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1. 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世界各地的人们都面临着高血压带来的健康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血压的流行情况,许多流行病学调查被展开。
本文将对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综述,以期为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供参考。
2.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2.1 横断面调查横断面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对一定时间内特定人群进行一次性观察和数据收集。
在高血压的横断面调查中,可以通过测量参与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来确定其是否患有高血压。
2.2 纵向追踪观察纵向追踪观察是指对特定人群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在此期间测量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并记录相关危险因素变化情况。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了解个体在时间维度上发展为高血压的风险。
3.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3.1 高血压的全球流行病学特征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成年人中约有30%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呈上升趋势,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3.2 高血压的地区差异在不同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
发达国家和城市地区高血压患病率普遍较高,而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相对较低。
这与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遗传背景等因素有关。
3.3 高血压与年龄、性别关系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在不同性别中,男性相对于女性更容易患上高血压。
这可能与男性更多从事体力劳动、饮食结构和荷尔蒙等因素有关。
4.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4.1 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家族史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一些基因突变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RAAS基因、NOS3基因等。
4.2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长期高盐饮食、饮酒过量、吸烟等不良习惯会增加患上高血压的风险。
4.3 肥胖肥胖与高血压有着密切关系。
过量摄入热量和缺乏体力活动会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引发高血压。
4.4 其他危险因素其他一些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疾病等也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全球人类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给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巨大负担。
研究,对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背景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成为全球性健康难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4.15亿糖尿病患者,其中95%为2型糖尿病。
在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之一。
因此,对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引起公众对疾病的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关于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的研究日益增多,涉及糖尿病的风险因素、患病率、死亡率等多个方面。
已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中,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高血压等因素是导致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研究者还发现,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系统疾病等并发症密切相关,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国内外研究者通过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病率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存在差异,老年人、肥胖人群、高盐高糖饮食者等高危人群更容易患糖尿病。
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国际上提倡早期干预、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及相关指标,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为了探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研究者通常采用横断面调查、队列研究等方法,收集大量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身体检查、实验室检验等手段,系统地了解研究对象的糖尿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同时,研究者还利用计算机模型、统计学方法等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揭示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规律和趋势。
四、研究成果通过对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研究者发现,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长最为显著。
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表
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表问卷编号 ####性别(男=1 女=2)#年龄(周岁) ###样本来源(城市居民=1 农村居民=2)#婚姻状况(已婚=1 未婚=2 分居=3 离异=4 丧偶=5)#职业______________单选题1.您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吗? #A、是(继续以下问题)B、否(跳至第七题)2.您患高血压多久了? #A、1年B、2-3年C、3-5年D、5年以上E、不知道3.您是否服用过高血压的药物? #A、是B、否4. 近1年您的饮酒情况如何? #A、每天饮酒B、隔三差五喝一些C、偶尔喝D、很少喝 E.不饮酒5.近1年您的吸烟情况如何? #A、每日吸香烟,10支以上B、每日吸香烟,很少C、不吸烟6.近1年您每周运动情况如何? #A、每周运动5次以上(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B、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C、每周运动2-3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D、每周运动1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E、不运动7.您最近一次测量血压是什么时候? #A、最近3个月内B、3-6 个月前C、6个月至1年前D、1年多前E、我不记得了F、我从未测量过血压8.您认为血压值大于多少可判断为是高血压? #A、150/100mmHgB、140/90mmHgC、130/80mmHgD、130/90mmHg9. 您认为高血压是终身疾病吗? #A、是,不能治愈,但多数能控制在良好水平B、不是,能治愈C、不知道10.