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医证候学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是中国卫生部颁布的中医临床术语国家标准。
其主要目的是规范中医临床用语,促进中医临床研究、发展和实践的科学化。
证候部分是中医临床用语中的核心部分,是中医诊疗术语的基础和核心概念之一,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为中医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证是指人体内在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异常变化及其综合表现的总体,即所谓的疾病或疾病状态。
而候则是指人体外在的特定状态和表现,如面色、舌苔、脉象等。
综合起来,证候就是指疾病或疾病状态内外的表现和综合判断。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主要包括:病证、病机、病因、证型、证候和病理变化等六个方面。
其中病证是指疾病的基本表现和特点,病机是指疾病的生理、病理机制,病因是指疾病的起因和发展因素,证型是指相同或相似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规律,证候是指诊断疾病时,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获取的病人的客观表现和自觉症状,包括人体外貌、精神状态、脏腑器官功能等方面的表现和判断,病理变化是指疾病对人体器官、组织、细胞等内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和变化。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具有科学的规范性、系统的内涵和外延、客观的准确性和通用性等特点。
它使得中医临床用语更加严谨、规范和统一,便于医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社会。
同时,它也为中医的科学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保障。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不仅为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同时也帮助中医医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和知识,并促进中医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的制定和实施,是中医临床用语更加规范、科学和通用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医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未来,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和运用中医临床用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进一步推动中医医学的发展和创新,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中医证候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证候是疾病某一发展阶段病因、病理、病位、病势的综合表现,辨证是中医学所独特的认识疾病,诊断治疗疾病的途径和方法。
因此,对证候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1992年以来,我们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承担并完成了“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风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的研究”,现就工作中的体会以及对中医证候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以下意见。
1 建立规范化、定量化证候诊断标准是证候深入研究和多中心协作研究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化的研究,探讨了一些疾病证候量化诊断的方法,对指导临床,促进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86年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制订了《中风病中医证候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简称《标准》),使证候诊断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和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
但是《标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①《标准》是非定量化的,可重复性、可交流性较差。
受到医者水平、学术流派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病人在不同单位、个人处理时,辨证可能随个人主观倾向而偏倚,使多中心协作研究缺乏共同的基础。
②《标准》把中风病中经络分为5个证类,中脏腑分为4个证类,基本上是2个证候和3个证候的组合,如气虚血瘀证、风火痰上扰清窍证等。
受证类诊断术语的约束,临床工作中对有些病人难于进行证类的归属。
1988年1月~1991年6月我们曾应用电子计算机中风病证候诊断软件对210例中风病人进行了追踪调查[2],平均每个病人进入调查时发生3.16个基本证候,急性期平均每例变化4.9个证次,共出现58种组合形态。
说明不可能用少数固定的证类概括多数中风病人,也不可能用一个证类概括一个病人的全过程。
③《标准》缺乏等级可分辨性,不可能客观地记述证候的增减、进退,难以进行证候动态演变的研究分析。
因此对中风病证候进行深入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建立规范化、定量化的证候诊断标准。
应用数学方法进行表述,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
目前,国际上十分流行应用量表的方法进行疾病诊断,并要求量表具有特异性、可靠性、敏感性、可行性、规范性、可计量性、可推广性等特点。
中医辨证学
(六)热邪犯表证
【临床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面红,头痛,口干微渴, 咽喉痒或痛,或有汗。舌边尖红,脉象浮数。
【证候分析】
热邪犯表,卫气被郁——发热恶寒; 热为阳邪——发热重而恶寒轻。 风热灼伤津液,上炎于咽喉——口干微渴,
咽喉痒痛。 热性升散,腠理疏松——汗出。 热邪上扰——头痛。 舌边尖红,脉浮数为温热在表之征。
里
脏腑 五脏 脏腑 三阴经 筋骨
【临床表现】
表
病位 皮毛、肌腠、经络
里
脏腑、骨髓
一、表证
定义——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 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 的证候。
一、表证
病因——感受六淫之邪,即风邪、寒邪、暑 邪、湿邪、燥邪、火热之邪等。
