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软土地基与地基处理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浅谈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软土地基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进行说明,指出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换填、深层水泥搅拌桩等方法在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检验标准。
关键词:房建;软土地基;处理方法Abstract: combining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some commonly used treatment method to give explan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and pad and sand pad to fill in, deep cement mixing pile and metho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attention and quality inspection standard.Keywords: fittest;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Processing method一些房建工程对地基的强度及沉降要求较高,特别是软土地基,如施工方法不当或未按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会对房建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一、软土工程性质软土是指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饱和黏土,多分布在沿海、内陆、平原、山区的湖泊河滩周边等地区。
软土天然含水量高,一般液限WL值较高;天然孔隙比e>1.0。
当软土天然孔隙比e>1.5时为淤泥,天然孔隙比1.0<e<1.5时为淤泥质土;软土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系数小。
软土的工程性质有:(1)触变性。
软土在未破坏时,具固态特征,一经扰动或破坏,即转变为稀释流动状态;(2)高压缩性。
压缩系数大,大部分压缩变形发生在垂直压力为0.1MPa时,造成建筑物沉降量大;(3)低透水性。
软土的透水性很低,可认为是不透水的,因此软土的排水固结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反映在建筑物的沉降延续时间长,常在十年以上;(4)不均匀性。
浅谈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
浅谈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摘要:在我国沿海、河流的中下游或湖泊附近地区,地表下埋藏有深厚的第四纪松软覆盖层,主要有三角洲相沉积、滨海相沉积、湖相沉积和黄泛冲积沉积等等。
在这些不同成因形成的地层中,其接近地表部分有厚度不等的淤泥质软土。
淤泥土的主要物理特性:一是含有很多的细颗粒及大量的有机物腐植质。
二是颜色呈深灰或暗绿色,有臭味。
三是一般天然含水量在40%~70%之间,有的大于70%;孔隙比>1.0;天然容重在15~18kN/m3之间。
其力学性质为强度低、压缩性大、渗透性小。
鉴于淤泥质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不易满足水工建筑物地基设计要求,故需进行处理。
根据软土地基处理的原理和作用,江苏省阜宁县水利局在多年水利工程建设实践中,积累了几种简单易行、经济效益较高的淤泥土处理方法,现浅述如下:1. 桩基法当淤土层较厚,难以大面积进行深处理时,对中小型水工建筑物,可采用打桩的办法进行加固处理。
①当淤土层厚度小于5m时,宜打砂桩或石灰桩,通过吸水和排水来挤密淤土,使其孔隙比小于1,以达到一般地基要求。
②当淤土层厚度在5~7m时,宜打预制桩至硬土层,作承载桩台。
③当淤土层厚度在7~10m时,宜打灌注桩至硬土层,作承载桩台。
④当淤土层厚度在10m以上时,宜采用打悬浮桩的办法,挤密淤土层并靠摩擦承载。
2.换土法当淤土层厚度在4m以内时,也可采用挖除淤土层,换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采用沉井基础等办法进行地基处理。
鉴于换砂不利于防渗,且工程造价较高,故一般小型水工建筑物应就地取材,以换填泥土为宜。
1999年,在滨海县大套一站排灌闸施工中,就地利用废黄河堤上的粉砂土,同水泥按9:1配比拌成水泥土,换填了3m厚的淤泥土层,效果很好,工程至今安全运行。
而对大中型水工建筑物,可采用沉井基础。
1986年,在阜宁县北沙抽水站工程建设中,设计了21.7m×10.6m×2.3m(长×宽×高)的沉井基础,换除了近5m深的淤泥土层。
浅谈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与固化技术
浅谈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与固化技术摘要: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是一种常见的地基类型。
由于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较差,如果不加以处理和固化,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和固化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处理方法和固化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与固化一、软土地基对建筑施工的影响(一)施工安全由于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弱,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沉降、倾斜等问题,从而导致建筑物的稳定性受到威胁,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建筑施工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加固地基、控制施工负荷等,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二)建筑物质量由于软土地基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较强,建筑物在其上进行施工时容易出现倾斜、沉降等问题,从而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建筑施工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三)施工周期软土地基对建筑施工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施工质量和安全方面,还会显著延长施工周期。
由于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较低,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加固措施,例如加厚地基、打桩等。
这些加固措施不仅需要时间,而且还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如施工难度大、天气恶劣等,从而导致施工周期的延长。
此外,软土地基在施工过程中还容易出现沉降等问题,需要进行监测和调整,也会进一步延长施工周期。
(四)工程造价因为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较低,所以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固地基,例如加厚地基、加设加筋板等,这些措施都会增加建筑施工的成本。
此外,软土地基还容易引起地基沉降和变形,这也会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等问题,进而增加维修和加固的费用。
二、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一)加固法软土地基加固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加固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加固法可以通过改善软土地基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来提高其承载能力,减小沉降变形,从而达到加固的目的。
