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合集下载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评述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评述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评述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是考古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范性文件。

它是根据考古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了保证田野考古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而制定的。

首先,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明确了考古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它要求考古人员在田野中进行实地调查和发掘,并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考古材料,来推断、还原过去的人类社会和文化状况。

这一规程的制定能够让考古人员清楚地了解到他们在田野中的工作职责和目标,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规定了考古工作的基本原则。

它强调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要求考古人员妥善保存和维护考古遗址和出土文物。

此外,规程还强调实证主义原则,即对考古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程序,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还规定了田野工作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例如,它要求考古人员在进行田野调查时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遗址的地理位置、大小和布局等信息,以及出土文物的类型、数量和分布情况等。

而在发掘工作中,规程要求考古人员采取逐层逐级的方式进行,并且对每一层文化遗存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记录。

这些规定有助于保证田野考古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对于推动考古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考古人员提供了一个全面、规范的操作指南,有助于保护文物、准确获取和解释考古信息,为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因此,严格遵循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是每一位考古人员应尽的责任。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正稿)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正稿)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文化部1984年5月10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田野考古工作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保护古代文化遗存的重要手段。

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确保田野考古工作符合科学要求,特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田野考古工作进行领队负责制。

领队对执行本规程负有完全责任。

每个考古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纪律、坚守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尊重客观实际的工作作风,模范执行和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

第二章考古调查与考古钻探第三条考古调查考古调查主要指地面踏察,一般分为区域普查和专题调查。

1、调查前须拟定调查工作方案,做好资料和物质准备。

2、调查必须实地勘查,按照《田野考古调查记录表》所列项目逐一填写,或按要点另写出详尽的文字记录。

3、将调查对象的准确位置标注在地图上,对其全貌和重要的局部摄影、绘图、重要的碑刻、题记等应取拓片。

捶拓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文物安全。

4、认真采集各类标本,力求全面反映遗存内涵。

5、必要时可适当铲平断面或进行个别孔穴钻探,以了解遗存的范围及堆积情况,但不得随意乱挖。

6、对调查对象要逐一编号。

调查所得的全部资料应登记、存档。

7、及时写出调查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经过、主要收获、初步认识、存在问题,以及对今后保护和科研工作的建议等。

第四条考古钻探考古钻探是田野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进行时应慎重,尽量减少对古代遗存的损伤。

1、探孔必须保持规整,孔穴要用纯土填实。

2、墓葬一般以探到墓口为宜。

遗址的布孔不宜过密。

3、绘制探孔分布图,写出探孔记录,采集探孔遗物。

4、探明的遗迹现象要写出文字记录,内容包括:分布范围、层位、结构、年代等。

测绘平、剖面图。

5、写出钻探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经过、主要收获、初步认识、问题和建议等。

6、提倡对各种无损伤探测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第三章遗址发掘第五条领队职责工地领队应对下列事项负责:1、组织各项发掘准备工作。

2、确定发掘区、布方及编号。

3、指定探方、工地库房和其他工作的负责人。

对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评价

对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评价

对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评价对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评价一、引言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是指在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步骤。

它的出现旨在规范和统一田野考古工作,确保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提高考古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对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二、优点1. 规范性强: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明确了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步骤,使得整个调查和发掘过程更加规范化。

这有助于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方便评估和比较不同项目之间的成果。

2. 科学性高: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要求研究者在调查前进行详尽的文献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案。

还要求遵循科学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以确保研究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信度。

3. 系统性强: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将田野考古工作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为每个阶段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引。

这有助于研究者在实践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避免遗漏或重复。

4. 可操作性好: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提供了详细的调查和发掘方法,包括如何选择调查地点、如何进行探测和发掘、如何记录和保存文物等。

这些方法经过实践验证,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指导研究者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

5. 保护文化遗产: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强调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在进行调查和发掘时要尽量减少对遗址和文物的破坏。

它要求研究者对已发现的文物进行认真记录、分类和保存,并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以确保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妥善保存和传承。

三、不足之处1. 缺乏灵活性: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过于详细具体,可能会限制研究者在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有时候,特殊的考古环境和条件可能需要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方法和手段,但这些方法和手段在规程中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2. 缺乏针对性: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对于不同类型的调查和发掘项目可能没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指导。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遗址差异很大,一套统一的规程可能无法完全适用于所有情况。

田野考古规程 旧版

田野考古规程 旧版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文化部1984年5月10日)厦门大学考古人类学实验教学中心 印2007年12月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田野考古工作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保护古代文化遗存的重要手段。

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确保田野考古工作符合科学要求,特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 田野考古工作进行领队负责制。

领队对执行本规程负有完全责任。

每个考古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纪律、坚守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尊重客观实际的工作作风,模范执行和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

