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简答题综合练习一
2024文言文简答题
真题演练 2023新高考卷Ⅰ
材料二: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 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 ,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 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 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 “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 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 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 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 。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 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节选 自《孔丛子·答问》)
考查方向三:概括观点态度题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最高层次。在一般 的传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不会明确说出来,我们要通过对人物的 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等看出作者的思想感 情是爱还是憎,作品的倾向是肯定还是否定,写作意图是歌颂赞扬还是鞭 挞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在论说文 中,要通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弄 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
结果等要素。根据问题确定答案形式。记叙类散文,可采用“任职地点 +方法+结果”的表述形式。
(2)注意关键词语转译的准确性。
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冯大夫名友,字益卿,长安人,官至奉政大夫。壬寅,晋岢岚州知 州。州苦虏,数被创,岁且大侵。大夫省刑薄征,一切居之以宽,民德 之。又念城墉濠堑为扼虏之要,殚其心计,且筑且浚。盖财无沉浮,役 无罢病,而井井章章,垂百世规者,大夫力也。会忻州凋敝,一岁三易 守。众议非大夫不可,乃调守忻州。士民欲留之不得,争画像祀之。
高考一轮复习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简答题 配检测含解析 试题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简答题〕〞配套检测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20分)顾成传顾成,字景韶。
祖父操舟江淮间,居江都,为诸大贾纪纲。
诸顾率.负气好事,号“拳棒顾〞。
成于诸顾中尤健武,每为人持不平,遇强项必挫辱之乃已。
自文其身,欲入水以御龙罔象①。
有盗入其舟,同舟震去,成独持短兵斗盗,盗披靡走。
事张士诚不乐,来归,常持伞盖,待上出入。
从攻,与勇士十人奋斗入城,众不继,为其所缚。
成绝缚,身亦投乱流中,得间.归。
青HY②据,成以母在,往说之降,不得,以计将母亡去。
历从、战功,升金吾卫副千户。
洪武元年,扈从陈州,舟胶.,负舟而行,上壮之,即日升坚城卫指挥佥事。
从侯时西取蜀道,调后卫总帅守之,禽妖贼王玄保于。
太祖名其曰“〞,隶以归附诸蛮,以成为卫指挥佥事。
九年,先后讨平瓮傍、洛邦、洛河、鼓组诸叛蛮。
蛮中慑成,呼为“老虎〞,以止儿哭。
十四年,从颍川侯傅友德征,守普定,为留后。
出兵克西堡,尝生擒十八人,斩其十七,纵一人归,曰:“吾夜二鼓杀汝。
〞夜二鼓,乱鼓角以击之,贼俱喙走,追败之,悉平普定所隶诸蛮。
十七年,平河黑等十余寨,降尾洒蛮酋乃马之众。
土官阿宗来攻普定,成深化,屡败之,其HY杀阿宗以降。
立普定为卫,析三州六长官司分制之。
升镇国将HY,征康佐叛蛮阿老诸寨洞。
二十七年,平、丰宁等寇,升骠骑将HY都督府佥事。
佩征南将HY印,征水西叛寇,斩其酋居敬德。
已而西堡及诸夷复叛,诛其叛首,余众悉降之。
建文初,为右都督从长兴侯耿炳文北伐,败真定,被执。
燕王解其缚,命辅世子居守北平。
燕僧道衍不习兵,成与议多不合,世子卒任成计,却南HY。
燕王即位,封镇远侯,镇如故。
时高煦有篡嫡意,成上书内宁以防北虏,亦请早建东宫,上嘉纳之。
召还,复遣镇如故。
成卒年八十有五。
成履行阵,被创弗却,料敌制胜,百不爽.一,身至大将,不以富贵骄人。
在镇之日,蛮彝生祠之,及卒,吏民哀恸。
高考语文“文言文分析概括题”讲与练(附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分析概括题”讲与练(附答案及解析)解构真题引领规范[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
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
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
