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普通遗传学 染色体变异 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6-17
Paracentric
Paracentric
图6-18 臂内倒位形成的“后期 I 桥”
图6-19
Pericentric
4)倒位可以形成新种,促进生物进化:
倒位会改变基因间相邻关系 造成遗传 性状变异 种与种之间的差异常由多次倒位 所形成。 倒位纯合体与原物种形成生殖隔离,促进 物种进化。
1 4
1 2
1 3
3 2
3 4
2 4
Alternate
产生的配子是正常 的和平衡易位的, 可存活
Adjacent-1,2
产生的配子都有缺 失和重复,是不可 育的
图6-25
易位的效应
4、易位的效应
改变基因的连锁关系,产生假连锁(pseudolinkage)。 基因改变位置,产生位置效应; 对生活力的影响,易位纯合体一般正常,易位杂
图6-4 缺失的细胞学特征
必须: ① 参照染色体的正常长度; ② 染色粒和染色节的正常分布; ③ 着丝点的正常位置; 缺失杂合体(deficiency heterozygote)如果 在一个个体的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 个发生缺失,那么这个个体可以称为缺失杂合 体。 缺失纯合体(deficiency homozygote) 如果 一对同源染色体都在同一位置发生了缺失,那 么这个个体可以称为确实纯合体。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缺失圈
图6-6
猫叫综合症(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 婴儿啼哭如猫叫,一般伴随有小头症和智力迟钝。
图6-7
图6-8 拟显性的出现
二、重复(duplication)
重复:染色体多了与自己相同的某一区段。
2、重复的类别:
2、重复的产生:
不等交换 断裂—融合桥的形成 染色体纽结
A
B
C O
D P
E Q
F
A
B
C O
D P
E Q
F
M N
M N
A M N B
D
E
F P Q
A
B M N
C D
O E
P F
Q
C O
图6-20 interstitial translocation 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图6-21
罗伯逊易位
2、易位的产生
断裂后非重建性愈合 转座引起的易位
合体常表现不育; 基因重排导致癌基因活化; 降低生产和繁殖性能 。 造成染色体融合而改变染色体数。
a A 易位 a A 减数分裂 A
b B b B “十” 字配对 b
a
B
图6-26
假连锁现象
图6-27
花斑型位置效应 (variegated position effect):
指由于位于常染色质区的基因经易位而移到 异染色质区或其附近,引起这一基因的异染色质 化,使其作用受到抑制,表现出不稳定的表型效 应。如果蝇的红眼基因W+易位。
(paracentric inversion & pericentric inversion)
2、倒位的产生:
染色体纽结、断裂和重接转座引 起的倒位。 转座因子可引起染色体倒位。
图6-13 染色体纽结产生的倒位
2、倒位染色体的联会和鉴定:
① 很长倒位区段 倒位区反转过来与正常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进 行联会,倒位区段以外的部分只有保持分离。 ② 较短倒位区段 倒位杂合体联会的二价体在倒位区段内形成 “倒位环”。
图6-16 Single inversion
Multiple inversion
2)抑制倒位区内的重组,形成假连锁。
不论是臂间倒位还是臂内倒位,由于倒位环内非 姊妹染色单体间发生单交换,而交换的产物都带 有缺失或重复,不能形成有功能的配子,因而好 象被抑制了、或相当程度地减少杂合子中的重组。 这种现象称为交换抑制因子(crossover repressor,C)。 据Schultz和Redfield(1951)在果蝇中的研究发 现,一对染色体的杂合倒位,能增加同一染色体 组中的非倒位片段的交换发生。这种现象称为 Schultz-Redfield效应。
结构纯合体(structral homozygote):
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产生了相同的结构变异, 那么就称为。
断裂愈合学说(breakage-reunion hypothesis)
