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学

合集下载

牧草栽培学知识点总结

牧草栽培学知识点总结

牧草栽培学知识点总结一、牧草概述1. 牧草种类:牧草包括禾本科的熔草、早熟禾和牧草、豆科的苜蓿等。

2. 牧草生长特点:牧草生长周期长,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可直接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

3. 牧草的价值:牧草是畜牧业的主要饲料来源,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牲畜的生长和产奶有重要作用。

二、牧草栽培技术1. 土壤要求:稳定的土壤结构、适宜的土壤肥力、适当的土壤酸碱度等是牧草生长发展的重要因素。

2. 种子选购:牧草种子应具有良好的萌发力和生存力,还应具有丰富的养分和适宜的外形。

3. 播种时间: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下的牧草播种时间会有差别,但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较为适宜。

4. 播种方法:常用的有直播、撒播、线路播种和机械播种等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5. 施肥技术:合理的施肥方案可以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采用有机肥、矿物肥和复合肥等多种施肥方式。

6. 灌溉管理:合理的灌溉管理是保证牧草生长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旱季或干旱地区。

7. 节水育苗:选用适宜的品种,精细化管理以及灌溉控制是节水育苗的关键技术。

8. 病虫害防治:牧草的主要病虫害包括禾本科细菌性病害、煤污病和蔷薇病毒病等,采取合理的防治方法可以保证牧草的正常生长。

三、牧草品种选择1. 种植地区和气候条件: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下,适宜种植的牧草品种有所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品种。

2. 生产性能:包括产量、食用价值和草场利用能力等方面。

3. 抗逆性能:包括抗干旱、抗盐碱和抗病虫害等方面。

4. 适口性:适口性好的牧草品种能够增加牲畜的食欲,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5. 社会环境因素:如环境保护、社会效益等。

四、牧草的管理1. 茬场制度:不同牧草在不同的地区和气候条件下可有不同的茬场制度,一般为单茬一年或双茬一年。

2. 刈割技术:不同的牧草种类和生长阶段有不同的刈割要求,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刈割时间和刈割高度。

3. 肥料施用:合理的施肥方案可以保证牧草的高产和品质,应根据不同地区、种类和生长季节进行调整。

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教案

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教案

牧草栽培及草地学教案xx大学xx校区动物科学系草业教研室xx二00八年2月25日牧草栽培及草地学教案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研究牧草的栽培技术、加工调制和经营组织的科学。

就饲草生产本学科的性质而言,属于植物性生产的范畴,在种植业中居重要地位,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应用而言,饲草生产直接服务于畜牧业,是畜牧生产中所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草业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

课程的任务是运用现代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技术,深刻揭示牧草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的生长发育规律,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丰产潜力,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优质、高产、高效的饲料,并通过科学的加工调制,提高饲草的利用率。

二、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方面1、牧草的起源、分布和分类;2、牧草的特征特性;3、牧草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4、主要牧草的生产性能和栽培技术;5、牧草的利用途径和加工原理(青贮)。

(二)能力技能方面1、掌握主要牧草栽培的全程技术;2、掌握青贮的一般技术和操作方法;3、掌握饲草料均衡供应技术。

三、教学说明及学时分配(一)使用教材:本课程选用《饲草生产学》(董宽虎主编,第一版)为教材。

实验指导书采用西南大学荣昌校区草业教研室编写的《牧草栽培及草地学实习指导》(二)学时分配:本课程共45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9学时,实验学时16学时。

