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法的区别
欧洲机械图纸使用第一角法,美国、日本使用第三角法,它们有什么区别?
一、机械制图投影法
依据投影原理表示物体的形状,可将物体置于任何象限内,一般将物体置于第一限象而得到投影视
图的方法称为第一角投影法,因此同理可得第二、三、四角投影法。
空间的四个象限
欧洲机械图纸使用第一角法,美国、日本使用第三角法,它们有什么区别?
物体与四个象限
第二角投影法与第四角投影法所得视图重迭,制图与读图不易,所以不适用。
二、第一角与第三角法的区别
第一角法:物体置放于第一象限时,得到的投影视图的方法,称之。
主从关系:观察者→物体→投
影面
第一角法
第三角法:物体置放于第三象限时,得到的投影视图的方法,称之。
主从关系:观察者→投影面→
物体
第三角法
第一角法:大部份使用于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瑞士等);
第三角法:与我们观看物体位置的方向相同,因此美国、日本等国,使用此种投影法;
中国国家标准CNSB1001规定,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法皆适用,但同一张图中,不得同时采用。
机械图纸中一般要用如下图示注明所用投影法:
投影法的表示。
机械图纸使用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它们有什么区别
机械图纸使用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它们有什么区别
机械制图是工厂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
有些技术人员以前没有学过“机械制图”,在生产中凭着见得多了也能看懂加工图纸。
但是,也正是这种没有基础的感觉可能会造成错误,比如将加工部位弄反掉。
本文总结了机械制图的投影知识,供大家参考。
一、机械制图投影法
依据投影原理表示物体的形状,可将物体置于任何象限内,一般将物体置于第一限象而得到投影视图的方法称为第一角投影法,因此同理可得第二、三、四角投影法。
空间的四个象限
物体与四个象限
第二角投影法与第四角投影法所得视图重迭,制图与读图不易,所以不适用。
二、第一角与第三角法的区别
第一角法:物体置放于第一象限时,得到的投影视图的方法,称之。
主从关系:观察者→物体→投影面
第一角法 第三角法:物体置放于第三象限时,得到的投影视图的方法,称
之。
主从关系:观察者→投影面→物体
第三角法
第一角法:大部份使用于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瑞士等);
第三角法:与我们观看物体位置的方向相同,因此美国、日本等国,使用此种投影法;
中国国家标准CNSB1001规定,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法皆适用,但同一张图中,不得同时采用。
机械图纸中一般要用如下图示注明所用投影法:。
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的区别
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的区别
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是在绘制三角形时使用的常用转换技术。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几何图形编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两者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转换原则不同
1. 第一角法:将绘制三角形动作固定在点A顶点,然后通过改变另外两个顶点B和C的位置,来生成不同三角形,从而实现图形的变换。
2. 第三角法:将三角形的构建动作固定在点A和点B顶点,然后改变第三角顶点C的位置,来实现图形的变换。
二、运算效率不同
1. 第一角法的计算代价比较大,需要更多的计算时间,因为要改变两个变量来解决问题。
2. 第三角法的计算代价比较小,只需要改变一个变量,因此不需要很多计算时间。
三、使用场景不同
1. 第一角法适用于只改变三角形的边长,而忽略角度的情况。
2. 第三角法则适用于改变三角形的角的角度,而忽略边长的情况。
四、步骤数不同
1. 第一角法需要十步才能完成三角形的生成,其中前五步需要确定两
个变量,而后五步需要变换图形。
2. 第三角法需要七步才能完成三角形的生成,其中前三步需要确定一
个变量,而后四步需要变换图形。
综上所述,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虽然都是用来转换三角形的技术,但
两者在转换原则、运算效率、使用场景和步骤数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选择一种转换技术应根据实际情况仔细斟酌。
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法的区别
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法的区别好啦,今天咱们来聊聊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这两个在工程制图中常见的概念。
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其实它们就像咱们生活中常见的俩兄弟,各有各的性格。
你说这第一角法就像那个爱照相的朋友,特别喜欢把自己拍得帅帅的,永远是面朝观众,而第三角法呢,像是个爱玩游戏的家伙,总是从后面悄悄观察,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的。
咱们先从第一角法说起。
它是个老牌子了,老祖宗留下来的,特别受大家欢迎。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画一个立体的物体,比如一台咖啡机,你就得把它正面、侧面、上面都画出来。
