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生物进化
《生物进化的学说》PPT课件
![《生物进化的学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2c2c4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1.png)
课堂小结
自 然
过度繁殖
生物的生殖能力很强, 后代数量庞大
选 择
生存斗争
个体之间为争夺有限的生存 条件而斗争
生 达尔文的 物 生物进化 进 学说
化
学 遗传变异 后代中有各种可以遗传的变异类型 说 适者生存 适应环境的生物个体能生存下来
意义
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的 学 说
生物进化学 说在发展
生物进化理论在不断发展、完善 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
课堂练习
1、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不正确理解是( B)
A.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B.选择是不定向的 C.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D.生物的有利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 出生物的新类型
课堂练习
2、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灭虫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
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
02
生物进化说 在发展
新课探究
生物进化说在发展
1.综合进化学说
——变异是生物进化的材料,自 然选择保留适应性变异。
2.分子进化学说
——所有生物的基因在代代相传 中积累微小的有利变异。
昆虫远祖的远祖 抚仙湖虫生态景观
新课探究
• 澄江动物群
保存在澄江县级及其周围地区距今大约5.3亿年 的寒武纪早期泥浆中的大量栩栩如生的动物化石 群。
第十六章 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
第 3 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
-.
学习目标
1 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2 描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进化的原因 3 说出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
01
达尔文的进 化论学说
新课探究
1831年,达尔文结束剑桥大学的 学习后,以学者的身份跟随“贝格 尔号”舰艇参加了对他一生具有重 要影响的环球考察。
第十六章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第十六章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0af061c35022aaea998f0f5a.png)
化石 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
三叶虫化石
鱼化石 植物叶化石
恐龙骨骼化石
出现规律
越简单、越低等生物的 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 的地层里,越复杂、越 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 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化石在岩石中出现规律
越简单、越低等 生物化石出现在 越古老 的地层里, 越复杂、越高等生物化石则出现在 越新近形成 的地
爬行类进化成鸟类
化石复原图 始祖鸟的化石说明物种是有亲缘关系的的 始祖鸟化石
爬行类
我来完善:
古爬行类
鸟类
始祖鸟.鸟类相似的特点 始祖鸟.爬行类相似的特点
前肢化为翼 有喙
两翼前端有爪
喙中有牙齿 尾部有很多块尾椎骨
具有羽毛
孔子鸟上下颌 已经没有牙齿
辽宁孔子鸟化石 和复原示意图
始祖鸟.孔子鸟等化石为爬行类进化为鸟类提供证据
层里。
马的进化历程
5000万年前化石,始祖马体型只 有狐狸大小,生活在树林中。
4000万年前化石,始祖马体型 像羊的大小,生活在树林中。
2000万年前化石,马四肢增长, 中趾长成唯一着地的趾,进入草原 生活。
1000-300万年前化石,马体型 和现代马相似,两旁的侧趾退化。
马的化石说明物种是进化的
1.生物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 多细胞 、从低等到 高等 、 从简单到 复杂 、从水生到 陆生 的发展规律。
2.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 进化 的结果。
1.化石是在不同地层中发现的,是生物进化的唯一 证据。 (×)
2.过去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低等生物的化石,现在 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高等生物的化石。 (× )
3.化石证据表明,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 四肢越来越长,中趾越来越退化。 ( ) ×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六章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导学课件(共19张PPT)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六章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导学课件(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f1ef0367cd184254b353544.png)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
问题导入
科学家通过对地层中化石的研究发现,在中生代的时候,恐 龙曾作为地球上的“霸主”长达一亿多年,然而它们却在距今 约六千万年时神秘地灭绝了,地球上再也找不到它们的身影。 但是同恐龙曾一起生活过的有些生物却生存了下来,并且进化 发展到了今天。这是为什么呢?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
3.生物进化是__自_然__选_择__的结果。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
知识点二 生物进化学说在发展
1.达尔文之后,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生物 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其他生物进化学说,如 着重从_分__子__水_平__探讨生物是如何进化的。 2.1984年,我国科学家在云南省澄江县发现了轰动全球的 __澄__江__动_物__化_石__群__,这一发现表明,有关生物进化的研究仍有许多 谜团有待进一步破解。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
[典例] 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着多种“达尔文地雀”,
达尔文对地雀多样性的解释是: (1)这些地雀有着共同的祖先,它们祖先的个体之间在大小、喙形、 栖息场所和食性等方面存在着_差__异__。 (2)它们要生存下去,就得与环境之间进行__生__存__斗_争_,该过程中具 有____有_利__变__异___的个体得以生存并繁殖后代,这叫__适_者__生__存_。
该书是生物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
2.自然选择学说 (1)过度繁殖: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一般都具有很 强的__生__殖_能__力__,在食物充足、生活空间适宜的情况下, 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2)生存斗争:生物繁殖的个体很多,而生物赖以生存的 食物和生活空间等条件有一定的限度,生物会为争夺必
生物进化理论在不断发展说
苏教版初二生物上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重点总结
![苏教版初二生物上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b0ba45002768e9951e7382f.png)
苏教版初二生物上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重点总结第一节生命的诞生1.地球的演化。
46亿年前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
在距今约38亿年前,最原始的生命体在海洋中诞生。
2.生命的诞生。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米勒在实验室用充有甲烷、氨气、氢气和水的密闭装置,以加热、放电来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机酸和尿素等。
