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测井声速测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V1/(2•V2+1•V1)
入射角=0°,T+R=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 波阻抗、声耦合率
(1)波阻抗Z
Z=波的传播速度×介质的密度=V• (2)声耦合率
两种介质的声阻抗之比:Z1/Z2
Z1/Z2越大或越小,声耦合越差,R大,T小, 声波不易从介质1到介质2中去。 Z1/Z2越接近1,声耦合越好,R小,T大,声 波易从介质1到介质2中去。
VS
E
2(1)
当=0.25,VP/VS=1.73, E VP(S)
(2) 传播速度与岩性的关系
岩性不同
弹性模量不同
VP、VS的影响
不同
VP、VS不同
(3) 孔隙度的影响 流体的弹性模量和密度都不同于岩石骨架,相对讲, 即使岩性相同,其中的流体也不同。孔隙度增大, 传播速度就降低。
(4)岩层的地质时代影响
J: 声波经过L距离后的声强 J0: 初始声强 :介质的吸收系数
下降 V下降 增加 频率增加 增加
2 单发双收的测量原理
(1) 产生滑行波的条件(V地>V泥浆) 产生滑行波的过 程是可逆的
(2) 到达接收探头的波类
➢折射纵波 ➢反射波 ➢泥浆波(直达波)
(3)滑行纵波首先到达接收探头 因反射波、泥浆波都只在泥浆中传播,V地大于V泥,如 果合理选择源距可以使纵波首先到达接收探头,而成 其为首波。
石灰岩(骨架)
7000
3700
13º13´
25º37´
白云岩(骨架)
7900
4400
11º41´
21º19´
钢
管
5400
3100
17º41´
31º04´
三 反射系数、折射系数(R、T)
反射系数R: R=WR/W=反射波的能量/入射波的能量
=(2•V2-1•V1)/(2•V2+1•V1) 折射系数T: T=WT/W=折射波的能量/入射波的能量
实际资料表明:厚度、岩性相同,岩层越老,则传播 速度越快。
(5) 岩层的埋藏深度影响
岩性和地质时代相同:埋深增加导致传播速度增加。
结论:可用传播速度来研究岩层的岩性和孔隙度。
3 岩层的声幅特性
平面波的衰减仅由介质的吸收引起的,声波的能量与
其幅度的平方成反比,声幅的大小反映了声波能量的
高低。
J= J0e-2L
井下声波发射探头发射出的声波,一部分在井 壁(井内泥浆与井壁岩层分界面)上发生反射; 一部分在井壁上发生折射,进入井壁地层。由 于井壁地层是固相介质,因而,折射进入地层 的声波可能转换成为折射纵波和折射横波。
井内泥浆声速C1<井壁岩层声速C2,→折射 角大于入射角。 对声波测井来讲,对接收到的声波信号有贡 献的只是折射角等于90º的折射波,即折射后 沿井壁“滑行”的折射纵波和折射横波。
常见介质的纵横波速度及第一第二临界角
介质名称
VP (m/s)
VS (m/s)
第一临界角 第二临界角
泥
岩
1800
950
62º44´
不产生滑行横波
砂 层(疏松)
2630
1518
37º28´
不产生滑行横波
砂 岩(疏松)
3850
2300
24º33´
44º05´
砂 岩(致密)
5500
3200
16º55´
30º
③ 当R1和R2都处于井径扩大或缩小井段时,t1、t2同时 增加或下降,或不变。
2 岩层厚度的影响
(1) 厚层(h>l间距),曲线的半幅点为层界面,曲线幅 度的峰值为时差。
(5)输出的测井曲线 (一条声波时差曲线)
时差 s/m
二 影响时差的因素
1 井径的影响
① R1(处在D增加),R2(位于正常或缩小)井段时,滑行波 到达R1的时间增加,而到达R2的时间不变,因此时差 下降。
② R1位于正常(或缩小井段),R2位于井径扩大,滑行波 到达R1的时间不变,而到达R2的时间增加,因此时差 增加。
第四章 声波速度测井
声波速度测井是测量井下岩石地层的声波传播 速度(或时差),以判断井剖面地层的岩性, 估算储集层孔隙度的测井方法。
声波速度测井是岩性-孔隙度测井系列中的主 要测井方法之一。
声波速度测井所记录的地层声速一般是指地层 纵波的速度(或时差)。
第一节 声波在井壁上的折射与滑行波
第二节 声波速度测井
一 单发双收的测量原理 1 声系
T:发射探头-电能转化为声能。 R:接收探头-声能转化为电能;
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主要指声速、声幅和频率特性
井筒
TA
源 距
间 距
R1 O
R2
井壁
B C
记录点O
D
2 岩石的声速特性及影响因素
(1)VP、VS与 、 、E间的关系
VP
E(1) (1)(12)
惠更斯原理 介质中波所传播到的各点都可以看成新的波源,称 为子波源;可认为每个子波源都可以向各个方向发 出微弱的波,称为子波;这种子波是以所在介质的 声波速度传播的,新的波前就是由这些子波相互叠 加而形成的,这些子波所形成的包络决定了新的波 前。这就是惠更斯原理。根据惠更斯原理,利用已 知的波前可求得后来时刻的波前。
费尔马原理 一般声波在均匀各向同性、完全弹性的无限 大介质中传播时,它经过空间任意两点时, 是沿着这两点所决定的直线传播的。然而, 理论和实验证明,在不均匀介质中,若各向 异性介质,声波并不沿直线传播,这时声波 在传播时遵循何种规律呢?
