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建筑物地基与基础工程规范要求与施工技术

建筑物地基与基础工程规范要求与施工技术

建筑物地基与基础工程规范要求与施工技术建筑物地基与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稳定。

为了确保建筑物地基与基础工程的质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要求,同时施工技术也需要符合相关标准。

本文将围绕建筑物地基与基础工程规范要求与施工技术展开阐述,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与技术。

一、规范要求1. 土壤勘探与分类在进行地基与基础工程之前,必须进行土壤勘探和分类。

土壤勘探的目的是确定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承压能力等参数,并根据结果将土壤进行分类。

根据《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勘察规范》,土壤可分为岩石、砂土、粉土、黏土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土壤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和基础结构设计。

2. 建筑物基础设计基础设计是建筑物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核心。

根据《建筑物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基础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考虑地质、水文地质、地下水位等因素,合理选择基础类型;根据土壤承载能力和建筑物荷载确定基础尺寸和配筋;选择适当的基础布置及结构形式等。

基础设计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由专业人员进行。

3. 施工监督与检测施工监督与检测是确保建筑物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根据《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方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配合工程监理进行检测。

监测内容包括基坑开挖、地基处理、基础施工等各个环节。

监测结果应记录并及时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二、施工技术1. 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是保证建筑物地基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

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包括挖土加筋、加固土体、土体加固灌注桩等。

挖土加筋通过混凝土梁或钢筋梁的埋设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加固土体采用土钉或混凝土加固层来提高土壤的抗拔能力;土体加固灌注桩则是在地基中灌注混凝土桩,提高地基整体的稳定性。

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需要根据土壤类型、建筑物荷载和工程条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 基础施工技术基础施工技术是确保建筑物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基础工程施工注意事项及技术要求

基础工程施工注意事项及技术要求

基础工程施工注意事项及技术要求一、地质勘察与土壤稳定地质勘察是基础工程施工的第一步,它的作用是了解工地的地质条件,确定施工方式和合理设计工程结构。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包括地层分析、地下水位、土壤力学性质等。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基础工程施工方式至关重要。

在施工中,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

例如,当地土壤含水量高时,应采取加固土壤的措施,比如注入固化剂或使用土壤压实机进行压实。

此外,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确定抗渗措施以避免地下室和地下管道受到水的侵蚀。

二、基坑开挖与支护基坑开挖是基础工程的重要环节。

在开挖前,需进行合理的定位和测量,确保基坑的位置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土质特性,选择合适的开挖方式,如机械挖掘、爆破开挖等。

在开挖过程中,需要采取支护措施来保证边坡的稳定。

常用的支护方式有挡土墙、钢支撑和喷锚等。

支护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基坑深度进行综合考虑。

三、地基处理与加固地基处理和加固是基础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为了改善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在施工前,要根据地质勘察结果设计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如填土加固、灌浆加固等。

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固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质量控制。

填土加固时,要保证填土的质量和密实程度,禁止使用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土壤。

灌浆加固时,要控制浆液的比例和注入速度,保证灌浆材料充分渗透,提高地基的强度。

四、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混凝土是基础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浇筑前,要合理布置模板,确保混凝土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还需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和浇筑速度,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压强度。

在浇筑后,要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期间,需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干燥和温度过高引起的龟裂。

同时,还需避免混凝土的质量变化和水分的流失。

五、钢筋加工与焊接钢筋是基础工程中常用的钢材,用于增加混凝土的抗张强度。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1. 地质勘察:在施工前要进行地质勘察,以确定地基的物理和力学特性,确定地基的设计参数,为施工提供依据。

2. 地面平整:施工前要对地面进行平整处理,确保地面平稳,没有明显的高低起伏,以保证基础施工的准确性。

3. 打地桩: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基上打桩,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打桩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桩型和桩径,并保证桩顶的平整和垂直度。

4. 基础沉降控制:基础沉降是指地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自身变形或工程荷载的作用而发生的下沉现象。

施工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基础预压等,控制基础沉降的幅度。

5. 土方开挖:根据地基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地基的准确形状和尺寸。

开挖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坡体崩塌和土方滑坡等危险,采取支护措施保证工人的安全。

6. 基础浇筑:在地基开挖完成后,进行基础的浇筑,选择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和完整性。

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排除混凝土中的空气和杂质,保证基础的质量。

7. 基础防水:基础防水是为了防止地下水渗透到建筑物内部,引起湿气和漏水等问题。

在基础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基础防水处理,采用合适的防水材料进行涂覆或铺设。

8. 基础加固:如果地质条件不稳定或原有地基承载能力不足,需要对基础进行加固。

加固方法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喷射灌浆等技术手段,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

9. 基础验收:基础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基础验收,核查基础的尺寸、质量和施工技术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整理。