更多详细知识点的内容希望大家及时点击gt;gt;gt;gt;gt;苏教版初二生物上册生命的诞生知识点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①火花放电的作用: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②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甲烷、氨、氢气和水蒸气③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④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更多详细知识点的内容希望大家及时点击gt;gt;gt;gt;gt;初二苏教版生物上册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现在提到生物进化学说,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会是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因此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但是最先提出生物进化学说的却是法国博物学家、生物学伟大的奠基人之一拉马克,早在1809年,拉马克就在他的著作《动物学哲学》里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
更多详细知识点的内容希望大家及时点击gt;gt;gt;gt;gt;八年级苏教版生物上册生物进化的学说知识点第四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3.最直接证据是化石。
4.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更多详细知识点的内容希望大家及时点击gt;gt;gt;gt;gt;初二苏教版生物上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知识点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重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的精彩内容请点击初二生物知识点栏目了解详情,预祝大家的成绩可以更上一层楼。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六章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课件(共39张PPT)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六章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课件(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0a91610bd64783e09122b41.png)
8.某种农药对杀灭蚊、蝇有独特的效果,随着使用年限的增 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种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 B.这种农药使蚊、蝇发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C.这种农药选择了蚊、蝇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D.蚊、蝇等能自然发生并巩固抵抗这种农药的变异 【解析】选C。此题考查的是利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抗 药性的产生过程。蚊、蝇的个体间存在着抗药性差异,农药 对它们起了定向的选择作用。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并能 繁殖后代,抗药性这种变异通过遗传在后代中逐代地积累和 加强,从而使后代的抗药性逐代增强。
生物进化学说的发展 1.其他生物进化学说,如着重从分子 水平生物 是如何进化的。 2.我国科学家在云南省澄江县发现澄江动物化 石群
这一发现发现表明,有关生物进化的研究仍 有许多谜团有待进一步破解。
【例1】(精选精练·苏州结业考)达尔文发现在大风经常袭 击的可格伦岛上,昆虫的翅要么很强大,要么退化,没有中 等大小翅的种类。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是否经常使用翅膀的结果 B.食物获得多少的结果 C.定向变异的结果 D.大风作用下,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A.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繁殖能力强 B.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凶猛 C.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高等 D.喙尖而长的地雀更适应在仙人掌丰富的岛屿生存 【解析】选D。达尔文认为,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生物 要想生存下去,就会为争夺食物和空间进行生存竞争,在生存 竞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同时 将有利的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 汰。地雀中存在喙尖而长和喙粗而尖、凿状等变异,喙尖而长 的地雀容易得到食物而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不具有尖而 长喙的地雀得不到食物而被淘汰,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课件:第十六章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共19张PPT)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课件:第十六章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13650277c1cfad6185fa7b5.png)
1831年结束剑 桥大学的学习后, 以学者的身份跟随 舰艇参加了对他一 生具有重要影响的 环球考察。
达尔文的考察路线
自然选择学说
• 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 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但是由于食物和生活空间等条件有一定的 限度,因而生物会为争夺必需的食物和生 活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
1 阅读材料
2 小组尝试提出有关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过程 的假设。
建议:达尔文地雀喙的形态等.的改变与进 食的类型有关,也不是一两代完成的。
3 尝试用图示的方法,论述达尔文地雀是如 何从取食昆虫的地雀进化发展而来的。
4 讨论在达尔文地雀进化过程中起决定 作 用的因素
美洲雀的变化表明,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着 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不利 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
自然选择==优胜劣汰
自然选择→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
达尔文的推断
• 这些地雀可能源于共同的祖先
• 由于环境的改变,地雀的形态和大小等方 面发生了改变,以适应改变的环境
• 地雀的进化表明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着 变异现象。
• 对于同种生物而言,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 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繁殖后代;而 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我国为生物进化领域的发展做出的 贡献
• 澄江动物群 保存在澄江县级及其周围地区距今
大约5.3亿年的寒武纪早期泥浆中的大量栩 栩如生的动物化石群。
—被国际上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澄江动物群发现的意义
将脊椎动物地质年代推前到寒武纪早 期,被誉为“人类重塑地球生命史的一项惊人成就”。自然选择学说
• 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斗争,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学说。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十六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十六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e295f35e336c1eb91b375d07.png)
1、探究: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地雀的进化
(1)小组尝试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关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过程的假设。
假设:
(2)达尔文地雀喙的形态改变与取食的食物类型有关吗?