费尔马原理:声波在一般介质中传播时,所经过的 任意两点的传播路径满足所用时间最小的传播条件, 这就是费尔马时间最小原理,这一原理是从光波动 学中借鉴而来的。在介质的声学性质已知的情况下, 可以根据费尔马原理来确定声波在经过介质的任意 两点时所走的路径,还可以确定声波的走时,即声 波经过这两点时所用的时间。
一 折射波与临界角
二 产生滑行波的条件
折射定律:
Sin VP1 Sin1 VP2
VP2 > VP1时,折射角 = 90°时产生滑行纵波
第一临界角:1*=arcsin(VP1/VP2)
同理可得出:当折射产生横波时有
Sin Sin2
VP1 VS2
第二临界角:2* = arcsin(VP1/VS2)
(4)时差的表达式 时差:在介质中声波传播单位距离所用的时间
t t2 t1 (A v 1 B v2 D D v 1) F (A v 1 B v2 C v 1)E
如果井径规则,则AB=DF=CE,上式为:
t BDBCCD v2 v2
显然,CD正好是仪器的间距(常数),时差与声速成反 比。时差的单位:s/m。
入射角=0°,T+R=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 波阻抗、声耦合率
(1)波阻抗Z
Z=波的传播速度×介质的密度=V• (2)声耦合率
两种介质的声阻抗之比:Z1/Z2
Z1/Z2越大或越小,声耦合越差,R大,T小, 声波不易从介质1到介质2中去。 Z1/Z2越接近1,声耦合越好,R小,T大,声 波易从介质1到介质2中去。
VS
E
2(1)
当=0.25,VP/VS=1.73, E VP(S)
(2) 传播速度与岩性的关系
岩性不同
弹性模量不同
VP、VS的影响
不同
VP、VS不同
(3) 孔隙度的影响 流体的弹性模量和密度都不同于岩石骨架,相对讲, 即使岩性相同,其中的流体也不同。孔隙度增大, 传播速度就降低。
(4)岩层的地质时代影响
J: 声波经过L距离后的声强 J0: 初始声强 :介质的吸收系数
下降 V下降 增加 频率增加 增加
2 单发双收的测量原理
(1) 产生滑行波的条件(V地>V泥浆) 产生滑行波的过 程是可逆的
(2) 到达接收探头的波类
➢折射纵波 ➢反射波 ➢泥浆波(直达波)
(3)滑行纵波首先到达接收探头 因反射波、泥浆波都只在泥浆中传播,V地大于V泥,如 果合理选择源距可以使纵波首先到达接收探头,而成 其为首波。
石灰岩(骨架)
7000
3700
13º13´
25º37´
白云岩(骨架)
7900
4400
11º41´
21º19´
钢
管
5400
3100
17º41´
31º04´
三 反射系数、折射系数(R、T)
反射系数R: R=WR/W=反射波的能量/入射波的能量
=(2•V2-1•V1)/(2•V2+1•V1) 折射系数T: T=WT/W=折射波的能量/入射波的能量
实际资料表明:厚度、岩性相同,岩层越老,则传播 速度越快。
(5) 岩层的埋藏深度影响
岩性和地质时代相同:埋深增加导致传播速度增加。
结论:可用传播速度来研究岩层的岩性和孔隙度。
3 岩层的声幅特性
平面波的衰减仅由介质的吸收引起的,声波的能量与
其幅度的平方成反比,声幅的大小反映了声波能量的
高低。
J= J0e-2L
井下声波发射探头发射出的声波,一部分在井 壁(井内泥浆与井壁岩层分界面)上发生反射; 一部分在井壁上发生折射,进入井壁地层。由 于井壁地层是固相介质,因而,折射进入地层 的声波可能转换成为折射纵波和折射横波。
井内泥浆声速C1<井壁岩层声速C2,→折射 角大于入射角。 对声波测井来讲,对接收到的声波信号有贡 献的只是折射角等于90º的折射波,即折射后 沿井壁“滑行”的折射纵波和折射横波。