以上为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基础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建筑地基工程的规范要求

建筑地基工程的规范要求

建筑地基工程的规范要求建筑地基工程的规范要求对于建筑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合格的地基工程能够确保建筑物在各种自然条件下能够安全稳定地存在,减少可能产生的损坏和灾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地基工程的规范要求。

1. 地基勘察地基勘察是建筑地基工程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地基勘察的目的是确定地基的质量和性质,以帮助工程师制定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

在进行地基勘察时,需要注意以下要求:- 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勘察,包括待建建筑物的位置以及周边地形、地质情况等。

- 对地基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包括地下水位的测定、土壤的类型和特性、岩石的分布等。

- 采用适当的勘察方法,如钻孔取样、地质雷达等,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在地基勘察的基础上,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以满足建筑物的要求。

地基处理的规范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地基勘察结果,制定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包括挖坑、填土、加固等措施。

- 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其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 对地基进行适当的加固和改良,如采用钢筋混凝土桩、灰浆桩等方式。

3. 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基础设计是建筑地基工程的核心内容,需要根据工程的要求和地基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

地基基础设计的规范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土壤的承载能力和建筑物的荷载要求,确定合适的基础类型,如扩展基础、桩基础等。

- 设计合理的基础尺寸和形状,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采用适当的基础材料,如混凝土、钢筋等。

4.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地基工程的关键环节,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施工质量控制的规范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确保施工质量的可靠性。

- 施工现场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布置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性。

- 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总结:建筑地基工程的规范要求对于建筑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至关重要。

建筑施工中的地基与基础规范要求

建筑施工中的地基与基础规范要求

建筑施工中的地基与基础规范要求地基与基础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建筑施工中地基与基础的规范要求,旨在为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地基的规范要求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直接承受着建筑物的荷载。

因此,地基的规范要求至关重要。

1. 地质勘察:在进行地基施工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了解所在地区的地质情况,包括土质、地下水位、地下构造等。

地质勘察结果将决定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2. 承载力要求:地基的承载力要能够满足建筑物的要求。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确定相应的土壤承载力标准,并计算出适宜的地基面积和排土深度。

3. 土方开挖:进行土方开挖时,必须按照土质和承载力要求进行操作。

开挖的土方必须平整,并确保底部达到设计标高。

4. 土壤处理:对于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可能需要进行土壤处理。

土壤处理包括夯实、加固和置换等工艺,以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二、基础的规范要求地基的上部是建筑物的基础部分,其规范要求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1. 基础类型选择:根据建筑物的类型、荷载特点和地质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

常见的基础类型包括浅基础(如筏式基础、承台基础)和深基础(如桩基、墙基)等。

2. 基础尺寸设计:基础的尺寸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荷载和地质条件等因素。

基础的面积和厚度应满足承载力要求,同时也要考虑节约材料和施工成本的原则。

3. 钢筋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是常用的基础材料,其施工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基础的混凝土质量要求高,需要确保均匀浇筑、充分振实和防止渗水等。

4. 基础施工工序:基础施工应按照相应的施工工序进行,包括基础制作、钢筋布置、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等。

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基础的质量和强度。

三、地基与基础的检验与验收地基与基础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检验和验收,以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1. 检验方法:常用的地基与基础的检验方法包括地基坑测量、承载力试验、基础开挖检查、垂直度检测等。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地基基础工程是房屋建筑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房屋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在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一些关键的技术要点需要特别注意和把握。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技术要点。

1. 地基勘察在进行地基基础施工之前,首先必须进行地基勘察工作。

通过地基勘察,可以了解到地质情况、地下水位情况、地表荷载和地下承载层情况等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对地基的设计和施工都非常重要,因此地基勘察工作必须慎重,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技术是在地基基础施工前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

具体包括土壤改良、地基加固、搅拌桩灌注桩等技术。

地基处理技术的目的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保证房屋建筑的安全稳固。

在选择地基处理技术时,必须根据具体的地质情况和工程要求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3. 基础浇筑技术基础浇筑技术是地基基础工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基础浇筑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来进行操作,保证浇筑质量。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的拌和搅拌以及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养护措施。

只有确保基础浇筑的质量和完整性,才能保证房屋的稳固和安全。

4. 地基基础防水处理地基基础的防水处理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整个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进行地基基础防水处理时,必须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和施工方法,确保地基基础的防水性能。

同时还需要注意地基基础的排水系统,防止地基基础受潮和渗水,影响房屋的使用。

5. 地基基础检测技术地基基础的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地基基础的检测工作。

通过检测,可以了解到地基基础的承载性能和稳定性能,确保地基基础的使用安全。

常用的地基基础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地质雷达检测、静载试验和动力观测等技术。

在进行地基基础检测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并严格按照检测标准来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