(3)4种达尔文地雀是如何从同一取食昆虫的地雀进化而来的,请说说。
(4)讨论:在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1、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C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思考:达尔文1831年进行历时5年的科考,1859年完成《物种起源》。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
2、自然选择学说:
(1)内容
1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能力。
2由于和等条件有一定的限度,因而生物会为争夺必需的和等进行。
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
课时:13
班级:
组号: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能说出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2、描述加拉帕戈斯雀进化的原因;3、培养分析问题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学习达尔文热爱科学、事实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4、树立表现意识、讨论意识、合作意识、效率意识、鼓掌意识、创新意识、...,做一个成功的、快乐的学习者。
【重点、难点】
重点——1、说出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2、描述加拉帕戈斯雀进化的原因;
难道——说出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
【课前准备】
1、各小组查找“生物进化学说”的有关资料。
2、自行学习本章目标,阅读教材,查询资料,写一写教学内容的部分;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十六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十六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98fb452db90d6c85ed3ac603.png)
【过关检测】独立完成,进行检查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材P56“自我评价”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P26—27
【反思】记录自己、了解“生物进化学说”的有关资料。**
比较法: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1、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证据(最直接和最可靠)。
2、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和。
规律:越、越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的地层里;越、越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的地层里。
3、植物的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藻类→、、、
。
4、动物的进化历程:
(1)无脊椎动物:
原始单细胞动物→、、、
2、始祖鸟化石和孔子鸟化石,证明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类。
3、游戏: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拼图
小组分工完成。
(1)用17个小纸条(长约2厘米,宽0.5厘米)写上生物类群的名称,然后用双面胶把小纸条贴在生物进化树的相应位置。各小组比一比。
(2)思考:生物进化树的各分支起点和顶点分别代表了各生物类群的什么信息?
【重点、难点】
重点——1、说出生物进化的证据;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难道——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课前准备】
1、①各小组安全情况下,寻找化石;②透明胶,长约30厘米。
2、自行学习本章目标,阅读教材,查询资料,写一写教学内容的部分;
【自主学习】先熟悉学习目标,然后阅读教材,再查询资料,独自写一遍
、、。
(2)脊椎动物:
古代鱼类→古代→古代爬行类
5、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到、由到,由到、由到。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的结果。
【小组合作探究】先独自写一遍,然后交流、展示、点评
1、讨论:马的进化历程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第十六章第二节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第十六章第二节](https://img.taocdn.com/s3/m/7cbde97ea417866fb84a8e99.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果蝇 向日葵
27 38
生物地理学证据
化石是最直接的证据
化石
不同地层中的化石
化石
化石
始祖鸟化石
始祖鸟化石
鸟
始祖鸟
爬行动物
相 似 点
被覆羽毛, 有翅膀, 有喙
嘴里有牙齿
有爪
鸟类是恐龙进化而来的?
泥潭龙
孔子龙化石
古生物学的证据
胚胎学证据
比较解剖学证据
生理学证据
将人类的血清注射到兔子 的血清里,兔子的血清便 产生一种抗体,再将具有 这种抗体的血清和人的血 清相混合, 便产生抗原 抗体反应而出现沉淀。如 以这种兔的血清和其他动 物的血清混合,观察沉淀 的多少,就可推测被实验 的动物和人的亲缘关系。
分子生物学证据
马的进化历程
马的进化历程
马的进化历程
马的进化历程
不同地层中的化石
第十六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本节目标
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证据 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现在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生物怎么来的?
特创论者认为:
在宇宙历史的某一特 殊时刻,由上帝一次 性创造出各种生物, 最初有多少种,现在 就有多少种,各种生 物之间没有任何的亲 缘关系。
现在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生物怎么来的?