《景岳全书·传忠录》:“表证者,邪气之自 外而入者也,凡风寒暑湿燥火,气有不正, 皆是也。”
汗。 寒邪郁于经脉——头痛,身痛; 肺失宣降——鼻塞微咳; 寒袭于表,脉气鼓动于外,脉道拘急——脉浮紧。
(三)暑邪伤表证
【概 念】 暑邪伤表证是指夏月炎暑之季, 感受暑热之邪所致的证候。
【病 因】 炎夏之季,烈日曝晒或高温环 境中劳作。
【辨证要点】 夏季恶寒发热,汗出,疲乏, 苔薄,脉濡数。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头痛,汗出,口渴,疲乏, 尿黄,舌红,苔薄白或黄,脉象濡数。
(二)寒邪束表证=表寒证
【概 念】 寒邪束表证又称表寒证,多因 感受阴寒之邪,体内阳气未能御制寒邪所 出现的证候。
【病 因】 衣单感寒,冒雨涉水,贪凉饮 冷。
【辨证要点】 恶寒重发热轻,苔薄白,脉浮 紧。
(二)寒邪束表证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 微咳,苔薄白,脉浮紧。
【证候分析】 寒邪束表,卫气不能宣发——恶寒重发热轻,无
新编中医学概要
新编中医学概要摘要:1.新编中医学的背景与意义2.新编中医学的主要内容3.新编中医学的特点与优势4.新编中医学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与挑战正文:【新编中医学的背景与意义】中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数千年的历史。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中医学研究的深入,新编中医学应运而生。
新编中医学是在传统中医学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中医学进行系统性整理、研究和发展的一门学科。
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对于促进中医学的现代化、科学化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新编中医学的主要内容】新编中医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学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传统中医学理论,以及新编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现代中医学理论。
2.中医诊断学:在传统中医诊断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和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中医治疗学: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气功等各种治疗手段,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提高治疗效果。
4.中医预防与养生学:运用中医学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进行合理的预防保健和养生。
5.新编中医学的现代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促进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
【新编中医学的特点与优势】新编中医学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兼容并蓄:新编中医学既保留了传统中医学的精华,又吸收了现代医学的优点,具有很强的兼容性。
2.整体观:新编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全身有关,治疗时需全局考虑。
3.个性化治疗:新编中医学注重个体差异,强调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治疗方法,使治疗更具针对性。
4.预防为主:新编中医学倡导预防为主,强调养生保健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5.安全性较高:新编中医学治疗方法多为天然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相对较安全,毒副作用较小。
【新编中医学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与挑战】新编中医学在现代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中医妇科(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_7
中医妇科(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某女,28岁;嗜食辛辣;经来量多,为常人两倍,4个月来周期尚准,经期5~7天,色深红,质黏稠,有小血块;心烦口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中医诊断为()A.月经过多气滞证B.月经过多血热证C.月经过多血瘀证D.崩漏血热证E.崩漏血瘀证2、某女,28岁;嗜食辛辣;经来量多,为常人两倍,4个月来周期尚准,经期5~7天,色深红,质黏稠,有小血块;心烦口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宜()A.补血活血固冲B.活血化瘀止血C.行气活血调经D.益气摄血固冲E.清热凉血固冲3、某女,28岁;嗜食辛辣;经来量多,为常人两倍,4个月来周期尚准,经期5~7天,色深红,质黏稠,有小血块;心烦口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选()A.保阴煎B.清经汤C.安冲汤D.四生丸E.固阴煎4、某女,28岁;嗜食辛辣;经来量多,为常人两倍,4个月来周期尚准,经期5~7天,色深红,质黏稠,有小血块;心烦口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假设信息)若患者兼见气短懒言,肢倦乏力,宜酌加()A.阿胶、首乌B.黄芪、当归C.黄芪、党参、白术D.杜仲、续断E.以上均不对5、某女,28岁;嗜食辛辣;经来量多,为常人两倍,4个月来周期尚准,经期5~7天,色深红,质黏稠,有小血块;心烦口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假设消息)如患者出现发热恶寒,少腹疼痛拒按,宜酌加()A.川楝子、元胡B.麻黄、桂枝C.艾叶、乌药D.双花、苡仁、败酱草E.以上均不对6、怀孕四个月,曾有三次堕胎史,表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足心热,两颧潮红,大便秘结,舌虹少苔,脉细数。
其证候是()A.气血虚弱B.血瘀C.肾精亏虚D.肾阳亏虚E.脾肾阳虚7、怀孕四个月,曾有三次堕胎史,表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足心热,两颧潮红,大便秘结,舌虹少苔,脉细数。
其治法是()A.补肾健脾,调理冲任B.温补肾阳,固冲安胎C.补气养血,固冲安胎D.补肾填精,固冲安胎E.活血祛瘀,理气安胎8、怀孕四个月,曾有三次堕胎史,表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足心热,两颧潮红,大便秘结,舌虹少苔,脉细数。
中医证候学