这个方法就是把物体放在一个坐标系里,想象你正面对着它,想把它的各个面都展示出来。
这样一来,前面看着特别清晰,大家一下子就知道这个咖啡机的造型、大小、功能。
就像看广告一样,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哎呀,真想喝一杯!不过,第一角法有个缺点,那就是有时候会让人觉得视觉上有点拥挤,特别是面对复杂的结构,可能看得人有点眼花缭乱。
说到这里,第三角法就显得更加“务实”了。
想象一下,你坐在咖啡机的后面,正在仔细研究它的内部构造。
这个方法就是把物体的各个面放在一起,但就像从后面看的样子。
正面、侧面、上面,全都“翻转”了,变得更容易理解。
有点像玩拼图,慢慢拼凑出整个画面。
这个方法特别适合那些喜欢细节的人,比如工程师们。
他们想要把每一个螺丝钉、每一根线都看得一清二楚,就得用这个方法。
不过,别以为第三角法就完美无瑕,它也有自己的“小毛病”。
比如说,很多人对它不太熟悉,看到的图纸可能会觉得有点懵。
就像你第一次玩新游戏,规则复杂,一开始根本搞不清楚哪是哪个。
再加上,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在视觉效果上差别不小,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很困惑。
这两种方法在不同场合都有用,但要是你搞不清楚哪个用在哪,真的是有点“麻烦”。
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种方法就像是两位老友,各自有各自的拿手绝活。
比如,第一角法在建筑设计上特别流行,设计师们喜欢用这个方法来展示房子的布局和外观,给客户一个直观的感受。
机械视图角法划分
机械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划分一、第一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一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物体」→「投影面」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
亦称第一象限法。
2.第一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近而远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一角法展开后之视图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前视、俯视、右侧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左侧,俯视图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下方。
二、第三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三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投影面」→「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三角法。
亦称第三象限法。
2.第三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三角法展开后之六个视固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右侧,而俯视图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上方。
CNS 相关规定CNS中国国家标准之象限投影符号,是将一截头圆锥之前视图与左侧视图,依投影之排列而得。
主要之区别为第一角法符号(左侧视图排在右边),而第三角法符号(左侧视图位在左边)。
对於正投影方法之使用,CNS规定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同等适用。
但在同一张图纸上不可混合使用,且须在标题概内或其他明显处绘制符号或加注「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字样。
以作为读图之识别。
由於第二象限投影与第四象限投影因水平投影面旋转后与直立投影面重叠,致使投影视图线条混淆不清,增加绘固及识图不便,故不予采用。
欧洲各国盛行第一角法投影制,所以第一角法投影亦有「欧式投影制」之称呼。
例如德国(DIN)、瑞士(VSM)、法国(NF).挪威(NS)等国家使用之。
美国采用第三角投影制,故有「美式投影制」之称呼。
除美国(ANSI)外,尚盛行於美洲地区。
而中华民国(CNS)、国际标准化机构(ISO)与日本[JIS]则采第一角法及第三角两制并行。
视图之排列,应依投影原理上下左右对齐排列,不得任意更换或未依据投影方式排置。
六种视图中最常用之三视图组合为:前视图、上视圆及右侧视图,一般均以L字形或逆向L字形之方式排列於图纸上。
第一、三角画法简介
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的区别1.1基本概念第一角投影法的概念如图所示,由三个互相垂直相交的投影面组成的投影体系,把空间分成了八各部分,每一部分为一个分角,依次为Ⅰ、Ⅱ、Ⅲ、Ⅳ……Ⅶ、Ⅷ分角。
将机件放在第一分进行投影,称为第一角画法。
而将机件放在第三分角进行投影,称为第三角画法,第三角画法主要是欧美等西方国家采用,我国等一些国家采用第一角画法,下面将分别介绍并着重介绍第一角画法。
1.2 第一角画法概念为了清晰地表达机件六个方向的形状,可在H、V、W三投影面的基础上,再增加三个基本投影面。
这六个基本投影面组成了一个方箱,把机件围在当中,如图6—1(a)所示。
机件在每个基本投影面上的投影,都称为基本视图。
图6—1(b)表示机件投影到六个投影面上后,投影面展开的方法。
展开后,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和视图名称见图6—1(c)。
按图6—1(b)所示位置在一张图纸内的基本视图,一律不注视图名称。
