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1、概念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就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的依据:化合价是否有变化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反应历程: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发生变化。

根据氧化数的升高或降低,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两个半反应:氧化数升高的半反应,称为氧化反应;氧化数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独立存在,它们共同组成氧化还原反应。

例1.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C.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D.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巩固】判断下列化学反应哪些是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⑴2Mg+O2点燃2MgO CaO+H2O=Ca(OH)2⑵2KMnO4△K2MnO4+MnO2+O2↑Cu(OH)2△CuO+H2O⑶C+2CuO高温2Cu+CO2Zn+H2SO4=ZnSO4+H2↑⑷2HCl+CaCO3=CaCl2+CO2↑+H2O KCl+AgNO3=AgCl↓+KNO3⑸3NO2+H2O=2HNO3+NO2H2S+SO2=3S+2H2O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

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

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能力,一般低价态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练习】1、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⑴4P+5O2点燃2P2O5⑵2KClO3催化剂△2KCl+3O2⑶2KMnO4△K2MnO4+MnO2+O2↑⑷S+2KNO3+3C△K2S+3CO2↑+N2↑⑸2H2S+SO2=3S+2H2O ⑹3NO2+H2O=2HNO3+NO⑺4FeS2+11O2高温2Fe2O3+8SO2⑻Zn+2HCl=ZnCl2+H2↑MnO2+4HCl(浓)△MnCl2+Cl2↑+2H2O⑼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已知下列反应:①2Na+2H2O=2NaOH+H2↑②2F2+2H2O=4HF+O2 ③Cl2+H2O=HCl+HclO④2NaCl+2H2O 电解2NaOH+H2↑+Cl2↑⑤CaO+H2O=Ca(OH)2 ⑥CaCO3+H2O=Ca(HCO3)2(1)其中水在反应中作氧化剂的反应是(填代号下同) .(2)其中水在反应中作还原剂的反应是 .(3)其中水在反应中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反应是.3.在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元素被氧化;元素被还原;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电子转移的总数是 .3、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a、两条线桥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对准同种元素b、要标明"得"、"失"电子,且数目要相等。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点总结+典例 (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点总结+典例 (含答案)

2.3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1.特征: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判断依据)2.本质:电子的转移。

3.规律: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

✧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4.转移电子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 变价元素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上方标明 得/失 变价元素原子数╳每个原子化合价改变量 如:① H 2 + CuO === Cu + H 2O ② MnO 2 + 4HCl(浓)=== MnCl 2 + Cl 2↑+2H 2O则①中1mol H 2反应的转移电子数为 。

②中生成1molCl 2的转移电子数为 。

注:转移电子数与反应中各物质系数成正比。

(2)单线桥 反应物中失电子元素指向得电子元素,上方直接标明转移电子数目,不需要写得/失。

H 2 + CuO === Cu + H 2O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6.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常见氧化剂:Cl 2、Br 2、O 2、O 3、浓H 2SO 4、HNO 3、KMnO 4、KClO 3、K 2Cr 2O 7、Fe 3+、HClO 、ClO -、MnO 2、H 2O 2、Na 2O 2等等等✧ 常见还原剂: 金属、S 2-、HS 、H 2S 、S 、SO 2、 SO 32-、 HSO 3-、 I - 、Fe 2+ 、Br - 、Cl -等等等➢ 题型1 概念理解判断( )1.有失去电子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2.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 )3.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和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一定相等( )4.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必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5.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6.置换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在反应中不一定所以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8.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越强➢ 题型2 转移电子数计算 1.下列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A .B .C .D .2.实验室常用KMnO 4和浓盐酸反应制备Cl 2化学方程式如下,2KMnO 4+16HCl (浓)=2KCl+2MnCl 2+5Cl 2↑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硫碘铁溴+8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l2是氧化产物B.有0.8mol的HCl被氧化时,标况下生成Cl2 5.6LC.KMnO4是氧化剂D.每8mol HCl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mol3.下列反应中水的作用是:(填序号)①2Na+2H2O==2NaOH+H2↑②2H2O==2H2↑+O2↑③Cl2+H2O==HCl+HClO④3NO2+H2O==2HNO3+NO ⑤2F2+2H2O==4HF+O2(1)水作只还原剂;(2)水只作氧化剂;(3)水既作氧化剂也作还原剂;(4)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化学必修一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必修一 氧化还原反应