软土地基处理论文(5篇)
软土地基处理论文(5篇)软土地基处理论文(5篇)软土地基处理论文范文第1篇软土地基泛指那些由淤泥及具有淤泥性质的“软土”构成的地基,由于其内部含有较多的水分,导致存在较多空隙,表现出承载力量弱、凝固性差、简单变形等问题,整体表现为坚固度差;由于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必要的科学处理,严峻影响与阻碍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和进度,为水利工程埋下了平安隐患。
以陕北地区常见的湿陷性黄土软土地基为例,其广泛分布在陕北及关中两个区,厚度一般大于10米,地基湿陷等级一般为Ⅱ级到Ⅳ级,有较为敏感的湿陷性,该类软土地基一般埋藏比较深,这样湿陷发生可能较为迟缓,其会随着承受荷载变化消失局部地基破坏或者地基整体滑动现象;也可能导致在开挖深基坑过程中消失基坑隆起、坑壁失稳等问题。
因此,必需使用夯实、换填、排水、挤密、加筋和胶结等技术方法加固地基,旨在改良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降低地基压缩性变化、提高地基抗剪强度以及改善地基动力特性和透水特性。
2水利工程中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2.1置换填土法置换填土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处理效果较为明显长久,但由于对客观条件要求较高,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详细操作方法是利用灰土、水泥等硬度较高的土质、材料取代软土,操作过程中留意做到匀称散落于地基之上,目的是保证洒落后土质有更高的承载力量,使其满意进一步的水利工程施工要求。
该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其工程量较大,成本较高,不够经济,操作实施过程中为了有效掌握工程成本,尽量就地取材。
为了提高工程地基的防渗透性和地基承载力量,需要对替换后的填土进行再次夯实处理,必要时可以采纳分层夯实方法。
2.2排水固结法软土地基处理,主要是通过各种技术方法来降低地基土质中的水分含量,达到增加土体强度的目的,可以尝试使用排水固结法处理。
通过引入特地的排水设备(如塑料水管、沙井)排出软土地基内部的水分,以此来减小软土地基的土孔隙率,促使地基固结发生变形,从而有效提高地基坚固度。
软土地基处理及其应用论文
软土地基处理及其应用[摘要]:本文就现在的软土的基础的处理及其应用技术做一些简单的叙述。
[关键字]:软土,地基,处理,应用[abstract]:the paper talks about soft soil foundation of now the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with some simple narrative.[key words]: soft soil, foundation, processing, applications中图分类号:tu4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在我国的河流是很丰富,在三角洲地带很容易形成软土地域,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地带经济很发达,在城市的建设中,软土层带来了很多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修建的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高,现在的软土的基础处理发展的比较成熟。
1.软土基础性质简介我国的软土基础情况多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复杂的沉积环境形成了以滨海相沉积为主,以河流冲积相、湖沉积相为辅的多组分沉淀物,软土层的厚度、空间展布特征和粉细砂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根据软土地基主要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情况如下:淤泥类软土厚度大,平均含水量高达60%以上呈流塑状态,压缩性大,十字板抗剪强度低,有机质含量超过3%,含有大量腐殖酸,平均液限大于45%,塑性指数大于19,渗透性差,软土灵敏性高,受扰动后抗剪强度可降低30%以上。
压缩性极高。
淤泥质粘土层,一般为5 m左右,灰色,呈饱和软塑状态,具有较大的压缩性。
砂层位予软基底部厚度在3 m~5 m,浅灰黄色,潮湿、中密、含有少量腐殖物,内摩擦角可达35°。
,压缩性小,基本无压缩沉降。
2.软基鉴别土质的分类是有很多种类的,土质的鉴别分类对地基的选取是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目前,软土的鉴别也有很多的方法,下面列举一些现在使用较为普遍的方法。
2.1静力触探为了准确了解软土地基质分布情况,对全线软基进行施工前地质勘察和静力触控试验。
地基处理技术在软土地区基础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地基处理技术在软土地区基础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论文研究了地基处理技术在软土地区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对软土地区特有的地基条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了提高软土地区基础工程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有效手段。
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运用地基处理技术能够显著改善软土地区的地基性能,降低基础工程风险,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软土地区;地基处理技术;基础工程;稳定性;可持续性引言:软土地区基础工程面临的地基问题一直是困扰工程师和研究者的难题。
软土地区因土质疏松、液化风险大等特点,给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地基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地基改良手段,为解决软土地区基础工程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地基处理技术在软土地区的应用,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软土地区地基问题的提出软土地区的地基问题是基础工程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这一问题的特殊性和严峻性凸显在多个方面,首当其冲的是软土地区地基的特点。
软土通常表现为含水量高、颗粒结构疏松、抗剪强度低等特性,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地基的不稳定性。
与此同时,软土地区的地基问题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如气候、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等,这些复杂因素使得地基问题的解决变得尤为棘手。
在软土地区,地基的沉降问题是一大难题。
软土的不均匀沉降往往导致基础工程的不平整,甚至出现倾斜和裂缝,对工程的整体稳定性构成威胁。
与此同时,软土地区的地基问题还表现为地基承载力不足,给基础工程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软土地区的地基承载力问题不仅影响了工程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导致工程的安全风险。
因此,深入理解软土地区地基问题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软土地区地基问题的复杂性还体现在工程性质上。
不同类型的基础工程,如建筑、桥梁、道路等,其对地基的要求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地基处理方案。
对于建筑而言,软土地区的地基问题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变形和损坏,对其结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是一种常见的地基类型。
软土地基的性质往往不稳定,容易出现沉降、渗透、滑动等问题,对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是工程建设的一个必要环节。
