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教案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连乘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连乘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其次,学生在进行连乘计算时,对于运算顺序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时没有足够强调,或者是练习题目的设计不够丰富。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关于运算顺序的专项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部分小组讨论效果不佳。这可能是因为我对学生的引导不够,或者是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够充分。为了改善这个情况,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出更具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兴趣。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连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连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连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安排座位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连乘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实际案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连乘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2)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2)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 (2)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的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是解决问题(连乘)。

在这一节中,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连乘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连乘的概念,学会用连乘来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连乘的概念和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连乘的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连乘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际的例子,以及一些练习题供学生们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比如买水果的问题,来引入连乘的概念。

我会让学生们思考,如何通过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 新课讲解:接着,我会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来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连乘的概念。

我会让学生们跟着我一起做题,并解释每一步的思路。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我会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并给予他们一些提示和指导。

4. 练习讲解:在学生们完成随堂练习后,我会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并解释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5个种子,请问小明一共有多少个种子?答案:小明一共有15个种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连乘的概念和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学生们掌握得比较好,我会在下一节课中引入一些更难的问题,让学生们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

如果学生们还有困难,我会个别辅导他们,并给予他们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导入环节的设计是我需要精心准备的,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连乘概念的兴趣和理解。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2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冀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2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冀教版

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2 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冀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掌握连乘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连乘的概念和意义。

2. 用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连乘的概念和意义,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

2. 难点:理解连乘的实际意义,灵活运用连乘解决复杂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乘法: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乘法知识,提问学生乘法的意义和应用。

2. 引入连乘: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连乘的概念和意义。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连乘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连乘,解释连乘的意义。

2. 讲解连乘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掌握连乘的计算方法。

3. 讲解连乘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强调连乘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醒学生灵活运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1. 连乘的概念和意义。

2. 连乘的计算方法。

3. 连乘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连乘练习题。

2. 举例子说明连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1. 学生对连乘的概念和意义是否掌握清楚?2. 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3. 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学习兴趣等因素,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三年级数学下册《连乘》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连乘》教案、教学设计
(五)总结பைடு நூலகம்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连乘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教师总结学生在小组讨论、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强调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巩固,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鼓励学生继续探索连乘的奥秘,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连乘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38页的练习题1、2、3,注意运算顺序和准确性。
-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一个需要用到连乘运算的问题,并将其解决,明天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2.选做题:
-完成课本第39页的思考题,要求用连乘运算解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在课后寻找生活中的连乘问题,并与家长一起探讨解决方法,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学生回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长×宽×高。
3.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计算多个长方体的体积,比如10个这样的长方体,该怎么计算呢?”
4.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趁机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运算方式,叫做连乘。”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连乘的概念,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乘。
2.通过具体实例,如计算10个长方体的体积,引导学生理解连乘的意义。
3.探究题:
-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连乘运算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安排旅游行程等,形成研究报告,下节课进行分享。
4.创新题: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个包含连乘运算的故事或漫画,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连乘的魅力。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保持作业本的整洁、美观。
2.家长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鼓励孩子克服困难,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乘法-连乘解决问题(5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乘法-连乘解决问题(5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乘法-连乘解决问题(5篇)第一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乘法-连乘解决问题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乘法-连乘解决问题单位:高淳县淳溪中心小学姓名:芮秀荣邮编:211300[课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简解]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与其他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相比,此类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往往更便于进行不同的组合,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更加灵活。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初步理解了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进行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为今后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或从所求问题出发进行思考都能有效地确定解题思路,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和主动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设计理念]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使合作者;教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确立学习的信心。

[设计思路] 本课的设计共分五个环节:(1)激活经验、初步感知。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6)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6)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 (6)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三年级下册的数学,主题是解决问题(连乘),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我今天要教的章节是第七章的第三节,主要内容是连乘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理解连乘的概念,并教会他们如何用连乘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连乘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连乘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连乘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连乘来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连乘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教学课件和一些实际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用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连乘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情况,比如买水果,让学生看到买三个苹果需要花多少钱,从而引入连乘的概念。

2. 例题讲解:我会用具体的例子来讲解连乘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连乘的概念。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以巩固他们对连乘的理解。

4.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有关连乘的作业,让学生在家里练习。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些简洁的板书,用来帮助学生记忆连乘的计算方法和概念。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5个苹果,每个苹果可以切成3片,请问小明一共可以切成多少片苹果?答案:小明一共可以切成15片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材料,让他们在学习连乘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数学。

