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一轮复习课件_第四单元

合集下载

【课堂新坐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4讲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课件 岳麓版选修1(山东专用版)

【课堂新坐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4讲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课件 岳麓版选修1(山东专用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的第一小 问从材料中“创办官立事业”可知殖产兴业的方式应为官营;第二小问从材 料中“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可归纳殖产兴业的 原因。第(2)问中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日本 人民……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可推断得出答案;第二小问从材料二中 “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可断定原因之一是官营企业的弊 端,从材料三中“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可断定官 营企业的阻碍也应为原因之一,从材料三中“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 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断定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是发生这 种变化的原因之一,从材料三中“何须政府自身为之”可判断,经济学界对 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也属原因之一。第(3)问应从政府干预经济的角度考虑。
二、戊戌变法 1.背景 (1)民族危机: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 的民族意识。 (2)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兴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结果 ①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六君子”相继被杀。 ②新政内容除设立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外,其余全部被废除。 ③“百日维新”以失败宣告结束。 4.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力量的弱小和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力量对 比悬殊。 (2)具体原因 ①维新派缺乏坚强的领导。 ②脱离群众。 ③依靠的是没有实权的皇帝。 ④对极少数帝党官僚和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答案】 (1)方式:官营。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 企业的示范效应。

2013届高三学考教程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辅导课件 必修1 第1讲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013届高三学考教程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辅导课件 必修1 第1讲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解析】 题目给了三句话,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明 矣”,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 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因此选C; A,B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材料无法体现 郡县取代分封的历史必然,重在秦制中央集权之得, 因此排除D。
[备选题] (2011年湖南衡阳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 “(楚 庄 王 十 六 年 ) 伐 陈 , 杀 夏 征 舒 。 …… 已 破 陈 , 即 县 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局面
【知识链接】 ①秦朝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 家。 ②分封制不利于国家统一。 ③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④统一是中国的主流,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愿, 统一是中国的核心利益。
【运用提升】(2011年福建文综· 3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 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 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 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 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易错题警示 分封制和郡县制 易混易错分析:不能根据材料或情景判断是分封 制还是郡县制。 辨析:(1)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关 系为基础;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2)分封的诸侯王 位世袭,并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 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3)诸侯国的独立 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

最新-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一1234课完整知识点归纳-PPT文档资料

最新-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一1234课完整知识点归纳-PPT文档资料

东汉末年
九品中正 前期看个人行能,后

期看门第高低
前期积极,后期重家 世轻才德,累世公 卿,门阀政治。日益 腐败。
魏晋南北朝 士族制度
门第高低

开创
科举制
每州每年贡士三 人,分科举人
隋炀帝设进士,以策取士
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
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
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
体制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
考察制度 ①中央派员进行监督、视察; ②官员自报政绩。
秦法律以细密、严苛著称。它是嬴政加 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政 治体制的工具。秦法以“轻 罪重罚”为立法的指导思想, 如犯了轻微的小罪,就会被 处以严酷的刑罚。 “囹圄成 市”、“赭衣塞道”两个成语说 明了秦法律的残酷。
云梦睡虎地秦简
西周的天下共主制与秦的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完善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起草诏令 封驳审议 负责执行,下设六部
相互牵制,互为补充, 分工明确,提高办事 效率,分割相权,加强 皇权
中书门下
宰相办公机构,行政权 加强,相权再分割

枢密院
三司
军权(发兵权) 财政,长官”计相”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 与政事

中书省
下设六部
发展
??


??
1、分封制的含义、对象、目的、内容、影响 2、宗法制的核心、特点、作用、影响 3、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点 4、秦朝怎样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5、从秦到元中央机构的演变
请分析,上述西周分封的诸侯共有哪几类?这样做的
目的是什么?
共有四类:一是同姓亲族,二是功臣,三是殷商的降族,四是古国后裔。 (三、四也可合称为先代贵族。)

高中历史_第12课鸦片战争课件_岳麓版必修1[1]

高中历史_第12课鸦片战争课件_岳麓版必修1[1]