进化论者认为:
现在地球上的各种 生物不是神创造的, 而是由共同的祖先 经过漫长的时间逐 渐演变而来的,因 此各种生物之间有 着或远或近的亲缘 关系。
生物进化的证据
生物进化的证据
古生物学 胚胎学 比较解剖学 生理学 分子生物学 遗传学 生物地理学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六章)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913a167683c4bb4cf7ecd1df.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生命的诞生教学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
2、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教学过程一、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过程二、生命起源的过程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说逐渐为大多数人所认同。
由无机分子转变为有机小分子,这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生命起源的第二步是由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
生命起源的第三步是伴随原始地球上自然条件的演变,地球上的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逐渐积累,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逐步形成能够生长、生殖、遗传的原始生命,这些原始生命进一步形成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课堂小结:原始生命产生的条件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课堂训练:1、米勒的实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的。
这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2、地球上有机大分子在中逐渐积累,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逐步形成能够、、的原始生命,并进一步形成原始的。
课后作业: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证据。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过程一、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如恐龙化石、鱼类化石和植物化石)、遗物(如恐龙蛋化石)和遗迹(如恐龙足迹化石)。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生物不断地进化。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历程课堂训练1、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陆生生物种类,这说明了生物这一进化趋势。
2、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等的总称。
它们有规律地出现在不同的地层中。
课后作业下列叙述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1、化石是在不同地层中发现的,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2、过去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低等生物的化石,现在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高等生物的化石。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共32张PPT)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998aa0700abb68a982fbfd.png)
被子植物
苔 藓 植 物
蕨 类 植 物
植物的进化历程
藻类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种子繁殖,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苔藓植物
植物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孢子繁殖. 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孢子繁殖. 有根、茎、叶的分化,种子繁殖,种子有果皮包被.
蕨类植物
植物体有茎、叶的分化,只有假根,孢子繁殖.
生活在水中,用鳍运动,用鳃呼吸.
节肢动物
身体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腔肠动物
大多生活在海水中,有口无肛门.
哺乳动物
哺乳、胎生、恒温.
生物进化的历程图
问题: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什么?
答案: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 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问题: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为 什么说鸟类比鱼类高等?
答案:鸟类比鱼类的结构复杂, 适于空中、陆地的生活.
复习:
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什么?
化石!
不同地质年代的 地层里的生物化 石,真实的记录了 生物进化的历程。
生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藻类植物 → 各类植物
↗ 原始生命
↘ 原始单细胞动物→各类动物
植物的进化历程
藻类植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藻 类 植 物
裸子植物
生物进化的历程图
动物的进化历程
爬行动物 鱼类动物
节肢动物
腔肠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两栖动物
哺乳动物
线形动物
原生动物
鸟类动物 扁形动物
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鳃呼吸,体形像鱼;成体可以生 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肺呼吸,有四肢.
鸟类
身体覆盖羽毛,前肢变 成翼,适于空中陆地 生活,恒温动物.
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原卷版)
![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ba80b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e.png)
第五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生命的诞生考点1 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过程1、17世纪初范.海尔蒙特提出了生命起源的“自生论”。
2、神创论3、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逐渐为大多数人所认同。
考点2 生命起源的过程1.生命起源的过程:→有机小分子(氨基酸等)→(蛋白质、核酸等)→→原始单细胞生物2.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氢气、氨、水蒸气等。
原始大气中没有。
4.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考点1 生物进化的证据1.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如恐龙化石、鱼类化石和植物化石)、(如恐龙蛋化石)和遗迹(如恐龙足迹化石)。
3.马的进化趋势是体型,四肢,多趾足逐渐变成发达并惟一着地。
4. 和是鸟类由古代进化而来的典型证据。
5. 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的生物的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考点2 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1.生物进化的规律:从到、从到、从到、从到。
3.动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原始的脊椎动物4.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考点1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1.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生物进化的(“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2.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但是由于和生等条件有一定限度,因而生物会为争夺必需的食物和生活空间等进行。
在生存斗争中经过激烈的竞争,,被淘汰的过程,就是。
生物进化是的结果。
考点2 生物适应性特征生物适应性特征是的结果。
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进化、长颈鹿的进化、英国桦尺蛾的翅色、细菌抗药性增强等。
第四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考点1 人猿同祖1.科学家林奈首先把人归为哺乳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的动物。
2.英国科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的观点。
3.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证据很多,被认为是猿和人的共同祖先的证据之一考点2 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1.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是:阶段、能人阶段、阶段和智人阶段。
16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
![16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87214d084028915f804dc2e3.png)
3、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喙不变
喙尖而长
取食昆虫 取食仙人掌
喙凿状
取食果实
取食种子 喙粗而尖
取食昆虫
加拉帕戈斯雀的进化
4、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5、你能解释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吗?
你认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蠖能重新恢复 为常见类型吗?如果能,你认为该怎样做?
