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印花布的吉祥图案

合集下载

湖南蓝印花布的纹样构成及审美意蕴

湖南蓝印花布的纹样构成及审美意蕴

湖南蓝印花布的纹样构成及审美意蕴蓝印花布作为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织物之一,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曾在民间广为流传。

湖南是蓝印花布的重要产地之一,湖南蓝印花布作为湖湘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湖南蓝印花布的纹样构成进行分析,归纳其纹样构成种类与构成形式及内在的审美意蕴,进而挖掘其自身的艺术价值。

标签:湖南蓝印花布;纹样构成;审美意蕴湖南蓝印花布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在全国蓝印花布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湖南蓝印花布遍及全省,有“蓝印花布之乡”的美称,其中以邵阳地区和凤凰地区的蓝印花布最具代表性。

而蓝印花布因其特有的材料与工艺,在颜色上以蓝白为主,通过丰富多变的纹样结合将蓝印花布的装饰美和形式美表现的极为透彻。

1 纹样构成湖南蓝印花布纹样的取材广泛,主要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物象的感知及记忆,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由于蓝印花布的刻板图案制作受材料、工艺的局限,因此在造型上不能细腻如实地表现,而湖南蓝印花布的工匠们没有依赖对事物的实际外形,凭借个人的审美技艺有选择的进行创作,将所观察的对象以一种具有强烈装饰意味的形式表现出来。

湖南蓝印花布的纹样生动活泼,造型多变,利用虚实相间、点线结合、块面设计等处理手法,赋予其质朴清新的美感,人民群众把对生活的热爱与美好期盼融入其中,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民俗观念。

2 表现题材2.1植物纹样在原始社会时期,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之一。

植物的果实可以充饥,树汁可以饮用,树叶可以御寒,人类对植物的崇拜和敬畏之心在漫漫歷史长河中沉淀下来,逐渐形成了各种象征原型。

因此植物纹样在邵阳蓝印花布中应用非常广泛,造型优美,常见的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梅花冰清玉洁,兰花不媚世态,竹子谦虚正直,菊花是超凡脱俗的隐士。

历来被人们喻为富贵之花的花中之王—牡丹,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天下真花独牡丹”。

和谐的蓝白之美——浅谈南通“老蓝花布”图案设计及其艺术特色

和谐的蓝白之美——浅谈南通“老蓝花布”图案设计及其艺术特色

Arts circle艺术设计2012/09++和谐的蓝白之美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品中的一朵奇葩,其格调古朴大方、清新秀丽,至今仍焕发出特有的迷人魅力。

南通地区作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和主要产地之一,其生产的蓝印花布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因而被国家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明末清初,人们将蓝印花布称为“老蓝花布”,“老蓝花布”经过南通历代民间染坊和艺人数百年不断挖掘、切磋、丰富,产生了不少手工精湛、设计新颖的优秀之作,我们称它为精品,本文试就南通古旧蓝印花布精品图案设计及其艺术特色进行研探。

一、南通古旧蓝印花布精品匹料图案设计南通“老蓝花布”所表达的题材内容非常丰富,而民间艺人在蓝印花布匹料图案设计时,又能设计出众多的花样,有的以单独一种题材来设计图案,如单纯的植物花卉图案设计的就比较多,梅、兰、竹、菊是常常单独出现的题材。

有的设计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图案为一体的混合型图案,如“喜鹊登梅”图案是由植物花卉图案与动物图案两种类型结合为一体的混合型图案,“鲤鱼跳龙门”则是由两种以上类型图案组成,这种混合型图案在日常用品的蓝印花布中也普遍存在。

在广泛的设计题材中,民间艺人创作一般以植物花卉和动物图案为主,是因为它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图案素材,而且有些植物花卉和某些动物形象优美、风格独特以及含有吉祥之意,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在蓝印花布匹料中,也有简洁的几何图案,民间艺人以造型要素中的点、线为基本元素,采用自然现象中不同形体,例如波浪形、回旋形、日月形,并运用生活中常见的鱼鳞及手工纺织纹,以变化的手法组成多种几何图形图案,这种形象生动,结构简洁的形体,反映着民间艺人创作智慧的结晶。

二、南通古旧蓝印花布精品日常生活用品图案设计对于蓝印花布在日常生活用品方面的图案设计,包括被面、包袱布、帐檐、门帘、头巾、枕巾、肚兜、围涎兜等设计。

其中被面设计在南通民间特别多,而且设计有一定标准要求,被面呈长方形,有双幅(民间称“独幅”被面)、三幅(民间称“七幅头”被面)、四幅(民间称“九幅头”被面)三种,由手缝拼接而成。

兰陵乡土蓝印花布吉祥纹样的文化隐蕴

兰陵乡土蓝印花布吉祥纹样的文化隐蕴

2018/02兰陵乡土蓝印花布吉祥纹样的文化隐蕴文/刘东涛[济南大学美术学院]作为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山东蓝印花布历史悠久,其形式多为传承而来,由普通乡民创造,风格朴实稳重,纹样细腻精致。

兰陵县是山东蓝印花布的主要产地之一,尤以苍山大仲村镇小吴宅的蓝印花布为最好。

2006年大仲村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山东省民间艺术(染织)之乡”,大仲村蓝印花布被列入临沂市第一批非遗名录,它曾先后参加民间工艺品晋京展览和出国展览,载誉中外。

勤劳的沂蒙山工匠创造了独有的蓝印花布印染和纺织工艺,并且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更兼具了艺术价值。

一、兰陵乡土蓝印花布的基本特征客观地讲,在整个齐鲁大地上,蓝印花布是比较普遍的,因为织物的制作基本工艺大致是类似的,因此在外界被统称为“山东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所使用的染蓝是从兰草中提取的植物染料靛蓝。

