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教案(第七单元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的组成和燃烧产物,以及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

2. 让学生掌握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燃料的组成和燃烧产物2. 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3. 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的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同燃料的燃烧产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的防治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燃料燃烧产生的烟雾和污染现象,引发学生对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的思考。

2. 讲解燃料的组成和燃烧产物:介绍不同燃料的组成,如化石燃料、生物质燃料等,以及它们的燃烧产物。

3. 分析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讲解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如CO、SO2、NOx等)和粉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如酸雨、雾霾等。

4. 探讨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的措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如提高燃料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加强环保管理等。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调查和分析周围环境中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燃料燃烧产物和环境影响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燃料燃烧环境影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调查,了解当地燃料使用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燃料燃烧与环境的关系。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2. 网络资源:关于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的相关文章、视频等。

课题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课题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2、通过对燃料的选用来培养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 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教案重点
教案难点 环 节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1、通过燃料对环境影响的学习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 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值观
2、通过实验和讨论来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
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我们如何才能减少有害气对空气的污 染呢?
正如同学们所说,解决空气污染的根 本方法就是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了解现代汽车工业生产及汽车燃油改 进新技术
学生:观察实验 描述实验现象
汽油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浓烟,而酒精 4
燃烧没有烟雾。

我们可以使用酒精作为燃料,因为酒
精的燃烧对环境没有污染。
3 分
学生:思考、发言。
学习目标:
明 1、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
确 目
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
标 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
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学生:由身边的化学现象来感悟造成环境破 坏是由于化石燃料燃烧的废气排放造 成的。
3 分
8 分
学生小组操作实验:
认真观察、记录现象。 有 SO2 的瓶中镁条和石灰石表面,产生少量
的气泡;植物的子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观看图片,进一步认识酸雨的危害。
新知探究
学生: 通过自身的探究实验 感悟酸雨的危害性
自 (一)(1)学生探究实验

(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5 分

加入的物质
现象


SO2 加水
究 植物叶子或果皮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学目的】1. 知识与技艺:1) 了解运用氢气、自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 看法新动力开发的重要性。

2. 进程与方法:1) 经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来培育先生的探求才干。

2) 经过对燃料的选用来培育先生比拟、分类、归结、概括等信息加工才干。

3) 经过讨论培育先生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气和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经过燃料对环境影响的学习来树立维护环境的看法,体会化学与社会开展的关系。

2) 经过实验和讨论来培育擅长协作、勤于思索、严谨务实、勇于创新实际的迷信肉体。

【内容剖析】新课程规范中要求先生:看法燃料完全熄灭的重要性,了解运用氢气、自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看法新动力开发的重要性。

新课程规范中的活动与探求建议讨论:在氢气、甲烷(自然气、沼气)、、煤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柴油和煤等燃料中,你以为最理想的燃料;调查外地燃料的来源和运用状况,提出合理运用燃料的建议。

新课程规范提出可选情形素材有城市〝环保汽车〞的兴起,〝西气东输〞工程等。

确定选用人教版的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第七单元课题3«运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作情形素材,先生搜集相关资料。

先生在前两个课题已学习了熄灭和灭火、燃料和热量,本课题内容主要分两大点,一是燃料熄灭对空气的影响,二是运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动力。

先生在前两个课题的基础上主要经过探求煤燃料时发生的二氧化硫等构成的酸雨的危害,汽车用燃料的熄灭时发生的尾气的探求,归结出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形成对空气的污染的主要缘由。

然后再探求乙醇和氢气的熄灭反响、制取等外容,讨论燃料的选用。

最后了解新动力的应用和开发。

完毕时总结归结本课题应该知道的知识是:1、一些燃料熄灭对环境有不良影响,应选择运用不污染环境或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2、在化石燃料中,自然气是比拟清洁的燃料。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九年级化学第七章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九年级化学第七章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 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 通过对燃料的选用来培养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3)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燃料对环境影响的学习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 通过实验和讨论来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认识新能源开发重要性。