第二章 考古调查与考古钻探第三条 考古调查考古调查主要指地面踏察,一般分为区域普查和专题调查。

1、调查前须拟定调查工作方案,做好资料和物质准备。

2、调查必须实地勘查,按照《田野考古调查记录表》所列项目逐一填写,或按要点另写出详尽的文字记录。

3、将调查对象的准确位置标注在地图上,对其全貌和重要的局部摄影、绘图、重要的碑刻、题记等应取拓片。

捶拓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文物安全。

4、认真采集各类标本,力求全面反映遗存内涵。

5、必要时可适当铲平断面或进行个别孔穴钻探,以了解遗存的范围及堆积情况,但不得随意乱挖。

6、对调查对象要逐一编号。

调查所得的全部资料应登记、存档。

7、及时写出调查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经过、主要收获、初步认识、存在问题,以及对今后保护和科研工作的建议等。

第四条 考古钻探考古钻探是田野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进行时应慎重,尽量减少对古代遗存的损伤。

1、探孔必须保持规整,孔穴要用纯土填实。

2、墓葬一般以探到墓口为宜。

遗址的布孔不宜过密。

3、绘制探孔分布图,写出探孔记录,采集探孔遗物。

4、探明的遗迹现象要写出文字记录,内容包括:分布范围、层位、结构、年代等。

测绘平、剖面图。

5、写出钻探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经过、主要收获、初步认识、问题和建议等。

6、提倡对各种无损伤探测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第三章 遗址发掘第五条 领队职责工地领队应对下列事项负责:1、组织各项发掘准备工作。

考古田野调查工作流程

考古田野调查工作流程

考古田野调查工作流程你们有没有想过,那些古老的宝贝是怎么被发现的呢?这就离不开考古学家的田野调查啦。

考古田野调查就像是一场寻宝大冒险的前奏。

一开始啊,考古学家们要先选个好地方。

比如说,他们可能听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说某个山脚下以前有个很大的村庄。

那这个山脚下就有可能是他们要去调查的地方。

还有的时候,是因为有人在地里干活的时候,突然挖出了一块奇怪的石头,上面有奇怪的花纹,那这个有石头出土的地儿也会被考古学家盯上。

选好地方后,就要去实地考察啦。

考古学家们会像探险家一样,背着包,拿着小铲子之类的工具走进那个地方。

他们会先在这个区域到处走走看看,眼睛就像小雷达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小角落。

他们会看地上的土是什么颜色的,是那种松松的黄土,还是有点发黑的土呢?要是土的颜色有点特别,说不定下面就藏着什么秘密。

就像我听说过的一个故事,有个地方的土看起来有点红红的,考古学家们觉得很奇怪,后来一挖,发现了好多古代人用的红色陶器呢。

走着走着,要是发现了地面上有一些凸起或者小坑洼,那就更要仔细瞧啦。

这些凸起或者坑洼可能是以前房子的地基,也可能是古代的墓葬呢。

比如说,有个小土堆,看起来圆圆的,就有可能是古墓的封土堆。

考古学家们这个时候就会特别兴奋,像发现了宝藏的入口一样。

然后啊,他们就会开始做标记。

用小旗子或者是小牌子,把那些他们觉得可疑的地方标记出来。

这就像是给宝藏做个记号,告诉自己和伙伴们,这里很重要,不能忘记。

接下来就是挖掘小探方啦。

他们会挖一些小小的正方形的坑,就像我们在沙堆里挖小城堡一样。

不过考古学家挖得可小心啦,一铲子一铲子慢慢地挖,生怕把里面可能有的宝贝弄坏了。

挖的时候,他们还会一边挖一边观察土里的东西。

如果挖到了一块小骨头,他们就会想,这是小动物的骨头呢,还是古代人的骨头呀?如果挖到了一块碎陶片,他们就会想象这个陶片以前是个什么样的陶器,是用来装水的,还是用来装食物的呢?在挖掘的过程中,考古学家们还会把挖到的东西都记录下来。

评价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评价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评价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一、引言田野考古工作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其规范化程度对于保障考古工作质量、提高考古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科学合理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对于推进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概念和意义1. 概念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是指在实际田野考古过程中,为了保障考古工作顺利进行和结果准确可靠而制定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操作规范。

2. 意义(1)保证田野调查和发掘过程中的安全性;(2)保证田野调查和发掘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提高田野调查和发掘效率;(4)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三、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制定原则1. 科学性原则制定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必须遵循科学原则,以科学方法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2. 实用性原则制定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必须具有实用性,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3. 灵活性原则制定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必须具有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四、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内容与要求1. 田野调查与勘探(1)确定调查范围和目标;(2)编制调查计划和任务书;(3)进行现场勘探,记录勘探结果;(4)对勘探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估。

2. 发掘(1)编制发掘计划和任务书;(2)进行发掘前的准备工作,如清理现场、搭建设施等;(3)按照发掘计划逐层逐块进行发掘;(4)对出土文物进行认真记录、鉴定和分类;(5)对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和整理。

3. 数据管理与分析(1)建立数据管理系统,及时记录数据信息;(2)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并形成报告。

五、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评价1. 优点(1)保证了田野调查和发掘过程的安全性;(2)保证了田野调查和发掘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提高了田野调查和发掘效率;(4)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2. 不足(1)制定的规程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2)规程制定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性。