中医证候学目录1证候概述2辨证论治3证候诊断4证候分类5中西互补证候概述中医证候是指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以及患者个体当时所处特定内、外环境本质的反映,它以相应的症、舌、脉、形、色、神表现出来,能够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病势等病机内容,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中医的“证”是指疾病在演变过程中各种病理因素在体质、自然环境、社会心理等因素和多种矛盾综合作用于机体的整体反应,是诊察和思辨所得。
“证”实际上包括“证候”和“证名”。
在疾病过程中,都具有各个内在联系的一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紧,舌苔薄白等,可将其称为风寒表实证的“证候”。
对病变过程中某阶段所表现的证候,通过辨证而确定其病位、病性本质,并将其综合归纳而形成“证名”。
证候是证的外在表现,证名是代表该证本质的名称。
以“病”为经,以“证”为纬,病证结合才能正确把握疾病的整个发展过程。
所以说:单一的症状和体征无法表现一个完整的证候,证候一定是不同的症状和体征的综合,证候无论如何千变万化,都不能脱离疾病而独立存在,疾病的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共同构成了证候的本质。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辨证就是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所收集的资料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一种性质的证候。
论治就是在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我稳定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同一邪气致病,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可以导致疾病的多变性和证候的多样性,表现出不同的证候,例如:感冒,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症状,病属在表,但由于致病的因素和机体反应的不同,可表现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不同的证候。
只有辨别清楚感冒的症状是属风热或是风寒,才能确定采用辛凉解表或是辛温解表方法,给以适当的治疗。
中医证候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创新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治疗方法
中医证候学研究为中西医结合医学在治疗方法上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推动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中医证候学在中医诊疗中的重要性
确定疾病本质
中医证候学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证候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指导治疗
中医证候学通过对患者病情演变和疗效的动态观察,能够评估病情的预后,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评估预后
VS
中医证候学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到现代的多学科联合研究和交叉融合,不断发展和完善。
研究样本量不足,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和可推广性。
研究样本的代表性
VS
中医证候学研究涉及到的数据类型较多,包括临床数据、实验室数据和影像学数据等,如何科学地分析这些数据是难点之一。
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多学科联合研究的协调和管理
各学科之间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存在差异,如何协调和管理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是难点之一。
中医证候学的定义
中医证候学的内涵包括证候的概念、分类、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证候的动态变化和个体差异,提倡多学科联合研究和交叉融合。
中医证候学的内涵
中医证候学的定义和内涵
中医证候学通过对患者症状、体征、舌脉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能够准确判断疾病的本质,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3
中医证候学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
2021版中医症候医保对应中医症候医保2
风热犯目证(可选词:风热攻 目证;风热壅目证)
B02.02.09. B02.02.09. B02.02.09.02.02 B02.02.09.03 B02.02.09.03.01 B02.02.09.02 B02.02.09.02
B02.02.09.03.02
B02.02.09.03.02 B02.02.09. B02.02.09.02 B02.02.07.02 B02.02.07.01
风湿热邪攻目证
B02.02.03.02.04. 01
风盛脾虚证
B02.02.05. B02.02.05.01.03 B02.02.05.01.01 B02.02.05.01.02 B02.02.05.01.03
B02.02.05.01.03 B02.02.05.01.04. 01 B02.02.05.01
风痰证(可选词:风痰偏盛 风痰证(可选词:风痰偏盛 风痰闭神证(可选词:风痰闭 窍证;风痰闭阻证) 风痰入络证 风痰阻络证(可选词:风动痰 阻证) 风痰上攻证(可选词:风痰上 扰证;风动痰阻,浊邪上犯 风痰上攻证(可选词:风痰上 扰证;风动痰阻,浊邪上犯 风痰瘀痹脉络证(可选词:风 痰瘀痹阻脉络证;风痰瘀血 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 风痰瘀痹脉络证(可选词:风 痰瘀痹阻脉络证;风痰瘀血 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 风痰证(可选词:风痰偏盛 风痰上攻证(可选词:风痰上 扰证;风动痰阻,浊邪上犯 风水泛滥证(可选词:风袭水 泛证) 风水相搏证(可选词:风水犯 肺证)
ZBFT50
ZBFT51 ZBFT60 ZBFT61 ZBFT70 ZBFT80 ZBFU ZBFU00 ZBFU10 ZBFU20
ZBFU21
ZBFU22
ZBFU23
ZBFU24
《新编名方类证医书犬全》版本新探
古籍善本书 目》 所载完全一致 , 当为成化三年原本 似 无 疑 议 。 由于本 馆 另 藏 有 一 部 日本 翻刻 成 化 三 年本 , 笔者 将 二 者 比对后 发 现 , 仅行 款 格 式 等完 不
《 国中 医 研 究 院 图 书 馆 馆 藏 中医线 装 书 目》 中 (9 6 ) :明成化 三年 丁亥 熊 氏种德 堂刻 本 。 18 年 载 “ ” 《 国 中 医 图 书联 合 目录 》 19 年 ) : 明成 全 (9 1 载 “ 化 三 年 丁亥 (47 ) 氏 种 德 堂 刊本 。 收 藏单 位 16 年 熊 ”
方 。熊 氏注意到古代 流传下来 的医方众多 , 初学
之 人 很难 适从 。坊 间 以前 刊行 过 文 江孙 允 贤 的《 医
方集 成》 后 来一些名 医又续增 了宣 明 、 萃等方 , 拔