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蠖
达标练 习
1.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A.鹿经常伸长脖子够高处的树叶造成的
(D)
B.生活在食物充足环境中的长颈鹿脖子长得长
C.由于生存环境不同,使鹿的颈有长有短
D.长颈变异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代代积累形成的
2.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使( B )
A.生存环境变化
B.自然选择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
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1、英国的博物学家达尔文通 过研究提出了被恩格斯赞誉为 “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之一的生物进化学说。
北美洲
欧洲 亚洲
大西洋 非洲
南美洲
印度洋
太平洋
大洋州
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考察路线
2、自然选择学说
1859年,进化论者达尔文出版了他的巨著《物种起 源》。他在该书中,根据大量无可争辩的事实指出:生 物不是固定不变的;物种通过遗传与变异、生存竞争、 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引起性状分歧而进化。揭示了生 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解释了不同物种的起源。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的要点是“自然选择”。
C.生物变异
D.弱肉强食
3.同一种蝗虫,生活在青草中的呈绿色,生活在枯草中
的呈枯黄色,以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这是( C )
生物进化的学说八年级生物上册优质课件
![生物进化的学说八年级生物上册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f8d2d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c.png)
但生存在斗争生—存—狮斗子争和大中象争,夺什水源么样的个体生能存够斗争获—胜—秃并鹫在生争存斗 下去 呢?达尔文用遗传和变异来进行解释。
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3.遗传变异:达尔文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其中有一些
达尔文之后,科学家通过大 量研究,一方面进一步完善 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其他生物 进化学说,如着重从分子水 平探讨生物是如何进化的。
二、生物进化学说在发展
1984年,我国科学家在云南省澄江县发现了轰动全球的澄江动物 化石群,其物种之多,震惊世界。这些研究成果也对丰富和完善 生物进化理论起到了重要作用。
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
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
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
是适者生存。
适者生存——竹节虫的拟态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 而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是生物进化的外 因,两者缺一不可。
思考与讨论 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喙不变
A. 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 生物之间为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 生物为适应环境而产生有利变异 D. 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 ,这个现象属于 ( D ) 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B. 长期的生存斗争 C. 适者生存,不造者被淘汰 D. 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
学习目标
目标
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描述加拉帕戈斯群 01 岛上地雀进化的原因。
第十六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十六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e46801cf580216fc710afdda.png)
第十六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 进化
第四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达尔文认为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的,人类的祖先可能生活在非洲。 他用自然选择来解释生命世界的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动摇了人们信奉 近千年的神创论,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 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 方向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 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 变被迫下到地面上生活,慢慢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 关系最近,是近亲,他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
虽然米勒的模拟实验仅能证明原始地球上的无机小分子在特殊条件下形 成了有机小分子,但是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探索生命起源的一大突破。
第十六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 进化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化石有很多种,如生物体坚硬部分形成的遗体化石(骨骼、贝壳等,像 琥珀中的蚊子也称为化石);植物叶片痕迹形成的印痕化石;动物的脚 印和排泄物、花粉、恐龙蛋化石,甚至埋在北极冻土中的猛犸象化 石等。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 样性和适应性,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生物界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受 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自然选择如何对 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生物大爆炸等问题,达尔文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 释。后来,随着遗传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对生物进化理论的研 究才得以不断深入。
原始海洋的形成: 在原始大气形成的同时,火山活动频繁,喷发出大量的气体,这些气 体中含有很多的水蒸气,这样,大气层中的水蒸气逐渐增多而达到饱 和。随着地球表面温度的降低,水蒸气冷却后形成雨水降落到地面 上,聚集在因地壳运动而形成的低地和山谷中,就形成了湖泊和河流。 随着地球表面水量的不断增多,最后在地面的最低处,汇集成了原始 海洋。
生物:第16章第3节_生物进化的学说_课件(苏教版八年级下)
![生物:第16章第3节_生物进化的学说_课件(苏教版八年级下)](https://img.taocdn.com/s3/m/2cab8842daef5ef7bb0d3c2f.png)
达尔文地雀的变化表明,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 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不利 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
自然选择==优胜劣汰
自然选择→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
自然选择学说
一、提出者: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在《物 种起源》一书中提出;是进化论的中心内容。
二、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如何使曼彻斯特恢复原样?
