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精品】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精品】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第一单元简易方程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例:x+50=150、2x=200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等式的性质:①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②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任然是等式。

4、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解方程60-4X=20,解4X=60-204X=40X=10检验: 把X=10代入原方程, 左边=60-4×10=20,右边=20,左边=右边,所以X=10是原方程的解。

方程左边=60-4×10=20=方程右边,所以X=10是方程的解。

6、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8、四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9、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1、复式折线统计图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2、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步骤:①写标题和统计时间;②注明图例(实线和虚线表示);③分别描点、标数;④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

注意:先画表示实线的统计图,再画虚线统计图。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方程•等式的性质:•理解等式的意义,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简易方程:•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学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如ax=b,a≠0;ax±b=c等形式),并会检验。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和差倍问题、简单的行程问题等。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认识:•认识折线统计图,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绘制折线统计图:•学会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注意标出图例、单位等。

•分析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趋势,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找因数与倍数的方法:•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学会用列举法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或倍数。

•2、3、5的倍数的特征:•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或解决问题。

•质数与合数:•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知道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表示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商相当于分数值。

•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约分与通分:•学会约分和通分的方法,能将分数化为最简分数或进行通分以便比较大小或进行加减运算。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运算1.小数的认识:了解小数的概念和三位小数的意义。

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能准确理解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3.小数的比较:学会使用大小比较符号进行小数的比较,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4.小数的加减法: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小数的运算。

5.小数的乘法:学习小数的乘法运算,能够进行小数之间和小数与整数的乘法计算。

6.小数的除法:掌握小数的除法运算,能够熟练进行小数与整数之间和小数之间的除法计算。

第二单元:图形的认识和运用1.图形的分类:了解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并学会将图形进行分类。

2.图形的性质:掌握图形的各种性质,如边的个数、角的个数、图形的对称性等。

3.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学习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各种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4.图形的位置关系:学会描述和判断图形的位置关系,如两个图形是否相交、是否相邻等。

5.图形的变换: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等基本变换,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操作。

第三单元:时间、长度和质量单位换算1.时间的认识和表示:学习常用的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小时,并掌握时间的读写和换算方法。

2.长度的认识和表示: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能够准确表示和读取长度的数值。

3.长度单位的换算:学习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准确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计算。

4.质量的认识和表示:掌握常用的质量单位,如千克、克,并能够准确读取和表示质量的数值。

5.质量单位的换算:学习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准确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计算。

第四单元:分数的认识和运算1.分数的认识:了解分数的概念和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描述分数的意义。

2.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能够准确理解分数的整数部分、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3.分数的比较: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够根据分数的大小进行比较。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一、第一单元:数和数的运算- 理解整数的概念,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 掌握整数的大小比较和顺序排列。

- 学会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正整数之间的加减运算,负整数之间的加减运算,以及正负整数之间的加减运算。

二、第二单元:小数的认识与认识- 理解小数的概念,包括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 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和顺序排列。

- 学会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小数之间的加减运算和整数与小数之间的加减运算。

三、第三单元:长度的认识- 认识长度单位,包括厘米、分米和米,并能够互相转换。

- 了解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能够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

- 研究长度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相同单位的长度加减运算和不同单位的长度加减运算。

四、第四单元:容积的认识- 认识容积单位,包括毫升和升,并能够互相转换。

- 掌握不同的容积,并能够用适当的容积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

- 研究容积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相同单位的容积加减运算和不同单位的容积加减运算。

五、第五单元:质量的认识- 认识质量单位,包括克和千克,并能够互相转换。

- 了解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能够用适当的质量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

- 研究质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相同单位的质量加减运算和不同单位的质量加减运算。

六、第六单元:时间的认识- 认识时间的单位,包括秒、分、时和天,并能够互相转换。

- 掌握不同活动所需时间的概念。

- 研究时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相同单位的时间加减运算和不同单位的时间加减运算。