您认为高血压如果得不到控制,会发展成下列哪些疾病? #A、冠心病B、脑卒中(中风)C、肾功能不全D、以上都可能E、高血压是独立病,不会发展成其它病11.您的直系亲属(祖父母、父母、姨(姑)/叔(舅)(伯)、兄弟姐妹)中是否有人患高血压? #A、有B、无C、不知道12. 您知道预防高血压有哪些方式吗? #A、低盐饮食B、加强锻炼、控制体重C、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D、以上都是13. 您知道健康人群推荐每日食盐摄入量是多少吗? #A、10克B、8克C、6克D、4克 F、不知道14.你的饮食中含盐情况如何? #A、口味重,含盐多B、口味中等C、口味清淡,含盐少15. 您认为一个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稳定时,是否有必要继续服药? #A、是,必须坚持用药B、否,血压控制不好时再吃药C、不知道16.您每月自测几次血压? #A、4次B、2次C、1次D、从来不测17.您多长时间做一次健康体检? #A、每6个月一次B、每年一次C、每两年一次D、每3-5年一次E、从未做过健康体检F、我不记得了18.如果高血压不小心降临到您的身上,你会认真对待吗? #A、相当而又非常的小心自己的身体B、只要不出大问题就可以,预防为主C、无所谓D、我身体很好,不可能有高血压多选题19.您认为下列哪几项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多选) (是=1,否=2)A、高血压家族史 #B、超重/肥胖 #C、不常运动 #D、高度紧张状态 #E、糖尿病 #F、年龄 #G、高盐饮食 #H、种族 #I、高脂饮食 #J、过量饮酒 #K、性活动 #L、吸烟 #M、其他 #20.您的高血压知识主要来源是? (多选)(是=1 否=2)A、广播电视台 #B、健康书刊 #C、家人朋友 #D、医务人员 #E、网络 #最后感谢您对此次调查活动的支持,祝您健康长寿、心想事成!谢谢!调查员:________ 调查日期:####年##月##日。
2008中国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流行现况
高血压治疗研究统计,在门诊治疗的5063例高血 压病人中合并有糖尿病者占39.2%。而一般人群 中血压正常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低于10%。高血压 和糖尿病哪个在先哪个在后目前还不好肯定。两者 之间的因果关系更不好确定。很可能两者是由同一 以上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 在1980年至1995年的15年问增加了5倍左右。 个病因所致。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年5月第16卷增刊Chin J Hypertension,May 2008,V01.16 No Suppl
・9・
中国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流行现况
吴兆苏
北京安贞医院流行病研究室,100000 减。国际上也有类似的研究结果,如日本、欧洲国
第一部分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
家等的研究结果。但这些研究涉及的人群不多,涵 盖的地域不够广,而我国两次高血压普查是迄今为 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在同一个国家中开展的不同地 区人群高血压流行病调研工作。这种发生在具有相 同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习惯(同质性)不同地 区人群中的差异为探索高血压的病因提供了难得的 机会。 由于高血压的治疗与否直接关系到预后,因此 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也成为流行病研究 必不可少的内容。第二次全国高血压普查资料显 示,我国人群总的高血压知晓率(男女合计)约为 27%,治疗率为12%,控制率为3%,明显低于发 达国家的水平。另外,农村人群此三个率均较城市 人群为低。 第二部分我国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学特征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 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的疾病,其发病 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相对或者绝对不足、胰升糖素不 适当地分泌过多造成的双激素病。临床上主要有两 种类型:1型和2型。1型糖尿病多见与儿童和青 少年,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2型糖尿病是由环境 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多见于成人。其发病进 展过程为:高危易感个体?血糖升高,糖耐量低 减?l临床糖尿病。 我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调查最早开始于上海 (1978年),共计调查101 624人(全年龄段)。采 用尿糖初筛结合血糖和糖耐量试验进行诊断。1979 年全国13个省市协作开展糖尿病普查(全年龄 段),共计调查304 537人。采用兰州会议暂行标 准。两项调查的结果如下。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全球范围内都存在。
它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与心脏病、中风和肾脏疾病的风险均存在关联。
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高血压的发病率、分布情况、危险因素以及与其相关的健康影响。
高血压的定义通常是指血压持续升高,即收缩压(SBP)≥ 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DBP)≥ 90毫米汞柱。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即使血压稍高于正常范围,也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
因此,高血压的定义范围可能会因不同地区的环境、人群和研究设定而有所差异。
流行病学调查通常通过人群抽样的方式来收集信息。
抽样的人群可以是特定地区的居民、特定年龄组或特定性别的人群等。
调查方法通常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
许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血压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比较高,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老年人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超过10亿成年人患有高血压。
发展中国家的高血压患病率也在快速增加,这与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相关。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还揭示了一些危险因素。
年龄是高血压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家族史、肥胖、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和饮酒等。
一些研究还发现,慢性应激、社会经济地位低和缺乏社会支持等心理社会因素也可能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高血压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是心脏病、中风和慢性肾脏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还与肥胖、糖尿病、脑部退化和认知功能下降等疾病存在关联。
流行病学调查还发现,高血压与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各种外周血管疾病等的发病率也存在相关性。
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流行病学调查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例如,一些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减少盐的摄入可以降低高血压的风险。
此外,改善饮食、增加体育锻炼、戒烟和限制饮酒等健康促进措施也可以减低高血压的患病率。
综上所述,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流行病学调查对了解高血压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和相关健康影响至关重要。
1 糖尿病、高血压的统计学调查
糖尿病、高血压的统计学调查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6.7% 已成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目前,中国已取代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
