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件)第四章 秦汉

合集下载

秦汉美术PPT课件

秦汉美术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之——
秦汉美术
(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骆文亮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概况
1、我国民族艺术风格 确定与发展的极重要时期。 2、公元前221年秦始皇 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修筑驰道,促进经济与文 化的交流与融合。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
He is quick and eager to learn. Learning is learni ng and asking.
42
43
44
第七节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一、建筑艺术 二、工艺美术
45
一、建筑艺术 1、都城规模
咸阳建于战国中叶秦孝公 时,规模就极其雄伟。始皇 统一后,在咸阳北阪上仿建 六国宫殿。最具代表性的当 属阿房宫”。
46
阿房宫
47
西 汉 长 安 城
48
东 汉 洛 阳
49
2、






汉皇族陵园
51
52
53
54
55
二、工艺美术
秦汉时代,陶瓷、玉雕、髹 漆、青铜等实用工艺,均有新 的创新。 1、陶瓷工艺 2、玉雕工艺 3、青铜工艺和金银器 秦汉时代的青铜器和金银器, 朝着世俗日用方向发展。
56
57
58
59
60
附录
61
62636465 Nhomakorabea66
67
68
69
70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

(六)铜镜
铜镜在汉代十分发达,是继战国以后的又一次大发展时期。铜镜的制作精 巧, 式样华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装饰性。
1.汉镜的特点:体薄、平边、圆钮、装饰程式化。
2.主要品种: (1)早期:有螭chī形镜、草叶镜、星云镜、日光镜、昭明镜等; (2)中期:主要流行规矩镜(TLV镜); (3)晚期:有云雷纹镜、蝙蝠纹镜、画像镜、方铭镜、阶段式镜 等。
属鞍辔上雕有精美的花纹装饰,辔绳婉转灵活。 整个车通体彩绘,。它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形 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铸车马。
(一)铜灯
汉代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灯的应用已经很普遍。主要分虹管灯、盘 灯、筒灯、行灯、吊灯等。 铜灯的造型:灯体常做成动物如牛、羊、朱雀、雁足以及人物等形状。 1.虹管灯:最早的环保灯具。 2.彩绘雁鱼铜灯:汉代环保艺术台灯 3.盘灯:朱雀灯(西汉) 4.西汉鎏金羊形铜灯
砖:
秦砖质地坚硬,有“铅砖”之称。除铺地青砖为素面外,大多数砖面饰有太阳 纹、米格纹、小方格纹、平行线纹等。也有用于台阶或壁面的龙纹、凤纹和几何 形纹的空心砖。 汉代画像砖的制作更为普遍,内容也愈加丰富,如阙门建筑、各种人物、车 马、狩猎、乐舞、宴饮、杂技、驯兽、神话故事以及反映生产活动的画面。竞渡为题材作装饰,船体细长,头尾高翘,船上有八 人、九人、十一人不等,头戴羽冠,有的划船,有的指挥,有的起舞。
船上有鸟,船下有鱼。这是赛船习俗的写照。
第三节 陶瓷工艺
• 汉代的陶瓷工艺,有进一步提高,并有所创新。后汉时期更 得到普遍发展,各类陶瓷已取代了一部分铜器和漆器的地位。
战国 1982年,曾在湖北江陵马山发掘了一座楚墓,出土了大批丝织品、 编结和刺绣等。丝织品的品种有绢、罗、纱、锦等。花纹有几何 纹、菱形纹、S形纹等,几何纹中还饰有龙凤、麒麟和人物 。在 大批的刺绣中,有绣衣、绣裤、绣袍等,绣地多用绢,用辫针绣 出龙、凤、虎、三头鸟,以及草叶、枝蔓和花朵,线条流畅,技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的工艺美术精品PPT课件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的工艺美术精品PPT课件
期间,黄河中下游仍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今日的 河南、山东、河北及山西南部的工艺美术生产极为兴盛。当 时都城内官府作坊最为集中,因而西汉长安、东汉洛阳成为 高档工艺品生产的重要地点。同时,秦汉的民间工艺美术也 异常发达。
第二节 秦代的工艺美术
关于秦代的各 类工艺品,近年来, 内于发掘工作的开展, 给我们展示了一些粗 略的概貌。主要有青 铜器、漆器、陶器等。
秦鼎的造型。腹 浅,矮蹄足,腹间 有—道弦纹。
蒜头瓶和鍪则是秦代具有 浓厚地方艺术特色的品种。蒜头 瓶是在壶的近口处鼓大如蒜头, 通常作六辩形。
鍪是一种锅,扁圆腹,圜底, 敛颈而口沿外张,流畅的曲线轮 廓,造型优美。鍪的肩腹交接处 附有环耳,有的对称,有的一大 一小,有的则仅有—耳,变化多 样。耳上常饰以叶脉纹。
铜鼓的装饰花纹,常 见的有以下几种:
1.太阳纹。这是铜 鼓最普通的鼓面中心 的装饰。
2.蛙纹。是最富特色 的一种铜鼓装饰.均作 立体浮雕状。
3.鹭鸟纹。鹭的头上有大的羽冠,作飞 翔状,动态优美。鹭是种水鸟,传说它飞 翔有序,表示秩序。
4.竞渡纹。铜鼓上常以竞渡为题材作装 饰,船体细长,头尾高翘,船上有八人、 九人、十一人不等,头戴羽冠,有的划船 ,有的指挥,有的起舞。船上有鸟,船下 有鱼。这是赛船习俗的写照。
漆器也甚发达。秦朝存世 虽短,但其文化受战国时期影响, 各种工艺包括漆工艺仍是继承了 战国遗风。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漆作为 经济资源,在各方面大量应用, 当时对漆的需求量大的惊人。秦 王朝初期大兴宫室,西安附近有 一条漆渠河,流经阿房宫,相传 是当时为筑阿房宫,运南山之漆 而开凿的。秦兵马俑的色彩均是 先以大漆打底然后彩绘而成。这 种以大漆打底,饰以粉彩的工艺 一直延续了几千年,至今许多木 质、陶质和石质的彩绘雕塑都还 沿用这种工艺技术。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件)第四章 秦汉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件)第四章 秦汉