七、第七单元:角度的认识- 认识角度的概念,包括直角、钝角和锐角。

- 了解不同角度的特征和分类。

- 研究角度的度量和比较,包括用直尺度量角度的大小。

八、第八单元:平方与平方根的认识- 了解平方的概念,包括正整数的平方和负整数的平方。

- 认识平方根的概念,包括正整数的平方根和非正整数的平方根。

- 研究求平方与开平方的计算方法。

九、第九单元:数据图的认识- 认识常见的数据图形式,包括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并能够读取和分析图形中的数据。

苏教版数学五下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数学五下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数学五下知识点汇总《苏教版数学五下知识点汇总》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有好多有趣又重要的知识点呢。

就说数与代数这部分吧。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可重要啦。

一个数的因数是能整除这个数的数,像6的因数有1、2、3、6。

倍数呢,就是这个数乘一个整数得到的数,6的倍数有6、12、18等等。

还有质数与合数,质数就像2、3、5、7这些,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合数就不一样啦,像4、6、8、9,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呢。

再看分数这一块。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很关键哦。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也很有趣,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就像魔法一样,能把分数变来变去,还不改变它的大小。

约分和通分也在这个范畴里,约分就是把分数化简成最简分数,通分是把异分母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这样方便比较大小和进行加减运算呢。

图形的运动也很有意思。

像轴对称图形,沿着一条对称轴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等腰三角形、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呢。

还有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平移就是物体在平面内沿着某个方向移动,形状大小都不变。

旋转就是绕着一个点转动,就像风车转动一样。

长方体和正方体这部分知识点也不少。

要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呢,6个面都相等,12条棱也都相等。

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也很重要,表面积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体积是长、宽、高的乘积(正方体就是棱长的立方)。

我觉得苏教版数学五下的这些知识点就像一个个小宝藏,每一个都很有用。

在学习的时候,就像是在探索一个充满惊喜的小世界。

把这些知识点都掌握好,数学的小宇宙就会变得更加有趣啦。

这些知识点虽然看起来有点多,但只要用心去学,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搭起来,最后就能构建起一个牢固的数学知识大厦。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回顾(提纲+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回顾(提纲+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回顾(提纲+练习) 第一单元方程1、左右两边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通俗的说就是含有“=”号的式子就是等式。

)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注:(判断题)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3、(背诵)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用途:解方程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加法: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乘法: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6、3个、5个或7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它们的和=中间的数×3、5或7。

中间的数=连续数的和÷3、5或7 (个数为奇数)比如:1、2、3、4、5 1+2+3+4+5=15 即:3×5=15 15÷5=3 又比如:6÷3=2 1、2、3 35÷5=7 3、5、7、9、11 7、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

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

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第一单元相应练习题1、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填序号) ①3+x=12 ②3.6+x ③ 4+17.5=21.5 ④48+x��63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判断】 3、等式都是方程,方程都是等式。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时限:6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成绩温馨提示:同学们,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复习知识点吧。

加油!第一单元:方程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是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6、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7、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3倍。

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①、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②、理清题目的数量关系。

③、设未知数,一般是把问题中的量用X表示。

④、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⑤、解方程。

⑥、检验。

⑦、答。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9.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够反映物体的变化趋势情况。

作图时要注意描点、写数据、连线。

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10、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11、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12、2的倍数特征:末尾是0、2、4、6、8;5的倍数特征:末尾是0或5;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13、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作质数(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作合数。

如果一个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是它的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作分解质因数。

14、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知识模具体内容重点难点块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方程方程的含义,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等式的性质题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确定位列、行的含义,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定;数对的含义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置,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公倍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会求10 以内两个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与公因数的最小公倍数和 100 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数的方法数认识分单位“ 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分数的意义;分数基本性质以及数,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的方法,带分数,分数与小数的互约分、通分、分数大小比较方法;能的基本分数的大小比较。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化;约分和通分的方法,异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母分数加、减法,性质及顺序,能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其基本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法顺序性质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能根据某个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找规律某个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并解决相应的简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体会有序列单实际问题。

规律举和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统计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所的作用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画完整,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数据的过程。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等式的性质有两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的数,所得的结果任然是等式。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有: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对于方程60-4X=20,解4X=60-20,得到X=10,检验后得知X=10是原方程的解。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作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步骤包括:写标题和统计时间,注明图例,分别描点标数,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