子 , 为“ 称 大成 ”都 是一 些 历 经效 验 的方 子 , 学 医 , 是 者 的捷 径 , 是 他认 为该 书 “ 类混 杂 , 但 证 分两 欠 明 ” ,
全 一 样 , 且 风 格 极其 相 似 , 目录之 后 也 有 一牌 而 在 记, 内容 与另 一本 全 同 。所不 同 的是 日本 翻 刻本前 面 有 两 篇序 文 , 一 篇 为吴 高 所 写 , 二 篇 为 熊 氏 第 第 自序 。书 尾还 有 一 段跋 文 , “ 误 ” 正是 这 段跋 和 辨 , 文和“ 误” 辨 为我 们 鉴 定 版 本 提供 了可 靠 依 据 。跋
病之际 , 审其 证 候 而方 药 备 具 , 无 检 阅之 繁 ” 得 [ 2 。
康复科中医临床路径
康复科中医临床路径精品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脑卒中急性发病存在功能障碍患者,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临床神经科定位体征和功能障碍患者。
2.头颅CT或MRI证实脑出血或脑梗死。
(三)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周期为22-28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9脑出血疾病和ICD-10:I63.9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疾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脑卒中康复治疗流程1.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入住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或卒中单元(1)24小时内,完成临床资料的收集,必要的辅助检查,并明确疾病诊断;(2)根据具体的脑卒中类型、病程及主要并发症,按照《临床诊疗指南一神经病学分册》选取适宜临床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
2)基础疾病的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的治疗。
感谢下载载精品3)临床治疗:根据病程及主要并发症等,缺血性脑卒中可给予溶栓、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自由基、抗血小板、调节血脂,必要时抗凝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可给予调节血压、颅压,改善脑供血、脑神经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等。
需要特殊处理,如急性抢救、溶栓、介入、手术等,人监护室内治疗。
所有患者均保持床上良肢位。
4)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如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
(3)72小时内,由神经康复医师组织,成立脑卒中康复小组,召开初期康复评价会,初步评价脑卒中后功能障碍。
(4)制定康复计划和康复目标。
(5)初步判断脑卒中的康复预后。
2.初步评估包括:(1)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内科并发症及并发症的评价;(2)昏迷程度评价:Glasgow昏迷量表;(3)脑卒中严重程度评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4)运动障碍:fugl-myer运动与平衡评分、阿什沃斯痉挛评估、行走能力评估等。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1各论一、内科症状一全身症状1畏恶风寒[概念]畏恶风寒即指怕冷的感觉,此症在外感及内伤疾病中皆较常见。
历代文献有"恶寒"、"恶风"、"畏寒"之称。
有认为"恶风"与"恶寒"不同,"恶寒"者不受风吹即有怕冷之感,虽居于密室之中,甚至覆被向火,仍全身觉冷;恶风者乃遇风吹始觉怕冷。
但临床所见,一般恶寒者皆恶风,恶风者也多兼有恶寒。
恶寒、恶风、畏寒表现相似,故本篇用畏恶风寒概括之,并统称为恶寒。
[鉴别]常见证候风寒束表恶寒: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寒中少阴恶寒:恶寒无热,身倦肢冷,精神萎靡,呕吐,下利清榖,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微。
阳虚阴盛恶寒:恶寒肢冷,倦怠无力,少气懒言,口淡不渴,尿清便溏,面白舌淡,脉沉迟无力。
阳盛格阴恶寒:恶肢冷,烦渴喜冷饮,胸中烦热,腹部扪之灼热,咽干口臭,溲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沉伏。
痰饮内停恶寒:恶寒,肢体沉重,胸腹满闷,纳呆,口渴不欲饮,苔腻脉滑。
疮疡恶寒:恶寒,甚则寒战,发热,疮疡局部肿痛发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弦数或洪数。
寒疟恶寒:恶寒不发热,或热少寒多,休作有时,神疲肢倦,胸胁痞满,舌苔白腻,脉象弦迟。
鉴别分析风寒束表恶寒与寒中少阴恶寒:前者恶寒系风寒之邪外束,卫阳郁闭所致。
正邪交争则发热,卫阳不能舒展故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均为风寒表证。
治疗以辛温解表,发散风寒为原则,方选麻黄汤等加减。
后者恶寒系素体心肾阳虚,寒邪乘虚直中少阴所致。
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正不胜邪,故见无热恶寒、身倦肢冷、脉微细等症。
治疗宜扶阳抑阴,方选四逆汤为代表方。
纵观二证虽均由外寒所引起,但风寒束表恶寒其寒邪在表,恶寒必伴有发热,且有头身重痛等一系列表寒证;寒中少阴恶寒其寒邪深达于里,但恶寒而无发热,且有下利清榖等阴寒内盛之症,两者不难区别。
中医证候名称及代码(已修正)
中医证候名称及代码(已修正)中医证候代码中医证候名称ZB病因证候类ZBF风证类ZBF000风邪证ZBF001风邪偏盛证ZBF010风邪袭表证ZBF011风邪外袭证ZBF012风邪外袭,经气痞塞证ZBF013风邪侵袭证ZBF020风邪袭络证ZBF030风邪阻络证ZBF031卫外失固,风邪中络证ZBF040风邪犯肺证ZBF050风邪犯耳证ZBF060风邪热毒证ZBFD风、毒证类ZBFD00风毒证ZBFD10风毒入里证ZBFD20风毒在表证ZBFH风、寒证类ZBFH00风寒证ZBFH10风寒袭表证ZBFH11风寒外袭证ZBFH20风寒束表证ZBFH30风寒化热证ZBFH40风寒闭肺证ZBFH41风寒束肺证ZBFH50风寒犯肺证ZBFH51风寒袭肺证ZBFH60风寒犯目证ZBFH70风寒阻络证ZBFH80风寒痹阻证ZBFH90风寒湿阻证ZBFH91风寒湿痹证ZBFH92风寒湿邪证ZBFM风、湿证类ZBFM00风湿证ZBFM10风湿滞表证ZBFM20风湿化火证ZBFM21风湿化热证ZBFM30风湿郁热证ZBFM40风湿蕴结证ZBFM50风湿蕴肤证ZBFM60风湿毒聚证ZBFM70风湿凌目证ZBFM80风湿热证ZBFM81风湿热盛证ZBFM90风湿热郁证ZBFMA0风湿热邪攻目证ZBFP风、脾证类ZBFP10风盛脾虚证ZBFR风、热证类ZBFROO风热证ZBFR01风热偏盛证ZBFR02风重于热证ZBFR03热重于风证ZBFR04风热俱盛证ZBFR10风热壅盛证ZBFR20风热袭表证ZBFR21风热外袭证ZBFR22风热外袭,肺经有热证ZBFR23风热外侵证ZBFR24风热外犯证ZBFR30风热在表证ZBFR40风热化火证ZBFR50风热犯肺证ZBFR60风热闭肺证ZBFR61风热闭肺,心气虚衰证ZBFR