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修辞手法详解

合集下载

诗词创作中的借代修辞

诗词创作中的借代修辞

诗词创作中的借代修辞诗词创作中的借代修辞手法小议无缘传统修辞学将借代辞格定义为根据修辞需要,临时以相关的人或事物代替本来的人或事物的修辞格,叫做借代。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也就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的种种巧妙地形成一种语言上的艺术换名。

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言表达收到特点鲜明、形象突出、具体生动的效果。

(一)借代的分类借代这种修辞方法,在古典诗文里应用较广泛。

现就诗词创作中的借代分类归纳简析如下:第一,以部分代整体或以整体代部分。

①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以“骨”代替尸体,是部分代替整体。

表达者在感知反映冻死的人这一当前事物的时候,因为胸中已积压了万分悲愤,理性的直接的表达已经不能倾泻自己的愤怒,以“骨”代人,使表达者积压已久的郁闷之情得以发泄。

②唐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头代白发,是整体代部分。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

”“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

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第二,以事物的属性代替该事物。

①宋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与“红”是借代的用法,分别以各自的颜色代替海棠叶与海棠花,加上“肥”与“瘦”两个拟人化的形容词的修饰,不仅把词人那种言之不尽、味之愈深的情感体验充分地表现出来,同时又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和阐释余地。

②唐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诗中以“倾国”代“佳人”,一方面突出了佳人超凡的美丽,引发了解读者对美的极限的想象。

另一方面,作者暗指了汉皇重色的后果,即国家的倾覆,给世人以警示。

第三,以专名代通名。

①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善才是人名,善弹琵琶,后来就用他的名字泛指琵琶名师。

2022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借代考点分析

2022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借代考点分析

2022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借代考点分析借代,是指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而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的修辞手法。

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

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例如:①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有的人》)例①中的“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例子(1):巾帼不让须眉。

(以「巾帼」借代女人、「须眉」借代男人。

)例子(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以「朱门」借代富贵之家、「死骨」借代尸体。

)例子(3):过尽千帆皆不是。

《梦江南》.其二温庭筠(以「帆」借代帆船。

)例子(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陶潜(以「黄发」借代老人、「垂髫」借代小孩。

)例子(5):她希望长大后当白衣天使。

白衣天使,代之护士。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例②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二、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③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④旌旗十万斩阎罗。

(《梅岭三章》)例③是特征代本体,因为杨二嫂长得细脚伶仃,故称之为“圆规”。

例④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三、具体代抽象。

例如:⑤南国烽烟正十年。

(《梅岭三章》)例⑤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四、工具代本体。

例如:⑥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榆钱饭》)例⑥中的“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五、专名代泛称。

诗歌修辞手法—借代

诗歌修辞手法—借代

借代有哪几种类型?
二、专名代本体
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 事物的名称。 例:1、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唐代 白居易《琵琶行》 以“管”“弦”代指管乐器、弦乐器,进而借代音乐。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丝竹代指音乐 3、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以传说中发明酒的人杜康来代称酒。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代指战争。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吴钩”:古代吴国所制弯形宝刀,后泛指刀剑。 3、纨裤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赠韦谢谢聆听!
建筑局部代宫殿的整体
如梦令(其二)
“绿肥红瘦”一语,是全词的精绝之笔, 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宋·李清照
妙用借代,巧显对比。诗中用“绿”和
“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形
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绿
叶繁茂,红花凋零。“红瘦”表明春光渐渐
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此句中把“白雪”比作“梨花”,二者有相似点。本体和喻词均不 出现,这是典型的借喻。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落红,用颜色代称花,此指代落花。只有相关性,没有相似点。这是借代。
古诗词中的借代知多少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南冠:囚犯 4、戎 马、干戈、烽烟、烽火:战争 5、手足:兄弟 6、汗 青:史册 7、桑麻:农事 8、布衣:平民
广东省梁梅名师工作室

修辞手法借代与拟物的语言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借代与拟物的语言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借代与拟物的语言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是一种文学表达的艺术技巧,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意境的传达效果。