麻、葛、棉 通常不施装饰
毛 西北地区见异域刻毛
二、著名丝绸产地
都城:咸阳、长安、洛阳东织、西织、织室 东汉:大司农属下,平准令掌管织物染色
临淄:汉设齐三服官,为皇家织造,西汉中期,最盛 春献冠帻纵为首服,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
襄邑(今豫东睢县):设服官,产锦绣。 “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
西汉早期面貌常近秦 秦
西汉早期
云气纹彩绘漆案及所托杯盘(西 汉前期,案长60.2、宽40厘米) 案上有5盘、2卮、1耳杯、竹箸1 双。案上的器物都是入葬时摆放 的,因此,当年贵族宴饮时的情 景隐约可以想象。
云气纹彩绘漆鼎(西 汉前期,高28厘米) 云气纹以红色和灰绿 色绘成,足部的兽面 纹似乎提示着与青铜 器的关系。这样的漆 鼎在马王堆出土不少。
印花敷彩纱局部(西汉前期,长62-63、宽48厘米) 专家指出,花纹由枝蔓、蓓 蕾、花穗和叶组成,枝蔓当是以凸版印制的,其他则因有笔触特征,故应是绘出的。
东汉卷云纹印花绢,甘肃武威磨咀子出土
五、刺绣
制作靡费,地位重要 邓皇后时“御府尚方织室,锦绣、冰纨、绮縠”等“皆绝不 作” 刘邦令商贾“毋得衣锦绣绮縠絺纻罽” 尊崇逾锦,“匈奴之来者,家长以上固必衣绣,少者必衣锦”
彩绘朱雀纹漆盒(西 汉中期,高22厘米) 具杯盒内通常仅立置 数只耳杯,此盒内的 耳杯平置,数量多了 几倍,且有盘。所饰 朱雀纹也极优美潇洒。
三、技法与装饰
技法—— 素髹:黑髹、朱髹 彩绘:颜色数十种,黑、
红居多 手法:绘花形象自由 印花匀整规矩
锥画:
做法:
于未干透漆膜上针刻图案
造型——
种类: 饮食器为主,又有博具、乐器、文具、兵器、家具及车