70风热客睑证ZBFR80风热上犯证ZBFR81风热上扰证ZBFR82风热上攻证ZBFR90风热伤络证ZBFRA0风热阻络证ZBFRB0风热壅目证ZBFRC0风热蕴肤证ZBFRD0风热蕴肌证ZBFRE0风热血热证ZBFRF0风热血燥证ZBFRG0风热痰毒证ZBFRH0风热痰凝证ZBFRM0风热毒蕴证ZBFRJ0风热疫毒证ZBFRK0风热邪毒证ZBFRK1风热邪毒外侵证ZBFRL0风热湿毒壅盛证ZBFRN0风热湿邪浸渍证ZBFRO0风热停留证ZBFT风、痰证类ZBFT00风痰证ZBFT10风痰闭阻证ZBFT11风痰闭窍证ZBFT20风痰入络证ZBFT30风痰阻络证ZBFT40风痰上扰证ZBFT41风痰上攻证ZBFT50风痰瘀血证ZBFT51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ZBFT60风动痰阻证ZBFT61风动痰阻,浊邪上犯证ZBFT70风水泛滥证ZBFT80风水相搏证ZBFU风、火证类ZBFU00风火证ZBFU10风火蔽窍证ZBFU20风火上炎证ZBFU21风火上炎,痰热闭窍证ZBFU22风火上扰证ZBFU23风火上扰清窍证ZBFU24风火上攻证ZBFU25风火攻目证ZBFU30风火内动证ZBFU40风火毒证ZBFU50风火热毒证ZBFU51风火热毒炽盛证ZBFX风、血证类ZBFX10风盛血燥证ZBFX20风瘀证ZBFZ风、燥证类ZBFZ00风燥证ZBFZ10风燥伤肺证ZBH寒证类ZBH000寒证ZBH001寒邪偏盛证ZBH010虚寒证ZBH020腹部中寒证ZBH030寒实证ZBH031寒实阻遏证ZBH040寒凝证ZBH050寒凝胞中证ZBH051寒凝胞中,寒湿凝滞证ZBH052寒凝胞中,阳虚内寒证ZBH060寒痛证ZBH070寒邪凝固证ZBH080寒邪外感证ZBH090寒邪内阻证ZBH100寒邪内积证ZBH110寒邪直中证ZBHA寒、阳证类ZBHA10寒凝阳衰证ZBHF寒、肺证类ZBHF10大寒犯肺证ZBHF20外寒肺热证ZBHF30寒滞肠胃证ZBHM寒、湿证类ZBHM00寒湿证ZBHM10寒湿凝滞证ZBHM 11寒湿凝聚证ZBHM20寒湿阻滞证ZBHM30寒湿瘀滞证ZBHM40寒湿瘀郁证ZBHM50寒湿蕴肤证ZBHM60寒湿困脾证ZBHM70寒湿入络证ZBHM80寒湿阻络证ZBHJ寒、经络证类ZBHJ10寒滞经络证ZBHP寒、脾证类ZBHP10寒邪犯胃证ZBHP11寒邪客胃证ZBHV寒、气证类ZBHV10寒凝气滞证ZBHV20寒凝气聚证ZBHR寒、热证类ZBHR10寒热错杂证ZBHR20表寒里热证ZBHR21外寒内热证ZBHT寒、痰证类ZBHT10寒饮停肺证ZBHT20寒饮伏肺证ZBHT30寒饮射肺证ZBHT40寒水上泛证ZBHT50表寒里饮证ZBHX寒、血证类ZBHX10寒凝血瘀证ZBHX20寒凝血涩证ZBHX30寒凝瘀结证ZBHX寒、心证类ZBHXA0寒凝心脉证ZBS暑证类ZBS000暑证ZBS010暑厥证ZBSF暑、肺证类ZBSF10暑伤肺胃证ZBSF20暑伤肺络证ZBSF30暑犯肺卫证ZBXM暑、湿证类ZBXM00暑湿证ZBXM10暑湿袭表证ZBXM20暑湿在表证ZBXM30暑湿内蕴证ZBXM31暑湿内蕴,寒邪束表证ZBXM40暑湿热蕴证ZBXM50暑湿蕴结证ZBXM60暑湿交阻证ZBXM70暑湿困脾证ZBXM71暑湿伤脾证ZBXM80暑湿困阻中焦证ZBXM90暑湿困伤心脾证ZBXMA0暑湿弥漫三焦证ZBSJ暑、津液证类ZBSJ10暑伤津气证ZBSR暑、热证类ZBSR00暑热证ZBSR10暑热炽盛证ZBSR20暑热动风证ZBSR21暑动肝风证ZBSR22暑风证ZBSR30暑热内郁证ZBSR40暑热蒙心证ZBSR50暑热扰心证ZBSR60暑热浸淫证ZBSX暑、心证类ZBSX10暑入心营证ZBSX20暑入心肾证ZBSX21暑伤心肾证ZBSX暑、血证类ZBSXA0暑伤血络证ZBSXB0暑入血分证ZBSY暑、营分证类ZBSY10暑入营血证ZBSY暑、阳明证类ZBSYA0暑入阳明证ZBM湿证类ZBM000湿证ZBM001湿邪偏盛证ZBM010湿困中焦证ZBM020湿郁三焦证ZBM030湿邪外感证ZBM040湿邪蕴积证ZBM050湿邪浸渍证ZBMD 湿、毒证类ZBMD00湿毒证ZBMD10湿毒侵淫证ZBMD20湿毒蕴结证ZBMD30湿毒蕴肤证ZBMD40湿毒中阻证ZBMF湿、肺证类ZBMF10湿阻肠道证ZBMF11湿阻肠道,传导失司证ZBMJ湿、经络证类ZBMJ10湿阻盘络证ZBMJ20湿邪阻络证ZBMP湿、脾证类ZBMP10湿脾胃证ZBMP11湿邪困脾证ZBMP12湿阻脾胃证ZBMR湿、热证类ZBMR00湿热证ZBMR01湿热并重证ZBMR02湿重于热证ZBMR03热重于湿证ZBMR10湿热内侵证ZBMR20湿热内蕴证ZBMR30湿热化燥证ZBMR40湿热化火证ZBMR50湿热冲心证ZBMR60湿热蒙心证ZBMR70湿热动血证ZBMR81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ZBMR90湿热浸淫证ZBMR91湿热浸淫,气血不运证ZBMRA0湿热伤胃证ZBMRB0湿热伤阴证ZBMRC0湿热上蒸证ZBMRD0湿热下注证ZBMRD1湿热下注,膀胱滞涩证ZBMRD2湿热下注,扰动精室证ZBMRD3湿热下注,肝胆湿热证ZBMRE0湿热蕴结证ZBMRE1湿热蕴阻证ZBMRF0湿热蕴蒸证ZBMRF1湿热薰蒸证ZBMRG0湿热蕴毒证ZBMRG0湿热蕴伏证ZBMRM0湿热蕴肠证ZBMRJ0湿热壅盛证ZBMRK0湿热壅结证ZBMRK1湿热壅滞证ZBMRK2湿热壅阻证ZBMRL0湿热瘀阻证ZBMRL1湿热瘀滞证ZBMRL2湿热血瘀证ZBMRN0湿热中阻证ZBMRO0湿热阻络证ZBMRP0湿热火毒蕴结证ZBMRP1湿热火毒蕴盛证ZBMRV0湿热毒盛证ZBMRV1湿热毒聚证ZBMRV2湿热毒蕴证ZBMRV3湿热毒结证ZBMRR0湿热疫毒证ZBMRS0中焦湿热证ZBMRU0湿郁化热证ZBMRW0湿邪热毒证ZBMT湿、痰证类ZBMT10湿浊内蕴证ZBMT20湿浊壅滞证ZBMT30湿浊阻滞证ZBMT40湿浊冲心证ZBMT50湿浊蒙上证ZBMT51湿浊蒙上,泌别失职证ZBMT60湿浊上泛证ZBMT61湿浊上泛,脾蒌湿困证ZBMT62湿浊上泛,湿热蕴蒸证ZBMT70湿浊下注证ZBMT80湿浊中阻证ZBMT90湿浊内闭证ZBMT91湿浊壅闭证ZBMU湿、火证类ZBMU10湿火炽盛证ZBMU20湿郁化火证ZBMW湿、卫分证类ZBMW10湿郁卫气证ZBZ燥证类ZBZ010燥结证ZBZ020燥干清窍证ZBZF燥、肺证类ZBZF10凉燥袭肺证ZBZF20燥邪伤肺证ZBZV燥、气证类ZBZV10燥气化火证ZBZR燥、热证类ZBZR10燥热外犯证ZBZR20燥热伤津证ZBZR30燥热伤肺证ZBZY燥、阴证类ZBZY10燥伤真阴证ZBZY20燥邪伤阴证ZBU火证类ZBU010火邪郁结证ZBUD火、毒证类ZBUD00火毒证ZBUD10火毒炽盛证ZBUD11火毒炽盛,热入营血证ZBUD12火毒炽盛,气血凝结证ZBUD20火毒壅盛证ZBUD30火毒蕴结证ZBUD31火毒困结证ZBUD32火毒郁结证ZBUD33火毒凝结证ZBUD40火毒内陷证ZBUD50火毒内攻证ZBUD51火毒传心证ZBUD52火毒传肝证ZBUD53火毒传脾证ZBUD54火毒传肺证ZBUD55火毒传肾证ZBUD60火毒入络证ZBUD61火毒窜络证ZBUD70火毒入营证ZBUD80火毒迫血证ZBUD90火毒上攻证ZBUD91火毒攻目证ZBUDA0火毒伤阴证ZBUDA1火毒伤津证ZBUDB0火毒外泄证ZBUDC0胎火蕴毒证ZBUJ 