在修辞手法中,借代和拟物是常见的两种语言表达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以及它们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一、借代的语言表达方式借代是利用一种物象来代表另一种物象,通过借用、拟态等手段,使文学作品的表达更加具体形象。

借代通常使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和象征。

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事物进行比较,来突显其共同之处。

比喻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比如,“他的声音如同一股清泉,令人心旷神怡。

”通过将声音与清泉进行比较,给读者带来了清新、澄澈的感受。

拟人是将无生命的对象赋予人的特征和形象,使其具有人的思维、感情和行为。

拟人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意境。

例如,“树叶轻轻地低下了头,似乎在向行人告别。

”这里将树叶赋予了人的行为,给读者带来了亲切感和情感。

象征是通过一种事物代表另一种更为抽象的事物,表示一种深层含义。

象征在文学作品中起到隐喻和象征之间的转换作用,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例如,“玫瑰花象征着爱情和美丽。

”通过玫瑰花与爱情进行象征,创造了浪漫而深刻的意境。

二、拟物的语言表达方式拟物是将物象本身的特征和形态作为语言表达的依据,通过模拟实际场景和物体的情景,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存在感。

拟物通常采用拟声、拟态和拟景等方式。

拟声是通过语言声音的模拟来表达事物的声音、动作和情感。

例如,“风呼呼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通过模拟风声和树叶的声音,使读者感受到了清风拂面的真实场景。

拟态是通过模拟事物的外形和动作来使语句更具形象感。

例如,“小溪像一匹飞奔的绿马,奔驰而过。

”通过比喻小溪为飞驰的绿马,让读者感受到了小溪的迅猛和奔放。

拟景是通过模拟事物所呈现的景象和画面,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刻的视觉感受。

例如,“夜空中繁星点点,如同银河倒挂。

”通过比喻繁星点点为银河倒挂,使读者感受到星空的辽阔与壮美。

修辞手法借代反复与排比的应用

修辞手法借代反复与排比的应用

修辞手法借代反复与排比的应用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手段,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其中,借代、反复和排比是修辞手法中常见且重要的三种形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三种修辞手法的应用,并举例说明其在不同文体中的效果。

一、借代的应用借代是指用一个形象或具体的事物来代替另一个事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文本更加形象化,更加生动。

借代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人物、动物、自然景物等。

例如,在描写某个人物时,可以通过借代来突出其特点或思想感情。

比如,在小说《红楼梦》中,作者借代“邢夫人”来代表袭人的形象,以此来表达袭人纯朴、善良的品质。

此外,借代也可以用于描绘自然景物,以增强描写的效果。

比如,在古诗《登鹳雀楼》中,王之涣借代“九州”来代表整个大地,通过“九州”一词,将人们对大地广阔辽远的印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反复的应用反复是指多次使用相同的词语、句子结构或语法结构,以凸显主题,增强表达的力度。

反复的应用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受,使文章更加铿锵有力。

在诗歌中,反复常用于诗句、诗句中的重复,以加强表达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例如,在杜甫的《登高》一诗中,反复出现的“看”字,使全诗构成一个整体,突出了登高所带来的视野开阔的感觉。

此外,在散文和小说中,反复也可以体现在思想、情感或事件的反复描写上。

例如,在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中,他多次通过反复描写“狂人”的状态和思想,以突出这个人物的疯狂和受压迫的心理。

三、排比的应用排比是指将同一类事物或句子结构排列在一起,形成明显的对比或并列关系。

排比的应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修辞效果,使文章更加有力量。

在说明文和议论文中,排比常用于列举论点或事实,以增强说服力。

例如,在一篇关于环境污染的文章中,可以使用排比来列举各种污染的情况,以突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此外,在叙事文学作品中,排比可以用来排列相似的动作或情节,以增加读者的阅读愉悦感。

比如,在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中,他通过排比描写疯狂人物的种种怪诞举动,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高三一轮复习之借代修辞手法