六、结论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是保障考古工作质量、提高考古研究水平的重要保障。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考古调查第三章考古发掘中的文物保护第四章考古发掘中的领队职责第五章考古发掘第六章发掘资料整理第七章发掘成果刊布第八章发掘资料管理第九章附则附录一、遗址记录要点二、表格样式三、测定标本采集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田野考古工作是考古研究的基础,也是保护古代文化遗存的重要手段。

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确保田野考古工作符合科学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田野考古工作实行领队负责制。

领队对执行本规则负有完全责任。

每个考古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纪律、坚守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尊重客观实际的工作作风,模范执行和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

第二章考古调查1第三条考古调查的任务与工作性质2考古调查的任务是发现古代遗址,进而观察和研究遗址。

考古调查为遗址保护提供依据,同时也是与考古发掘互相补充的研究方法。

考古调查应选择尽可能避免损伤遗址文化堆积的技术。

如果必须对遗址进行试掘,应向国家文物局履行报批手续,并严格执行本规程第五、六章的技术规范3。

第四条考古调查的准备工作1,调查前应首先做好相关资料的预案研究,包括对拟调查地区的已有考古成果、相关历史文献的了解和对该地区1原《规程》第二章《考古调查与考古钻探》标题似有不妥之处。

就工作内容而言,考古调查包括了寻找发现古代遗址和对遗址的勘查两个关联的方面。

而钻探,仅仅是遗址勘查中可能用到的技术之一。

似无一定出现在标题中之必要。

另,修订稿之本章在表述逻辑上对原《规程》做了一定的调整。

2原《规程》没有关于考古调查性质的说明。

3从学术角度而言,必要的试掘,也是勘查遗址的技术方法之一。

但出于管理方面的原因,我国实行的《田野考古工作管理办法》规定,包括试掘在内的考古发掘必须实行考古领队制和履行报批手续,而对于考古调查,则没有严格的制度规定。

为了避免因不具领队资质的调查队对遗址进行发掘而造成损失,本稿将明确不把试掘列为调查技术。

地图、航空及遥感照片以及相关地质、环境等资料的分析4。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1.考古调查是田野考古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制定发掘计划的基础。

在进行考古调查时,应当全面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做好记录和拍照等工作。

同时,还应当注意保护文物,避免对当地的文化遗址造成破坏。

2.发掘前准备工作包括制定发掘计划、准备发掘工具和设备、招募发掘队伍等。

发掘计划应当包括发掘目的、发掘区域、发掘方法、安全措施等内容。

发掘队伍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发掘设备应当符合要求,确保发掘工作的顺利进行。

3.田野发掘是田野考古工作的核心环节,应当按照发掘计划进行。

在发掘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护文物,避免对遗址造成破坏。

同时,还应当注意记录和拍照等工作,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

4.整理工作是田野考古工作的重要环节,包括对发掘出土的文物进行分类、测量、记录和拍照等工作。

整理工作应当细致认真,确保文物不被损坏。

同时,还应当注意保护文化遗址,避免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

5.研究工作是田野考古工作的核心环节,包括对整理出来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综合研究,探讨人类历史、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研究工作应当注重客观性和科学性,不得随意篡改或歪曲资料。

6.报告编写是田野考古工作的总结性工作,应当按照要求编写发掘报告或研究报告。

报告应当全面、客观、准确、详细地记录和描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为其他学者研究人类历史、文化和社会提供可靠的资料和依据。

7.文物保护是田野考古工作的社会责任之一,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文物,防止文物被盗、损坏或腐烂等情况的发生。

同时,还应当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认识。

8.档案管理是田野考古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应当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资料和文物的安全与完整。

同时,还应当积极开展数字化保护工作,将纸质档案转换成数字化档案,以便于长期保存和利用。

9.成果推广是田野考古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应当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推广田野考古的成果和经验。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
【法规类别】考古工作
【发布部门】文化部
【发布日期】1984.05.10
【实施日期】1984.05.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
(文化部 1984年5月10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田野考古工作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保护古代文化遗存的重要手段。

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确保田野考古工作符合科学要求,特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田野考古工作进行领队负责制。

领队对执行本规程负有完全责任。

每个考古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纪律、坚守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尊重客观实际的工作作风,模范执行和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

第二章考古调查与考古钻探
第三条考古调查
考古调查主要指地面踏察,一般分为区域普查和专题调查。

第四条考古钻探
考古钻探是田野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进行时应慎重,尽量减少对古代遗存的损伤。

第三章遗址发掘
第五条领队职责
工地领队应对下列事项负责:
第六条遗址发掘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遗址发掘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揭示与记录遗存的本来面貌。

(完整word版)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完整word版)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2008)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考古调查第三章田野考古工作中的文物保护第四章考古发掘单位和领队职责第五章考古发掘第六章发掘资料整理第七章发掘成果刊布第八章发掘资料管理第九章附则附录一、野外作业技术要点(一)遗址测绘(二)考古调查(三)考古发掘二、采集及取样要点(一)要求(二)种类(三)采集方法(四)采集技术(五)采样方法举例(六)考古资料采集和取样的数量三、记录要点(一)田野考古记录的基本要求(二)文字记录要点(三)发掘区测绘记录要点(四)影像记录要点四、库房管理(一)库房管理(二)记录资料汇总与存档五、资料整理要点(一)整理修复(二)标本入库(三)样品送检(四)建立资料库与电子数据库例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田野考古工作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确保田野考古工作符合科学要求,特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田野考古工作必须服从文物保护的需要。