火、经络证类ZBUJ10虚火灼络证ZBUR火、热证类ZBUR10火热炽盛证ZBUR20火热伤阴证ZBUR21火热伤津证ZBUR30火热扰心证ZBUR40火热邪毒壅盛证ZBUY火、阴证类ZBUY10火盛伤阴证ZBUY20郁火伤阴证ZBR热证类ZBR000热证ZBR001热邪偏盛证ZBR010热盛酿脓证ZBR020热盛肉腐证ZBR030热炽腑实证ZBR040腑实热结证ZBR050热入胞宫证ZBR051热入胞宫,气血两燔证ZBR060疹出热退证ZBR070热郁胸膈证ZBR080热郁成痈证ZBR090热灼胸膈证ZBR100里热炽盛证ZBR110余热未清证ZBR120热未尽证ZBR121余热未尽,肺胃阴伤证ZBR130下焦热盛证ZBR140热泪证ZBR150实热证ZBR160虚热证ZBR170热闭证ZBR171阳热内闭证ZBR180热盛动风证ZBR181热极生风证ZBR190热邪内郁证ZBR200热结血室证ZBR210邪热炽盛证ZBR220邪热留恋证ZBR230邪热郁蒸证ZBR240邪热壅结证ZBR250邪热内扰证ZBR251邪热内陷证ZBR252邪热内闭证ZBR260邪热传里证ZBR261邪热传里,肺胃热盛证ZBR270邪热未清证ZBR271邪热未清,阴液亏损证ZBR280邪郁化热证ABRD热、毒证类ABRD00热毒证ABRD01邪毒热证ABRD10热毒炽盛证ABRD11热毒炽盛,邪入营血证ABRD12热毒炽盛,热传心包证ABRD20热毒壅盛证ABRD30热毒壅结证ABRD31热毒壅滞证ABRD40热毒蕴结证ABRD50热毒蕴肤证ABRD60热毒凝结证ABRD70热毒内蕴证ABRD80热毒内陷证ABRD81热毒陷营证ABRD90热毒内攻证ABRD91热毒传心证ABRD92热毒传肝证ABRD93热毒传脾证ZBRD94热毒传肺证ZBRD95热毒传肾证ZBRDA0热毒入络证ZBRDB0热毒入营证ZBRDC0热毒上攻证ZBRDC1热毒攻喉证ZBRDD0热毒闭肺证ZBRDE0热毒冲心证ZBRDF0热毒酿脓证ZBRDG0热毒伤阴证ZBRDG1热毒伤津证ZBRDH0热毒火盛证ZBRDM0胎毒蕴热证ZBRF热、肺证类ZBRF10热伤肺津证ZBRF20热伤肺络证ZBRF30热客肺经证ZBRF40热犯肺胃证ZBRF50热壅肺窍证ZBRF60热入肺卫证ZBRF61热在肺卫证ZBRF70热蕴大肠证ZBRF80热结肠燥证ZBRF90热邪犯肺证ZBRFA0热邪壅肺证ZBRG热、肝证类ZBRG10热郁胆腑证ZBRJ热、经络证类ZBRJ10热盛伤络证ZBRJ20热蕴络瘀证ZBRJ30疫热伤络证ZBRJ热、津液证类ZBRJA0热盛津枯证ZBRJB0热盛伤津证ZBRJ热、厥阴证类ZBRJL0热陷厥阴证ZBRV热、气分证类ZBRV10热入气分证ZBRV11热在气分证ZBRS热、肾证类ZBRS10热伤肾阴证ZBRS20热迫膀胱证ZBRS热、少阳证类ZBRSA0热伏少阳证ZBRSB0热郁少阳证ZBRX热、心证类ZBRX10热陷心包证ZBRX20热闭心包证ZBRX21热闭心包,血络瘀滞证ZBRX30热入心包证ZBRX31热入心包,阳明腑实证ZBRX40热在心营证ZBRX41热在心营,下移小肠证ZBRX热、血证类ZBRXA0热盛血瘀证ZBRXB0热盛动血证ZBRXC0热迫血证ZBRXD0热结血瘀证ZBRXE0热与血结证ZBRXF0热入血结证ZBRX热、血分证类ZBRXL0热入血分证ZBRXL1热在血分证ZBRY热、阴证类ZBRY10热盛伤阴证ZBRY11高热伤阴证ZBRY20热退阴伤证ZBRY30热留阴分证ZBRY40热灼真阴证ZBRY热、营分证类ZBRYA0热入营血证ZBRYA1热在营务ABRYB0热灼营阴证ZBRY热、阳明证类ZBRYL0热入阳明证。
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
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医因自古而来,一直为人们提供着宝贵的卫生知识和良好的治疗方法。
古往今来,中医治病原则以中医证候为核心,由证候鉴别出其本质特征,进行各种效果更好的治疗。
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从观察症状到就诊诊断的一条逻辑思想路径。
其基本原则是:“以病本质为治法,以证候鉴别为办法”。
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的核心思想是以证候和本质的鉴别为准则,按照特定的诊断思想,把一种症状归纳为某种证候,从而把它放入该证候所属的病本质之中,进而用其本质特征和路径综合地鉴别出该证候归属的本质,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主要分为辨证论治和证候综合诊断两个部分。
辨证论治是以证候鉴别为准则,以辨证论治的思想为核心,用其本质特征和路径综合地鉴别出某种症状的本质,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证候综合诊断是把一种症状归纳为多种可能的证候,用该证候的特征和路径综合地鉴别出该证候本质,从而指导有效治疗。
为了便于证候鉴别,中医将病症及其表现归纳为众多证候,用特定的诊断思想,根据证候特征和路径,从而用其本质特征和路径综合地鉴别出该证候本质。
具体来说,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分为四大类:性质证、病理证、客观证和病变证。
性质证是由客观症状和主观症状综合鉴别出的,它以实验室检查为基础,以患者的表现为依据,推断出患者客观情况的变化。
病理证是由证候鉴别出的,它以影像检查为基础,以患者的病理变化为依据,推断出患者病理情况的变化。
客观证是由感觉和表现来鉴别出的,它以对患者症状的描述为基础,以患者感受到的痛苦程度和恢复情况为依据,推断出患者的客观表现的变化。
病变证是由病变的情况来鉴别出的,它以检查发现的病变表现为基础,以患者病变的程度和病变情况的变化为依据,推断出患者客观情况的变化。
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以更准确地鉴别患者的病本质,为患者定位病本质,以有效治疗提供良好的依据;同时,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也提供了一种贴合病本质的治疗方法,让患者的病情得以有效控制、更快的康复,为病人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使患者早日体验到完全康复。
新编中医学概要
新编中医学概要【原创版】目录一、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三、中医学的诊断方法四、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五、中医学的现代应用与挑战正文一、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中医学,起源于我国古代,是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先民们就在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
随着历史的推移,中医学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在唐宋时期,中医学迎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许多重要的医学典籍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相继问世,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认为天地万物由阴阳二气和五行(木、火、土、金、水)相互作用而产生。
脏腑经络学说则是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学说。
气血津液学说主要探讨了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和功能。
三、中医学的诊断方法中医学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等外在表现来了解病情;闻诊是通过嗅闻患者的口气、汗味、尿味、排泄物等来了解病情;问诊是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生活习惯等;切诊,又称脉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脏腑气血状况。
四诊合参,可以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