讲授纲要第一章绪论(6学时)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基本概念(1学时)2、牧草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学时)3、国内外牧草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1学时)4、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1学时)5、前景展望(1学时)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饲草的概念2、了解饲草生产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基本概念难点:牧草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多媒体课件五、讲授内容1、饲草的概念2、饲草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国内外饲草地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4、饲草生产学的性质、任务和内容5、前景展望第二章农学基础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牧草的生长发育(2学时)6学时)(第二节牧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2学时)第三节牧草生长发育与土壤的关系(1学时)第四节牧草生长发育与肥料的关系(1学时)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牧草生长发育的生理基础2、理解牧草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特征,和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3、掌握牧草生长发育和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牧草生长发育的规律难点:牧草生长发育和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四、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多媒体课件五、讲授内容第一节牧草与饲料作物的生长发育一、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二、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第二节牧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一、光照二、温度三、水分四、空气五、矿质营养元素第三节牧草生长发育与土壤的关系一、土壤组成二、土壤的主要性状第四节牧草生长发育与肥料的关系一、肥料的种类及特性二、施肥的原则及方法第三章种子与播种(6学时)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牧草种子的特点(2学时)2、牧草种子的贮藏方法(2学时)3、牧草种子的播种技术(2学时)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种子的概念和牧草种子的特点2、种子的品质要求3、了解一般种子处理方法4、掌握牧草播种技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种子的品质要求难点:牧草播种技术四、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多媒体课件五、讲授内容(一)牧草种子的特点1、种子的涵义2、种子的特点(二)牧草种子的贮藏方法1、普通贮藏法2、密封贮藏法3、低温除湿贮藏法(三)牧草种子的播种技术1、种子的品质要求2、种子的处理3、播种第四章牧草品种选择及繁殖方式(4学时)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种与品种的区别(0.5学时)2、牧草品种的选择(0.5学时)3、品种的繁殖方式(0.5学时)4、牧草引种(1学时)5、杂种优势(0.5学时)6、田间试验(1学时)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牧草品种选择的方法2、熟悉牧草繁殖技术3、田间试验技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牧草品种选择的方法难点:田间试验技术四、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多媒体课件五、讲授内容(一)种与品种的区别(二)牧草品种选择方法:单株选择法、混合选择法、改良混合选择法(三)品种的繁殖方式1、原种生产2、原种的繁殖3、加速繁殖的方法四、牧草引种(一)引种的概念(二)引种的原理(三)引种的程序五、杂种优势六、田间试验(一)田间试验的任务(二)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三)田间试验遵循的三个原则(四)试验地的选择(五)试验设计第五章主要牧草栽培及利用(10学时)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黑麦草(1学时)2、苇状羊茅、玉米(1学时)3、鸭茅(1学时)4、狼尾草(1学时)5、牛鞭草(1学时)6、苏丹草(1学时)7、三叶草属牧草(1学时)8、毛苕子(1学时)9、紫云英(1学时)10、紫花苜蓿(1学时)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主要牧草的的植物学特征2、了解主要牧草生物学特性3、掌握主要牧草栽培技术4、掌握主要牧草利用方式和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多花黑麦草、狼尾草、牛鞭草、三叶草属牧草、紫云英的生物学特性难点:多花黑麦草、狼尾草、牛鞭草、三叶草属牧草、紫云英的栽培技术、利用方式四、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多媒体课件五、讲授内容第一节黑麦草属牧草多花黑麦草第二节苇状羊茅、玉米第三节鸭茅第四节狼尾草第五节牛鞭草第六节苏丹草第七节三叶草属牧草白三叶、红三叶第八节毛苕子第九节紫云英第十节紫花苜蓿第六章牧草混播技术(4学时)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混播的优越性:(0.5学时)2、牧草混播的原理(1学时)3、混播牧草的原则(1学时)4、混播牧草播种量的确定(1学时)5、混播牧草的方法(0.5学时)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牧草混播的优越性及其原理2、掌握混播牧草组合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难点:混播牧草播种量的确定重点:混播牧草的方法四、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多媒体课件五、讲授内容(一)牧草混播的优越性1、产量高而稳定2、改善牧草品质3、便于收获和调制4、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5、减轻杂草的危害(二)牧草混播的原理1、形态学互补原理2、生长发育特性3、营养互补原理4、生态学原理(三)混播牧草的原则1、混播牧草的选择原则2、混播牧草组合比例(四)混播牧草播种量的确定1、按单播量计算混播牧草播种量2、根据利用年限确定播种量(五)混播牧草的方法第七章间作、套作、复种和休闲(4学时)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复种(1学时)2、轮作(1学时)3、间作(0.5学时)4、套作(0.5学时)5、连作(0.5学时)6、休闲(0.5学时)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南方牧草的套作以及粮草间作、轮作方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牧草的间作、套作、轮作方式难点:掌握南方农区粮草间作、套作、轮作技术四、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多媒体课件五、讲授内容1、复种2、间作3、套作4、轮作5、连作6、休闲第八章青贮饲料及其调制(5学时)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青贮的意义(0.5学时)第二节常规青贮发酵的基本原理(0.5学时)第三节影响青贮饲料品质的因素(1学时)第四节青贮饲料调制技术(1学时)第五节添加剂青贮(1学时)第六节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及饲用技术(0.5学时)第七节干草及其调制(0.5学时)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牧草青贮原理2、掌握牧草青贮的一般方法3、掌握青贮品质鉴定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青贮的一般方法难点:青贮品质鉴定四、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多媒体课件五、讲授内容第一节青贮的意义(一)青贮饲料和青贮的目的(二)青贮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上的意义第二节常规青贮发酵的基本原理(一)青贮发酵过程(二)青贮发酵和微生物第三节影响青贮饲料品质的因素(一)青贮原料(二)调制技术方面的因素(三)影响发酵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节青贮饲料调制技术(一)常规青贮(二)半干青贮技术(三)草捆青贮第五节添加剂青贮(一)发酵促进剂)(二)发酵抑制剂(三)好气性变质抑制剂(四)营养性添加剂第六节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及饲用技术(一)青贮饲料品质鉴定法(二)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饲用技术第七节干草及其调制(一)干草的优点(二)干制的原理(三)干制方法主要参考书:1.陈宝书主编.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高洪汶,马明荣.菊苣开花及种子形成规律的研究.草业科学,1993(3):62~643.高野信雄.青贮饲料大全.酪农事情社,19704.韩建国主编.牧草种子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5.洪绂曾,任继周主编.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6.洪绂曾,任继周主编.现代草业科学进展.中国国际草业发展大会论文集.草业科学编辑部出版,2002.5增刊7.贾慎修主编.中国饲用植物志(第一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8.缪应庭主编.饲料生产学(北方本).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9.内蒙古农牧学院主编.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10.南京农学院主编.饲料生产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011.潘衍庆等.中国热带作物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2.苏加楷等.优良牧草栽培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313.孙吉雄主编.草地培育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4.王栋编著.牧草学通论,上,下篇.畜牧兽医图书出版社,195015.王栋原著.任继周等修订.牧草学各论(新一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6.肖文一,陈德新,吴渠来.饲用植物栽培与利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17.张秀芬,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2。

牧草学大全

牧草学大全

牧草学一、名词解释1)分蘖:禾本科牧草在生长到一定时期距离表较近的几个节上向上发出新枝、向下生根称为分蘖。

2)硬实:一些植物的种子由于其种皮的不透水、不透气的特性使其在遇到适宜的发芽条件时仍不能萌发,这种特性称为硬实。

3)发芽率:种子在标准环境条件下(温度25℃左右,空气流通,水分充足)进行发芽试验,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数占供检验种子的百分率。

4)种子活力:种子所具有的成长为正常植株的内在潜力,一般以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的数目来表示。

5)发芽势:发芽试验的初期,规定时间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验种子数的百分率。

6)疏丛型禾草:分蘖节埋于地下,形成的株丛比较松散的牧草。

7)密丛型禾草:分蘖节接近地表,形成的株丛比较紧密的牧草。

8)上繁草:植株上部分枝较多而下部较少,适合于刈割的牧草。

9)下繁草:植株下部分枝较多而上部较少,适合于放牧的牧草。

10)速效养分:土壤中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养分。

11)总状花序:花有梗,排列在一个不分枝且较长的花轴上,花轴能不断向上生长。

12)返青:多年生植物在夏季或冬季枯黄后在秋季或来年春季恢复生长现出绿色称为返青。

13)基肥:播种(或定植)前随整地施入土壤的肥料。

14)追肥: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

15)种肥:播种(或定植)时施于种子附近或与种子混播的肥料。

16)光周期现象:一些植物,如冬小麦、晚稻等,在其营养生长期必须经一定的光周期诱导,才能转为生殖生长,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17)种子用价:即种子利用率,是指供检验种子真正有利用价值的种子数占供试验样品的百分率。