产物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常见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Cl2、O2等。 (2)含有最高价或较高价元素的化合物如 KMnO4、HNO3、浓H2SO4、MnO2等 (3)一些金属阳离子如Fe3+、Cu2+、Ag+等 常见还原剂: (1)活泼金属单质如K、Na、Mg、Fe等 (2)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等 (3)含有最低价或较低价元素的化合物如FeCl2、 CO、H2S等 (4)某些非金属阴离子如S2-、I-等
一、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⑴CuO+H2 从H2来看是 ⑵C+H2O Cu+H2O,从CuO来看是 还原反应 反应,
氧化反应 反应。
CO+H2,从C来看是 氧化反应 反应,
从H2O来看是 还原反应
反应。
结论1:
1.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
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定是同时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
升、失、氧——作还原剂 降、得、还——作氧化剂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电子得失守恒规律: 电子有得必有失,得电子总数必等于 失电子总数; 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化合价升高总数 等于化合价降低总数。
练习
3个SO32-恰好将2个XO4-离子还原,已知 SO32- 被氧化成SO42-,则x元素在还原产物中 的化合价是( D )
CaCO3 === CaO &=Cu+FeSO4
NaOH+HCl=NaCl+H2O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三、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间的关系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
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
定义:带有电子转移(获得或损失或移动)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的依据:化合价是否有变化
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反应历程: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发生变化。

根据氧化数的增减,氧化还原反应可分为两个半反应:氧化数增加的半反应称为氧化反应;氧化数减少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独立存在,它们共同构成了氧化还原反应。

例1.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D.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巩固】确定下列哪些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⑴2Mg+O2点燃2MgO CaO+H2O=Ca(OH)2
⑵2KMnO4△
K2MnO4+MnO2+O2↑Cu(OH)2△CuO+H2O
⑶C+2CuO高温2Cu+CO2Zn+H2SO4=ZnSO4+H2↑
⑷2HCl+CaCO3=CaCl2+CO2↑+H2O KCl+AgNO3=AgCl↓+KNO3
⑸3NO2+H2O=2HNO3+NO2H2S+SO2=3S+2H2O
氧化:指物质获得电子的能力。

高价态的物质通常具有氧化性。

还原性:指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

一般低价物质都具有还原性。

高中化学学考必考知识点

高中化学学考必考知识点

高中化学学考必考知识点一、知识概述《氧化还原反应》①基本定义:简单来说,氧化还原反应就是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在反应里一些原子失去电子,这就是被氧化了,另一些原子得到电子,那就是被还原了。

比如我们平常说的生锈,铁和氧气反应变成铁锈,铁原子就失去电子被氧化了。

②重要程度:在高中化学里非常重要,基本贯穿了化学学习的各个板块,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学习、电化学等都离不开它。

③前置知识:得先懂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对元素化合价有一定认识,像常见元素如氧通常是-2价等。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生活中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就是跟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还有像电池的工作原理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高中化学里它属于化学反应类型这一块的核心内容,很多化学现象都可以用氧化还原反应去解释。

②关联知识:和元素周期律有关联,因为元素的化合价跟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

还和电化学紧密相连,像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具体应用。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中等。

难点在于电子转移的数目计算,以及一些复杂化学反应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关键点就是准确判断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④考点分析:在考中相当重要。

考查方式包括判断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等。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氧化还原反应最核心的概念就是有电子的转移,同时表现为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不过要注意,单纯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电子的转移有时候需要仔细分析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②特征分析:最主要特点就是元素化合价必然有升有降。

比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氢元素从0价变成+1价,铜元素从+2价变成0价。

③分类说明:可以按照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类型分类,比如金属单质做还原剂与非金属单质做氧化剂的反应等。

④应用范围: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要考虑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但在一些离子反应的环境下,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要注意离子的存在形式和性质。

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难点:氧化还原反应

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难点:氧化还原反应

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实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3.特征:化合价有升降。

4.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①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④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⑤有单质参与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3O2=2O3。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对概念四、1.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2.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3.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后被氧化形成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后被还原形成的生成物。

4.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性质称为氧化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性质称为还原性。

