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4版课件
第1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PPT课件
![第1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2b4ba3e87101f69f319516.png)
50
40
30
20
10
8%
0
2000
55
12%
2001
全球工程机械销售量(2000-2010)
85 85.5 77.5 72 58 62.5
18%
24%
19% 18%
22%
27%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87
34%
2008
88
41%
2009
90
50%
2010
世界工程机械销售量 中国工程机械销售量比重
10
切削加工
切削加工——用切削刀具从毛坯上切除多余的材料,获得几 何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的加 工过程。
切削加工
钳工 ( 用手持工具) 如划线、錾削、锯 削、锉削、刮研、 钻孔和铰孔、攻丝 、套扣等
11
机械加工 (用机床) 如车、铣、刨 、钻、磨及齿 轮加工等
1.1 切削运动和切削要素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切削加工的运动和切削要素 2、了解常用刀具材料 3、掌握刀具几何角度 4、了解切削过程的切削热、变形、刀具的耐用度
重点内容: 1、掌握切削加工的运动和切削三要素 2、掌握刀具几何角度
本章难点:车刀几何角度
9
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 切削加工:指利用切削刀
具从工件上切除多余材料
权威国际组织的统计 :2009 年中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 份额达到15.6%,日本为 15.4%。美国以19%的份 额仍然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 这三个国家的工业生产总值相 加正好为全世界的一半。
3
汽车工业2000-2009年的增长(汽车协会)
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占世界
机械基础(第四版)课件 绪论
![机械基础(第四版)课件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c763c7786137ee06eef9182f.png)
➢ 转动副 ➢ 移动副 ➢ 螺旋副
转动副
移动副
螺旋副
(2)高副——两构件之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 滚动轮接触 ➢ 齿轮接触
2.机构运动简图
构件的实际形状往往比较复杂,在分析机构运动时,为 了使问题简化,可以不考虑那些与运动无关的因素,进用简 单的线条和符号来代表构件和运动副,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表 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用以说明机构各构件间相对运动关 系的简单图形,称之为机构运动简图。
(2)机构
机构是具有确a定相对运动的各种实物的组合,它只 符合机器的前两个特征,而不能实现机械能的转换。
2. 构件和零件
(1)构件
组成机器的各个相对运动的实体称为构件,构件 可以是单一零件,如内燃机曲轴,也可以是由多个零件 组成的一个刚性整体,如内燃机的连杆。
构件是机器中的运动单元。
(2)零件
零件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各种机器中都可能用到 的零件,称为通用零件,如螺母、螺栓、齿轮、凸轮、 链轮等;另一类则是在特定类型机器中才能用到的零件, 称为专用零件,如曲轴、活塞等。
零件是机器中最小的制造单元。
通用零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螺钉 专用零件
齿轮
刹车盘
活塞环
气缸进排气门
二、运动副和机构运动简图
1. 运动副
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形式相对 运动的可动连接。
抽水井运动简图
曲轴活塞运动简图
三、机械传动的分类
离合器压盘
摩擦传动
正时皮带
正时链条
啮合传动
一、机械 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1、机器和机构
(1)机器
发动机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件(第1章)PPT课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件(第1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0ba531240c844768eaee54.png)
夹具
钻床夹具
铣床夹具
12
第12页/共16页
装配
装配
13
第13页/共16页
第一章 导论
一、制造业与机械制造技术 二、机械制造(冷加工)学科的范畴、研究内容 及特点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研究如何利用切削的原理使
工件成形而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尺寸精度,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质量 要求)。
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是研究如何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
3.掌握拟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机器装配工艺规 程拟订的基本知识及有关计算方法,具有拟订 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4.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知识,初步具备分析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 力;
5. 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的 发展概况,初步具备对制造系统、 制造模式选择决策的能力。
简介
课程宗旨