18)营养临界期:植物生长过程中某一时期对肥料特别敏感,这时肥料缺乏会使产量大幅度降低,这一时期称为营养临界期。

19)苜蓿的秋眠性:是苜蓿的一种生长特性,指秋季在北纬地区由于光照减少和气温下降,导致苜蓿形态类型和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现象。

20)干草调制:把天然草地或人工种植的牧草和饲料作物进行适时收割、晾晒和贮藏的过程。

牧草种子学第三章牧草种子的形成发育

牧草种子学第三章牧草种子的形成发育

第四节 牧草种子的成熟
牧草种子成熟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 形态上的成熟和生理上的成熟,只具备其 中的一个条件时,就不能称为种子的真正 成熟。
完全成熟的种子应具备以下基本特点:
①养料输送已经停止,种子所含干物质已不再增 加,即种子的千粒重已达最高限度;
②种子含水量减少到一定指标,如豆科牧草含水 量达35~36%,禾本科牧草含水量达40~45%; ③种子的硬度增高,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增强;
一、开花
牧草的花芽分化中雄蕊的花药发育成熟或 雌蕊的胚囊发育成熟后,包被雌雄蕊的花 器官展开,使雄蕊或雌蕊(或两者同时) 暴露出来称为开花,即指花器官发育完全 至成熟花粉从花药中释放出来的过程。
(一)花期
一株牧草从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 毕所用的时间称为花期。一般禾本科牧草 花期较短,为5—15天,豆科牧草花期较长, 如首蓿可延续1~2个月。
豆科牧草在其营养阶段,茎尖最幼的腋芽原基常出现于从 顶端数第三叶原基的叶腋处,通常第一和第二叶原基的叶 腋处不会出现腋芽原基,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阶段转变 的第一个形态上的变化就是第一叶原基的叶腋处出现了类 似于腋芽原基的突起,第一叶原基与其叶腋处的突起构成 了形态上的”双峰结构”。第一叶原基叶腋处的突起实质 上就是花序原基,很快发育为花序。
(二)双受精过程
当花粉管生长时,如果是属于三核花粉粒,1个营 养细胞核和2个精细胞都流入花粉管;如为二核花 粉粒,则营养核和生殖细胞流人花粉管,生殖细 胞在花粉管中有丝分裂1次,形成2个精细胞。
两精细胞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细胞结合受精称为 双受精。精和卵受精形成二倍体合子,将来发育 为胚;中央细胞受精后形成三倍体的出生胚乳核, 将来发育成胚乳。
第一节 牧草开花、传粉受精

牧草生态学了解牧草的生态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

牧草生态学了解牧草的生态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

牧草生态学了解牧草的生态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牧草生态学:了解牧草的生态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牧草生态学是研究牧草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了解牧草的生态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对于合理利用牧草资源、改善草地质量和提高畜牧业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牧草的生态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牧草的生态特点1. 种类丰富多样:牧草根据生长环境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天然牧草和人工牧草。

天然牧草包括野生草本植物和野生禾本植物,人工牧草则包括纯种牧草和混合牧草。

2. 适应性强:牧草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生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土壤类型等。

一些牧草能够在高海拔、干旱或者寒冷的地区生存繁衍,这使得牧草成为世界上广泛分布的植物群落。

3. 生长速度快:牧草的生长速度往往比其他植物快,特别是在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

这使得牧草在短时间内能够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满足动物的需求。

4. 营养价值高:牧草作为动物饲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能够提供动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

5. 对环境具有改良作用:牧草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水患的发生。

同时,牧草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具有积极作用。

二、牧草的生长发育规律1. 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牧草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光合作用和水分的参与。

光合作用是牧草养分合成和生长的重要过程,光合有效辐射和日照时间对牧草的光合作用有直接影响。

水分是牧草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素,不同的牧草对水分的需求有所差异。

2. 温度和生长季节:牧草的生长发育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不同的牧草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不同,适宜的温度有助于牧草的营养物质合成和生长发育。

生长季节的变化也对牧草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春季和夏季是牧草长势最好的季节。

3. 土壤肥力和土壤pH值:土壤肥力是影响牧草生长的重要因素,充足的营养元素和有机质能够促进牧草的生长。

牧草栽培学复习资料.docx

牧草栽培学复习资料.docx

牧草栽培学目录绪论第一章生理基础第二章牧草的分布与区划第三章牧草栽培管理第六章其它科饲草第一节菊苣第二节苦卖菜第三节酸模属牧草第四节其他野菜类饲草第七章常见牧草中毒第八章饲草生产计划的制定第九章牧草种子生产技术绪论一.饲草的槪念二.牧草饲料作物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国内外饲草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四.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五.前景展望饲草的概念饲草(Forage)包括牧草和饲料作物,牧草:广义上泛指可用于饲喂家畜的草类植物,包括草本.藤本.小灌木.半灌木和灌木等各类栽培或野生的植物;狭义上仅指可供栽培的饲用草本植物,尤指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这两科囊括了绝大部分栽培牧草。

此外,藜科.菊科及其他科也有,但种类很少。

饲料作物:指用于栽培作为家畜饲料用的作物,如玉米.高梁、大麦.燕麦、黑麦.大豆、甜菜.胡萝卜. 马铃薯、南瓜等各类作物。

一.饲草的概念实际上,牧草与饲料作物在概念上难以分情,我国因传统习惯有此划分,美.欧及日本等国统称为饲用作物(forage crops),甚至干脆归在"作物(crops) ”中。

牧草,王栋先生1950年在《牧草学概论》“各种禾本科之细茎植物,并包括其他可供饲养牲畜用之细茎植物。

如苜蓿,红三叶,莎草,碱草等均可谓之牧草《牧草学各论》"指可供饲养牲畜用的草类,无论是栽培的草类或野生的草类,只要能用来饲养牲畜,都属于牧草的范围。

在农业生产中,牧草这个名词有时可以包括水草及植株较低,茎枝较细,可作饲料用的灌木"。

《辞海》“人工栽培或野生可供刈草或放牧用的细茎植物。

以禾本科和豆科草本植物为主”。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供家畜釆食的草类,以草本植物为主,包括藤本植物.半灌木和灌木。