本文将对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讨论。
一、软土地基处理问题1.沉降问题软土地基的物理性质以及机械性质均较弱,常常出现沉降现象,给建筑工程造成很大的影响。
软土地基的沉降问题可以导致建筑物的不平衡,使建筑物发生倾斜、裂缝等问题。
2.渗透问题软土地基的渗透性比较强,地下水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建筑物发生滑坡等问题。
3.翻浆问题软土地基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翻浆现象。
当施工现场遇到下雨等天气时,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导致软土变得更加松软,出现翻浆问题。
1.加强地基处理对于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措施。
加固处理可以通过地基加固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压实土、碎石等。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土质的稳定性,防止出现翻浆现象。
2.排水系统的建设软土地基的渗透性比较强,所以建立一个良好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减轻软土地基的负担。
在施工前,需要精确测量地下水位,防止因其变化导致软土地基的不稳定。
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不强,加强地基深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稳定性。
加固地基深度是一种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在工程施工中通常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
如钢筋加固、基础加深及增加挡墙等。
4.压实土的使用压实土具有很好的支撑能力,可以帮助软土地基获得更好的建筑支撑力。
要使用压实土,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土质的稳定性,以防止出现翻浆现象。
总之,软土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处理措施,以确保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软土地基基础设计与处理方法论文
浅谈软土地基的基础设计与处理方法摘要:软土地基房屋啊时常会发生地基沉降现象,给工程带来十分大的不便。
本文结合工程地质学的原理从软土地基的设计原则出发,探讨了集中软土地基的设计与处理方法。
关键词:软土地基;基础设计;处理方法1前言软土地基是指一些抗剪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以及具有其它不良性质的地基土,如天然的淤泥与淤泥质土。
软土地基上的房屋及其地基基础设计,应充分考虑软土地基的变形特征,防止其对建筑物的危害。
过大的均匀沉降虽然也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和外观,但从结构安全的角度看不致有什么影响,而不均匀沉必将使建筑物发生裂缝、扭曲或倾斜。
影响其使用和安全,严童时甚至倒塌破坏。
2软土地基的设计原则与要求2.1基本技术要求软土工程设计应以最少的投资,最短的工期,达到设计基准期内安全运行,并满足所有的预定功能要求,即包括三个方面:(1)预定功能要求;(2)安全性和耐久件要求;(3)投资和工期的经济性要求。
2.2充分考虑场地条件应充分搜集场地的地形、地质、水文、水文地质等资料,作为设计的依据。
场地可能的自然灾害,如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由于工程建设引起的灾害,如采空塌陷、抽水塌陷、边坡失稳、管涌、交水等;均应在堪察、预测和评价的基础上,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2.3岩土参数要科学选择选用岩土参数时,应注意其非均质性与参数测定方法、测定条件与工程原型之间的差异、参数随时间和环境的改变,以及出于工程建设而可能产生的变化等。
由于土体参数是随机变量与模糊量,故在划分工程地质单元的基础上,应进行统计分析,算出各项参数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确定其特征值和设计值。
在选定测试方法时,应注意其适用性。
2.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是岩土工程分析的首要步骤和定量分析的基础。
对于下列问题一般只作定性分析:(1)工程选址和场地适宜件评价;(2)场地地质背景和地质稳定性评价;(3)土体性质的直观鉴定。
定量分析可采用解析法、图解法或数值法性。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5篇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5篇第一篇: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引言软土地基简称软基,在公路桥梁等工程中较为常见,其主要指的是含有大量软土成分,且掺杂一定量粉砂或粉土等土质的复合型地基,这种地基的强度很低,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无法为工程施工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
如果施工中未对软基进行有效的处理,将有可能引发沉降等不良现象。
然而,由于软基形成原因与作用机理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施工过程中对于软基的处理具有很大的难度,这也成为公路桥梁施工中的一个难点,所以施工单位必须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结合软基特点与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软基处理对策。
1软土地基的基本特点1.1高水分性与普通地基相比,软基的含水量非常大,最大值甚至可以超过70%。
正因如此,软基中的软土就可以像水一样进行流动。
由此可见,施工人员可以十分容易地判断出软土结构,以便于后续处理工作。
由于软基含水量较大,不具备足够的强度,所以公路桥梁施工不允许直接在软基上进行,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否则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还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危害。
1.2压缩能力强一般而言,软基液限与压缩系数成正比关系。
随液限的持续增大,压缩系数也会出现明显的增大迹象,最大系数可以达到1.1MPa。
由于土壤环境复杂多变,各个工程项目的地基情况各不相同,豁土固化程度差异较大,所以在对软基进行处理时,除f要充分考虑地基的压缩能力,施工人员还要对其豁土的固化程度进行深入分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1.3渗透能力差由于黏土中含有一定量的沙土,导致豁土的固化速度明显快于软土,实质上软土就是渗透能力较差的豁土。
在理想状况中,即使给予足够大的外力作用,也无法有效提升软基的固化速度。
如果实际状况并不理想,比如软基当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则会使排水管道被大量的有机物堵塞,进而进一步降低了软基的渗透能力。
1.4抗剪能力低软土与黏土虽具有多种特性,但就抗剪能力而言,二者不存在太大的差距。
浅谈道路结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浅谈道路结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摘要: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软土地基,如果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则会对整个道桥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就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软土地基忽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软土地基;技术要点;研究1 引言在实际道路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作用,必须针对置换技术以及挤密技术等加以合理运用,通过全面分析软土路基施工当中的问题,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防止道路使用当中沉降病害的出现。