➢ 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 通过课程学习及实验、生产实习及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 训练,培养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工程问题基本能力。
➢ 了解机械制造领域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
主要内容
➢ 导论(1学时)
➢ 制造工艺装备(15学时)
➢ 切削过程及其控制(8学时)
➢ 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10学时)
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和成品,并达到要求的装配精度的工艺过程。
14
第14页/共16页
三、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特征:1.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 2.敏捷制造、可持续发展 3.技术与管理的结合
发展趋势: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 高精度方向 可持续发展
•规模效益、精良生产
四、本课程的内容和学习要求
3
第3页/共16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4版课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4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4fa9c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3.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4版课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4版课件主要介绍了机动性的工程原理及应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和开发基本的机械制造技术。
书中共六章:第一章介绍了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具体包括:机械力学,典型力学系统,机械系统分析,机械零件设计,动力传动系统设计及其控制等;第二章介绍机械加工技术,分析机械加工过程中的物料、切削参数、切削特点及台面形状;第三章讲述机械装备的基本知识,具体内容包括:机械能量的转移原理,机械能量系统的模型,机械装备的评价方法,机械装备的安全检查;第四章介绍了实用机械制造技术,如激光焊接,电弧焊接,气动机制,快速磨床等;第五章介绍了机械故障的诊断方法;最后的第六章主要探讨了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包括机械制造设计,调试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E,个性化机械制造等。
本书适合机械类的初学者及专业学生参考,对于帮助学生掌握和开发基础的机械制造技术都非常有帮助。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4版课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4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7a4c7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1.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4版课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4版)是一本重要的教学参考书,主要介绍了机械设计相关的知识。
它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机械原理、设计原理和制造工艺。
书中涵盖了机械制造的方方面面,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加工,材料工艺,机电一体化,液压高压技术,机械驱动系统,传动系统,车间设备,精密仪器,仪器测量等等。
它将机械加工理论中的概念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从而使学生在机械设计、加工等方面能够得到很好的培训。
此外,本书还对机械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自动检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以及关于机械工艺中最新的技术进展,如几何模型分析,机电一体化设计,六自由度机器人系统,多腔室气动控制,流体控制,机械振动和激光机械装备等,都包括在内。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机械设计的安全性、结构强度、可靠性和可行性等问题,目的是提高机械产品的效率和可靠性。
教材中还重点介绍了质量控制、非线性动力学和智能机械系统等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本书可以作为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学习的主要参考书,也可以作为从事机械工程技术及设备制造的机械工程师的参考书。
它既可以作为学习机械原理的基础,也可以作为实践应用的指导。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50c23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4.png)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44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0.2.2 产品制造过程
制造过程 —将原材料转变成成品的全过程
直接生产过程 使加工对象的尺寸、形状或性能产生变化
辅助生产过程
不使加工对象产生直接的变化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44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0.2.2 产品制造过程
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44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0.3.2 材料去除工艺(Δm<0)
●发散流程 —质量减少工艺
