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列传》(节选)
最新《游侠列传》原文及译文
![最新《游侠列传》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1f5d495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d.png)
最新《游侠列传》原文及译文《游侠列传》是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一部分,由袁宏道等人合编而成。
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古称天下第八会 -->一卧伴猫边讲史 -->宋江,汉家勇名传三皇,职恩尤深尊主两朝,抗元十余年有功业,犹似洪武闭战云梁,无拘鲁班为室佑,恩贵显湖压河帮,杏林医圣元宗侯 -->尊龙汎峥嵘佩玉绳,北夫妻夜起胡越争 -->晓妆初起后方薄,新衛阑干几阵碎,张果老三叉喜且悲;郓阳铁使龙坡步,才子飞文洛睢沮洳长娇,婕妤州遗忘汉人刘蔡已。
满坑寒色酒旗横 -->林中垂袖趋渔市;白发悼亡甥 -->白马横山道 -->割股饱餐夷歌奏 -->众山042-->龙昌洞暂归鬼子,青鳞与顾两武将。
武松英勇怒江城,西门庆官做毛贼。
五虎上将皆英武,行者三人俱自强。
智勇双全孙传庭,英雄豪杰毛文龙。
译文:曾被誉为天下第八会 -->有人躺着与猫咪边讲历史 -->宋江,汉家勇士之名传扬于三皇之间,忠诚而义气之任职,令尊主钦仰两朝,英勇抗击元寇十余载,无愧于洪武闭战云梁之功,不拘于鲁班之家庇佑。
恩荣显达湖压河帮,他如同医学圣者承元宗侯之赐龙蟠玉绳,与北方夫妻因胡越争端而半夜起争吵。
黎明时分妆容初起,后宫内却呈现着薄弱之风,闲卫倚干破碎不堪,张果老三叉道途中喜悦又悲伤;郓阳铁将龙坡行走如飞,才子翩跹在文洛与睢河之间沮洳阻滞长娇,那婕妤之地已荒忘了曾热闹的汉人刘蔡。
满地的坑,寒冷的气色,酒旗横挂;森林中一袖子垂下,悠然趋向渔市;白发悼念亲戚的辈分 -->骑着白马行走于横山之道 -->割下股肉饱餐于夷歌奏中 -->众山042为了暂时的归宿,龙昌洞里魂魄乱,青龙与顾廷龙两位武将立下壮志。
武松英勇愤怒江城,西门庆做官成了毛贼。
五虎上将个个英勇,行者三人皆自强。
智勇双全的孙传庭,英雄豪杰毛文龙。
以上就是《游侠列传》的原文及译文。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北京版必修一《游侠列传》原文及译文
![北京版必修一《游侠列传》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a1d189a684868762caaed5d2.png)
作者简介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靠近龙门。
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
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
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
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
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之间。
当地名胜古迹很多。
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
)人。
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于公元前90年,55岁终。
《游侠列传》《游侠列传》是《史记》名篇之一,记述了汉代著名侠士朱家、剧孟和郭解的史实。
司马迁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侠客,充分地肯定了“布衣之侠”、“乡曲之侠”、“闾巷之侠”,赞扬了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等高贵品德。
这些被班固视为“罪已不容于诛”(《汉书·游侠传》)的社会底层的人们,在司马迁的笔下却成为倾倒天下大众的英雄,并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对迫害他们的人表示极大愤慨,揭示了汉朝法律的虚伪和不公正的本质,表现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和《史记》一书的人民性。
集解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彊於世者,谓之游侠。
”斋晕穆韩子曰:“儒以文乱法,□正义言文之蔽,小人以僿。
谓细碎苛法乱政。
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正义讥,非言也。
儒敝乱法,侠盛犯禁,二道皆非,而学士多称於世者,故太史公引韩子,欲陈游侠之美。
而学士多称於世云。
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於春秋,○索隐功名俱著春秋。
案:春秋谓国史也。
以言人臣有功名则见记于其国之史,是俱著春秋者也。
固无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集解徐广曰:“仲尼弟子传曰公皙哀字季次,未尝仕,孔子称之。
”读书怀独行君子○索隐行音下孟反。
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正义庄子云“原宪处居环堵之室,蓬户不完。
以桑为枢而甕牖,上漏下湿,独坐而弦歌”也。
北京版-语文-高一-《游侠列传〈节选〉》拓展阅读 史记故事破釜沉舟
![北京版-语文-高一-《游侠列传〈节选〉》拓展阅读 史记故事破釜沉舟](https://img.taocdn.com/s3/m/01ab2a520b4c2e3f5627631c.png)
高中语文--打印版
史记故事·破釜沉舟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
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
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
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
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
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
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
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
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
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
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Word打印版。
北京版-语文-高一-《游侠列传〈节选〉》拓展阅读 陈涉世家司马迁
![北京版-语文-高一-《游侠列传〈节选〉》拓展阅读 陈涉世家司马迁](https://img.taocdn.com/s3/m/4a61b58e81c758f5f71f671c.png)
陈涉世家司马迁陈胜是阳城人,字涉。
吴广是阳夏人,字叔。
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天陈涉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如果我富贵了,不会忘记你们。
”同伴苦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个人停驻在大泽乡。
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担任了小头目。
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误了期限,按照秦朝法律都应当斩首。