沂蒙先民利用兰草来染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荀子劝学篇中的名言“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其中的“青”指的就是靛蓝。

不同的地区,在传统的纺织技术基础限定范围内,受到染料、助燃剂等印染条件的不同制约,蓝印花布的印染过程还是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差异。

譬如在淄博地区,周村的“山东蓝印花布”特点就是幅面较小,应用范围大致被圈定在生产生活的辅助品上,因此也被当地人通俗地称为“蓝粗布”。

而在沂蒙山地区的兰陵,“山东蓝印花布”中的纹样要比其它地区的纹样组合更为细腻、丰富,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的纹样,经过工匠的精心设计之后,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艺术价值,因此其艺术欣赏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要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的蓝印花布。

兰陵大仲村镇上被人誉为“布痴”的相友文老先生一直在坚持着采用古法生产、制作、印染蓝印花布。

因为其制作的布匹不仅精细耐用,而且纹样组合方式较多,很多栩栩如生的图形还兼具着工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因此受到极大推崇。

他制作的蓝印花布“双鸡”作为当地代表作品用于中国宋庆龄纪念馆围栏装饰。

二、兰陵乡土蓝印花布吉祥纹样的产生背景曾经有专家和学者在考证兰陵蓝印花布传承历史的时候发现,之所以兰陵地区的蓝印花布与山东其它地区的蓝印花布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的确印证了“民间艺术形式受到地域性文化色彩的影响”这个观点。

南通蓝印花布及其吉祥图案和合二仙考

南通蓝印花布及其吉祥图案和合二仙考

蓝 印花布 的 图案 相当丰 富 ,具 有它独特 的魅 力 。蓝 印花布蓝 白二色 ,色 彩深沉 明快 ,图案朴实 典雅 , 具有 寓意吉祥 的艺术特 色和 浓厚 的乡土味 。它 的题 材和 内容与人 民的 生活息 息相关 ,“ 图案取材于 大 自 其 然 ,涉及 人物 、动物 、植物 、器物 、文 字等 等 ,几 乎涵 盖 了 图必 有意 ’ ‘ 、 意必 吉祥 ’的 中国传统 吉祥
收 稿 日期 :2 0 0 8— 1 2— 2 3
作 者简 介:邵
宇 ,男,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 学院 ( 浙江 宁波 3 5 1) 12 1
20 0 9年 6月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第 2期第 6 7页
有了 “ 衣被 天下” 的美称 。 如今 ,盛产棉 花 的南通地 区,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蓝 印花布 的重要 产地 。近年 来 ,南通蓝 印花 布 的品种不 断 的有 所
南通蓝 印花布及其 吉祥 图案和 合二仙考
邵 宇

要 :蓝 印花布是我 国古老 的手 .  ̄ 染纺织品之一 ,南通是蓝 印花布 的一个重要产地。文章在论 述南通蓝印花 布 Zg - .
艺术特 点的基础上,着重论述 了吉祥 图案 “ 和合二仙”在 南通蓝印花布 中的应 用情况。 关键词 :南通;蓝印花布 ;吉祥 图案 ;和合二仙
图案”眨 ,并 且构 思巧妙 ,借 助联想 、组合 ,运 用象 征、谐 音和借 比等手 法来表 现丰 富多彩 的 内容 和吉
祥祝福 的寓 意 ,反映 了广 大群众 的喜 闻乐 见 的生活 ¨ ,寄托着他 们对 美满 生活 的 向往 ,体现 了他 们朴 ” 素简约 的审美情趣 。
近现 代 民间蓝 印花布 的图案大 多 是世代相 传 的 ,尽 管各 代都有 变化 ,但是 基本保 持 原来 的风貌 。 由 于蓝 印花布产 地很广 ,各 具地方特 色 ,因此 流传 在 民间 的蓝 印花布 丰 富多采 。南通 蓝 印花 布 具有浓 厚 的

桐乡蓝印花布图案寓意研究

桐乡蓝印花布图案寓意研究

4隶体屈枚2021年第1期服装服饰桐乡蓝Ep花布图案寓意研究马雨清」,徐利平」,哀警卫2(1.嘉兴学院设计学院,浙江嘉兴314001;2.桐乡市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浙江嘉兴314000)摘要:桐乡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多样的图案备受人们喜爱。

文章在总结桐乡蓝印花布起源及发展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蓝印花布图案的寓意,对其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蓝印花布;图案;寓意;研究中图分类号:J523.1文献标识码:B蓝印花布,俗称“石灰拷花布”、“拷花蓝布”,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精品.最早的蓝印花布出现在汉晋,那时人们用蓝草色素制作的靛蓝染料染布,元明时期,染料制作工艺的逐步完善及棉纺织业的兴起,为蓝印花布发展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蓝印花布的发展空前繁荣.桐乡蓝印花布以丰富、精美的传统图案造型、写实质朴的素材来源、蓝白相间的和谐色彩、吉祥而美好的寓意而闻名于世.1桐乡蓝印花布起源及发展蓝印花布作为江南水乡的传统艺术代表,彰显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桐乡市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加之京杭大运河流经此地,两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宜人.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的交融,宋末元初著名棉纺织家黄道婆将其在海南黎族学习的先进棉纺织技术带回乌泥泾并在乌泥泾和松江一带向周围传播,这对长江流域的棉花种植业以及桐乡棉纺织业的快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繁荣,也让桐乡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得到迅猛发展.《石门镇志》记载:“吾镇染坊所染者,皆乡货,如绵绸布匹等料。