注意先画表示实线的统计图,再画虚线统计图,不能同时描点画线,以免混淆。

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几个非零自然数相乘,每个自然数都叫它们积的因数,积是这几个自然数的倍数。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找因数的方法是成对的找。

1、一个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表示被分成若干份中的一份。

2、分数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来确定。

3、分数的化简是指将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使得分数变为最简形式。

4、分数的加减法需要先找到它们的公共分母,然后将分子进行加减,再将结果化简为最简形式。

5、分数的乘法是将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然后将结果化简为最简形式。

6、分数的除法是将除数的分子和被除数的分母相乘,除数的分母和被除数的分子相乘,然后将结果化简为最简形式。

7、分数的倒数是指分子和分母互换位置后得到的新分数。

8、分数的真分数是指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假分数是指分子大于等于分母的分数,带分数是指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形式。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期中必备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期中必备

第一单元方程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等式>方程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是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6、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7、4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

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

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第二单元确定位置1、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2、数对(x,y)第1个数表示第几列(x),第2个数表示第几行(y),写数对时,是先写列数,再写行数。

3、从地球仪上看,连接北极和南极两点的是经线,垂直于经线的线圈是纬线,经线和纬线、分别按一定的顺序编排表示“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都用度(°)、分(′)、秒(″)表示。

4、将某个点向左右平移几格,只是列(x)上的数字发生加减变化,向左减,向右加,行(y)上的数字不变。

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8,3),列6+2=8;将点(6,3)的位置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4,3),列6-2=4。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以下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的归纳:一、数的认识1. 整数的认识:正整数、负整数、零、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

2. 分数的认识:分数的定义、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化简、分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

3. 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定义、小数的读法、小数和分数的转换。

4. 百分数的认识:百分数的定义、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转化、百分数的计算等。

二、数的运算1. 加、减、乘、除的运算,并能结合实际情境来进行解决问题。

2. 多位数的加、减、乘、除。

3. 小数的加、减、乘、除,并能结合实际情境进行解决问题。

4. 分数的加、减、乘、除。

5. 分数和整数的混合运算。

6. 取余数和商、分辨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大小关系。

三、图形的认识1. 命名、比较、解读简单图形的性质:如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

2. 通过测量和估算,能获取图形的长度、面积、周长等信息,了解相应的计算方法。

3. 理解几何图形的对称性和相似性,能够通过等距离变换、比例变换、旋转变换等对图形进行变换操作并且判断相应的变换关系。

4. 能够捏造一些简单的图形,从而使其满足一些要求。

四、简单方程1. 学习解一步一元一次方程。

2. 通过研究具体问题并利用代数符号建模,发现模式并提出问题。

3. 利用各种方法破解问题,发掘问题本质特征。

五、数据的处理1. 理解样本的性质、固定时间样本和间断时间样本的不同,以及样本和总体的关系。

2. 准确把握和解读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等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

3. 利用统计图表进行数据的整体比较、分类统计以及趋势预测等操作。

总之,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图形的认识、简单方程和数据的处理,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是学生成功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重点复习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重点复习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重点复习一,知识点整理:1,方程:解方程和方程的解2,确定位置3,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4,认识分数5,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6,找规律…7,统计和解决问题的策略8,圆:圆的位置,大小,面积,周长,半圆的面积和周长,圆环的面积二,经典例题:例1, 有一批地砖,每块长45厘米、宽30厘米,至少要用多少块这样的地砖才能铺成一个正方形?在一张长40厘米,宽32厘米的长方形红纸上裁出同样大小,面积最大的正方形,并且没有剩余。

一共可以裁出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例2: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8段,每段长( )( ) 米,每段长是3米的( )( ) 。

一块3公顷的菜地平均分成8份,每份占这块菜地的( )( ) ,每份是( )( ) 公顷。

5米的19 和1米的( )( ) 相等,例3:把一根铁丝平均剪成15段,用去5段,剩下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洗衣机厂计划25天生产1200台洗衣机,实际提前5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完成了这项任务的几分之几?三:课堂练习1、A 是B 倍数,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AB B 、AC 、B2、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一定不是( )。