这就是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连乘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连乘来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特别关注,它们对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连乘概念至关重要。

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买水果。

《解决问题(连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连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连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我打算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连乘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的运算过程。

具体教学内容会涉及教材第六章第二节,主要包括连乘的定义、运算规则以及连乘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连乘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能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连乘的运算顺序和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连乘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连乘例题、实际问题情景等教具,同时让学生准备笔和纸,以便于他们记录和计算。

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景,如“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5个果肉,一共有多少个果肉?”来引入连乘的概念。

2.例题讲解:我会展示一些连乘的例题,如“小明有2个苹果,每个苹果有3个果肉,一共有多少个果肉?”并引导学生一起解答,解释连乘的运算规则。

3.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连乘来解决,如“小明有4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果肉,一共有多少个果肉?”并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

4.巩固知识:我会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连乘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六、板书设计在板书上,我会列出连乘的定义、运算规则和实际问题解决的步骤,以便学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小明有5个苹果,每个苹果有4个果肉,一共有多少个果肉?2.答案:20个果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连乘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是否能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如连乘的其他应用和相关的数学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这就是我对于《解决问题(连乘)》这一教案的教学内容、目标和过程的设计。

通过实际问题情景的引入,例题的讲解和随堂练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连乘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连乘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连乘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连乘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乘的概念,能够正确进行连乘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连乘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连乘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用书和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b. 提问:如果有多个数需要相乘,我们该如何进行计算呢?2. 讲解连乘的概念和运算方法:a. 介绍连乘的概念:连乘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乘的运算。

b. 讲解连乘的运算方法:从左到右依次进行乘法运算,先乘前两个数,然后再将结果与下一个数相乘,以此类推。

3. 演示例题:a. 出示例题:计算 3 × 4 × 2。

b. 引导学生按照连乘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c. 解答:3 × 4 = 12,12 × 2 = 24。

4. 练习题:a.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连乘的运算方法。

b.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让学生运用连乘解决。

5. 小组讨论:a.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如何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b. 引导学生思考连乘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等。

6. 总结和拓展:a. 总结连乘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b. 引导学生思考连乘的其他应用场景,例如计算面积、体积等。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题,巩固连乘的运算方法。

2. 自选一个实际问题,运用连乘解决,并写下来。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连乘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连乘进行计算。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思考连乘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他们的数学意识。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连乘、连除解决问题》教案(推荐五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连乘、连除解决问题》教案(推荐五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连乘、连除解决问题》教案(推荐五篇)第一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连乘、连除解决问题》教案教学内容:连乘、连除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利用连乘、连除列出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列式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分步列式或是利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并说出算列算式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调整补充意图课前口算41×20= 61×30= 11×80= 12×40= 50×20= 640÷8= 140÷7= 280÷7= 350÷7= 120÷6=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生态园,在这里,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花,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板书学生梳理出的数学信息)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1、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2、每个花架摆了多少盆花?3、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你说我讲1、教学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1)师:要解决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出示课件5×8=40(盆)、3×40=120(盆),追问:你能说一下你所列的两个算式的含义吗?学生回答,教师提升:通过分步列式,先求出1组花有多少盆,再求出3组花一共有多少盆。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分布计算的过程,并引导学生两个算式所表达的含义。

《用连乘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用连乘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用连乘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我们将在本节课中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五章第二节内容,主要涉及连乘运算的定义和应用。

学生们将学习如何运用连乘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多个数的乘积,以及如何将连乘运算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连乘运算的概念和方法,并能够运用连乘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我还希望学生们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连乘运算的方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将连乘运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如何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连乘运算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连乘运算,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具以及一些实际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以便在讲解和练习时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给学生们展示一份水果盘,里面有三个水果盘,每个水果盘里有五颗水果,问学生们一共有多少颗水果。

2. 讲解:在讲解连乘运算的概念和方法时,我会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练习:在讲解完连乘运算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运用连乘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4. 应用:在学生们掌握了连乘运算后,我会引导他们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购物时商品的总价,或者计算制作食物时所需的材料数量。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连乘运算时,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将连乘运算的步骤和规律展示给学生,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七、作业设计答案:2×3×4=24、3×4×5=60、5×6×7=210。

(1)一个水果盘里有3个水果,一共有2个这样的水果盘,问一共有多少个水果?(2)一份食物需要2个材料,一共有3份这样的食物,问一共需要多少个材料?答案:(1)2×3=6,一共有6个水果。