”⑴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在桐乡历史久远,流传广泛.明清以来,桐乡地域的乌镇、石门、崇福等地开有收稿日期:2020-11-17基金项目:嘉兴学院教学建设项目(002CD1904-3-101)第一作者简介:马雨清(1993—),女,浙江嘉兴人,硕士研究生.通信作者:徐利平,副教授,E-mail:553275431@.文章编号:1009-3028(2021)01-0040-04数十家蓝印花布印染作坊,逐渐形成了细腻精巧、典雅大方的工艺风格.1978年,桐乡生产的蓝印花布开始出口,并且保存了浙江省内唯一完整的传统制作工艺.随着改革开放,这项具有浓厚江南民间艺术风格的手工艺在传统基础上不断改进,向着实用性、装饰性、收藏性发展,制成各类地域特色浓厚的手工艺品.桐乡蓝印花布因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吉祥寓意一直被世人所喜爱. 2014年,桐乡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蓝印花布图案是传统装饰图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中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蓝印花布图案的表现题材多种多样,构图形式颇具美感,是传统民间艺术的佳品.2桐乡蓝印花布图案的寓意桐乡蓝印花布图案历史悠久,善用各种花草禽兽图案彰显不同的吉祥寓意⑵,如萱草宜男、石榴多子、麒麟仁义、龙凤呈祥、鹤表示父子之道、鸳鸯彰显夫妻之情等.吉祥图案种类繁多,既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又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心理及审美情趣,有助于解读、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2.1植物图案及寓意桐乡蓝印花布中的植物图案繁多且应用广泛,其形象生动、风格独特、寓意深刻,如象征华丽富贵的牡丹图案;饱含多子、多福、多寿等祝福之意的仙桃、佛手、石榴;象征纯洁、坚贞、高尚等品-40-2021年第1期服装服饰格的梅兰竹菊等,这些图案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组合使用,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蓝印花布PPT课件

蓝印花布PPT课件

色彩搭配与象征
蓝色与白色
蓝印花布的主要颜色是蓝色和白 色,蓝色象征着沉稳、庄重和神 秘,白色则代表着纯洁和高雅。
红色与黄色
在蓝印花布中,红色和黄色通常 作为点缀色出现,象征着喜庆、
热情和活力。
绿色与紫色
绿色和紫色在蓝印花布中较少见 ,但偶尔也会搭配使用,寓意着
生命、成长和贵族气质。
蓝印花布的艺术价值
对未来的展望与期许
传统工艺的振兴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需 求的提高,蓝印花布等传统工艺 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 展。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新的传承 方式和商业模式,让这些传统工 艺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跨领域合作
未来,蓝印花布等传统工艺可以 与不同领域进行跨学科合作,例 如与时尚、家居设计、艺术品等 领域进行结合,拓宽其应用范围 和市场前景。
以梅、兰、竹、菊、莲等植物形象为主, 寓意着美好、纯洁和高雅。如“梅兰竹菊 ”、“莲花纹”等。
人物图案
几何图案
多以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为 题材,寓意着忠、孝、节、义等传统美德 。如“八仙过海”、“昭君出塞”等。
由直线、曲线和圆形等基本图形组合而成 ,具有鲜明的抽象风格和现代感。如“万 字纹”、“云纹”等。
民族工艺的代表
蓝印花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 美的图案成为民族工艺的代表之一 。
文化交流的纽带
蓝印花布在海外也享有盛誉,成为 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02
蓝印花布的图案与色彩
图案类型与寓意
动物图案
植物图案
常以龙、凤、鸟、鱼、蝙蝠等动物形象为 题材,寓意着吉祥、富贵和长寿。如“龙 凤呈祥”、“鱼戏莲”等。
03
跨界合作
蓝印花布作为一种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传统工艺,吸引了众多领域的关

邵阳蓝印花布

 邵阳蓝印花布

邵阳蓝印花布邵阳蓝印花布《双凤朝阳》邵阳蓝印花布有一个很“土气”的名字——豆浆布,但是它曾经“衣被天下”,是我国传统印染艺术中的一支奇葩,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邵阳蓝印花布是一种用防染白浆印花靛蓝染色的双色布。

它源自远古时代苗族、瑶族人的“阑干斑布”和“蜡缬”。

据《邵阳县志》、《宝庆胜揽》记载:唐贞观时期,邵阳境内棉纺织业兴起,邵阳人在苗瑶蜡染的基础上,首创以豆浆石灰代蜡防染的印染法。

至明清两朝,由于水陆交通发达,资江直抵长江,武汉有专用的宝庆布码头。

当时邵阳商贾云集,成为华南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蓝印花布生产、印染、销售中心,被誉为蓝印花布之乡。

邵阳蓝印花布是一种集民间美术与民间工艺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分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种,属镂空印花,具有染而不褪,耐洗耐晒,纹样图案愈洗愈明的特点。

其工艺流程是:先用厚实的油纸或皮革雕刻出所需要的图案花版,然后把花版压在布料上,在花版的镂空处刷上用石灰石浆调合的防染浆,待晾干后将布料投入蓝靛染缸中加染,然后晾干刮去防染粉浆,花纹图案就显露出来了。

邵阳蓝印花布纹样古朴、占线细密、巧为拼集、虚实明暗、妥加调配,注重大的色块对比和细部刻画,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清新的美感。

邵阳蓝印花布用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创造出了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绚丽多彩的蓝白艺术世界,其主要作品有花布、被面、床单、门窗、桌布、包袱、枕巾、帐檐、腰带、头巾、围裙、肚兜、椅巾等,以蓝印花被面、床单、帐檐最为著名。

邵阳蓝印花布不但实用,也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蓝印花布所选用的纹样素材往往含有某种吉祥的意义,其图案内容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或吉祥纹样,最具代表性的有:《凤凰牡丹》、《狮子绣球》、《金鱼戏莲》、《吉庆有余》、《凤鹿》、《鸳鸯戏水》、《蝶戏牡丹》等。