四、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中草药治疗、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
治疗原则以调整阴阳、平衡五行、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主。
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五、中医学的现代应用与挑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学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然而,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如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提高临床疗效;如何用现代科学方法解释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等。
肩凝症(肩周炎)中医门诊临床路径
肩凝症(肩周炎)中医门诊临床路径一、肩凝症(肩周炎)中医门诊临床路径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凝症(TCD 编码:BNV26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周炎(ICD-10 编码:M75.0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新编实用骨科学》第二版(陶天遵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 年)2.疾病分期(1)粘连前期:肩周部疼痛,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
(2)粘连期:肩痛较轻,酸重不适,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
(3)恢复期: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改善。
3.证候诊断肩凝症(肩周炎)临床常见证候:(1)风寒湿型: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
舌淡、舌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
(2)瘀滞型:肩部肿痛,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
舌暗或有瘀斑,舌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
(3)气血虚型: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淡,少苔或舌苔白,脉细弱或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肩凝症(肩周炎)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肩凝症,(TCD 编码为:BNV262)和肩周炎(ICD-10 编码为:M75.001)。
2. 疾病分期属于粘连前期、粘连期者。
3.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肩部骨折未愈合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 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肩关节X线片或MR;血、尿、便常规;小生化;传染病八项;新冠核酸;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凝血常规、血沉、风湿三项、胸部CT等。
中医 自学 荐书
以下是我为您推荐的20本中医自学书籍:1.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古代医学圣典,通俗易懂,系统描述了中医基本理论、鉴别诊断、病机治疗等方面的医学知识。
2. 《本草纲目》 - 东汉著名药物学家李时期所著,包含对中药的药用、用药须知等方面的涵盖非常全面。
3. 《针灸治疗学》 - 由佟文成教授所著,介绍了针灸的基本理论、腧穴的功能、针灸治疗等内容,是了解针灸和应用针灸的初学者的良好教材。
4. 《经方药物学》 - 作者何汝矩教授对中药学名家炙手可热的著作之一,详细介绍了各种中药方剂的组方理论、配伍禁忌等情况,对临床运用中药有很大的帮助。
5. 《中药学》 - 这本教材由中药学专家整理撰写,包含了中药植物学、化学和药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有利于读者们加深对中药理论和实践的理解。
6. 《中草药新编》 - 是一个详细且简明的中药指南,其中包括大量的中药方剂和中药治疗方案,对中医学初学者非常有帮助。
7. 《临床中医诊断学》 -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医的人体学、病证学等理论知识,非常适合那些希望了解中医理论和病方面的人。
8. 《简化版方剂大辞典》 - 这本方剂字典对那些希望系统地了解中药方剂的人非常有帮助,大量介绍不同中药方剂组成、配伍禁忌、效果等情况。
9. 《中医诊断学》 - 该书介绍了中医学中各种诊断方法和技巧,比如中医望诊、问诊和跛行诊法等,对于初学者和中医学爱好者都有很大的帮助。
10. 《针灸学》 - 该书介绍了针灸理论、腧穴选择、针刺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对于那些希望系统地了解针灸学的人非常有帮助。
11. 《医学思想史》 - 这本书介绍了中华医学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发展中的医学思想和学术交流,是了解中国中医理论发展历程的重要书籍之一。
12. 《精神疾病辨证施治学》 - 该书详细讲述了中医学在精神疾病治疗方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心理疾病的分类、治疗方案和护理等。
13. 《妇科学》 - 这本书审视了妇科疾病和治疗方案,包括产前、产后保健,产科疾病的诊疗方法和治疗方案等。
2021-2022年最新新编中医全科住院医师-呼吸科(精选试题)288
2021-2022年最新新编中医全科住院医师-呼吸科(精选试题)1、患者于某,女性,65岁。
患者反复咳喘二十余年,加重3天。
于门诊就诊时症见: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呼则难升,吸则难降,气不得续,形瘦神惫,跗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脉微细。
该患者的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是()A.喘证痰热郁肺证B.喘证肺气虚耗证C.哮病虚哮证D.喘证正虚喘脱证E.喘证肾虚不纳证2、患者于某,女性,65岁。
患者反复咳喘二十余年,加重3天。
于门诊就诊时症见: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呼则难升,吸则难降,气不得续,形瘦神惫,跗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脉微细。
正确的治疗原则为()A.补肾纳气B.补肺益气C.补肺平喘D.清热平喘E.益气养阴3、患者李某,女性,30岁。