总之记住六字口诀:升失氧,降得还!解释:四、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表示方法双线桥法:(1)两条桥线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对准同种元素;(2)要标明“得”“失”电子,且数目要相等;(3)箭头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

单线桥法:(1)一条桥线表示不同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2)不需标明“得”“失”电子,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3)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4)单线桥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

五、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常见的氧化剂(处于高价态的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F2、O2、Cl2、Br2、I2、O3等)(2)元素处于高价时的含氧酸(硝酸、浓硫酸)(3)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盐:(KClO3、KMnO4、FeCl3)(4)过氧化物(H2O2、Na2O2)(5)其它(HClO)常见的还原剂(处于低价态的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1)活泼的金属单质:K、Na、Mg等;(2)非金属单质:H2、C、Si等;(3)低价态的化合物:CO、H2S、HI、Fe2+、NH3等。

高中化学必修一(3)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3)氧化还原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一、五对概念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

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二、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

1.‘两表’一规律‘(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2)根据元素周期表来判断①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②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逐渐增强,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3)根据元素周期律来判断①非金属对应的最高价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2SiO3单质氧化性:Cl2>S>P>C>Si②金属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如碱性:NaOH>Mg(OH)2>Al(OH)3单质还原性:Na>Mg>Al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子失电子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规律:反应物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生成物中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物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生成物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含解析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解析:应先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然后分析各物质被氧化、被还原的情况。
从式中看出,每生成 1 个 O2 转移 4 个电子。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1)用单线桥法表示反应①,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②中的电子转移情况。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2.表示方法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1)双线桥法
标明所有化合价发生 变化 的元素, 标价态 ━化合价没有变化 的元素不用标明

一条线由反应物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指向产
物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相应元素,另一条由 连双线 ━反应物中化合价 升高 的元素指向产物
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相应元素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研习一 氧化还原反应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自读教材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 反应:2CuO+C=高==温==2Cu+CO2↑
(1)CuO 失去氧,发生__还__原 ____反应。 (2)C 得到氧,发生__氧__化____反应。 结论:一种物质被__氧__化____,另一种物质被__还__原____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___升_降____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
(1)反应:2Na+Cl2=点==燃==2NaCl
①氯原子 得 电子,发生 还原 反应,被 还原 ②钠原子 失 电子,发生 氧化 反应,被 氧化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还原相关概念1.定义:凡是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特征 : 元素化合价的升降;3.实质 : 电子转移。

4.规律: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三.氧化还原中的电子转移表示法(应用于实际)(1) 双线桥法:表示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必须表明得失电子,其他可不标)(2)单线桥法:在反应物中箭头由还原剂指向氧化剂2==2Na2O常见的氧化剂(1)非金属性较强的单质 : O2、Cl2(2)变价元素的高价态化合物:KMnO4、FeCl3、浓硝酸、浓硫酸(3)其他 : HCIO、MnO2、Na2O2、H2O2、漂白粉Ca (CIO)2常见的还原剂(1)金属性较强的单质: Al、Fe、Zn(2)某些非金属单质: H2、S、C(3)变价元素的低价态化合物: CO(4)其他: 浓盐酸、NH3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判断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1.守恒规律 : 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2.强弱规律 :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还原产物+弱氧化产物。

3.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若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在一个反应中,主要表现一种性质。

五、附基本知识点1、化合价口诀钾钠银氢正一价 , 钙镁钡锌正二价;铝有正三氧负二,氯负一价最常见2、原子团NH4+铵根SO42-硫酸根 NO3- 硝酸根OH-氢氧根CO32-碳酸根PO43-磷酸根3、“口诀”熟记难溶(不溶)物质。

钾、钠、铵盐水中溶。

硝酸盐见水无影踪。

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熟记AgCl不拆)。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熟记BaSO4不拆)。

习题。

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

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

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有一种物质被氧化,必定有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化学反应。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得到电子。

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得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变成还原产物,则该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物质中的原子失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变成还原产物,则该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二、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单线桥法表示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双线桥法表示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之间得失电子情况。

三、常见氧化剂与还原剂及其强弱常见氧化剂包括非金属性较强的单质如F2、Cl2、Br2、I2、O2、O3等,变价元素中高价态化合物如KClO3、KMnO4、K2Cr2O7、浓H2SO4、浓HNO3、稀HNO3、固体硝酸盐等,高价态金属阳离子如Fe、Ag、Cu等,能电离出H+的物质如稀H2SO4、稀HCl、NaHSO4溶液等,以及其他物质如HClO、漂白粉、MnO2、Na2O2、NO2、H2O2、银氨溶液、新制Cu(OH)2等。