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逃走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失败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陈胜说:“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的统治很久了。
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继位当皇帝,应当继位当皇帝的是皇帝的长子扶苏。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秦始皇的缘故,秦王派他在外面带兵。
现在有的人听说扶苏没有罪,秦二世却杀了他。
百姓多数听说他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
项燕是楚国的将领,曾多次立有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很爱戴他。
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
现在如果让我们的人假装称是公子扶苏、大将项燕的队伍,向天下发起倡导,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
”吴广认为他说的对。
于是二人去占卜来预测吉凶。
占卜的人了解到他们的意图,说:“你们的事情都能成功,能建立功业。
但你们把这件事向鬼神卜问过了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到算卦的人的用意,说:“这是教我们利用鬼神先威服众人罢了。
”于是找人用丹砂在丝绸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用网捕获的鱼的肚子里面。
士兵买那条鱼回来煮着吃,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自然就诧怪此事了。
陈胜又暗中指使吴广到军队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晚上用笼罩着火装作鬼火,作狐狸嗥叫的声音喊道:“大楚要复兴,陈胜要称王”。
士兵们夜里都惊慌。
第二天,士兵中到处谈论这件事,都不说话,只是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陈胜。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多愿听吴广的差遣。
北京版必修一《游侠列传》原文及译文
![北京版必修一《游侠列传》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fb5933eff9aef8951e0604.png)
作者简介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靠近龙门。
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
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
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
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
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之间。
当地名胜古迹很多。
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
)人。
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于公元前90年,55岁终。
《游侠列传》《游侠列传》是《史记》名篇之一,记述了汉代著名侠士朱家、剧孟和郭解的史实。
司马迁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侠客,充分地肯定了“布衣之侠”、“乡曲之侠”、“闾巷之侠”,赞扬了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等高贵品德。
这些被班固视为“罪已不容于诛”(《汉书·游侠传》)的社会底层的人们,在司马迁的笔下却成为倾倒天下大众的英雄,并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对迫害他们的人表示极大愤慨,揭示了汉朝法律的虚伪和不公正的本质,表现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和《史记》一书的人民性。
集解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彊於世者,谓之游侠。
”斋晕穆韩子曰:“儒以文乱法,□正义言文之蔽,小人以僿。
谓细碎苛法乱政。
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正义讥,非言也。
儒敝乱法,侠盛犯禁,二道皆非,而学士多称於世者,故太史公引韩子,欲陈游侠之美。
而学士多称於世云。
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於春秋,○索隐功名俱著春秋。
案:春秋谓国史也。
以言人臣有功名则见记于其国之史,是俱著春秋者也。
固无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集解徐广曰:“仲尼弟子传曰公皙哀字季次,未尝仕,孔子称之。
”读书怀独行君子○索隐行音下孟反。
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正义庄子云“原宪处居环堵之室,蓬户不完。
以桑为枢而甕牖,上漏下湿,独坐而弦歌”也。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史记游侠列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史记游侠列传》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c76c6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3.png)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史记游侠列传》原文及翻译《史记游侠列传》是中国古代史书《史记》中的一篇,该篇主要记述了古代游侠的事迹和风采。
下面,我将为您呈现《史记游侠列传》的原文及翻译。
史记游侠列传孔子曰:“游侠世俗称其乐者,非其乐也。
”世俗以为游侠者以忠信为体,行义为主,遇贫穷而不忍见之,遇富贵而不欺诈之,使天下之身言皆非实也。
世俗以为之非孔门学族之业,下故不称孔子之道。
然游侠之业,厥务儒者未明。
或问召宜生、白贲相应者是也。
叔仲贵于行义,然累吴君以黄金百镒。
甯敖好贾,然不蚤行者不与之言。
公孙敬好进善,然收留客有术。
颛顼、高阳之君贵射,射者善与之为伍。
鲁无道,孔子恶之,然自许以天下可规,不以道蔽也。
不乐微行,乐正义能行己之道者,故谓之游侠。
微行,不可已也。
于予与其信其梦也,不如信吾所闻。
游侠不前后乎曲曲文公。
说者曰:“知君不及游侠远矣,远矣。
”知君之可知也,游侠之可知也,为其下也。
使人信君之诺兮!亦智乎告以游侠兮!世俗尚之。
故周、召之闵其臣如载。
天子尽命行之,言必实。
彼必许之以权,虽将极辟,人从焉;必许之以声,虽将弊困,人从焉。
直求以逐羊,开然适理。
竹箦击壤,群公不易。
故世俗称为游侠者,实游侠居焉。
世俗称为自尕者,实自尕居焉。
孔子所载,周亚夫之事也。
趋群公之事,取百家之议。
自史以迄今,不相逾越,数万语,辄不离是,臣愿得以蔽曲予。
所言迅疾蓄,执直而柔,君子可夺舟也。
或美之,或恶之,不可不辞。
凡其辟王者之事,斯成也。
皆悬之难者也,其告之恶者也也。
迅疾之声么,所以谏上无口,悔人莫之肯听者也。
周亚夫御戎夫之卒,闻罢兵於内,将之於外。
使人看之,谓其村悬落,长吏免之。
厚衣重帐,入见於君曰:“前为汉之时,闻秦杀如羊然。
彼时吾贫而不能从事,故自为奋发。
今闻汉诛卫,吾闻汉诛之漆身,或斧之断臂,或缟之断首。
吾,汉将也!有汉将诛,愿王试1. 孔子曰:“游侠世俗称其乐者,非其乐也。
”这句话是孔子对游侠的评价。
游侠虽然被世俗看作乐于行侠之事,但这并不是他们真正的乐趣所在。
史记游侠列传郭解原文及翻译
![史记游侠列传郭解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8f9742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b.png)