“可以说,糖尿病在中国已成燃眉之急,希望中国人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关心自己的健康。
”7月21日,国际糖尿病联盟主席吉恩·克劳德·穆班亚教授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指出,中国糖尿病发病率6.7%,已高过世界平均水平6.4%。
而且,中国糖尿病高危人群也在扩大,约有1.5亿。
因此,他希望通过本报发出呼吁,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就可以帮助中国人防住糖尿病。
有关专家透露,中国高血压人群已达1.6亿,成为中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24.7%和6.1%。
据估计,全球人口中约有26%患有高血压,而年龄60~69岁的人群的发病率则为50%,翻了一番。
70岁以上老人的发病率高达75%。
据估计,全球总死亡人数中1/8死于未经控制的高血压,问题相当严重。
高血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高血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两种疾病的流行情况以及相关风险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份高血压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一、研究目的:通过调查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及其相关风险因素,了解该地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流行情况,并为预防和控制这两种疾病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选取该地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年龄范围为18岁以上。
按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进行随机抽样。
三、研究内容:1.问卷调查: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研究对象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生活习惯等。
同时,询问相关症状和确诊情况,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诊断时间、用药情况等。
2.生物标本采集:对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诊断的个体,采集其血液和尿液样本,进行生理指标的检测,包括血压、血糖、尿糖等。
3.身体测量: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腰围等身体测量,计算体质指数(BMI),以评估肥胖与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4.饮食调查:使用24小时回顾性饮食调查方法,了解被调查对象的膳食结构,包括主要食物摄入量、每餐次数、加工食品摄入等。
5.生活方式调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日常生活方式,包括运动习惯、吸烟和饮酒情况。
6.家族史调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家族史,特别是一级亲属中是否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家族史。
四、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及调查表,并进行大样本的问卷预调查,修正问卷,确保内容准确完整。
培训调查员,确保调查质量。
使用面对面调查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积极收集相关信息。
2.生物标本采集:在指定的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中心中设立采样点,对符合条件的个体进行血液和尿液采集。
采集后即时标本处理,确保其质量。
3.身体测量:由专业测量人员进行身体测量,使用统一的测量工具,确保测量准确可靠。
4.饮食调查:采用24小时回顾性饮食调查方法,面对面进行访谈。
调查员针对每一餐的食物和饮品进行记录,并询问食量和烹调方法。
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风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风险因素分析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患病率逐年上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糖尿病的流行情况和相关的风险因素,开展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风险因素分析至关重要。
一、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是通过对大规模人群的调查,以收集和分析糖尿病的相关数据,从而推断其流行趋势和影响因素的一项科学工作。
1. 调查目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糖尿病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分布特点等,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2. 调查对象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对象通常是特定范围内的人群,如城市居民、农村人口、老年人等。
通过抽样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研究所需的数据。
3. 调查内容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包括患病率、病因、病程、并发症等方面的数据。
通过对被调查人进行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测以及问卷调查,收集样本数据。
二、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分析除了流行病学调查,对糖尿病相关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
1. 遗传因素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家族史是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如果一个人的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他患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2. 饮食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糖、高脂肪、高盐、低纤维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3. 生活方式缺乏体育锻炼、长时间久坐、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都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有关。
适度的运动和健康的作息习惯对预防糖尿病有积极的影响。
4. 脂肪堆积和肥胖过度肥胖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特别是腹部肥胖。
这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5. 高血压高血压与糖尿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长时间的高血压会对胰岛素敏感性产生不良影响,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6. 其他慢性病患有其他慢性病,如心脏病、肾脏疾病等,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危险性。
三、防控策略基于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风险因素分析,我们可以制定一系列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包括:1. 健康教育开展针对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代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代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高血压等,这些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因此,深入了解代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升高。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截至 2019 年,全球约有 463 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 2045 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 7 亿。
