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中的社会空间重构_董丽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中的社会空间重构
董丽晶
(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是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文化转变、工业布局变化以及城市老
工业区改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了从生产空间到生活空间、从单位化到社区化、从集聚到隔离及从空间分化到社会分异的重要转变。针对这些转变,文章从强化公众参与、强调社区融合、增加城市公共空间、推进旧城改造有机更新这四个方面,对老工业城市社会空间规划调控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社会空间【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166(2014)10-0017-05
doi:10.3969/j.issn.1003-0166.2014.10.0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160);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WJQ2014019)作者简介:董丽晶
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城市管理研究
老工业城市是由于工业生产集中发展引起人口集聚形成的。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老工业城市在更新改造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文化转变以及工业布局变化都较一般城市更为突出、更具典型性。伴随单位制的解体、大型国有工业企业重组搬迁、城市老工业区更新改造以及新城区建设,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老工业城市的更新改造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上更集中,规模更大。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原有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引发城市社会空间重构。因此,老工业城市社会空间重构研究是针对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其对老工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都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1
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的内涵
1.1产业结构调整
老工业城市多以“工业立市”,工业在城市经济
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我国老工业城市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多集中于采掘工业及原材料工业等传统工业;产品品种单一,加工层次较低,主要生产原材料、初级产品和部分中间产品;传统产业多而新兴产业较少;普遍存在产业老化和衰退迹象。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的主体是调整城市产业结构。这主要表现在发展第三产业。此外,老工业城市还注重提升传统工业技术,完成工业升级改造,以实现产业振兴;同时,因国家在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给予了财力上的支持,使得老工业城市中传统的煤炭、钢铁、军工、纺织、机械制造业快速地实现了技术改造,并逐步走上以发展新兴产业为主导的道路。新兴产业的出现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并存。
1.2产业文化转变
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的本质问题是城市产业文化观念的转变。一方面,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演进,工业的从业人口向服务业分流,进而影响人们的就业观念,促使城市的工业文化向商业文化
转变;另一方面,为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产业文化开始由“计划”向“市场”转变。长期以来,依靠传统的计划经济安排具体岗位、“等、靠、要”依赖心理严重的老工业城市劳动者,需要调动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市场上努力寻找适合的就业岗位。这一过程也激发了个人的创业精神,促使城市由“守业文化”向“创业文化”转变。同时,受到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的社会政治组织体制的影响,单位文化在老工业城市中影响尤甚。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非国有经济及非单位制度迅速扩大发展,单位文化开始向市场文化转变,政府依赖及单位依赖意识向创业文化转变[1]。由于一些老工业城市因产业衰落引起城市衰落,致使城市中广大劳动者在择业区域位置选择上,不再坚持“父母在、不远游”,愿意把就业选择区域范围扩大,这种扩大化的就业空间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城市的产业转移,导致产业结构空间变化。
1.3工业布局变化
纵观我国老工业城市工业空间结构演变的历程,可以看出,老工业城市工业布局一般主要沿河流、铁路、公路延伸,也存在如工业区、经济开发区这类相对独立的工业园区,工业布局呈现出分散—集中—再分散的模式,从最早在老城区内零乱布局到在工业区内集中布局,再到在中心城区的多个工业园区和工业区,发展集聚经济的集聚分散布局,工业布局呈现单核——
—多组团模式,随后发展为沿对外联系通道蔓延的廊带化扩张模式[2]。因此,可以将老工业城市工业空间结构的演变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1)工业扩散化阶段;2)工业园区化阶段;3)工业廊带化阶段。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老工业城市的工业布局明显呈现出区块化发展、工业郊迁、集聚发展的趋势。
1.4城市老工业区改造
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进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城市老工业区如何改造。城市老工业区是指城市中以机械、化工、冶金、电力、纺织等传统工业企业集聚为主并混杂一定数量的住宅、商业和生活服务设施等的功能地域。我国的城市老工业区多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起来的,占地面积大、国有大中型企业集聚,一定时期内它对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样板,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1980年以后,城市老工业区出现产业衰退迹象,并引发了失业、贫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整治落后等多方面的问题,成为城市中各种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域,构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地区”,迫切地需要对它进行更新改造。城市老工业区改造的最终目标,是把原来功能相对单一的传统工业区转型为具有综合功能的新城区(或新型工业区),实现老工业区的经济振兴、社区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及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老工业区改造不仅是其内部空间要素的调整,它也会影响整个城市形态乃至一定区域内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等要素的空间格局变化,这主要包括产业集聚与扩散(产业空间重组)、人口迁移与社区结构变化、环境影响的空间转移、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社会空间的重建等诸多方面。
2更新改造中的社会空间重构
2.1生产空间到生活空间的转变
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房地产业、新兴社会服务业迅速发展,加之投资主体多元化等原因,促使老工业城市中原有的生产空间向生活居住空间转变。这种转变在城市中心区和郊区都有体现。利用级差地租原理,原处于城市中心或较繁华地段的工业企业被置换到城市边缘地价较低的地区,市内污染重、耗能耗材高的工业企业逐步向外迁移,以便腾出空间发展第三产业。这样,地价高的旧城区用来发展商务、金融、贸易和服务业等较为集中的第三产业,原工业企业所在地通过商业开发或房地产开发,成为城市新亮点,这对于改变城市经济和城市面貌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这也迫使大部分工业企业选择在地价相对低廉、用地空间较大的城郊地带发展。由于工业郊迁,使得迁入区在搞好生产建设配套的同时,也要提高当地的生活条件,重视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创造优于中心市区的居住环境条件,形成相对独立的生产、生活小区,以减轻对旧市区的依赖,达到工业郊区化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城市郊区也完成了由单纯的生产空间到生活居住空间、商务空间、休闲娱乐空间的根本转换。
2.2单位化到社区化的转变
计划经济时期的老工业城市中,产业工人数量居多,就业岗位总是与工业发展相辅相成,社会结构以“单位制”为基础。由于单位自管房的建设,以单位为中心的居住空间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存在和发展,工业区、居住区混杂,城市土地功能分区不明显,人口空间差别无从体现。城市中的单位割据了城市空间,这不仅仅是割据了地理上的空间,同时也割据了城市的社会空间[3]60-63。社会空间单位化,不仅是一种单位制度,同时也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即以单位为核心的社会组织几乎控制了全部的社会资源。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以来,城市中产业空间布局的变化是引起产业人口变动的直接原因,同时也是优化城市居住空间的动因。城市中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分化不断加剧,旧的空间秩序破裂,新的空间秩序形成。随着工厂、企业的郊迁,形成了新的产业开发区。在“单位制”下形成的功能齐备的“单位大院”正在逐渐解体,城市功能区的划分日渐清晰。产业空间布局的变化,引发了原居住区居民社会空间的变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