高三一轮复习之借代修辞手法
4.以资料或工具代。以与本体相关的资料或工具代本体。 例5:因为当初我们都曾梦想成为文学家,而且还说过酸溜溜的话:要
握莎士比亚的笔,不舞拿破仑的剑。 解析:“握莎士比亚的笔”代从文,写出与莎翁媲美的作品,“舞拿
破仑的剑”代从武,以工具作为代体的一部分。
借代的类型
借代可以根据本体与代体之间的相关关系分为以下各类:
借代的作用
• 借代修辞有两大优点:一是简练行文,二是具象生动。 • 巧妙地萃取本体的精华,让借体形象生动地托生再现。因为这
些特殊功用,在讲究意象、音律、韵味,用词凝练的古代诗词 中,借代手法常被大量运用。 • 借代,看似平淡无奇的以物代物,实则精准、凝练、不动声色 地萃取了本体精华,又活灵活现地放大或具象了本体的特质, 既是简洁、高效的状物描写手法,又能满足行文所需的韵脚, 丰富画面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代的类型
借代可以根据本体与代体之间的相关关系分为以下各类:
2.以特征或标帜代。用人或事物的特征或某方面标识代本体。 例2: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
的文字。 解析:“秃头”是人物外貌特征,“白背心”是人物服饰标
识,以此代特定的人。
借代的类型
借代可以根据本体与代体之间的相关关系分为以下各类:
练习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问:“绿肥红瘦”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此句的妙处。
【答案】本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绿”“红”以颜色分别借代 “叶”“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生动形象新鲜 而又奇特。抒发了女词人暮春时节的感伤。

(完整版)借代修辞手法详解

(完整版)借代修辞手法详解

借代一、定义: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二、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三、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四、方法:①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望天门山》)②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③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梅岭三章》)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榆钱饭》)⑤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最后一次讲演》)五、注意事项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

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

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

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性质却完全不同。

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高职高考语文修辞手法——借代

高职高考语文修辞手法——借代

高职高考-语文课程
第七节 修辞
借代
5.专名代泛称 :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 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6.以结果代原因 例如:令人捧腹。 7.形象代本体 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小试牛刀
高职高考-语文课程
星星正在眨巴着明亮的眼睛。
高职高考-语文课程
第七节 修辞
【难点突破:区分比喻比拟、借喻、借代】 区分借喻借代 借喻能改明喻,借代不行。 例:白胡子笑得直不起腰来。 例:雨停后,荷叶上的珍珠断了线视似地滚下来。
THANK YOU
第七节 修辞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是借喻,还是借代: ①孤帆一片日边来。 ②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④“看我们不揍你一顿,你这个传播伤害病的虱子!” ⑤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高职高考-语文课程
第七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辞
【难点突破:区分比喻比拟、借喻、借代】 区分比喻比拟 比喻重在“喻,”即通过甲乙的相似来揭示事物的本质或特 点,阐明事理;比拟重在“拟”,即把甲事物直接当作乙事 物来写。 例:星星闪烁着,很像小孩的眼睛。
修辞手法——借代
比喻 比拟 借代
高职高考-语文课程
第七节 修辞
夸张
反复
对偶
设问
排比
反问
高职高考-语文课程
第七节 修辞
借代
1.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 物的名称。 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 3.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浅析借代修辞手法

浅析借代修辞手法

浅析借代修辞手法中文系汉语言专业吴涛10220122202405摘要借代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早在古代就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借代的方式有许多类型,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推移运用的类型在日益扩大和完善。

运用借代手法得当,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积极修辞效果,使语言形象、具体、深刻,免除呆板而富于变化,充分表达思想情感。

当然借代的运用也有一定的规则,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同时,借代和借喻有很多相似之处,要明确区别这两种修辞手法。

关键词借代类型运用作用借喻一、借代的定义不直接说出人或者事物的名称,而另外用与其有关联的事物的名称来称代,这种修辞方式叫做“借代”。

(《汉语修辞通论》王勤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不称说事物本身,而借相关的事物来称代,叫做借代。