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文意概括简答题知识讲解与练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文意概括简答题知识讲解与练习一、考查类型1.概括内容要点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能够从文本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经过分析、概括,整合成新的语句,体现新的思维成果。
对于史传类文言文而言,作者往往围绕一个主要人物来展开事件叙述,并作简要的观点阐发。
因而能否分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命题者检验考生阅读能力的一种途径。
2.概括人物特点此类题目一般是据事求理,根据人物具体言行概括其行为特征或思想性格。
这些“特点”词有的可以从原文中摘取,更多的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其中对人物的言行的理解不可断章取义、孤立片面,要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在具体的事件情境下理解,只有这样,概括才能准确。
人物形象特点具有多重性,在准确使用“特点”词的前提下多方位概括,力求立体丰满。
3.探寻事件原因这类题要求考生读懂文本,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和来龙去脉,重点是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它所包含的深层意义,在此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进行回答。
原因与结果是无法割裂开的。
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
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件事情发生的条件。
就文言文中某一现象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选文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考生备考时应加以重视。
4.概括观点态度“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最高层次。
在一般的传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不会明确说出来,我们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等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还是憎,作品的倾向是肯定还是否定,写作意图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
在论说文中,要通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
5.分析评价内容这类题要求考生能够对文中的某个人物、某件事情、某种做法、某关键句的意义或文章的语言特点等内容进行分析评价。
要答好此类题就必须依据原文,从实际出发,对原文内容进行辩证的思考和客观的评价。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阅读文意概括分析
命题 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思,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 方式 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设误方式
比对 方法
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对文本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 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 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注意是否曲解了人物行为的主动与被动 方式等
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括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2021年全国甲卷第12题D项)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宋朝皇帝为了息战, 主动提出议和,并派曹利用到契丹军中谈判,最终与契丹达成盟约。 原文:闰月乙亥,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判天雄军兼都部署。契丹主隆绪同其母 萧氏遣其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 获其辎重。又攻北平砦及保州,复为州砦兵所败。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 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 如许通和,即当遣使。”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 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