”二.牧草饲料作物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牧草饲料作物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饲草生产是种植业和牧业结合的纽带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栽培牧草可以充分利用气候与土地等资源发展草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三.国内外饲草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国内饲草生产的现状J历史悠久2、长期以来发展缓慢3>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技术支撑力度不断增强,但国内技术应用水平总体较差5. 牧草生产形式多样,各具特色6. 北降南扩青贮料切碎大型塑料袋青贮(鲜草切碎青贮)(-)国外饲草生产现状(三)发展趋势1. 现代集约化高效畜牧业的需求2. 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需求3•退耕还草.生态建设的需求四.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牧草栽培学是研究牧草饲料作物的栽培技术.加工调制和经营组织的科学。

牧草栽培学复习重点

牧草栽培学复习重点

牧草栽培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饲料:广义上:一般指牲畜可以食用的所有草本植物,包括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小灌木、半灌木、灌木和一些树木的枝叶。

狭义:仅指被家畜采食的一切草本植物,尤指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

饲料作物:指用作牲畜饲料的种植作物。

牧草生长发育:从种子萌发到新的种子产生,要经历一系列形态结构和生理上的复杂变化,这个过程称为牧草的生长发育。

人工草地种植:人们计划开垦部分土地,因地制宜,采用翻耕播种的方式,人工种植牧草或饲料作物、牧草灌木或半灌木,以获得优质丰富的牧草,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牧草混播:在同一地块,同期混后种植两种(品种)或两种以上牧草的种植方式。

草田轮作:以粮棉油为主要任务的轮作中加入多年生牧草的轮作方式。

多年生牧草保护播种:在一年生作物保护下播种多年生牧草的方法。

土壤耕作:指在牧草生产的全过程中,通过农业机械的物理和机械作用,调整土壤耕作层和表层条件,改善土壤水分、空气和养分之间关系的农业技术措施,为牧草播种、出苗、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

二、各章重点介绍1、栽培种与野生种在适应性和外部性状方面存在哪些差异1)株体及各器官变大2)有效养分含量增加3)生长期和成熟期变得整齐集中4)种子休眠减弱或缩短5)保护功能减弱6)自行传播繁衍的功能减弱7)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变窄第一章1、牧草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主要有哪些一株完整的植物通常有六个部分: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植物的每一部分都被称为器官,每个器官都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如果根系垂直和水平延伸,则适合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将营养物质从茎转移到其他器官;叶片被压平,以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并产生有机物;花色不同,其亮度也不同,以吸引昆虫授粉等。

其中,根、茎和叶主要用于吸收和合成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称为营养器官。

它们是植物产生花朵、果实和种子的基础。

花、果实和种子主要与生殖有关,称为生殖器官。

2.牧草根系的主要生理功能?固定和支撑的作用? 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和养分?储存营养素的作用?合成氨基酸、细胞分裂素和植物生长素3.饲用水果的主要生理功能?保护种子?传播种子?提供营养4.牧草生长发育特点?顺序性和周期性(从种子萌发至新的种子成熟称为一个生长周期。

牧草栽培学习题

牧草栽培学习题

牧草栽培学习题第一章一、解释下列专业术语1、牧草:2、饲料作物:二、填空题1、王栋教授1950年出版的《牧草学通论》(上、下篇),后经修订出版为《牧草学》,是我国第一部学科教材。

2、牧草栽培属于范畴,为第一性生产,是种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直接服务于,而且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环境保护方面,是一门紧密联系的综合性学科。

3、牧草栽培学的任务是运用现代生物科学及农业科学技术成就,揭示在各种丰产技术条件的综合作用下的规律,从而为畜牧业生产提供高产、优质的牧草饲料,同时使牧草以及饲料作物在和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简述题1、简述牧草以及饲料作物的作用四、论述题1、试论牧草栽培学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第二章一、解释下列专业术语1、放牧型牧草:2、刈割型牧草:3、上繁草:4、下繁草:5、莲座状草:二、填空题1、人类最早栽培牧草是用于,后又从这些牧草中分出用于农田肥地,故在近代牧草栽培中,牧草较牧草有了更大的发展。

2、美国学者J.R.Harlan(1981)对目前欧洲、非洲和美洲地区利用的栽培牧草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收集和整理,并就其起源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栽培牧草在欧洲、非洲和美洲地区有如下四个起源中心:(1)中心;(2)中心;(3)中心;(4)中心。

3、紫花苜蓿在我国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

4、按分类系统划分,栽培牧草可划分为:(1);(2);(3)。

5、依据牧草的寿命和发育速度,栽培牧草可以分为:(1);(2);(3)。

6、依据利用年限,多年生牧草可划分为:和。

7、依据牧草地上枝条生长特点和再生枝发生部位的不同,栽培牧草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2);(3)。

8、依据牧草分蘖形成侧枝的方式不同,可把牧草分为如下几类:(1);(2);(3);(4);(5);(6)和匍匐型牧草。

9、依据茎叶发育状况可把牧草分为、和三类。

10、依据株型可将牧草分为(1);(2);(3)。

11、地球陆地表面按接收太阳能热量的不同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气候带,其中寒带因处于北极圈和南极圈之内而几乎没有植物能够生长,所以牧草仅在和有分布。

牧草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牧草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牧草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 牧草是指______。

A.用于喂养牲畜的植物B.生长在牧场上的杂草C.用于装饰庭院的绿植D.人工种植的观赏植物2. 下列哪个因素对牧草生长影响最大?A.温度B.阳光照射C.降雨量D.土壤3. 牧场管理中,防止过度放牧的措施是什么?A.合理轮换放牧区域B.增加牧草种植面积C.加强牲畜饲料补给D.减少放牧时间4. 牧草的收割时间应选择在______。