2 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在道路工程施工地点的选择上,通常是依据社会的发展对于交通需求而最终确定的,所以实际施工现场的情况也是多变且复杂的,一些施工现场的土壤可能相对松软,并不是特别适合实际地基施工的要求,但是又必须在此处进行施工,所以施工单位就要进行高质量的软土处理工作。
如果没有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步骤,就会造成整体道路地基的不稳定性,进而无法保证道路工程的正常使用,也会埋下诸多的安全隐患,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造成施工人员出现伤亡的情况。
3 现阶段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1)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不强,强度偏低,难以支撑道路的后期运行,若不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则容易引发车辆通行的安全问题。
当软土地基受到外力挤压后,由于自身强度不高,则会进一步削弱其强度,出现下沉现象,或是路基发生变形,而这两者都会严重威胁车辆的通行安全;(2)软土路基在雨水的冲刷过程中,会导致水量过多。
尤其是一些位于边坡的路基,若是不加以处理,则会致使其暴露在外,经常被雨水冲刷,导致路基结构不够稳定,土质愈发松散,难以为道路后续施工奠定扎实基础,影响整个道路的施工质量;(3)难以控制软土路基的沉降问题。
软土地基由于土质并不坚硬,强度较为薄弱,以至于其很容易在受力后发生沉降,若是不加以控制,沉降和剩余沉降的比例就会超过允许范围,从而引发严重的路基安全问题。
浅谈软土地基与地基处理
浅谈软土地基与地基处理软土地基具有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强、承载能力低的特点,所以软土地基处理是公路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难点之一,也是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重点解决的一个环节。
随着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普遍应用,不可避免的要经过大量的软土地区,所以对软土地基的处理要引起高度重视。
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出现路面沉陷、桥头跳车等病害,直接影响到交工后公路的使用功能。
本文着重对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1,地基是指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影响的那一部分土体。
基础下面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体或岩体称为地基。
地基不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但它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软土如果在施工中出现在路基填土或桥涵构造物基础中,最佳含水量不易把握,极难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值,满足不了相应的密实度要求,在通车后,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
其危害性显而易见,故禁止采用。
3,软土地基具有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强、承载能力低等特点,软土地基处理是公路桥梁施工中遇到的难点之一,也是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重点解决的一个环节。
如不妥善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出现路面沉陷、桥头跳车等病害,直接影响到交工后公路桥梁的使用。
因此,在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对软土地基的处理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软土地基的地基处理及工程措施1、表层处理法(1)表层排水法。
表层排水法是在路基填筑前,在地面开挖水沟,以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的含水量,确保施工机械的作业条件,为了使开挖水沟在施工中发挥盲沟作用,常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砾回填。
(2)垫层法。
垫层法是在软土地基顶面铺设厚度为0.6m—1.0m的砂垫层或土工布等化学物质(具体厚度视路堤高度、软土层厚度及压缩性而定,太厚施工困难,太薄效果差)作为软土层固结所需要的上部排水层,以加速沉降的发展,缩短固结过程的方法。
砂垫层可作为路堤内的地下排水层,以降低堤内水位,改善施工时重型机械的作业条件。
铁路软土地基处理论文
关于铁路软土地基处理的探讨摘要: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地基承载力、沉降以及整体稳定性,是保证铁路建成后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出现对传统铁路路基的设计、施工和养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文章以对软土地基的认识为出发点,对软土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合理化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铁路;软土地基;路基沉降;处理技术abstract: the processing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quality directly affect th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and overall stability settlement, is to ensure that railway safety, high efficiency operation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key, especially the emergence of high-speed railway to the traditional railway roadbed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puts forward new challenge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soft soil are analyzed,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rationalization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method proposed own view.keywords: railway;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subgrade; processing technology中图分类号:f5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铁路软土路基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
对公路软土地基施工及处理方法论文
对公路软土地基施工及处理方法的探讨摘要: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土地类型繁多的国家,所以在我国也存在了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的地基土,不同种类的地基土的承压行、压缩性、透水性等土壤的基本性能也是不同的,在这其中也存在了很多不良的地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不良地基就是软土地基,软土地基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公路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首先论述了软土路基软土的特点、危害以及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深入探讨了几种公路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方法。