(《修辞学》李维琦著湖南人民出版社)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者事物,而是“借”同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来“代”的一种修辞手法。

(《修辞的艺术》刘继超高月丽著石油工业出版社)二、借代最常见的类型1.“借”要说的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来“代”所要说的人、事。

大耳儿最叵信。

《后汉书·吕布传》“大耳儿”代刘备。

《三国志》中说,“顾自见其耳”,刘备耳朵大的出奇。

他端坐在主宾席上,左边是米业巨商李老板,右边是商业巨头马会长。

在这群光头、毡帽、长衫、马褂中间,他有种鹤立鸡群的气度。

(《张玉良传》石楠)不直接说商业界的上层人物,而用他们的外貌和穿着“光头、毡帽、长衫、马褂”来代替。

2.“借”具有典型性的人的专名“代”一般人不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

(黄宗羲《原君》)用“许由、务光”代不愿居君位的人。

传说尧把天下让给许由,他不受逃隐到山中。

汤把天下让给务光,务光拒绝投水自杀。

我熟悉陆文婷们的经历和处境,了解他们肩负的重担,知道他们生活的艰辛。

(谌容《写给人到中年的读者》)借专名“陆文婷”来泛指一切的中年知识分子。

3.“借”具体事物“代”抽象事物,抽象代具体。

高考语文复习修辞手法之借代借喻课件21张

高考语文复习修辞手法之借代借喻课件21张

判断二:看能否转 换成明喻。能转换 成明喻的是借喻, 本能转换成明喻的 是借代。
问题探究
改成明喻,教师培育着像 祖国花朵一样的儿童。句 子通顺,故本句是借喻
1.教师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改成明喻,一群像红领巾一样的 少先队员向公园走去。句子不通 顺,故本句不是借喻 2.一群红领巾向公园走去。
问题探究
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 体生动的效果。
1、用事物的部 分代事物的全部
沙鸥翔集,锦 鳞游泳。

借代的种类
2、用事物的整体 代部分。
孤帆远影碧空尽
以面带点
3、特征代具体事 物。
将军身披坚执锐
借代的种类
4用具体代抽象。 干戈寥落四周星
5用工具代事物。 无丝竹之乱耳
6用事物材料代事物 同舍生皆披绮绣
(借“红领巾”代“少先队员”)
3.工具或材料代替本体。 例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借“管弦”代“音乐”) 例如:阿Q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满把是银的 和铜的。
( 借“银的和铜的”代“银元和铜钱”)
4.部分代整体。 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借“眉”代“头”) 5.具体代抽象。 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借“枪杆子”代“武装斗争”)
6.专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借“雷锋”代“爱做好事的人”) 7.人名代著作。 例如:我们要多点读鲁迅。
(借“鲁迅”代“鲁迅的作品”) 8 .结果代原因。 例如:大家都为你捏着一把汗。
(借“捏着一把汗”代“紧张、担心”)
(三)借代的作用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
考一考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 里笙歌作。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 锦丧胡尘。

借代修辞手法解释

借代修辞手法解释

借代修辞手法解释一、借代的定义借代指用某些与本意相近的词语代替原词,从而增加修辞效果的修辞手法。

二、借代的分类1. 同类借代:用同一范畴的词来代替本来要说的词。

2. 异类借代:用不同词类的语言来替换其他语言中的某个词汇。

3. 形声借代:以相同形状或相似的音调和韵律来取代原词。

4. 祷文借代:借用祈祷的语言代替一般性语言。

5. 反复借代:反复使用同一词汇来替换不同的内涵。

三、借代的例子1. 同类借代- 我的芳心熏染了三春(芳心代表了爱情,提高了表达的浪漫气息)- 四十年河西,南北多少事(河西指的是解放区的陇东一带,南北多少事代表着国家的分裂和内战)2. 异类借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代表世界,月代表民族,表现出诗人的爱国情怀)- 分崔肝胆,结交皆忠诚(崔肝胆是古代名将,形容交情要求忠诚,结交的人必须信守承诺)3. 形声借代- 晨钟暮鼓(钟鼓指的是寺院的声音,表现一种平静)- 肆意妄为(妄指的是无可辩护的程序,令人感到惊讶)4. 祷文借代- 请门外邻居兼听(兼听代表请他们慈悲宽容,好像听到门外的声音)- 参天古树,君宜爱护(参天代表的是髙耸入云的古树令人感到敬畏,表达了爱护环境的观念)5. 反复借代-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云想代表的是遐想,花想代表的是幻想,融合在一起表现出无限的遐思和幻想)。