其内涵主要受汉文化的影响,也有多民族文化的痕迹,擅用象征、比喻、谐音等手段,尽显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淳朴的自然之美。

学者左汉中回忆说:小时候看到妇女身着蓝印花布围裙和罩衫,清新淡雅,质朴无华。

蓝印花布系列之——蓝印花布纹样

蓝印花布系列之——蓝印花布纹样

四川 、山西 、陕西 以及东北各省等 ,并形成 了各 自的艺术风格 。南通地 区蓝 印花布纹样 ,吸收 了苏 州纹样 的精髓 ,并融进 I
了刺绣 、剪纸等 同类 民间艺术 的优 秀图形 ,品种 多 ,形式 广 ,集 人物 、动物 、几何等 为一体 。图形分蓝底 白花 、 白底 蓝 花 、蓝 白底相交 的多种艺术风格 ,在简单 的蓝 白两色 中,创造 出千变万化 的艺术造型 。经 张仃大 师鉴定 南通地 区保存及 收 藏的蓝 印花布 ,花型之多 ,艺术水平 之高能代表 中国蓝 印花布 总体 水平 。浙江地 区的蓝 印花布风格接近 江苏 ,图案丰 富多 彩 ,风格朴实大 方 ,造型清新秀 美。湖南蓝 印花布纹样 ,被面 以丰富的凤凰造 型为特色 ,以花瓶 门帘 为代 表 ,纹样结构严 谨 。 山东 以植物 小花草 为特 色 ,纹样 简朴粗 犷 ,以蓝底 白花为主 要形式 。民 间花版艺 人在 交流 中不断 吸收 当地 的民间特
李 灿记 、南通 的程 家染坊 、山东 临沂曹继胜 、杨万林等 。经过 了几代 人乃至十几代 艺人的不懈 努力 ,使蓝 印花布纹样品种 得 到了前所未有 的发展 ,被面 、包袱 布的框架纹样设计 基本达到 了艺术的顶峰 。其造型绝大部分 采用 了吉祥 图案 ,使画面 中的内容和形式巧妙结合 ,让老百姓观之悦 目。这些纹样大都是图必有意 ,意必吉祥 ,例 如 : 凤戏牡丹凤是百乌之王 ,牡丹是百花之王 ,二者都是祥瑞之物 ,象征着富贵和幸福。 鲤鱼跳龙 门用鲤鱼和龙 门组成 图案 。在民间示意长辈们希望子孙好好学 习,望子成龙 ,吉祥如意。 麒麟送子麒麟是传说 中的神兽 ,是祥瑞的征兆 ,一童子骑在麒麟身上手持莲如意 ,寓意人们早生贵子 ,早得福。
维普资讯
蓝 印花 布 系列 之

蓝布印花ppt课件

蓝布印花ppt课件

(7)刮白:出缸布晒干后灰碱偏重,先泡酸水固色, 清洗后摊平布面,以菜刀斜倾四十五度,用力适 中地刮去灰浆。
(8)完成:刮去灰浆的布清洗二至三次,将残留布面 的灰浆和浮色去除干净,挂上晾晒架。蓝白花布随 风飘动,十分壮观。
蓝印花布广泛应用于衣裙、被褥、枕巾 等
工艺流程:
(1)刻版:在刷过桐油的纸版上刻花。刻时刻刀需竖 直,力求上下层花形一致。刻刀斜口单刀、双刀、圆 口刀,版下垫一层不伤刀口的垫子,有助刻画自如。
(2)刮浆:将花版一头固定于桌面,坏布沾湿置于花 版下面。黄豆粉加石灰作为防染浆,用水调和至黏 稠适度,均匀刮于花版上。
(3)揭版:自花版一角直立掀起,不可在坏布上拖拉, 以免损坏花样的完整性。
(4)浆布:印有防染浆的坯布,要吊挂晾干才能入布放入清水中 略为浸泡,再平均地置入染缸约二十分钟。
(6)显色:将布取出悬挂、透,风,不断挑动布面, 使全部氧化均匀,以达到显色目的。染色和显色 可依色泽深浅要求,重复多次。
蓝布印花
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两千多年前,勤劳聪颖、敢
为人先的五峰铺镇人民发明创造的,它又 叫豆浆布。是一种用石灰豆浆防染花靛蓝 染色的双色布,深重的蓝,纯净的白、高 超的工艺,创造出了一个淳朴、自然、千 变万化、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
蓝印花布图案: 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或吉祥纹样, 如“双龙抢宝”、“鸾凤和鸣”等。五峰铺镇 也因此而被誉为“蓝印花布之乡”。

梁平蓝印花布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梁平蓝印花布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人民的习惯和喜好 、 愿望和诉求 , 区域性 的民间艺术文化与当地的风土人情 、 生活习性密切结合 。
梁平 作 为 曾经 古 巴国 的腹心地 带 , 蕴含 巴蜀 文化 的丰 富 内涵 。古 巴 国的 生 活 习惯 和美 学 观念 对 梁
平 的 民间艺术 起 到 了不 可低估 的作 用 。 巴人 喜爱 花 饰 衣 着 , 梁平 蓝 印花 布 明显 带 有 巴人 遗韵 。梁平 蓝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 哲 学社会科 学版 )
2 0 1 4年第 6期
梁 平 蓝 印花 布 吉 祥 图案 的文化 意 蕴