治理环境减少工厂排出的煤烟,使曼彻斯特 地区的自然环境尽量恢复正常并得到保护。
• 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蠖成虫由多 变少,深色桦尺蠖成虫由少变多,对此现象
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C )
• A浅色桦尺蠖个体体色逐渐变深
• B像树皮一样,多数桦尺蠖的体表被熏成深 色
• C环境的变化国的博物学家 达尔文通过研究 提出了生物进化 的自然选择学说。
被恩格斯赞誉为 “19世纪自然科 学三大发现”之 一。
北美洲 大西洋
南美洲
欧洲
亚洲
非洲 印度洋
太平洋
大洋州
达尔文的“贝格尔号”考察路线
探究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喙不变 取食昆虫 取食仙人掌
喙尖而长
喙凿状 取食果实
取食种子 喙粗而尖
取食昆虫
加拉帕戈斯雀的进化
实例:达尔文对取食果实地雀进化过程的解释
繁殖
地雀的祖先
后代个体间的差异(有形状不变
生存斗争 喙凿状个体 食物、空间 (遗传积累)
的、有喙凿状) 适者生存
喙凿状的地雀 自然选择
1、在加拉帕戈斯雀进化的 过程中,起决 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主要影响因素是食物的数量,因为食 物的不足,在发生变异的加拉帕戈斯 雀中,喙的形态发生变化,能够获得 足够食物的种类就生存下来,并把这 一特征遗传下来。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十六章《生物进化的学说、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复习课件(共37张PPT)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十六章《生物进化的学说、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复习课件(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898c5d52cc58bd63086bd07.png)
1984年,我国科学家在云南省澄江县发现了轰动 全球的澄江动物化石群,其物种之多,震惊世界。 这些研究成果也对丰富和完善生物进化理论起到 了重要作用。
澄江动物化石群发现点
概述人类起源于古猿
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 历程
女娲造人 、亚当夏娃这些都是神话,那么人到底是怎么来的?
瑞典科学家林奈首先把人归为哺乳纲灵长 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英 国科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 一次提出人猿同祖。
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很强
的生殖能力,但是由于食物和生活空间等
条件有一定的限度,因而生物会为争夺必
需的食物和生活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其
结果往往是胜者能更好地繁衍生息,败者
最终被淘汰。
达尔文地雀的进化
达尔文认为: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地雀可 能具有共同的祖先,它们来自南美洲大陆, 偶然迁移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地雀的进化 表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存在着变异现象; 环境条件的改变,对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 具有选择作用。
9.达尔文发现在大风经常袭击的可格伦岛上,昆 虫的翅要么很强大,要么退化,没有中等大小翅 的种类。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是否经常使用翅膀的结果 B.食物获得多少的结果 C.定向变异的结果 D.大风作用下,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 B.人是女娲用泥捏出来的 C.人是自然产生的 D.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3.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A.长臂猿 B.南方古猿 C.猩猩 D.黑猩猩
4.在古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变化是 A.造山运动活跃,山脉隆起 B.气候变化加剧,出现冰川
C.四肢行走变为两足直立行走 D.森林毁灭,草原稀疏 5.除能制造石器外,还会制造长矛、标枪用以狩 猎、捕鱼的原始人类是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第十六章第三节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第十六章第三节](https://img.taocdn.com/s3/m/d38e5fd150e2524de5187e99.png)
人工选择
拉马克进化论
用进废退
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
思维拓展
环
境
实
验
灰色桦尺蛾
黑色桦尺蛾
放出只数
未污染区 重新捕捉只数 重新捕捉百分比 放出只数 污染区 重新捕捉只数
496
62 12.5% 201 32
473
30 6.3% 601 205
重新捕捉百分比
15.9%
34.1%
试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桦尺蛾在污染地区的黑化现 象。 桦尺蛾的变异会产生黑色和灰色。在污染区,黑色桦尺蛾 是有利变异,在生存斗争中获胜,适者生存,并繁殖后代; 灰色个体在自然选择中容易被淘汰。这样在一代代的繁殖 过程中,黑色个体就会越来越多,出现了在污染区的黑化 现象。
第十六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
本节目标
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描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想及其意义
进化论
1809年发表了《动物哲学》 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 进化理论,即通常所称的 拉马克学说。书中提出了 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两 个法则,并认为这既是生 物产生变异的原因,又是 适应环境的过程。达尔文 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曾 多次引用拉马克的著作。