5.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 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C )
D.专制君权受到强烈冲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鸦片战 争打断了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签订了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量主权和领土, 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从此改变。
(4)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
4.影响:清政府权力 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 主张学习西方“长技 ”,兴起了 洋务运动。
问题思考
4.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对中国社
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 (1)原因:①根本原因:扩大在华利
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②直接原因:提出
的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影响:①中国的主权遭到更大的破坏。 ②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③洋务运动兴 起,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场。②直接目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改
变原有的贸易格局。 (2)危害:白银大量外流,给清政府带来财政 危机;吏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危害人的 身心健康。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 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 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 对吗?为什么?
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想变中国为它 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根本原因 中国的禁烟运动。 ——直接原因
大的抵制作用,这是根本原因。(2)中国的
主要出口商品茶叶、丝绸和瓷器等在欧洲深受 欢迎,适销对路;英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呢绒等
在中国销路狭窄。(3)清政府实行闭关政
策,限制了西方商品的流入。(4)中国人民 贫困,无力购买外国商品。
2.英国鸦片走私的目的是什么?鸦片走私给中国 带来哪些危害? 提示 (1)目的:①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议 1.4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课件 岳麓版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议 1.4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课件 岳麓版

制定的客观背景。
[答案] D
[变式演练3]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 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第八表,第十二条)以 上规定所反映的实质是( )
A.罗马法十分残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维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解析] 罗马法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材料中认为杀 死夜里行窃的人是合法的,其主要意图在于维护私有财产
1.共和政体:
(1)形成: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人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实行贵族共和制。
(2)机构:
①执政官是共和国的最高官职,共两名,选举产生,任期一年。 ②元老院是国家决策机构,皆由贵族组成,实行政事共商、少数 服从多数的原则。 ③公民大会是平民可以参加的会议,负责选举公职人员和通过元 老院拟定的提案。 (3)发展:平民与贵族经过长期的斗争,最终成立了平民保民官以 监督政府的行为。
国。
(2)政治体制和统治方式:希腊经历了君主专制、贵族集体体 制、公民集体体制的演变,建立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 民主制度;罗马经历了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元首制、帝 制的演变,同时进行法制建设。
(3)政治文明领域的贡献:希腊文明给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
这种物权的概念起源于罗马法。但现在的物权又不同于古
罗马的物权。
请回答: 查阅相关资料,说明现在的物权与古罗马的物权的区别。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罗马法中的法律概念与当今法律中法
律概念的区别。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解题时要 从法律的发展完善和其反映的阶级本质上去分析。
答案:现代民法的物权概念,物权内容中蕴涵了公法的支配 与公法的义务。也就是说,现代民法上的物权,包括我国
考点4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岳麓版1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岳麓版1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夏(约前2070--前1600)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商(前1600--前1046)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王权+神权西周(前1046--前771)分封制实质:授民授疆土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主体:同姓亲族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工具:礼乐制度影响:A不仅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B确立分配继承制度,保障世卿世禄特权;C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国”“家”结合起来秦(1)统一的基础:A.群雄割据春秋争霸;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3)确立:A. “皇帝”: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C. 郡县制(地方)(4)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汉汉初郡国并行制度,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宋加强中央集权(1)措施①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原则;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2)影响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2)宋分割相权:设“中书门下”省(宰相办公机构)、枢密院管军政、“计相”管财政。

(3)元:一省制(中央),行省制(地方)明丞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辛亥革命优质课件(共23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辛亥革命优质课件(共23张PPT)

1912年1月1日
精编优质课PPT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国号 中华民国 精编优质课PPT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力的 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临时大总统 孙 中 山 精编优质课PPT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精编优质课PPT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四单 元第15 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四单 元第15 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3张)(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袁世凯能够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 • 主观:袁世凯个人因素,有实权、有手段 • 客观:1、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软弱、妥协
2、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 3、帝国主义列强的扶植
精编优质课PPT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四单 元第15 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2、思想准备:
①宣传革命理论 ②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3、军事准备: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萍浏醴起义、安庆绍兴起义、浙皖起义、镇 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
精编优质课PPT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四单 元第15 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四单 元第15 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课件(共26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课件(共26张PPT)