关键词: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探讨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前言在软土地基上采取一些措施通常也能够加快工程建设的速度、保证其质量、降低造价。
软土地基的主要特征为固结慢、强度低、变形大,如果未能对其进行很好的处理,则地基沉降以及差异沉降过大会造成:地基抗剪强度降低以至于路基侧面完全滑动,边坡外面的土体微微隆起;路基同通常构造物相连的地方会有沉降;过高的地下水位以及变形的路堤会造成路面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主要是为了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其中有改进其变形的特性以及渗透性,加强其抗剪的强度以及抗液化的能力等,避免不利的因素,以符合建筑物对地基稳定和变形的要求。
二、软土路基软土的特点及其危害1、软土地基特点软土泛指淤泥和淤泥质土及泥炭等,是第四纪晚更新世以来,在静水或非常缓慢的流水环境(缺氧饱和水的环境)下沉积,并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饱和软粘土,其广泛分布于各河流的入海处和滨海地区,但不少内陆的湖、塘、沟、谷和河漫滩等地也常遇到。
软土一般具有高含水量,大孔隙比,弱透水性,高压缩性,抗剪强度低,高灵敏度、显著的触变性和蠕变性等特点。
2、软土对路基施工的危害根据上述对软土路基的特点的介绍,我们知道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差和强度较低是由于其含水量多、压缩性大、透水性差等性能上的差距,所以软土路基是不能够作为天然路基直接在公路工程中使用的。
公路路基的稳定性的好坏对于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好坏以及公路路而能否安全的运营都是有养重要的影响的,由于其负荷能力和承载能力差,因此在负荷增大时,路基就会出现沉降甚至是塌陷的现象,而路基的破坏及变形的主要的原因就是路基的沉降现象的出现所以软土路基在施工时必须经过相关的处理才能够被影响,否则路基建设的安全性就不能够得到保证,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以及使用的安全性也不能够得到保证,所以对软土路基进行相关的技术处理就是很必要的了-三、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的重要因素1、要充分考虑公路的等级要求我们都知道软土地基处理对公路的平整度有着直接的影响,软土地基过大和不均匀的沉降都会严重影响到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它会制约公路路面的通行能力和路面行驶的舒适度。
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
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摘要】随着房建工程施工活动的不断增多,软土地基施工在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频率也不断增加,为了更好的保证地基施工质量,有效的应对软土地基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增强软土地基处理的手段和方法。
本文首先分析了软土地基的性质特点和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然后详细阐述了房屋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软土地基;水泥搅拌桩;砂垫层;排水一、软土地基的性质特点软土一般是指含水量高抗压力低的饱和黏土,它有着一般土质所不具备的特点。
软土有着极大的触变性,固态形态的软土,如果经受到外力破坏,随即便会化为流体的形态;其次,软土的压缩性太高,抗压能力弱。
软土的透水性较低,甚至可以认为软土是不透水的,所以软土的结构定型比一般土质要慢得多。
软土的土质不匀,如果承载的压力相对不匀,会造成结构的倾斜。
软土地基继承了软土所有的性质特点,其本身水含量较多、空隙比较大,内部的链接结构是土粒之间的松散连接,这些特性造就了软土地基的高压缩性以及低抗剪性,这样一来土层一旦受到震动,外力就会极速地降低软土地基原有的抗震强度。
此外,软土地基的除水固形完成的时间过长,而且易变形。
对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的应用目的就是防止房建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出现整体或局部的破坏,以及防止工程完成后使用房屋时出现较大的不均匀房体沉降。
严格按照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标准,才能保证房屋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二、加强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质量优劣,不仅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质量,使用寿命及使用性能,还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业主的投资效益,甚至还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所以,加强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显得非常有必要,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房建施工企业应紧密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需要,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做好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以此确保软土地基质量,从而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使用寿命、使用性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等提供可靠的保障,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还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升级与转型。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挑战。
软土地基的特点是含水量高、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质、附着力差等。
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软土地基容易导致建筑物下沉、变形、甚至倒塌。
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软土的工程性质,增强它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具体的处理措施有以下几种:1. 地基加固:通过加固软土地基,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
常用的加固方法有振动加固、加压加固、填充加固等。
振动加固可以通过振动器在软土中施加高频振动,改善软土的排水性能和抗剪强度。
加压加固是通过将水泥浆注入到软土中,提高软土的强度。
填充加固可以通过在软土上加以填充物质,提高地基的坚实程度。
2. 排水处理:软土地基含水量较高,容易引起浸水和液化,影响地基的稳定性。
排水处理是通过采用水平排水或垂直排水等方式,将地下水排出,减少软土的含水量,提高其承载能力。
常用的排水方法有排水井、排水槽、加压排水等。
3. 地基改良:软土地基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质,容易引起软土的胀缩和渗透性变化。
地基改良是通过改变地基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其工程性能。
常用的地基改良方法有土壤固化、化学固化、碾压法等。
土壤固化是通过混入水泥、石灰等物质,改变软土的颗粒结构和水分含量,提高软土的稳定性。
化学固化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改善软土颗粒的连结性,提高软土的抗剪强度。