史记游侠列传郭解原文及翻译(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史记游侠列传郭解原文及翻译游侠是什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加上一个“游”字,就要四处去游走去行侠仗义为大家排忧解难。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史记 游侠列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史记 游侠列传》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4ec859cf61fb7360b4c6590.png)
《史记·游侠列传》原文及翻译原文: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至如()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世主,功名俱著()春秋,固无可言()。
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
死而已四百馀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
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
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灾,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
”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
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
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
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
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
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
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
然儒、墨皆排摈不载。
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
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
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
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暴豪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司马迁《游侠列传(节选)》原文、注释、译文
![司马迁《游侠列传(节选)》原文、注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42834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5.png)
司马迁《游侠列传(节选)》原文、注释、译文【原文】《游侠列传(节选)》汉·司马迁鲁①朱家者,与高祖同时。
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
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
然终不伐其能,歆②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
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
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
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
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③,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
自关以东,莫不延颈④愿交焉。
郭解,轵⑤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
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
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
少时阴贼,慨⑥不快意⑦,身所杀甚众。
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不休,及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
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
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然其自喜为侠益甚。
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
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⑧如故云。
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
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⑨。
非其任,强必灌之。
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
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
”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解使人微知贼处。
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
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
”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
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
有一人独箕踞⑩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
客欲杀之。
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11)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12)时脱之。
”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
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
箕踞者乃肉袒谢罪。
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
客乃见郭解。
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
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
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
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
司马迁《游侠列传序》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游侠列传序》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4cde6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9.png)