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 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 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 而还。(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答案 有误。“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中的“主动”错。从 原文来看,应是契丹主动议和,而非宋朝皇帝。选项曲解了人物行为的主
说其中一个
比对 注意选项中“于是”“因此”“所以”“以致”等表因果的词语, 方法 与原文相关句子比对一下,看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括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2021年全国乙卷第12题D项)魏征说,隋炀帝滥杀无辜,张元济不 敢谏诤;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 诫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 原文: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 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 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上 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 戒之。”(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高考文言文概括分析题(二轮1)
一、比对人物——防张冠李戴 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 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生的不同结果,防止 张冠李戴、颠倒事实。辨析时应重点抓住 “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 么事”,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 致。
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 否有误。 (2015·江苏高考)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 县君。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祐四年 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 来求铭。 (选项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是名门之后。他去 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文言文 ——概括分析题
利用好概括分析题: 一、有利于读懂文章 全国卷高考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特点有三: 1.基本按行文顺序设置,用现代汉语表述,且内容属 于文章主要部分。 2.每个选项均是先用一个或两个四字格式短语对人物 进行概括,然后举事例印证分析。 3.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错误,且该项错误也非全错, 而是错一点,往往是“概括”无错,“分析”有瑕。 因此,根据选项设置的特点,可用概括分析题帮助我 们破解一些难懂字词,疏通文意。
四、比对词义——防曲解文意、防以偏概全 命题者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 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 的主要陷阱。因为故意曲解的词语往往起关 键作用,且不易把握,故要认真、细心比对。
(2015·重庆高考)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 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 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 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 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 邪魅之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 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 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 医不可致。 (选项A)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 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 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专项练习(真题+优化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概括分析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真题练习(一)(2022年全国乙卷)文言文阅读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国之宝也。