达尔文 英国科学家,1859年出版 巨著《物种起源》。该书是生物学史 上的一座里程碑。
“贝格尔号”舰的考察路线
自然选择学说
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 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自然选择学说的动力: 为争夺必需的食物和生活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自然选择学说的结果: 生物进化
自我评价
让-巴蒂斯特· 拉马克
达尔文的进化学说
查尔斯· 罗伯特· 达尔文 183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后, 他的老师亨斯洛推荐他以 “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 同年12月27日英国海军 “贝格尔号”舰环绕世界 的科学考察航行。先在南 美洲东海岸的巴西、阿根 廷等地和西海岸及相邻的 岛屿上考察,然后跨太平 洋至大洋洲,继而越过印 度洋到达南非,再绕好望 角经大西洋回到巴西,最 后于1836年10月2日返抵 英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选择
稳定选择
自然选择的类型 定向选择
分裂选择 配子选择 自然选择概念的扩大 亲属选择 群体选择 性 选 择
(一)、基因库
基因库(gene pool):是指种群中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 基因库(gene pool):是指种群中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 种群基因库的组成是不断地变化着的。 种群基因库的组成是不断地变化着的。在染色体某一特定座 位上可以有1对 对或数对等位基因, 位上可以有 对 、 2对或数对等位基因, 当一个座位上具有 对或数对等位基因 当一个座位上具有2 对以上的多对等位基因时,该基因库就属于多型性的。 对以上的多对等位基因时,该基因库就属于多型性的。 基因型频率(genotypic frequency): 基因型频率 (genotypic frequency): 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 点上的等位基因所构成的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点上的等位基因所构成的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基因的频率(gene frequency): 基因的频率(gene frequency):一个种群内某一等位基因占 它的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它的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遗传平衡定律( equilibrium): 遗传平衡定律(1aw of genetic equilibrium):群体中各基因 型频率或者各基因频率可以从一代传到另一代维持不变。 型频率或者各基因频率可以从一代传到另一代维持不变。通 过遗传平衡可以维持种群基因库的稳定, 过遗传平衡可以维持种群基因库的稳定,从而维持生物类型 的稳定。 的稳定。 遗传结构(genetic structure of population):群体中各种等 遗传结构(genetic population): 位基因的频率, 位基因的频率,以及它们在各种基因型中的数量分布构成了 种群的遗传结构。 种群的遗传结构。
北方的家蝇,通常只有少数个体活着越过冬天, 北方的家蝇,通常只有少数个体活着越过冬天, 从而成为夏季种群的创建者, 从而成为夏季种群的创建者,它们的基因决定了夏季种 群的基因频率。 群的基因频率。
2.不随机交配即差异性生殖 2.不随机交配即差异性生殖
种群中各个体之间的交配实际上不可能随机。 种群中各个体之间的交配实际上不可能随机。 植物的授粉通常是在邻近植株之间进行。 植物的授粉通常是在邻近植株之间进行。 动物之间的交配亦受种种因素的限制而不可 能随机进行,例如地域远近和性选择。 能随机进行,例如地域远近和性选择。 此外,不同个体产生后代的数目不等, 此外,不同个体产生后代的数目不等 ,其生存 机会亦不相同, 机会亦不相同 , 这些都使得种群的基因频 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基因频率的改变
3.突变和变异 突变和变异 4.基因流 基因流 5.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
基因漂变1.小种群 定殖者原则 Nhomakorabea瓶颈效应
基因漂变(gene drift) (或遗传漂变) 或遗传漂变) 基因漂变
例如在140万人的群体中,有白化病基因的 万人的群体中, 例如在 万人的群体中 个体数为2万多人 而在一个70人的小群体中 万多人, 人的小群体中, 个体数为 万多人 , 而在一个 人的小群体中 , 只有1个人携带白化病基因 个人携带白化病基因, 只有 个人携带白化病基因 , 如果这个人由于 偶然的原因未能交配, 偶然的原因未能交配,或是在成年以前就死亡 了,那么这个白化病基因在下一代的种群中便 不复存在了,这种现象称为基因漂变。 不复存在了,这种现象称为基因漂变。
拉马克进化思想
生物具有追求完善化的倾向, 1 、 生物具有追求完善化的倾向 , 即生物由低级向高级 发展的趋势。 发展的趋势。 2、生物对环境有巨大的适应能力,环境变化,生物会随 、生物对环境有巨大的适应能力,环境变化, 之改进适应性。环境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之改进适应性。环境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3、环境变化 、 习性变化 功能变化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生物变异
自然选择
新种形成
二、基因频率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一)基因库 (二)哈迪-温伯格定律 (三)基因频率的改变
现代综合进化论
基因库 (一)基因库 基因型频率 基因库 基因频率 遗传平衡定律 (二)哈迪-温伯格定律 哈迪- 哈迪 小种群 不随机交配 (三)基因频率的改变 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变异 迁移 自然选择
生物进化
evolution
一、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学说 二、基因频率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三、物种和物种形成 四、适应和进化形式 五、进化理论的发展
一、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学说