A.牧草营养最丰富的阶段B.天气晴朗的日子C.适合牲畜食用的时刻D.牧场管理者方便的时间5. 下列哪项不是牧草学中常用的鉴定方法?A.观察植株形态特征B.检测化学成分C.进行遗传分析D.测算牧草叶绿素含量6. 哪种牧草适合在寒冷地区生长?A.玉米秆B.苜蓿C.短花萱草D.细叶燕麦7. 在牧草饲养过程中,应合理控制______。

A.灌溉水量C.天然气浓度D.光照时间8. 牧草的生产效益与______。

A.叶片颜色无关B.坚硬程度直接相关C.水分含量无关D.种植密度直接相关9. 下列哪种牧草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A.水稻B.小麦C.蒲公英D.草地早熟禾10. 牧草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的______进行培养繁殖。

A.维管束B.种子C.叶片11. 牧草的栽培技术受到______的影响。

A.气候条件B.土壤环境C.管理措施D.以上都是12. 牧草发酵后产生的气体主要包括______。

A.甲烷和二氧化碳B.氧气和氮气C.一氧化碳和氟气D.二氧化硫和氧气13. 牧草贮藏的主要方法是______。

A.晾晒B.割干C.粉碎D.压缩14. 牧草土壤含盐过高对生长有不利影响,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A.适当增加灌溉量B.减少施肥量C.增加排水设施D.与其他牧草混种15. 牧草的营养价值与______。

A.叶片颜色无关B.叶片厚度无关C.叶片受伤程度无关D.叶片含水量无关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简要说明牧草的生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牧草实习报告

牧草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优质牧草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提高我国牧草产业的整体水平,培养一批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牧草种植和管理人才,我选择了牧草种植与管理作为我的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旨在了解牧草的生长习性、掌握牧草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以及提高牧草生产的效益。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牧草种类及生长习性学习在实习的第一周,我主要学习了牧草的种类、生长习性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专业人士,我了解到牧草主要包括豆科、禾本科、菊科等几个大类,它们在不同的生长周期、产量和营养价值上有所差异。

同时,我还学习了牧草的生长习性,如根系发达、耐旱、耐寒等特点。

2. 牧草种植技术学习在实习的第二周,我学习了牧草种植技术。

主要包括牧草种子选择、播种时间、播种方式、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实践操作,我掌握了牧草播种的基本技巧,学会了如何根据土壤条件和气候因素合理安排牧草种植。

3. 牧草管理方法学习在实习的第三周,我学习了牧草管理方法。

主要包括牧草修剪、收割、晾晒、储存和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实地操作,我掌握了牧草管理的各个环节,了解了如何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

4. 牧草生产效益分析在实习的第四周,我进行了牧草生产效益分析。

通过对牧草种植成本、市场价格、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研究,我掌握了牧草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今后优化牧草生产提供了依据。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使我深入了解了牧草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技术,为今后从事牧草生产和管理奠定了基础。

2. 实习使我掌握了牧草管理方法,提高了牧草产量和质量,有利于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实习使我认识到牧草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今后优化牧草生产和经济效益分析提供了实践经验。

4. 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在牧草知识方面的不足,需要继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牧草种植与管理实习,我对牧草产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牧草种植、管理和生产效益分析等方面的技能。

牧草培训方案

牧草培训方案

牧草培训方案背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牧草的种植和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牧草的品质和产量,需要对牧草进行充分的培训和管理。

本文旨在介绍一套完整的牧草培训方案,帮助畜牧业从业者学习和掌握牧草种植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1.牧草的生长周期和种植技术–了解牧草的生长周期和发芽条件–学习基本的种植技术和掌握土壤调理、施肥、灌溉等方法2.牧草的管理和收获–了解牧草的管理要点,如除草、修剪、浇水等–学习如何判断牧草成熟度和最佳收获时间3.牧草的保存和饲用–学习如何储存和保存牧草–了解牧草的饲用方法,如腌制、晒干、捆绑等培训方式1.线下实践培训–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帮助畜牧业从业者了解牧草生长、管理、保存、饲用等技术和方法–培训地点可选在实验田地、农场等现场2.在线网课培训–搭建一个线上的学习平台,使用多媒体教学、视频、PPT等教学资源进行牧草培训–提供在线答疑、互动讨论,方便学员们学习和交流3.经典案例分享–与牧草种植、管理、科研等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和互动–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帮助畜牧业从业者更好地掌握牧草培训技能和知识培训成果1.建立牧草种植与管理基本技能–学员们能够全面了解牧草的生长周期和种植技术–学员们能够掌握牧草的基本管理技巧2.推广良种优质牧草–学员们能够选用优质良种牧草,提高牧草的品质和产量–学员们能够对优良牧草进行及时饲用,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结论本文介绍了一套完整的牧草培训方案,帮助畜牧业从业者学习和掌握牧草种植、管理和饲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线下实践培训、在线网课培训、经典案例分享等方式,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判断思维,提高畜牧业的牧草品质和产量,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完整版)牧草栽培学经典总结

(完整版)牧草栽培学经典总结

一名词解释1、牧草:狭义的牧草是指可供家畜采食的各种栽培的和野生的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是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其他科种类较少。

广义的牧草除各种栽培和野生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可供家畜采食的小灌木、半灌木和灌木类可供栽培的或野生的植物。

2、饲料作物:指人工栽培作为家畜饲料的各种作物。

3、生长:细胞分生引起植物体积、重量和数量的不可逆增加,使植物体由小变大,最终变为成熟植株的现象叫生长。

4、发育:细胞分化引起不同部位细胞群发生变化,形成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这种植物体的构造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就是发育。

5、土壤肥力:土壤及时供给和调节牧草生长发育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6、生育期:以籽实或果实为收获对象的牧草,其生育期是指从种子出苗(返青)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总天数。

7、生育时期:牧草饲料作物的生育时期是指一个生长季中外部形态特征上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