①切削加工 ②磨削加工 ③特种加工 —利用电能、热能、化学能、光能、
声能等去除工件材料 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 超声加工、水喷射加工、
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等
◆特点:以柔克刚
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44页
对工 需要技术熟练的 需要一定技术水
人的 工人
平的工人
要求
对操作工人要求低, 对调整工人的技术 要求较高
工艺 文件
有简单的工艺过 程卡,关键工序 有工序卡
有详细的工艺规 程, 关键零件有 工序卡
有详细的工艺规程 和工序卡,关键工 序有调整卡、检验 卡
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44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0.2.3 生产类型与组织
0.1 制造业与制造技术
0.1.1 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0.1.2 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0.1.3 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内容、特点与学习方法
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44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0.1.1 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制造 —人类按所需目的,运用知识和技能, 应用设备和工具,采用有效的方法, 将原材料转化为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 过程。
电子教案机械基础第4版电子教案4.常用机构课件
![电子教案机械基础第4版电子教案4.常用机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dbdd8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b.png)
图4-12 双摇杆机构
图4-13 造型机翻台机构
4-1 平面连杆机构
图4-14所示的港口起重机也采用了双摇杆机构,该机构利用连杆上的特殊点M 来实现货物的水平 吊运。
图4-14 港口起重机
4-1 平面连杆机构
二、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别 以上讨论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四杆机构。为什么有不同形式之分呢?这是因为机构形式与各杆间的
图4-9 移动摄影台升降机构
图4-10 机车主动轮联动装置
4-1 平面连杆机构
根据曲柄相对位置的不同,可得到平行双曲柄机构(图4-11a)和反向双曲柄机构(图4-11b)。前 者两曲柄的回转方向相同,且角速度时时相等;而后者两曲柄的回转方向相反, 且角速度不等。由于 平行双曲柄机构具有等传动比的特点,故在传动机械中常常采用。
图4-18 曲柄滑块机构向导杆机构的演化
图4-20 曲柄摆动 导杆机构
4-1 平面连杆机构
4.摇块机构 在图4-18d中,以杆2为机架,便得到摇块机 构。图4-21所示的汽车自动卸料机构用的就是摇 块机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通过用移动副取代转 动副、改变构件的长度、以不同的构件作机架或 扩大转动副等方法,均能使铰链四杆机构演化成 满足各种运动要求的平面四杆机构。 此外,平面四杆机构又是平面连杆机构的基 本形式。在实际应用中,常将多个平面四杆机构 组合在一起,构成平面多杆机构,以满足各种不 同的工作要求。
4-2 凸轮机构
图4-24所示为凸轮自动送料机构。当带有凹 槽的凸轮1转动时,通过槽中的滚子驱使从动件2 作往复移动。凸轮每转一周,推出一个毛坯送到 加工位置。
图4-25所示为自动车床的横刀架进给机构。 当凸轮1转动时,其轮廓迫使从动杆2摆动,从动 杆上固定有扇形齿轮3,通过它带动齿条使横刀架 4完成所需要的进刀或退刀。
机械基础第四版第四章PPT课件
![机械基础第四版第四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acd5f75f0e7cd185253698.png)
齿条的主要特点:
• 齿廓上各点的法线相互平行。传动时,齿条作直 线运动,且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一致。
• 齿条齿廓上各点的齿形角均相等,且等于齿廓直
线的倾斜角,标准值α为20º
• 不论在分度线上、齿顶线上,还是在与分度线平 行的其他直线上,齿距均相等,模数为同一标准 值。
第35页/共44页
第10页/共44页
三、渐开线齿廓啮合特性
能保持瞬时传动比的恒定 具有传动的可分离性
第11页/共44页
§4-3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 算
一、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 二、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 三、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四、直齿圆柱内齿轮简介
第22页/共44页
*五、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 件和连续传动条件
1.正确啮合条件
pb1=pb2
模数相等 分度圆上的齿形角相等
第23页/共44页
2.连续传动条件 前一对轮齿尚未结束
啮合,后继的一对轮齿已 进入啮合状态。
第24页/共44页
§4-4 其他齿轮传动简介
一、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二、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三、齿轮齿条传动
第17页/共44页
4.齿顶高系数ha*
对于标准齿轮,规定ha= ha*m。ha*称为齿顶高系数。我国标准规定:正 常齿ha*=1。
5.顶隙系数c*
当一对齿轮啮合时,为使一个齿轮的齿顶面不与另一个齿轮的齿槽底面相 抵触,轮齿的齿根高应大于齿顶高,即应留有一定的径向间隙,称为顶隙,用c 表示。
对于标准齿轮,规定c=c*m。c*称为顶隙 系数。我国标准规定:正常齿c*=0.25。
第25页/共44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课件完整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dcfc154b35eefdc8d33338.png)