”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
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
夏桀之居,左河、济而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尽敌国也。
”武侯曰:“善”。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鸟;憎其人者,恶其余胥。
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
”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
”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推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
”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
”公笑,有喜色。
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
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
”景公曰:“诺。
”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晋平公春筑台,叔向曰:“不可。
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
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
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
”乃罢台役。
(节选自《说苑•贵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项是()A.魏武侯乘船顺河而下,对吴起说,险固的河山是魏国之玉。
吴起以三苗氏、夏桀虽有河山之固却因不修德而亡为例,指出德政才是国之宝。
B.太公建议把殷商的士众全部杀掉,一个也不要剩。
邵公则建议有罪的诛杀,无罪的人让他们活下去。
武王不同意太公和邵公的建议。
C.景公在寿宫游玩,看到老人背着柴并面有饥色,就下令让官吏供养老人。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突破(文意概括简答题对点训练)(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文言文文意概括简答题专项对点练专项练+综合练题组一专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3分)薛公①为魏谓魏冉②曰:“文闻秦王欲以吕礼③收齐,以济天下,君必轻矣。
齐、秦相聚以临三晋,礼必并相之,是君收齐以重吕礼也。
齐免于天下之兵,其仇君必深。
君不如劝秦王令弊邑卒攻齐之事。
齐破,文请以所得封君。
齐破晋④强,秦王畏晋之强也,必重君以取晋。
齐予晋弊邑,而不能支秦,晋必重君以事秦。
是君破齐以为功,操晋以为重也。
破齐定封,而秦、晋皆重君;若齐不破,吕礼复用,子必大穷矣。
”秦客卿造谓穰侯曰:“秦封君以陶,藉君天下数年矣。
攻齐之事成,陶为万乘,长小国,率以朝天子,天下必听,五伯之事也;攻齐不成,陶为邻恤,而莫之据也。
故攻齐之于陶也,存亡之机也。
君欲成之,何不使人谓燕相国曰:‘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
舜虽贤,不遇尧也,不得为天子;汤、武虽贤,不当桀、纣不王。
故以舜、汤、武之贤,不遭时不得帝王。
今攻齐,此君之大时也已。
因天下之力,伐仇国之齐,报惠王之耻,成昭王之功,除万世之害,此燕之长利,而君之大名也。
’《书》云:树德莫如滋,除害莫如尽。
吴不亡越,越故亡吴;齐不亡燕,燕故亡齐。
齐亡于燕,吴亡于越,此除疾不尽也。
以非此时也,成君之功,除君之害,秦卒有他事而从齐,齐、赵合,其仇君必深矣。
挟君之仇以诛于燕,后虽悔之,不可得也已。
君悉燕兵而疾攻之,天下之从君也,若报父子之仇。
诚能亡齐,封君于河南,为万乘,达途于中国,南与陶为邻,世世无患。
愿君之专志于攻齐,而无他虑也。
”谓魏冉曰:“和不成,兵必出。
白起⑤者,且复将。
战胜,必穷公;不胜,必事赵从公,公又轻。
公不若毋多,则疾到。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三》)【注】①薛公:指田文,号孟尝君,齐国人。
②魏冉:秦国大臣,封于穰邑,称穰侯,后加封陶邑。
③吕礼:秦国将领。
因秦国相国魏冉曾想要杀死他,而逃奔齐国,后来又逃回秦国。
④晋:特指魏国。
⑤白起:秦国名将,善于用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专题训练:文言文概括分析题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杨幺为寇。