常见介质的纵横波速度及第一第二临界角
介质名称
VP (m/s)
VS (m/s)
第一临界角 第二临界角
泥
岩
1800
950
62º44´
不产生滑行横波
砂 层(疏松)
2630
1518
37º28´
不产生滑行横波
砂 岩(疏松)
3850
2300
24º33´
44º05´
砂 岩(致密)
5500
3200
16º55´
30º
③ 当R1和R2都处于井径扩大或缩小井段时,t1、t2同时 增加或下降,或不变。
2 岩层厚度的影响
(1) 厚层(h>l间距),曲线的半幅点为层界面,曲线幅 度的峰值为时差。
(5)输出的测井曲线 (一条声波时差曲线)
时差 s/m
二 影响时差的因素
1 井径的影响
① R1(处在D增加),R2(位于正常或缩小)井段时,滑行波 到达R1的时间增加,而到达R2的时间不变,因此时差 下降。
② R1位于正常(或缩小井段),R2位于井径扩大,滑行波 到达R1的时间不变,而到达R2的时间增加,因此时差 增加。
第四章 声波速度测井
声波速度测井是测量井下岩石地层的声波传播 速度(或时差),以判断井剖面地层的岩性, 估算储集层孔隙度的测井方法。
声波速度测井是岩性-孔隙度测井系列中的主 要测井方法之一。
声波速度测井所记录的地层声速一般是指地层 纵波的速度(或时差)。
第一节 声波在井壁上的折射与滑行波
第二节 声波速度测井
一 单发双收的测量原理 1 声系
T:发射探头-电能转化为声能。 R:接收探头-声能转化为电能;
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主要指声速、声幅和频率特性
井筒
TA
源 距
间 距
R1 O
R2
井壁
B C
记录点O
D
2 岩石的声速特性及影响因素
(1)VP、VS与 、 、E间的关系
VP
E(1) (1)(12)
惠更斯原理 介质中波所传播到的各点都可以看成新的波源,称 为子波源;可认为每个子波源都可以向各个方向发 出微弱的波,称为子波;这种子波是以所在介质的 声波速度传播的,新的波前就是由这些子波相互叠 加而形成的,这些子波所形成的包络决定了新的波 前。这就是惠更斯原理。根据惠更斯原理,利用已 知的波前可求得后来时刻的波前。
费尔马原理 一般声波在均匀各向同性、完全弹性的无限 大介质中传播时,它经过空间任意两点时, 是沿着这两点所决定的直线传播的。然而, 理论和实验证明,在不均匀介质中,若各向 异性介质,声波并不沿直线传播,这时声波 在传播时遵循何种规律呢?
费尔马原理:声波在一般介质中传播时,所经过的 任意两点的传播路径满足所用时间最小的传播条件, 这就是费尔马时间最小原理,这一原理是从光波动 学中借鉴而来的。在介质的声学性质已知的情况下, 可以根据费尔马原理来确定声波在经过介质的任意 两点时所走的路径,还可以确定声波的走时,即声 波经过这两点时所用的时间。
一 折射波与临界角
二 产生滑行波的条件
折射定律:
Sin VP1 Sin1 VP2
VP2 > VP1时,折射角 = 90°时产生滑行纵波
第一临界角:1*=arcsin(VP1/VP2)
同理可得出:当折射产生横波时有
Sin Sin2
VP1 VS2
第二临界角:2* = arcsin(VP1/VS2)
(4)时差的表达式 时差:在介质中声波传播单位距离所用的时间
t t2 t1 (A v 1 B v2 D D v 1) F (A v 1 B v2 C v 1)E
如果井径规则,则AB=DF=CE,上式为:
t BDBCCD v2 v2
显然,CD正好是仪器的间距(常数),时差与声速成反 比。时差的单位: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