六个基本视图的投影和展开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1.3 投影规律六个基本视图之间,仍然保持着与三视图相同的投影规律,即:主、俯、仰、(后):长对正;主、左、右、后:高平齐;俯、左、仰、右:宽相等。
此外,除后视图以外,各视图的里边(靠近主视图的一边),均表示机件的后面,各视图的外边(远离主视图的一边),均表示机件的前面,即“里后外前”。
1.4 向视图有时为了便于合理地布置基本视图,可以采用向视图。
向视图是可自由配置的视图,它的标注方法为:在向视图的上方注写“×”(×为大写的英文字母,如“A”、“B”、“C”等),并在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注写相同的字母。
向视图的画法1.2 局部视图1.2.1概念只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是不完整的基本视图,利用局部视图可以减少基本视图的数量,使表达简洁,重点突出。
例如图6—3 (a)所示工件,画出了主视图和俯视图,已将工件基本部分的形状表达清楚,只有左、右两侧凸台和左侧肋板的厚度尚未表达清楚,此时便可象图中的A向和B向那样,只画出所需要表达的部分而成为局部视图,如图6—3(b)所示。
第三角与第一角投影的区分
第三角与第一角投影的区分机械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划分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划分:一、第一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一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物体」→「投影面」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
亦称第一象限法。
,2.第一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近而远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一角法展开后之视图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前视、俯视、右侧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左侧,俯视固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下方。
二.、第三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三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投影面」→「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三角法。
亦称第三象限法。
2.第三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三角法展开后之六个视固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右侧,而俯视图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上方。
CNS 相关规定CNS中国国家标准之象限投影符号,系将一截头圆锥之前视图与左侧视图,依投影之排列而得。
主要之区别为第一角法符号(左侧视图排在右边),而第三角法符号(左侧视图位在左边)。
对于正投影方法之使用,CNS规定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同等适用。
但在同一张图纸上不可混合使用,且须在标题概内或其他明显处绘制符号或加注「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字样。
以作为读图之识别。
由於第二象限投影与第四象限投影因水平投影面旋转后与直立投影面重叠,致使投影视图线条混淆不清,增加绘固及识图不便,故不予采用。
欧洲各国盛行第一角法投影制,所以第一角法投影亦有「欧式投影制」之称呼。
例如德国(DIN)、瑞士(VSM)、法国(NF).挪威(NS)等国家使用之。
美国采用第三角投影制,故有「美式投影制」之称呼。
除美国(ANSI)外,尚盛行於美洲地区。
而中华民国(CNS)、国际标准化机构(ISO)与日本[JIS]则采第一角法及第三角两制并行。
视图之排列,应依投影原理上下左右对齐排列,不得任意更换或未依据投影方式排置。
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法的区别
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法的区别
1. 任何物体在空间位置都有八个位置,即所谓视角。
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投影视图。
第一角画法又叫“苏联”画法,也就是先见视图——再见实物。
第三角画法又叫“美国”画法,其特点就是先见实物——再见视图。
就其投影规律来讲第三角画法较为合理,因为它的视图名字就是它的视图位置,正象有的朋友讲的那样画轴侧图好象容易些。
其实只要你熟练掌握了投影规律,两种画法都是一样的。
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画法有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但英国除外。
以前以苏联为首的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都采用第一角视图画法,我们国家的整个工业体系,在五六十年代是全盘照搬前苏联那一套,当然采用的是第一角画法了。
目前台湾翔虹CAD的画法属于美国画法,所以说了如上的话。
2. 简单地说,第一视角就是:图纸-实物-你的眼睛,即实物放在图纸和你的眼睛中间,从眼睛方向投影到图纸上;第三视角就是:实物-图纸-你的眼睛,即图纸放在实物和你的眼睛中间,实物往你的眼睛方向投影到图纸上.还有不能象以上所说的:简单说就是左视图在左边,右视图在右边!