岳飞所部皆西北人,不习水战。
飞曰:“兵何常,顾用之何如耳!”先遣使招谕之。
贼党黄佐曰:“岳节使号令如山,若与之敌,万无生理,不如往降,必善遇我。
”遂降。
飞单骑按其部,拊佐背曰:“子知逆顺者,果能立功,封侯岂足道!欲复遣子至湖中,视其可乘者擒之,可劝者招之,如何?”佐感泣,誓以死报。
时张浚以都督..军事至潭。
参政..席益与浚语,疑飞玩寇,浚曰:“岳侯忠孝人也。
兵有深机,何可易言?”益惭而止。
黄佐袭周伦寨,杀伦,擒其统制..。
飞袖小图示浚。
浚欲待来年议之,..陈贵等。
会召浚还防秋飞曰:“王四厢以王师攻水寇,则难。
飞以水寇攻水寇,则易。
水战,我短彼长,以所短攻所长,所以难。
若因敌将用敌兵夺其手足之助离其腹心之托使孤立而后以王师乘之八日之内当俘诸酋。
”浚许之。
飞遂如鼎州。
黄佐招杨钦来降,飞喜曰:“杨钦骁悍,既降,贼腹心溃矣!”表授钦武义大夫,礼遇甚厚,乃复遣归湖中。
两日,钦说全琮、刘锐等降。
飞诡骂曰:“贼不尽降,何来也?”杖之,复令入湖。
是夜掩敌营,降其众数万。
幺负固不服,方浮舟湖中,以轮激水,其行如飞;旁置撞竿,官舟迎之,辄碎。
飞伐君山木为巨筏,塞诸港汊,又以腐木乱草,浮上流而下。
择水浅处,遣善骂者挑之,且行且骂。
贼怒来追,则草壅积,舟轮碍不行。
飞亟遣兵击之,贼奔港中,为筏所拒。
官军乘筏,张牛革以蔽矢石,举巨木撞其舟,尽坏。
幺投水中,牛皋擒斩。
飞入贼垒,余酋惊曰:“何神也!”俱降。
飞亲行诸寨慰抚之,纵老弱归籍,少壮为军,果八日而贼平。
浚叹曰:“岳侯神算也!”[按]岳飞谋欲造大舟。
湖南运判薛弼谓岳曰:“若是,非岁月不胜。
且彼之所长,可避而不可斗也。
今大旱,河水落洪,若重购舟首,勿与战,遂筏断江路。
藁其上流,使彼之长坐废。
而精骑直捣其垒,则彼坏在目前矣。
”岳从之,遂平幺。
人知岳侯神算,平幺于八日之间,而不知计出薛弼。
从来名将名相,未有不资人以成功者。
【专题训练】文言文概括分析题(重点高中适用)
【专题训练】⽂⾔⽂概括分析题(重点⾼中适⽤)专题五⽂⾔⽂概括分析题(重点⾼中适⽤作业)⼀、对点练(每⼩题3分)1.⽐对下⾯的原⽂与选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
原⽂:慈寿皇太后上尊号,诏告天下。
(彭)时欲推恩,(李)贤谓⼀年不宜再赦。
时⽈:“⾮赦也,宜⾏优⽼典。
朝⾂⽗母七⼗与诰敕,百姓⼋⼗给冠带,是‘⽼吾⽼以及⼈之⽼’也。
”贤称善,即奏⾏之。
门达构贤,帝惑之,⽈:“去贤,⾏专⽤时矣。
”或传其语,时矍然⽈:“李公有经济才,何可去?”因⼒直之。
且⽈:“贤去,时不得独留。
”语闻,帝意乃解。
五年得疾在告,逾三⽉,帝趣赴阁视事,免朝参。
疏⾔:“光禄寺采办,各城门抽分,掊克不堪。
⽽献珍珠宝⽯者,倍估增直,渔竭帑藏。
乞⾰其弊,以惠⼩民。
”帝优诏褒纳。
畿辅、⼭东、河南旱,请免夏税盐钞,及太仆寺赔课马。
京师⽶贵,请发仓储五⼗万⽯平粜。
并从之。
选项:彭时关⼼百姓,体恤民⽣。
他向皇上建议实⾏优待⽼⼈的制度,并提出了减免税收、⾰除弊端等⼀系列施惠百姓的措施。
⽐对:参考答案:张冠李戴。
“他向皇上建议实⾏优待⽼⼈的制度”分析错误,⽂意是,彭时想建议皇上实⾏这种制度,却遭到李贤的反对,两⼈⼀番争议后,李贤觉得可以实⾏,就上奏建议实⾏优待⽼⼈的制度。
参考译⽂:慈寿皇太后加尊号,下诏布告天下。
彭时想请皇上实施⼤赦,李贤说⼀年之内不宜两次⼤赦。
彭时说:“不是要⼤赦,应该推⾏优待⽼⼈的制度。
朝廷⼤⾂的⽗母,七⼗岁以上的应给予诰敕,百姓⼋⼗岁以上的给予冠带,这才是‘⽼吾⽼以及⼈之⽼’。
”李贤很赞赏(他的想法),⽴即上奏建议实⾏。
门达陷害李贤,皇上为此困惑,说:“罢免李贤,将专门任⽤彭时。
”有⼈传出这句话,彭时惊惧地说:“李公有经世济国之才,怎么可以罢免?”于是极⼒为李贤申辩。
并说:“如果李贤被罢免,我也不能独⾃留下。
”听到这话,皇上罢免李贤的想法才消除。
过了五年,彭时患病请假,过了三个⽉,皇上催他到内阁办事,免他上朝参见。
彭时上疏说:“光禄寺采办,各个城门抽税,都严重搜刮。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概括分析题练习(含答案)
文言文专题训练-------概括分析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刘备在荆州。
权遣使谓备曰:“刘璋不能自守,若使曹操得蜀,则荆州危矣。
今欲先攻取璋,次取张鲁,一统南方。
虽有十操,无所忧也。
”备报曰:“刘璋虽弱,足以自守。
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将欲饮马于沧海,观兵于吴会,何肯守此,坐须老乎?而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借枢于操,使敌承其隙,非长计也。
且备与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
备独悚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
”权不听,遣孙瑜率水军驻夏口。
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
”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备自住孱陵。
权不得已,召瑜还。
及备西攻刘璋,权曰:“猾虏,乃敢挟诈如此。
”备已得益州,权令中司马诸葛瑾从备求荆州诸郡,备不许。
权遂置三郡长吏。
关羽尽逐之。
权大怒,遣吕蒙督兵二万以取三郡。
长沙、桂阳,皆望风归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
刘备闻之,自蜀亲至公安,遣关羽争三郡。