或者说在牧草饲料作物生育过程中,根据其外部形态特征的变化而划分的几个生育阶段。

8、土壤耕作:是根据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对土壤的要求,应用人工的或机械的方法,建立土壤的良好耕层构造,以达到调节土壤中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理化及生物学性状,消除杂草和病虫害,提高土壤肥力等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9、混播:在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品种)或两种以上牧草的种植方式称为混播。

10、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而这种置和状况取决于该物种的形态特适应性、生理反应和特有的行为。

11、再生性:牧草被刈割或放牧后重新恢复绿色株丛的能力。

12、根蘖:地下横走根上的不定芽萌发产生的分枝。

13、根颈:有入土较深的粗壮主根的植物在地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连接处形成膨大的部分称为根颈,用以贮藏养分供分枝的产生。

14、根茎:植物的地下分蘖节上长出的与主枝垂直的横走的地下茎。

由根茎上可产生新的根和分枝。

15、分蘖:本科牧草长至3~4片叶时,从母株的茎节、根茎上产生侧枝的现象。

牧草栽培学

牧草栽培学

牧草栽培学名词解释豆科牧草是由于种皮结构致密和具有角质层而致使种皮1、牧草:广义的牧草泛指一切可用于饲喂家畜的草类植不透水造成种子休眠的,此类种子称为硬实种子。

禾物,包括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及小灌木、半灌木和灌木。

本科牧草是由于种胚不成熟造成的种子休眠,尚需等待一狭义的牧草专指可供栽培的饲用草本植物,尤指栽培的豆科和禾本科牧草。

保护播种是指多年生牧草在一年生作物保护下进行播种的方式。

发芽率:指可萌发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供试种子中有生命能力种子的多少。

种用价值=净度*发芽率种用价值:是指播种材料中能够发芽的种子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发芽势:指规定时间内已发芽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它反映了种子萌发的集中程度和整齐性,轮作:指同一块田地上,按照一定的顺序逐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轮换采用不同的复种方式,轮作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概念。

10、连作:连年在同一地块种植同一作物或采用同一种复种方式。

豌豆不耐连作,XXX12、大田轮作:是以生产粮食、棉花、油料及其他工业原料为主要任务的轮作。

分为水田轮作,水旱轮作,旱地轮作三种类型9、饲料轮作:是指以生产青贮料、干草、青草和放牧型牧草为主要任务的轮作方式。

4、生养期间:指牧草在一年中在内部形态特征上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也就是说在牧草的全生育过程中,根据其内部形态特征的变化可划分为几个生养阶段,如出苗期等。

5、种植指数:就是一个地区全年播种作物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率。

复种是指在同一块耕地上,于同一年内播种一茬以上生养季节分歧,能顺次替代的作物的种植方式。

在有复种的地区种植指数又通称为复种指数生长期;指牧草可能生长的时期或牧草从出苗(返青)到种子成熟(种子生产时)或地上部分枯黄(生产饲草时)所经历的天数。

前者叫气候生历久,后者叫牧草生历久。

间作:是指2种或2种以上生历久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宽度或行数划为条带相间种植。

其播种期相同而收获期不一定相同。

牧草栽培学大纲-新

牧草栽培学大纲-新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Forage plant cultivation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草业科学专业是为从事草业及其相关产业(如牧业、农业、林业、环境保护、园 林、绿化等)培养专门技术人才的专业。

由于《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是一门运用现 代生物科学和农业技术成果,通过研究牧草及饲料作物在特定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 条件和栽培条件下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综合技术来为畜牧业生产提供高产、 优质的牧草 和饲料, 同时通过草田轮作可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有机农业和绿色食品的发展做出 贡献, 也可通过退耕还草及种草植树治理水上流失达到美化和保护生态环境。

因而 《牧 草饲料作物栽培学》作为草学本科专业的主干专业课而开设,这对草业专业的学生毕 业后直接上岗就业具有重大意义。

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的教学任务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的教学重点是阐述 牧草饲料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

环境要素对牧草饲料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土壤耕作 的一般原理及北方常见耕作制。

建植人工草地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牧草的利用 技术及产量、品质和生产潜力的构成要素和制约因素,其中牧草混播和草田轮作的技 术原理和实施技术作为本课程的难点,需要深入探讨,同时在牧草饲料作物生长发育 过程中与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关系上也需要进行多方面广泛研究。

各论 的重点是北方栽培较多的苜蓿、沙打旺、草木樨、红豆草、野豌豆、羊柴、柠条及羊 草、无芒雀麦、披碱草、老芒麦、冰草、苏丹草等牧草。

以及玉米、饲料大豆、苦荬 菜、千穗谷、饲用甜菜等饲料作物。

着重讲授这些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利用的特点,如 苜蓿等牧草的高产栽培技术, 红豆草等牧草的旱作栽培技术, 沙打旺的飞播栽培技术, 草木樨、 毛苕子等牧草的绿肥栽培技术, 玉米的覆膜栽培技术和青贮利用技术。

此外, 为拓宽和广泛了解那些在建立人工草地中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牧草资源及国内外著名 的牧草饲料作物,也有必要对其应用概况作一介绍,如紫云英、小冠花、三叶草、百 脉根、扁蓿豆、胡枝子、黑麦草、猫尾草、野茅、碱茅、紫羊茅、苇状羊茅、草地早 熟禾等。

牧草栽培学实验大纲

牧草栽培学实验大纲

牧草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草业科学专业四年制本科)一、目的和任务通过对牧草饲料作物种质资源种子的识别,播种材料品质的检验,田间试验小区的设计、播种,试验材料生物学特性、农艺学性状的观察,牧草饲料作物幼苗形态的识别,牧草生育时期的观测,开花期牧草饲料作物开花期形态识别和豆科牧草根瘤菌观测,使学生初步掌握种质资源的种子形态及对播种材料的要求,了解田间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编写种植计划书进行田间规划并掌握试验圃的播种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主要牧草饲料作物的幼苗形态、生育时期观测标准、开花期形态和豆科牧草的根瘤菌形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

同时要求学生在试验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生产中技术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习指导的内容,完成实习操作并取得实验数据,写出实习报告。