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和朗读问题,理解问题中的信息;2.能用“连乘”算法解决两个数的乘积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1.复习之前学过的“连加”算法,进一步理解“连乘”算法的思想;2.掌握“连乘”算法的具体步骤;3.能运用“连乘”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步骤1.复习“连加”算法,引出“连乘”算法(1)请同学们举出两个小于10的整数,相乘得到两位数的例子,比如3×4=12、2×8=16等。

让学生口算出这些乘法式的结果。

(2)告诉学生,上面列出的算式可以用“连加”算法解决,比如:•3×4=3+3+3+3=12•2×8=2+2+2+2+2+2+2+2=16(3)再请同学们举出两个小于10的整数,相乘得到三位数的例子,比如4×8=32等。

让学生口算出这些乘法式的结果。

(4)告诉学生,上面列出的算式可以用“连加”算法解决,比如:•4×8=4+4+4+4+4+4+4+4=32(5)引出“连乘”算法:当要求两个数的乘积时,可以将其中一个数反复加上自身,直到加的次数等于另一个数,最后的和就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2.练习用“连乘”算法解决两个数的乘积问题(1)出示两个小于10的整数,比如3和4。

让学生首先用口算的方式求出它们的乘积。

(2)要求学生用“连乘”算法解决这个问题。

指导学生按下面的步骤操作:•首先将其中一个数设为“底数”,另一个数设为“指数”;•将底数反复加上自身,知道加的次数等于指数;•计算最后的和,就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四、课堂练习1.用“连乘”算法求乘积1.5×42.7×33.2×62.解决实际问题(1)小明有6支铅笔,小红有5支铅笔,两个人一共有多少支铅笔?(2)一打鸡蛋有12个,小华买了3打鸡蛋,他一共买了多少个鸡蛋?五、课后作业1.练习用“连乘”算法求两个数的乘积;2.回家寻找生活中的乘法问题,尝试用“连乘”算法解决,写下解题步骤。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2用连乘解决问题|冀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2用连乘解决问题|冀教版

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2.2 用连乘解决问题 | 冀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连乘的概念,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连乘的概念和运算顺序。

2. 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连乘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介绍连乘的概念和运算顺序。

2. 通过例题讲解连乘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连乘的运算方法。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应用拓展(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实际问题题目,让学生运用连乘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1. 连乘的概念和运算顺序。

2. 连乘的计算方法。

3. 实际问题解决方法。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连乘的运算方法。

2. 选择一道实际问题,运用连乘解决,并写解答过程。

课后反思:1. 学生对连乘的概念和运算顺序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灵活运用连乘。

3. 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节课通过讲解连乘的概念和运算顺序,让学生掌握连乘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课堂练习和应用拓展,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作业设计紧密结合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数学科普小故事,引入连乘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连乘连除解决问题》个性化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连乘连除解决问题》个性化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连乘连除解决问题》个性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道连乘、连除的概念,理解字母代表数的含义;2、掌握通过画出模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3、掌握连乘和连除的计算方法;4、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注重综合脑力训练。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连乘、连除的概念和应用;难点:多步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演示、示范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连乘、连除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启发式教学:通过一些实用的例子和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3、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例子,通过模型来理解和应用连乘和连除。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前,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或动画演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连乘、连除的概念,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让学生感到这是一个既有趣又实用的知识点。

2、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此,要先对连乘、连除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概括,明确教学目标。

3、导入新知识先让学生理解连乘、连除的定义,然后进行举例说明。

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或纸上,画出模型,更深入地理解连乘、连除的概念。

4、运用启发法让学生掌握一些技巧设计条件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已知:a x b x c = 18,a x b = 12,那么可以让学生先求出c的值。

5、练习 & 评估学生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理解连乘、连除,训练自己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师的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从而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

五、教学评估1、教师可以通过课上发问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对连乘、连除的理解程度。

2、教师可以通过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连乘、连除的知识,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3、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生活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运用连乘、连除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年级数学下册《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三年级数学下册《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1.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
2.结合生活实际,找一个两步连乘的问题,与家人分享解题过程。
3.写一篇反思日记,总结自己在解决两步连乘问题时的收获和不足。活动为背景,将两步连乘问题融入生活情景中,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种导入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
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本案例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和分享。这种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使他们在互动中共同提高。
4.反思与评价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帮助他们找到不足之处并改进。同时,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全面评估学生在本次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三年级数学下册《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乘法运算,并能运用一步乘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然而,面对实际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学生往往需要运用两步连乘的方法进行解决。《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章节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的乘法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教学案例以生活化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运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步连乘的含义,掌握两步连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够运用两步连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乘法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三年级下册连乘解决问题电子教案