在进行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标准,保证施工质量。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规范引言:建筑地基和基础工程是建造一座高品质、安全可靠的建筑物的基石。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一系列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耐久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规范和要求。

1. 地勘与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首要步骤。

它包括对地下地质结构、土层特性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的详细研究。

在进行地质调查时,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和仪器设备,如钻孔取样、地层测试等,以获取准确的地质数据。

这些数据将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关键依据。

2.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确保建筑物稳定性的关键过程。

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可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如填土、加固、振捣等手段。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注意保持地基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此外,还需注意避免地基沉降、地基下沉和不均匀沉降等地基问题。

3. 基础工程设计基础工程设计是确保建筑物结构稳固的基础。

施工方应根据建筑物的荷载要求和地质条件,合理设计基础的形式和尺寸。

常见的基础形式包括浅基础(如地基板)、深基础(如桩基)等。

基础工程设计还应考虑地震和风险因素,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和安全性。

4. 施工材料选用施工材料的选用对于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混凝土是常用的基础材料,需要符合相关强度、抗渗性和耐久性的要求。

同时,施工方应注意材料的质量检测,并对材料的储存和使用条件进行合理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可靠性。

5. 施工工艺与监控施工工艺是保证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

施工人员应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包括土方开挖、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环节。

同时,施工现场需要进行监控和测量,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监控手段包括测量仪器、传感器等,可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变化和变形。

6. 质量验收与检测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验收和检测。

质量验收包括对工程质量的总体评估,如基础的均匀性、平整度和结构的稳定性等。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与方法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与方法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与方法一、地基处理技术要求1.地质勘察: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下的地质情况,包括土层结构、地下水位、地下水渗透性等指标。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

2.土层改良:对于地基土层承载力较低或存在较大沉降风险的区域,需要进行土层改良。

常见的土层改良方法包括加固土地基、灌浆加固等,以提高土层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排水处理:地下水位过高会导致土壤软化和地基沉降,因此需要进行排水处理。

排水方法包括建设排水井、排水沟以及设置排水管道等,确保地下水能够顺利流出。

4.适当加固:对于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如软弱黏性土、发育良性构造等,需要进行适当加固,以提高地基的抗沉降能力和抗震能力。

常见的加固方法包括灌注桩、地锚等。

二、基础工程施工方法1.清理地表:在施工前,需要将地表上的杂草、树木及其他障碍物清除干净,确保施工区域平整。

2.挖掘基坑: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挖土机等工具进行基坑的开挖。

基坑的尺寸和形状应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结构确定。

3.基础浇筑:在基坑开挖完毕后,进行基础的混凝土浇筑。

应根据设计要求,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浇筑速度和浇筑温度,以确保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4.基础加固:对于需要加固的地基,可以在基础中设置钢筋或预埋钢板等,提高基础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5.基础防水:在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基础的防水处理。

可以使用防水材料进行涂覆或设置防水层,以防止地下水进入建筑物。

6.监测与试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地基的监测与试验,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地基的稳定性。

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测量地表沉降、地下水位监测等。

7.整理施工场地: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整理和清理,确保施工场地的安全和整洁。

以上是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与方法的相关介绍。

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根据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监测与试验,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地基的稳定性。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标准1. 引言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施工的重要阶段,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工艺的标准化,制定本技术标准。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1 土地勘测在进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土地勘测工作,包括地质勘测和地形勘测。

地质勘测可以了解地下岩层的情况、土壤特性等,为合理设计建筑地基提供依据。

地形勘测可以了解地势起伏、河道位置等,为地基的平整和排水提供依据。

2.2 地基设计根据土地勘测结果,进行地基设计。

地基设计应根据建筑的类型、高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包括基础类型、基础底面积等。

2.3 施工方案制定根据地基设计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等。

3. 施工工艺3.1 地基平整地基平整是地基施工的首要工作。

施工人员应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基上进行平整,达到设计要求的高程和平整度。

3.2 基础墙体施工根据施工方案,先进行基础墙体的施工。

墙体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材料进行。

3.3 基础梁施工基础梁是墙体之间的承重构件,其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

梁体的尺寸、钢筋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4 基础柱施工基础柱是基础梁和楼板之间的支撑构件,其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

柱子的尺寸、钢筋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5 基础板施工基础板是地基基础工程中的水平承载构件,其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

基础板的尺寸、混凝土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6 施工质量检验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

包括平整度检查、尺寸检查、钢筋验收等。

4. 施工安全措施4.1 安全教育培训施工人员应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防护措施。

4.2 安全防护设施在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围挡、警示标志等,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3 施工过程监控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包括施工现场的巡视、相关设备的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土方及地基基础工程技术要求