3. 第一角法又称投影法,而三角发又称镜象法。
机械制图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如何区分
⒉视 图间的投 影对应关 系不同
在第 三角投影 法中,除后 视图以外
( a)六基本投影面及其展开
的其余视 图中,靠近 前视图的 一侧为机 件的前面, 远离前视 图的一侧 则为机件 的后面,而 在第一角 投影法中 正好相反。
则采用第三角投影法。伴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和
WTO的加入及对外贸易和国际间技术交流的日趋增多,我
们会越来越多的接触到采用第三角投影法绘制的图纸。为了更好地进行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发展国际贸易
的需要,我们应该了解和掌握第三角投影法。
如图 13-59 所 示,两个互 相垂直的 投影面,把 空间分成 Ⅰ、Ⅱ、Ⅲ、 Ⅳ四个分 角。机件放 在第一分 角进行投 影表达,称 为第一角 投影。机件 放在第三 分角进行 投影表达, 称为第三 角投影。
在熟
练掌握第
一角投影
( b)六个基本视图及其配置
的基础上, 画法六个基本视图的形成
了解第三
角投影的
特点后,第
三角投影
画法就比
较容易熟
悉和掌握
了。
鉴于 两种投影 法的不同 特点,为了 便于识别, 国际标准 规定了第 一角投影 和第三角 投影的识 别方法。
(a) 第一角
(b) 第三角
图 13-62 两种画法的标识符号
( a)形成过程
( b)三视图 图 13-60 第三角投影
顶视 图,从右向 左投影是 右视图,如 图 13-60a 所示。各投 影面按图 13-60a 所 示的方法 展开,三视 图的配置 如图 13-60b 所 示。
从图 13-61 中 可知,第三 角投影与 第一角投 影都是采 用正投影 法,且投影 面互相垂 直,因此在 第三角投 影的视图 之间仍然 保持“长 对正,高平 齐,宽相 等”的投 影对应关 系。它们之 间的主要 区别有:
画法几何: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的区别
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
一、投影法
依据投影原理表示物体的形状,可将物体置于任何象限内,一般将物体置于第一限象而得到投影视图的方法
称为第一角投影法,因此同理可得第、三、四角投影法。
第二角投影法与第四角投影法所得视图重迭,制图与读图不易,所以不适用。
第一角法大部份使用于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瑞士等)
第三角法与我们观看物体位置的方向相同,因此美国、日本等国,使用此种投影法。
二、我们先来看一下三面投影体系:
设立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平面,构成三面投影体系。
这三个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分角。
中国国家标准CNSB1001规定,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法皆适用,但同一张图中,不得同时采用。
三、第一角法:
物体置放于第一象限时,得到的投影视图的方法,称之为第一视角。
展开视图如下:
主从关系:观察者→物体→投影面。
四、第三角法
物体置放于第三象限时,得到的投影视图的方法,称之。
主从关系:观察者→投影面→物体
五、投影法的表示。
CAD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区别及优缺点图示详解
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区别及优缺点〔图示详解〕第一角画法又称E〔European〕法,是欧洲人创造并广泛使用的。
第三角画法又称A〔American〕法,是美国人创造的并为西方广泛使用。
第一角法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定的首选表示法。
必要时〔如按合同规定等〕才允许使用第三角法。
采用第三角法时,必须在图样中画出第三角投影的识别符号。
我国使用第一角法。
欧洲各国盛行第一角法投影制,所以第一角法投影亦有「欧式投影制」之称呼。
例如德国(DIN)、瑞士(VSM)、法国(NF)、挪威(NS)、前苏联等国家使用之。
美国采用第三角投影制,故有「美式投影制」之称呼。
除美国(ANSI)外,尚盛行於美洲地区。
而中国台湾(CNS)、国际标准化机构(ISO)与日本 [JIS]那么采第一角法及第三角两制并行。
在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中,常常会遇到第三角画法的图纸,下面对第三角画法作简要介绍: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分角,分别为第Ⅰ角、第Ⅱ角、第Ⅲ角……,如下列图所示。
第一角画法是将机件置于第Ⅰ角内,使机件处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即保持人→物→面的位置关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
国内教学讨论的投影画法都是第一角画法。
第三角画法是将机件置于第Ⅲ角内,使投影面处于观察者与机件之间〔即保持人→面→物的位置关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如下图。
从图可以看出,这种画法是把投影面假想成透明的来处理的。
顶视图是从机件的上方往下看所得的视图,把所得的视图就画在机件上方的投影面〔水平面〕上。
前视图是从机件的前方往后看所得的视图,把所得的视图就画在机件前方的投影面〔正平面〕上。
其余类推,见下列图所示。
第一角画法与第三角画法的投影面展开方式及视图配置如下列图所示。
仔细比拟两种画法便可看出,虽然两组根本视图配制位置有所不同,但各组视图都表达了机件各个方向的构造和形状,每组视图间都存在着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寸的内在联系和机件上各构造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关系。
这里将两种画法的投影规律总结如下:(1) 两种画法都遵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
三视图的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划分