【难点】燃料燃烧对空气污染的原因,选用燃料的依据,新燃料及能源的优点。

三、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一、煤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C--- CO2(温室效应)
CO(有害气体)
S---SO2
N---NO2
二、车用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教后感:本课题涉及环境问题,学生也比较了解,课堂气氛活跃,知识掌握教好。

九年级下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九年级下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九年级下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第一章:燃料与环境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燃料的特点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2. 分析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3. 掌握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污染的方法。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的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2. 分析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3. 探讨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如全球变暖、酸雨、雾霾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收集不同燃料的特点和燃烧产物。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3.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介绍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污染的方法。

作业:1. 调查身边常用的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思考如何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

第二章:可再生能源与环境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2. 分析可再生能源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

3. 掌握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方法。

教学内容:1. 介绍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2. 分析可再生能源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平衡等。

3. 探讨如何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和优势。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可再生能源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3.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介绍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方法。

作业:1. 调查身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利用可再生能源。

第三章: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 分析节能减排的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3. 掌握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生活中的实践。

教学内容:1. 介绍节能减排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分析节能减排的方法,如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3. 探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生活中的实践。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节能减排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节能减排的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背景: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但有的物质或某些化学变化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因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课题: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材分析:本主题主要涉及材料、能源、健康、环境等问题,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中,要注意用具体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体会化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多媒体,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学过程一、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和探究能力,能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及当地空气质量周(日)报或相关信息,能初步分析这一时段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

选用燃料的依据及新能源的优点。

四、设计思想:通过生活感知、观察图片形成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请同学们看看这组图片:山水相连的海洲湾、绿草如茵的生态公园、波光粼粼的海陵湖畔、宁静雅致的欢中校园,这就是我们如诗如画的家园。

但是如果有一天你将失去这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你会愿意吗?请看一段视频。

PPT8【过渡】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人类使用石油、煤、天然气这些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公开课教案)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公开课教案)
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和能源
1、乙醇和氢气两种清洁燃料
2、开发新能源,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思想
作业
教师总结
在我国部分地区酸雨造成的危害已相当惊人!大量的金属制品被腐蚀,大量的建筑物受到酸雨的侵蚀。更为严重的是我国保存了千百年的户外文物如碑林、石刻等已经受到了酸雨的腐蚀,有的已面目全非了。如不加以保护,我们的子孙再也见不到这些文物古迹了。我国某些地区由于大量燃烧煤,从而引起大量酸雨,造成成片森林死亡,令人心痛
板书
2、汽车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汽车尾气中除了含有一氧化碳外,还含有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以及烟尘等
板书
污染物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氮氧化物是在内燃机气缸内中生成的,燃料在汽缸中燃烧需要空气,空气中有78%的氮气。由于火花塞点火时使用高压电点火,在高压电的作用下,氮气与氧气生成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不稳定,与氧气进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2),汽车排出的氮氧化物(NOX)有95%以上是一氧化氮。一辆轿车一年排出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并且汽车在不断消耗着地球的资源。机动车的燃料消耗成为无情吞噬石油资源的无底洞。目前,汽车使用的汽油约占全球汽油消费量的1/3。)
扬子第一中学苏伟洪
课 题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模拟实验,认识酸雨的危害;
运用讨论的方法,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环保意识;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逐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燃料的燃烧”。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 让学生掌握燃料燃烧产物的化学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燃料的分类及燃烧产物。

2. 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常见燃料的分类,燃料燃烧产物的化学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燃料燃烧产物的化学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 使用多媒体展示燃料燃烧的实验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燃料燃烧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的思考。

2. 讲解燃料的分类及燃烧产物:介绍常见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以及它们燃烧后产生的气体和污染物。

3. 分析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讲解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对气候变暖、酸雨等环境问题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对燃料燃烧产物的了解,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观察他们是否能提出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的具体措施。

3. 作业反馈: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评估,了解他们是否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访问当地的发电厂或污染治理设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如节能减排知识竞赛或环保标语创作,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化学》教材。