常见还原剂包括金属性较强的单质如K、Na、Mg、Al、Fe、Zn等,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变价金属中某些低价态化合物如CO、H2S及硫化物、Fe2+盐、Fe(OH)2、HBr、HI及其盐、SO2及亚硫酸盐等。

常用的氧化性、还原性判断方法有两种题型考法。

第一种是根据金属活泼性判断,金属性越强,单质还原性越强,离子氧化性越弱。

非金属性越强,单质氧化性越强,离子还原性越弱。

第二种是通过化学反应判断,氧化剂加还原剂得氧化产物加还原产物。

左边的氧化剂和氧化产物比右边的还原剂和还原产物氧化性或还原性强。

还可以通过元素周期表、相近的反应和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进行判断。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一化学必修一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这包括电子的得失和电子对的偏移。

从化合价的角度来看,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其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发生氧化反应,该元素所在的物质被氧化,作还原剂;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发生还原反应,该元素所在的物质被还原,作氧化剂。

例如,在反应2Na + Cl₂= 2NaCl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 1价,钠原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钠是还原剂;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 1价,氯原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氯气是氧化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些规律值得我们注意。

比如,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这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相关计算的重要依据。

而且,在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在化学学习中,我们还需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我们可以根据化合价升降法。

先找出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确定其化合价的升降数值,然后求出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进而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最后再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金属的冶炼就是利用还原剂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电池的工作原理也与氧化还原反应密切相关,原电池就是利用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我们要深入理解其本质和规律,熟练掌握相关的计算和方程式配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后续的化学知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掌握这部分知识内容。

以上就是关于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基本内容,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加油!。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离)口诀: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升失氧还)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降得还氧)3、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得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4、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结果○2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注意:A、单箭号(在反应物之间)B、箭号起点为被氧化(失电子)元素,终点为被还原(得电子)元素C、指标转移电子总数,不标得与失(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化合、分解、复分解反应(1)置换反应全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有单质参与,必然有化合价的升降,(2)化合、分解则部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部分不是。

(3)复分解反应由于只是阴阳离子的相互交换,没有化合价的升降,所以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6、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一般规律:(1)强弱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3)转化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归中反应时,元素的氧化数只接近而不交叉,最多达到同种价态。

(4)优先律:对于同一氧化剂,当存在多种还原剂时,通常先和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反应。

(5)守恒律: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

7、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1)配平原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还原剂失去电子、氧化剂得到电子,得失电子数守恒;(2)配平方法:○1奇数配偶法:如S+C+KNO3——CO2+N2+K2S,反应物KNO3中三种元素原子数均为奇数,而生成物中三种元素的原子数均为偶数,可将KNO3乘以2,然后观察法配平得1,3,2,3,1,1。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2)特征:元素化合价发生升降(不一定有氧的得失)
(3)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降得还:氧化剂---氧化性---得电子---(降价)---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升失氧:还原剂---还原性---失电子---(升价)---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2.化合价顺口溜:
一价钾钠氯氢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谈变价,也不难;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正负变价要分清。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的关系: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属氧化还原反。

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摘要:
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2.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
正文:
化学必修一中,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指的是物质中的电子转移过程,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而还原则是指物质得到电子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它的基本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配平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配平的目的是使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在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通常,氧化还原反应中涉及到的元素化合价会发生变化,我们需要找出这些元素并标记出它们的化合价。

其次,我们需要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来配平反应方程式。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来实现配平。

在调整系数时,我们需要保证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最后,我们需要检查配平后的反应方程式是否符合原子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如果符合,那么我们的配平就是正确的。

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它涉及到很多化学反应,比如金属的腐蚀、电池的反应等等。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对于理解和解决这
些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一、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实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3.特征:化合价有升降。

4.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①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④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⑤有单质参与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3O2=2O3。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对概念1.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2.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3.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后被氧化形成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后被还原形成的生成物。

4.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性质称为氧化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性质称为还原性。

总之记住六字口诀:升失氧,降得还!解释:四、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表示方法双线桥法:(1)两条桥线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对准同种元素;(2)要标明“得”“失”电子,且数目要相等;(3)箭头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