第三条从事田野考古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

第二章考古调查第四条考古调查的任务是发现、确认和研究文化遗存,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依据。

考古调查应尽量选择避免损伤遗址文化堆积的技术,利用自然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应与实地踏查相结合。

遗址的确认以发现原生文化堆积为准,应注意与地点的区分。

第五条准备工作1,调查前应对拟调查地区已有考古成果、历史文献、地图、遥感照片,以及地质、环境等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研究。

2,根据调查目的制订工作方案,包括调查区域、对象、内容、技术方法、人员组成和经费预算等,并做好物质准备。

第六条考古调查的基本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位置、范围与面积、堆积状况、年代与文化面貌、环境、保存现状等。

1,测量遗址的地理坐标,并标注在地图上。

2,遗址范围与面积依据已暴露文化堆积的位置,并参照地表散见遗物的分布范围确定,必要时适当辅以勘探手段。

3,遗址的文化堆积状况包括埋藏深度、堆积层次和厚度、暴露的遗迹遗物等。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一、任务和权责1、山田考古工作组织者须负责组织山田考古活动,包括活动的行政、人员管理、技术指导和实施、经费管理和审计等;2、组织者制定考古规程、作业规程、组工程序及技术规范要求;3、组织者负责组织、指派考古队伍执行考古任务;4、参与或者监督考古工作实施;5、参与制定考古结果及其它数据报告,协助撰写考古记录;6、协助处理考古项目的相关社会关系,关系到项目的具体执行;7、根据工作需要,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二、考古队伍1、考古队伍由考古学专业人员组成,应具有相关学历学位,分为考古学家、考古工作人员及技术支持人员;2、考古学家对考古诊断、研究等及数据处理结果进行检查和确认,参与分析专业考古观点,总结各活动结论;3、考古工作人员负责实施考古专家针对活动指示的考古探勘、研究、勘查以及其它任务;4、技术支持人员负责为考古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如器械仪器、测绘图像仪、古文物采集;5、各类考古人员的任职和任务应按照部门有关规定和安排实施。

三、考古活动1、设计阶段:制定考古活动方案,筹备条件,包括考古团队成员、技术设备、器具工具、金钱物资、安全保卫等,规定探勘技术标准;2、现场作业阶段:按照方案开展现场考古工作,完成必要的队地样,记录甚至采集古物,完成基础调查;3、记录阶段:根据现场调查,编制完善的记录成果,全面记录及报告本次考古发掘的具体情况;4、保护阶段:协助采取必要措施尽快完成发掘标地等保护考古遗址,防止考古遗址遭受破坏;5、保管阶段:根据规定及专家意见,落实发掘成果的存放及管理。

四、考古管理1、考古队伍成员,安全、卫生使用考古设施;2、具体的考古方案,任务的安排,技术流程及要求;3、考古活动实施、考古发掘遗址严格管理;4、严格实行经费使用制度,按有关规定审核经费的使用。

五、安全规定1、考古工作需依法落实安全有关规定,确保参加考古活动人员及设施设备的安全;2、采取必要技术措施及营防措施,建立责任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定期进行安全检查;3、考古队伍成员按考古作业规程进行安全操作;4、应有专业人员指导操作,未接受指导和安全培训的,不得进入考古现场参与作业。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正稿)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正稿)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正稿)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文化部1984年5月10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田野考古工作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保护古代文化遗存的重要手段。

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确保田野考古工作符合科学要求,特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田野考古工作进行领队负责制。

领队对执行本规程负有完全责任。

每个考古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纪律、坚守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尊重客观实际的工作作风,模范执行和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

第二章考古调查与考古钻探第三条考古调查考古调查主要指地面踏察,一般分为区域普查和专题调查。

1、调查前须拟定调查工作方案,做好资料和物质准备。

2、调查必须实地勘查,按照《田野考古调查记录表》所列项目逐一填写,或按要点另写出详尽的文字记录。

3、将调查对象的准确位置标注在地图上,对其全貌和重要的局部摄影、绘图、重要的碑刻、题记等应取拓片。

捶拓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文物安全。

4、认真采集各类标本,力求全面反映遗存内涵。

5、必要时可适当铲平断面或进行个别孔穴钻探,以了解遗存的范围及堆积情况,但不得随意乱挖。

6、对调查对象要逐一编号。

调查所得的全部资料应登记、存档。

7、及时写出调查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经过、主要收获、初步认识、存在问题,以及对今后保护和科研工作的建议等。

第四条考古钻探考古钻探是田野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进行时应慎重,尽量减少对古代遗存的损伤。