在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约为 112%,其中 2 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
糖尿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
遗传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病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导致糖尿病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饮食,缺乏运动,长期的精神压力等都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此外,年龄也是糖尿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胰岛素分泌功能逐渐下降,胰岛素抵抗增加,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升高。
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腹型肥胖。
研究表明,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数倍。
二、肥胖症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BMI(体重指数)大于等于 30kg/m²即为肥胖。
目前,全球范围内肥胖症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
在我国,肥胖症的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肥胖问题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了儿童的身体健康,还增加了成年后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肥胖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饮食因素、运动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新建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糖尿病筛查方案
新建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糖尿病筛查方案筛查目的:为加快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本着预防为主、政府主导、综合干预、社区居民受益的原则,提高35岁以上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管理率,减少上述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社区居民对健康的关注,共同抵抗慢性病的危害。
一筛查对象辖区内35岁以上的居民。
二筛查方法免费为辖区内居民测血压。
每年免费测血糖一次。
三筛查途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血糖、住院病人、60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体检、健康教育讲座、义诊咨询等形式为辖区居民免费测血压、血糖。
四筛查分工一、门诊、住院医生:1.必须为每位35岁以上首诊病人认真测量血压,并记录在“门诊日志登记本”上。
2.询问35岁以上首诊病人是否有高血压病史,如果有应完整填写《高血压病人随访表》。
3.将无高血压病史但本次测得血压值异常的病人信息填入《首诊高血压、糖尿病病人随访登记本》,负责在三个月内进行电话追踪随访并记录。
4.对疑似糖尿病的病人要询问是否有糖尿病史,如果有应完整填写《糖尿病病人随访表》。
5.将首次测量血糖值异常的病人填入《首诊高血压、糖尿病病人随访登记本》,负责在三个月内进行电话追踪随访并记录。
6.住院病人中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或新诊断为高血压或糖尿病的病人也应登记。
二、公共卫生科:1.每周负责统计门诊医生、住院部、检验室的门诊日志及相关登记表格上高血压和糖尿病筛查情况,记录并上报未按要求执行的情况。
2.负责每天收集门诊、住院医生填写的高血压或糖尿病病人接诊记录单,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录入电脑。
3.负责对义诊、宣传、健康讲座等院外活动中的高血压、糖尿病筛查,并做好统计汇总。
五筛查标准及处理按照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高血压的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空腹血糖6.1mmol。
筛查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做到早发现、早诊治,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高血压、糖尿病主动筛查方案总结
高血压、糖尿病主动筛查方案总结
该文档旨在总结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主动筛查方案。
以下是筛查
方案的要点:
1.目的:
- 早期发现和诊断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人群;
- 提供及时治疗和管理计划,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提高公众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认识和意识。
2.筛查对象:
- 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
- 高危群体,如家族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史的人;
- 孕妇和儿童。
3.筛查方法:
- 血压测量:使用标准血压计,每年至少测量一次;
- 血糖检测:建议使用空腹血糖测试,每三年进行一次;
- 辅助检测:根据需要进行尿糖、肾功能、视力等方面的检查。
4.结果评估:
- 血压:
- 收缩压超过140mmHg,舒张压超过90mmHg,建议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 收缩压超过160mmHg或舒张压超过100mmHg,进一步确认高血压,并进行个性化治疗。
- 血糖:
- 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建议进一步检查和确诊;
- 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建议进一步确认糖尿病。
5.管理计划:
- 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戒烟等)和药物治疗;
- 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等)、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
总结:
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主动筛查方案包括血压测量、血糖检测和辅助检测。
通过及时发现并提供合适的治疗和管理计划,可以减少这
些慢性疾病的并发症发生,并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针对不同的筛查结果,个性化的治疗和随访计划也是必要的。
请注意,本文档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筛查方案和管理计划应根据医疗专业人士的建议进行制定。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流行病学调查是一种通过对人群中的疾病发生情况、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方法,旨在揭示疾病的流行规律,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对近期进行的一次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相关疾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首先,调查对象为某市区域内的居民群体,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基本信息、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
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我们获取了大量的数据信息。