土方及地基基础工程技术要求

(一)土方及地基基础工程技术要求1、概述本项工作包括场地清理、场地检查和测量、基坑开挖与回填、房心土回填,混凝土基础工程。

2、场地(1)场地内应清除杂草、碎石及其它障碍物,进行场地平整。

场地回填至设计标高并进行分层碾压。

(2)场地平整后对场地进行检查和测量。

如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有差异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以便采取补救措施。

3、基坑开挖(1)基坑开挖工程包括开挖的准备工作,挖土和废土外运,基坑找平,边坡修整,基坑检验,基坑的局部处理,地面排水,必要的基坑支护和基坑排水,安全措施等。

(2)基坑开挖采用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必需能满足设计对基坑的技术要求,必须书面报告监理工程师并得到批准后方可实施。

(3)基坑开挖施工必须满足《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2)的规定。

(4)废土的处理应及时。

室内回填土和基坑回填土均采用基坑开挖的土(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基坑开挖时应留足上述回填土,多余的土即视为废土。

废土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运往指定地点。

(5)基坑的检验①基坑完成后,卖方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前开挖基坑的设备不得调离现场。

②基坑的几何尺寸、基坑底面标高应满足设计要求。

③检查坑底土质,对不符合要求的土质应做妥善处理。

④未经基坑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6)回填①在基础工程和地下隐蔽工程验收后,应及时回填基础和坑壁间隙及房心土。

②回填土材料按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采用基坑开挖土。

但回填土不得使用淤泥、耕土、冻土、膨胀性土及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

③填料每200mm一步分层夯实。

密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二)桩基工程1、钢筋笼(1)钢筋笼按设计图的要求制作,分段制作时,两段间采用焊接,焊接方法及搭接长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2)钢筋笼运输和吊放过程不得发生变形并应采取加固措施。

钢筋笼就位后,顶部和底部标高误差应小于50mm。

(3)水下浇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保护层误差不大于10mm。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规范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需要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施工。

本文将介绍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规范要求。

一、勘察与设计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第一步是进行勘察与设计。

勘察需要对土质、地下水位等进行详细的调查。

设计需要根据勘察结果和建筑物的荷载要求,确定地基和基础的类型、尺寸和布置。

二、基坑开挖基坑开挖是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第二步。

在开挖过程中,需要保证基坑的稳定性,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考虑基坑边坡的坡度和防护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加固地基、排水、沉降预测和控制等。

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处理效果的达到预期。

四、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是整个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

在基础施工中,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垫层、浇筑混凝土和加固钢筋等工作。

对于大型建筑物,还需要进行基础的分段施工。

五、基础验收基础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基础验收。

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偏差的测量、表层平整度的检查、基础质量检验等。

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

六、施工安全在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施工单位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和施工组织方案。

同时,施工人员需要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并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

七、质量控制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

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八、工程监理为了保证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施工过程需要进行工程监理。

工程监理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负责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监理机构需要具备相关资质和专业知识,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监控和评估。

基础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基础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基础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基础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一、引言基础工程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基础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是确保基础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础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二、基础工程施工工艺1. 基坑开挖基坑开挖是基础工程施工的第一步,关系到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

开挖前,必须进行现场勘测和测量,确定开挖的位置和尺寸。

开挖时,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避免出现基坑失稳和坍塌的情况。

土方的开挖要平整,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

2.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为了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一般包括加固地基和排水处理两个方面。

加固地基的方法有夯实、灌注桩、挤密等,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地下水位高的区域,还需要进行排水处理,以确保地基的稳定。

3. 基础浇筑基础浇筑是基础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浇筑前,必须进行好隐蔽工程和质量验收工作。

在浇筑时,要确保混凝土的配比准确,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水泥浆流动性、温度和坍落度等参数。

同时,还要注意浇筑的连续性和均匀性,避免出现冷缝、热裂缝等质量问题。

4. 基础防水与防腐基础防水与防腐是为了保护基础结构,防止地下水、腐蚀性介质和土壤对基础的侵蚀。

常用的防水材料有沥青、高分子材料和水泥浆等。

防腐一般采用涂刷或涂覆方式,保护基础结构免受腐蚀。

三、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求1. 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是确保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

施工现场要进行规划布置,明确责任分工,保证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

施工现场要注意安全,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禁人员无闲散站立和越过警戒线进入施工区域。

2. 施工设备与材料质量基础工程的施工设备和材料质量直接影响施工质量。

施工设备要选择适当的类型和规格,保证施工过程的高效进行。

施工材料要符合国家标准,经过质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3. 质量控制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施工人员要掌握好施工工艺和技术规程,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

施工规范中的地基与基础工程要求

施工规范中的地基与基础工程要求

施工规范中的地基与基础工程要求地基与基础工程是施工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施工规范中有一些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基本要求,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要求。

1. 地基的选择地基的选择是地基与基础工程中的第一步,它需要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荷载要求和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取。

