从?

数学课程改革:何去何从?

数学课程改革:何去何从?
郑毓信
【期刊名称】《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
【年(卷),期】2005(000)005
【摘要】自1999年启动的数学课程改革现在面临着何去何从的严重问题.对于所经历的一切做出认真总结与反思将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适当的比较也将有助于人们引出关于如何改进我国数学教育的有益经验和教训.希望本文能促进这些方面的实际工作.
【总页数】5页(P4-8)
【作者】郑毓信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
【相关文献】
1.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数学课程改革进程中几个热点问题讨论实录一数学课程改革进程中几个热点问题讨论实录——数学课程改革进程中几个热点问题讨论实录
2.精准把握课程改革方向聚力创新数学教学方式--探索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山东经验”
3.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评介及启示
4.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
5.国际文凭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分析及其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学数学教学在新课改推进中的困境与出路

小学数学教学在新课改推进中的困境与出路

小学数学教学在新课改推进中的困境与出路摘要: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育改革以来,教学的方式、内容等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地位,课堂形式方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欢乐学习成为时尚,教师在课堂上越来越倾向于辅导的地位。

但是在我校小学数学教学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了很多的不足之处,为了能在教学改革中做出成效,现针对我校数学教学的情况提出了处理办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新课改困境策略我校小学数学在推进新课改以来,谨慎选用教材进行教学,力求教材在编排方面适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因此我校小学数学教学中推进新课改重点是用好教材,创好环境为主要方向。

同时我校紧紧跟随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的指导思路,力求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主人地位,教师居于辅助的地位。

在我校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暴露出了很多的不足,提出能在教学改革中做出成效的策略尤为重要。

现针对我校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一、小学数学教学新课改的困境分析进过长期的听课、问答调研后,在我校推进教材、环创的新课程改革中有如下一些问题:1.颠倒师生地位。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把教师教学作为主要地位。

教师作为课堂传授知识的主体处于重要的主角地位,整个教学过程中严重压制了学生的交流,只顾老师讲,学生死记硬背,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学习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主观论断替代学情分析,课堂教学从来没有围绕学生而设计太多的活动。

在我校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因为讲授法有利于自己传授知识,就只从自己的角度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地位和学习需求,颠倒了师生主次地位。

2.没能正确把握知识传递与能力发展的内涵。

因为在我校推进使用教材促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强调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所以不少教师用很多的活动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甚至有的教师盲目地因为活动而省略了知识点的讲解。

这样的现象非常严重,传递的知识没有得以被应用掌握,最终导致学生没听懂知识,也没有掌握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程改革:何去何从?郑毓信自1999年启动的数学课程改革现在面临着何去何从的严重问题。

对于所经历的一切作出认真总结与反思将帮助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适当的比较也将有助于人们引出关于如何改进我国数学教育的有益经验和教训、希望本文即能促进这些方面的实际工作。

一、反思:“新教育风暴”?“我国的数学教学将迎来一次重大变革。

……新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不能在老标准基础上做些修修补补,而应当是—次根本性的变革。

”(“我国数学教学将作重大变革——刘兼淡数学教学改革”,《文汇报》,1999年10月16日)“跨人2lt仕纪,中国迎来教育大变革的时代.百年难遇。

……能够亲历大的变革,是我们的…‘种幸运。

‘人生能有几回搏?’……愿我们在改革的风浪中搏击,在改革的潮头上冲浪……20年后,历史将会记得你在大变革中的英勇搏击。

”(张奠宙,“在改革的潮头上”,《小学青年教师》,2002年第五期,卷首语)“面对一个全球化的新经济时代,面对一场世界性的教育大转型,中国应该有怎样的新教育?”“我们的基础教育是过时的、落后的,需要做重大改革。