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居民的平均年龄为45岁,男女比例约为1:1.2,吸烟率为20%,饮酒率为30%,超重率为40%,高血压患病率为25%,糖尿病患病率为15%,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为10%。
其次,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吸烟、饮酒、超重等不良生活习惯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特别是超重与糖尿病的关系更为显著,超重者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倍。
此外,年龄和性别也对慢性病的发病有一定影响,中年人群和女性更容易患糖尿病,而老年人群和男性更容易患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最后,针对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吸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提倡科学饮食和适量运动;二是加强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管理,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关注和干预,及时发现和控制慢性病的发展;三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立慢性病管理健康档案,实施定期随访和健康指导,提高居民对慢性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本次流行病学调查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为相关疾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制定健康政策和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重视调查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共同致力于居民健康的促进和慢性病的防控工作。
太原师范学院社区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调查分析
状态 。
胆 固醇 ( ) 甘油 三酯 ( G) 高 密 度 脂 蛋 白胆 固醇 ( L TC 、 T 、 HD - C 、 密 度 脂 蛋 白胆 固 醇 ( D — ) 尿 酸 ( )低 L LC 及 UA) 测 定 , 等 空 腹 抽 血后 即 口服 葡 萄 糖 7 , 5 g 2h后 抽 血 测 定 餐 后 尿病调查分析
太原 师 范 学 院社 区卫 生服 务 中心 ( 30 2 张雅 琳 001)
本 文拟通过对 65 ≥6 9名 0岁 老 年 人 进 行 健 康 体 检 , 作 了 分析 对 比研 究 , 区 中老 年 人 疾 病 谱 排 序 依 次 为 高 血 压 、 社 高 血脂 、 胖 、 血 糖 、 心 病 、 血 管 病 等 。加 强 社 区 中老 肥 高 冠 脑 年 人 健 康 管 理 , 针 对 性 的 对 老 年 人 进 行 健 康 教 育 和 生 活 有
药 菌株 增 多 , 代 诊 疗 技 术 的 开 展 , 源 性 感 染 的 泛 滥 , 现 医 药 物 不 良 反应 的影 响 , 应 积 极 呼 吁 合 理 应 用 抗 菌 药 物 , 免 仍 避 滥 用 以 减少 不 良反应 和 耐 药 菌 株 的 产 生 , 之 更 好 地 为 临 使
卫生出版社 , 077. 20 :9 [3 陈新谦 , 2 金有豫 , 汤光.新编药物学.1 版. E : 5 j京 人民卫生出 版社 , 043・ 20 :8 [] 郑玉琼・ 。 儿科住 院患者抗 生素使用调查 分析・ 儿科 药学杂 志 , 0 ()。・ 0, :
病, 降低病死率 已起到重 要作用 , 由于致病菌 的变化 , 但 耐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三种用药方案供选择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三种用药方案供选择降压治疗须根据血肌酐水平,考虑选择ACEI、ARB或CCB文赵连友(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教授)糖尿病像是高血压的“帮凶”,可加重患者小动脉损害,不但使心、脑血管的损害“雪上加霜”,而且特别容易伤害肾、眼等组织器官。
由于病情发展快且隐蔽,早期往往没有病症,容易被忽视,当患者有自觉症状时已是中晚期。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60%~70%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
因此,建议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无论病史多长,都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肾功能和眼底检查。
【病例介绍】万女士48岁,身高156cm,体重67kg,体重指数(BMI)28,血压168/104mmHg,心率67次/分。
患者诉其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时高时低,有时下午头晕便自行服用降压药。
有糖尿病病史,从不吸烟,无饮酒嗜好。
平日口重,每日体力活动总量尚可。
初步诊断: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
检查发现:视网膜小动脉中度狭窄,出现动脉交叉压迫症,属于Ⅱ级高血压眼底改变。
血肌酐1.4mg/dL(124μmol/L),24h白蛋白尿200mg,属于糖尿病肾病2期。
最后诊断:原发性高血压,Ⅱ级高血压眼底改变;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2期。
【病例解析】1.为什么会造成眼底动脉损害?高血压对脏器的损害,在早期阶段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小动脉损害。
眼底是人体小动脉分布最密集的器官之一,经普通的眼科检查可直接判断病变的情况,并由此推测其他器官小动脉的病变程度。
高血压引起的眼底小动脉损害可表现为血管变细、扭曲、出血、渗出等不同形式,同时造成眼底组织如黄斑、视乳头缺血缺氧性损害。
目前临床按损害程度由轻到重将高血压眼底改变分为4级(见图),级别越高,损害越重,高血压的危险性越大。
Ⅳ级眼底改变的患者,其存活期一般不超过5年。
万女士“视网膜小动脉中度狭窄,出现动脉交叉压迫症”,属高血压Ⅱ级眼底改变。
这与她血压长期控制不达标有密切关系,其眼底改变程度还不是很严重,目前对视力无影响,但应高度重视,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防止眼底损害病情进一步加重。
流行病学调查实例分析
流行病学调查的未来发展趋势
1 2
智能化发展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实现流行病 学调查的智能化发展,提高调查效率和准确性。
跨学科合作
加强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如医学、生物 学、环境科学等,以拓展调查领域和研究深度。
3
个性化健康管理
结合个体特征和健康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流行病 学调查,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预防措 施。
研究背景与目的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疾病之一,导致大量死 亡和健康问题。
该研究旨在探讨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 ,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从某大型医院就诊的病人中选取研究对象。
选取了1000名心血管疾病患者和1000名非患者作为对照,收集他们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 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信息。
数据分析方法与结果解释Fra bibliotek采用卡方检验、 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
法分析数据。
结果显示,吸烟、高 血压、糖尿病等是心 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
因素。
与对照组相比,患者 组在吸烟、高血压和 糖尿病的患病率上明
显较高。
进一步分析发现,吸 烟和糖尿病对心血管 疾病的影响在男性中 更为显著,而高血压 在女性中影响更大。
流行病学调查的挑战与未来
06
发展
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挑战
01 数据采集的局限性
由于各种原因,如调查手段、被调查者的不配合 等,可能导致数据采集存在偏差。
02 数据处理的复杂性
流行病学调查涉及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包括 数据清洗、统计建模等,处理过程可能面临复杂 性挑战。
03 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