A 、15和90B 、45和90C 、45和303,54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 )\4、把两根长度分别是120厘米和180厘米的铁丝,截成长度相等的小段,每根都不能有剩余。

每小段最长多少厘米?5,三个连续的奇数的和是57,中间的数是M ,你能列方程求M 的值吗?6,小明和小红共有邮票50张,如果小明给小红8张,那么两人的邮票张数相等,小明原来有多少张?7,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与一个圆的周长相等,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6.28厘米,圆的半径是多少厘米?·8,一个长方形纸的长是20厘米,周长是60厘米,在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2021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2021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2021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简易方程1、等式:含有等号的式子。

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注意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方程和算术式不同。

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0号和已知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

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

3、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4、解方程: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6、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一个加数=和- 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 差被减数=减数+ 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①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②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等量关系);③设未知数(一般把所求数用x表示);④列方程,解方程。

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①综合法: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

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②分析法: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

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

9、附加:①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和=(首项+末项)×项数÷2②偶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1、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单元知识小结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单元知识小结
1。2x=24 x=20 检验:2。2×20—20=24 2.2x=2。2×20=44 答:四年级植树 20 棵,五年级植树 44 棵.
第 2 单元 归纳总结
重要考点
单式折线 统计图
复式折线 统计图
考点解析 1。折线统计图的 特点是既可以反映 出数量的多少,又 能清晰地反映出数 量的增减变化情 况。 2。绘制折线统计 图的方法:(1)用 纵轴表示一种量, 横轴表示另一种 量;(2)根据数据 的大小确定单位长 度表示的数量; (3)根据所给数 据描点;(4)用线 段顺次连接各点, 在各点旁边注明数 据。 3.折线统计图的应 用:可以根据折线 统计图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并进行 简单的预测。 1。复式折线统计 图:在一个统计图 中,用两组不同的 折线表示两组不同 数据的变化情况, 这就是复式折线统 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 图的特点:能表示 出两组数据数量的 多少,还能表示出 两组数据数量的增 减变化情况,便于 对两组数据进行比 较。 3。复式折线统计
树的几分之几?
4
3
【解答】 40÷30=3 30÷40=4
一个数 另一个数
4
3
答:梨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杏树的棵数是梨树的4
1.真分数:分子比分 母小的分数叫作真分 数.真分数都小于 1。 2.假分数:分子大于或 等于分母的分数叫作 假分数。假分数大于

判断下面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
数?
3 7 8 2 1 8 11
典型例题
2014 年~2018 年某地区旅游人数情况统计如下 表所示。
年份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人数/亿人 5.5 4.8 8.2 10.5 12。4 (1)根据上表制作折线统计图。 (2)哪一年的旅游人数最多?哪一年的最少? (3)哪两个年份间增长的幅度最大? (4)该地区旅游人数总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 【解答】 (1)如图所示。 2014 年~2018 年某地区旅游人数统计图

五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重点知识点大全

五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重点知识点大全

五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重点知识点大全五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重点知识点一、图形的变换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是平移、对称和旋转。

1、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学过的轴对称平面图形:长(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任意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①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对称图形包括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平行四边形(除棱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2、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1)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2)旋转要明确绕点,角度和方向。

(3)长方形绕中点旋转180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点旋转90度与原来重合。

等边三角形绕中点旋转120度与原来重合。

旋转的性质:(1)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2)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3)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4)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5)旋转中心是不动的点。

3、对称和旋转的画法:旋转要注意:顺时针、逆时针、度数二、因数和倍数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新苏教版五下数学期中知识点复习.(优选)

新苏教版五下数学期中知识点复习.(优选)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方程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等式>方程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是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6、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3倍。

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7、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

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

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E、解方程。

F、检验。

G、作答。

第二单元统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容易看出两组数据的大小关系,而且容易看出两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第三单元倍数和因数1. 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如:4*5=20,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

2. 找倍数的方法:从1倍开始有序的找。

(1、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数无限的;2、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没有最大的倍数。

)3. 找因数的方法:用想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的方法一对一对有序的找比较好。

(1、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2、最小的因数是1;3、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1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4.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