4 0 0 0 4 7 )
( 重庆师范大学 美术ຫໍສະໝຸດ 院 , 重庆摘要: 重庆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梁平蓝印花布 吉祥 图案是 民间艺术和 民俗 文化 的典型代表 , 反映 着人 民的
前, 姑娘 出嫁 时必定 会有 几条 “ 龙 凤被 ”, 这 种蓝 印花布 被 面 都 印染 龙 凤 呈 祥 、 风 戏牡 丹 等 婚 庆 图案 , 被
当地百姓 称 之为 “ 压箱布” _ l J 。可见 , 梁 平 蓝 印花 布 活跃 在 各 种 民俗 活 动 中 , 是 老百 姓 生 活 中必 不 可 少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42 0 9 ( 2 0 1 4 ) 0 6— 0 0 1 9—0 4
梁平蓝印花布 , 是一种体现 中国西南地 区民间文化 的传统手艺 , 2 0 0 9年被定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
遗 产 。蓝 印花布 在宋代 称 “ 药斑布” ,在 明 、 清 时称 为 “ 浇 花 布 ”, 是 具 有 悠 久 历 史 的 民 间 印染 工 艺 品 。 它从制 版 、 印花 到染 色 , 全 部采 用手 工操作 , 是 我 国人 民智 慧 的结 晶 。它 以蓝 白为 基调 , 具有 清 新 纯朴 、 寓意 吉祥 的艺术 特点 和浓 厚 的乡土 气息 。

南通蓝印花布:在岁月中雕染

南通蓝印花布:在岁月中雕染

南通蓝印花布:在岁月中雕染蓝印花布,是一种在白布上用靛蓝染出蓝白相间图案的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以斑点的粗细、疏朗组合成各种纹样图案,日常的衣服、床褥、包袱布、桌布等都可以用到蓝印花布。

它在江苏、浙江、湖南、山东等地区都有分布,江苏南通地区的蓝印花布曾有着最广泛的生产和使用,南通被誉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在工艺和纹样上都有其鲜明特色,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南通,古名为胡逗洲,因为远古时代,南通是一片茫茫的江口海域,随着长江泥沙的沉积,形成了沙洲、浅滩,逐步发展成陆地。

汉代,当地人开始“煮海为盐”,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产盐区。

盐业厚利,促进了城市繁荣发展,城市规模也日益扩大,至明代已成为苏北重要的城市。

后随着海岸线东移,盐业开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植棉业的发展和家庭手工土布业的兴盛。

南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约16℃左右,加上地势平坦,土质细而松,排水良好,非常适宜种植棉花。

早在元末明初,南通已从隔江相望的苏南地区引进了棉种和植棉技术,发展到清代,南通已成为重要的棉花产区之一。

1895年,清末状元张謇回家乡兴办纺织厂和企业,土布被广泛生产和应用,南通成为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成为闻名遐迩的纺织城。

蓝印花布是从宋朝的“药斑布”发展而来,《嘉定县志》记载:“以灰药涂布染青,俟干拭去,青白成文,有山水、楼台、人物、花果、鸟兽诸像”,药是指染料原料蓝靛,斑是指蓝色的纹样,到了清代又称之为“浇花布”。

除了土布在南通的广泛生产和应用,染色的关键还在于染料原料——蓝草。

蓝草有马蓝、蓼蓝、菘蓝、茶蓝等种类,南通当地多为蓼蓝草。

南通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给蓝草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蓝草种植在当地农村十分普遍,成为众多农民的副业。

南通人祖祖辈辈多以种蓝草、蔬菜为生,每年农历二月种植蓼蓝草,五月收割头蓝,大暑季节收割二蓝,蓝印花布就是利用蓝草色素染色。

中国蓝印花布中的吉祥纹样

中国蓝印花布中的吉祥纹样

普及 的纺织 品
蓝 印 花 布 有 蓝 底 白 花 和 白底 蓝 花 两 种

风格朴实
清新 有着 浓 厚 的 乡 土 气息


传统 的蓝 印花 布纹样 都来
、 ,
自于 民 间 多 为 写 实 生 动 活 泼 独 具 匠 心 且 多 为 吉 祥
, ,
纹样 如



长命 富贵


” 、

富寿 常 圆








并 以 梅梢 通 眉






来表达人们希望 喜事临 门 幸福 快 乐 的美好愿
、 、
维普资讯

来象征 长寿延年

的表达一定思想和愿望 的如“ ”八 卦 等 。其 中的 “ ” 、 符 是 随 佛 教 传 人 的 吉 祥 符 号 , 代 起 读 作 “ ” 又 有 唐 万 ,
还有 . 中国人 普 遍 认 为 牡 丹 象 征 富 贵 ; 生 、 芝 花 灵 象征 长生 不老 : 钱 象征 财 富 . 铜 这些 都 是 蓝 印花 布 纹样
“ 事多 多 ” 好 的意思 。八 卦 则表 达 了中 国人 “ 人合 一 ” 天
的哲 学思 想 . 如左下 图。
的常见 题材 此外 . 中国 民间有 给小孩 子 挂长命 锁 的 习 惯 . 钱 和锁 常与 蝴蝶 ( 福 迭 ) 蝙 蝠 ( 通 福 ) 在肚 铜 通 、 蝠 等 兜上组 成象 征长 寿 、 福 等 的吉祥 纹样 。 幸
23寓意 : 某些纹 样题 材如 原有 的平 常人 都熟 悉 、 . 借 理解 的特定 含 义 . 寓意 吉利 的 内容思想 。如 梅花 在 一年