vf = n f = n z fz
(3) 刀具的工作平面
切削过程中刀具的工作平面是指: 通过切削刃选定点并同时包含主运动 方向和进给运动方向的平面,工作平 面的符号为Pfe
(4) 吃刀量
吃刀量是指过切削刃的两个端点, 且垂直于所选定的测量方向的两平 面间的距离。
(4) 吃刀量
确定吃刀量有三点要注意: 1)确定切削刃的两个端点; 2)确定测量的方向; 3)确定两界限平面。
一、对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要求
2. 机床的经济性方面 机床品种系列化、零部件通 用化和标准化是生产和使用机 床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措施。
二、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 (1)按机床的加工性能分类
车床 C 铣床 X 磨床 M 拉床 L 锯床 G 其他机床 Q 钻床 Z 镗床 T 齿轮加工机床 Y 螺纹加工机床 S 刨插床 B
AD = asp f
图2-6 外圆车削时的加工表面、切削用量与切削层
3.切削层参数
(2)切削层公称宽度bD(切削宽度): 切削宽度是指在给定瞬间,在切削层尺寸 平面中测量的作用主切削刃截形上两个极点间 的距离,单位:mm。 例:如图2-6所示,平面cBCDF即为切削层尺寸 平面,BC段为作用的主切削刃,BC两点间的 距离 bD 即为切削层公称宽度,实际横截面积 BCDE就是切削面积。
(6)合成切削运动
切削过程中,由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合成 的运动称为合成切削运动。 合成切削运动方向:就是切削刃选定点相 对于工件的瞬时合成切削运动的方向; 合成切削速度ve:就是切削刃选定点相对 于工件的合成切削运动的瞬时速度。
图2-6 外圆车削时的加工表面、切削用量与切削层
二、切削运动与切削要素
背吃刀量是指过切削刃选定点在垂直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PPT课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486c55168884868762d67b.png)
LOGO《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说课说课构思从 2009 年上学期开始,我就开始接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这门课程,根据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这门课程进行了进行了一些改革。
下面,我从课程介绍、课程设计、教学条件、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与课程建设思路等方面向各位领导和各住同行简要汇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说课一、课程介绍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学生在制造技术方面奠定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基础.1、课程的特点2、课程作用1)本课程是培养机械制造业中零部件制造与装配等职业岗位群基础能力的核心课程,在整个机械制造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较强的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工装的选用与初步设计和生产加工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的基本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意识。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相应岗位(普通车工(数控车工)、普通铣工(数控铣工))等工种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就业夯实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说课3、课程的目标数字目标为载体知识目标为支撑以能力目标为向导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说课二、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根据“基于能力培养,面向岗位群”的中职教育理念以及本着“课程教学目标服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方法适合课程教学内容需要;课程教学手段服务课程教学方法”的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组教师坚持以职业综合能力为中心,以岗位(群)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依据进行本课程的开发和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说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说课2、课程设置的行业背景机床制造行业?风动机械行业硅片制造行业轴承制造行业汽车制造装备行业《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说课3、课程岗位群抚州市各工业园区的中小企业和全国各地的人才需求市场车间工艺员工装设计员机床设备操作工机床设备管理员《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说课4、本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教组织与安排组织与安排练练1、集体授课:针对性理论课教学;技能阐述;共性问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PPT课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1650e2102de2bd96058834.png)
12
1.2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济中的地位
新制造模式与传统制造模式比较举例
CE并行工程是对产 品及相关过程(制造 过程和支持过程)进 行并行、一体化设计 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 模式。这种工作模式 力图使设计者从一开 始就考虑到产品全生 命周期中所有因素, 以最大限度地缩短产 品开发周期,减少设 计失误。