染色体断裂愈合学说是由Stadler (1931,1932), Sax (1938,1941), Muller (1932,1938,1954), Wolff(1961)及Evans(1962)相继建立。 该学说认为:断裂是自发产生或者由诱变剂诱 发,一般在原来的位置按原来的方向通过修复而重 聚,此现象就称为重建(restitution)。若经重建改 变原来的结构则称为非重建性愈合;若染色体断裂 后的片段(不含着丝点)丢失,留下游离的断裂端, 则称为不愈合。
本章重点
3、染色体组及其倍数性; 4、多倍体的类型、特征、形成途径及 其应用; 5、非整倍体的类型及其应用。
第一节
染色体结构变异
Chromosomal Structural Change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因
–缺失、重复、倒位: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或两 条染色体发生一次或多次断裂后,其断裂面以不 同形式黏合的结果。 –易位:两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染色体断裂 后,进行单向黏合或双向黏合的结果。
图6-9 不等交换产生的重复
3、重复的细胞学鉴定:
对于重复杂合体,一般是在减数分裂的偶线期 和粗线期进行检查。重复区段的二价体会突出环 或瘤(与缺失杂合体如何区分)。 对于重复纯合体的鉴别就更难了,除了参照少 数特征进行比较以外,还必须应用染色体分带的 技术。
图6-10 重复的细胞学特征
4、重复的遗传与表型效应
F E D A A B B C C
F E D N N M M
1 2
3 4
O P Q
O P Q
图6-22
减数分裂前期 I 的相互易位杂合体
图6-23 果蝇唾腺染色体
1 3
1
3 3
4பைடு நூலகம்
1 4 2 Alternate 2 Adjacent-1 4 Adjacent-2
2
图6-24 相互易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后期 I 的三种分离方式
四、易位 (translocation)
易位——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某区段转移。
1、易位的类型:
相互易位 单向易位 罗伯逊易位
相互易位( 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非同源 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 单向易位( interstitial translocation ):染色体 的某区段结合到非同源染色体上。 罗伯逊易位( 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 两个非同源的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着丝粒融合,形 成一条大的中或亚中着丝粒的染色体。短臂相互 连接成交互的产物,常在细胞分裂中丢失。
断裂融合桥(breakage fusion bridge)
3 2 1 4 5 5 4 3 1 2
3 2 1
4
5 5
4 3 1 2
重复5
缺失5
deletion loop
图6-3 染色体纽结产生的中间缺失
3、缺失的鉴定:
⑴最初细胞质中存在无着丝点的断片; ⑵缺失杂合体中,联会时形成环状或瘤状突起, 但易与重复相混淆。 ⑶当顶端缺失较长时,可在双线期检查缺失杂合 体交叉尚未完全端化的二价体,注意非姐妹染 色单体的末端是否有长短。 注意: 较小的缺失往往并不表现出明显的细胞学特 征; 缺失纯合体减数分裂过程也不表现明显的细 胞学特征。
图6-14
臂内倒位、臂间倒位
图6-15 果蝇唾腺染色体臂内倒位环
3、 倒位的细胞学和遗传学效应
1)产生倒位环(inversion loop)。
A A E A B A B C C E D D F F G G C C B B D D E E F F G G
Paracentric
Pericentric
第二节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应用
一、基因定位:
㈠ 利用缺失进行基因定位:
利用假显性现象,杂合体表现隐性性状, 进行基因定位,其关键为: 1、使载有显性基因的染色体发生缺失,隐性等 位基因有可能表现“假显性”; 2、对表现假显性现象个体进行细胞学鉴定,鉴 定发生缺失某一区段的染色体。
图6-1
2.缺失的产生
顶端缺失:染色体末端断裂丢失末端。 中间缺失:染色体发生两次断裂,丢失中间片 段;染色体由于发生纽结而且在纽 结处断裂。 不等交换: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不等交换, 产生缺失和重复。 转座因子:引起缺失和倒位的产生。