四、借代的效果1. 提高句子的艺术特点借代的语言具有艺术感染力,使句子的词汇表现更加丰富,加强了表现力,提高了句子的艺术特点。

2. 提高语言表现的含义借代常常用于刻画人物、描绘景色和表达思想情感等,增加了情感的体现,提高了语言表现的含义。

3. 起到极大的感染力借代的修辞手法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让人产生联想和情感上的共鸣。

4. 丰富语言表现的多样性借代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加语言的表达方式,丰富了语言表现的多样性,提高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五、借代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借代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之借代

常见的修辞手法之借代

常见的修辞手法之借代借代就是不直接把人或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用一个跟它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方式很多:例如1."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

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

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2. 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

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3. 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

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 大会以后,我们一定要用切实的办法来改善我们的工作,先进的地方应该更加先进,落后的地方应该赶上先进的地方。

要造成几千个长冈乡......,几十个兴....国县..。

6. 不在一部分人民家中一时地打烂些坛坛罐罐.......,就要使全体人民长期地打.烂坛坛罐罐.....。

7. 现在是"阳春白雪...."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

...."和"下里巴人8. ……后来村长问了情由,费了好大一会唇舌..,才给他们调解开。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9.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采葛》)10.这时,我就会腋下出汗....,恨无地洞可钻。

例1是特征代本身,"花白胡子"代长着花白胡子的人。

例2 是性质代本身,"硬硬的"代钱。

例3 是标志代本身,"刺刀"代手执刺刀的日本鬼子。

例4是部分代本身,"帆"代"船"。

例5 是特殊代普遍。

"长冈乡""兴国县"代所有先进的地方。

例6 是具体代抽象。

"打烂坛坛罐罐"代受损失。

例7 是个别代一般。

"阳春白雪"代提高的作品,"下里巴人"代普及的作品。

借代手法ppt课件

借代手法ppt课件

注意借代的一致性
总结词
借代的一致性是使用借代手法的基本要求, 能够确保表达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详细描述
在运用借代手法时,应注意保持借代的一致 性,即所选择的借代方式应始终与被借代的 对象保持关联,避免中途更换或混淆。同时 ,要注意借代的范围和程度,避免过度借代
导致表达模糊或失真。
避免使用生僻的借代方式
借代手法能够将复杂的情感或思想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使读 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使的语言形 式,避免了冗长、繁琐的表达, 使语言更加简洁精炼。
02
借代手法能够以简短的语言形式 表达出丰富的意义,提高了语言 的效率,使表达更加有力。
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
借代手法通过特定的语言形式,激发 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能够更好 地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意义。
详细描述
专名代本体是指用具有代表性的专有名词来代替本体的一种修辞手法。这种手法 能够突出事物的代表性特征,使语言更加简洁明了。例如,“金鸡奖”代指中国 电影最高奖项,“黄浦江”代指上海市。
色彩代本体
总结词
利用色彩的象征意义代替本体。
详细描述
色彩代本体是指利用色彩的象征意义来代替本体的一种修辞手法。这种手法能够突出色彩的象征意义,使语言更 加富有情感和表现力。例如,“白色恐怖”代指恐怖统治,“绿色食品”代指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
06
借代手法与其他修辞手法的结合运用
借代与比喻的结合运用
总结词
比喻和借代都是通过相似性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 ,比喻强调相似性,而借代强调相关性。
详细描述
比喻是通过打比方的方式来描述事物,而借代则是用事 物的部分或特征来代替整个事物。比喻和借代结合运用 ,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

