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的“人乎其内”和“出乎其外”——论张明堂先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创作的“人乎其内”和“出乎其外”——论张明堂先生

作者:杨琼

来源:《美术界》 2012年第10期

众所周知,艺术创作指的是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综合分析、提炼、形成构思,而后创作艺术作品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这一概念的关键词是创造性,这样便把创作和一般意义

上的“写生”区别开来。那么,什么样的创作才是创造性的创作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

说“: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

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个原创也同样适用于艺术家。什么是“入乎其内”?就是作为主体的艺术家能融入宇宙生活,与生活中的各种对象建立起平等关系,站在事物的立场看事物,与万物同乐,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仅具有人性且具有物性。

所谓“出乎其外”,就是艺术家能站在生活之外看生活,以客观的态度来审视生活。艺术

家之所以是艺术家,他必具有常人所没有的文化思想和审美视觉。艺术家能以一种站得高看得

远的才能来静观或观照事物,不囿于“物观物”、“象观象”,而是能做到“超乎象外,得其

环中”。因此,艺术家在创作中不仅要做到“人的对象化”,也要做到“对象的人化”。“人

的对象化”,故作品能“生气”;“对象的人话”,故作品能“高致”。诚然,此处所谓“人

的对象化”非单纯地把“人”和“对象”同等或对等起来,“对象的人化”亦非单纯地把人凌

驾于“对象”之上;而是指艺术家同时要具备感性和理性并存,疯狂共思辨同行的才能。艺术

家如能培养这样的思想境界,其创作出的作品必能保持高的格调、性情和气韵。

画乃心性彰显之物,无心性之作品无以言成功之作品。近来观张明堂先生之作品,颇得同感。张先生曾说:“关于中国画的求新求变的话题,讨论过许多。其实,我倒是一直觉得,大

可不必刻意地去求新求变。画家应当按照自己的心性去画,不泥古,不模仿,能做到这两点,

你画出来的东西一定不雷同,一定有自己的面貌,‘新’就出来了。”

张先生言:“不必刻意地去求新求变”,但在他的作品中,我是看到他自己的“新”和“变”的,这或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得来全不费工夫”吧。张先生的中国画作品借用

了现代绘画乃至西洋绘画的表现手法,把传统相对文静的线变为大胆抽象而跳动的线。“行云

流水”这个词的真实形象在张先生的作品中我是体味到了。

中国画历来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璪语)、“身即山川而取之”(郭熙语)。

事实上,不仅国画,西洋绘画亦须有这等观念。只是一直以来,我们更关注西洋绘画中的技术

性问题而掩盖了它固有的理论原则,现在的艺术家大都钟情于炫耀技巧,而忽略心性了;甚至

不乏走上舍本求末之歧途。诸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诸类的概念,是艺术家得以“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根本。要想夺山水之造化,则必“精于勤”,“饱游饫看”,这是“知物”

的要求。“知物”才能入物之理,“知物”才能曲尽物态。在这点上,张先生要做得比别人多

一些。

张先生作画,不徒窃古人纸本,而是身临山水之极高极深处。临深处则能“入乎其内”而

写之,临高处则能“出乎其外”而观之,眼熟心到,以形传神,便得佳境了。如张先生的《千

树万树梨花开》《退思图》《聆泉图》等便是“昨夜春雨拍窗,想象郊外应该桃红李白。思潮

涌至,披衣磨墨,一纸三裁……”得来的。有网友称,这几幅作品“传统吃得很透,又不乏现代性”,我看评价很中肯。这便是张先生“知物”的功夫,无须多做列举。

张先生创作,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拘一格,放笔直干的,相对于诸多步步为营、下笔谨慎

的方法来说,多了几分潇洒和生动。张先生说,在绘画过程中,他常常不依照一般的程序进行,这样只为一个目的,求得生动灵活。他所做的一切,所使用的一切手段,都是为了达到“画面

的意境和效果的生动”这样一个终极目标。这是张先生的心性。诚然,这“知物”和“心性”

非人人所易得,更非那些艺术投机者所能得,它是需要有“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的境界的

(刘勰语)。

成功的艺术作品讲究的不仅仅是形式和技巧,其决定性因素往往是艺术家的气质。比如说,我们在临摹艺术大师的作品时,尽管因为线条、造型、色彩等看起来很是“完美”,可能达到

以假乱真的地步,殊不知在鉴赏家眼里终是二流作品。诚然,如果艺术家具有高超的技巧再加

于深厚的文化素养,哪管他临摹别人的作品,亦能出佳作。如宋人临顾恺之《洛神赋图》,梵·高临米勒《播种者》等,马奈也经常借用前辈大师的构图来进行创作,但是他能用单纯的、准确而朴素的语言以及极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来处理画面,使得他的作品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

“抄袭”,这是艺术家的精神气质使然。

精神气质因人而异,那么艺术作品的优劣也就与艺术家的精神气质有极大干系了。从某种

意义上说,艺术家的修养学识决定其精神气质。宋代理学大师程颐有云:“涵养须用敬,进学

则在致知。”讲的是德行修养和学问知识取得的关系问题。前者言德性和修养,后者言学问的

取得,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而将无以行、无以飞。如果把“进学

则在致知”从学问知识转换成艺术的物质形式那就是艺术作品了。可见,没有气象的艺术作品

是“ 行之不远”的。

我从张先生的博文里读出,张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多方面的,虽不能说学富五车,

但也可以称得上是见识多广的,尤其在艺术理解和创作方面已能做到一家之言了。张先生就曾

说他是一个“杂食”者。张先生认为,绘画俨然一种生活方式。人不可以单独吃一种食品就能

健康成长,绘画也一样,也要深入了解各种画种和画法。“尽广大,致精微”,只有广收博取

才能丰富厚重。作为一名国画家,张先生深知,这样的追求是要伴随一生的。

为了能更好地吃透传统并有所突破,张先生以师古人、法自然为手段,以表现真性情为目的。这种“个人化”的真性情是不可复制的,它在艺术作品中彰显着艺术家的精神气质,俨然

打上了不可删除的艺术家的独有的印记。

前面说过,张先生的创作往往是即时的,其中强烈的个人情绪、当下情绪、个人气质决定

了他的绘画的随机性、偶然性,必然表现为不可复制性。张先生坦言,这种不可复制不仅表现

为他人无法复制,就便是自己也难以复制。在张先生的泼墨山水和大量的丙烯作品中,我们可

以清晰地感觉到艺术家游刃于自由自在的绘画创作中,体会着无与伦比的快感。这种随机性、

随意性使得张先生的作品首要在于性格的表现和一种经过个人思想过滤后积淀下来的生活的真实。从他刚柔相济的笔下产生的作品,完全不同于那些“死气沉沉的学院派的空心傀儡”(罗

丹语)。

【杨琼,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