一般来说,地基的选择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地基土质稳定,不含可溶性盐分;(2)地基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满足建筑物的要求;(3)地基土层的过载荷载能力满足建筑物的要求;(4)地基土层的地震安全性能满足建筑物的要求。

2. 地基的加固对于一些地基土质较差,承载力较低的地方,需要进行地基加固。

地基加固的目的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小地基的变形,并保证基础工程的安全稳定。

常见的地基加固方式包括:(1)加筋板桩:通过在地基中设置筋板桩,提高地基土层的承载力;(2)灌浆加固:利用注浆技术,将浆料注入地基土层,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3)挤密加固:借助挤密机械将松散的地基土层进行挤压,增加土层的密实度;(4)土体冻结加固:通过进行土体冻结处理,使地基土层达到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3. 基础工程的设计要求基础工程的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荷载要求等因素确定的,它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承载力要求:基础工程应能承受建筑物及其附加荷载产生的垂直荷载;(2)抗倾覆要求:基础工程应能抵抗建筑物产生的倾覆力矩;(3)抗滑移要求:基础工程应能抵抗建筑物产生的滑移力;(4)稳定性要求:基础工程应具备足够的稳定性,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4. 基础工程的施工要求基础工程的施工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以确保基础的质量和安全。

一般来说,基础工程的施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基础工程的准确位置和尺寸;(2)地基处理:地基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清理杂物、加固处理等,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3)基础浇筑:基础的浇筑需要控制好水泥和骨料的比例和质量,确保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4)基础检测:基础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以验证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

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基础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基础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基础规范要求地基基础作为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地基基础的质量和性能,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从地基基础工程设计、地基处理和施工控制等几个方面探讨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基础规范要求。

一、地基基础工程设计规范要求1. 地形地貌分析: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形地貌分析,包括地质构造、土层分布、地下水位等信息的调查和研究。

根据地形地貌分析结果,进行地基基础的选址和布置。

2. 承载力计算:根据地基土壤的力学性质和承载力计算公式,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计算。

承载力计算结果将决定地基基础的尺寸和形式,确保地基能够承受建筑物的重量和荷载。

3. 地基基础类型选择:根据工程地区的地质条件、土壤性质和建筑物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地基基础类型,如浅基础、深基础或特殊地基处理。

二、地基处理规范要求1. 土壤改良:对于承载力较低的地基土壤,需要进行土壤改良措施。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加固土壤、提高土壤的稠度和密实度等。

2. 地基加固:针对地基土壤的松散性或不稳定性,采用地基加固措施,如灌浆、加固桩等,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沉降控制:在部分工程地区,地基沉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了控制沉降量,可以采用预压法、分阶段施工等手段,确保建筑物的稳定。

三、施工控制规范要求1. 施工监控: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记录,包括土壤的压实度、土层的厚度等参数。

监控数据将用于后期的验证和评估。

2.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包括基坑开挖、土方回填、地基处理等环节。

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确保地基基础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环境保护: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周围环境,防止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合理利用废弃物料,做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总结: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基础规范要求是确保地基质量和性能的基础,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基础工程施工规范标准(3篇)

基础工程施工规范标准(3篇)

第1篇一、概述基础工程施工规范标准是针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它涵盖了从施工准备、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防护到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旨在指导施工人员正确、规范地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二、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施工前,应仔细审查施工图纸,确保设计合理、符合规范要求。

2. 材料设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

3. 施工方案: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

4. 施工人员: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三、材料选择1. 混凝土: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其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钢筋: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尺寸精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土壤: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土壤,确保地基基础工程的稳定性。

四、施工工艺1. 地基处理:根据地基土质和设计要求,采取相应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填、压实、注浆等。

2. 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相应的基础形式,如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等。

3. 钢筋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绑扎钢筋,确保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要求。

4. 混凝土施工:采用合适的混凝土浇筑方法,确保混凝土质量。

五、质量控制1. 材料检验: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2. 施工过程检验: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检验,如钢筋间距、混凝土强度等。

3. 竣工验收: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对基础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六、安全防护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2. 个人防护:施工人员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

3.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七、环境保护1.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做好施工现场的扬尘、噪音、废水等污染物的防治。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一、总则为确保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和环境友好,提高施工质量,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二、术语和定义1. 地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2. 基础:将上部结构所承受的外来荷载及上部结构自重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3. 复合地基: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增强体,由增强体和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

4. 桩基础:由置入地基中的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

5. 强夯法:反复将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

6. 强夺置换法:将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在地面形成夯坑,反复交替夯击填入夯坑内的砂石、钢渣等粒料,使其形成密实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