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一)

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一)

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一)借代修辞手法是一种修辞手法的方法之一•借代修辞手法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借用其他事物或概念来表达某个事物或概念,以达到表达手法更加生动、形象的目的。

1. 拟人•“风儿轻轻地唤醒了大地,让万物苏醒。

” - 唤醒的行为赋予了风一种拟人的特性,使得描写更具有表现力。

2. 比喻•“他是那个团队中的灵魂,毫无疑问。

” - 将一个人比喻为整个团队的灵魂,凸显出他对团队的重要性和无可替代性。

3. 拓展比喻•“她是那枯枝上新花,点缀着整个夏日的景色。

” - 将一个人比喻为一株开出的新花,形容她在夏日的美丽和独特。

4. 比拟•“他脚步轻盈如猫,灵活地穿梭于人群之间。

” - 将一个人的脚步与猫进行比拟,突显出他的轻盈和敏捷。

•“夕阳如血,将整个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红色。

” - 将夕阳的颜色与血进行拟物,形容夕阳的颜色十分鲜艳和美丽。

6. 拟声•“风儿呼啸着刮过耳边,发出凄凉的响声。

” - 将风的声音通过拟声的方式进行描写,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风的呼啸声。

7. 拟态•“大海宛如一面镜子,波光粼粼。

” - 将大海的表面比喻为镜子,形容海面上波光闪烁的景象。

8. 拟情•“心如刀割,痛不欲生。

” - 将内心的痛苦比喻为被刀割、难以承受,表达出强烈的情感。

9. 排比•“她是美丽的、聪明的、善解人意的。

” - 通过排比的方式列举出一个人的各种优点,让描写更加生动、连续。

10. 对偶•“岁月蹉跎,日月如梭。

” - 将岁月与日月进行对比,形容时间的流逝感。

•借代修辞手法是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借用其他事物或概念来表达某个事物或概念,以达到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常见的借代修辞手法包括拟人、比喻、拓展比喻、比拟、拟物、拟声、拟态、拟情、排比和对偶等。

这些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的力度和形象感。

11. 双关•“他的话像针一样刺痛了我的心。

” - 将对方的言语比喻为针,既表达了伤害的感受,又展示了文字的双重含义。

借代手法的落实与应用(课件)2024年高考语文修辞手法(全国通用)

借代手法的落实与应用(课件)2024年高考语文修辞手法(全国通用)
(8). “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 辞手法?“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两句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Hale Waihona Puke (8).【参考答案】 借代。这两句极力写出了当年宫苑中歌舞升平 的景象,与后面的“到而今”所描述的景象形成鲜 明的对比。
【试题分析】
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题目。 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 王安石
忆乡愁,看变迁。逛村史馆已成为一些乡村的新年俗。走进村史馆, 村史馆馆长李洪浩追忆起当年的 ② ,他的爷爷李义丰带领村民 修建了最早的石泉湖水库,后来总共修了四座水库,使80%的土地变 成了水浇田,石泉湖村获得连年大丰收,成为沂蒙老区农业战线的典 型。而“落难沟”村改名为“落满沟”村的趣闻更是折射出这个小村 庄的百年变迁史。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在村干部、扶贫驻村工作队的 带领下,全村迅速变化,泥路变硬化路,窑洞变砖瓦房,接着又通了 自来水,有了宽带网,村容 ③ 。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越来越 多的乡村日渐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村史馆逐渐成为村民们寄托乡愁, 留住历史的“纽带”。乡愁,不仅藏在耕耘桑梓的往事中,也藏在烟 火百态的民风民俗里。修村史、扬村风,久久为功,方能将乡村精神 文明传承保护下去。 (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 表达效果。
5.以专名代泛称。用人或事物的专有名称作为典型性代 称,代某一类人或事物。
例6:纯情作家或者生来独眼,或者目瞎一眼,永远 只看见林黛玉,看不见刘姥姥。永远只看见所谓纯情, 看不见纯情之后的血肉。
解析:“林黛玉”代多愁善感的人物,“刘姥姥 ”代劳苦大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
7.以结果代原因。以结果代产生此结果的原因。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修辞手法(借代)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修辞手法(借代)课件
【答案】D 【解析】比喻,其他均为借代。
狮子在西方文化里是凶残暴躁的,代表强权和威严,来到中国后,起初也 被奉为权威、庄严的代表。唐朝末年,烽烟不断,狮子慢慢地像“王谢堂 前燕”一样从庙堂走入寻常百姓家。久而久之,再加上儒家文化的引导, 人们对狮子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民间把想象中的祥瑞加之其身,使狮子 乖巧祥和,最终成为中华瑞兽。狮子跃舞在佳节吉时之际、雄踞于高阁贵 府门前,寄托着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看似入侵了中华文化的 西方狮子早就实际上被中华文化融合、吸收和改造,并被引进了全新的文 化内涵。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指出借代内容并简要分析其 表达效果。(5分)
A.林冲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D.上面坐着两位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区分借喻和借代的能力。A项,根据语境,“琼”“玉”的本体是雪,且本体 没有出现,因而是借喻,B项的“黄发垂髫”代指老人和小孩,C项的“锦鳞”代指美丽的鱼,D 项的“马褂”“西装”代指两位老爷,因而B、C、D皆为借代,所以选A。
例如: 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 “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②“终岁不闻丝竹声”,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③“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④“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诗中以“杜康”代酒。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一项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借代修辞手法详解教学文案