1、探孔必须保持规整,孔穴要用纯土填实。

2、墓葬一般以探到墓口为宜。

遗址的布孔不宜过密。

3、绘制探孔分布图,写出探孔记录,采集探孔遗物。

4、探明的遗迹现象要写出文字记录,内容包括:分布范围、层位、结构、年代等。

测绘平、剖面图。

5、写出钻探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经过、主要收获、初步认识、问题和建议等。

6、提倡对各种无损伤探测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第三章遗址发掘第五条领队职责工地领队应对下列事项负责:1、组织各项发掘准备工作。

2、确定发掘区、布方及编号。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田野考古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精细的工作,需要考古工作者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在田野考古工作中,严格遵循规程,保证考古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田野考古工作的规程,希望能对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前期准备。

1. 调查研究,在实地考古工作开始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地质地形、历史文献、相关资料等的搜集整理,以便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依据。

2. 设计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制定详细的田野考古工作方案,包括工作区域划分、工作内容安排、人员配备等。

二、实地勘探。

1. 仪器设备,携带必要的勘探设备和工具,如GPS定位仪、测量工具、挖掘工具等。

2. 勘探方法,根据考古地点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勘探方法,包括表层调查、探坑探掘、地质勘探等。

3. 资料记录,对勘探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和发现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标注,包括地点、时间、发现物品等。

三、发掘挖掘。

1. 现场保护,在发掘挖掘过程中,要做好现场保护工作,保证考古遗址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层次挖掘,根据地层情况,进行层次性的挖掘工作,保证每一层的文物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和记录。

3. 文物保护,对挖掘出的文物进行及时的保护和清理工作,确保其完好无损。

四、资料整理。

1. 数据分析,对挖掘和发掘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和结论。

2. 成果展示,将整理好的资料进行展示和汇报,包括文字报告、图片资料、实物展示等形式。

五、总结反思。

1. 经验总结,对整个田野考古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和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2. 收尾工作,做好田野考古工作的收尾工作,包括设备清理、遗址保护、资料归档等。

总结,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是考古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循的工作流程,只有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工作,才能保证考古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推动田野考古工作的顺利进行。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修订、推广与培训【保护视力色】【打印】【字号大中小】作者:赵辉 2012-06-251、修订《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原委和1984年颁布施行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相比,2009年10月重新修订和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最主要的变化是补充了将聚落考古的理念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概念和与之配套的技术标准。

之所以有这方面的改变,原因是自原《规程》颁布以来中国考古学的迅速发展变化。

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考古学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全国范围内的考古学物质文化年代框架,大多数田野考古项目的目的是获得可供此种研究的资料,田野技术方法是针对获得这类资料设计的。

1984年国家文物局制定和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主要也是规范这类田野考古活动。

中国考古学中,聚落考古早已有之。

自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以来,聚落考古项目虽然不多,却也不绝如缕。

但很长时间里,中国考古学的主要精力不在这个方面,对聚落考古方法的认真探讨也始终没有展开。

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以来,学术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学术界开始了解国外主要是西方考古学的动态,其中也包括西方的聚落考古。

另一方面,中国考古学经过数十年的积累,达成建设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体系的任务目标已可预期,学科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结论其实颇为明了,即需要通过聚落形态研究复原古代社会,从而深化发展中国考古学。

随着学术界在这个方面逐渐取得共识,聚落考古工作逐年增多。

与此同时,大规模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发掘往往面积很大,工作中就需要有对聚落全局的思考和把握。

而为了更好地进行遗址保护规划,也需要通过田野工作提供聚落结构的相关信息。

总之,当聚落形态的田野考古渐成主流之际,就需要一部与之相应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规范这类田野工作。

这引起国家文物局的重视。

北京大学在1980年山东长岛北庄遗址的发掘中提出了聚落研究方向。

此后,围绕这一方向上的探讨在湖北天门石家河、河南邓州八里岗、广东银州、浙江普安桥、山西襄汾曲村、陕西扶风和岐山的周原、周公庙等遗址的工作中持续至今,逐渐积累起一些经验、心得,也收获了许多研究成果。

田野考古具体流程

田野考古具体流程

田野考古具体流程田野考古是通过对实地考察和勘探,以及对考古文物进行系统的发掘和研究,来了解古代人类社会和文化的一种科学方法。

田野考古的具体流程包括勘察、发掘、记录、分析和研究等步骤。

一、勘察勘察是田野考古的第一步,它是对考古地点进行初步的调查和评估。

考古学家首先会通过文献研究和历史资料的搜集,获得有关考古地点的背景信息。

然后,他们会进行实地考察,寻找潜在的考古遗址。

勘察的过程中,考古学家会仔细观察地表的特征,如土壤颜色、植被分布等,以确定是否存在考古遗迹的可能性。

二、发掘发掘是田野考古的核心环节,它是对考古遗址进行系统的挖掘和清理,以揭示遗址内部的结构和文物。

在发掘前,考古学家会制定详细的发掘计划,包括发掘的区域、层次和时间等。

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会使用各种工具,如小铲、刷子等,小心翼翼地清理土壤,并逐层进行挖掘,将出土的文物进行分类和记录。