三年级下册连乘解决问题电子教案
三年级下册连乘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有3个方阵,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
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方法一:10×8=80(人) 80×3=240 (人)
即: 10×8×3=240 (人)
解决问题
有3个方阵,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
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方法二:3×8=24(行) 24×10=240(人)
游泳池长15米。 小明每天有3个来回。小明每天游多少米?
我坚持锻炼身体,
1.
每天跑两圈。
跑道每圈 400 米,她一个星期(7 天)跑多少米? 400 × 2 × 7 = 5 600 (米)
答: 她一个星期(7 天)跑 5 600 米。
一个人每月大约产生10 千克垃圾,我家3口人, 7个月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即: 3×8 × 10 =240(人)
解决问题
有3个方阵,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
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方法三: 10× 3=30(人) 30×8=240(人)
即: 10× 3× 8 =240(人)
方法一:30×8=2方法二:30×7+30=240(个)
祝贺你
祝贺你
祝贺你
祝贺你
祝贺你
学校准备用面积为1平方米的正方形地砖 给我们铺教室,已知教室长8米,宽5米。 一共要多少钱?
每块地砖29元。
每个笼里有6只兔。
连线 6×4=24(只)
6×3=18(只) 6×4×3=72(只)
一共有多少只? 一行4笼有多少只? 一列3笼有多少只?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王阿姨每分钟打60个 字,3分钟可打多少 个?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教案

《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内容连乘问题。

(教材第52页例3)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重点:能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同一个问题思考的角度不同,解题方法就会不同。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问题:三(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2×4=48(人)答:三(1)班一共有48人。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学习新课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例3。

(1)观察情境,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明确: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

每箱保温壶有12个,每个保温壶卖45元,问题是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2)探究解题思路。

(方法一)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540×5=2700(元)综合算式为:45×12×5=2700(元)(方法二)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12×5=60(个)60×45=2700(元)综合算式为:12×5×45=2700(元)(3)检验解题方法是否正确。

两种方法都求出5箱保温壶一共卖了2700元,结果是一样的,说明这两种解法都正确。

(三)、巩固反馈1.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

16×6×8=768(块)2.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十二”第1、2题。

第1题:(方法一)400×2×7=5600(米)(方法二) 2×7×400=5600(米)第2题:(方法一)8×35×2=560(个)(方法二) 35×2×8=560(个)(四)、课堂小结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解决问题(连乘)”一节。

二、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的概念和性质。

2.能够运用连乘求解简单的数学问题。

3.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球、糖果等,以便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乘法。

2.准备一些小组活动的练习题。

3.准备一些带图例的练习题,便于学生们理解题意。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教师在本节课开始之前,可以利用一些小游戏或实物来引导学生们理解乘法的概念。

比如,老师可以拿出几组颜色不同的小球,让学生们分别计算两组小球的总数量,并将结果写在黑板上。

接着,问学生们两组小球的总数量应该如何计算,引导学生们理解乘法即两数字相乘的概念。

2. 讲解连乘接着,老师通过数学绘本或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们讲解什么是连乘,并且举例子让学生们理解和熟悉连乘的运算方法。

在讲解的同时,老师可以安排一些小组练习,引导学生们自主探索、发现连乘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3. 练习连乘在讲解之后,老师可以交给学生们一些连乘的练习题,练习学生们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特别是一些有趣的、实际意义强的练习题,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兴趣,使他们愉快地学习。

4. 总结最后,老师应该带领学生们一起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点,强化学生们的记忆和认知,便于下次课程的学习。

五、教学评估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们的表现进行教学评估。

特别是在小组练习和课堂互动等环节,老师应该多关注学生们的思维转化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六、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深刻感受到,启发学生们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当学生们能够自主发现、思考和探究学习问题时,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自主性都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因此,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自主探索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8)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8)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 (8)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连乘)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三章第四节“解决问题(连乘)”。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连乘的概念和运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乘的概念,能够正确进行连乘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连乘的概念,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连乘运算,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连乘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开始,我拿出一个水果篮子,里面有苹果、橙子和香蕉。