机械制图:三视图的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划分2009-05-10 1:29三视图的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划分:一、第一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一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物体」→「投影面」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
亦称第一象限法。
,2.第一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近而远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一角法展开后之视图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前视、俯视、右侧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左侧,俯视固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下方。
二.、第三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三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投影面」→「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三角法。
亦称第三象限法。
2.第三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三角法展开后之六个视固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右侧,而俯视图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上方。
中华民国(CNS)相关规定CNS中国国家标准之象限投影符号,系将一截头圆锥之前视图与左侧视图,依投影之排列而得。
主要之区别为第一角法符号(左侧视图排在右边),而第三角法符号(左侧视图位在左边)。
对於正投影方法之使用,CNS规定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同等适用。
但在同一张图纸上不可混合使用,且须在标题概内或其他明显处绘制符号或加注「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字样。
以作为读图之识别。
由於第二象限投影与第四象限投影因水平投影面旋转后与直立投影面重叠,致使投影视图线条混淆不清,增加绘固及识图不便,故不予采用。
欧洲各国盛行第一角法投影制,所以第一角法投影亦有「欧式投影制」之称呼。
例如德国(DIN)、瑞士(VSM)、法国(NF).挪威(NS)等国家使用之。
美国采用第三角投影制,故有「美式投影制」之称呼。
除美国(ANSI)外,尚盛行於美洲地区。
而中华民国(CNS)、国际标准化机构(ISO)与日本[JIS]则采第一角法及第三角两制并行。
视图之排列,应依投影原理上下左右对齐排列,不得任意更换或未依据投影方式排置。
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的识别符号
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是两种常见的组织管理方法。
在考察这两种方法时,可以通过一些识别符号来加以区分。
以下是关于这两种方法的识别符号的介绍:一、第一角画法的识别符号1. 重视权力结构:第一角画法强调权力结构的重要性,将组织视为一个由权力关系组成的系统。
在实践中,第一角画法常常通过以下符号来体现:- 强调组织的层级结构,以表示权力的分配和层级关系。
- 注重权力的中心化,即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以符号化强调权威和控制。
2. 偏重竞争和冲突:第一角画法认为组织内部存在着各种利益冲突和竞争,因此在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符号来识别第一角画法:- 着重表现组织内部的竞争关系,以符号化表达成员间的竞争和矛盾。
- 强调领导者的权力和控制,以符号化强调领导者对成员的掌控和操纵。
3. 侧重于目标和结果:在第一角画法中,组织的目标和结果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角画法在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符号来识别:- 着重描绘组织的目标和成果,以符号化体现组织的成就和追求。
- 强调绩效和成果导向,以符号化强调组织的目标导向和成果取向。
二、第三角画法的识别符号1. 重视员工参与:第三角画法强调员工的参与和参与度的重要性,将员工视为组织的重要资源。
第三角画法在实践中常常通过以下符号来体现:- 着重表现员工的参与和合作,以符号化体现员工的主体地位和组织的开放性。
- 强调组织内部的民主和协作,以符号化强调组织内部的权利平等和信息透明。
2. 注重情境和环境:第三角画法认为组织的发展与情境和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在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符号来识别第三角画法:- 着重描绘组织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以符号化体现组织对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
- 强调组织的开放性和适应性,以符号化强调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开放。
3. 侧重文化和创新:在第三角画法中,组织的文化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角画法在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符号来识别:- 着重表现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以符号化体现组织的独特性和文化传承。
如何区别第三角和第一角画法
如何区别第三角和第一角画法
2011-1-3 16:19:23 本站原创佚名【字体:大中小】我要评论(0)很多朋友问我机械制图中有个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是怎么回事。
我想这应该也是很多初学者想问的问题,很多可能钻牛角尖了,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下边就结合两幅图片来介绍下两种画法。
上图就是两种画法的区别,那么怎么认识呢?