二、教学基本要求《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独立成为一门应用科学,不仅有其自身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其特有的实践技术,同时还有相应的研究方法,如生物观察法、生长分析法、发育研究法和产量对比法等。

要求学习者不仅要刻苦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多参与生产实践,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本课程的教学生产实习中,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才能达到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按实习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完成实习操作并取得试验数据,写出实习报告。

教学生产实习与课程分步进行,生产实习纳入课程的总成绩之内,连同课程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40%。

三、实验的类别、类型及学时四、实验内容与教学要求实验一、高质量人工草地的建植与管护主要内容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和自然状况、选择适宜牧草品种,并对播种材料进行播前准备、种床准备、播种、田间管理,记载生育时期,适宜时期进行刈割,测定草产量和品质。

教学要求掌握建植和管理高产人工草地的方法,能够在实践中利用这些技术和方法。

实验二、牧草饲料作物幼苗形态的识别主要内容识别红三叶和白三叶的幼苗形态,苜蓿属牧草和百脉根属牧草的幼苗形态,紫云英、沙打旺、小冠华和红豆草的幼苗形态,菊苣、聚合草和串叶松香草的幼苗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牧草的优化栽培摘要:牧草对畜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同时对其他相关的产业也起到促进作用。

本文就牧草的发展现状及在优化栽培方面进行概述。

关键词:牧草;优化栽培The optimal cultivation of the pastureAbstract: Forag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is very important, while also playing a catalytic role on other related industries. This paper is to summariz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pasture status and aspects of the optimal cultivation of the pasture.Key words: Pasture; optimal cultivation1 引言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牧草种植业日趋蓬勃兴起。

草当粮种,种草养畜正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种草养畜对于农户既改善了畜禽日粮结构、节省饲粮,降低生产成本,又将种植业、养殖业结合到一起,提高了土地的经济利用率。

由于牧草的种类繁多,各地的光、热、水、土等自然环境条件不同,因此种植牧草时,只有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掌握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牧草的生产性能,提高种草养畜的经济效益。

牧草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人称它为持续农业的基石[1]。

牧草对人类和自然界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具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是草食动物的重要饲料。

牧草形成的地面覆盖和地下根系结构具有防风固沙、防止土壤侵蚀等水土保持作用[2],牧草残留的有机体使微生物活动,能够增强土壤肥力,促进草地类型的演变。

1.1 国外牧草发展现状在世界发达国家中,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很高,如法国57%、美国60%、加拿大65%、德国74% ,而且畜牧业产值的60% 以上由牧草转化而来,这些国家视牧草为“希望之草”和“生命之草”,并把畜牧业产值的高低作为现代化农业的标志[3]。

如美国有909.5万头奶牛、900万头绵羊、900万匹马,每年出栏肉牛3685.3万头,年消耗饲料5亿t,其中干草1.7亿t。

家畜日粮中牧草所占的比例分别为:肉牛83%、羊91%、奶牛61%、马60%,牧草种植面积共2500万hm2。

从1987年起,饲草工业跃居美国十大工业的第九位[4]。

在草地畜牧业发达的国家,人工草地比重大,草地的载畜能力和生产能力也高,如新西兰、英国以及日本等均有草业高效生产基地,畜牧业产值相当于种植业的一半左右。

1.2 国内牧草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大规模防灾基地建设的开展,人工草地得到重视和全面发展。

我国人工草地的建设在天然草原生产力不断退化的情况下,对畜牧业生产的不断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目前我国拥有4亿hm2天然草地,占全球草地总面积的13%,居世界第二位,草地类型居世界第一位[5]。

但长期以来,对我国草地资源的利用一直处于掠夺式的自然放牧经营状态,乱垦滥牧现象十分严重,造成1/3以上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简称“三化”)。

目前,我国90%以上的草原已经或正在退化。

据统计,我国荒漠化土地26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3%,每年仍以2460km2的速度扩展,部分地方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

由于“三化”草原的逐年扩大和蔓延,草原生产能力显著下降,产草量比20世纪60年代下降50%以上。

单位面积的产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单位面积的草地产值仅相当于澳大利亚的1/10、美国的1/20和荷兰的1/50[6],抑制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2 牧草的优质栽培2.1 牧草品种的选择2.1.1 根据当地环境选择牧草品种首先,要了解土壤的类型,中性偏碱土壤,适合耐碱性强的品种;中性偏酸土壤,适合耐酸性强的品种;盐碱地只适合种植耐盐碱的品种。

低山丘陵区,大多土质差,水资源缺乏,则应种植耐瘠耐旱、覆盖性好的品种;其次,要根据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选择抗旱能力不同的品种。

在我国的黄淮地区、黄土高原中东部、东北平原及内蒙古高原东部等地区,适宜种植中等抗旱的牧草品种,如紫花苜蓿,其根系入土很深,有较强的抗旱能力;相反,杂交狼尾草具有良好的抗旱性和耐涝性,但抗寒性较差,气温低于零度时间稍长就会冻死,所以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2.1.2 根据利用目的选择牧草品种在生产中,若以收获青绿饲料为目的,应以牧草的生物产量高低作为考虑重点。

选择多年生、初期生长良好、短期收获量高,且对肥效较敏感的品种,如紫花苜蓿、红三叶等,此外,牧草的抗病性、抗倒伏性、是否便于刈割等也应考虑。

有些养殖场的人工草场放牧利用比较频繁,因此应优先考虑再生能力强、密度大的品种;此外可采用混播,如三叶草与黑麦草混合播种,一方面可利用三叶草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促进黑麦草的生长,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黑麦草能量充足的特点,从而获得平衡的营养物质。

2.1.3 根据品质及适口性选择牧草品种牧草的品质主要是指其蛋白含量和消化率,同时牧草的适口性也很重要。

鲁梅克斯具有营养全面、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易消化的优点,因此有牧草之王的美称。

而多年生黑麦草能量水平在禾本科牧草中最高。

有些品种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苦荬菜,畜禽很爱吃,长期饲用可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7]。

