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痛痛病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3.与土壤的特征相结合谈谈土壤的卫生学意义。
4.简述农药污染及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5.如何对土壤进行卫生监督监测?
6.简述土壤污染的来源、方式及土壤的自净过程。
7.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是什么?
8.土壤化学物质背景值在制订卫生标准中的重要性。
9.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
10.土壤重要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危害性
化合物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
化合物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
A-C:单阈值化合物;曲线B-C:两个阈值的化合物
本底值(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
指该地区未受污染的天然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本底值的意义:
1、是评价化学污染物对土壤污染程度的参照值;
2、是制订土壤中有害化学物质卫生标准的重要依据;
3、是评价水土化学环境对居民健康影响的重要依据;
腐殖质是一种疏松的暗褐色物质,它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部分为腐殖酸(即胡敏酸、乌明酸、克连酸等),另外尚有木质素,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氨基酸、脂肪酸等多种物质。
腐殖质的化学性质稳定,病原体已经死灭,不招引苍蝇,无不良气味,质地疏松,在卫生上是安全的,又是农业上良好的肥料。人工堆肥法
土壤的整体特征:多相、多孔、疏松系统,
土壤污染的基本特点:土壤环境的多介质、多界面、多组分以及非均一性和复杂多变的特点决定:
1.土壤污染的隐蔽性:污染物被土壤生物所分解或吸收,改变了其本来性质和特征,通过食物链而损害人畜健康时,土壤本身可能还会继续保持其生产能力。土壤污染危害以慢性、间接危害为主,"看不见的污染"。
环境卫生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1.世界哪些地区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最大(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2.环境卫生学定义;
3.环境因素的种类;
4.食源性健康危害物的危险性评估;
5.环境的分类(按是否受人类活动影响);
6.生态平衡、生物富集作用定义;
7.环境化学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转化;
8. POPs、总暴露量、吸收率、改变作用靶定义;
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有机和无机的组成成分。
环境因素1生物因素2化学因素3物理因素4社会心理因素
食源性健康危害物的危险性评估:急性微生物藻类毒素植物毒素真菌毒素人为污染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
慢性
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次生环境:人类活动下形成的环境,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是主要问题
缺血性心脏病、恶性肿瘤和糖尿病等各种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缺乏身体活动?
(2)人群膳食结构?
(3)工作和生活压力等精神因素?
(4)遗传因素?
生产生活硬件设施?
健康与安全生产意识?
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
更加洁净的空气、水源和食品卫生状况?
环境卫生学: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18.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19.生物标志物和效应标志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环境化学致癌物与其分类;
21.人类出生缺陷;
22.环境致畸因素、基本特征;
23.水俣病
24.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来源;
25.生物标志。
第二、三章
1.大气的结构;
2.大气污染来源;
3.常用空气动力学直径表示颗粒物大小;
4.污染物分类(按形成过程);
环境:围绕人类周围的空间,以及该空间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存在的各个因素,由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和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组成。
环境介质:
是指大气、水体、土壤、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一切生物体,可以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
16.生物性污染危害(水俣病);
17.我国制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
18.水环境功能区划;
19.介水传染病;
20.饮用氯化消毒副产物与健康危害;
21.生活饮用水标准的制定原则;
22.集中式给水;
23.水源选择和卫生防护;
24.氯的杀菌机制、加氯量和余氯量的关系;
25.读书报告题4选1(可能)
1.何为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土壤的环境容量、腐殖质,其意义如何?
吸附、解吸、交换作用的胶体系统
络合、螯合、氧化还原的反应系统
各种生物、微生物活动的陆生系统
土壤污染概念: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
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和植物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
5.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6.两种烟雾事件发生对比;
7.慢性影响;
8.大气污染物对健康的间接危害;
9.大气质量标准基本概念;
10.我国制定环境卫生标准的原则、制定方法和标准;
11.大气卫生的防护措施和监督管理;
12.水质性状和评价指标;
13.水体污染主要来源;
14.水体污染自净极其机制;
15.生物富集、生物放大概念;
4、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科学依据
土壤环境容量:(或称土壤负载容量)是指一定环境单元、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即保证农产品质量和生物学质量,同时也不使环境污染时,土壤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土壤有机质:系土壤中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及土壤生物。它与土壤矿物质一起共同构成土壤的固相部分。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仅占百分之几,最高也不过10%左右。
腐殖质(humus):即进入土壤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等死亡残体经分解转化形成的物质,是土壤特有的有机物质,约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85%~90%。腐殖质通常带有电荷并具有较强的吸收、缓冲性能,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有重要影响。
土壤中腐殖质含量越高,卫生上越安全。
腐殖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外界的有机物由复杂化合物分解为简单化合物,与此同时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又重新合成为有机高分子物质。
9.化合物剂量反应关系曲线
10.作用时间与蓄积效应;
11.联合作用类型、健康效应谱;
12.地球化学因素与健康(常量、微量元素)
13.微量元素的生物学效应;
14.硒的抗癌机制学说;
15.环境污染与环境污染物的定义;
16.环境污染物对健康影响的特点、环境污染物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复杂性;
17.慢性危害影响因素与根本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