中国工艺美术史艺设141——第四章秦汉ppt

中国工艺美术史艺设141——第四章秦汉ppt

五、刺绣
两汉时期,人们将刺绣品视为丝锦之上。汉代刺绣的针法, 主要是运用辫绣,或称锁子绣。刺绣的纹样题材多样,有几 何纹、神兽、羽人、星辰、动物等。
黄绮地乘云绣
铺绒绣
烟色绢地信期绣
黄绢地长寿绣
黄绮地乘云绣
六、丝绸图案
除印花和刺绣以外,带图案的两汉丝绸主要是锦。虽然罗 和绮也会带有图案,但发现数量较少,且图案种类也远不及 锦丰富。 汉代的丝织图案主要有:1、云气纹 2、动物纹 3、花卉
三、著名丝绸品种
(一)素、绢、缣
汉人称洁白的平纹(平纹:经纱与纬纱以一上一下的交织形成
的织物。这种布的特点是交织点多,质地坚牢、挺刮、表面平整,较 为轻薄耐磨性好,透气性好。)丝织物为“素”、“纨”或“纨
素”。
那时的“绢”则指未经漂练而泛黄色的丝织物。“缣”仍是
(二)纱、縠
平纹,但因由双经线或双纬线织成,故而更加致密结实。 纱和縠还是平纹,都以轻薄为特点。前者组织较稀疏,后者
面的发展,手工业中纺织、铜器、漆器、陶瓷等均较发 达。
二、生产格局
期间,黄河中下游仍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今日
的河南、山东、河北及山西南部的工艺美术生产极为兴盛。
当时都城内官府作坊最为集中,因而西汉长安、东汉洛阳成 为高档工艺品生产的重要地点。同时,秦汉的民间工艺美术
也异常发达。
第二节 织绣印染



品 种:西汉锦少,东汉锦多 构 图:西汉常为散点,东汉多位四 方连续 题 材:西汉动物少,禽为主,东汉 动物多,兽为主 原 因:时代先后、地域悬隔、民族 不同
对鸟菱纹绮花纹 摹写图
对羊纹锦局部
“永昌”锦局部
七、毛和棉织物
秦汉的毛织物主要出产在西北、北方等游牧民族的所在地。 在毛织物里,图案精美的不在少数。 中国的棉织物起步较晚,约在东汉时才出现。在西北和西南 地区棉织物的工艺水平上升很快。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ppt课件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ppt课件
在汉代漆器中还出现了诸多巧妙的设计。其中具杯盒 与多子妆奁(lian)因其巧妙的设计而闻名。
21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技法与装饰 秦汉漆器的装饰技法有:彩绘、锥画、金银箔贴花、镶 嵌、扣、鎏金等。秦汉漆器的装饰花纹精致华美,有云 气纹、动物纹、人物纹、植物纹、几何纹。
左图:“君幸酒”云纹漆耳 杯,饮食器。椭圆形,圆唇, 小平底,月牙状的双耳稍微 上翘。杯内髹红漆,以黑漆 绘卷云纹,底黑漆书“君幸 酒”三字,即“请君饮酒” 之意。外壁和杯底髹黑漆, 光素无纹。口沿外部及两耳 上以朱、赭二色绘几何云纹, 耳背面朱书“一升”二字表 示容积。
文化、科技:
产生了儒、道、墨、法等诸子百家,在学术 领域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人们思想得到了 解放,文化艺术领域日臻繁荣,科学技术领域出 现前所未有的景象。
3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总的时代风貌,是突破了商周时期浓厚的神 秘色彩,造型上注重实用,充分体现材料本身的美,追求 做工之精巧和形体之灵巧。装饰上面向现实生活,由装饰 纹样向装饰绘画过渡,虽仍有许多神话幻想题材,但能把 幻想与现实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加以表现。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社会经济 有着全面的发展,手工业中陶瓷、铜器、漆器、纺 织等均较发达。
2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生产格局:
期间,黄河中下游仍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今日的河南、山东、河北及山西南部的工艺美术生产 极为兴盛。当时都城内官府作坊最为集中,因而西汉 长安、东汉洛阳成为高档工艺品生产的重要地点。同 时,秦汉的民间工艺美术也异常发达。
25
xx

PPT-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

PPT-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
氏祠画像h石(拓片局部)
8
秦汉画像砖

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秦汉至 西汉初期,多用于装饰宫殿衙舍的阶基;西汉中期以 后,主要用于装饰墓室壁面;东汉则是画像砖艺术的 鼎盛时期。 秦代的画像砖用模印和刻划两种方法制成,形状分大 型空心砖和实心的扁方砖两类。临潼出土,今藏陕西 省博物馆的一块《侍卫、宴享、射猎纹画像空心砖》, 是现存秦代模印画像空心砖的代表作。西汉画像砖则 以河南洛阳的出土品为代表,以简洁有力,形象生动 传神著称。东汉的画像砖以河南、四川两省出土最多。 艺术造诣最高的是四川成都一带出土的东汉后期画像 实心砖,画面一次模印而成,构图完整,大多表现现 实生活情景,代表作有《弋射收获画像砖》等。
样重视可以为其政治宣传和道德说教服务的绘画,在
西汉的武帝、昭帝、宣帝时期,绘画变成了褒奖功臣
的有效方式,宫殿壁画建树非凡。东汉的皇帝们同样
为了巩固天下,控制人心,鼓吹"天人感应"论及"符
瑞"说,祥瑞图像及标榜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
成为画家的普遍创作题材。汉代厚葬习俗,使得我们
今天可以从陆续发现的壁画墓、画像石及画像砖墓中
撑着地面,竭尽全力托举着现实世
界。两条穿过谷纹玉璧的长龙相交
缠绕,将各个画面自然分割,并穿
插描绘着羽人,仙鹤、怪兽及准备
宴拾的人物,加了各部分的有机联
系。整个画面构图复杂内容繁复,
刻画细腻,色彩绚丽,天地 融成
一片,人神相安共处。
▪ 殆侯妻墓帛画西汉
▪ “铭旌” 长205厘米 上宽92厘米 下宽47.7厘h
h
3
帛画