咯血反复发作一个月,血色鲜红,咳呛气急,痰少质黏色黄,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口干多饮,颧红,消瘦,月经不调。
舌红绛少津液,苔薄黄,脉细数。
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月华丸合用百合固金汤B.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汤C.保真汤合参苓白术散D.保真汤合秦艽鳖甲汤E.补天大造丸合月华丸4、肺痈成痈期的病理是()A.热盛血瘀B.热伤肺气C.肉腐血败D.热毒留恋E.以上都不是5、肺痈成痈期的主证,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身热较甚,时时振寒B.汗出烦躁咳嗽C.咳吐大量脓血痰D.自觉喉间有腥味E.胸满作痛6、患者于某,女性,65岁。
患者反复咳喘二十余年,加重3天。
于门诊就诊时症见: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呼则难升,吸则难降,气不得续,形瘦神惫,跗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脉微细。
若患者经治疗病情控制不佳,进一步加重,症见: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扇气促,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咳喘欲绝,或有痰鸣,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脉浮大无根。
则选用的方剂为()A.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B.参附汤送服黑锡丹,蛤蚧粉C.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D.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加减E.六味地黄丸加减7、梁某,女,28岁,症见发热,咽痛,头痛,咳嗽,痰黄,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舌边红,脉浮数。
2021-2022年最新新编中医全科住院医师-呼吸科(精选试题)7
2021-2022年最新新编中医全科住院医师-呼吸科(精选试题)1、肺痨与虚劳的主要区别是()A.五脏俱虚B.乏力C.身体消痿D.传染性E.阴阳两虚2、患者,男,25岁,咳嗽气急,咳吐脓痰腥臭,壮热烦躁,胸闷疼痛,苔黄腻,脉滑数。
此为肺痈哪一期()A.初期B.成痈期C.溃脓期D.恢复期E.慢性期3、患者李某,女性,30岁。
咯血反复发作一个月,血色鲜红,咳呛气急,痰少质黏色黄,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口干多饮,颧红,消瘦,月经不调。
舌红绛少津液,苔薄黄,脉细数。
其辨证是()A.虚火灼肺B.肺阴亏虚C.肺肾阴亏D.血热妄行E.痰热壅肺4、王某,女性,40岁,发热微恶寒,咳嗽,咯黏液痰或黏液脓性痰,痰量由少渐多,胸痛,咳时尤甚,呼吸不利,口干鼻燥,舌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而滑。
本病例治法为()A.清热解毒泻火B.清润补肺,化痰C.清热解毒,补益正气D.疏散风热,清肺化痰E.清虚热,止咳5、患者于某,男性,66岁。
平素食少脘痞,大便不实,每于饮食不当时引发哮证,倦怠无力,气短声低,痰多质稀,自汗,怕风,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生脉饮B.四君子汤C.六君子汤D.香砂六君子汤E.补中益气汤6、患者,男,38岁。
咳嗽,痰黏带血丝,咳吐不爽,心烦易怒,胸胁刺痛,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宜选用()A.百合固金汤B.左金丸C.咳血方D.龙胆泻肝汤E.炙甘草汤7、患者,男,40岁,感冒5日未解,现症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黏稠色黄,或夹血色,伴胸中烦热,面红身热,汗出口渴喜冷饮,咽干,尿赤,或大便秘结,苔黄或腻,脉滑数。
本病诊断为()A.肺痿B.肺胀C.感冒D.喘证E.哮病8、患者张某,女,42岁。
每于情绪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但喉中痰鸣不著,胸闷而痛,失眠心悸,苔薄,脉弦。
其治疗原则是()A.宣肺散寒平喘B.宣肺泄热平喘C.清泄痰热平喘D.化痰降气平喘E.开郁降气平喘9、治疗肺痨各型的首选方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阴虚火旺用百合固金汤B.肺阴亏虚用一贯煎C.阴阳两虚用补天大造丸D.气阴耗伤用保真汤E.肺阴亏虚用月华丸10、患者于某,男性,35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编中医证候学
中医证候学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医诊治具有重
要意义。
中医证候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医证候,这是指一定疾病状态下,通过分析病因、病机、症状、舌脉、体征等多方面信息得到的一种综
合性的诊断名称。
中医证候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是辨证论治,即对疾病进行辨证分型,并针对不同证型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中医证候学中,根据临床表现和
病因病机,将证候划分为八大类:风证、寒证、热证、湿证、燥证、
火毒证、气滞血瘀证和脾胃气虚证。
其中,不同的证候需要采用不同
的治疗方案,如风证应采用解表、祛风、疏通经络的方法进行治疗,
而火毒证需要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中医证候学还重视辨证施治的理论和方法。
辨证施治是指在病人
身体的整体状态和症状、舌像、脉搏等指标的基础上,辨别证候,确
定治疗方案并进行治疗。
这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对中医理
论的深入理解。
辨证施治突出个体化治疗,强调因人、因证、因时、
因地、因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这也是中医在现代医学中独具优势
的地方。
当然,中医证候学还需要结合其他中医理论,如方剂学、五运六气、阴阳学等方面进行学习和应用。
只有在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理论
和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病人,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
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中医证候学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医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必须深入学习中医证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关键技术,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人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