我提问学生:“如果每种水果都有3个,一共需要几个水果?”学生回答:“一共需要9个水果。

”我接着问:“如果每种水果都有4个,一共需要几个水果?”学生回答:“一共需要12个水果。

”2. 例题讲解:我然后在黑板上写下第一个例题:小明有2个苹果,每个苹果有3个种子,一共有几个种子?我引导学生思考,并提示学生运用连乘运算。

学生回答:“一共有6个种子。

”我接着讲解第二个例题:小明有4个橙子,每个橙子有5个种子,一共有几个种子?学生回答:“一共有20个种子。

”3. 随堂练习:(1)小华有3个香蕉,每个香蕉有2个叶子,一共有几个叶子?(2)小华有5个葡萄,每个葡萄有3个种子,一共有几个种子?4. 小组合作:我让学生分组合作,每组选择一道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例如:“超市有一种面包,每袋有10个,每袋的价格是8元。

如果要买3袋这种面包,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通过连乘运算,得出了答案。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连乘的定义,以及解题步骤。

连乘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运算。

解题步骤包括:理解题目要求、找出已知条件、运用连乘运算、得出答案。

《连乘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连乘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d.数学杂志:推荐数学杂志上与连乘相关的研究文章,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了解数学知识的发展和应用。
2.拓展建议:
a.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家长探讨生活中的连乘问题,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b.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连乘计算的练习,通过数学游戏、练习题等形式,提高运算速度和正确率。
c.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讲座等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答案:2 × 1 × 0.5 = 1立方米
2.应用题:小华骑自行车,每分钟行驶100米,连续骑行了3分钟,计算小华一共骑行了多少米。
答案:100 × 3 = 300米
3.计算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答案:6 × 4 = 24平方厘米
4.应用题:小明的储蓄罐中有5元、10元和20元的纸币,他想知道如果每种纸币分别有2张,那么总共会有多少钱。
1.理解连乘的意义,掌握连乘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连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共享单车骑行时间等。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将通过以下案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1.小明家的长方体鱼缸,长2米,宽1米,高0.5米,求鱼缸的体积。
2.一辆共享单车每分钟行驶100米,小明骑行了3分钟,求小明骑行了多少米。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利用PPT展示连乘的案例、计算步骤和关键概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连乘知识。
(2)视频:播放与连乘相关的教学视频,如动画讲解、实验操作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线工具:利用数学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练习题、互动游戏等,方便学生课后巩固和拓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连乘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收集数学信息、分析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以此正确解决用两步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难点: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具准备:课件。

设计思路
(一)学情分析
“解决问题”是思维训练较强的课型,平时练习和考试时学生对于这类型的题目一直得分率较低,成绩好的学生一读题就能解题,而对于落后生无论如何都是讲解不清。

在备课过程中我一直思索如何能让学生去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扎实、有效的学习中提高各种能力。

1、学生的起点在哪?
学生已经在前几册中已学过的解决问题类型和已有的数量关系
第一册:求总数、部分数;求总数(不同策略)、求剩余(练习)
第二册:求部分数;求总数、部分数(开放式图、自主提问);求总数、部分数、求剩余(多个问题);比多少
第三册:求总数、部分数、求剩余、比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乘法(求几个几、开放式图);乘加乘减;乘法(求几个几、开放式图、自主提问);求几倍数(线段图、文字题)
第四册:解决问题(专题):加减混合两步计算(综合列式)、连减或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添小括号)、乘加乘减
2、突破口在哪?
通过充分的题意理解,让学生理清先求哪部分,再求什么。

(二)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培养学生收集有用信息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突出信息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如在例题教学时,我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收集数学信息,然后再用文字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从形象到抽象,便于学生理解、解决。

在反馈练习时,则注重练习层次的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学习方法,主动寻找图中的信息自己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出用分析法来解决问题。

2、体现差异、注重学习过程的扎实、有效。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上,当学生提出“三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时,我没有急于让那些水平比较高的同学发表高见,而是让
同学们通过自己思考、或向同学请教、或邀请老师一起讨论等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在解决问题时,我充分让不同的学生展示各自的解决办法,体现解决同一问题有多种不同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丰富题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一的问题解决课教师不仅仅是练习堆积课。

本节课在新授完成后安排了三个不同类型的相关练习。

1、面积问题(选择信息,解决问题)需要学生自己搜集相关的数学信息,并能根据多余问题选择合适的数学信息,是学生对连乘问题的深入理解。

2、鸡蛋问题。

(不同策略,解决问题)是例题的模仿练习,是对学生探究知识的适当巩固。

3、游泳问题(隐含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预案
一、复习铺垫
1、从这些已知信息中你知道些什么?
①每班有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12人。