司马迁《游侠列传序》原文译文赏析《游侠列传序》是司马迁的一篇文章,下面将对其进行原文及译文赏析。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所著有《史记》被誉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在《史记》中,有一篇名为《游侠列传序》的文章,下面是该篇文章的原文和译文:《游侠列传序》原文:豫让将为侠义,佩玉以为信。
假玉无完荣,逐隐斯世迁。
出言交以智,退身居以贞。
未见富贵时,谁知贫贱险。
人无取闲愿,天有陷溺心。
独步实淹留,孰云机势均。
延陵欺母后,楚胥入汉巾。
忽露异质性,权省风波津。
善骑射非干,佞幸各以勤。
风本起倒悬,英名彰古今。
群俗习惯移,圣贤留可衷。
陈寕推诗道,大数出才人。
琴心剡若磨,石网犹不镌。
轹函辞尊俎,贾迹大户门。
数赐窦车辚,频设赵鼓矜。
顾机是儿戏,篇籍残千顷。
秋草溪桥赏,春花园里亲。
为君琴瑟意,料理卷舒纶。
《游侠列传序》译文:豫邦的让将军本身就以侠义闻名,佩戴着玉佩以示其忠诚。
虽然这块玉佩不完美,但是他把这块玉佩一直随身携带着。
他言谈之间宽厚有智,行动之间自处高洁。
尚未得到富贵的时候,谁会知道贫贱的危险。
人们未曾得到休闲之愿,而天却时常有危险陷溺之心。
他独自一人留连在游人繁忙的世间,谁能说这不是命运的安排呢?当延陵在母亲死后不顾一切地入侵国家,将国家推到危机中时,楚胥(楚国公子胥)纵身投奔汉王,挂起巾帼降服于汉王,为其效力。
他突然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才华,成功地处理了风波与困难。
善于射箭不仅仅是充满了技巧,而是聪明才智的展示。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间,奸诈与阴险的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都非常努力。
贤者本来应该受到尊重和赞扬,但是在这个世间,他们常常被忽视。
当风向发生变化时,英名会赫然在世。
当社会的习惯发生改变时,圣贤始终保持其真实的内心和真实的本质。
陈寕埋头修炼诗书之道,骄傲地担当起了大器。
他的心灵如同琴瑟一样光滑,犹如磨石一般光亮,没有瑕疵。
他不屈不挠地坚持自己追求的方向,不顾他人的眼光与评价。
史记·游侠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3)
![史记·游侠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3)](https://img.taocdn.com/s3/m/bbf5bc5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6.png)
史记·游侠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3)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和,闻其声,争交欢解①。
解为人短小,不饮酒,出未尝有骑。
已又杀杨季主②。
杨季主家上书,人又杀之阙下③。
上闻,乃下吏捕解。
解亡④,置其母家室夏阳,身至临晋。
临晋籍少公素不知解⑤,解冒⑥,因求出关⑦。
籍少公已出解,解转入太原,所过辄告主人家。
吏逐之,迹至籍少公⑧。
少公自杀,口绝⑨。
久之,乃得解。
穷治所犯⑩,为解所杀,皆在赦前。
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郭解专以*犯公法,何谓贤!”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
吏以此责解,解实不知杀者。
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
吏奏解无罪。
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
当大逆无道(11)。
”遂族郭解翁伯(12)。
①交欢:结为友好朋友。
②已:不久。
③阙下:宫阙之下。
④亡:逃跑。
⑤籍少公:人名,姓籍,名少公。
⑥冒:冒昧。
此指冒然相见。
⑦因:顺便。
⑧迹:追踪而来。
⑨口绝:灭口。
⑩穷治:深究其事,追问到底。
(11)当:判处。
(12)族:灭族。
郭解迁移到关中,关中的贤人豪杰无论从前是否知道郭解,如今听到他的名声,都争着与郭解结为好朋友。
郭解个子矮,不喝酒,出门不乘马。
后来又杀死杨季主。
杨季主的家人上书告状,有人又把告状的在宫门下给杀了。
皇上听到这消息,就向官吏下令捕捉郭解。
郭解逃跑,把他母亲安置在夏阳,自己逃到临晋。
临晋籍少公平素不认识郭解,郭解冒昧会见他,顺便要求他帮助出关。
籍少公把郭解送出关后,郭解转移到太原,他所到之处,常常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留他食宿的人家。
官吏追逐郭解,追踪到籍少公家里。
籍少公无奈自杀,口供断绝了。
过了很久,官府才捕到郭解,并彻底深究他的犯法罪行,发现一些人被郭解所杀的事,都发生在赦令公布之前。
一次,轵县有个儒生陪同前来查办郭解案件的使者闲坐,郭解门客称赞郭解,他说:“郭解专爱做*邪犯法的事,怎能说他是贤人呢?”郭解门客听到这话,就杀了这个儒生,割下他的舌头。
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34d8823186bceb18e8bb43.png)
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原文译文赏析《史记·游侠列传》原文作者:司马迁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着于春秋,固无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
死而已四百馀年,而弟子志之不倦。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戹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
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
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
”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
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
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沈浮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
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
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
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埶激也。
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
然儒、墨皆排摈不载。
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
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絜退让,有足称者。
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
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暴豪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游侠列传
![游侠列传](https://img.taocdn.com/s3/m/122737bd65ce05087632136d.png)
遊俠列傳韓子曰:「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二者皆譏,而學士多稱於世云。
至如以術取宰相卿大夫,輔翼其世主,功名俱著於春秋,固無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憲,閭巷人也,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義不茍合當世,當世亦笑之。