图6-2
染色体缺失的类型及异常形成的原因
4、缺失的效应
遗传效应——致死或异常(人类的猫叫综合症, cat cry syndrome)是Lejeune等在1963年首先报 导了三例,由于5号染色体短臂末端缺失造成的。 表型效应——假显性(拟显性),显性基因缺失 使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得以表现。
图6-5 玉米缺失杂合体粗线期缺失环
染色体结构变异能导致4种遗传效应:
(1)染色体重排;
(chromosomal rearrangements)
(2)核型的改变; (3)形成新的连锁群; (4)减少或增加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 。
结构杂合体(structral heterozygote):
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条是正常的而另一 条发生了结构变异,含有这类染色体的个体或细 胞称为。
破坏正常的连锁群,改变连锁关系和交换率; 位置效应( position effect ):一个基因与 相邻基因位置关系改变所造成的表型改变称为 位置效应; 剂量效应( dosage effect ):因基因数目不 同造成的表型差异;
例:果蝇棒眼的遗传
果蝇的棒眼基因(Bar,B)位于X染色体上,对野生 型的复眼呈不完全显性,表型效应是减少复眼中 的小眼数,使圆而大的复眼呈棒状。 棒眼是由于X染色体上一个小片段(16A1~A6区段) 的顺接重复所造成。
3、易位的细胞学效应
相互易位杂合体在 prophase I,由于同源部 分的紧密配对而出现特征性的十字形图像。 随着分裂的进行,十字形图像逐渐开放形成一 个环形或双环状的“8”字形。 到anaphase I ,染色体表现出不同的分离方 式: 1) 相邻分离-1(adjacent segregation-1) 2) 相邻分离-2(adjacent segregation-2) 3) 交互分离 (alternate segregation)
正常眼
棒眼
纯合棒眼
重棒眼
纯合重棒眼
780
358
69
45
25
图6-11 果蝇X染色体上16A区段重复
三、倒位(inversion)
倒位——染色体某区段颠倒180°重新接上的现象。
1、倒位的类型
臂内倒位——颠倒的区段不含着丝粒 臂间倒位——颠倒的区段包含着丝粒
图6-12 臂内倒位与臂间倒位
图6-28 当果蝇X染色 体上的红眼基因W+易 位到异染色质区时会 出现红白相间的复眼
图6-29
21/21易位型先天愚型
易位融合造成染色体数目减少(女46 45)
经着丝点蛋白 接合荧光显色 9号染色体着丝点 附着于 第11号染色体上
图6-30
图6-31 人类染色体相互易位:容易导致肿瘤的产生
第六章
染色体变异
Chromosome Aberration
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水平
染色体数目变异
遗传信息 的改变
基因突变
DNA水平
遗传重组
本章重点
1、结构变异的类型和遗传效应
① 缺失 ③ 倒位 ② 重复 ④易位
2、结构变异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① 利用缺失进行基因定位。 ② 利用ClB测定隐性突变频率。 ③ 利用易位创造玉米不育系的双杂保系。
重建愈合:染色体按原来顺序连接, 断裂的染色体
不改变染色体的结构。
非重建愈合:改变基因的直线顺序,
产生染色体结构变异。
不愈合:
一、缺失(deficiency)
缺失:染色体的某一区段丢失。
1、缺失的类别:
顶端缺失:染色体某臂的外端缺失。 中间缺失:染色体某臂的内段缺失。 顶端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整条臂的丢失。
3)倒位杂合体育性降低,表现部分不育。
倒位杂合体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在倒位环 内外发生交换后可以产生以下4 种情况: ① 无着丝点断片(臂内倒位杂合体),在后期 Ⅰ丢失; ② 双着丝点的缺失染色体单体(臂内倒位杂合 体),在成为后期桥而折断后,形成缺失染 色体,得到这种缺失染色体的孢子不育; ③ 单着丝点的重复缺失染色体(臂间倒位杂合 体)和缺失染色体(臂内倒位杂合体),得 到它们的孢子也是不育; ④ 正常或倒位染色单体,孢子可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