4. 斜桩处理:对于软土地基较深的场地,可以采用斜桩处理。
斜桩是一种通过斜桩顶部向外施加压力,使桩向外侧移动,以改变地基土的结构和力学性质的方法。
通过斜桩处理,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软土地基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
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需要充分考虑软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设计合理的处理方案,并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还需要进行监测和质量控制,确保软土地基处理的效果和质量。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在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软土地基的力学特性较差,容易引起地基沉降、膨胀、破坏等问题,给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潜在的威胁。
正确处理软土地基问题至关重要。
软土是指由于沉积环境、物质成分和地质历史等原因,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较差,可以被手工挖掘并且渗透性较强的一种土质。
软土地基多见于河流、湖泊和海滨等处,特点是含水量较高,强度较低,可塑性较强。
针对软土地基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解决措施:1. 土壤改良:通过与软土进行混合改良,以提高软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土壤改良手段包括土钉墙、土壤固化剂、碎石灌注桩等。
土钉墙可以增加土体的摩擦阻力和抗剪强度,提高整个土体的稳定性;土壤固化剂可以与软土中的水分结合,形成固结体,提高土体的强度;碎石灌注桩则可以增加土体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2. 垫层加固:在软土地基上设置垫层,为上部建筑物提供稳定的基础。
常见的垫层材料有砂砾、岩石碎石等。
通过在软土地基上铺设垫层,可以均匀分散建筑物的荷载,减小软土地基的沉降和变形。
3. 排水处理:软土地基含水量较高,为了减小水分对土体稳定性的影响,需要进行排水处理。
一种常见的排水处理方式是设置带有排水系统的排水板。
排水板可以使地下水迅速排出,减少软土地基的渗透压力,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4. 地基加固:对于特别复杂的软土地基问题,可以通过地基加固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有钢筋混凝土桩、压浆灌注桩等。
这些加固方法可以通过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刚度,改变地基土体的力学性质,进而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对软土地基问题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的物理性质、工程要求及经济因素等,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
通过土壤改良、垫层加固、排水处理和地基加固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软土地基问题,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工程中软土地基加固处理论文
浅谈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摘要:软弱地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对其加固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地基土体的力学性质,提高承载能力,增加抗滑稳定,减少压缩变形,保证上面的建、构筑物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本文主要介绍软弱地基的特点和常用的加固处理方法。
关键字:软弱地基加固剪切处理措施中图分类号:tu47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前言在建、构筑物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由淤泥质土、暗浜、杂填土等软弱土体构成的地基,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对其进行加固以提高承载能力。
研究并探讨软弱地基土质的物理状态和力学性质,深入分析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对不能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的软弱地基进行加固或改变建、构筑物的基础形式,对建筑工程的正常运行安全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软弱地基的特点软弱地基是指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或高压缩性冲填土、杂填土以及其他的一些承载力较小的土体构成的地基。
承载能力很低,一般不超过50kn/m2。
软弱地基的主要特点有:1.孔隙比和天然含水量大。
我国软土的天然孔隙比一般e=1~2之间,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天然含水量w=50~70%,一般大于液限,高的可达200%。
2.压缩性高。
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压缩性的一般都大于0.5mpa-1,建造在这种软土上的建筑物将发生较大的沉降,尤其是沉降的不均性,易造成建筑物的开裂和损坏。
3.透水性弱。
软土含水量大,可是透水性却很小,渗透系数k≤1(mm/d)。
由于透水性如此微小,土体受荷载作用后,往往呈现很高的孔隙水压力,影响地基的压密固结。
4.抗剪强度低。
软土通常呈软塑—流塑状态,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抗剪性能极。
5.灵敏度高。
软粘土上尤其是海相沉积的软粘土,在结构未被破坏时具有一定的抗剪强度,但一经扰动,抗剪强度将显著降低。
二、软弱地基的破坏机理地基土的物理性质除与其颗粒粒径级配有关外,还与土中土颗粒、水、空气三相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有关。
其中含水量的变化能使土状态发生改变,土的密度状态决定其力学性质。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软土地基指的是土壤的物理性质比较松软,抗剪强度较低的土壤。
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建筑工程时,容易出现不稳定、沉降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软土地基的处理成为工程建设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浅谈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有:松软、含水量大、密实度低、抗剪强度低、承载性能差。
由于这些特点,软土地基往往容易出现沉降变形、不稳定、流变等问题。
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建筑工程时,容易出现建筑物沉降、裂缝、倾斜等质量问题,对工程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二、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地基处理、预制桩基、换填、加固和加固桩等。
1.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通过改善地基土壤的承载性能和变形特性,以提高地基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处理的方法包括土石方加固、土壤改良、地下水控制等。
土壤改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土壤加固、压实、加固、预应力加固等。