故季次、原憲終身空室蓬戶,褐衣疏食不厭。
死而已四百餘年,而弟子志之不倦。
今游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且緩急,人之所時有也。
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於井廩,伊尹負於鼎俎,傅說匿於傅險,呂尚困於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飯牛,仲尼畏匡,菜色陳、蔡。
此皆學士所謂有道仁人也,猶然遭此菑,況以中材而涉亂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勝道哉!鄙人有言曰:「何知仁義,已饗其利者為有德。
」故伯夷丑周,餓死首陽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貶王;跖、蹻暴戾,其徒誦義無窮。
由此觀之,「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侯之門仁義存」,非虛言也。
今拘學或抱咫尺之義,久孤於世,豈若卑論儕俗,與世沈浮而取榮名哉!而布衣之徒,設取予然諾,千里誦義,為死不顧世,此亦有所長,非茍而已也。
故士窮窘而得委命,此豈非人之所謂賢豪閒者邪?誠使鄉曲之俠,予季次、原憲比權量力,效功於當世,不同日而論矣。
要以功見言信,俠客之義又曷可少哉!古布衣之俠,靡得而聞已。
近世延陵、孟嘗、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親屬,藉於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賢者,顯名諸侯,不可謂不賢者矣。
比如順風而呼,聲非加疾,其埶激也。
至如閭巷之俠,修行砥名,聲施於天下,莫不稱賢,是為難耳。
然儒、墨皆排擯不載。
自秦以前,匹夫之俠,湮滅不見,余甚恨之。
以余所聞,漢興有朱家、田仲、王公、劇孟、郭解之徒,雖時捍當世之文罔,然其私義廉絜退讓,有足稱者。
名不虛立,士不虛附。
至如朋黨宗彊比周,設財役貧,豪暴侵淩孤弱,恣欲自快,游俠亦丑之。
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與暴豪之徒同類而共笑之也。
魯朱家者,與高祖同時。
游侠列传翻译原文
![游侠列传翻译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2d73512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9.png)
游侠列传翻译原文《游侠列传》是《史记》名篇之一,记述了汉代著名侠士朱家、剧孟和郭解的史实。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游侠列传翻译原文,欢迎阅读。
游侠列传翻译原文原文: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
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阸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
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
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饗其利者为有德”。
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
由此观之,“窃鉤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
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沈浮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閒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
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
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
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勎激也。
至如闾巷之侠,脩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
然儒、墨皆排摈不载。
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
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扦当世之文网,然其私义廉絜退让,有足称者。
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高中文言文阅读:列传(节选)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
![高中文言文阅读:列传(节选)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https://img.taocdn.com/s3/m/0d15f0e0b14e852458fb57f9.png)
高中文言文阅读 2019.111,二、文言文阅读,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游侠列传(节选)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
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
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
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
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季布者,楚人也。
为气任侠,有名于楚。
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
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
季布匿濮阳周氏。
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成,愿先自刭。
”季布许之,乃髡钳①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②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
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诫其子曰:“田事听此奴,必与同食。
”朱家乃乘轺车③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
”滕公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贤者也。
”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
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
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
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
”待间,果言如朱家指。
上乃赦季布。
当是时,诸公皆多以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
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