借代修辞手法详解教学文案

借代一、定义: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二、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三、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四、方法:①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望天门山》)②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③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梅岭三章》)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榆钱饭》)⑤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最后一次讲演》)五、注意事项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

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

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

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性质却完全不同。

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2022小学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解析:借代

2022小学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解析:借代

2022小学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解析:借代(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2022小学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解析:借代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借代和双关修辞手法使用大全-思维导图法

借代和双关修辞手法使用大全-思维导图法

中小学生常用的修辞手法一共有13种,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在以前已经详细介绍了9种修辞的使用方法。

这篇文章具体介绍下借代、双关这2种修辞手法。

还是先用思维导图把所有的修辞手法罗列出来,这样便于对比以及归纳。

思维导图的一个功能就是能做知识体系的归纳整理,这样能把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1. 借代借代的构成元素就是本体、代体、相关性。

但是在借代中本体是不出现的,而是用与本体密切相关的事物来代替说要表达的本体,或者用事物的局部来代替整体。

这样会使得语言更加简洁、形象、生动。

也容易唤起读者的一种联想。

比如我们常常用巾帼来借代女人,用须眉来代替男人,也就有了巾帼不让须眉这样的句子。

杜甫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也是把朱门来借代富贵之家,死骨借代尸体。

这样就让这句诗文更加形象生动。

借代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特征代主体:白胡子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根棍子走到我面前。

具体代抽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部分代整体: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专名代泛称: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

形象代本体:西服表情严肃,让人不寒而栗。

等等……在运用借代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并且本体在之前叙述中最好有所交代,这样能让读者更加清楚。

借代和借喻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本体都不出现,但借代只代不喻,而借喻是喻中有代,具体借喻的用法,可以参考下我写的另外一篇文章。

2. 双关双关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它字面上意义是明确的,但是内中所含的意义又是隐性的。

主要就是利用词的多义以及同音(或近音)条件,有意使得句子有双重意义。

中国的古诗词一般追求含蓄,所以经常采用双关的手法,所以我们在理解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弄明白它们表面意义在外的弦外之音,这也是古诗词的魅力所在。

使用了双关的作用是为了使得语言表达更加含蓄、幽默,从而加深语意,让人印象深刻。

双关可以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谐音双关就是利用同音或者近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代
一、定义: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二、借代种类:
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三、作用: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四、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最后一次讲演》)
五、注意事项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

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

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

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
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性质却完全不同。

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