2. 多媒体课件:包括实验视频、图片等。

3. 调查表:用于学生调查周围环境中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4. 参考资料:关于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的相关论文和报道。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人教版)一、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的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第七单元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课题结合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说明使用清洁燃料和开发新能源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本课题,学生可通过亲身体验探究活动来认识化石燃料燃烧对空气的污染,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有所了解,对身边的化学很有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

作为城市中九年级学生,对电脑的使用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由于采用课前自主学习存在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不一,对信息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环境分析课前自主学习:计算机网络教室课堂探究学习:多媒体教室环境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多媒体网络查阅资料培养学生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2) 通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 通过引导探究,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逐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燃料的燃烧”。

培养对化学、对科学的热爱。

(2)激发更强的求知欲。

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燃料燃烧对空气污染的原因四、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探究学习→课后拓展学习课堂探究学习:展示对比图片,导入新课→引导探究1:煤的燃烧→视频播放:酸雨的形成→实验探究:酸雨的形成与危害→引导探究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作品展示交流:学生介绍乙醇、氢气、新能源→小结反思→巩固练习(二)教学环节设计课前自主学习:布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利用多媒体网络查阅、收集相关素材,并制作学习课件,形成自主学习。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的组成和燃烧产物。

2. 使学生掌握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料的燃烧产物,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和环保措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 利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环保措施。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酚酞指示剂、硫酸铜溶液等。

3. 教学案例: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案例、水污染治理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和水污染治理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 知识讲解:讲解燃料的组成、燃烧产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 实验演示:进行燃料燃烧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燃烧产物。

4. 课堂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5. 知识拓展:介绍环保型燃料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环保意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 内容:介绍常见燃料的燃烧产物及对环境的影响。

2. 活动设计: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的燃烧产物。

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各种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七、案例分析与讨论:1. 内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案例。

2. 活动设计:提供几个案例,如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案例、水污染治理案例等。

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善环境的措施。

八、实验操作与观察:1. 内容:进行燃料燃烧实验,观察燃烧产物。

2. 活动设计:安排实验室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不同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烟雾等燃烧产物。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 让学生掌握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及对环境的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资料,如化石燃料、生物质燃料等。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PPT等。

3. 准备实验器材,如空气净化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 讲解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介绍化石燃料、生物质燃料等燃烧产生的污染物。

3. 分析不同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4. 实验演示:使用空气净化器展示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减少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提出节能减排的措施。

六、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如太阳能、风能等。

2. 分析可再生能源在当前社会中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七、课堂互动:1. 设置问答环节,让学生回答关于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的问题。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见解。

八、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不同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表达能力等。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燃烧时对环境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燃料燃烧产物的性质和危害。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同燃料燃烧产物的性质和危害。

2. 教学难点:如何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 利用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料燃烧产物的性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等。

2. 实验试剂:煤油、柴油、汽油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燃料燃烧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的思考。

2. 燃料燃烧产物的实验观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烟雾等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 分析燃料燃烧产物的性质和危害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燃料燃烧产物的性质和危害。

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4. 讨论如何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分组讨论,提出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的措施,如提高燃料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等。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提出改进措施。

6.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进一步巩固知识。

六、教学延伸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危害。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从专业角度了解燃料燃烧对环境的impact。

七、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不同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了解了燃料燃烧产物的性质和危害。

希望同学们能够从自身做起,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八、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燃料燃烧现象,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学生是否掌握了燃料燃烧产物的性质和危害?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十、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的掌握程度。

九年级下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九年级下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九年级下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 让学生掌握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不同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 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的化学反应原理。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燃料使用,保护环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 使用多媒体展示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燃料的使用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吗?”引导学生思考燃料与环境的关系。

2. 新课导入:介绍不同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3. 讲解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并展示相关多媒体资料。

4. 分析燃料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化学反应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危害。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法。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如调查日常生活中燃料的使用情况,思考如何减少燃料使用等。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日常生活中燃料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并提出至少三条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建议。

2. 课堂问答: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评估学生对燃料对环境影响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分享个人观点的清晰度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教师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便更有效地传达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 让学生掌握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及危害。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各种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及危害。

2.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燃料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及转化。