相互 影响
经济
政治
工商阶层壮大无产阶级崛起 探求新的社会制度模式
思想
20世纪初民国早期的五四运动:必然与偶然
五国
四 运


的 历

史内


日、美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加剧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导火线: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
近代以来的五四运动使命:
洋戊 清 预 务戌 末 备 运变 新 立 动法 政 宪
改良
顺应时代潮流
改 革 开 放
-- 1978 1953 -1949 -1946 -1937 -1927 -1924 -1921 -1919 -1915 -1912 -1911 --
-- 1905
-- 1898 -- 19C60 70Y
•先锋:青年学生 •主力:中国工人阶级 •领导:先进的知识分子 •基础:中国社会各阶层 •功绩:启导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共成立准备思想基础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掀开了中国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伟大斗争的序幕。
20世纪上半期的五四运动:继承与开启
本的明治维新,到辛亥革命时取法英、美,再到新文化运动前期 走法国大革命的路,最后到 1917 年十月革命后走俄国的路;第三, 在主义的抉择中,由于五四前后政治关系的变动呼唤新型政党的 出现,阶级关系和运动主体力量的更替要求新的思想武器为指导, 以及知识分子群体去旧取新的内在要求,决定着由选择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 导致新的民族主义兴起的,是政治上觉醒的工商阶层和 1919年已达二、三百万之众的劳动大军的迅速崛起。 实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国内外的有利条件, 中国工商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扩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全套资料PPT课件(127个) 岳麓版4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全套资料PPT课件(127个) 岳麓版4

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 【解析】 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分封了齐国、 楚国、鲁国等。但是到秦始皇灭六国完成 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分
• 8.“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

()
• A.分封制
B.井田制
• C.郡县制
D.行省制
• 【解析】 本题以古文材料为切入点,考查 学生对中国古代重要政治制度的理解。所 谓“封建”,其本意是“封邦建国”、 “封建亲戚”。周朝一共“封建”了七十 一国,其中少数是异姓诸侯,多数是周王 室的同姓(姬姓)诸侯,目的是“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用同姓诸侯构筑一道屏障, 来捍卫周天子的中央权威。由此可知材料 指的是分封制。
• 5.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 “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
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
的……”。这反映出贾母
()
•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 【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 息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对宗法制的掌握。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外人”“自 己”,说明贾母以贾家为内,林家为外, 家族观念强烈,而家族观念是宗法观念的 一种表现,故C项为正确答案。A、B、D三 项均没有抓住材料所反映的本质意图。
单元综述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产物。从夏朝开始,中国较早进入文明
社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较早走向完
备和成熟。本单元时间断限,上起先秦,
下迄明清,囊括了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政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课件(共33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课件(共33张PPT)
第二十四页,共33页。
2.(华师附中高考模拟题)
右图为五四运动时的一份报纸的一角, 它反映了( )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D.响应五四运动的国内专电
第二十五页,共33页。
特派记者小王由于激动把拍摄照片 (提示:注意寻找关键词)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 过程,分析其影响和精神。
4.04亿亩 9.25亿亩
对人民的压榨: 1912——1919年田赋增 加了7倍;盐税、烟税、
酒税增加了3倍;印花税 增加了6倍。
第六页,共33页。
北洋政府:对外卖国
北洋政府与日本签署“二十一条”
【材料】日本首相寺内称:在他任期内1916~1918 年日本对华借款3倍于前,日本在华权利何止十倍于
二十一条。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课程标准: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 过 程,分析其影响和精神。
第三页,共33页。
第四页,共33页。
一、寻源五四(原因)
跟随下列四组镜头, 概括五四运动的原因?
(提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第五页,共33页。
镜头一
北洋政府:对内掠夺
年代 1914
1915 1917
荒地数 3.58 亿亩
经济:
迅速发展,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
响应五四运动的国内专电
——彭明《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
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会议。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外交:
上中国的外交失败
经济:
迅速发展,
第二十六页,共33页。
1
2
上海各界声援北京学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精品表格教案(8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精品表格教案(8页)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学案【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重点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精神2、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知识梳理】一、五四运动爆发背景及条件1.国内:(1)政治(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激化了;(2)经济因素及阶级因素:一战期间,空前发展,队伍不断壮大;(3)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直接原因(导火线):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国际:(1)一战期间,日本加快侵华步伐,提出灭亡中国的“___”,民族矛盾加剧;(2)俄国“”给中国送来了。

二、五四运动概况1.第一阶段:(1)中心:______ (2)主力:青年学生;(3)斗争形式:示威游行;(4)口号:“外争国权、____”、“废除___”、“打倒三个卖国贼”等。

2.第二阶段:(1)中心:由北京转移到____;(2)主力(五四运动的特点):___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斗争形式:“三罢”斗争3.初步成果:(1)北京政府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2)中国代表拒绝在上签字;(3)释放部分。

三、五四精神1.五四运动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运动;2.五四运动的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精神和精神,它是中国从革命发展到革命的转折点。