汉墓帛画幅面成T形,自上而
下分成3个部分,上段绘 “天界”,

秦汉时期的美术课件4

秦汉时期的美术课件4
彩绘仪卫陶俑 江苏徐州北洞山 高49
舞女陶俑 西安白家口
陶塑说唱坐俑 成都天迴山 高55
陶塑说唱立俑 四川郫县宋家林 高66.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陶羊 河南辉县 高12
秦陵一号铜车马 临潼秦始皇陵西侧 长225高152
鎏金铜马 陕西兴平 长76高62,重25.55公斤
铜马 广西贵县 高115.5
马踏飞燕 甘肃武威擂台 高34.5 长45 宽10.1
彩绘木雕六博俑 甘肃武威磨嘴子 高24.2 长19.2
木雕独角镇墓兽 甘肃武威磨嘴子
3、工艺雕刻
双人盘舞铜扣饰 云南晋宁石寨山
鎏金长信宫灯 河北满城窦绾墓 高48
玉雕羽人骑辟邪 美国赛克勒氏藏 长14.6
玉雕羽人骑天马 咸阳 高7长8.9

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ppt课件
2
第一节 秦汉绘画艺术
一、宫殿寺观壁画
3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记载了西汉诸侯鲁恭王刘 余宫殿里壁画的盛况:
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 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缪形。随色象类,曲得 其情。
上纪开辟,遂古之初。五龙比翼,人皇九头。伏 羲鳞身,女娲蛇躯。鸿荒朴略,厥状睢盱。焕炳可观, 黄帝唐虞。轩冕以庸,衣裳有殊。下及三后,淫妃乱主 。忠臣孝子,烈士贞女。
部;善于抓住戏剧性冲突场面加以表现,古拙而富于激情,气魄
阔达沉雄。
12
陕西绥德画像石
由于处在通往西方的贸易通道上,绥德出土画像石反映农耕和畜
牧内容较多,历史故事和人物、墓主生活很少,体现了屯垦戍边
地区的特色;使用硬而分层的片页岩,不Fra bibliotek作多层雕刻;风格洗
练明快;由蔓草、卷云、禽兽组成的复杂图案在外围形成边饰,
6
望都二号东汉墓壁画,
着重描绘墓主生前属吏的形 象,期望将生前群僚簇拥、 一呼百应的官宦生活带到冥 界。画中人物都作半侧面, 高近80厘米,线条简练流 畅,有细笔也有阔笔,描绘 出人物的生动形象,不同身 份的人物各有不同的神情意 态,上方还多有榜题标明各 自的职衔,对于汉代职官制 度研究很有意义。
致 , 几 于 神
“ 其 生 动
微以 》蛰 :《


9
第二节 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
年代:画像石产生于西汉、盛行 于东汉,故又称汉画像石;画像砖一 般认为是始于战国,盛于两汉,三国 两晋南北朝继续流行。二者鼎盛均在 东汉。
制作:画像石以减地平雕阴刻为 主,即在平整的石面上凿去形象轮廓 之外的部分,使轮廓以内部分以平面 形式高出底子,再用阴线刻出轮廓内 的细部;画像砖用刻有图案内容的印 模印制,辅以利器刻画。