7. 注浆法:利用液压、气压或电化学原理,把能固化的浆液注入岩土体空隙中,将松散的土粒或裂隙胶结成一个整体的处理方法。

8. 预压法:对地基进行堆载或真空预压,加速地基土固结的地基处理方法。

9. 振冲法:在振冲器水平振动和高压水的共同作用下使砂土层振密或在软弱土层中成孔后回填碎石形成桩柱,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的方法。

三、施工技术要点1. 地基调查与勘察:施工前应进行地基调查与勘察,了解地基土的性质、分布、厚度和地下水情况,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2. 设计文件:施工应按照经过审批的设计文件进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施工准备:施工前应做好施工场地平整、排水、测量等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 桩基施工:桩基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桩基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 地基处理: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和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6. 土方工程:土方工程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土方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7. 基坑工程:基坑工程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工程验收标准中的地基与基础工程要求

建筑工程验收标准中的地基与基础工程要求

建筑工程验收标准中的地基与基础工程要求建筑工程验收是确保建筑项目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重要程序。

而地基与基础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它们的质量和稳定性对整个建筑项目的安全和持久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建筑工程验收标准中,对地基与基础工程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本文将对建筑工程验收标准中的地基与基础工程要求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在地基与基础工程的验收中,要求对土壤进行详细的勘察与测试。

这是因为土壤的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根据验收标准,勘察和测试的内容包括土壤类型、含水量、密实度、抗压强度、渗透性等参数的测定。

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和大型桥梁等重要工程,还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以了解地下构造和地下水位,从而更好地设计地基与基础工程。

其次,在地基与基础工程的验收中,要求对基坑开挖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

基坑开挖质量直接影响着基础的稳定性。

验收标准规定了基坑开挖的最大深度、坡度和边坡稳定性等要求。

在开挖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情况和基坑深度对基坑进行支护,以保障开挖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对于软土地区的工程,还需要进行土体加固和地下水处理,以减小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此外,在地基与基础工程的验收中,对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也有着明确的要求。

地基处理包括加固地基的方法和技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桩基础、地下连续墙和基础板等。

验收标准规定了地基处理的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要求。

基础施工包括浇筑混凝土、安装钢筋和检验基础平整度等工作。

验收标准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强度和密实度等指标有严格的要求,以确保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

最后,在地基与基础工程的验收中,对地基基础的检测和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

验收标准要求对地基基础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基础沉降、倾斜和裂缝等的检测。

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调整措施,以确保基础的安全和稳定。

常用的调整方法包括灌注加固、局部加固和带荷试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蘇省宜興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項目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技術要求一般地基基礎工程规范目录页数1.1 桩工程 1 1.2 静压预应力管桩 6 1.3锤击预制桩8 1.4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桩11 1.5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12 1.6 预制混凝土施工16 1.7 土方开挖181.1 桩工程1.1.1施工单位责任施工单位应负责施工安全,并采取所有予防措施防止相邻建筑物、道路及周围地面的沉降及损害。

施工单位应在一定的间隔时间内观察相邻建筑物及周围地面,并应立即将可能引起事故的损害迹象或裂缝汇报给甲方及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可以采用静压桩,但必须在投标时提交静压桩方案。

施工单位在桩基础未开工前,先要委托具有测量资质的单位对有可能受桩工程施工影响的建筑物进行测量,并提出检测报告给业主,以确定当前建筑物的现状。

在甲方及设计单位指导下,施工单位应给相邻建筑物以支撑,并且在施工邻近建筑物的桩时,采取措施代替支撑。

施工单位应进行以上工程,并承担处理损害的所有相关费用及赔偿。

1.1.2 对公共设施的损害应注意不要损坏地下水管、煤气管、地下电缆或其它所有地下设施。

若损坏了公共措施,应立即报告甲方及设计单位,所有处理损害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

在图上注明的公共设施只供参考,若该类公共设施偏离了位置及发现有另外的公共设施,应即时通知甲方及设计单位。

1.1.3地盘地质勘查报告由甲方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地质勘探报告及钻孔记录已尽量反映可能遇到的地质情况,施工单位应对整个地盘的地质报告、钻孔资料、可能的地质变化作出自己的见解。

1.1.4施工单位的现场考察建议施工单位认真考察地盘并且彻底了解地盘的位置,一般情况,交通情况,临建位置装邻的限制等等,及其它引起注意或影响施工的情况。

1.1.5桩的尺寸及承载力桩的尺寸应注在设计图上,桩应能承受荷载表上的荷载而没有过分的下陷,能承受由质检站进行的荷载试验。

1.1.6材料混凝土桩的材料应符合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要求,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规程》YBJ235-91及《预应力混凝土管桩》03SG409等。

1.1.7放线施工单位应提供所有必须工具、线、钉,按桩位布置图及设计单位提供的更详细资料放线,虽然甲方及设计单位可以验线,但保证桩以要求的角度在正确位置上是施工单位的责任。