(选自《史记·游侠列传》,有删改)(注:①钳:此指用铁箍束颈,扮成囚犯;②广柳车:有篷盖的大车;③轺车:一匹马拉的轻车。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购求布千金购:购买B.迹且至臣家迹:追迹C.乃髡钳季布髡:剃去头发D.夫忌壮士以资敌国忌:忌恨,憎恶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②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B.①季布为项籍用②屈原为楚怀王左徒C.①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②垣墙周庭,以当南日D.①为气任侠,有名于楚。
②其制稍异于前3.下列各句中,反映朱家行侠仗义,舍己为人品格的一组是()①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
最新《游侠列传》原文及译文
![最新《游侠列传》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538a07ed630b1c59eeb5e6.png)
《游侠列传》原文及译文作者简介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靠近龙门。
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
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
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
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
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之间。
当地名胜古迹很多。
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
)人。
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于公元前90年,55岁终。
《游侠列传》《游侠列传》是《史记》名篇之一,记述了汉代著名侠士朱家、剧孟和郭解的史实。
司马迁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侠客,充分地肯定了“布衣之侠”、“乡曲之侠”、“闾巷之侠”,赞扬了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等高贵品德。
这些被班固视为“罪已不容于诛”(《汉书·游侠传》)的社会底层的人们,在司马迁的笔下却成为倾倒天下大众的英雄,并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对迫害他们的人表示极大愤慨,揭示了汉朝法律的虚伪和不公正的本质,表现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和《史记》一书的人民性。
集解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彊於世者,谓之游侠。
”斋晕穆韩子曰:“儒以文乱法,□正义言文之蔽,小人以僿。
谓细碎苛法乱政。
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正义讥,非言也。
儒敝乱法,侠盛犯禁,二道皆非,而学士多称於世者,故太史公引韩子,欲陈游侠之美。
而学士多称於世云。
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於春秋,○索隐功名俱著春秋。
案:春秋谓国史也。
以言人臣有功名则见记于其国之史,是俱著春秋者也。
固无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集解徐广曰:“仲尼弟子传曰公皙哀字季次,未尝仕,孔子称之。
”读书怀独行君子○索隐行音下孟反。
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正义庄子云“原宪处居环堵之室,蓬户不完。
北京版必修一《游侠列传》原文及译文
![北京版必修一《游侠列传》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8f76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1.png)
北京版必修一《游侠列传》原文及译文原文:游侠列传金庸第一回饮酒误事英雄本色程宗扬道:“我这人终生只会做两件事,一个是喝酒,另一个是打架。
”他这一番话,当的脸红耳赤,众人哄笑起来。
译文:The Legend of the Condor HeroesJin YongChapter 1: A Hero's True Nature Revealed in a Drunken MishapCheng Zongyang said, "In my whole life, I only know how to do two things: drink and fight." As soon as he said this, his face turned red, and everyone burst into laughter.第二回游侠聚义纵横天下程宗扬离开了村子,加入了英雄墓中的七位游侠,一起闯荡江湖,行侠仗义,与邪恶势力抗衡。
译文:Chapter 2: The Gathering of Heroes, Roaming the WorldAfter leaving the village, Cheng Zongyang joined the seven heroes in the Hero's Tomb. Together, they traveled the rivers and lakes, upholding justice and resisting evil forces.第三回英雄除恶义母出山程宗扬的义母凤九歌,知晓儿子英勇善战的事迹,毅然决然地出山,帮助他们打败凶恶的敌人。
译文:Chapter 3: A Mother's Justice, Confronting EvilCheng Zongyang's adoptive mother, Feng Jiuge, learned of her son's brave deeds and decisively emerged from seclusion to help them defeat their wicked enemies.第四回游侠江湖血仇情仇程宗扬遭遇到了旧日敌人的追杀,同时也揭露出了一段关于血海深仇和前世仇情的秘密。
游侠列传阅读训练及译文
![游侠列传阅读训练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8fb33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0.png)
游侠列传阅读训练及译文游侠列传(节选)司马迁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至如()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世主,功名俱著()春秋,固无可言()。
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
死而已四百馀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
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
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灾,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
”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
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
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
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
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
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
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
然儒、墨皆排摈不载。
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