第04章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PPT课件

第04章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PPT课件
据当时规定:百姓一律不得穿杂彩之衣,只能穿本色麻布,直到西汉末 年才允许百姓服青绿之衣。
汉初提倡节俭,但对服饰礼制仍然是在意的,因为它具有等级秩序的象 征意义,具有政治功能。
37
在汉代时,深衣为诸侯﹑大夫等士大夫阶层家居便服,也是庶人百姓的 礼服。在深衣内穿着一种无衬里的单衣称为蝉衣(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反映时代思潮的服饰,如玉衣便是当时升仙 思想盛行的产物,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34
汉代,男子以袍为贵。 袍服属汉族服装古制,秦始皇在位时,规定官至三品以上者,绿袍、深
衣。平民穿白袍,都用绢制作。 汉代四百年来,一直用袍作为礼服,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部分收紧缩
小,称之为祛,全袖称之为袂,因而宽大衣袖常夸张为“张袂成阴。” 领口、袖口处绣方格纹等。 大襟斜领,衣襟开得很低,领口露出内衣,袍服下摆以花饰边缘,或打
万凡中国设计史课件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第四章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专业文档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秦汉时期约441年汉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8年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专业文档秦汉两朝历时四百余年是我国封建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不仅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各族人民之间经过长久的交流和融合开始汇成统一的商业市场
7
《中国设计史》课件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第二节
冶铜业与铜器设计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
8
壹冶铜业的发展与青铜制器的提升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
9
秦汉时期,虽铁器普遍使用,但冶铜业规模仍超过之前的战国,冶 铸技术有进一步提高。青铜器制作开始注重生活化和艺术性。除了铜镜 、灯、炉及盥洗日用品外,还有印符、度量衡、礼器、乐器和工艺品, 最大宗的便是铸铜钱。

秦代

秦代

陶驾车马
(秦)
高170厘米,秦俑坑中车马和骑兵马的造型艺术风格相近, 马耳如削竹前耸,睛如悬铃圆睁,四蹄伫立,神骏机警, 显出不待扬鞭即欲奋蹄的神态。马的造型准确,各部分的 比例合宜,解剖关系交代清楚,技法熟练,是国内外美术 界专家公认的比较成功的作品,表明秦代的动物造型达到 了相当高的水平。
兵马俑的制作流程
秦代陶塑工艺的卓越。
四、秦代的工艺美术,是以重实用,富有敦厚质朴的艺 术特色。器用造型洗练,一般只有几道弦纹为饰,反映 出一种质朴美。
兵马俑的类别
步兵俑 兵种 陶俑 骑兵俑 车兵俑 车左俑 车右俑 御(驭)手俑 装束 职务 轻装步兵俑 重装步兵俑
职务
陶马
高级军吏俑(将军俑)、中级 军吏俑、下级军吏俑
二号铜车车盖
椭圆形。长 180、最宽处 133厘米,由支 撑的骨架和一块 椭圆形的铜片两 部分组成。状似 龟盖,厚0.1~ 0.4厘米。车盖 内侧在白色的地 色上彩绘变形夔 龙夔凤纹,车盖 外侧四周边缘绘 几何纹图案。
一号铜车上的铜弩
铜 盾
一号铜车前掩板 上的彩绘纹样
纹样分为边栏和中心区。边栏的纹样大多锈蚀。掩 板中心的图案纹样基本相同,均为白色作地,绘四方连 续的绿色菱花纹,每个菱花内再套绘一朵四叶纹。菱花 纹由1~7朵不等作斜行排列。在此图案纹样上再用细细 的深蓝色线条双勾出大型的勾连流云纹。
彩绘牛马纹扁壶
最大腹径24.2,通高 22.8cm,木胎,挖制辅以 斫制。由两半边分别制作 后粘合而成,小圆口,扁 腹,平底,长方形圈足。 通体髹黑漆,用红、褐漆 绘花纹:两侧腹绘变形鸟 纹,扁腹的一面绘奔马和 飞鸟各一,另一面绘一头 肥壮的牛,形象生动逼真。 奔驰的马快于疾飞之鸟; 而牛的肥壮则通过突出的 肌群和亮点来表现,可见 其构思之巧妙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美术(12学时)图文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美术(12学时)图文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美术(12学时)图文第四章秦汉时期的美术(12学时)(221 BC——公元220年)[知识点提示]:(一)秦俑艺术;(二)西汉大型石刻造像艺术;(三)西汉帛画;(四)两汉墓室壁画;(五)画像石、砖艺术。

[重、难点提示]:介绍秦汉美术的繁荣与发展,秦汉在雕塑艺术上的成就(重点介绍秦俑艺术和两汉大型的纪念碑式的石刻造像);汉代绘画在种类、题材、内容上的丰富和艺术上的新风格。

第一节秦汉时期的美术概况一、历史文化背景1.历史概况历时400余年的秦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早期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国势强盛,疆域广阔,丝绸之路沟通着中外艺术交流,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汉代宫廷官署及政治性建筑物上多有壁画,用以宣扬礼教,褒扬功臣。