2.1.4 牧草新品种的选育一个育成的优良牧草饲料作物品种可比当地主要推广品种提高产量10%~30%,这是一个稳定可靠%效益显著的增产技术措施。

可以从早熟品种选育、抗寒品种选育、抗病品种选育、抗盐品种选育、抗旱耐热品种选育、耐牧根蘖型苜蓿品种选育、多倍体品种选育、利用杂种优势的品种选育、野生牧草不良性状的改良选育等方面进行品种选育[8]。

2.2 牧草的高产栽培模式轮作可以保证牧草的合理换茬,套种可以提高复种指数,混播可以促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牧草优势的互补。

推广轮作、套种、混播等牧草高产栽培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牧草的光能利用率,合理利用土壤中的水份和养份,提高牧草的生物学产量,降低杂草和病虫的危害,保证牧草的常年均衡供应。

现介绍几种典型的栽培模式。

2.2.1 禾本科牧草轮作模式:冬牧70黑麦与美洲狼尾草轮作(适合于淮河以北地区)模式: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播种冬牧70黑麦,利用至次年5月上旬,腾茬后播种美洲狼尾草,10月上旬利用完毕,腾茬播种冬牧70黑麦。

此种模式中的美洲狼尾草也可由饲料玉米、苏丹草、籽粒苋或苦荬菜等一年生喜温性牧草取代。

原理:冬牧70黑麦耐寒性较强,立春后早发,叶片繁茂,4月中旬以前为营养生长阶段,以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进入拔节期后,生长势逐渐衰退。

美洲狼尾草、苏丹草、籽粒苋、苦买菜等牧草均属喜温型牧草,耐高温酷暑,是夏季的高产牧草。

冬牧70黑麦与喜温性牧草轮作,一方面可以保证牧草的高产,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牧草的均衡供应。

高产措施:为促进喜温性牧草早发,提高生物学产量,可对美洲狼尾草、苏丹草进行提前育苗,5月上、中旬进行移栽。

为保证牧草的均衡供应,可将两类牧草分批腾茬,分批播种[9]。

2.2.2 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套种模式:紫花苜蓿与饲用玉米(苏丹草)套种模式:10月上旬播种紫花苜蓿,次年6月中旬套种饲用玉米或苏丹草。

原理:紫花苜蓿耐寒不耐热,耐旱不耐涝,由于紫花苜蓿春季产量占全年产量的60%~70%;7~9月长势较弱,而饲用玉米和苏丹草均生长期较短适合夏季生长,因而与紫花苜蓿套种,既可保持紫花苜蓿的根系,又可提高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利用率,提高单位牧草的产出量。

高产措施:紫花苜蓿首播时间必须在秋季进行,饲用玉米和苏丹草可采取育苗的方式,在6月中旬紫花苜蓿刈割后进行移栽,并在9月底收割完毕,及时清除,保证紫花苜蓿的再生和越冬。

2.2.3 禾本科牧草与叶菜类牧草间作模式:冬牧70黑麦与俄罗斯饲料菜、苏丹草间作模式:10月上旬播种冬牧70黑麦,行距20cm,每两行留一行。

3月下旬至4月上旬栽植俄罗斯饲料菜。

5月中旬冬牧70黑麦收割完毕,然后播种苏丹草,9月下旬收割完毕,然后播种冬牧70黑麦。

原理:俄罗斯饲料菜属于多年生叶菜类牧草,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15℃以上,25℃以下,冬季降霜后叶片枯萎,夏季高温季节生长不良,多在高温季节易发生腐根病。

利用其不耐高温的特点,可套种苏丹草。

一方面可作为俄罗斯饲料菜的越夏率;另一方面在不影响俄罗斯饲料菜产量的同时,增收苏丹草鲜草3000~4000kg。

高产措施:以上三种牧草都是需水、肥较多的牧草品种,必须保证相应的水肥条件才能获得高产。

在种植冬牧70黑麦时,要对土壤进行适度耕翻,并对苏丹草根系进行比较彻底的清除,以促进俄罗斯饲料菜产生新根,增加产量,种植苏丹草既可扳茬,也可育苗移栽[10]。

2.2.4 多种牧草混播模式:冬牧70黑麦与毛苕子混播;多花黑麦革与草木樨混播;多花黑麦草和毛苕子混播;多花黑麦草与箭舌豌豆混播。

冬牧70与多花黑麦草混播;紫花菖蓿和苇状羊茅混播;多年生黑麦草与白三叶混播。

原理:混播牧草,地上的叶.地下的根交错分布,能够更充分利用地上的光热和地下的水肥,生产更多的生物量。

不同生物学特点的牧草混播,可优势互补,即提高产量,又提高品质。

禾本科和豆科牧草混播,可利用豆科牧草固定氮素,增加禾本科牧草粗蛋白含量。

饲喂过程中。

可使豆科牧草的高蛋白和禾本科的高碳水化合物相互补充,提高饲喂效果。

高产措施:混播牧草的播种总量要适宜,同科牧草混播,可用其单播量的35%~40%;不同科牧草混播,可按其单播量的70%~80%[11]。

2.3 生物技术在牧草栽培方面近年来,国外在牧草基因工程育种方面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而我国牧草育种落后,尤其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为空白。

植物基因工程是在基因水平上改造植物的遗传物质,科学性和精确性高;定向改造植物遗传性状,提高了育种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大大扩展了育种的范围,打破了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障碍,实现了基因在生物界的公用性,丰富了基因资源。

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牧草育种,对促进无污染绿色养殖业和绿色畜产品的发展,以及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1991年Hill将编码苜蓿花叶病毒(AWV)外壳蛋白基因转入苜蓿,抗病性明显增强[12]。

而且转基因植株中粗蛋白积累一般占总蛋白的0.05%~0.4%,最高达0.8%[13]。

几丁质酶具有抑制病毒的作用,转几丁质酶基因的苜蓿能抵抗紫色丝核菌和齐整小核菌等真菌病害[14]。

Javie等将番茄PI基因转入苜蓿,转基因植株对鳞翅目昆虫具有良好的抗性[15]。

Hightower等将Mn-SOD基因导入苜蓿,发现抗旱性明显提高[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