2. 预制桩基预制桩基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中安装桩或灌浆桩,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预制桩基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应用广泛,能够有效改善软土地基的承载性能和变形特性,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换填4. 加固三、软土地基处理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措施软土地基处理的关键技术包括:地基勘察、地基改良、地下水控制、质量检测和监测等。
地基勘察是软土地基处理的第一步,通过对软土地基的地质和工程性质进行详细的勘察分析,确定软土地基的特性和问题,为软土地基的合理处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2. 地基改良3. 地下水控制地下水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过多的地下水会对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需要对软土地基的地下水进行控制,采取合适的地下水处理方法,保证软土地基的稳定和安全。
4. 质量检测和监测软土地基处理工程的质量检测和监测是软土地基处理工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软土地基处理工程的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测和监测,保证软土地基处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工程实践软土路基地基处理方法论文
工程实践探讨软土路基地基处理方法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交通网也在逐步完善。
而公路工程作为我国的交通主要枢纽,承载着各领域发展的重任。
在公路的建设中,要途径不同地区,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质环境复杂,尤其是软土地区较多,成为了公路建设的主要瓶颈。
软土地基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探讨软土路基地基处理方法。
关键词:软土路基,地基处理中图分类号:tu47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关于软土及软土地基概述软土是由于地表水在第四纪后期形成的沉淀物质,多分布于海滨、湖滨、合流沿岸,通常其天然含水量较高、孔隙比大、可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并且其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差、各土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能差别较大。
在软土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地表长期积水,导致喜水植物不断的死亡和生长,使软土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
我国公路工程相关规范对软土地基定义指强度低,压缩量高并且多数含有一定有机物质的软弱土层。
日本公路设计规范将软土地基定义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空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沙土等土层构成的具有地下水位高、其上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易发生沉降特点的地基。
此外,日本规范在给出软土定义时提出了软土地基的类型判断标准,指出:软土地基分类应根据填方形状及施工状况而定,不能简单的按照地基条件确定,同时需要在构造物种类、形式、规模以及地形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判断是否按照软土地基处理。
2 、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主要成因软土地基的基本性质通常情况下由于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其可预见性较低,如在施工中处理不妥当会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2.1 勘察设计不合理。
由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勘察设计工作做得不到位或不准确,会直接导致施工队伍的重视程度没有得到有效提高,从而忽视了必须处理的软土地基地段的处理工作,这类事件里不胜枚举。
2.2 在得知某地段属于软土地段后,处理工作不及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软土地基与地基处理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学习中心(直属)[2]VIP 层次:专科起点本科专业:土木工程(道桥方向)年级:秋季学号:学生:指导教师:颖完成日期: 201 年 08 月 20 日容摘要所谓软土,是指强度低,压缩性较高的软弱土层。
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
由于软土强度低,沉隐量大,往往给道路工程带来很大的危害,如处理不当,会给公路的施工和使用造成很大影响。
软土根据特征,可划分为:软粘性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及泥炭五种类型。
路基中常见的软土,一般是指处于软朔或者流朔状态下的粘性土。
其特点是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压缩系数高、强度低,并具有蠕变性、触变性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选用软土作为路基应用,必须提采取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
这种土质如果在施工中出现在路基填土或桥涵构造物基础中,最佳含水量不易把握,极难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值,满足不了相应的密实度要求,在通车后,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
其危害性显而易见,故禁止采用。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特别是桥头引道,如不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坍滑或沉陷,导致公路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
软土地基下沉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软土地基的沉降,包括瞬时沉降、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三部分。
根据沉降标准,按我国现行的有关规定,用容许工后沉降——路面设计使用年限的剩余沉降来控制(其值见有关设计标准)。
一般地,除要确保新填筑路基的密实度以减少沉降外,包括原地面的地基总沉降必须达到基本稳定,沉降量大致达到总沉降量的80%以上时,才容许铺路面。
软土地基沉降严重时,不仅增加填方数量,而且沉降或水平位移对临近填土的桥台、挡土墙、涵洞,甚至对附近的住宅、农田以及路线的技术标准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为此,首先应做好深入细致的工程地质勘探工作,充分研究已有地质资料,采取调绘、钻探、原位测试及物探等综合勘测手段。
查明路段所处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径流条件等自然环境条件和路基排水条件,明确松软土层的成因、类型、分布围及其在路线通过地带分布的具体情况,确定软土层在纵向、横向的分布厚度、层次、各层土的土质及物理力学性质(如天然容重量、天然含水量、塑限、液限、孔隙比、聚力、摩擦角、承载力及渗透系数等)。
根据路基土的工程特性,选用适当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软土定义,软土下沉,软土危害,软土勘察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软土地基的成因 (2)2.1 软土沉积的地质环境 (2)第三章软土地基的特性 (4)3.1 软土地基的特殊性质 (4)第四章软土地基的勘察 (6)4.1 软基工程勘察 (6)4.2 勘察的方法与要求 (7)第五章软土地基的危害 (9)第六章软土地基的处理 (10)6.1 反压法 (10)6.2 换土垫层法 (12)6.3 粉体搅拌法 (12)6.4 软土地基处理的其他措施 (14)第七章结论 (17)参考文献 (18)第一章引言软土地基是指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构成的地基。