孙权进住陆口,为诸军节度。
使鲁肃屯益阳以拒羽,飞书召吕蒙,使舍零陵急还助肃。
蒙谓郝普故人南阳邓玄之曰:“郝普闻世间有忠义事,亦欲为之,而不知时也。
今左将军【注】在汉中,关羽在南郡。
彼方首尾倒悬,救死不给。
岂有余力复营此哉。
城破之后,令百岁老母戴白受诛,岂不痛哉!君可见之,为陈祸福。
”玄之见普,具宣蒙意,普出降。
蒙迎,执其手与俱下船,语毕,出书示之,因拊手大笑,普见书,知备在公安而羽在益阳,惭恨入地。
鲁肃欲与关羽会语,诸将议不可往。
肃曰:“今日之事,宜相开譬。
刘备负国,是非未决,羽亦何敢重欲干命!”乃邀羽相见。
肃因责数羽以不返三郡,羽曰:“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戮力破敌,岂得徒劳,无一块土?”肃曰:“主上矜愍豫州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民之力,使有所庇阴以济其患。
今已藉手于西州矣,又欲翦并荆州之土,斯盖凡夫所不忍行,而况整领人物之主乎!”羽无以答。
会闻魏公操将攻汉中,刘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于权。
高三文言文专题复习:概括文意简答题
高三文言文专题复习:概括文意简答题学习目标:1.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分析、概括。
2.掌握文意简答题的审答规范和题型要点。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3 新高考Ⅰ卷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3分) 概括内容要点①考查内容重在事件和人物行为原因、人物性格特点。
②涉及的区间文字很少,很集中。
③只要求简单理解概括文意,不要求深入分析。
④题型以分析原因为主。
⑤答案要求精练、全面。
新高考Ⅱ卷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分)概括事件原因2022 新高考Ⅰ卷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3分)比较事件不同新高考Ⅱ卷《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
(3分)概括人物特点2021 新高考Ⅰ卷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理解作者观点新高考Ⅱ卷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3分)概括事件原因2020 新高考Ⅰ卷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
(3分)概括人物行为原因、结果新高考Ⅱ卷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
(3分)概括人物行为原因活动一:高考真题演练(一)内容概括题【概括人、事特点】1.从文中直接找出词语来概括;2.从文中所写的具体事件概括;3.从其他人物或例1:【2024全国高考1卷】材料一: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
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
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
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
”上壮.而许之。
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简答题综合练习一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遂初堂记
归有光
宋尤文简公尝爱孙兴公《遂初赋》,而以遂初名其堂,崇陵书扁赐之,在今无锡九龙山之下。
公十四世孙质,字叔野,求其遗址而莫知所在。
自以其意规度于山之阳,为新堂,仍以遂初为扁;以书来求余记之。
按.兴公尝隐会稽,放浪山水,有高尚之志,故为此赋。
其后涉历世途,违其夙好,为桓温所讥。
文简公历仕三朝,受知人主,至老而不得去;而以遂初为况,若有不相当者。
昔伊尹、傅说、吕望之徒,起于胥靡、耕钓,以辅相商、周之主,终其身无复隐处之思。
古之志得道行者,固如此也。
惟召公告老,而周公留之曰:“汝明勖偶王,在亶乘兹大命,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
”当时君臣之际.可知矣。
后之君子,非复昔人之遭会,而义不容于不仕。
及其已至贵显,或未必尽其用,而势不能以遽去。
然其中之所谓介然者,终不肯随世俗而移易;虽三公之位、万钟之禄,固其心不能一日安也。
则其高世遐举之志,宜其时见于言语文字之间,而有不能自已者。
当宋皇祐、治平之时,欧阳公位登两府,际遇不为不隆矣;今读其“思颍”之诗、“归田”之录,而知公之不安其位也。
况南渡之后,虽孝宗之英毅,光宗
之总揽,远不能望盛宋之治。
而崇陵未年,疾病恍惚,宫闱戚畹
..,干预朝政,时事有不可胜道者矣。
虽然,二公之言,已行于朝廷;当世之人主,不可谓不知之,而终不能默默以自安。
盖君子之志如此。
公殁至今四百年,而叔野能修复其旧,遗构宛然。
无锡,南方士大夫入都孔道
..,过之者登其堂,犹或能想见公之仪形。
而读余之言,其亦不能无慨于中也已。
(有删改)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兴公尝隐会稽
按:追究,查办
B.当时君臣之际.可知矣
际:人们之间的关系
C.宫闱戚畹
..
戚畹:外戚
D.南方士大夫入都孔道
..
