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引领学生思维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引领学生思维发展

摘要:思维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发展人的思维应当成为各个学科教学

的重要任务,古今中外教育大家、教育名家都曾明确说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

要践行以人为本、激活学生思维发展、打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效课堂。本文从

激活问题情境激励学生思维发展、运用生活经验激活学生思维发展、抓住关键字

词引爆学生思维发展、增加互动环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走近文中人物点亮学生

思维发展等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思维发展的一点思考与做法。中国论文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发展

一、激活问题情境激励学生思维发展

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其内在动机引发的,而人的动机往往是在

一定的情境中被激起诱发的。情境教学策略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策略。语文课

堂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教师在掌握学情、研透教材的基

础上要善于创设新颖别致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的思维发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思维飞翔的地方,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

活跃起来,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规律,精心设

问置疑,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趣激思,以思获知,从

而水到渠成般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教学《将相和》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通读整

篇课文,初步感知文中内容,随后为学生们提出主问题:“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是什么?”并围绕这个问题提出了几个关键问题:“谁可以为大家讲解一下完璧

归赵的故事?”“廉颇为什么不服气蔺相如?”“廉颇为何要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由学习目标演化成的递进问题驱动整节课

的推进,整个教学过程紧扣主题,问题层层递进,没有过多提问却能够完整地引

导学生熟悉整篇课文。再如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应先引导学生弄明白“爬山

虎是怎样往上爬的”,然后再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如何仔细观察的”等等,一

节课以教师引导和学生活动双向互动,问题驱动着教师深度地教,学生深度地学。

任何思考都是从疑问开始的,教师要善于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

生展开课堂质疑,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质疑主动性。课堂中要善于聚焦核心问题,有效激励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运用生活经验激活学生思维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

由每个学习者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也需要让他们有

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内在想法,有充分的机会与同学进行交流反馈,同时学

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本身就

是他们知识的主要来源。我们的小学语文课要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建立起可靠的联系,让生活进入课堂,实现思维的激活。语文课中教师要将学生的现实经验引进

到学生的学习中,促进学生结合自己的见闻,表达真实的想法,从而激发学生的

思考,让学生思维得到有效发展。如教学《墨梅》一课,上课伊始我没有按照惯

例先请学生自读诗句,借助文后注释去逐句理解。而是先请他们欣赏了一首曾经

热播的大家也比较喜欢的节目《经典咏流传》中谭维维演唱的歌曲《墨梅》。这

首歌节奏舒缓,改编添加的歌词更有生活韵味,演唱者充满深情的演绎一下子调

动起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学生们也情不自禁地随着跟唱起来。有了这个充满生活

情绪的环节,学生很快顺理成章地走进了这首诗的学习。再如教学《黄果树瀑布》一课,可以先对学生提问:同学们,大家去过黄果树瀑布吗?黄果树瀑布给你留

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可以用几个词语来说说感受吗?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

结合自己的旅游见闻与课文中的文字描写进行对比,从而很好地将学生自身已有

生活经验与文本结合,充分运用生活经验激活学生思维发展。

三、抓住关键字词引爆学生思维发展

几乎每篇课文都有一些能揭示文章主要内容的词语,学生精读课文时教师有

效引导学生抓课文关键字词进行研读体验是语文老师一贯的做法。这些关键字词

能很好地指引学生更深入地研读课文,引导他们更为主动地在课文中找寻答案,

从而引爆学生的思维发展。如教学《麻雀》一课中第四自然段“猎狗慢慢地走近

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句中“走近”一词。第六自然

段“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惭地向后退。”中的“后退”一词。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这一“近”一“退”这些关键字

词足以引人思考,从而能更深入地理解老麻雀为了小麻雀舍生忘死的勇气。再如

教学《月光曲》一课中“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

象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

月光,按起了琴键。”“望”,本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兄妹俩就在贝多芬的身边,课文为什么却用“望了望”来描写?此时此刻,贝多芬的内心是怎样的?“望了望”,其实是在表现贝多芬的内心,想得很多很多,也想得很远很远。

四、增加互动环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语文课中要引导学生思考,训练学生思维,教师要积极将语文课中

教材内容采用多样化方式进行展现。随着问题的产生、分析、解决的过程展开,

教师要设计学生深度思维的拓展训练,比如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辨析思维、发

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等。教师若是在语文课中经常采用一成不变的形式,就

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小学语文课的有效激活。因此教师要在语文

课中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实现师生以及生生的合理互动,促进学生思维。如教学

《夹竹桃》一课,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直观地理解夜晚夹竹桃“叶影参差,花影迷离”的朦胧美,发挥想象使大家对夹竹桃有了新的生命意义上的感悟。我给学生

布置了一项“晚作业”:吃完晚饭陪爸爸妈妈散步时,观察夜晚植物、建筑、车

辆在灯光下的影子,幻想它们可能是什么。这样就可以把有些深奥的文字理解带

到了学生的生活中,使学生的日常散步行为也带有了“语文”思维,促进了学生

思维,也潜意识的培养了他们“生活处处是语文”的理念。

五、走近文中人物点亮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给学生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有在海难中镇定自若、忠于职守的哈尔威船长,有在厄运面前发愤

写《史记》的司马迁……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人物的形象,教师可以适

时地创设情境,引领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文中人物角色,点亮他们思维的明灯。如

教学《钱学森》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钱学森对祖国的热爱,课中可以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