”“现在,一个新教育时代正躁动于母腹,它的出生,必然改变学生们的学习命运,改变很多人的前途。

”“全国1300万教师需要改变教育方式,3亿学生需要改变学习方法,6亿以上的家长需要改变帮助孩子们学习的做法。

”(王宏甲,《新教育风暴》,北京出版社,2004)省思之一:什么是数学课程改革的真正需要:激情或理性?什么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合理定位:革命或渐进?二、回顾:课程标准的制订对照之一:“全部研制工作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专题研究阶段(1999年3月一7月)。

将分五个专题展开:国际数学课程改革最新进展;国内数学课程实施现状的评估: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其与数学课程相互关系的研究;21世纪初期社会发展及其对数学的需要预测分析;现代数学的发展及其对中小学数学课程的影响。

第二阶段,综合研究阶段(1999年8月一9月)。

第三阶段,‘标准’起草阶段(1999年10月—11月)”(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小组,“关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的初步设想”,《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9年第五期)英国数学教育家欧内斯特(P.Ernest)关于英国“国家(数学)课程”的评论:“工作组实际并没有打算在研究基础上编制国家课程,……事实上,课程委员会数星期内即完成了课程编制。

我们看到国家数学课程设置的等级缺乏认识论和心理学理沦的实证根据。

这些情况和实际背景说明课程发展者严重失了职。

”(《数学教育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第287页)对照之二:“1999年10月8日-10日,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小组在京召开‘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研讨会。

会议特别邀请了国内知名的数学家姜伯驹院士、严士健教授……”(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小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研讨会纪要”,《中学数学月刊》,1999年第十二期,第1页)“《标准》的研制过程始终保持着科学、民主、公开的原则。

《标准》研制工作组通过召开全国性的研讨会、区域性座谈会、专题讨论会等广泛征求了意见,同时,通过许多新闻媒体和专业性刊物广泛报道了《标准》的研制情况。

如果说《标准》的研制对我国数学教育改革有促进作用的话,是因为《标准》的研制过程吸收了包括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广大数学教师以及所有关心数学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大量建设性意见。

这为创造数学教育民主的学术氛围,使《标准》得到进一步完善,使我国数学课程建设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特点”,《数学教育学报》,2000年第四期,第5-6页),姜伯驹:“在《标准》酝酿的过程,我曾经参加过这种会,也提了相当尖锐的意见,被人家嗤之以鼻,说是这个地方讲的是大众教育,跟你们数学家没有关系,我们讲的不是培养数学家,用这种说法来堵住我们的意见。

……但是据说,后来上报这种方案的时候说咨询过峰什么人,其中列有我姜伯驹一个,我一听实在是气死了!他理解成这样,我让你说过话了,我不采纳你的,但你就算已经被我咨询过了。

荒唐极了。

我真是非常的生气!这种事情,国家大事,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的这种大事如此儿戏,我觉得是不可容忍的。

”(“在2005年数学会数学教育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数学通报》,2005年特刊,第6页)伍鸿熙:“All lcan say iSthat,after acasual inspection for the NationalStandards,I am worried forthefuture Ofmathematics e·ducation inChina......Again,I should stressthe fact that l have not bad time 'O dOtheseNational Standards full iustice,...But订whatl say does not seem SOfarfetched from yourpersonal perspective,then perhaps themathematiciansand mathematics educatorsin China should waste nO time ingettingtheseStandardsrewritten."(在“中国数学会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研讨会[2003年8月27门”l上的书画发言,《数学通报》,2005年特刊,第38页] ’省思之二:·《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否真正做到了科学、慎重、民主、公开?就我国数学教育的未来发展而言我们又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三、回顾:课程改革的实施对照之三:“课程标准的初稿将于今年年底完成,2000年上半年在全国大范围地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于明年暑期完成修订稿。

如果进展顺利,新的课程标准可望在明年下半年提交教育部批准并组织实验。

……·计划用5-10年的时11习,完成新老标准的过渡。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小学月刊》,1999年12期,第3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是——份具有强烈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让人爱不释手、百读不厌的好课标,它带给人们的是崭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新颖的知识呈现形式和浓郁的时代气息,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发展性、町读性和实用性,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中对课程内容没计和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思考,我们认为:从实验的过程来看,《标准》所倡导的改革在总体思路是正确的,收到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如果不坚持改革,再回到以往的课程结构中去……是不可能的。