单线桥法:(1)一条桥线表示不同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2)不需标明“得”“失”电子,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3)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4)单线桥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

五、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常见的氧化剂(处于高价态的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F2、O2、Cl2、Br2、I2、O3等)(2)元素处于高价时的含氧酸(硝酸、浓硫酸)(3)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盐:(KClO3、KMnO4、FeCl3)(4)过氧化物(H2O2、Na2O2)(5)其它(HClO)常见的还原剂(处于低价态的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1)活泼的金属单质:K、Na、Mg等;(2)非金属单质:H2、C、Si等;(3)低价态的化合物:CO、H2S、HI、Fe2+、NH3等。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

)
A.1:1
B.2:1
C.1:2
D.3:2
14.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3Cl 2+6KOH==5KCl+KClO 3+3H 2O B 、 2FeBr2+ 3Cl 2==2FeCl 3+ 2Br 2
C、SnCl 4+2H 2O==SnO 2+4HCl
D 、 Ca (OH ) 2+ CO 2==CaCO 3↓+ H2O
①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或者说是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或者说是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②氧化还原反应:凡是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相反,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研究表明,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中都存在着电子的转移,电子的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15.下列粒子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
A.M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Zn 2+
C. Fe2+
) D.HCl
16.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 )
A .Zn+2HCl===ZnCl2 + H2↑ C.H 2+ CuO==△===Cu +H 2O
B .2H 2S+ SO2===3S↓+ 2H 2O 通电
3.氧化还原反应中各个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失去电子 的反应物
具有
发生
生成
还原剂
还原性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得失电子数相等, 化合价升降值相等
同时存在
得到电子 的反应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重要的一种反应,其中一种物质称为氧化剂(或氧化物),它能将其他物质氧化,从而放出大量的能量;另一种物质称为还原剂,它能将其他物质还原,从而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氧化还原反应指的是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相互作用,其结果是氧化剂氧化后的物质还原,还原剂还原后的物质被氧化的过程。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
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每个生物都依赖氧化还原反应来提供能量和其他物质,例如有机化合物,水,酸和碱等,以维持其生长和繁殖。

此外,氧化还原反应还在燃烧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燃烧煤、柴油和其他燃料可产生的热量。

氧化还原反应对于合成化学物质也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用来将其他化学物质编织起来,从而产生新物质。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
1、按氧化剂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可分为单价氧化和双价氧化两类。

在单价氧化中,氧化剂仅以一个电荷参与反应,例如由于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含有OH-离子(单价),所以这种水溶液可以氧化Fe2+(单价),产生Fe3+(单价),从而实现氧化反应。

而双价氧化是指氧化剂以两个电荷参与反应,例如氧气在水溶液中以O2-(双价)存在,当它和Fe2+(双价)反应时会产生Fe3+(双价),从而实现氧化反应。

2、按还原剂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可分为金属还原和非金属还原两类。

金属还原的例子很多,如铜(Cu2+)可以与铁(Fe2+)发生反
应,从而将铁氧化为氧化铁(Fe3+);而非金属还原的例子可以说是更多,例如H+可以将Fe3+还原为Fe2+,从而实现还原反应。

此外,有些还原剂也具有一定的氧化性,例如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的OH-离子,既可以氧化Fe2+,也可以还原H+,从而实现双重作用。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
1、用于生产热能:氧化还原反应在原料或燃料燃烧放出热能时发挥重要作用,例如燃烧煤时,煤中的碳氧化形成碳酸,氧化物吸收了碳,并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产生热能。

2、用于生产电能: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用来生产电能,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电化学方法实现的。

例如,在铜离子电池中,铜氧化剂氧化铜离子,从而在电池正极产生电流,氧还原剂则在电池负极产生电流,从而产生电能。

3、用于生物过程:氧化还原反应也在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每个生物都依赖氧化还原反应来提供能量和其他物质,例如有机化合物、水、酸和碱等,以维持其生长和繁殖。

此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也需要氧化还原反应的参与,这些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也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的。

五、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重要的一种反应,它可以用来提供能量和其他物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分为单价氧化和双价氧化、金属还原和非金属还原两类。

氧化还原反应可用于生产热能、电能和其他生物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