5.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

(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 2是唯一一个是质数的偶数,其余的偶数都是合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学期知识点(数学第十册知识点)
1.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有
3组相对的面,相对的面形状相同,面积相等;有12条棱,每组棱的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6面8点12棱)
2.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它们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长方体正方体
4.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面积的和,分别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5.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宽×2+长×高×2+宽×高×2
6.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7.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拼接成的图形,表面积小于原图形之和。

一个长
方体或正方体被切分后,各部分表面积之和大于原图形表面积。

(切一刀多两个面)8.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体积单位。

立方
厘米(cm3),立方分米(dm3),和立方米(m3)。

9.长方体体积=长×宽×高(V=abc)。

长方体底面积=长×宽。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或V=a3)
10.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也可以写成:1m3=1000dm3。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也可以写成:1dm3=1000cm3。

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也可以写成:1m3=1000cm3。

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进率(体积是1000,面积是100,长度是10,时间是60)11.用来容纳的物体,它们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计量容器内
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毫升”作单位。

从里面量,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的容积是1立方分米,可以容纳一升的液体。

“1升”可以写作“1L”,1L=1 dm3.
“1毫升”可以写作“1mL”,1mL=1 cm3。

1L=1000 mL
12.从一个大的长方体或正方体上尚且去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有三种变化:
(从顶点上切表面积不变,棱上切表面积增加2个侧面,面上切表面积增加4个面)13.正方体涂色题目,求切分后不同数量涂色面的个数
3面涂色小正方体的个数=正方体的顶点个数=8。

2面涂色小正方体的个数=正方体棱的条数×棱长减2的差=12×(棱长-2)。

1面涂色小正方体的个数=正方体的面数×棱长减2的差的平方=6×(棱长-2)2。

未涂色小正方体的个数=正方体的面数×棱长减2的差的立方=(棱长-2)3。

14.统计图分为条形统计图(表明数量的多少)和折线统计图(表现变化的趋势)。

15.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16.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17.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个位一定是0,其余位相加能被3整除。

18.每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

每相邻的两个奇数相差2,每相邻的两个偶数相差2。

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偶数,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

19.30以内有两个特殊的数(是6和28),在它们各自全部的因数中,除了它本身,
其余各因数的和正好等于它本身。

像这样的数叫完全数,也叫完备数或完美数。

20.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也叫做素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1.短除法:用质数作除数,除到商是质数为止。

22.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既是质数又是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
数。

(写数时从小到大)
23.加法中的奇数偶数规律: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
乘法中的奇数偶数规律: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
24. 两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公因数)。

公因数最大的叫做(最大公因数)。

25. (1)相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互质)。

(2)相邻两个奇数最大公因数是1(互质)。

(3)任意两个质数最大公因数是1(互质)。

(4)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最小的数。

26. 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就说两个数互质。

两个质数一定互质,但互
质不一定是质数。

27. 什么叫公倍数?什么叫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共有的倍数叫做公倍数。

最小的公倍数叫做最小公倍数。

28.两个数互质(相邻两个自然数,两个质数,相邻的两个奇数)最小公倍数是他们
的乘积。

互为倍数关系大的数是最小公倍数。

29.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以用这两个数的积除以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来得到。

用字母表示为:〔a,b〕=a×b÷(a,b)
30.A=2×2×3×5×7B=2×3×5×11
(A,B)=公有质因数相乘2×3×5 【A,B】=公有乘私有质因数2×3×5×2×7×11
31. 一个整体,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都可以用单位“1”表示。

32.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3. 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 ————分数的分母不能是零
除数
34. 分子小于分母叫做真分数,分子等于或大于分母叫做假分数。

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或等于 1.
35.假分数化成真分数——商是整数,余数做分子,除数做分母。

36.真分数化成假分数——整数×分母+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
37. 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8.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子和
分母互质,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约分是通常要化成最简分数。

39.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时将两个(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

40. 两个分数之间找分数(1)通分(2)找数(3)约分。

41. 把分数化成小数,通常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按题目要求取近似数。

小数化
成分数时,通常先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42.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5和2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含有5和2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3. 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化成最简分数。

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

44. 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
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对于
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