蓝印花布鉴赏课件PPT

蓝印花布鉴赏课件PPT

材质与质感表现
01
02
03
质地轻柔
蓝印花布的材质多为棉布 或麻布,质地轻柔,手感 舒适。
纹理自然
蓝印花布的纹理自然,呈 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感。
质感独特
通过不同的印染工艺和技 巧,蓝印花布的表面呈现 出独特的纹理和质感,具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03
蓝印花布的应用与价值
服饰与家居装饰
服饰
蓝印花布在服饰领域的应用历史悠久,尤其在传统服饰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朴素 、自然的风格深受人们喜爱,常用于制作衣物、围巾、头巾等。
传统图案的创新设计
蓝印花布的传统图案丰富多彩,寓意深远。在现代设计中,可以通过对传统图案的创新设计,使蓝印 花布更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
蓝印花布产业的未来发展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需求的增 加,蓝印花布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未来,蓝印花布可以应用于家居装饰 、服饰、艺术品等领域,满足人们多样 化的需求。
家居装饰
蓝印花布也是家居装饰的优选材料之一,可以用于制作窗帘、床单、桌布等,为 家居增添古朴典雅的气息。
礼品与收藏价值
礼品
蓝印花布因其独特的手工技艺和艺术价值,常被作为礼品赠 送给亲朋好友,寓意着祝福和美好。
收藏价值
由于蓝印花布的稀缺性和独特性,其收藏价值逐渐被发掘。 一些珍贵的蓝印花布作品已成为收藏家们的追逐目标。
VS
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蓝印花布产业应当注重 可持续发展,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降低 能耗和减少污染,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 效益的双赢。同时,还应当加强人才培养 和传承工作,为蓝印花布产业的可持续发 展提供有力保障。
06
蓝印花布的案例展示
传统蓝印花布作品赏析

中国蓝印花布中的吉祥

中国蓝印花布中的吉祥

中国蓝印花布中的吉祥纹样邓洪涛Ξ(嘉兴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浙江嘉兴314001)摘 要:该文分析了蓝印花布吉祥纹样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和文化渊源,并说明了蓝印花布的现代运用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蓝印花布;吉祥纹样;表现手法;文化渊源。

 中图分类号:T S 941.2Abstract :T he article analyzes the exp ressi on techn iques and cu ltu ral o rigin of lucky pattern s on b lue allover in Ch ina ,and show s the app licati on and p ro spect of the b lue allover .Key words :b lue allover ;lucky pattern ;exp ressi on techn ique ;cu ltu ral o rigin . CLC :T S 941.2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8-6781(2004)06-0067-03蓝印花布源于秦汉,盛于宋代,是我国民间艺术中一种体现了东方文化特征的传统工艺品,起初所用面料为葛、麻、丝织物。

公元7世纪,棉花种植从印度传入我国,棉布逐渐取代丝、麻等织物面料。

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后,朝廷对民间控制力较弱,对百姓日用品及服饰用色、纹样的管制较宽松,蓝印花布的纹样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明清时期起,蓝印花布流行于民间成为我国最为普及的纺织品。

蓝印花布有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种,风格朴实清新,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传统的蓝印花布纹样都来自民间,多为写实,既生动活泼又独具匠心,且多为吉祥纹样,如:“长命富贵”、“富寿常圆”、“麒麟送子”、“双鱼吉庆”、“十全十美”、“龙凤呈祥”等等,反映了百姓的喜闻乐见,寄托着他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深厚积淀。

梁平蓝印花布

梁平蓝印花布

我国民间工艺美术色彩观念,一直深受传统阴阳五行哲学中五行色彩学配色体系的影响。民间蓝印花布的靛 蓝之色是古代五色观中的青色,青色主木,体现春天万物之生长,即生命也。我国古代服饰制度对于色彩的限制, 使青色成为平民阶层的象征,而这种平民化的特质正是蓝印花布在民间一直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青色在我国传 统文学和古典神话中的形象也赋予了它更多的意义和内涵。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的印染花布所体现出来的对比与 谐调统一美,也反映了最古老的文化典籍老庄的阴阳观中所强调的和谐、共生互补的阳刚与阴柔之美。由此可见, 蓝印花布的单纯色彩其实有着深厚的传统审美基础。
3.防染糊:梁平蓝印花布采用的是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方法,所以民间艺人用豆腐和石灰制作防染糊,豆腐 与石灰按2:1的配比,搅拌均匀,待呈粘稠状即可用。
4.染料:梁平蓝印花布采用的染料为植物染料蓝靛(又名土靛),系一种植物还原染色材料。梁平礼让镇当 年首屈一指的染匠蓝定志老人(78岁)说: “蓝紫一般能生长2-3年,高约40-100厘米,叶片呈长椭圆形,有 10-15厘米长,枝叶都可入靛。一年可以在夏秋季节采叶三次,第一年收割后不挖出根部,冬天用杂草覆盖,第 二年春天又可以发芽。”现据梁平县文化馆初步考证:“蓝紫”这一植物实际上就是“板蓝根”。
特色
构图
色彩
纹样
梁平蓝印花布(15张)梁平蓝印花布构图形式都是受实用功能的影响。根据用户要求,在纹样设计时有适合任 意剪裁的,也有适合特定形状需要的。使用连续纹样,一版多次印,印花布适合纹样的构图形式基本源于古代的 织绣纹样,以团花、散花、梅花、菊花等连续的图案形式为主。蓝印花布的构图饱满、整洁,普遍采用中心纹样 相结合的组合形式,以对称的边缘图案来衬托中心主要图案,从而形成结构严谨、完整和谐、主次分明、并以此 来表达一个寓意深远的主体内容。蓝印花布呈现为平面的装饰效果,进行必要的夸张、纹样高度概括,是写实和 抽象完美结合的产物。纹样由点、线的连续或集聚来表示虚线、虚面,断刀刻法来表现线条。民间蓝印花布纹样 中最大的特点是点的丰富多彩,如胡椒点、介字点、大混点、小混点、梅花点、垂叶点等等。