正如一些实验区的老师们所说的:再像过去那样教数学,我们肯定不能答应。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关于《标准》的修改意见综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研讨会资料汇编》,2003年10月沈阳,第37、4]页),姜伯驹:“‘新课标’于2001年7月颁布,按照新标准编写的新教材陆续出版试用。

原定分步到位,滚动发展,到2010年才‘全面实施。

事实—1:到2004年9月就已在全国仓促实施,只有个别县市除外。

在我看来,这个‘新课标’改革的方向有重大偏差,课程体系完全另起炉灶,在实践中已引起教学上的混乱。

特别是,‘新课标’与此前许多年实行的几个数学教学大纲相比,总的水准大为降低。

这个方向是错误的。

”(“新课标让数学课失去了什么”,《光明网》2005年3月1 6日,来源:光明日报。

)项武义:“我觉得此时该是一个悬崖勒马的时候,就是说现在已经不是要怎么去查。

我觉得它的教学恶果其实已经很明显,只要实事求是地去调查一下的话,它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例如王昆杨老师找几个人座谈,其结果就很清楚的显示出来。

……这个大纲要彻底审查。

而且还要再重新成立一个重新设计大纲的委员会。

……我觉得实在是已经到·了悬崖勒马的时候,因为这个灾难性的效果实际上已经很明显的显示出来了。

”(“在2005年数学会数学教育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数学通报》,2005年特刊,第7页)谷丹:“作为第一线老师最希望的就是:第一,是不是我们应该首先缩小实验范围;第二,延长实验时间;第三,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或者客观的专家组去评价这个实验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

”(同上,第6~7页)胡国定:“现在不管立项不立项,理由之一就是与标准不符,而且裁判员就是编标准的人,所以到哪儿去听意见都只是听一种意见。

”(同上,第14页)省思之三: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广应当遵循什么样的程序和原则?我们又应如何对实验成果(包括《课程标准》与实验教材等)作出评价(和评审)?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去看待这一次的数学课程改革?我们又应如何去保证数学课程改革不会导致严重的消极后果?四、反思:对于传统教学的批判?“一堂经典教学课”(引自王宏甲,《新教育风暴》,同前)。

“北京,……这是一所很好的学校。

这是一个很好的班,学生们已坐得整整齐齐。

……老师转过身来从容说道:‘现在开始上课。

’“老师语言精练,没有废话。

老师教态从容,板书非常漂亮,极有条理。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

……铃声响了。

整堂课无懈可击。

”然而,·英美教育专家认为;“只见老师不见学生,这不是一堂真正的课,而是学生在看老师表演。

”英美专家的看法:“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的探索过程取代了,而取代厂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

”他们的主张:“学生上课就是要说话,要动手,要又说又动,又说又做。

”结论:“这是我们行之已久的认为很高水平的课,但就是这样的课,是需要根本上变革的。

”省思之四:您是否同意上述的结论?为什么?什么是您心目中的“经典数学课”?用今天的目光看,它们又:仃什么样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更为一般地说,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去看待传统的数学教学?五、反思:来自西方的“阳光”?“新西兰的阳光”(相关材料源白北京教育学院张逸民,转引白王宏甲,《新教育风暴》,同前):“这是五年级的一堂课,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每个篮子里有24块蛋糕,6个篮子里共有多少块蛋糕?新西兰五年级的学生用各种方式踊跃回答,很有成功感。

”然而,“这不是我们二年级教的吗?他们五年级的学生能答出来,这也值得高兴?像这样有什么高质量?日后,能把学生送到哪儿去?”“正面”的论证:这是来自中国的一个差生:在中国“她一次次受到批评,一次次失败,把她们的童年的笑容消灭了,把她们的自信也消灭了……可是,在新西兰,她还是她,一次次受到表扬,不仅仅是老师的表扬,而且再没有同学说她笨,同学们都对她投以佩服的目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