2. 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燃料种类及燃烧过程的相关资料。

2. 环保意识教育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燃料对环境有哪些影响?2. 学生分享各自的了解和观点。

二、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及危害(10分钟)1. 介绍各种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

2. 分析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如空气、水源、土壤等)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燃料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介绍节能减排的措施,如改善燃烧设备、开发新能源、提倡低碳生活方式等。

3. 讨论保护环境的方法,如植树造林、减少废气排放、垃圾分类等。

四、案例分析:我国环保政策的实践(15分钟)1. 介绍我国在环保方面的政策及实践,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新能源汽车推广等。

2. 分析这些政策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落实环保政策,提高环保意识。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3. 布置作业: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六、燃料的分类与特性(10分钟)1. 介绍燃料的分类,包括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

2. 分析各种燃料的优缺点,如化石燃料的有限性和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性。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第一章:燃料与环境1.1 学习目标:了解不同燃料的分类及其在环境中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燃料的分类: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等。

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空气污染等。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燃料的使用情况。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经验。

第二章:燃烧与污染2.1 学习目标:理解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雾霾、酸雨等。

2.3 教学活动:实验演示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

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分析污染物的来源。

引导学生思考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方法。

第三章:可再生能源的优势与挑战3.1 学习目标:了解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及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

3.2 教学内容:可再生能源的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可再生能源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空气污染等。

可再生能源面临的挑战:不稳定、成本较高等。

3.3 教学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挑战。

展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案例,如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可再生能源的挑战。

第四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4.1 学习目标:理解节能减排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节能减排的概念及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国家和全球范围内的节能减排目标。

节能减排的方法和措施: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等。

4.3 教学活动:学生调查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实例。

展示节能减排的统计数据和图表。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和社区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责任。

第五章:环保行动与可持续发展5.1 学习目标:了解个人和社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行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个人和社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行动: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等。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的组成和燃烧产物,以及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

2. 让学生掌握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减少这些影响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燃料的组成和燃烧产物2. 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3. 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的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不同燃料的燃烧产物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难点:如何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燃料燃烧产生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的思考。

2. 讲解燃料的组成和燃烧产物,分析不同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3.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具体措施。

4. 进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学生对燃料燃烧产物及其对环境影响的掌握程度。

2. 讨论环节: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减少燃料燃烧环境影响措施的理解。

3. 实验观察: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情况进行调整,以提高后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八、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火力发电厂或新能源汽车制造厂,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并了解相关环保技术的应用。

九、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化学教材》2. 辅助资料:相关环保资料、实验器材和药品3. 网络资源:关于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报告、案例分析等十、教学进度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用于讲解燃料的组成、燃烧产物及对环境的影响,第二课时用于讨论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的措施和拓展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从容说课环境问题是全球极为关注的事情。

本课题主要结合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说明使用清洁燃料和开发新能源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对“环境”这样一个大题目进行教学。

首先。

教师通过两组形成鲜明对比的画面,使学生认识到燃料燃烧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其次,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模拟酸雨地危害”实验,加深对酸雨危害的认识。

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学习乙醇、氢气等新型燃料以及一些绿色能源。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模拟实验,认识酸雨的危害。

(2)运用讨论的方法,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激发更强的求知欲。

(3)逐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燃料的燃烧”。

(4)培养对化学、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1.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逐步培养学生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方法引导→实验→联系实际→拓展引申→开阔视野→小结内容。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烧杯、“模拟酸雨水”。

学生用具:树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以图片的对比,创设情境][教师]在开始学习新内容前,我们先来观看两组幻灯片。

(或投影)[投影]第一组:课本P128图7—24。

第二组:课本P134图7—30、图7—31、图7—32。

[设问]这样的两组画面给同学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呢?[学生回答]第一组画面显示的是化石燃料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第二组画面显示了燃料在燃烧提供能量的同时,却给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腐蚀岩石,污染空气。

[过渡]非常好。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板书]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新课引入]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我们主要从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的角度来学习。