天门蓝印花布纹样特征的解析

天门蓝印花布纹样特征的解析

2015年第3期(总第217期) 山东纺织经济 27天门蓝印花布纹样特征的解析王心悦,叶洪光(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3)摘要:天门蓝印花布是荆楚民间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风格质朴、雅致,作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门蓝印花布,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无比深厚的艺术内涵和很高的审美价值。

本文通过对湖北天门蓝印花布纹样特征做出解析,旨在寻找适合当今社会生活下的天门蓝印花布发展的道路,同时有利于其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天门蓝印花布;非物质文化遗产;纹样特征;保护与传承中图分类号:TS19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0968.2015.03.011蓝印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

它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江苏称之为“药斑布”;东北称之为“麻花布”;山东称之为“猫蹄花布”;湖北称之为“豆染布”。

最初的蓝印花布以蓝草为染料,用黄豆粉、石灰粉做防染浆,经过画样、镂刻、胚布处理等多道工序染制而成。

在我国,江苏南通是明清以来,对蓝印花布唯一不间断的传承的地区;而湖北在清代中期前主要流行砑花工艺的印花布,这应该就是天门蓝印花布的雏形。

1 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况1.1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发展蓝印花布遍布全国,在中部地区的湖北,以天门蓝印花布最负盛名。

湖北天门历史悠久,位于江汉平原的楚地,濒临长江,是棉花的高产地区。

它与江苏南通地的土质、气候特点极为相似,都是全国著名的棉乡。

随着棉业种植的不断发展,产量的不断提高,湖北天门的棉纺织手工业得以兴盛。

此外,天门在明代就已开始种植蓝草,这就地的染料更便于染制蓝印花布,也促进了天门蓝印花布的发展。

天门蓝印花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楚文化的见证者。

据《天门县志》记载,“乾隆六十年(1795年),山(西)陕(西)帮商人在(天门)岳家口收购棉布(土布),销往陕西、山西、甘肃等地。

岳家口蔡云昌经营的棉布被陕帮商人誉为棉缎。

道光元年(1821年),天门县城有郭复兴、刘茂盛、唐茂盛等作坊大规模生产蓝印花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印花布的吉祥图案
1 二龙戏珠龙,《说文》十一:“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钜,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珠,指夜明珠、珍珠。

《述异记》卷上:“凡珠有龙珠,龙所吐者……。

”传说龙能降雨祈丰收,又象征皇权。

民间遇旱年常拜祭龙王祈雨。

后演变成“耍龙灯”的民俗活动,“二龙戏珠”即由“耍龙灯”演变来的,有庆丰年,祈吉祥之意。

2 狮子滚绣球汉代民间流行“狮舞”,两人合扮一狮,一人持彩球逗之,上下翻腾跳跃,活泼有趣。

“狮子滚绣球”图案,来源于此。

舞狮子为民俗喜庆活动,且寓意祛灾祈福。

3 凤栖牡丹凤凰,亦作“凤皇”传说中的神鸟。

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其形据
4 连年有余“鱼”与“余”同音,比喻生活富裕,到年节之时,家境殷实。