(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和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精神;(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的传播,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3.五四精神:、民主科学、;主旋律:爱国主义精神。

四、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相同点①社会性质:②革命任务:③革命性质:(2(模拟题)最能够突出说明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论据是()A.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B.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C.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D.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军【方法指导】选择题答题方法:一、看时间二、找关键句,关键词,题干主谓宾,材料的中心意思三、主义括号前问题的具体要求四、分析选项时本着两个原则:①是否符合史实②是否符合材料材料题答题方法: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总体上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读懂材料; 二是审清题目; 三是规范答题。

广东省2012届高中历史第1轮复习 第4单元 第12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岳麓版必修1 新课标

广东省2012届高中历史第1轮复习 第4单元 第12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岳麓版必修1 新课标

例1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 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 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 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 C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剖析】从材料中“从前……还只是”、“东方的小 国”,可以推断这场“战争”是亚洲小国日本对中国 发动的甲午战争。当然,本题也可以改为“材料中苛 刻的条约指的是”,那么答案就应该是《马关条约》 了。答案选C。
二、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1)根本原因:列强企图瓜分中国,将中国变为殖民地。 (2)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损害了列强在华利益。 ①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民族矛盾的激化; ②口号:“扶清灭洋”; ③斗争:抗击列强侵略; ④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⑤意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推动了清王朝 的改革运动。 2.过程:1900年帝国主义组成联军发动侵略战争。
【剖。
例2(2010年湖南文综)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 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 “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 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 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 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 (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剖析】作者认为欧洲各国胥聚我国,为我提供千载 难逢的发展机会,据此否定B与C。戊戌变法理论基 础为康有为19世纪90年代发表的《新学伪经考》与 《孔子改制考》。正确答案为D。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文档: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第13讲 Word版含答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文档: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第13讲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13讲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考试说明考查角度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16·课标全国Ⅰ,3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考点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教材补充『历史概念』《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2月14日,中国与苏联签订,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

核心内容是:缔约国双方均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集团、行动和措施,缔约一方如果受到第三国的侵略,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新生的中国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为反对侵略、维护远东及世界和平与安全提供了保证,有助于新中国的恢复和发展。

『史论观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

”——牛军《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考点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教材补充『历史概念』中美建交三原则1978年12月,美国政府接受了中国政府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即: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以及从台湾撤军。

中美两国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声明:“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史论观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