在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可能存在数据 泄露、篡改或破坏的风险。
脑出血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
脑出血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1. 引言脑出血是指由于脑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严重类型。
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脑出血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进行详细调查,以了解其在我国的发生情况、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治疗现状。
2. 脑出血高血压的流行情况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000万人患有脑出血,其中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占很大比例。
我国是世界上脑出血高血压的高发区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出血患者约200万人,其中约80%的患者存在高血压病史。
3. 脑出血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肥胖等。
此外,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气温变化等也可能诱发脑出血。
4. 脑出血高血压的预防措施预防脑出血高血压的关键在于控制高血压,降低脑出血的风险。
具体措施包括:(1)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减轻体重;戒烟限酒,减少血管损伤。
(2)合理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胆固醇摄入;控制糖分摄入,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3)定期体检:定期测量血压,及时发现高血压;定期进行脑血管检查,了解脑部血管状况。
(4)规范治疗: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规律服药,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糖尿病患者应控制好血糖;高脂血症患者应降低血脂。
5. 脑出血高血压的治疗现状脑出血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急性期治疗和康复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主要包括降低颅内压、止血、抗感染等;康复期治疗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并发症防治等。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出血高血压的救治成功率不断提高,但致残率和死亡率仍较高。
6. 结论脑出血高血压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定期体检和规范治疗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脑出血高血压的风险。
石家庄市高血压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研究46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所谓的富贵病如“三高”“肥胖等”疾病随之而来。
其中心血管疾病又是现阶段石家庄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
我们对高血压疾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解石家庄市高血压疾病流行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从而制订高血压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
1 对象和方法石家庄市高血压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林 巍1 岳丽娟21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312石家庄市国际城小学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摘 要】目的 高血压疾病已经成为石家庄市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调查中采用了先整群分层后再随机抽样方法,对石家庄市区35岁以上居民心血管疾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找出了致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结果 表明石家庄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7.30%。
患病率随年龄正相关;家族史、高盐膳食、肥胖、糖尿病等是高血压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体育活动、蔬菜水果是其保护因素。
结论 控制血压和糖尿病、开展体育活动等,可能是预防控制石家庄市高血压疾病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血压;流行病学1.1 对象本次共调查年龄35岁以上常住的石家庄市居民20893人(男性10311人,占49.4%;女性10562人,占50.6%)。
1.2 方法采用了先整群分层后再随机抽样方法,先随机抽样确定石家庄市桥东区、桥西区、长安区为调查点,再从街道办事处随机抽取若干个居委会,然后对这些居委会所有3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
高血压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主要病史、家族史、吸烟、饮酒、饮食、运动等。
对调查表进行整理核对后,录入数据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石家庄市心血管疾病流行概况 表1:高血压患病者年龄分布年龄组调查人数高血压患病人数患病率% 35-556072312.8345-6583139121.3855-3352122137.3565-178571439.8970-148461647.8675-93048949.9580-50326250.74表2:高血压患病率性别比较男性女性X2值P值疾病患病例数患病率%标化率%患病例数患病率%标化率%高血压279227,1324.60272925.5824.24 4.7320.031表3: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OR值和95%CL因素高血压OR%95CL年龄 1.312 1.2464 1.3776吸烟 1.122 1.0659 1.1781饮酒 1.056 1.0032 1.1088高盐 1.386 1.3167 1.4553果蔬0.8820.83790.9261肥胖 2.838 2.6961 2.9799运动0.5000.4750.525家族史 1.738 1.6511 1.8249<<下转第47页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2013.092013.09临床研究47医学教育是培养医护人员的关键步骤,其效果好坏对于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在医学教育工作中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医学教育的效果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我国成年人群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共3篇
我国成年人群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共3篇我国成年人群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1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据统计,我国目前患有2型糖尿病的成年人群已占到总人口的10%以上,并且这个数字仍在不断增长。
为什么2型糖尿病在我国成年人群中如此普遍呢?有很多因素都与这个现象有关。
首先,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高热量、高脂肪、高纤维的西式快餐以及油炸、烤烟等不健康的烹饪方式使得我们的食物越来越不健康,造成了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问题;其次,我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也变得极为快速,缺少运动时间造成了身体肥胖、代谢失调等现象。
以上这些种种原因都是导致2型糖尿病在我国成年人群流行的重要原因。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发病和流行规律,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