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
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
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暴豪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古文两篇--游侠列传(节选)(单元测试)鲁人必修1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古文两篇--游侠列传(节选)(单元测试)鲁人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365c511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42.png)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练习
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古文两篇-—游侠列传(节选)(单元测试)鲁人必修1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古文两篇—-游侠列传(节选)(单元测试)鲁人必修1
一、积累·整合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歆其德〔xīn〕振人不赡〔shàn〕食不重味〔zhòng〕
B箕踞〔jū〕窘急〔jiǒng〕睚眦〔yázì〕
1、翻译下面句子
〔1〕所藏活豪士以百数
________________
〔2〕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本段内容,试分析朱家“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郭解的门客本来是想相救郭解,结果反而害了郭解的性命,有人认为郭解由此被诛实在是冤枉,有人则认为郭解这是罪有应得,结合整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翻译下面句子
〔1〕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游侠列传》(节选)二、学习目标通过讲解《游侠列传》(节选),达到四个目标1、赞赏游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等品德。
2、感受司马迁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的同情,对迫害他们的人表示极大的愤慨的感情。
3、理解司马迁进步的历史观和《史记》一书的人民性。
4、对游侠们产生的背景和他们在封建社会所起的作用进行讨论。
三、知识归纳总结1、作者介绍: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靠近龙门。
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
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
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
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
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之间。
当地名胜古迹很多。
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
)人。
生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于公元前90年,55岁终。
2、了解汉代著名侠士朱家和郭解的史实。
朱家自己并不富,却仗义疏财,另外就是帮助不少亡命之徒逃脱追捕,被他帮助的最有名的是季布将军,然而朱家却躲着季布,不愿受人感谢。
郭解小时候肯舍命助人报仇,还干犯法的事。
后来,郭解一改前行,对人以德报怨,厚施薄望,救人之命不恃其功,因此,他在当地声望很高,后来他被西汉统治阶级所不容,被杀害。
3、背景分析(1)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译文:儒生以儒家经典来破坏法度,而侠士以勇武的行为违犯法令)(2)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赞扬游侠重然诺,扶危济困,救人急难的行为,认为他们具有高尚的气节。
司马迁赞扬平民阶层的人物也有优秀品德,拿权贵人物的虚伪和劣行相对照,斥责这伙人标榜仁义而行窃国之实的可耻行为。
应该说,司马迁表扬平民之侠的个人品德是有道理的。
班固对游侠全盘否定,特别是他从平民不能犯上作乱这种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出发表示对游侠的憎恨,是不正确的。
但也应该看到,在一个社会之中,仅靠游侠的行侠仗义是很难纠正腐败社会风气的,要想让一个社会正常运转,主要还是靠国家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严格管理。
班固指责游侠“以匹夫之细,行生杀之权”,“退处士而进奸雄”,容易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是从总结统治经验方面考虑问题的,应该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3)后代的侠义精神白马篇(曹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少年行(其一)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王维的《少年行(其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4)当代影响很广泛的武侠小说(金庸)4、写作特点:此文不但善于叙事,且叙事与议论相结合,行文中“咨嗟慷慨,感叹宛转”(《史记评林》引董份语),处处倾泻“愤激”“不平之气”(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且层层回环,步步转折,曲尽其妙,真“百代之绝”(董份语)。
文章结构严谨有序,前有叙论,为一篇之纲,后分叙诸侠之事,为叙论作注脚,“太史公曰”总一篇之旨,明作者之情,前后辉映,“篇章之妙,此又一奇也”(吴见思《史记论文》)。
四、课文分析第一自然段写的就是著名侠士朱家鲁朱家者,〔1〕与高祖同时。
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
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
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2〕诸所尝施,唯恐见之。
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
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
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
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3〕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
自关以东,〔4〕莫不延颈愿交焉。
〔5〕【注释】〔1〕“鲁”,此处指泰山以南鲁国旧地。
〔2〕“歆”,同“欣”。
“歆其德”,指以自己的道德自喜。
〔3〕“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季布曾为项羽部将,率兵围困过刘邦。
汉朝建立后,刘邦悬赏缉捕季布。
季布经人介绍到朱家当奴隶,用来逃避缉捕。
朱家亲自替季布活动,使刘邦赦免了季布,并任为郎中。
季布后来曾任中郎将、河东太守等高官,所以称“季布将军”。
〔4〕“关”,秦汉人往往把函谷关简称为“关”。
〔5〕“延颈”,伸长颈项远望,形容殷切盼望。
译文如下:鲁国的朱家与高祖是同一时代的人。
鲁国人都喜欢搞儒家思想的教育,而朱家却因为是侠士而闻名。
他所藏匿和救活的豪杰有几百个,其余被救的普通人说也说不完。