汉代墓室壁画及画像石、画像砖,特别是陆续出土的帛画,对了解此一时期的绘画面貌提供了丰富的形象资料。

汉代绘画气魄宏大,笔势流动,既有粗犷豪放的风格,又有趋于细密臻丽的帛画,生动地塑造了现实、历史及神话人物形象。

在表现人物、动物动态,揭示情节高潮,反映现实生活等方面,有着重要成就。

2.社会思想(1)形成以儒、释、道三家哲学相结合的中国哲学的主要根基思想。

(2)尊君、一统、伦常之说支配人心。

(3)神仙方士之说盛行,谶纬学说盛行。

二、社会思潮对美术的影响三、美术发展的概况中国从秦朝建立经西汉,至东汉灭亡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在战国绘画发展的基础上,随着封建社会的日益巩固和上升,社会经济趋于繁荣和发展,而展现出新的面貌,更加重视绘画的政治功能和伦理教化作用。

它将战国时期地域不同的绘画风格融合起来,形成雄厚博大、昂然向上的总的统一的时代风格。

由于社会风俗习惯的改变,战国时期在绘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从遗存物看)青铜器、漆器上的装饰性绘画,让位于纯绘画的宫殿壁画、地上建筑壁画、墓室壁画及与此相关的画像石、画像砖等。

作为用于丧葬的丝织帛画继续流行,漆器上的绘画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秦汉的工艺美术PPT课件

秦汉的工艺美术PPT课件

制陶工艺和雕塑艺术已取得空前成就。
艺美术
进入汉代,陶瓷工艺又有进一步提高。随着陶瓷进入生活领域的进一 步扩大,使陶瓷的品种、产量也随之增加,工艺技术也日趋提高,逐 渐成为汉代工艺美术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此时北方出现了釉陶,这是
一种涂有黄绿色低温铝釉的陶器,其品种有壶、奁、盒、博山炉等。
-陶瓷
其中以釉陶壶最具特色,其造型为鼓腹、长颈、盘口,并饰浮雕狩猎 纹或兽面纹等纹样,非常精美。在南方则有青釉陶,此种釉陶,火度 高,釉度较硬,又称硬釉陶。彩绘陶在汉代也获很大发展,品种有壶 、盒、碗、炉、奁等,主要用作明器,色彩丰富,常绘以几何纹及人
物、动物等。汉代的瓷器以青瓷为主,亦有黑瓷等,产地多在南方,
工艺
是在与陶器共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产品多为日用器皿,纹饰简 朴,且往往挂釉不到底。此时陶塑亦有所发展,题材极广,有人物、 百兽、建筑、舟车等,均富有重大成就。 秦汉的砖瓦
10
11
绛地五彩绣
染织工艺在汉代有飞其灯为一立雁,转颈回首,口衔一鱼,鱼身为
艺美术 灯,插入鱼头内,可左右转动,使用时便于调节方向,设计 比较精巧。雁身、鱼头布满纹羽纹、鳞纹,颇为精致。 雁鱼灯铜炉
-铜器 工艺
因用途不同而又分:薰炉,用于燃烧香料,又名香薰,呈豆 形,上有雕镂成山形的、高而尖的盖,象征着海上仙山博山 ,故又称博山炉。其代表作品有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错金博 山炉、陕西兴平茂陵1号无名冢出土的鎏金银竹节高柄薰炉 。温手炉,取暖用,炉体侧壁及上部镂有散热的气孔,有的 还有柄或链条,如兴平汉墓出土提链铜炉。温酒炉,多呈长 圆形,上可置杯以温酒,炉体上有孔,有的还雕镂有四神及 动物形象,有柄。
8
9
秦汉工艺美术-陶瓷工艺 秦汉时期茧形壶