据研究发现,我国西南等地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除了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外部原因外,还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此外,研究还发现,高龄、肥胖、高血压、心脏病、脂肪代谢障碍等因素均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这些因素需引起足够的关注。
针对我国成年人群的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1. 建立全国性的糖尿病数据库,整合和共享相关数据,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完备和准确的数据支持;2. 针对不同地区和族群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其产生的原因和相关因素;3. 加强对影响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因素的研究,如生活方式、饮食结构、身体活动等,为疾病的预防、干预、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2型糖尿病已成为我国成年人群面临的一项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生和流行病学与人类健康、环境、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有关。
我们应该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探索和制定能够针对该病症的科学应对策略,力求减少患者的患病风险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对于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的流行病研究
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危害巨大,可导致肾衰竭、失明、足部坏疽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并导致高死亡率。
在全球范围内,每10秒就有一个人死于糖尿病并发症,同时在这10秒内又有2个人罹患糖尿病,每30秒就有一个人因糖尿病而截肢,每年患糖尿病的人数增加700万,每年死于糖尿病的人数远远高于死于艾滋病的人数。
且最新的研究发现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仍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仍高于农村。
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统计,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 2.85亿,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5亿人患糖尿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1980年全国14个省市30万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0.67%。
在不到30年后的2008年,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7 000万。
2010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 240万,相比于1980年增加超过了15倍,我国已超越印度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在患病率如此高的群体中,患者对糖尿病的知晓率却仅为44.0%,青年人的知晓率更是远远低于中老年人。
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占90.0%以上,1型糖尿病约占5.0%,其他类型糖尿病仅占0.7%,城市妊娠糖尿病的患第一章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资料病率接近5.0%。
在2007~2008年的调查中,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我国男性患病风险比女性增加26%,而文化程度为大学以下的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57%。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体重指数(BMI)约25 kg/m2,在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单纯餐后血糖升高者占近50%。
老年人(65岁以上)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是20~40岁人群的10倍。
2008年对我国18个城市16 286名妊娠女性的筛查结果表明,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4.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CDS)慢性并发症调查组报告,在三级甲等医院中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34.2%,脑血管病12.6%,心血管病17.1%,下肢血管病5.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外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目前已是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及造成社会经济负担的主要疾病之一。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数众多,是各类慢性病患者之首。
患病率高达30%以上,同时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及控制率不佳,是导致患者致残及致死的主要原因。
高血压作为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许多因素都能够影响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包括生理、社会、行为、心理、文化以及遗传等多方面的因素[1]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的增加而升高[2],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
无论男性和女性,高饮酒频率者高血压患病要高于低饮酒频率者[3]。
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内高血压发生危险增加40%[4]。
女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低于15g时,高血压患病率最低,而随后出现升高的趋势。
每天平均饮酒>36g,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平均升高3.5与2.1mm-Hg,且血压上升幅度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大[5]。
食盐的摄入水平对人类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影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研究证实。
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增加2g/d,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和1.2 mmHg[6]。
在调整混杂因素后,食盐摄入量与居民的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且高血压患病率随食盐消费量的增加而上升,每天人均食盐平均消费量在6g~、12g~、18g~的人群与每天人均食
盐消费量<6g的人群比较,高血压患病率分别增加1.09倍、1.11倍和1.28倍[7]。
人均钠盐摄入量由16g/d降至10.6g/d时,人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分别下降5.3/2.9mmHg[8]。
体力活动与高血压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9]。
许多横断面和前瞻性研究均显示,有规律的、有一定强度的体力活动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