一、采用第一角画法时,从投影方向看去分别是:人→物→图。
将物体置于第一分角内,并使其处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也就是从A处投影)而得到的多面正投影,称为第一角画法。
二、采用第三角画法时,从投影方向看去分别是:人→图(投影)→物,将物体置于第三分角内并使投影面处于观察者与机件之间(即从B处投影)而得到的多面正投影,则称为第三角画法。
在制图上二者的区别标识如下:
不仅仅是机械制图,在很多方面制图上都是有两者画法区分的,不过我们主要是学习第三角画法,这也是国内的行业习惯,第一角画法只是外国的规定,因此不必在此多纠缠,随着制图经验的丰富,第一角画法会很容易转化为第三角画法的。
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的区别
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的区别
第三角法:
第三角法是一种新的金融分析方法,它主要的特点是以回报率或空间距离测量组织和资产的金融绩效。
它绘制一个三角形,在该三角形中每个组织的回报率都可以容易的比较,并且可以发现存在哪些因素会降低投资者的盈利能力。
第一角法:
第一角法是一种通过比较投资者和管理者盈利能力来衡量金融绩效的方法。
它把投资者在该行业中的投资收益率和管理者的投资收益率放在一个图形中,两者之间的差距就代表了绩效的差异。
此外,它还使用绩效的衡量标准,以判断投资者是否落后于管理者,以便确定投资者是否被充分利用了资源。
两者区别主要有:
1.第三角法以回报率或空间距离来测量绩效,而第一角法则以投资者/管理者之间的投资收益率作为衡量标准。
2.第三角法是以发现影响投资者盈利能力的因素为目的,而第一角法则旨在衡量投资者是否被充分利用了资源。
第一角法跟第三角法区别ppt课件
3
第一角画法:左视图放右边,右视图放左边,上视图放下面, 依此类推 (如下图)
仰视图
右视图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后视图
a)
4
1.2.2 第三角画法
美国采用第三角投影制,故有「美式投影制」之 称呼。除美国(ANSI)外,尚盛行於美洲地区。
第三角法在图纸中的标记:
注意:我厂内部是采用第三角画法。
✓对比可知,只是右视图与左视图互换了位 置,仰视图与俯视图互换了位置。
10
(俯视图) (左视图)(主视图) (右视图) (后视图)
(仰视图)
第一角画法
((俯仰视图)
((右左视视图图)) (主视图) ((右左视视图图)) (后视图)
第三角画法
((仰俯视视图图))
第三角画法与第一角画法的转换
1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2
1.2.1 第一角画法
欧洲各国盛行第一角法投影制,所以第一角法投影亦 有「欧式投影制」之称呼。例如德国(DIN)、瑞士(VSM)、 法国(NF).挪威(NS)等国家使用之。 我国的投影体制:
技术图样应采用正投影法绘制,并优先采用第一角画 法,必要时才允许使用第三角画法。
一般在国营企业,所有的图纸都是采用第一角画法。
⑴ 视图的名称和位置关系不同 ⑵ 反映机件的部位有所不同
8
俯视图
投射方向
右视图
(俯视图) 后
宽相等
前 长对正 (主视图)
投射方向
宽相等 (右视图)
后
高平齐
投射方向 主视图
前
9
第三角投影绘制
✓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都是采用正投影, 两种画法的六个基本视图名称相同,相同 名称的图形也相同,只是相同名称图形放 置位置不同。
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的区别
工程制图制图中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的区别唐小波(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重庆401320)世界各国的工程图样有两种体系,即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
中国、英国、德国和俄罗斯等国家采用的是第一角画法,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及中国港台地区则采用第三角画法。
虽然在国内默认采用第一角画法、上大学时老师也主要以第一角画法教学,但在实际的工作中难免会与第三角画法打交道。
例如在中日合资企业、中美合资企业里往往外资方会因拥有核心技术而比较强势,中方不得不去适应外资方而采用第三角画法制图;同样,国内的工厂给外资、港资、台资企业代工时,也需要能识别甲方提供的使用第三角画法的工程图样。
工程图样是工程师们交流的共同语言,它保障了产品设计、技术交流、生产和贸易等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这个全球分工协作的时代,中国工厂显然已成为世界的加工中心,作为一个合格工程技术人员,我们在掌握了第一角画法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第三角画法也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简要的为各位介绍下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以及两者的区别和特点。
一、投影法概念一个物体在光源的照射下,必定在地面或者墙上留下阴影,我们将其称为影子。
聪明的人们通过影子这个自然现象,经过科学的抽象提出了投影法的概念,它是绘制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
假设物体是透明的,光源的光线将物体的各个顶点和各条棱线投射到某一平面上,这些点和棱线的影子所构成的图形就称为投影。
这种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称为投影法。
构成投影体系的要素包括投影中心、物体、投射线、投影面、投影。
图1 投影原理二、投影法分类根据投射线间的相对位置,投影法共分为平行投影法和中心投影法两大类。
中心投影法是用一束由一点发出的投影线进行投影,如图1所示。
中心投影图的度量性较差,一般不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而且投影的大小随投射中心、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由于它的图形逼真,直观性较强,因此它常用于建筑物的透视图。
第一角与第三角投影法