若发现设计图上尺寸与实际尺寸不符合,施工单位应报告给设计单位,甲方及设计单位会解决矛盾之处,没有设计单位或他的代表的同意,施工单位不应改变桩位。

当桩位偏差超过允许值或偏心距不能由简单的桩群更改解决,设计单位可以补桩,施工单位应承担该部分所引致的所有相关费用。

1.1.8桩位误差尽可能准确地垂直向下或朝设计角度进行打桩,除非另有误差注明在设计图上,桩设计的垂直度的偏差不应大于0.5%,及以桩位布置图上的桩心偏差不应大于如下数位:单桩及2桩承台桩不应大于50mm,3桩以上不大于70mm;条型承台轴线外不大于50mm,轴线内不大于70mm。

桩不应在地盘界外,除非设计单位注明在设计图上。

1.1.9试桩在需要时,施工单位应进行试打,桩位由有关政府部门或设计单位选择,试桩时设计单位或代表必须在场,应保存锤高度、锤击数、贯入度的详细记录,贯入总长度及一系列在甲方及设计单位指导下的现场受压曲线。

1.1.10开工时注意点施工单位在打第一条桩及试桩时提前48小时通知甲方及设计单位,以便有关政府部门工程师及其代表在场。

1.1.11工程桩的荷载试验工程桩要进行试验,以确定桩身的完整性和桩的承载力,其中静载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 桩身的完整性检测数量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的规定执行。

质检站要求的试验应符合建筑规程的要求,设计单位要求试验的加载方式常常为八个荷载级,在到达工作荷载时可作为一个卸荷周期,试验荷载一般为桩极限荷载的两倍,施工单位应承担任何处理破坏,增加的桩及试验的费用。

施工单位应保留时间、加载、卸荷的所有记录,试验报告应包括荷载沉降-时间曲线及荷载-沉降曲线。

1.1.12单桩静载试验规程单桩静载试验规程建议建议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的规定执行。

A.加载重量块加载重量块须固定建立在桩上,以免在试验前、中、后的任何危险倾斜。

由液压千斤顶和加载框架加荷,若加荷设备中的应力计不动,应立即在实验室中处理。

B.记录沉降读数依据点须不受于试验荷载引起的地面移动的影响,读数精确至0.03mm。

应保留时间、荷载及沉降的记录,并绘出这些记录的如下曲线图:I.荷载画在上方,沉降线画在时间基线下面。

II.(对等连贯入试验)沉降画在荷载基线下面。

III.(对持续荷载试验)每一级加荷的最后沉降画在加荷基线下。

应以类似方式记录桩在卸去试验荷载的回弹情况。

C.等速贯入试验(A类试验)等速贯入试验是通过控制在桩上的加荷,使桩等速贯入地面,逐渐加荷,加荷在没有增加荷载情况但贯入速度增加时停止,然后卸荷至零。

三次同样试验连续不断在每支桩上进行,第一次试验贯入速率应大约为每分钟0.5mm,第二次每分钟0.75mm,第三次每分钟1mm。

在实验中应保留沉降一时间曲线,既可作为控制沉降率的指示,又可为获得实际速率与等速不同点的记录。

D.持续荷载试验(B类试验)持续荷载试验是以相同等级的荷载加在桩上而观察检定后每级荷载的沉降,然后再加下级荷载,重复这样的程序。

除非另有规定或指示,最大试验荷载应为估计的工作荷载两倍,且应按四个等级加荷。

在每级荷载加荷前,后立即进行沉降读数,然后随着沉降率减少在一段短时间间隔内读数,当画在时间基线下面的沉降倾斜弧度减少而接近水平时,认为沉降隐定(每级沉降少于每分钟0.03mm)。

E.桩破坏对等速贯入试验,没有加荷但沉降率增加或不需加荷但获得等速沉降,两者之一可视为桩破坏。

对持续荷载试验,沉降速率连续不减少,或没有加荷但增加,或者荷载一沉降曲线接近垂直,两种情况之一可为桩破坏。

F.工程桩荷载试验合格原则工程桩试验可接受的合格原则判断应是由设计单位及有关政府部门据建筑条例确定及同意。

1.1.13凿桩头混凝土桩应小心地不伤害桩身的情况下用机械锯桩头成水平,以便将混凝桩土身与桩承台紧密结合。

1.1.14记录每支桩应保留清楚准确的记录及下列数据。

而由施工单位、甲方及设计单位代表签署的每日工程记录表,施工单位代表应每星期提交副本给设计单位。

a.桩参荷数目b.桩开始及完成的日期、时间c.桩的位置地面水平度d.打进或钻进深度e.捣制混凝土高度及使用混凝土质量f1. 最后十撃或三阵贯入度f2. 桩尖端下价值f3. 贯入每米的扭动g. 阻碍式延时的详细情况h. 在打桩时倾斜或偏移的具体情况对每个人工挖孔桩,要求有下列增加的资料:i. 每天进度j.接触的地质类型k.基础验收日期l.验收基础的表格和图表表示的数据试验桩锤击记录及荷载试验结果复印本应一式三份提交给设计单位及甲方。