孔道:大路,要道
解析:选A。
“按”在此处意为“考察”。
整句话的意思是“据考察,孙兴公曾隐居会稽”。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初堂建在无锡,书斋的名字取自孙兴公的《遂初赋》,宋光宗赵惇曾为其书写匾额相赐,尤文简的后代在没有找到书斋遗址的情况下重新修建了一个遂初堂。
B.伊尹、傅说、姜子牙等人原来只是奴隶、平民,后来得到赏识,来辅佐商、周的君主,他们的志向得到了满足,理想得到了实现,再也没有生发过隐居的念头。
C.归有光说,“后之君子”虽已显贵但仍“不安其位”,不免产生退隐之思。
欧阳修“位登两府”,而有“‘思颍’之诗”、“‘归田’之录”,便属于这一类情况。
D.归有光由遂初堂这一书斋的名字,引发了自己对古人是隐居还是入仕的抉择的见解,虽是受人之托作记,但是却对书斋主人尤文简做了直接而严厉的批评。
解析:选D。
“直接而严厉的批评”表述有误,首先这篇文章是尤文简的后人请作者为遂初堂写的记,所以作者只是提出委婉的批评。
另外由文中“文简公历仕三朝……不相当者”可看出作者的批评是婉转的。
包括后文谈到尤文简为官之不易,并举了欧阳修的例子,说尤文简有隐退之念也是可以理解的。
由此可看出作者批评时对话语分寸的把握。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则其高世遐举之志,宜其时见于言语文字之间,而有不能自已者。
译文:
(2)而读余之言,其亦不能无慨于中也已。
译文:
答案:(1)那么他们想过退隐生活的志向,应该时常表现在言语文字之中,然而有的人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2)如果读了我这些文字,他们也不能在内心里没有感慨吧。
8.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认为尤文简用“遂初堂”为书斋命名不合适的原因。
答: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要找到原文中表达作者这一观点的内容。
“而以遂初为况,若有不相当者”的观点出现在第二段,原因就是其前的“按兴公尝隐会稽,放浪山水,有高尚之志,故为此赋。
其后涉历世途,违其夙好,为桓温所讥。
文简公历仕三朝,受知人主,至老
而不得去”,理解分析其意思,分点作答即可。
答案:遂初堂取自《遂初赋》,有出仕归隐之意,“遂初”即本初的意愿得到实现;尤文简三朝为官,到老也不能离开朝廷,违背了他本初的意愿。
南宋尤文简曾经很喜爱孙兴公的《遂初赋》,就用“遂初”给他的书斋命名,宋光宗赵惇(死后葬在永崇陵)书写匾额赐给他,书斋在现在的无锡九龙山下。
尤文简的第十四代孙子尤质,字叔野,寻找遂初堂的遗址但没有人知道在哪里。
他按照自己的猜测在九龙山的南面规划测量,修建了新的书斋,仍用“遂初”为匾额;写信来请我作记。
据考察,孙兴公曾隐居会稽,纵情于山水之间,有高尚的志向,所以才作这篇赋。
那之后他经历的人生历程,违背了他本初的意愿,被桓温讥讽。
尤文简三朝为官,身受皇帝的知遇之恩,到老也不能离开朝廷;而他拿《遂初赋》自比,似乎有不恰当的地方。
古时候的伊尹、傅说、姜子牙一类人,原本是奴隶、平民,来辅佐商、周的君主,终其一生没有再生发过隐居的念头。
古代那些志向得到满足、理想得到实现的人,原本就是这样。
只有周朝的召公告老还乡时,周公挽留他说:“你要睿智努力地辅佐大王,尽心尽力地承担起这个重要的使命。
要继承文王的德行,并把它作为长久的计划。
”当时的君臣关系可以想见了。
后来的君子,再没有古人那样的际遇,而道义上不能不做官。
等到他们已经成为显贵了,也许并没有用尽他们的才能,但形势上又不能允许他们马上离去。
然而其中的所谓坚定不移的人,终究不肯随着世俗而改变;虽然高居三公的官位,享受万钟的俸禄,而根本上他们的心一天也不能安稳。
那么他们想过退隐生活的志向,应该时常表现在言语文字之中,然而有的人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在宋皇祐、治平年间,欧阳修登上了两府的官位,际遇不能说不好了;现在读他的《思颍诗》《归田录》,就知道他不安于他的官位。
况且南渡(建立南宋)之后,虽然有孝宗的英明果断和光宗的集中大权,但都远不能与宋朝鼎盛时期相比。
而光宗末年,因患病时常神志不清,后宫外戚干预朝政,当时的有些事说都说不完。
即使这样,尤文简和孙兴公的观点,已在朝廷推行;当时的皇帝,不能说不赏识他们,可他们终究不能默默地安心于政事。
大概君子的志趣就是这样的。
尤文简去世至今四百年,而叔野能够修建复原遂初堂的旧貌,像原来的建筑一样。
无锡,是南方的士大夫们入都的要道,经过的人进入遂初堂,也许还可以想象到他当年的风度。
如果读了我这些文字,他们也不能在内心没有感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