第一角投影法,,与第三角投影法一、第一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一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物体」→「投影面」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
亦称第一象限法。
,2.第一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近而远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一角法展开后之视图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前视、俯视、右侧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左侧,俯视固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下方。
二、第三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三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投影面」→「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三角法。
亦称第三象限法。
2.第三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三角法展开后之六个视固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右侧,而俯视图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上方。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引进了不少国外设备、图纸和其它技术资料,有不少发达国家的机械图样投影方法与我国所采用的投影方法不同。
为了更好地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故快速看懂国外机械图纸很有必要。
1 概述当今世界上,ISO国际标准规定,第一角和第三角投影同等有效。
各国根据国情均有所侧重,其中俄罗斯、乌克兰、德国、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以及东欧等国均主要用第一角投影,而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业、荷兰和墨西哥等国均主要用第三角投影。
解放前我国也采用第三角投影,新中国成立后改用第一角投影。
在引进的国外机械图样和科技书刊中经常会遇到第三角投影。
ISO 国际标准规定了第一角和第三角的投影标记(图1和图2)。
在标题栏中,画有标记符号,根据些符号可识别图样画法,但有的图纸无投影标记。
图1 第一角画法标记符号图2 第三角画法标记符号2 第三角投影空间可由正平面V、水平面H、侧平面W将其划分成八个区域,分别为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第7、第8分角,如图3所示。
图32.1 将物体放在第一分角内投影称为第一角投影,又称E法——欧洲的方法。
第一角与第三角投影法
第一角投影法,,与第三角投影法一、第一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一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物体」→「投影面」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
亦称第一象限法。
,2.第一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近而远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一角法展开后之视图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前视、俯视、右侧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左侧,俯视固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下方。
二、第三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三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投影面」→「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三角法。
亦称第三象限法。
2.第三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三角法展开后之六个视固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右侧,而俯视图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上方。
在工程图的配置文件修改,如图示:附件2005-5-15 20:5206.jpg(22.62 KB)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引进了不少国外设备、图纸和其它技术资料,有不少发达国家的机械图样投影方法与我国所采用的投影方法不同。
为了更好地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故快速看懂国外机械图纸很有必要。
1 概述当今世界上,ISO国际标准规定,第一角和第三角投影同等有效。
各国根据国情均有所侧重,其中俄罗斯、乌克兰、德国、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以及东欧等国均主要用第一角投影,而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业、荷兰和墨西哥等国均主要用第三角投影。
解放前我国也采用第三角投影,新中国成立后改用第一角投影。
在引进的国外机械图样和科技书刊中经常会遇到第三角投影。
ISO 国际标准规定了第一角和第三角的投影标记(图1和图2)。
在标题栏中,画有标记符号,根据些符号可识别图样画法,但有的图纸无投影标记。
图1 第一角画法标记符号图2 第三角画法标记符号2 第三角投影空间可由正平面V、水平面H、侧平面W将其划分成八个区域,分别为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第7、第8分角,如图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