[板书]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设问]你知道哪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呢?[学生讨论][回答]可能有的答案:1.石油、煤等化石燃料以及它们的加工产品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含氮、含硫的化合物,排放到大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2.1930年12月1日至5日,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燃料的燃烧排放出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在逆温的条件下大量积累,使60多人中毒死亡,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家禽死亡。

3.汽车中的燃料——柴油或汽油,燃烧时产生的一些物质会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尾气中含有一些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氧化物和烟尘等,对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比如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严重的光化学污染事件,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人。

由于该市三面环山,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汽车漏油、汽油不完全燃烧和汽车排放尾气,城市上空聚积近千吨的石油废气、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

这些物质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淡蓝邑的光化学烟雾。

4.光化学烟雾对污染环境危害性很大,但这种现象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不是经常出现的。

目前酸雨的危害日趋严重,酸度不断增加,范围日益扩大。

据报道,过去酸雨只限于大城市和工业集中区,近年来已发展到中小城市甚至农村。

[评价]大家联系生活实际回答问题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非常好。

[过渡]说到酸雨,我们从刚才的图片上已经看到酸雨对森林、雕像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来认识一下酸雨对环境的破坏(教材P140页)。

[活动与探究](因制SO2存在污染问题,所以教师课前配好模拟酸雨水,课上供给学生做实验。

)[现象]1.植物叶片(或果皮)都变色。

2.有气泡冒出,镁条或锌粒逐渐变小。

3.有气泡冒出。

[教师补充]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设问]那么,同学们根据上述的实验,能否具体谈淡酸雨对环境和人类等造成了哪些危害呢? [回答]1.酸雨引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

2.它能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3.酸雨对金属、油漆、皮革、纺织品及建筑材注有腐蚀性。

4. 酸雨渗入地下,可能引起地下水酸化。

5. 对人体的健康有直接的危害,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毒性比二氧化硫大得多,可以侵入肺的深部组织,引起肺水肿等疾病而使人致死。

……[过渡]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她在流泪,她在滴血,她的儿女们不能坐以待毙。

那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护她呢?[学生讨论][回答]1.减少人为排放的污染物。

2.减少煤中的含硫量,对煤炭中的硫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3.改进设备,使燃料充分燃烧;增加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成无害气体。

4.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铝物质排放。

5.开发新能源。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刚才的内容并板书][板书][过渡]煤和石油虽然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于它们燃烧时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人类把眼光放在了使用和开发清洁的燃料上。

[板书]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投影]车用乙醇汽油乙醇是以高梁、玉米、小麦、薯类、糖蜜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成的。

将乙醇液中含有的水进一步除去,再添加适量的变性剂(为防止饮用)可形成变性燃料乙醇。

车用乙醇汽油是将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

使用这种燃料不但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和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

乙醇汽油在一些国家已成功使用多年,目前在我国也开始受到重视。

2001年4月2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变性燃料乙醇》和《车用乙醇汽油》两项国家标准;并于2001年4月15日开始实施。

我国将根据具体情况,在一些城市逐步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讲解]乙醇俗称酒精,它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乙醇还容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而且还是一种优良的有机溶剂。

乙醇的成分里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它的化学式是C2H5OH。

[设问]根据乙醇的化学式,你认为作为汽车变性燃料的乙醇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呢?[回答]二氧化碳和水。

[追问]为什么呢?[回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的角度来讲,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评价]非常好!大家学习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板书]1.乙醇(酒精)C2H5OH+3O2点燃2CO2+3H2O[引申]在街上吃火锅时,有的火锅下面燃烧的是一种外观类似于冰的一种物质,它真的是冰吗?[回答]不是,这种类似于冰的物质其实是一种固体酒精。

[教师补充]从这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乙醇同样有着三态变化。

由于乙醇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它被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的燃料。

[设问]除了乙醇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新型的燃料或者能源。

[回答]1.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它点燃后生成了水,并且放出大量的热。

但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所以还没有被广泛使用。

2.地热。

地球的地心是高达几千摄氏度的熔岩,地热能的总量,相当于煤炭总量的1.7亿倍。

3.潮汐能。

它是一种不消耗的燃料,是没有污染,不受洪水或枯水影响,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在海洋能源中,潮汐能的开发利用最为现实,最为方便。