2 中国美术简史秦汉美术PPT课件

2 中国美术简史秦汉美术PPT课件

麒麟:俗称“四不像”,称为圣兽王。
且是神的坐骑。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
式复合构思所产生、创造的动物。从
其外部形状上看,麋身,牛尾,马蹄
(史籍中有说为“狼蹄”),鱼鳞皮,
一角,角端有肉,黄色。这种造型是
将许多实有动物肢解后的新合拼体,
它把那些备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
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中的
神兽的建构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
集美"思想。
43
《击鼓说唱俑》,灰陶制,高55厘米, 制作于东汉时期,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 山崖墓,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俑在汉代雕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
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车马出行
到侍卫家奴,从庖厨宴饮到歌舞百戏,
几乎无所不包,反映了汉代五彩斑斓的
社会生活。虽然这些俑比起秦代的同类
作品尺寸相对较小,但表现出强烈的写
7
礼器碑 156年
全称《汉鲁相韩勑造 孔庙礼器碑》,汉永 寿二年(156年)刻, 隶书。纵227.2厘米, 横102.4厘米。藏山 东曲阜孔庙。 无额。 四面刻,均为隶书。 碑阳十六行,行三十 六字,文后有韩勑
chì等九人题名。碑
阴及两侧皆题名。 汉碑中精典之作
8
曹全碑185年
张迁碑186年 9
过规整,不便于日常书写,很快被 隶书所替代。隶书字体扁平,运笔 流畅,一波三折,蚕头燕尾。成为 以后真、行、草各体的发展基础。
5
秦诏版文
诏版为自由体,主 要是为了实用,写 法草率,笔划方正, 行款错落,该诏版 文笔划方折是因为 刀刻所致。文字仍 属篆书范畴。
6
乙瑛碑 153年
汉代隶书。全称为《汉鲁 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吏 碑》,刻于永兴元年(公 元153年)六月,在山东 曲阜孔庙大成殿东庑。此 碑工整匀适,组织严密, 笔法极有法度,粗细统一, 间架结构皆十分注意,全 幅秀逸清丽,尤其燕尾的 姿态非常优美,是汉隶趋 于规范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之一。翁方纲称其:“骨 肉匀适,情交流畅。”何 绍基以为:“横翔捷出, 开后来隽利一门,然肃穆 之气自在。”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共89页文档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共89页文档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花敷彩纱局部(西汉前期,长62-63、宽48厘米) 专家指出,花纹由枝蔓、蓓 蕾、花穗和叶组成,枝蔓当是以凸版印制的,其他则因有笔触特征,故应是绘出的。
东汉卷云纹印花绢,甘肃武威磨咀子出土
五、刺绣
制作靡费,地位重要 邓皇后时“御府尚方织室,锦绣、冰纨、绮縠”等“皆绝不 作” 刘邦令商贾“毋得衣锦绣绮縠絺纻罽” 尊崇逾锦,“匈奴之来者,家长以上固必衣绣,少者必衣锦”
黄绢地长寿绣(西汉前期,长57、宽40.5厘米) 此墓中,长寿绣有7件。 和信期绣一样,长寿绣也有多种类型,但每个类型中,都有穗状的流云。
黄绮地乘云绣(西汉前期,长50、宽49.5厘米) 此墓的乘云绣 有8件。其得名当因图案为神兽(仅表现头部)在缭绕到云雾中游走。
新疆出土东汉刺绣
六、丝绸图案
马王堆西汉丝织纹样
菱纹罗(局部)(西汉前期,循环经向6、纬向4厘米) 图案虽 形似耳杯,但现实中的耳杯却做椭圆形。丝绸杯纹用直线表达, 是因那时的织机尚难织出圆润的曲线。
对鸟菱纹绮花纹摹写图(西汉前期, 循环经向6.2、纬向4.8厘米) 在马 王堆1号墓的丝织图案里,这是题材最 丰富的一种,而对鸟形象十分生动, 极其飘逸,同墓的孔雀纹却颇呆板。
管理:政府鼓励染料种植,官府有染色机构 西汉:“未央宫有暴室”,“主掖庭织作染练之署” 东汉:大司农辖平准令,“掌知物价,主染练,作采色”
染色的意义:审美、礼制(别等级、分贵贱) 染料:植物性为主(蓝草、栀子、红花、皂斗等)
马王堆1、3号墓,丝绸颜色36种 印染图案:
南越王墓:一套两块青铜凸花印版 马王信期、长寿、乘云、茱萸纹、方棋纹: 东汉:新疆尼雅花草、鸟、兔
针法 辫(锁)绣居多,偶见平绣
铺绒绣(西汉前期,长50厘米) 尽管平绣汉代已经出现,但被普 遍应用还要在唐代中期。
马王堆西汉刺绣
烟色绢地信期绣(西汉前期,长50、宽49.5厘米) 得名是因图案中有变形的 燕,而燕为定期迁徙的候鸟。此墓中,信期绣最多,有19件,是最讲究的一种。
麻、葛、棉 通常不施装饰
毛 西北地区见异域刻毛
二、著名丝绸产地
都城:咸阳、长安、洛阳东织、西织、织室 东汉:大司农属下,平准令掌管织物染色
临淄:汉设齐三服官,为皇家织造,西汉中期,最盛 春献冠帻纵为首服,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
襄邑(今豫东睢县):设服官,产锦绣。 “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
第四章 秦汉
秦: 公元前221年~前207年 西汉:公元前207年~公元8年 新莽:公元 9年~25年 东汉:公元 9年~25年
第一节 绪言
一、工艺美术与时代
政治经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多元 中央集权:工艺美术面貌趋于整一 重要帝王:武帝(公元前141年~前87年)国力鼎盛
儒家至尊:工艺美术表现礼教 丝绸之路:工艺美术中外交流 神仙思想:云气纹、仙人瑞兽 追求来生,殉葬品、葬玉
绮:平纹地上起斜纹花,装饰以杯纹最为常见 绫:斜纹地上起斜纹花,无实物而有文献 锦:两种以上彩色丝线显花
汉锦:经丝显花(经锦),二色锦或三色锦,少有超 过五色 地位:价格昂——用料、作工皆费
声誉高——丝绸高档品种 影响大——装饰最具代表性 绒圈锦花楼装置、双经轴织成,织物表面绒线凸起, 图案立体 绦:带状编织物,常为丝质
不巧” (《论衡 ·程材篇》) 成都:东汉末,蜀锦享誉,曹操遣人入蜀购锦 湘鄂江浙等: 有一定规模
三、著名丝绸品种
纨素:洁白平纹丝织物,又称“素”、“纨” 满城汉墓玉衣里衬垫物,每平方厘米经丝200,纬丝90
缣:平纹,双经丝或双纬丝织就,更致密坚实 满城汉墓玉衣左袴筒丝绸残片,每平方厘米经丝75,
二、生产格局
生产中心—— 黄河中下游:今豫、鲁与冀晋南部 都城:西汉长安、东汉洛阳(高档制作) 蜀地:地远路险,运送困难,产品材料高贵、制作精细
官府—— 管理:官署——工官 中央:隶属少府 尚方、织室(一度分为东织、西织)、东园 地方:一些原材料充裕、手工业发达郡县 仅《汉书·地理志》记载便有十几处
产品:奢侈品,多供皇家,少数出卖 分工:分工细密,规模大
西汉元帝,齐三服官各工匠数千,耗资巨大 西汉蜀郡、广汉郡,一年耗钱各五百万造金银器 少府所属三工官、两织室一年耗钱各五千万 民间—— 农村:纺织 城市:作坊众多,产品齐全 部分高档产品还大量进入帝王家 部分高官显贵私人作坊规模很大 西汉张安世、东汉郭况制作的家童都有数百
双股纬丝30 纱、縠:平纹,轻薄
纱:组织较稀疏, 縠:因经纬丝加捻,且捻向、捻度不同而表面起绉 罗:以绞经法织出,其孔隙为椒眼状 罗绮并称,概指高档丝绸
素纱褝衣(西汉前期,身长128,通袖长190厘米,重49克)此墓出 土素纱褝衣两件,另一件稍残。“褝衣”是古名词,指无衬之衣。 常有书籍将“褝” 误作“禅”。
第二节 织绣印染
一、引言
材料 丝(最重要,大发展)、麻、葛、毛、棉
丝绸规格(战国→北魏) “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约51×924cm)
主要丝绸出土地 西汉: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公元前168年稍晚): 衣物58件。品种:绢、纱、绮、绮、锦、绦 装饰:织纹、刺绣、印染 东汉:新疆及甘肃,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叙利亚、 朝鲜
几何纹绒圈锦局部(西汉前期,幅宽28厘米) 图 案以各种几何纹构成,其散点式构图在西汉丝绸中是 有代表性的。在马王堆,绒圈锦主要用做衣缘。
“千金绦”两种(摹写图)(西汉前期,左宽0.9,右宽 2.7厘米) 用左、右经线45°斜向编成。墓中,用途 有三:刺绣手套的装饰、内棺所饰贴毛锦的边缘、扎系裹
四、印染
品种——除印花和刺绣外,带图案的主要是锦 西汉(马王堆1号墓)——
几何纹:最多,菱纹为典型 常见复合菱纹(杯文),变化多
动物纹:不多,对鸟、凫鸟、豹、鹿、夔龙 对鸟优美秀逸,其他颇呆板
植物纹:甚少,唯一可辨识的是茱萸 云气纹:线形的舒卷起伏,两汉最有代表性的纹样
成熟不晚于战国,两汉大盛,神仙思想 较少单独组成图案,常串联瑞兽灵禽,成云虡 增加图案动感,既分割画面,又使效果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