其承载能力很低,一般不超过50KN/m2。
在软土地基修筑堤防工程,必须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①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问题。
②地基的变形问题。
③地基的渗漏和溶蚀问题。
④地基的振动液化与振沉问题。
因此,研究堤防工程软土地基的特征,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就十分重要了。
第二章软土地基的成因软土是第四纪全新世形成的近代沉积物,其地质年龄一般为10000-15000年,按其中有机质含量,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不含或很少含有机质的软粘土和粉质软粘土;第二类是含大量有机质的泥炭土。
所有的软土都是在淡水或盐水中沉积的,由于沉积的地质环境(如海滩、三角洲、河口湾、泻湖、湖泊、沼泽等)的不同,其空间围和天然性状也因其沉积环境及其水动力条件的变化而异。
我国工程界有的把松软的吹填土和杂填土等也列入软土,谓之广义软土软土的来源主要是岩石的风化产物,因此其成分直接取决于母岩。
而软土的沉积类型,以及它们沉积后的物理化学演化,则与下述的沉积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1 软土沉积的地质环境第四纪全新世是以北半球大陆的冰川融化和由此导致的全球普遍性的海浸为特征的。
由于海平面的大幅度上升,致使原来陆地上的大量细粒物质或者在海中和沿海沉积,或者在陆湖泊、河谷及海水漫及的盆地中发生沉积。
这个时期沉积的大部分软土厚度不超过20m,且通常位于透水性较好的粗粒沉积物之上,但在局部地区,软土厚度很大,例如在突尼斯,有的软土厚度达120m。
软土的来源主要是岩石的风化产物,因此其成分直接取决于母岩。
而软土的沉积类型,以及它们沉积后的物理化学演化,则与下述的沉积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1.河流相沉积环境通过河流的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称为冲积物。
Kukal(1971年)将河流沉积环境分为:(1)河床,它包括邻近流线的区域、河床边缘的浅滩和沙嘴。
(2)天然冲积堤(河岸沉积物),它由河床侧向泛滥形成的全部沉积物组成。
(3)泛滥平原(漫滩沉积物),它包括溢出河床的泛滥期沉积物和河岸沉积物。
在河流下游靠近河口处,冲积物可具有很大的厚度和围,因而常被称为冲积平原。
这类冲积平原的大部分沉积物由高洪水位期间的泛滥平原堆积物组成,并逐渐过渡到河流三角洲,往往不容易分辨出陆上的和水下的环境。
大部分河流沉积物由粗粒土所构成,但在泛滥平原巾则有细颗粒沉积物堆积,已报道过的其典型的粒径分布为:砂粒5%—10%,粉粒20%-40%,粘粒35%~60%。
泛滥平原沉积物的中间粒径材d在0.005—0.06mm之间,有机质含量为1%-10%。
它们多为含粘粒的悬液搬运,在适宜条件下凝聚沉积。
泛滥平原沉积物都具有层理和纹理特性,有时夹细砂层,因此不会遇到很厚的均匀粘土沉积。
例如在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上就有大围的泛滥平原沉积物。
这类粘土一般经受过干湿周期变化,这种干湿变化引起了诸如干燥、风化、收缩裂缝等沉积后的变化。
因此,当泛滥平原沉积物在每一薄层形成后的几个月遇到连续于燥时,它们就并不保持“软”的特性。
与泛滥平原粘土不一样,在牛轭湖中沉积的粘土则是一种河道淤塞沉积物,通常处于正常固结状态,液性指数接近1,0。
牛轭湖沉积物只是在表面变干,硬壳下的粘土依然很软。
以后,硬壳又可被泛滥平原沉积物所覆盖,软土层仅在重力作用下固结。
因此,牛轭湖沉积物是埋在硬粘土和粉土下的高压缩性土。
2.湖相和冰湖相环境湖相沉积物不仅含有碎屑物质,而且在很多情况中还含有大量的化学成因物质(碳酸盐、蒸发盐)和生物成因物质(淤泥、腐殂泥等)。
湖通常按照其中存在的氧气和养料的数量分为三类:(1)微营养的湖;(2)营养丰富的湖;(3)缺乏营养的湖。
在微营养的湖(即含氧很多但含养料很少的湖)中碎屑物质占绝大多数,其粒径分布很大程度上由湖水动力条件、湖底的形状和深度,以及外界地形的起伏和支流对沉积物质的输送等决定。
在湖相沉积物常含有相当多的粘土,不过湖边缘处的沉积物质——般是较粗的粒料。
冰湖相沉积物常常主要由含粉粒的浅色土层和含粘土的深色土层交替组成,具有这种层理的粘土沉积物称为纹泥。
一层纹泥相当于一年的沉积,即由夏季沉积的粉土和冬季沉积的粘土组成。
夏季沉积的上层平均约有80%的粒径大于2um,而冬季沉积的含粘土很多的土层平均有80%左右的粒径/JxT 2gm。
在不再与冰川沿接触的冰后期冰湖中,悬浮的沉积物质大大减少(一般少于o.1g/L)。
Quigley(1979年)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水流作为溢流和混合流进入冰湖,而高密度的底流仅作为水下崩塌的产物或在洪水冲刷期间发生。
这种沉积物的沉积作用是全年发生的,粉土和细砂在夏季沉积,粘土则在冬季沉积。
第三章软土地基的特性3.1 软土地基的特殊性质软弱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及饱和松散粉细砂与粉土。
堤防工程中主要是指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亚粘土、粘土组成的淤泥和天然孔隙比大于1.0小于1.5的粘土组成的淤泥质粘土。
1.孔隙比和天然含水量大我国软土的天然孔隙比e一般在1~2之间,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天然含水量W =50~70%,高的可达200%,普遍大于液限。
2.压缩性高我国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压缩系数一般a1~2都大于0.5MPa-1,建造在这种软土上的建筑物将发生较大的沉降,尤其是沉降的不均匀性,会造成建筑物的开裂和损坏。
3.透水性弱软弱土尽管其含水量大,透水性却很小,渗透系数K≤1(mm/d)。
因此,土体受到荷载作用后,呈现很高的孔隙水压,影响地基的压密固结。
4.抗剪强度低软土通常呈软塑~流塑状态,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抗剪性能极差,我国软土无侧限抗剪强度一般小于30KN/m2(相当于0.3KN/m2)。
不排水剪时,其摩擦角几乎为零,抗剪强度仅取决于凝聚力C,一般C<30KN/m2;固结快剪时,摩擦角=5°~15°。
5.灵敏度高软粘土上尤其是海相沉积的软粘土,在结构未被破坏时具有一定的抗剪强度,但一经扰动,抗剪强度将显著降低。
其灵敏度(含水量不变时原状土与重塑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一般在3~4之间,有的甚至更高。
软土地基失稳的机理:起软土地基上堤防滑动破坏的原因,在于软弱地基中某一面上的剪应力大于等于它的极限抗剪强度。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剪应力的增加。
例如:堤防加高加宽引起堤身重量加大、降雨使土体容重增加、水位降落产生渗透压力,地震和打桩引发动荷载等。
二是由于软土地基本身抗剪强度的减小。
例如:孔隙水压力的升高、气候变化旌干裂和冻融、粘土夹层因浸水而软化以及粘性土的蠕变等。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GB50286—98规定,假定滑动面以上土体为刚体,并以它为脱离体,分析在极限平衡条件下其上的全部作用力,并以整个滑动面上的平均滑动力与平均阻滑力之比来定义它的安全系数,即:K=Fz/Fh式中:K—堤防稳定安全系数;K>1时土体处于稳定状态,K<1时土体处于滑动状态或有滑动的趋势,K=1时土体处于临界状态。
K值一般取1﹒05~1﹒30; Fz—作用于滑动面处的平均阻滑力,KN;Fh—滑动面处土体的平均滑动力,KN。
第四章软土地基的勘察4.1 软基工程勘察1.勘察的目的与步骤软土地基工程地质勘察是针对不同环境所沉积的软土地基,通过多种勘察手段,如地表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现场原位测试、室试验、开挖试坑等,得到能反映所研究的软土地基最基本的物理及力学特性的各种参数,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选址、地基处理方案设计以及施工监测等服务。
从工程地质角度看,地基是建筑场地的一部分,而建筑场地又属于某一个工程地质单元。
因此,软土工程地基勘察的目的有二:一是要查明公路路堤下面的地层情况,提供地基基础设计所需要的数据资料;二是要对整体工程的地质条件作出评价,以便在确保建筑场地地质稳定的前提下,促使地基基础设计达到安全、经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