三、记录记录是田野考古的重要步骤,它是对发掘过程和发现的文物进行详细描述和记录。

考古学家会使用相机、测量仪器等工具,对发掘现场进行拍照和测量,并制作平面图和剖面图等专业图表。

同时,他们会编写详细的发掘日志,记录每一步的操作和发现,以便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四、分析分析是田野考古的重要环节,它是对发掘结果和文物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

考古学家会对出土的文物进行分类、整理和研究,以了解它们的功能、时代和文化背景等。

同时,他们还会对发掘现场的结构和布局进行分析,推测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等。

分析的结果会被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学术交流。

五、研究研究是田野考古的最终目标,它是对分析结果进行深入研究和学术探讨。

考古学家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上,与同行进行交流和讨论。

同时,他们还会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推动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田野考古的成果也可以为人们了解古代文明和人类历史提供重要的参考。

田野考古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它需要考古学家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田野考古调查流程

田野考古调查流程

田野考古调查流程一、引言田野考古调查是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特定区域进行系统的实地勘探和数据收集,以获取有关该地区历史文化遗存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田野考古调查的流程和步骤。

二、前期准备1. 研究目标确定: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例如探索特定历史时期的遗迹或文化现象。

2. 文献资料搜集:收集与研究区域相关的历史文献、地理图册等资料,为调查提供背景知识。

三、场地选择1. 地理调查:了解研究区域的地理环境、地质构造等情况,选择适合考古调查的地点。

2. 历史文献研究:通过阅读历史文献,查找与研究区域相关的古代遗址或历史事件,为场地选择提供参考。

四、实地调查1. 表面调查:对研究区域进行表面勘查,寻找可能存在的古代遗迹或文化遗址。

2. 样本调查:在研究区域内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本点,进行详细勘探和采样,以获取更多的考古信息。

3. 考古发掘:根据前期调查结果和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发掘区域进行考古工作,包括挖掘探坑、清理和保护遗址等环节。

五、数据分析与整理1. 文物鉴定:对从考古现场获得的文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2. 数据整理:整理和记录从调查和发掘中获得的各种数据,包括地理坐标、发掘层次、文物类型等。

3. 数据分析: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古代社会和文化的特征和演变规律。

六、研究成果1. 学术论文:根据调查和研究的结果撰写学术论文,介绍发现和分析的重要内容。

2. 学术报告:参加学术会议或研究讨论会,向同行学者和相关专家汇报调查和研究成果。

3. 保存和展示:将从考古调查中获得的文物和资料进行保存和展示,以供后续研究和教育使用。

七、结论田野考古调查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准备充分、方法科学,并进行系统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通过田野考古调查,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为人类历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和证据。

田野考古规程txt

田野考古规程txt

田野考古规程txt1.引言1.1 概述概述田野考古是一项重要的考古学领域,它涉及到在实地进行考古研究和发掘工作。

田野考古规程是指在田野考古活动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步骤。

这些规程旨在确保考古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靠性,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遗址的完整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田野考古规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不仅仅是为了指导考古学家在实地进行考古工作时所需要做的事项,更是为了保护和保留考古文物和其他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

否则,如果没有一套规范和标准的操作程序,考古工作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导致研究结果的不准确性和失真。

田野考古规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前期调查和研究、遗址选址和勘探、发掘和清理、文物记录和标本采集、文物保护和保存、数据整理和分析、成果汇报和学术交流等。

每个环节都需要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和相应的规定,以确保考古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另外,田野考古规程还涉及到一些伦理和法律问题。

在进行考古工作时,考古学家需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并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

他们需要与当地社区和政府进行积极的合作,并就考古工作可能对当地社区和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和应对。

综上所述,田野考古规程是保障考古研究工作科学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它不仅仅是考古学家在实地工作的指南,更是保护文化遗产和发掘人类历史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遵守和执行田野考古规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发展,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2. 正文:本部分将详细介绍田野考古规程的要点,包括田野考古的准备工作、田野调查和发掘的具体步骤以及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2.1 田野考古规程要点一:这一部分将着重介绍田野考古的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考古目标和研究问题,明确考古的目的和意义。