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

……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考点三新时期的外交[巧学妙用][图示解史] “一边倒”外交方针[图示解史] 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及成就[理清概念] “求同存异”方针(1)“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二是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 片战争后开 放通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政治侵略:从海盗式掠夺变为瓜分中国
原因: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直接原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 (救护使馆 助剿)
辽台澎两亿两, 沙重苏杭开工厂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 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赔偿2亿两白银
《马关条约》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 野心,从而掀起瓜分中 国的狂潮 大借外债,使列强进一 步控制中国的政治、财 政和外交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 深入中国内地 大开资本输出的方便之 门,严重阻碍了中国民 族工业的发展
天 津 条 约
天约增开十口岸,长江南镇和九汉。 沿海营烟再加汕,岛上还有琼台淡。
--十口通商
先认条约后开埠,九龙司割算一股。 华工出国真命苦,各8军费人民付。
①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尖沙嘴给英国。 ④赔偿英、法军费各增到800万两
承认天约仍有效,其它特权另外要。 割地赔款开商埠,华工出国最可恶。
公使进京丧颜面,增开十处新口岸。 自航长江各口岸,破坏内河航运权。 内地游历宗教传,巨额赔款乐开颜。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九江、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③外国传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 ④外国人可以在内地游历、经商。 ⑤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⑥赔偿英法军费各白银二百万两, 赔偿英商损失白银二百万两。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 州、宁波、上海五处 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口货物缴纳的 税款,中国须同英国 商定。
贸易主权被破坏 闭关锁国被打破 自然经济被破坏 关税自主权被损害 便利列强对中国的 商品倾销
《附件》使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 待遇、租地及居住等特权
• 影响: • ⑴社会巨变: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 • ⑵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 破坏,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
C
2.英国格雷斯顿曾对鸦片战争有过这样的评价-“在人类 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 耻辱的战争。高傲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 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以下表述不符合材料的是 ( )
C
A.格雷斯顿认为鸦片战争是英国文明国家的耻辱 B.格雷斯顿认为鸦片战争是经济利益推动的战争 C.格雷斯顿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 D.格雷斯顿认为鸦片战争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的战争
政治影响(外交)
4.《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 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 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 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 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 各省。这说明 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 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 C.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 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
1.史学家戴逸在《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导言卷》一书指 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 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只有岁月推移,迷雾消散,矛盾激化,百孔千疮才逐 渐暴露。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 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 凉”的原因有 ①西方国家侵华,掠夺金银、原材料 ②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重农抑商政策扼杀了经济活力 ④农民贫困,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⑤文化专制,理学僵化束缚人们的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①巨额的赔款是大规模的勒索, 人民更加贫困;
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
• • • • • • • • • 1、1840年—19世纪70年代:第一阶段 工业革命后,主要侵略手段:商品输为主 如要求开埠通商、协定关税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第二阶段 向帝国主义的过渡。主要侵略手段:资本输出为主,瓜分 中国 如:要求修铁路、开工厂、提供贷款 瓜分中国,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大规模侵华阶段。 目的: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 因此灭亡中国是日本侵华的突出特点。
船坚炮利 殖民扩张
综合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鸦片战争(1840—1842)
2、经过
1840年6月,鸦片战争开始
1841年初,战争的扩大
1842年8月,英军舰抵达南京
清政府战败,屈辱求和。 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割、赔、开、协
《南京条约》
领土主权被破坏
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 增强列强的力量
B
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 “……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 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 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 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 的是 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 • B.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 • C.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 • D.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
C
经济影响
5.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 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 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 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 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 C.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 • D.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D
思想观念影响
根本原因: 瓜分中国 内容:
结果:《辛丑条约》
影响:
影响: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内容
①赔款白银4.5亿两;
《辛丑条约》(1901年)
影响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界内不许中 ②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营; 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 护 ③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 的控制之下,便于直接派兵 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 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 镇压反帝运动; 山海关铁路沿线地 ④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 ④惩办反帝官吏,禁止参 国主义的帮凶; 加反帝组织; ⑤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者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居六部之上;
(五)日军侵略史实和滔天罪行:
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为三种: 1、反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实施侵略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中国东北三省成 为日本殖民地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全国的抗日战 争由此开始 2、常规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惯例,杀害、虐待 被占领地的平民和战俘。 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 3、反人道罪,即在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 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 用中国活人做试验、细菌战、毒气战
北 京 条 约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原因: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______过渡 2)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___道路,侵略扩张野心膨胀, 制定以侵略__中心的____政策 3)导火线:朝鲜______起义 2、清政府政策:妥协退让,避战求和;李鸿章避战保 船保实力-----清政府腐败无能。 3、过程 (1)开端:1894年,在朝鲜半岛海域____海面,日本偷袭 清军兵船 (2)战役:平壤战役——中国战败,日本占领朝鲜; 黄海战役——日军取得黄海制海权; 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威海战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3)结局:1895年签定《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 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 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 和奴役的社会形态。即主权不能完全自主。
----历史沉沦
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它是 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 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 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即既保存了封建主义, 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1840—1842)
1、原因: 直接原因: 林则徐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英国试图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它的商 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中 国 英 国
先进的资本主义 政治 封建主义,日益腐败 国家 落后的自然经济 完成了工业革命 经济 财政入不敷出 商品经济发达
军事 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外交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6.晚清时期,一些仁人志士在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 的同时,却又鼓吹“西学中源说”:如薛福成认为, “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所创,彼袭而精究 之,分门别类,愈推愈广,所以蒸蒸日上,青出于 蓝也”。就是作为西方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议 院,也成了中国的发明,梁启超认为,“《洪范》 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 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这种历史 现象的出现 • A.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承 • B.有助于推动当时向西方的学习 • C.为学习西方找到了科学的依据 • D.受国人盲目排外旧观念的影响
B
7.蔡元培先生1889年第一次婚姻,完全是奉父母 之命,婚礼之前从未谋面,第二次婚姻前, 1900年蔡元培写下一份征婚启事,提出女方天 足,识字,夫死妻可改嫁,不合可离婚等条件, 蔡元培先生两次婚姻的变化反映了 • A.信使婚姻习俗在中国已成主流 • B.人们思想观念的日益解放 • C.近代西方婚姻自由思想深入人心 • D.政府对婚姻习俗的引导有方
----历史的进步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 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2.主观原因── 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3.根本原因 ──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 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