(一)达尔文和《物种起源》 (二)自然选择学说
生物进化机制
1、拉马克思想:通过获得性遗传逐渐进化 、拉马克思想: 2、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4.基因流引起基因库的变化
种群中常有外来个体迁入或本种群个体迁 这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出,这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当某些外来 个体迁入种群时,就引起新基因的加入。 个体迁入种群时,就引起新基因的加入。例如古 代 , 印度大陆的北方居民属于印欧族人(白色人 印度大陆的北方居民属于印欧族人 白色人 黑色人种), 种),而南部居民是古代维达人 黑色人种 ,最早 ,而南部居民是古代维达人(黑色人种 在两种人群分布区的边缘地带, 在两种人群分布区的边缘地带,可能会发生印欧 族人加入维达人村落或维达人加入印欧族人村落 的现象, 的现象,这样就使边缘地区的小种群的基因频率 发生变化,引入了新的基因。随着时间的推移, 发生变化,引入了新的基因。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种群的基因库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这些种群的基因库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迁移 引起的基因库变化的现象, 引起的基因库变化的现象,在植物界和动物界都 会发生。 会发生。
(二) 、哈迪-温伯格定律
-Hardy—Weinberg 1aw
如果一个群体符合下列条件: 如果一个群体符合下列条件: 1.群体无限大 群体无限大 2.群体内个体间随机交配 群体内个体间随机交配 3.没有任何突变发生 3.没有任何突变发生 4.和其他群体完全隔离,没有基因交流 和其他群体完全隔离, 和其他群体完全隔离 5.没有自然选择 没有自然选择 群体中的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 代的遗传中保持恒定。哈迪—温伯格定律认为 温伯格定律认为, 代的遗传中保持恒定 。 哈迪 温伯格定律认为 , 遗传过程本身并不改变某一基因座位上的等位基 因频率或基因型频率。 因频率或基因型频率。
瓶颈效应(bottle effect) 瓶颈效应(bottle neck effect) 瓶颈效应是定殖者原则的另一种表现形 在这里起作用的不是空间上的迁移, 式,在这里起作用的不是空间上的迁移,而 是时间和环境条件的变迁。 是时间和环境条件的变迁。某些物种的种群 中,通常只有少数个体能够活着通过生活史 中的某一阶段。 中的某一阶段。使得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 化。
达尔文乘贝格尔号的航程
当时报纸上刊登的 讽刺达尔文的漫画
自然选择学说
1.遗传: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儿会打洞 遗传:龙生龙,凤生凤, 遗传 2.变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变异: 变异 一母生九子, 3.繁殖过剩:各种生物都有极强的繁殖力 繁殖过剩: 繁殖过剩 4.生存斗争:物种之所以不会数量大增,乃 生存斗争: 生存斗争 物种之所以不会数量大增, 是由于生存斗争 5.适者生存:有的变异使生物在斗争中生存 适者生存: 适者生存 下来, 下来,有的变异却使生物在斗 争中不能生存 生存斗争及适者生存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 生存斗争及适者生存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 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 的过程。 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
自然选择的类型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表现型,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表现型 , 但自然选择又通过对种 群内个体存活率和生育力的影响而使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发 生变化。 生变化。 稳定选择(stabilizing 1.稳定选择(stabilizing selection) 当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即 当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 即 具平均值的)的那些个体有利 而淘汰两侧的“极端’’ 的那些个体有利, ’’个 具平均值的 的那些个体有利,而淘汰两侧的“极端’’个 体时,选择属于稳定型的个体。 体时,选择属于稳定型的个体。 定向选择(directional 2.定向选择(directional selection) 当选择对一侧“极端”的个体有利, 当选择对一侧“极端”的个体有利,从而使种群的平均值 向这一侧移动,选择属定向型。三类选择中, 向这一侧移动,选择属定向型。 三类选择中 , 定向选择可 能是引起基因型变化最快的一类。 能是引起基因型变化最快的一类 。 大部分人工选择属于这 一类。 一类。 分裂选择(disruptive 3.分裂选择(disruptive selection) 当选择对两侧“ 极端’’的个体有利, 而不利于“ ’’的个体有利 当选择对两侧 “ 极端 ’’ 的个体有利 , 而不利于 “ 中 ’’的个体 从而使种群分成两个部分。 的个体, 间’’的个体,从而使种群分成两个部分。
5.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随时都存在着, 自然选择随时都存在着,其结果使种群的基 因库发生改变。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 因库发生改变。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不断地调 整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改变着群体的遗传组成。 整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改变着群体的遗传组成。 但是,自然选择对于不同的生物种群来说, 但是,自然选择对于不同的生物种群来说,其作 用强度或效率是不同的,通常用选择压力来表示。 用强度或效率是不同的,通常用选择压力来表示。 一方面,环境条件越恶劣,选择压力就越大; 一方面,环境条件越恶劣,选择压力就越大;另 一方面,一种基因突变越有害, 一方面,一种基因突变越有害,对生物的生存和 繁殖越不利,选择压力越大, 繁殖越不利,选择压力越大,结果这种基因的频 率就越低。 率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