因为制造技术是制造企业的技术支柱,是制造企业持续 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制造业的技 术支柱,是机械制造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其主要目标,同学们通过本 课称的学习,掌握有关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 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相关实验练习生 产实习及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使学生具 备具备分析和解决有关机械制造问题的基本能力。
生产过程 • 制造过程 生产财富 • 产品
是完成制造活动所需的一切手段的总和: 制造技术: •运用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操纵可以利用的物质和工具, •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等。
制造技术是制造企业的技术支柱,是制造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美国国家生产力委员会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企业生产力构成中, 制造技术的作用约占62% 。
7
1.2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作坊式手 工劳动生 产方式
近代生产 方式
大批量生 产方式
多品种小 批量生产 方式
新制造哲 理于生产 模式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8
1.2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近代生产方式
18世纪70年代 以瓦特改进蒸汽机为代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 了近代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手工劳动逐渐被机器生产所代 替,机械制造业逐渐形成规模。 19世纪中叶 电磁场理论的建立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从而迎来了电气化时代。以电力作为动力源,使机械结构 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互换性原理和公差制应运 而生。所有这些使机械制造业发生了重大变革,并进入了 快速发展时期。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件最新版第一章机械加工方法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件最新版第一章机械加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688edb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a.png)
第二节 机械加工方法
按照铣削时主运动速度方向与工件进给方向的相同或相反,又分为顺铣 和逆铣。
顺铣:铣削力的水平分力与工件的进给方 向相同,而工作台进给丝杠与固定螺母之间一般又 有间隙存在,因此切削力容易引起工件和工作台一 起向前窜动,使进给量突然增大,容易引起打刀。
在顺铣铸件或锻件等表面有硬皮的工件时
电解加工主要用于加工型孔、型腔、复杂型面、小直径深孔、膛线以及 进行去毛刺、刻印等。
第三节 特种加工
三、激光加工 激光加工工艺由激光加工机完成,激光加工机通常由激光器、电源、光学
系统和机械系统等组成,如图1-14所示。激光器(常用的有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 器)把电能转变为光能,产生所需的激光束,经光学系统聚焦后,照射在工件上进行 加工。工件固定在三坐标精密工作台上,由数控系统控制和驱动,完成加工所需的 进给运动。
旋转曲面。采用成形车刀横向进给时,也可加工出旋转曲面来。 车削还可以加工螺纹面、端平面及偏心轴等。车削的生产率较高,切削
过程比较平稳,刀具较简单。
第二节 机械加工方法
图1-1 车床加工的典型工序
第二节 机械加工方法
二、铣削 铣削的主切削运动是刀具的旋转运动,工件通过装夹在机床的工作台上
完成进给运动。铣削刀具较复杂,一般为多刃刀具。
卧铣时,平面的形成是由铣刀外圆面上 的刃形成的;
立铣时,平面是由铣刀的端面刃形成的。
图1-2 铣削加工
提高铣刀的转速可以获得较高的切削速度,因此生产率较高。但由于铣 刀刀齿的切入、切出会形成冲击,切削过程容易产生振动,因而限制了表面质量 的提高。这种冲击,也加剧了刀具的磨损和破损,往往导致硬质合金刀片的碎裂。 铣削时,铣刀在切离工件的一段时间内,可以得到一定冷却,因此散热条件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4版课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4版是由Peter Schaumann编写的一本专业的机械制造课件,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
这本课件主要介绍了机械制造技术和它们如何应用于制造业,还阐述了有关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选择、机械加工以及机器维修等基础知识。
本书中提供的图表和公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机械制造的概念。
此外,还包含了很多实用的工程应用相关的例子,以说明所涉及的技术的作用,提高读者对机械制造的理解。
本书也提出了一些关于机械技术的最新发展,包括数字化技术、3D打印等。
这些新技术使机械工程技术变得更加先进,也为改善制造业及其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新型材料的介绍,以及提供了有关测试、编程和计算的建议。
这些建议有助于提高设计和制造的完整性。
总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4版涵盖了大量的机械制造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机械制造技术,而且也为读者提供了新型材料,新技术介绍以及测试,编程和计算等方面的重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