其次,进行田野勘查,选择适合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地点。

还需准备调查工具和设备,并组建考古团队。

最后,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确保田野考古工作的有序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字记录包括工作日记、《田野考古调查记录表》(见附录二:表一)、剖面记录表及探孔记录表(见附录二:表二)。工作日记是对工作进程的记叙。各类记录表是对调查对象的客观描述,需要按所列项目一一填写,或按要点写出详尽的文字记录。表中未能设置栏目的内容,应追加文字记录。
2,断面收集和系统或全面收集所获遗物必需编号记录。
3,对已经局部暴露的大型遗迹如城垣工程、夯土台基和墓地等,可通过钻探对其形状、布局等做进一步追踪。但应慎用,尽可能减少对古代遗存的损伤。墓葬一般以探到墓口为宜;遗址的布孔不宜过密。
4,提倡各类无损伤探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5,遗物收集的目的有两种。一种为了解遗址年代、文化面貌,可通过对暴露在断面上的遗物收集和拣选地表散落之特征遗物的收集达到目的。一种是通过地表系统收集,以进一步诊断地下遗址的功能性质合格局区划等。收集方式有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全面收集等,可依需要选择。
1,文字记录包括工地日记、探方工作日记、遗迹单位总记录、《发掘记录表》、《墓葬发掘记录表》(见附录二:表三、四)和遗迹编号记录、影像记录、资料收集标签及入库记录等各类记录表格(见附录二:表五——?)。工作日记是对工作进程的记叙;发掘记录表是对发掘对象的描述性记录;各类记录表既记录了工作进程,也为工地管理工作的依据。各类文字记录的大体要求:
第二条田野考古工作实行领队负责制。领队对执行本规则负有完全责任。每一个考古工作者都必需遵守纪律、坚守职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尊重客观实际的工作作风,模范执行和踊跃宣传《文物保护法》。
第二章 考古调查
第三条考古调查的任务与工作性质
考古调查的任务是发现古代遗址,进而观察和研究遗址。考古调查为遗址保护提供依据,同时也是与考古发掘彼此补充的研究方式。
③影像记录要填写记录表(附录二:表)。
4,记录资料的汇总和成立资料库(电子数据库)
①单个遗迹单位资料汇总。包括:遗迹单位总记录;发掘记录表;遗迹平、剖面(侧视)图、细部结构图;遗物及样品收集记录;各类其他形式的相关记录。
②探方资料汇总。即除工地统一编号遗迹单位之外的各类遗迹发掘记录资料以探方为单位的汇总。包括:探方发掘日记、探方总记录、探方总平剖面图、各层下开口平面图、单位地层关系系络图、影像、画图、采样记录表及各类其他形式的相关记录。
1,遗址范围与面积通过综合不同位置暴露的文化堆积并参照地表散落遗物范围推算之。必要时可适当铲平断面或进行个别钻探,以了解遗存范围。
2,文化堆积的情况又包括以下诸项:1)层次;2)深度;3)厚度;4)暴露遗迹遗物。可通过地层断面做直接观察,并综合各观察点的情况进行整体恢复的推断,必要时亦可进行孔穴钻探。
2,每一个地层堆积单位的土除选作土样分析的部额外,应全数过筛搜集遗物。
3,人工遗物一般要全数收集。
4,一般遗址上的人类遗骸、动物骨骼全数收集。植物遗存按遗址保留状况用浮选、水洗等方式进行抽样收集。
5,一般遗址的微植物遗存和环境样品的分析土样可视需要进行抽样收集。
6,特殊遗址如贝丘遗址上的软体动物遗骸数量庞大,但至少应进行抽样收集。
6,遗址环境的调查内容分现代环境和古代环境两部份。现代环境信息来自遗址实地考察及对地图、遥感照片及其它专业资料的分析。古代环境的调查可视情况进行,资料信息来自遗址地层剖面或钻孔收集的样本分析和历史文献。
7,遗址保留现状和保留前景预测也是遗址勘查的必行内容。
第七条,考古调查中的记录
调查记录是对调查工作进程和调查对象客观真实和全面严谨的记录。考古记录分三种:文字记录,测绘记录和图像记录。三种记录在形式和内容上互补,组成统一的记录体系。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修订稿)
(讨论稿)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考古调查
第三章考古发掘中的文物保护
第四章考古发掘中的领队职责
第五章考古发掘
第六章发掘资料整理
第七章发掘功效刊布
第八章发掘资料管理
第九章附则
附录
一、遗址记录要点
二、表格样式
三、测定标本收集方式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田野考古工作是考古研究的基础,也是保护古代文化遗存的重要手腕。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确保田野考古工作符合科学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第十条,未列入保护计划的遗址的发掘,如在发掘进程中熟悉到遗址十分重要,应迅速上报情况至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并按上述第七条规定处置遗址。
第十一条,对保留前景不好的遗址的抢救性发掘,必需严格遵守本《规程》第四章的技术规范。
第十二条,遗址发掘之前必需制定出详细的保护预案和做好相应的准备。
第十三条,发掘进程中出土的难以处置的遗迹遗物,应尽快邀请或送交专业人员处置。
第四章考古发掘中的领队职责
第十四条领队职责
领队必需对以下诸项负责:
1,主持制定发掘方案;主持制定发掘中的文物保护预案;组织各项发掘准备工作。
2,在工作中驻守职位,主持全面工作,协调发掘各技术系统的运作,按照情况转变采取必要办法,确保工作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做好跨年度或连年度发掘项目的各类衔接工作,最终达到学术目的。
考古调查应选择尽可能避免损伤遗址文化堆积的技术。若是必需对遗址进行试掘,应向国家文物局履行报批手续,并严格执行本规程第五、六章的技术规范。
第四条 考古调查的准备工作
1,调查前应首先做好相关资料的预案研究,包括对拟调查地域的已有考古功效、相关历史文献的了解和对该地域地图、航空及遥感照片和相关地质、环境等资料的分析。
第八条,考古发掘工作必需服从遗址保护计划。对已被计划保护的遗址,一般再也不发掘。如有特别需要,应慎重进行。
第九条,考古基础资料不能知足肯定保护对象的计划需求而进行的发掘,以探明遗址大体情况,为制定计划提供依据为目的。发掘中碰到重要迹象,在仔细研究其形制、结构、性质,并仔细观察记录以后,应停止发掘,采取有效保护办法。
①平面图须在图上标注两个测点的二维数据,有高程转变处须标注高程值;剖面及侧视图须标注高程值,并须在对应平面图上标注剖面侧视的位置及方向。
②测点之间连线时要保留测点。
③每幅图必需注明图号、图名、比例、图例、绘制方式、绘制日期、画图人和必要说明。
④清理进程中对发掘现象的判断如有转变,应从头画图,但不得更改抛弃原始图纸。
①文字记录必需合乎记录要点(见附录相关部份)。
②一天工作结束,或一项清理工作结束如一个堆积单位清理完毕、一个探方发掘完毕等,应当即完成相关记录。
③发掘记录表中未能包括的内容,应补充详细文字记录,
2,测绘记录包括发掘区总平、剖面图(1/50-100);探方各层平面、四壁剖面图(1/20-50);遗迹平、剖面、侧视图(1/10-20)。图纸主如果对遗址堆积的记录,但也应包括诸如特别采样区位置、范围等工作内容的记录。对各类图纸的要求:
5,遗址全貌和重要局部应进行摄影。重要的碑刻、题记等应取拓片。捶拓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文物安全。
6,调查所得全数资料按遗址记录、存档和录入数据库。
7.调查结束后及时写出调查工作报告和调查区域内遗址保护建议咨询报告。
第三章考古发掘中的文物保护
妥帖处置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是任何一项考古工作开展之前必需考虑的问题,是考古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3,采取必要办法,避免工伤事故,保障文物安全。
4,写动身掘工作情况总结,并对重要遗存提出保护建议。
第五章考古发掘
第十五条遗址发掘的测绘系统
1,遗址发掘之前,应首先设置测量基点,成立三维测绘座标系统。座标系统一般取正北方向。
2,发掘中所有测点数据的采测,必需包括相对于基点的三维数据。
3,遗址发掘探方的布设一般应顺从遗址座标系统的方向,探方编号亦应照顾座标系统。
4,人类行为活动迹象清楚的活动面是重要的遗迹现象,发掘中应尽可能完整揭露,详细观察记录。
第十八条出土资料收集
需要收集的出土资料分遗物和遗痕,必要的时候,遗迹本身也要收集。遗物分人工遗物和自然遗存。遗痕指保留在特定场合的人的手迹、足迹、工具痕迹等。收集时需要考虑收集方式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1,按堆积单位收集遗物。单位归属不清的遗物单独包装。
③工地资料汇总。关系整个发掘区的记录汇总包括:工地日记、发掘区总平、剖面图、发掘区地层关系总系络图、照像、画图及采样记录总表、遗迹编号记录,及各类其他形式的相关记录。
④上述第①~③项资料存档。其中第①、②种资料按遗迹单位或探方存档。
第二十条,发掘进程中的库房管理
发掘进程中须成立包括发掘物资、出土资料和记录资料三个部份的管理制度及临时库房。指定专人负责天天各类物资、资料的出入库管理工作(见附录……)。保证资料的安全与完整。发掘结束后,应及时清点、核实物资、资料,做好移交工作。
2,按照课题或有关要求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包括计划调查区域、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调查技术方式。
3,按照学术需要组建调查队伍、做好物质准备。
第五条 发现和确认遗址
1,包括航空考古、遥感考古、水下声纳探测等现代技术在内,有多种技术方式可用于发现古代遗址的作业,但其结果都需要通过实地踏查进行核实。
2,古代遗址的确认应以发现原生文化堆积为准。仅见地表散落遗物的地址或次生文化堆积也是追踪古代人们活动的重要线索,但应记录为“地址”,以和遗址区别。
⑤为便于测绘记录的管理查询及进一步研究,应慢慢实现测绘记录的数字化。
3,影像记录亦包括对发掘工作进程和各类现象描述两方面的内容。影像资料必需保证质量和数量。
①发掘前要拍摄地貌全景。发掘中的各个阶段要拍摄发掘区全景。大面积的考古调查发掘,提倡拍摄或利用航空照片,拍摄电影、录像等。
②凡遗迹和重要遗物清理进程和清理结果都要摄影,有的还要拍摄特写照片。对同一对象要进行不同角度与不同感光的重复拍摄。重要的遗迹现象,须在确认摄影资料合乎要求后方可继续清理。
3,需要首先探察遗存堆积层位或结构的场合,可采用探沟解剖。探沟面积一般为2×10㎡,可视情况延长。
第十七条考古发掘的原则要求
1,依据土质土色、包括物及参考其他相关现象区分堆积单位,完整把握遗迹单元的边界形态。若是遗迹受到破坏,应将破坏情况交待清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