……[板书]2.氢气2H2+O2点燃2H2O[过渡]科学家在开发新能源上,已经取得了累累硕果。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可喜的成果。

(或投影或制成课件)[投影]一、用地热水发电产生地热能源需要两个条件:发热的岩石和滚烫的水。

在冰岛,这两者都具备,而且丰富得很。

由此派生出地热利用的两种模式,一种是直接将地下热水抽出,另一种是向地下有热岩的地方注入冷水,利用热岩加热冷水,再把热水从另一处抽出。

前一种方式较省事,但地下热水中含有多种腐蚀物,对供热管道的腐蚀极大,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事先加以预防,这种地热利用是不会长久的。

后一种方式虽然腐蚀问题不严重,但是,很难控制地下那个巨大的“加热炉”(即热岩)的活动。

总之,不论采用哪种方式利用地热,都必须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

冰岛利用地热主要靠注入冷水取得地热能。

利用地下沸水的内斯韦利热能发电厂,居然提供了雷克雅未克所需热能的1/3。

该厂位于地热高温区,地下2000米深处的温度已达400℃。

从18个钻孔中冒出水与蒸汽的混合物。

这些混合物经过热交换器,冷水就被加热到约90℃。

不过,由于水中存在的大量的氧气对管道系统具有相当强的腐蚀作用,所以必须去除水中的氧气。

为此,人们不仅使用普通的排气法,还在水中添加少量硫化氢。

硫化氢与氧气发生反应后,就可以除去剩余的氧气,这就是为什么雷克雅未克的热水中常常会有一股淡淡的臭鸡蛋味的缘故。

冰岛人采用的这一措施还真有效,如果来自地层深处的沸水直接进入管道系统,管壁很快就会穿孔。

因为地下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以及酸性腐蚀物质,即使采用最好的钢管,用不了几个月也会被腐蚀。

而硅酸、氯化钠及铁、钙等元素在冷却时却会凝固成黏合物,很快将水龙头堵塞。

若在水中添加少量硫化氢,上述弊端即都能克服。

在日本,新源产业技术综合机构则于1991年末成功地进行了地下热水发电实验。

他们将热水在低温下与沸腾的煤体进行热量交换,利用交换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发电。

由于日本拥有大量的温泉,因此在温泉旁打井,然后安装设备,利用地下热水发电是很方便的,目前,这项实验正在进行中。

二、太阳灶收集太阳能代替煤、电,用来煮水烧饭,是大阳灶的特长。

例如,我国四川省攀枝花市注重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这里的城乡居民普遍使用太阳灶,住宅民房顶上的太阳能器具群已成为该市的一大景观。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一个太阳能研究小组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灶,效率很高。

该装置的关键设备是一个独特的太阳能集热器,其形状为弓状的不锈钢镜子,镜子长5英尺(约合152厘米)、宽2英尺(约合61厘米)。

将这种太阳灶置于屋外的地面上,镜子始终正对着太阳光,在其正中央布置一套发散式吸热管,通过管子循环的水由于被加热而变成蒸汽;再用管子将蒸汽引到屋内的灶上,用这种办法可使灶温达到180℃。

在这么高的温度下可进行各种烹调,既能炸制、烤制食品,也能蒸煮食品,一个灶可供应25个人就餐。

此外,由于白天在压力容器中产生的热量散发的速度很慢,所以甚至到深夜,炉灶也能保持高温,故在夜间仍可使用。

三、干净的核能1986年,世界核电装机容量还只有2.5亿千瓦,7年后的1993年就发展到4亿千瓦,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7%,预计再过7年,到本世纪末,核电装机容量还将增加到5亿千瓦,发电量将占世界发电量的1/3~1/2。

尤其是少煤缺油的法国与日本,1993年已建成投入运行的核反应堆已有56座与48座,分列世界第一位与第二位。

发电总功率也达到了0.6亿千瓦与0.4亿千瓦。

就是那些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的国家,也在大力发展核电,其中羌国运行的核反应堆在80年代未就已超过了100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