每日地盘报告复印件应和已标上桩深度及各桩开始日期的桩布置图复印件保留一起。

1.1.15记录表及报告的作用施工单位应用图形或深色涂料的形式准备一个桩平面记录,表示如下内容:a.桩的最后位置(桩偏差大于允许值等等)b.参照P.D的每条桩端平面高度c.一系列点平面表示地盘的总地质平面当每部分工程完成时,这平面应在一定时间注上日期提交给质检站,在最后一条桩已完成,六份这样的记录复印件应提交给甲方及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也应按施工规范要求准备一个桩施工报告,此报告能获得全部施工内容。

这报告应注上日期,一部分接一部分提供,要求有四份复印件。

1.1.16工地清除在桩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应使工地清洁、整齐,清除所有碎石,剩余材料等等。

1.1.17阻碍及延迟一般认为施工单位打桩进度已包括任何遇到的地层类型。

若在施工中遇到事故,如甲方及设计单位可能延缓了施工单位的工作,施工单位应服从甲方及设计单位的决定,是否打桩要推迟,或是打桩应在另一同意位置进行。

1.1.18桩长桩应没有受损地支承起图纸上标明的上层结构荷载且满足试验荷载下的沉降要求,施工单位应在桩试验基础上,依据提供的地盘地质勘查报告,其它可进行的试验结果,设计图纸或已经打的桩的长度等来决定桩长。

在打桩前,施工单位应报告估计的桩长,估计驳桩的详细数据及位置,并征求设计单位的同意及满足设计单位所提供能支承起图纸上表格中的荷载,有关合适桩长的意见不应减轻施工单位的责任,此类意见仅是为了工程进度的目的。

凿桩头后桩最小长度应是4.5m,施工单位应采取合适方法,包括预先钻孔达到最小桩长。

1.1.19桩缺陷按设计单位观点,若桩在允许偏差外或已打坏,或因相邻桩施工而损坏,或与要求不符等原因而造成不能永久支承荷载,可认为桩受到破坏,设计单位可采取措施,如补桩、改变结构等,保证荷载能安全地移到增加的桩或其它的桩。

施工单位应承担该部份所引致的所有相关费用。

1.2 静压预应力管桩1.2.1 沉桩采用静力压桩施工,桩是预制预应力管桩本工程以终压力峰值(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及设计最小桩长为终压控制条件, 而且压桩在峰值下复压2次, 桩的总沉降量(贯入度)少于25mm 。

1.2.2 试桩―工程桩施工前应根据地质情况选取数根桩作试打(压)桩, 试桩根数为总桩数1%且不少于3条, 以取得正式施打(压)所需要的有关控制数据,尤其是需要送桩的贯入度控制值。

1.2.3 跳打―凡桩距等于或小于2.5D及承台下桩数多于9根的, 均应采取跳打方式施工。

1.2.4 接桩―下节桩施打后露出地面约600mm即可接桩。

接桩采用焊接接桩法:下节桩桩头须设导向箍以保证上下桩节找平接直, 上下节桩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全部填实焊牢, 然后沿圆周对称点焊六处,待上下桩节固定后再拆除导向箍, 继而分层对称施焊。

每个接头的焊缝不得少于两层, 每层焊缝的接头应错开, 焊缝须饱满, 不得出现夹渣或气孔等缺陷。

施焊完毕须自然冷却8分钟后方可继续施打(压)。

每根桩须对照地质钻探数据预计总长, 选用合理的桩节组合, 以使接桩次数尽量少, 一般不多于三段。

1.2.5 送桩―本工程采用的管桩允许送桩, 送桩深度不超过2m。

管桩内充满水时, 严禁送桩作业。

1.2.6 截桩头―最后一节桩之桩顶须高出设计桩顶标高1.5倍桩径长度以供截桩之用, 截桩须用专用截桩机。

1.2.7 桩位施放误差 + 30mm, 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桩长的0.5%;1.2.8 上下桩节中心线偏差 + 5mm, 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0.1% 桩长, 且不大于20mm。

1.2.9 质检1. 施工单位必须对每根桩做好一切施工记录,并将有关资料整理成册, 提交有关部门检查及验收。

2. 要求管桩生产厂家的产品必须通过省级或省级以上的鉴定, PHC管桩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80。

3. 承载力试验:按《桩基试验要点》YBJ236-91执行,4. 基桩承载力检测按江苏省、宜兴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