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气法的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俯卧位通气法的操作
一、定义
俯卧位通气是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卧位进行机械通气。主要用于ARDS患者的氧合。
二、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的机制
①通气血流改善,W/Q匹配。
②背侧肺泡的复张是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的可能机制。
③其他次要机制可能有气管内分泌物由于重力作用得到良好的引流,心脏和纵隔对下垂肺区的压迫减少。
三、俯卧位通气应用时机
①无论任何原因的肺水肿,合理使用PEEP仍不能将FiO2降至60%以下。
②在ALI/ARDS早期,即使没有严重的氧合障碍,也可以使用。
四、操作标准
1.操作前准备
(1)患者准备①评估患者是否是俯卧位通气适应证,病情允许早期进行俯卧位治疗;②俯卧位之前停止肠内营养1小时,从而协助胃排空和降低翻身过程中误吸的危险;③身体前面的伤口敷料会由于俯卧位发生改变和移位,在翻身之前换药;④在翻身之前排空回肠/
空肠造口袋。
(2)用物及人员准备枕头或俯卧位垫,5名或6名工作人员。
(3)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帽子。
2.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及患者,确认患者,减轻恐惧。
(2)吸痰严格无菌操作,监测生命体征,确保气道通畅,减少分泌物流出观察吸痰效果。
(3)正确放置管道所有管道和有创管线防止扭曲、脱落。从前胸壁消除心电图贴,避免皮肤受压。记录此时患者的生命体征。翻身时接触身体上躯干的管线放置在肩的一旁,其余管道放在床头(除腹外管道),腹部管道和下躯干的管道放在腿的一边,延伸到床尾,将多余的呼吸机管道盘绕在患者头部。
(4)操作者站位床两边各2名工作人员,其余在床头。
(5)俯卧位操作
①拉着单子将患者移到床边远离呼吸机,准备翻至俯卧位(为患者翻身180°提供足够的空间)。
②患者面向呼吸机转动45°。
③腿交叉靠近床沿放在另一腿的踝部。
④在呼吸机一侧的两名工作人员分别托住患者的胸、骨盆和腿
等部位。
⑤在另一侧的工作人员托住相同的部位,在头部的工作人员护
住头部同时确保所有管道线路安全。
⑥大家一起翻身将患者抬起翻至俯卧位。
⑦轻柔的转动胳膊使之与身体平行然后弯曲至一个舒适的体位,胳膊靠近头部。轻微调整患者的身体,使患者俯卧位时有正确的合适轴线。
说明:使用半步技术,翻至俯卧位,确保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寸带干净和安全,最好用双胶带固定,因为俯卧位增加唾液排除,使胶带黏合度降低确保舌头在患者口内,如果突出和肿胀,插入一个压舌板支垫的放法要正确得当,应在患者双肩下垫20cm厚海绵垫各1块,跨双侧髂部垫15cm厚枕头1只,以保证胸腹部有一定活动度。
俯卧位通气时间要适宜,最短半小时,最长3小时,平均1.5~2小时,每天2~3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吸痰,护士不能离开患者,及时准确记录患者生命体征。
(6)回返仰卧位
①消除后背心电图贴。
②使患者与床垫边缘成直线靠近呼吸机。
③调整呼吸机管道有足够的活动度和长度,翻身过程中防止拉出。
④在床头的工作人员负责监管呼吸机管道的位置、线路和各种管道。
⑤把患者的胳膊从一个固定位置伸直,放在头的一边,移走脚踝和腿部的枕头。
⑥把靠近床边的腿交叉到另一腿的踝部。
⑦将患者翻至45°角,然后翻患者仰卧位。
⑧将胳膊放置于身体平行。注意:分工明确,密切配合。整理管线,确保安全促进舒适。
说明:分工明确,密切配合;整理管线、确保安全,促进舒适;记录此时患者生命体征。
(7)再次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呼吸道的通畅。
(8)洗手、记录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俯卧位通气的效果。
五、护理
①评估患者对俯卧位的反应。
②血氧饱和度不作为翻身过程中耐受力评估的标准,患者如果侧卧位时氧饱和度下降,俯卧位稳定后氧合会很快稳定,如果在翻身10分钟后呼吸频率和力度、心率和血压不能恢复正常,则患者不能耐受该体位。
③在俯卧位时每小时调整患者头部体位,防止面部溃疡,当一
名护士抬起患者头部,另一名护士移动头部支撑软垫。
④经常评估患者发红和破溃部位的皮肤,放干燥敷料在容易发生剪切力和摩擦力的部位(如胸、骨盆、肘部和膝盖),大于2小时不变换体位会增加皮肤破溃的危险。
⑤给予按需吸痰,体位引流使分泌物排除增加。
⑥根据耐受度提供肠内营养,在俯卧位时误吸的危险性最小,因为患者处在头低位、侧卧位重力作用使呕吐减少。
六、禁忌证
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②颅内高压。
③急性出血。
④脊柱损伤。
⑤骨科手术。
⑥近期腹部手术。
⑦妊娠。
七、并发症
①皮肤压伤、水肿、坏死。
②外周神经损伤。
③肌肉损伤。
④角膜溃疡。
⑤低血压。
⑥插管和其他引流管的压迫和移位。
⑦少见心律失常、视网膜损伤等。
八、注意事项
①每次翻身前要夹闭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导尿管等以防反流,翻身后及时开放导管并妥善固定,检查各种导线连接是否完好。
②注意患者选择,对不稳定型脊柱损伤及骨盆骨折、胸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俯卧位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属相对禁忌证。其次,实施俯卧位通气要给予镇静和肌松。对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躁动不安、挣扎等,要适当地给予肢体约束和固定,防止管道拉脱。观察是否有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等趋势,必要时报告医生,追加镇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