②三年级有8个班,每班有4个小组。

③每节课40分钟,一天有6节课。

④每天有6节课,一个星期。

⑤三(1)班教室里每排有7位小朋友,有这样的8排。

⑥第一排7位小朋友练跳长绳,2位甩5位跳。

跳的小朋友每位跳了20下。

2、这些题目会解决吗?
明确:
①求出的数对于条件来说是总数,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②这个总数是由每份数乘份数得到的。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要学的内容,能让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收集到以往学过的知识。

通过一步计算题的导入,让学生明白“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这也为新授起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再次让学生明白“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二、新课探究
1.阅读图意搜集有用信息
(1)出示信息:
今年又是一个奥运年了,4年前的夏天,也就是2008年8月8日,在我国北京举行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当时有这么一些奥运吉祥物: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①你找到了题目的哪些已知信息?
②你认为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说数学、做数学”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的主旨,通过指导学生仔细认真的阅读主题图,以便保证学生收集的完整性、也是教会学生看图的基本方法,同时让学生知道了数学离不开阅读。

根据我们找到信息,你能求出这些邮票一共要多少元吗?
现在能解决了吗?请把你想好的算式写在本子上。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会说不一定会写,让学生在草稿本上把他的想法写下来,也是为了检查学生将解题思路转变成数学符号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2)交流反馈
方法一:3×5×2=30(元)
方法二:2×5×3=30(元)
方法三:2×3×5=30(元)
……
问:这几种方法的结果都是30(元),还有结果不一样的吗?这几种方法你能看明白吗?(标上序号)谁能来介绍一下是怎么解决的?
自主发现:
方法一:是先求一共有多少张,乘以2就是这些邮票的总价。

问:谁听明白了,谁再来说说?(板书:邮票的张数)
出示点子图,理解
师:小朋友说的算式,我们可以用图来理解。

(先算邮票的张数,再算总价)
归纳文字算式:邮票的张数×每张邮票的价钱=邮票的总价(板书记录)师:看着点子图,你能理解这种方法吗?谁来说说。

师:3套邮票要30元,4套邮票要多少元?5套?100套?
……
看来,先求一部分,再求几个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整体,是个好办法。

方法二:是先算一套有多少元,再乘以套数
师:用文字算式来表示怎么写?每套的价钱×套数=邮票的总价(板书记录)师出示方法三(点子图)
问:老师也有一种方法,谁能理解?(你们的意思就是:把3套邮票连在一起,先算出“贝贝”要多少元(一排多少元),再乘以8排就是邮票的总价。

)我们列出算式是:10×3×8=240(人)(一排的价钱×排数=邮票的总价)【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解决问题要知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同时也是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足部完善自己的表达,获得成功的体验。

(3)揭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你觉得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小黑板出示课题:解决问题)
(4)回顾过程总结解题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回顾一下,刚我们解决问题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通过学生的回答板书:1、搜集信息。

2、理清思路、3、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题图——搜集有用的数学信息——理清思路”等解决问题过程的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师:大家到底学习的怎么样呢?用我们学会的本领来练习一下,请你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列式解决问题。

(一)基本练习
1. 完成书本第99页做一做
其实生活里还有许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王阿姨有一难题,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这里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会列式计算吗?
师:请你写在你的草稿本上。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模仿练习题,老师不过多的讲解,而是让学生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解答,以便学生能将模仿练习的能力转化成真正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独立作业
(1)完成书本第101页第1题
(2)把导入的口答题整合成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件)
【设计意图】把课前的两个一步计算的解决问题和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分部计算只不过是几道一步计算题合成的,即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保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二)拓展练习
1.书本第102页第4题
(还有一个信息,来回,还要再乘2)25×3=75米 75×2=150米
师:原来我们不仅要读清题目中直接告诉我们的信息,还要发现隐藏的信息。

问:还有不一样的算式吗?
生:2×3×25=150米
25×2×3=150米
指算式:25×2×3=150米
2.书本第103页第9题
(三)加深练习
刚才的例题3×5×2=30,那么在生活中这个算式还能解决其他什么的问题呢?请你编一编,编个数学问题。

同桌交流
请2,3个学生交流。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个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怎样去解决问题?
五、《数学作业本》作业
要求独立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