但他始终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自我欣赏他对别人的恩德,那些他曾经给予过施舍的人,唯恐再见到他们。
他救济别人的困难,首先从贫贱的开始。
他家中没有剩余的钱财,衣服破得连完整的颜色都没有,每顿饭只吃一样菜,乘坐的不过是个牛拉的车子。
他一心救援别人的危难,超过为自己办私事。
他曾经暗中使季布将军摆脱了被杀的厄运,待到季布将军地位尊贵之后,他却终身不肯与季布相见。
从函谷关往东,人们莫不伸长脖子盼望同他交朋友。
第二自然段介绍年少时的郭解与成人后的郭解郭解,轵人也,〔1〕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
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
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
少时阴贼,慨不快意,〔2〕身所杀甚众。
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休乃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
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
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然其自喜为侠益甚。
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
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
〔3〕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
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
〔4〕非其任,强必灌之。
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
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解使人微知贼处。
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
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
”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
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注释】〔1〕“轵”,汉县名,在今河南济源县南。
〔2〕“慨”,原指叹息,此处指心绪不佳。
“不快意”,不痛快。
“慨”、“不快意”连用,加重语气。
〔3〕“睚眦”,音yá zì,怒目而视,引申指小忿小怒。
〔4〕“嚼”,饮酒干杯。
译文如下:郭解是轵(zhǐ)县人,字翁伯。
他是善于给人相面的许负的外孙子。
郭解的父亲因为行侠,在汉文帝时被杀。
郭解为人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不喝酒。
他小时候残忍狠毒,心中愤慨不快时,亲手杀的人很多。
他不惜牺牲生命去替朋友报仇,藏匿亡命徒去犯法抢劫,停下来就私铸钱币,盗挖坟墓,他的不法活动数也数不清。
但却能遇到上天保佑,在窘迫危急时常常脱身,或者遇到大赦。
等到郭解年龄大了,就改变行为,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地施舍别人,而且对别人怨恨很少。
但他自己喜欢行侠的思想越来越强烈。
已经救了别人的生命,却不自夸功劳,但其内心仍然残忍狠毒,为小事突然怨怒行凶的事依然如故。
当时的少年仰慕他的行为,也常常为他报仇,却不让他知道。
郭解姐姐的儿子依仗郭解的势力,同别人喝酒,让人家干杯。
如果人家的酒量小,不能再喝了,他却强行灌酒。
那人发怒,拔刀刺死了郭解姐姐的儿子,就逃跑了。
郭解姐姐发怒说道:“以弟弟翁伯的义气,人家杀了我的儿子,凶手却捉不到。
”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
郭解派人暗中探知凶手的去处。
凶手窘迫,自动回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郭解。
郭解说:“你杀了他本来应该,是我的孩子无理。
”于是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埋葬了他。
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
第三自然段:郭解与傲慢少年解出入,人皆避之。
有一人独箕倨视之,〔1〕解遣人问其名姓。
客欲杀之。
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2〕“是人,吾所急也,〔3〕至践更时脱之。
”〔4〕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
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
箕倨者乃肉袒谢罪。
〔5〕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注释】〔1〕“箕倨”,古代无椅子之类的坐具,所以席地而坐,同时两手据膝,就认为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因为这种姿式像簸箕,所以叫“箕倨”。
“倨”,通“踞”。
〔2〕“尉”,指县尉,汉代负责一县治安的官吏。
“史”,通“吏”。
“尉史”,县尉的属吏。
〔3〕“急”,急需。
〔4〕“至践更时脱之”,汉代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的男子要轮番到边境上去服兵役,叫做更。
不能服兵役的人出钱给官府,由官府雇人去服兵役,叫做更赋。
贫苦居民受雇代人服兵役叫做践更。
〔5〕“肉袒”,裸露上体,古代谢罪或祭祀时要袒露上体,以表示悔过或虔敬。
译文如下:郭解每次外出或归来,人们都躲避他,只有一个人傲慢地坐在地上看着他,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
门客中有人要杀那个人,郭解说:“居住在乡里之中,竟至于不被人尊敬,这是我自己道德修养得还不够,他有什么罪过。
”于是他就暗中嘱托尉史说:“这个人是我最关心的,轮到他服役时,请加以免除。
”以后每到服役时,有好多次,县中官吏都没找这位对郭解不礼貌的人。
他感到奇怪,问其中的原因,原来是郭解使人免除了他的差役。
于是,他就袒露身体,去找郭解谢罪。
少年们听到这消息,越发仰慕郭解的行为。
第四、五自然段:郭解讲信用,不抢功,保持着恭敬待人的态度,人缘好。
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
客乃见郭解。
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
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问,多不听者。
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
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
然后乃敢尝酒食。
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车,请得解客舍养之。
译文如下:洛阳人有相互结仇的,城中有数以十计的贤人豪杰从中调解,两方面始终不听劝解。
门客们就来拜见郭解,说明情况。
郭解晚上去会见结仇的人家,仇家出于对郭解的尊重,委屈心意地听从了劝告,准备和好。
郭解就对仇家说:“我听说洛阳诸公为你们调解,你们多半不肯接受。
如今你们幸而听从了我的劝告,郭解怎能从别的县跑来侵夺人家城中贤豪大夫们的调解权呢?”于是郭解当夜离去,不让人知道,说:“暂时不要听我的调解,待我离开后,让洛阳豪杰从中调解,你们就听他们的。
”郭解保持着恭敬待人的态度,不敢乘车走进县衙门。
他到近旁的郡国去替人办事,事能办成的,一定把它办成,办不成的,也要使有关方面都满意,然后才敢去吃人家酒饭。
因此大家都特别尊重他,争着为他效力。
城中少年及附近县城的贤人豪杰,半夜上门拜访郭解的常常有十多辆车子,请求把郭解家的门客接回自家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