这表达了古代人们追求年年幸福富裕生活的良好愿望。

图案经常由娃娃抱鱼、莲花鲤鱼等组合在一起。

5 天地长春瓜迭绵绵天竹或天竺牡丹、瓜瓞、长春花。

天竺牡丹,即大理花。

菊科,多年生草本。

夏秋开花,花大,色彩艳丽,花期长。

天竺,取一个“天”字。

同时竺与“祝”同音。

瓜瓞,小瓜,取瓜瓞绵绵寓子孙不断。

长春花指月季花,喻月月开花。

取长春之意。

“天地长春”图案,又叫天地不老。

寓意春光永驻,福泽长远。

6 福禄万代多子多福蔓、葫芦、石榴、佛手。

蔓,蔓
生植物的枝茎,木本曰藤,草本曰蔓。

“蔓”与“万”谐音,“蔓带”谐音“万代”。

葫芦,原产印度,传入我国后各地均有栽培。

因其瓜形奇特,带有神秘色彩。

“葫芦”谐音“福禄”。

石榴,果内结实种子甚多。

民间常用来寓意多子多孙,如“榴生百子”“多子多福”。

7 喜在眼前喜鹊、古钱。

古钱,古时用龟甲、齿贝当货币。

商周以后,改用金属铸钱。

有金、银、铜等,铜质货币俗称铜钱。

喜鹊取一“喜”字、钱与“前”同音,“喜在眼前”,喜事就在当前。

又有喜鹊、梅花的组合,“梅”与“眉”谐音,称为“喜鹊登梅”“喜上眉梢”。

8 太平景象象,寿命极长,可达二百余年,被人看作瑞兽。

象也喻好景象。

宝瓶,传说观世音的净水瓶,内盛圣水,滴洒能得祥瑞。

“太平有象”也叫“太平景象”、“喜象升平”形容河清海晏、民康物阜。

9 和合二仙和仙、合仙,是指高僧寒山和拾得。

寒山,一称寒山子,唐代僧人,相传他居丰县(今浙江天台)寒岩,喜吟诗饮酒,与天台国清寺僧人拾得为好友。

清雍正十一年,寒山,拾得被封为和圣与合圣,世人称“和合二仙”或“和合二圣”。

“盒”与“合”、“和”同音,喻“和合”。

民间年画常绘二圣,一持荷花,一捧圆盒,盒内盛满珠宝,并飞出一串蝙蝠,寓意财富无穷尽。

旧时民间嫁娶,喜挂和合像,取“和谐好合”之意,喻夫妻和谐,鱼水相得。

以图婚姻美满。

10 金玉满堂金鱼,亦称“金鲫鱼”。

早在原始社会的彩陶盆上。

商周时的玉佩、
青铜器上已见有鱼的形象作装饰纹样。

鱼与“余”同音,隐喻富裕、有余。

金玉满堂,言财富极多。

11 福寿双全蝙蝠衔住两个古钱、寿星、寿桃。

两个古钱,喻“双全”。

蝙蝠喻“福”,指洪福、福气、福运。

寿星、寿桃代表长寿。

组成图案叫“福寿双全”。

12 万事如意万年青,柿子,大桔子,玉如意。

万年青,多年生草本植物,供观赏。

这里取一个“万”字。

柿,落叶乔木,果实叫柿子,扁圆形,橙黄色,可食。

“柿”与“事”同音。

谓万事如意也。

旧民俗中,元旦用柏树枝上扎柿饼、桔子,称“百事大吉”。

寓大吉大利,事事如意。

13 三阳开泰羊、古同祥字,寓吉祥。

三羊喻“三阳”。

三阳,卦爻之初九、九二、九三,阳气盛极而阴衰微也。

开泰,泰卦名;乾上坤下,天地交而万物通。

开泰即启开的意思,预示要交好运。

“三阳开泰”图案,寓意祛尽邪佞,吉祥好运接踵而来。

14 龟鹤齐龄龟,鹤。

《龟经》载:“龟一千二百岁,可卜天地终结。

”鹤,仙鹤,相传龟鹤皆有千年寿,这里喻长寿。

《抱朴子·对俗》:“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

”郭璞《游仙诗》:“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龟鹤齐龄”寓意高寿。

15 鸳鸯戏水鸳鸯、莲花、莲实。

鸳鸯,水鸟名,羽毛颜色美丽,形状象凫,但比凫小。

雄的翼上有扇状饰羽。

雌雄常在一起。

《禽经》载:鸳鸯,朝倚而暮偶,爱其类。

据说鸳鸯成对游弋,夜晚雌雄翼掩合颈相交,若其偶失,永不再配。

莲实,莲子,喻
连生贵子。

“鸳鸯贵子”寓意夫妻恩爱,同偕到老。

16 青梅竹马竹、梅、喜鹊等。

竹、梅,比喻“青梅竹马”。

李白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两只喜鹊喻“双喜”。

“竹梅双喜”,即两小无猜,结为伴侣,夫妻恩爱,婚姻美满。

17 鹤鹿同春桐、鹤、鹿。

桐,梧桐树,落叶乔木。

树干平滑挺直。

桐木是制乐器的好材料。

桐与“同”同音。

“同春”,象春天一样美好。

“鹤”、“鹿”都是瑞兽。

隐喻“禄”、“寿”。

“鹤鹿同春”祝颂长寿之词。

18 寿居耄耋寿石、菊、蝴蝶、猫。

耄、耋,古时指活到八九十岁的老人。

耄耋之年,用来形容高寿。

“猫”与“耄”谐音,“蝶”与“耋”同音,“菊”与“居”谐音。

“寿居耄耋”是对长寿老人的尊崇和祝福。

19梅兰竹菊月季花,四季花卉梅、兰、竹、菊等,也有插入瓶中的造型。

月季花或四季花卉插入瓶中,曰“四季平安”。

寓意一年四季,月月幸福平安。

20富贵满堂玉兰花、海棠、牡丹。

玉堂,汉代殿名,亦作宫殿的通称。

《三辅黄图·汉宫》:“建章宫南有玉堂……阶陛皆玉为之。

”也称官署名。

汉侍中有玉堂署,宋以后翰林院亦称玉堂。

又指神仙所居。

泛指富贵之家。

“海棠”的“棠”与“堂”同音。

海棠、牡丹组成图案喻“满堂富贵”;玉兰花、牡丹喻“玉堂富贵”。

21百合万年百合、万年青或葫芦。

万年青喻“万年”。

葫芦,取绵延不断。

百合喻“百事和合”、指甚么事都协调顺利。

过去做生意图吉利,盼发财,多写“和气致祥”、
“和气生财”条幅。

“和合万年”,意指世世代代人事和睦,则自然事业兴旺,繁荣昌盛。

22 麒麟送子童子手持莲花、如意,骑在麒麟上等。

麒麟,传说中的神兽,如龙、凤、龟称为“四灵”。

象征吉祥和瑞。

据《圣迹图》载:“孔子生,见麟吐玉书”。

故“麒麟送子”,意指圣明之世,麒麟送来的童子,长大后乃经世良材、辅国贤臣也。

民间年画也画仙女抱一男孩骑于麒麟背上,谓“天仙送子”。

麒麟与玉书、如意组成图案谓“麒麟祥瑞”、“麒麟如意”。

23 连生贵子莲花、桂花、也有以莲花、笙和儿童组成。

莲与“连”、桂与“贵”、笙与“生”同音。

早在唐代铜官窑瓷器的纹饰中,就可以见到“连生贵子”的吉祥图案。

莲蓬寓意连生,桂花寓意贵子。

24 刘海戏金蟾刘海蟾、古钱。

刘海蟾,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名操,字宗成,五代时燕山人。

事燕主刘守光为相,好黄老之学。

后受仙人点悟,弃官隐修于华山、终南山,果然得道成仙。

元世祖时封为“明悟弘道真君。

”“刘海洒钱”寓意放弃功名利禄,淡泊修行。

中国民间流传有“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说法,赞扬视金钱为粪土之人的品格。

25岁寒三友松,竹,梅或梅,竹,石。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以“岁寒三友”之称。

苏东坡题画诗:“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为三益之友。

”明程敏政有《岁寒三友图赋》。

明清以来文人喜用此题材,或言志,或抒怀,或互相应酬以喻友情之坚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