随机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规律的运动可使收缩压下降5~15mmHg,舒张压下降5~10mmHg。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功能异常的全面代谢紊乱性疾病,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又一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死因构成中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位慢性病,是心脏病、脑卒中、失明、肾功能衰竭和截肢的首要病因[11]。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2]。
我国曾在1980、1994、1996 和2002 年进行过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按照当时的研究标准,1980年全国14 省市30 万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0.67% [13 -14]。
1994 年全国19 省市21 万人的调查显示,25 ~64 岁年龄段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为2.50%,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相近,比1980 年增加了近3 倍[15]。
为了准确了解高血压、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填补相应空白,以便及时、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在本地区的蔓延以及其带来的严重危害,为防
治高血压、糖尿病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保障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将在本地区开展一次高血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调查分析。
二、研究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结合整群随机抽样,全镇3个区,每片区中各村及街道按照常住人口数比例分配调查人数,各乡镇及街道随机抽取1-2个村或居委会完成目标人群的调查(将辖区内的村或居委会用阿拉伯数字编号,然后根据各村常住居民人口数随机抽出1-2个村,不愿意参与的村民调查其邻居,直到完成调查任务数)。
调查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的常住(本辖区居住满6个月)居民,本次调查拟定调查200人,被抽到的居民自愿参加此次调查。
三、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体格检查加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被调查者需接受专业医务人员测量三次不同时的血压,并做一份高血压、糖尿病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为了本次调查的顺利实施并保证调查质量,必须对调查的每一个环节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使调查数据尽可能客观反映真实情况。
质量控制应贯穿整个调查过程,包括设计阶段、调查人员、现场调查、资料整理录入阶段和资料汇总、统计、分析的质量控制。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现场调查质量控制尤其重要,必须严格把关,每个调查队的负责人必
须抽取2%的调查问卷及血压、血糖进行回访。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使现场调查系统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四、预期结果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我镇35岁及以上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及年龄分布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分布情况,城乡患病率的差别等,为我镇以后的卫生政策提供科学基础的防制资料。
五、进度安排
1、2018年10月提出课题调查计划,设计问卷方法和内容,制作问卷调查表,培训相应的调查问卷人员;
2、2019年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3、2020年1~6月对调查问卷进行列表统计,打印各项数据,对不清楚的问题可查阅相应住院病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7~12月进行论文总结,组织课题资料,完成鉴定工作。
六、经费预算
本次调查200人,需印制220份调查问卷,对每位被调查者测量血糖一次、不同时的血压三次,为保证各乡镇的调查质量,卫生局或疾控中心将组织1-2次该项目质量督导,以上各项经费详见下表;
经费预算明细表
项目名称单项预算小计(元)
问卷印制1元/份220/
调查员培训4元/人880/
血压测量5元/人次1100/
血糖测量10元/人次2200/
问卷调查5元/人次1100/
质量督导5元/人/次1100/ 其他/
合计30 6600/
七、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 -743.
[2]马玉霞,张兵,王惠君,等.饮酒行为对我国9 省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影响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19(1).
[3]Lai CL,Liu MT,Yin SJ,et al.Heavy binge drinking may increase risk of stroke in nonalcoholic hypertensives carrying variant ALDH2* 2 geneallele[J].Acta Neurol Taiwan,2012,21(1):39 -43.
[4]楼君芳,丁元林,宋平,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生活方式干预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279 -1281.
[5]Pajak A,Szafraniec K,Kubinova R,et al.Binge drinking and blood pressure:cross -sectional results of the HAPIEE study[J].PLoS One,2013,8(6):e65856.
[6]颜力,李妍,武阳丰.减盐防控高血压:中国人群的证据及应对策略建议[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12).
[7]邹霞,林爱华.高血压知识、健康信念对食盐和烹调油摄入量影响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679 -2681.
[8]Koliaki C,Katsilambros N.Dietary sodium,potassium,and alcohol:key players in the pathophysiology,prevention,and treatment of humanhypertension[J].Nutr Rev,2013,71(6):402 -411.
[9]Ng SW,Norton EC,Popkin BM.Why have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de-clined among Chinese adults? Findings from the 1991 -2006 China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s[J].Soc Sci Med,2009,68(7):1305 -1314.
[10]Semlitsch T,Jeitler K,Hemkens LG,et al.Increasing physical activ-ity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J].Sports Med,2013.
[11]李立明.流行病学[M].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419.
[12]潘长玉.中国糖尿病控制现状—指南与实践的差距(亚洲糖尿病治疗现状调查1998、2001 及2003 年中国区结果介绍)[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5,25(3):174 -178.[13]上海市糖尿病研究协作组.上海地区10 万人口糖尿病调查报告[J].中华医学杂志,1980,60(6):323 -329.
[14]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调查研究组.全国14 省市30 万人口糖尿病调查报告[J].中华内科杂志,1981,20(11):678-683.
[15]Pan XR,Liu J,Yang WY,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China,1994[J].Diabetes Care,1997,20(2):1664 -1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